第172章 野菜菌菇包子(1/1)
宋玉枝这边。
前一天从沈遇那儿得了只罕见又机灵的小猞猁,她和弟弟两个稀罕了一夜都不够。
第二天去码头上开摊,她干劲满满!
她在码头也有段时日了,盖浇饭更是打响了名气。
很多客人心心念念她的手艺,却不是顿顿吃得起九文钱一碗的盖浇饭的,便都会特地起早来买更便宜实惠的朝食。
因此她家早市的阵仗虽不如午市大,但也有一些人候着。
有个熟客来的最早,排在最前头,见了宋玉枝她们开始忙活开摊,就笑着打趣道:“小娘子家啥都好,就是早市的品种实在少了些!”
宋玉枝这边的朝食确实还是那老几样,包子、卤下水和面条,其中的包子馅儿还一直用的都是最平价的白菜……就算每天吃一样,两三天就能吃完一遭。
再好吃的吃食,来来回回吃上几圈,可不是让人觉得吃厌了?
宋玉枝暂时还没有更改早市菜单的计划,午间的盖浇饭一做百来份,若是凌晨时分再折腾,铁打的身子骨也熬不住。
她笑着道:“今日凑巧,包子不是白菜馅的了,是野菜和菌子做的。客官尝尝?”
前一天收摊早,宋玉枝没买菜,沈遇那边虽然给了不少野菜,但每种数量都不多,做百来份盖浇饭是不够了,用来做菜包子正好。
那客人也不过是等的无聊,随口打趣了一句。
他确实是有些吃厌了宋玉枝家的几样朝食,可宋玉枝的手艺是真的没话说,他吃惯了她家的吃食后再去别家,那真的是高下立判,完全吃不下!
他一听就来了精神,“那我就要这换了馅料的包子,每样来两个!”
赵大娘和周氏快手快脚地把摊档支开,宋玉枝一手托着油纸,一手拿了长筷子,立刻给对面装了四个包子。
时辰尚早,那客人拿到包子并不急着离开,坐到门口的矮桌前就开始吃。
素包是纯野菜的,包子皮一如既往的松软,入口即化,一下子就吃到了里头香气扑鼻的馅料。
新鲜水灵的野菜并不需要太多调料,宋玉枝还在里头稍微搁了一点猪油和芝麻油增香,味道鲜美,毫不寡淡!吃完更是唇齿留香,仿佛置身于春日山林之中!
那熟客三两口吃完一个,又去尝那另一个油纸包里的。
半肉包子是菌子和猪肉做的馅儿,猪肉和菌子混合在一处散发着浓郁又特殊的香味,一口下去,肉汁在口中炸开,扎实的馅料更是又鲜甜又醇厚,让人恨不能把舌头都一道吞了!
“好吃,太好吃了!”那熟客吃得眉眼舒展,“我再不说小娘子不换菜单了,就这两种馅儿的包子,我能再吃一个月不腻。”
宋玉枝一边招待后来的客人,一边解释道:“这野菜和菌子是别人进山送的,数量都不多。尤其是菌子,只够卖今日的,明日还是卖白菜肉的。”
那客人听完顿时有些失望,然后猛的从矮桌前站起身,“不成,那我得再买几个!”
说着就又跑到后头排队去了。
有人笑着同他玩笑道:“老兄这是准备今日三餐都吃包子了?”
那熟客好脾气地笑了笑,“这有啥不行?小娘子的饭食再不怕翻热的,翻热过还是比其他家的吃食可口!我就吃上一整天的包子,正好省下几文钱,明日来小娘子这里吃盖浇饭!”
宋玉枝这里的包子没涨价,依旧是半肉的两文,素的一文。
她做吃食又从来不偷工减料,妇人和孩子一个就差不多能吃饱,一般胃口大的男子吃上两三个也是一餐。
若是吃上一天包子,可不是比在外头吃面条、馄饨、饭菜那些便宜?
而且如宋玉枝所说,这野菜菌子是人家送的,下一次再有不知道啥时候呢!
一边应答,那站在队尾的熟客一边又咬开一个换了新馅料的包子。
勾人的香味在队伍中蔓延开来。
队伍里的客人大多原先都只准备买一顿朝食,现下在心里算完账,再闻着这香味,纷纷有了成算,争先恐后开了口——
“小娘子,我要六个包子!”
“我胃口大,我要九个!”
宋玉枝拢共就做了百十来个包子,哪里经得住大家这样买?
才刚天色大亮,她摊档上的包子就销售一空。
晚来的客人听说今日换了新馅料,而自己又没买上,个个都后悔没早些来。
好在宋玉枝这里还有卤下水和面条,怎么也不至于让他们空腹而归。
等到早市过半,宋玉枝这边的下水和面条也卖空了,更晚来一些的客人就啥也买不上了!
有人哭丧着脸直嚎,“盖浇饭轮不上我就算了!今儿个我好不容易早起一日,居然还是啥也没吃上……宋姐姐好狠的心!”
哭丧着脸的小姑娘十二三岁,姓吴,吴家也在码头上讨生活,卖的却不是吃食,开摊比宋玉枝家这样的吃食摊子晚一些。
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儿,得宠又烂漫,一般到正午前后才到自家摊档上帮忙。
现下才刚辰时,于她而言,可不是特地起了个大早?
宋玉枝对女孩子总是多几分耐心,闻言好笑道:“吴姑娘别哭,今日确实是卖完了,明日我给你留两个包子可好?”
吴家小姑娘眼睛一亮,立刻转哭为笑,软软糯糯的说:“宋姐姐最好了,我以后的银钱都攒着到你家买吃食!”
两人正说笑着,她娘跟了过来,气不打一处来道:“多大的人了,整日里就想着吃!瞧瞧人家宋小娘子,没比你大多少,一个人挑起整个摊档的活计了。”
小姑娘被说了也不生气,扁着嘴直告饶。
那吴家婶子被她逗得笑开来,到底也是疼她,摸了十文钱文钱出来给宋玉枝,给自家闺女提前定上一份盖浇饭并一碗汤。
“小娘子手艺确实好,也不怪这小丫头心心念念的。就是每次都得赶早,这丫头惫懒,来十次有八次轮不上。”
都是附近开摊的人家,那吴婶子知道宋玉枝这儿不仅人少,精通厨艺的也只有她一个,便没提议让宋玉枝抛开身子不顾,为了银钱多做一些饭食,而是问起说:“小娘子可曾想过招个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