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跨过了合作伙伴的那条线(1/1)
其实,宋玉枝并没有因为沈遇那日的举动,而真的产生不悦。
她只是感到意外、惊讶和茫然。
自然也不需要、也没想到沈遇会特地这般致歉。
她再木讷,再迟钝,经过端午那件事之后,也察觉到二人已经跨过了合作伙伴的那条线。
仿佛真的就是双方长辈眼中,正在培养感情的男女。
这条线一旦跨过,可委实没有回头路了,他日再想做回普通朋友,也避免不了尴尬。
所以她才下意识地想回避。也庆幸过去一旬,没和沈遇碰面。
至于现在……
那些陈年往事,连心直口快的赵大娘都讳莫如深,只很偶尔地露出一点口风。
可沈遇却清清楚楚、仔仔细细地,主动说与她听。
宋玉枝心绪起伏,不只是因为知道他还记得端午那日酒后的事儿,更是现在她隐隐又感觉到了沈遇待她的不同。
她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只是垂下眼睛,含糊地应了一声。
沈遇松了口气,眉梢眼角都多了几分轻松惬意,接着做手头的活计,温声劝道:“灶房里太热了,你先去歇着吧,我这还得有一二刻钟。等我弄好了,你再来查验也是一样。左右我就在家里,随时还能重新再修。”
他说了,宋玉枝才发现灶房里头搁了好几个炭盆。
这种天气,人躲热还来不及。
那炭盆自然是用来烘干泥土的。
从早上熏到下午,才能确保天黑前,宋玉枝能用上修葺一新的灶头。
宋玉枝抬眼,恰好看到沈遇转过身去——
青年身上那身做活的短打委实破旧,不止洗的发白,被重汗湿透后,背后的布料甚至都薄得有些透明了,贴在肌理分明的脊背上。
很难想象,沈遇大半日泡在这桑拿房一般的灶房里,流了多少汗。
宋玉枝心中一动,转身离开。
但也就离开了一小会儿,很快她又回了来,手里多了一个水壶和两个水碗。
“沈大哥你喝点水吧。”宋玉枝倒了碗水递给他。
沈遇搁了家伙什,用沾满泥灰的手接过水碗,几口就喝完了一大碗温水。
宋玉枝这才看清,他脸上、头上的汗更多,跟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唇上都干得发白起皮了。
也是,他在桑拿房里头蒸着,修得又是灶台,自然没地方另外烧水。
想来之前都是喝冷水对付过去了。
外热内冷,哪里能舒服了去?便只能强忍着渴意罢了。
宋玉枝便更不好意思光自个儿歇着去了。
“沈大哥要喝水就同我说,我给你倒。”她搬来一张条凳,坐到灶房门口,“左右就差一二刻钟了,我在这等上一阵子就好。总不能像那位老大夫似的,只甩手让你自己干,等你干完了才来验收成果,让你返工。”
沈遇抬头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这日天略微有些阴沉,也有风,坐在外头并不算难熬。
他便没有接着再劝她离开。
私心里,他也希望能跟她多待一阵子。
午后赵大娘回来后,就把她养的鸡从笼子里放了出来,让它们自由活动。
之前毛绒绒的小鸡仔,经过数月的成长,已经变得越发精神肥壮,溜溜哒哒地到了宋玉枝跟前。
宋玉枝去堂屋中拿了一些青菜过来,一边捡菜,一边把有些蔫哒的小菜叶子摘下来,喂给鸡吃,时不时再转头看一眼埋头干活儿的沈遇,和他随意扯两句话说,问问“老黑掌柜伤得厉不厉害?”、“柴炭行生意那边怎么样?”……
都没怎么觉得,一刻多钟的时间便悄然过去。
又等过一阵,等到炭火把泥料烘干,沈遇试着在几个灶膛里烧了一次火。
他做活,宋玉枝历来都是放心的。
果然经过他这么一修,四个灶眼都变的得用起来。
这时候,赵大娘伸着懒腰,从屋里出了来。
她一开始哪里睡得着呢?
回屋后,就一直趴在门口听着外头的动静。
倒也不是想偷听什么,就是担心自家儿子私下里还像平素里那样,跟锯嘴葫芦似的,三棍子敲不出一个屁来!
真要这样,她给两人制造多少独处机会都不顶用啊!
好在,没多会儿赵大娘就听到了自家儿子的那颇具辨识性的嗓音。
虽然听不清具体说了什么,但能确切听到他说了很多很多的话。快赶上他平时一个月说话的总量了!
“臭小子啥时候成话痨了?”
这样,赵大娘才放下心来,一边好笑地嘀咕着,一边躺到了炕上,合了会儿眼睛。
睡了会儿起身,推门出来看到宋玉枝和沈遇肩并肩地站在灶房里看火,灶房门口还摆放着宋家的水壶,显然是宋玉枝特地去取来的,赵大娘心情就更美了。
她催着两人都去休息,然后快手快脚地把灶房清理了一番。
到了申时初,各家家长便都很自觉地过来报到了。
一行人还是分工合作,抢着把准备工作给干完。
至于打水、劈柴这种粗活,沈遇既在家,也就轮不上她们了。
等到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宋玉枝也歇得差不多了,过了来烧菜。
又过一个时辰,妇人们齐齐上阵,把一百五六十份盖浇饭装盛进盖碗里。
这次一人得拿出去十五六份,别说其他家长,就是张大婶这样心大的,也不放心让小子们单独行动了。
且不说小子们自个儿拎不拎的动,主要是东西贵!
卖出去一份,才能得一文钱工钱。
而一份饭食要九文钱,一个盖碗两文钱,要是摔了一份,那就等于白干了。
家长们有的拿来背篓,有的拿来篮子,还有的则索性用个独轮小板车……和一众已经迫不及待、挎上条幅的半大小子,一起出发。
这次他们同样分销得很顺利,宵禁前半个时辰,就开始陆续有人回来。
等到宵禁的时辰,各家都已经从宋玉枝手里结清了工钱,各自回家休息了。
转眼就到了宋玉枝和李贵说好的三日之期。
这天又是一大早,早市才刚结束,李贵就携着重礼登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