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大清十二帝 > 挂个虚名做帝王

挂个虚名做帝王(1/1)

——清穆宗 载淳

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1856—1874年)

№★同治中兴史册扬,良臣辅佐灭洪杨。

垂帘听政两宫事,挂个虚名做帝王。

【灵前即位】标志载淳成为大清王朝第十任皇帝。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因内忧外患而身心崩溃的大清第九位皇帝奕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临终颁下遗旨,立六岁的皇子载淳为皇太子。咸丰帝妃嫔众多,但子嗣很少。懿贵妃那拉氏生一子,是为载淳。玫贵妃徐佳氏生一子,早殇无名,后追谥为悯郡王。有史家言,大清国势强盛,则帝胤兴旺,反之则帝胤不旺。大清国势衰弱始于道光,咸丰更甚,至于同治、光绪、宣统更江河日下不可收拾。国势如此,子嗣更不堪言。咸丰帝好歹有一子,而后来诸帝,干脆香火断绝,别说皇子了,连格格都没有一个。从咸丰末年到宣统逊位,后宫50余年未闻婴儿落地的啼哭声,这真是大清的悲哀,皇室的悲哀。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的兴旺与帝胤的兴旺成正比,皇子的稀少竟成了国家衰亡的征兆,你看怪也不怪!大清兴亡,天意乎,人事乎,抑或天意兼人事乎?这真是令人惊异的历史现象。这是闲话,且按下不表。

按雍正帝制定的秘密立储法,皇帝生前选一个德才兼备的皇子,写于秘诏之内,置于乾清宫 “正大光明”匾后。一旦先帝崩世,从匾后玉匣内取出秘诏,宣布即位的皇太子。这个制度已施行几代。然而咸丰帝唯有一子载淳,无论贤与不肖,别无选择就是他了。因而雍正制定的立储法到咸丰时已经终止。于是咸丰死后,六岁的载淳在热河行宫先帝灵前即位,成了大清第十任皇帝。载淳,咸丰六年三月生于大内储秀宫。出生时没有“红光罩室”或 “金龙蟠柱”的吉兆,出生后亦无龙姿凤表的帝王之相,瘦骨伶仃,可怜巴巴的样子,智力亦无过人之处。然而好动嗜玩,脾气倔犟得要命,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令那拉氏大皱眉头。知子莫若父,咸丰帝已看出儿子禀赋不足,为了保护儿子顺利即位,他临死前作了苦心孤诣的安排。首先他隐隐感到德才兼备的弟弟恭亲王奕?,将来可能是对皇权的最大威胁者。“国赖长君,兄终弟及”是历代皇室的成训。他也不会忘记当年多尔衮凌驾顺治帝之上擅权的史事。他深知 “鬼子六”的威望与能力,真说不定他死后,奕?会取而代之,或者以皇叔之尊控制朝政,这使他不寒而栗。三思之下,他决定让以载垣、端华、肃顺为首的八大臣作为顾命襄赞大臣,将国事全权托付,以此遏制奕?的野心。他又害怕八大臣擅权,欺侮孤儿寡母,于是他先赏赐慈安皇后 “御赏”印章一枚,继而赏赐懿贵妃 “同道堂”印章一枚。“御赏”是他平日鉴赏字画的印章,“同道堂”是他的书斋名的印章,不过是平时他喜欢的闲章而已。然而此时他赋予两枚印章以极大的权力。他颁下遗旨:朝政由八大臣全权负责,并有代拟圣旨的权力,但颁发圣旨须加盖 “御赏”与 “同道堂”两枚印章方能生效。八大臣虽能管理朝政、代拟圣旨,但印章却在皇后和懿贵妃手中,如此便有效防止八大臣专擅。咸丰帝自以为他的精心安排可确保儿子顺利登基并以后亲政,天衣无缝,万无一失。但万万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御赐印章勾起了那拉氏执政的野心,造成以后违犯祖制的太后垂帘听政的大变。后来由于慈安皇后对执政不感兴趣,或因 “御赏”的含义不适颁发圣旨,于是发旨盖印,就只凭 “同道堂”一枚印章了。咸丰帝更没想到,让八大臣襄赞政务,加剧了后妃、近支王公与八大臣争权夺利的斗争,进而引发了 “祺祥事变”。

【祺祥事变】亦称辛酉事变或热河事变,是懿贵妃那拉氏联合恭亲王向八大臣夺权的斗争,是一场典型的宫廷政变,历史又称 “北京政变”。“祺祥”二字是八大臣拟定的新年号,就是吉祥的意思。当时承德避暑山庄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因为幼帝与后妃在此,先帝梓宫在此,顾命八大臣在此。政令由此发出。载淳年甫六龄,不谙时事,凡朝中大事皆由八大臣主持,于是在几天内颁发了一系列圣旨,无非是减免赋税、大赦天下的老一套,借以安定人心。同时颁旨尊皇后钮祜禄氏与皇帝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并为皇太后,上徽号一曰慈安,一曰慈禧,世称东太后与西太后。名称的来历是慈安住钟粹宫,在大内之东;慈禧住储秀宫,在大内之西,故称。再说八大臣秉持国政以后,遵从先帝遗诏,扶持幼帝,确想干一番大事业,以企名垂青史。其中为首的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及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等三名亲王或宗室,其余五位是军机大臣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他们或是国戚或是名臣后裔,都是咸丰极端信任的人。有必要说明,载垣是雍正朝怡亲王允祥之后,爵位世袭罔替,声势煊赫。端华是大清开国元勋郑亲王济尔哈朗之后,亦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而肃顺则是端华之弟,他才是八大臣的灵魂。此人可算是满洲贵族的佼佼者,他有远见卓识,精明强干,做事雷厉风行,有大气魄。咸丰生前对他极为倚重,畀以重权。他倚仗皇帝信任,以铁血手段处理了 “戊午科场案”、“户部铸钱局案”、“户部银库盗窃案”三大案件,把大学士柏俊等贪鄙官员处以极刑,并力主杀掉丧权辱国的广州将军耆英,吏治稍稍肃清。他看透满族官员腐化变质,暮气沉沉不可大用,主张重用汉人。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都是在他大力推荐下得到重用。另外他还上疏损减满人的特权及利益以维护国家权益。同时痛恨外国侵略者,是强硬的主战派。由于权倾一时,手段过于毒辣,打击了一些权臣,损害了满人的利益,树立了许多政敌。以奕?为首的王公贵族及翁心存、文祥、周祖培等大臣均恨之入骨。由于肃顺的才智魄力,其他七大臣对他信任有加,凡事以其马首是瞻。现在肃顺做了顾命大臣,头脑有点儿发热,急于做一番忠君强国泽民的事业,实现他的大抱负。他清醒看到北京城里有一伙以奕?为首的死对头,这是大威胁。在他看来,东、西两太后均女流之辈,实不足道,唯一的敌人是奕?的北京集团。顾命大臣是块金字招牌,类似白帝城刘备托孤,他想拉大旗做虎皮,打击排斥奕?集团,以达到擅权目的。为此,在咸丰生前,他力主北狩,把议和苦差事交给奕?,办得好,是他的主意,办不好,唯奕?是问。并多次阻止咸丰回銮返京。咸丰死后,他又阻止梓宫回京奉安,他想在热河多待几天,挟幼帝以令诸侯,从容布置,稳固权力。肃顺急于专权,加上他性格刚愎自用,暴躁急躁,入宫觐见两宫太后时,语言傲慢,举止失敬,确有飞扬跋扈的嫌疑。这使两宫太后十分惊畏。慈安娴静温雅,倒无所谓,唯慈禧受不了这口恶气,视八大臣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她极怕八大臣擅权,架空皇权。也许起初她并没有垂帘的野心,只是下意识地保护儿子,唯恐儿子成了傀儡皇帝,自己也失去尊贵特权。于是千言万语劝说慈安,说什么八大臣飞扬跋扈,目无皇帝,将来咱姐俩与皇帝迟早会死在他们手中云云。说得慈安也惊怖起来,问她计将安出。慈禧说,六王爷是个有本事的人,料他必痛恨八人专权,可与他商量。慈安点头不语。得到慈安首肯,她立即布置,召来宠监安得海,耳语一番。然后令人痛打安得海,责他举止失敬,执事不勤,当众宣布逐出宫外。这小安子被打得遍体鳞伤,踉踉跄跄走出宫门。但他一出承德,便拔腿就跑,直奔北京,六天后,小安子出现在什刹海恭王府前,大声吆喝有急事禀见王爷。司阍见是安总管,不敢怠慢,立即引见恭亲王。安得海与恭亲王见面详情,毋庸赘述。但可以肯定,小安子传达了两宫太后的懿旨,懿旨的内容当然是八大臣如何专横跋扈,如何欺侮她们母子等危言耸听的话,以及传谕恭亲王共除国贼等。慈禧用苦肉计让小安子到京传旨,显示了这个女人初露锋芒,便大不寻常的手段与智慧。实际上在小安子入京之前,恭亲王便蓄势待发,他是咸丰之弟,在近支王公中才华最好,声望最隆,爵位最尊,在他看来,扶立幼主掌秉机枢,非他莫属,对八大臣专权他早愤恨不已。近支王公醇亲王、钟郡王、孚郡王都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几个有名望的在京大臣如翁心存、文祥等也整天聚集在恭王府中,怂恿他从速出手剪除国贼。他之所以不敢轻动,是因为尚未了解热河的具体情况,现在太后传下懿旨,他大为兴奋,认为时机已到,是该出手了。第一步,他向热河奏请要亲赴承德到先帝灵前祭奠,实际目的是觐见太后面受机宜。第二步,授意御史董元醇作篇大文章。第三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传懿旨命令兵部侍郎胜保以奔丧为名率军向热河推进。布置妥当,恭亲王立即起程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奔赴承德。恭亲王尚在途中,御史董元醇已率先发难,向热河行宫投递一个奏折,略言:国事危急,皇帝幼冲,请两宫太后暂时听政,并请在亲王中简派一二人辅政。这个奏章好似原子弹爆炸,惊天动地。清朝多幼帝,如顺治、康熙皆是,但从无太后称制临朝的先例,即使睿智如孝庄太后在世,也无人敢提此谬议。若在平时,仅凭违犯祖制一条,便可置董元醇于死地。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小御史胆大妄为必是受人指使。董元醇何许人也?他的恩师便是肃顺的死对头户部尚书周祖培,当年肃顺把持户部,周祖培受足了气,为报复指使门生写奏折,是自然中事,而他们的总后台便是恭亲王。当八大臣看到董元醇的奏折,万分震惊:天下还有如此胆大之人!唯有肃顺很清醒,这必是受恭亲王指使,此事除恭亲王外任何人不敢为。于是八大臣立即拟旨痛加批驳,说是违背祖制,莠言乱政,应予严惩。又听说恭亲王要到热河奔丧,更是焦急,立即发旨阻挡:“京师重地,不可擅离。梓宫回京在即,勿庸奔丧。”然而圣旨发出,恭亲王佯装不知,继续快马加鞭,赶到承德。到达后,他先拜祭灵堂,哭得凄凄惶惶。然后擦干眼泪,又去会见八大臣,这真是一场好戏:大臣责他擅离职守,违旨奔丧。恭亲王答曰,胞弟奔丧,情理应当,京师安静如常,无须多虑,至于圣旨阻我奔丧,并未看到,想是圣旨未到京,我已起程了。说得头头是道。肃顺又问:“王爷可知董元醇之奏吗?”恭亲王答:“违犯祖制,莠言乱政,何足道哉!”肃顺问:“王爷今日祭奠已毕,明日返京乎?”恭亲王道:“明日入行宫向太后请安。”肃顺未及答,忽有一人上前厉声道:“入宫请安恐未妥当,自古叔嫂不通问,这个嫌疑要避!”恭亲王一看,原是军机大臣杜翰。于是淡然一笑:“哦,原未想到这层,应该回避,应该回避。”八大臣闻言,颇感轻松,气氛顿时缓和。接下来,双方一阵寒暄。恭亲王说:“诸位辛苦了,有诸位在此,我亦放心!”八人敷衍道:“全仰仗王爷。”这次会见,恭亲王舌战群儒,从容不迫,大智若愚,其城府才智,已见一斑。而八大臣亦被迷惑,对恭亲王疏于防范。以为他到热河,是胞弟祭兄,纯为奔丧,别无他图。

仲秋初朔的承德,天气格外清凉,时过黄昏,无月无星,山庄一片黑暗寂静,偶而闪烁几点灯光,传来几声蝉鸣。由于是国丧期间,戒备十分森严,侍卫禁军把守宫门,城墙上巡逻马队来回穿行。这时一辆轿子落在宫门口,轿中钻出一个萨满太太,经禁军盘查放入宫内,随即消失在浓荫之中。满族信奉萨满教,宫中请巫婆跳神祛邪,本是寻常之事。拂晓,这位巫婆方从山庄走出,又神秘消失。这个巫婆就是乔装打扮的恭亲王,他与两宫太后策划一夜,尽兴而返。以亲王之尊,装扮女人,真难为他了。大事危急,能屈能伸,可见其人气度。

然而八大臣对此事浑然不觉,翌日,八人一齐入宫,逼勒两太后在批驳董元醇的圣旨上盖印。旨已拟出几天,太后拖延不盖,早使八人急不可耐,一见面,肃顺便道:“董元醇莠言乱政,应从速驳斥,太后何不盖印?”慈安无语,慈禧抢先答道:“拟旨批驳,汝等不与我辈商议,却是为何?”肃顺道:“后妃干政,国之大忌。太后训政,违犯祖制,大清立国,从无先例,此等狂言,立即痛斥,何用商议!”慈禧道:“皇帝幼小,国家危难,董元醇之奏也不无道理。”慈禧此言一出,八人顿时惊诧,肃顺咆哮如雷,声振瓦瓴:“太后即使有意垂帘,吾等恕不奉旨!”此时小皇帝吓得哇哇大哭,肃顺方才收敛。慈禧乘势转移话题:“汝等名为襄赞,梓宫奉安,皇帝回京,此等大事为何不闻不问?”这一问,八人锐气尽失。载垣答道:“只因京中不宁,颇费踌躇。”慈禧怒道:“闻京中早已安静,梓宫一日不奉安,我等一日不安,京师一日无主,国家一日不安。汝等拖延是何居心!”八人一时无语,良久,肃顺道:“太后先盖了印,回銮之事也好商量。”于是双方妥协,太后盖了印,回京日期定于九月二十三日。事后方知,由于肃顺暴跳如雷,小皇帝竟吓得尿湿裤子。

到了起程之日,先祭灵后祭路神,自不消说。按清室礼仪,大行皇帝灵榇启行,皇帝后妃祭奠毕,立即先行,提前到京以便恭迎。此次照例办理。载垣、端华等随銮驾护送太后、皇帝由间道先行,肃顺等奉梓宫沿大道后行。有野史载,载垣、肃顺等人定计在古北口刺杀西太后,幸有侍卫荣禄保护,始得保全。此纯属无稽之言,肃顺还没有如此大胆。假如肃顺真有魄力,杀慈禧易如反掌,小侍卫荣禄何能阻挡?因为他与端华均为侍卫大臣,端华又兼行在步军统领,控掌御林军,在热河就可发难,何必又到古北口!按君臣大义,精明如肃顺决不会做谋逆、弑太后的蠢事。

太后、皇帝銮驾从间道而行,五天后到达京城。恭亲王以下王公大臣都来郊迎。载垣、端华等见京城已经戒严,新任步军统领醇亲王奕 率军在城内巡行,大为惊骇。翌日,他俩在怡王府正埋怨肃顺迟迟不到。忽然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周祖培率侍卫数十人闯入府内,宣读圣旨逮捕怡、郑二王。端华冷笑道:“圣旨由八大臣拟就,汝等何有圣旨!”恭亲王不由分说大喝一声拿下,侍卫一拥而上,将二王缚住,押往宗人府。当日颁下圣旨,略谓:上年海疆不靖,京师戒严,总有在事王大臣策划乖张所致,载垣等不能尽心和议,徒诱获英国使臣以塞其责,致失信于各国,淀园被扰,我皇考巡狩热河,乃圣心万不得已苦衷也……御史董元醇奏请太后权理朝政,深合朕意,虽我朝向无皇太后垂帘之仪,唯以国计民生为念,岂能拘守常例。特面谕载垣等拟旨,该王大臣等哓哓置辩,已无人臣之礼,拟旨又阳奉阴违,擅自改写,是诚何心……载垣、端华、肃顺著即解职,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著退出军机,钦此。这个圣旨罗列几条罪状,一为破坏和议,二为阻止垂帘,三为无人臣礼,四为擅改圣旨,将八大臣一律解职。

慈禧先逮了怡、郑二王,继派睿亲王仁寿、醇亲王奕率侍卫直奔热河方向,在密云驿馆将护送梓宫的肃顺截住,予以逮捕。肃顺奉梓宫在大道一路缓行,中遇大雨,泥泞难行,至密云已走了九天,而慈禧比他提前四天入京。他总以为先帝的灵榇控于己手,谁敢造次!而京中大变毫不知晓。至被侍卫拿下,依然咆哮如雷,大骂那拉氏。自信过甚,策划不周,为人所制,咆哮谩骂更有何益,我为肃顺一叹。

慈禧逮捕八大臣,立即命王公大臣六部九卿科道罗织罪名定谳,众大臣顺承太后意旨,竭力搜罗,列出肃顺几人多项罪状:一、伪造圣旨,自称顾命襄赞大臣。二、跋扈擅权欺君。三、力阻垂帘。四、咆哮殿堂无人臣礼。五、每言亲王不宜召见,意存离间。六、肃顺擅坐御座,擅用御物,自由进出宫中,奉梓宫回京时携带家眷。逮拿时拒接谕旨,咆哮肆狂。综观这些罪名,除跋扈擅权合理外,其余尽是不着实质恣意罗织的罪名。尤其可笑,把英法入侵、京师沦陷、咸丰北逃及诱逮英使巴夏礼、破坏和议都强加在八大臣身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胜者为王败者贼,由是观之,皆为至理名言。

慈禧与奕?对八大臣痛恨至极,尤对肃顺恨之入骨,定罪极为残酷,判处载垣、端华、肃顺凌迟处死。后觉不妥,改为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处以斩刑。三人临刑都大骂慈禧与奕?。肃顺尤甚,临斩时骂不绝口,立而不跪,刽子手以大铁锤敲断胫骨,方才仆地。真有点死不屈服的样子。后来载垣、端华都恢复了王爵,由子孙承袭。唯肃顺永远打入地狱,连子孙都禁止科考做官,一直延续到清亡。对景寿等五大臣,慈禧网开一面,先是革职发配,后改为免于发配,仅革职降级了事。其余与八大臣有瓜葛的官员一律不株连,免于处罚。这显示了慈禧的高明策略,避免了政局动荡。

慈禧以铁血手段,摧毁八大臣集团,扭转乾坤,王公大臣无不敬畏,大学士贾桢、副都统胜保立即上疏,请两宫太后从速听政。周祖培上奏,祺祥两字意义重复,请改年号,奕?拟就 “同治”呈上,慈禧大为惬意。“同治”含有两宫共同治理的意思。稍后,张之万等大臣以历代太后训政的事例编成 《治平宝鉴》进献。十月甲子日,载淳在太和殿重行登基大典,以明年为同治元年。十一月初一,两宫太后在养心殿正式垂帘听政,封奕?为议政王总领朝政,裁决权则归太后。其余大臣按功晋级加官,连当年救助过慈禧家的安徽知府吴棠也破格提拔为布政使,以后累年升迁,竟位至总督。圆明园内的四春娘娘,被放还出宫,未闻有虐待之事,这是慈禧的厚道处。值得圈点的是,江南战事正亟,特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巡抚提督以下全归节制,全力进剿太平天国。予一个汉臣如此巨大权力,大清开国以来,绝无仅有。可谓慧眼识英雄。这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另有一番景象。

辛酉政变,是一次宫廷政变,论其实质,纯粹是争权夺利,毫无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双方斗争的焦点是一个 “权”字,八大臣想擅权,慈禧想夺回权力,如此而已,岂有他哉!双方势力并不均衡,斗争一开始,胜利便向慈禧方面倾斜。八大臣权势熏天之日,是在咸丰在世之时,倚着先皇对他们的信任,一手遮天,朝野侧目,谁奈其何!然而咸丰一死,顿时失去靠山,便成了众矢之的。所恃者,唯顾命大臣虚名一个,充其量是个拟旨的秘书处,而签发圣旨的印章却掌握在慈禧手里。假如肃顺等人,恭顺太后,唯命是从,亦不失宰相之尊,可继续控掌部分权力,何致以后身首异处。偏偏他们私心太重,想当诸葛亮而控制阿斗,在太后面前飞扬跋扈,举止失敬,引起太后嫉恨,这确实是致败之因。其次是有诸葛之志,而无诸葛之才,无诸葛之德,对慈禧、奕?算计他们却浑然不知,毫无布置,唯一的本事便是阻止回銮,阻止奕?赴承德奔丧,这有何益!相反慈禧、奕?的才智远高他们几筹,召奕?入承德,授意董元醇写奏折,联络胜保,免去端华步军统领,以奕 代之等等,紧锣密鼓、按部就班地实施,最后逮捕三人,扭转乾坤。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此言不虚也。现在有人说肃顺之死是清朝一大冤案,笔者曾有同感。的确,肃顺等人没有明显的谋逆大罪,仅是跋扈专权而已,罪不至死。然而,英法入侵,京师沦陷,圆明园被焚,举国悲愤,这个罪责谁负?将国家破灭的责任强加在八大臣身上,杀肃顺三人,以谢天下,以平民愤,以安局势,是非谁可知晓。这真是绝好的创意,不能不佩服慈禧的手段。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就在于此。肃顺之死无所谓冤不冤,想夺权就得付出牺牲。近来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些帖子,说肃顺是满洲难得的精英,有才华,有骨气,有魄力,对西方持强硬态度,如当年不死,大清或有起色,也许不会迅速衰败。此言差矣,大清衰亡有内外多种因素所致,一人之力微乎其微。肃顺盲目自信,刚愎自用,四面树敌,连一个女人都斗不过,何以治天下?总而言之,辛酉政变将慈禧推上了准女皇的宝座,中国历史上继吕雉、武则天之后,第三个女强人执政的时代开始了,在之后的48年中她才是中国的无冕之皇,本文的主人公载淳以及后来的光绪帝,仅是摆设而已。

【淮军崛起】是清朝建军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与湘军一样影响中国几十年,特为专章述之。

载淳即位之后,外患方息,内乱正亟。太平天国占据江南,捻军在中原方兴未艾。大清王朝仍处于危难之际,清廷派僧格林沁、胜保、袁甲三率军征讨捻军,而剿灭太平天国的大任全权交给了曾国藩。自洪、杨内讧,石达开出走,天国虽走向衰落,但仍有较强势力。清军攻破安庆,南京失去门户,洪秀全异常恐慌,派天国后起之秀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发动第二次西征,突入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几乎攻克武昌。扶王陈得才的部队甚至深入西北,占领汉中,进逼西安。这使清廷同样恐慌,派军拼力堵截,陈玉成在安徽战败,被团练苗沛霖诱捕,献于胜保大营,陈被剐死。而李秀成则从江西返旆,攻入江浙,下严州,据绍兴,又攻克杭州,继而进攻上海。清军遭受重创,曾国藩自请处分,慈禧下旨慰留,反授予协办大学士之职。曾国藩感激涕零,尽职图报,兵分三路积极进剿,命令曾国荃、彭玉麟等进攻江宁;左宗棠率军进攻浙江;李鸿章进攻江苏,援助上海。援助上海则是淮军崛起的先声。

淮军创始人李鸿章,安徽合肥人,字少荃,道光年中进士,点翰林,曾任福建道员。李家弟兄几人,均是人才,李鸿章兄李瀚章,弟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皆官至督抚,非富即贵。李鸿章少有大志,曾赋诗曰: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好大志向,好大气魄!曾国藩知他多才,招为幕宾。咸丰末年,曾向朝建推荐,说他才大心细,劲气内敛,堪作封疆之用,朝廷批准,于是下令让他回乡招募兵勇,办团练,以为湘军之援。并派湘军将领程学启、郭松林相助。李鸿章回到安徽,四处招募,苦心经营,组成一支军队,这是淮军起源,手下将领有张树声、吴长庆、潘鼎新、刘铭传、叶志超、丁汝昌等。淮军练兵试用西洋方法,并购买洋枪装备军队,比湘军还现代化。同治二年,太平军进攻上海,上海官绅十分恐慌,向曾国藩泣血求救。当时上海已成商业大埠,洋商极多,江南富豪为避 “长毛之乱”,纷纷逃往上海发展,由此更为繁荣。其战略意义巨大。曾国藩于是下令淮军开往上海。

李鸿章率淮军几千,乘英国轮船,到达上海,士兵衣衫褴褛,土头土脑,驻扎上海的英法军队掩口而笑,称为叫花子军。李鸿章忍住羞辱,告诫士兵说,打仗靠勇敢,不凭服装华美,打几仗让他们看看。有个美国人名叫华尔,在本国犯罪,逃往上海,勇敢而知兵,极力要求加入中国国籍,被批准。李鸿章将其招至麾下,令其训练军队,稍后募兵3000,归其统领,号称常胜军。此时清廷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成为封疆大员,李大为兴奋,联合英法军队进攻太平军,嘉定、青浦皆被清军攻克。李秀成率大军来援,击毙法国海军将军卜罗德,华尔常胜军溜之大吉,重占嘉定。太平军数万人转攻青浦,淮军开字营将领程学启拼力死守,城池岿然不动。李鸿章率军来援,程学启开城突击,将太平军击退,这是淮军出山第一仗,程学启以800人战胜数万太平军,威名大振。捷报传回上海,洋军连声称好,再也不敢轻视淮军。

接着淮军接连攻克嘉定、金山、南汇,上海解围,清廷实授李鸿章江苏巡抚。此时,浙江慈溪被太平军占领,李鸿章派华尔率常胜军往援,慈溪虽被攻破,洋将华尔却中炮而死。常胜军返回上海,李鸿章再让另一个美国人白齐文统领,白齐文最贪财,向李索要超额军饷,不予,便在民间劫夺。李大怒,罢其职,勒令回国。白齐文反投降太平军,受到李秀成重用,立了几次战功,后被清军俘获,投水而死。李鸿章又以英国人戈登为常胜军首领,继续与太平军作战。

上海解围之后,淮军继续扩充,人数达2万有余,并配备洋枪洋炮,战斗力增强。李鸿章遂准备收复苏州、常州。当时江南太平军普遍厌战,士气低落。李鸿章探知后,成功策反太仓太平军守将钱寿仁及常熟守将骆国忠,兵不血刃占领太仓与常熟。接着麾军而前,克福山,取昆山,向苏州逼进。李秀成闻常熟有变,率大军直趋常熟城下,却遭到叛将骆国忠及淮军的伏击,大败而退。淮军乘胜追击,直至无锡。李秀成在无锡固守,调战舰百艘在江上布防。淮军郭松林与黄翼升使用火攻,太平军樯橹顿时灰飞烟灭。此一战太平军水军精锐丧失殆尽。李秀成弃城而出,半路又遭到另一个叛将钱寿仁的截击,无心恋战,遂逃入苏州城内。李鸿章率军尾追,乘势包围苏州。当时苏州守将是慕王谭绍光,兵力有4万余人,而淮军攻城部队仅有18000人,人数占绝对优势,无奈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一片恐慌。淮军日夜用大炮轰城,并将劝降宣单不断射入城内。李秀成与谭绍光决计组织敢死队,乘淮军驻扎未稳,予以突袭,或能取得胜利,以稳军心。然而突袭部队遭到程学启军的拼力堵击,大败而归。副帅纳王郜永宽心有异志,半夜缒城而出,直奔程学启营乞降,双方在阳澄湖船中密议,英将戈登亦参加谈判。程学启准许投降,让郜永宽杀李秀成、谭绍光并献出苏州城,郜永宽说忠王于我有恩,不忍杀之,只杀谭绍光献城。程学启应允,并折箭为誓,保证郜永宽等降将生命安全,戈登出面愿做保人。郜永宽潜回城内,立即四下串联,煽风点火,招降纳叛,军心更为躁动。李秀成见人心难测,知大变将至,半夜率军出走天京。谭绍光做梦也未想到昔日忠诚的战友郜永宽会叛变,仍然召开会议,部署防城事宜。突然天将汪有为,掏出利刃,从背后向谭刺去,谭顿时喷血而殒。郜永宽遂带领叛党,将忠于慕王的部队2000余人屠戮一尽,随后大开城门,迎清军入城。李鸿章轻而易举拿下苏州,大为得意。然而自恃有功的郜永宽等八个王爷、天将,向李鸿章提出三个条件:一、八人部队仍由八人统带,不准改编。二、给足饷银,仍驻扎于苏州城内。三、授予八人总兵、副将实缺,指明何省何地。李鸿章听后不禁蹙眉,转瞬一想,予以承诺。接着好言劝退。立召程学启商议,程说,这等条件岂能满足,不如杀之!李鸿章道,杀俘不祥,以后何人敢降。程学启负气而出。李鸿章踌躇三昼夜不能决,程学启又以辞职要挟,并说,此等小人能叛谭绍光,难道不叛大人吗?况且准许他屯兵苏州,必朝夕为患,学启宁负盟杀俘,不敢留贼害国,此心无私可质鬼神。李鸿章无奈终于同意杀之。翌日,李鸿章大摆宴席为八人庆功,八人昂然入席,不知死期将至,酒至半酣,李鸿章托故而出。忽然程学启率兵百人突入帐内,顷刻间八人均被砍死。八人是: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文,康王汪安均,宁王周文佳,天将范启发、张大洲、汪怀武、汪有为。程学启亲持利刀割下八人首级,装入一囊,提囊翻身上马,驰入城内,对着太平降兵大呼:“八人反侧,我已杀之,其余听我号令,擅动者杀无赦!”降军多被镇住,有几百人反抗,程学启皆予捕杀。剩余几万人陆续遣散。英将戈登大骂程学启背盟杀俘,认为违犯国际惯例,不人道,与程学启势成水火,势不两立,并擅自率常胜军撤回太仓以示抗议。

清军攻克苏州,清廷大为兴奋,授李鸿章太子太保衔,程学启赏黄马褂,英将戈登亦获头等功牌。李鸿章更为兴奋,积极部署再立新功,命令程学启率部进取浙西,打通江浙通道。自率大军进攻常州。两路兵马同时出发。程学启不愧勇将,所向披靡,连克平湖、乍浦、海盐等地,直取嘉兴。然而这位悍将在嘉兴遭遇灭顶之灾,攻城时持刀登上城头,忽有一弹飞来,正中额头,翻身坠落城下,跌个半死。开字营将士见主帅受伤,反激起攻城之勇,前仆后继,竟将城攻破。程学启被送至苏州医治,渐渐痊愈,但颅内留有碎骨,张口饮食疼痛难忍,程学启愤极,竟将碎骨用刀剜出,创口复裂,大叫几声而死。程学启,安徽桐城人,原是太平军陈玉成部下,后降清,性格凶猛,凶悍,狠毒,作战身先士卒,勇敢异常,以杀人为乐,为清军立下无数战功。曾国藩说他:“爱兵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草,真大将之才。”后来李鸿章在甲午之战败于日本后,叹曰:“如程学启尚在,何惧日人也。”而世人评说,程于嘉兴殒命,是他背盟杀俘的报应。笔者咏程学启道:

№★只顾功名不顾身,只图快意乱屠人。

宝刀溅血仰天笑,千古沙场一杀神。

再说李鸿章自率一路进攻常州,军锋甚锐,克宜兴,下溧阳,直抵常州城下。常州守将是天国护王陈书坤,凶悍善战,桀骜不驯,只认天王,连李秀成都不放在眼里。他率军拼死固守,清军急攻几日,毫无进展。又遇淫雨不止,只得停攻。岂知这一场雨帮了清军,几段城墙竟被泡塌,清军奋勇冲入缺口,被太平军杀死,又反复冲锋,前仆后继,方攻入城内,这场恶战,双方死伤枕藉,真是惨烈。最终清军战胜,陈书坤被生擒。太平军占领常州四年,至今克复。除江宁外,江苏全境肃清。淮军从此威名大振,并发展成7万人的军队,真可与湘军抗衡。后来,李鸿章撤销常胜军,打发戈登回国,从此不许洋人带兵。世人赞誉他善驭洋将,他也扬扬得意。10余年后,李鸿章访问德国,会见铁血宰相俾斯麦,炫耀他平剿太平天国的战绩,俾斯麦冷笑道:“欧洲人以杀异种为荣,若专杀同族,反属可耻。”李鸿章不禁汗颜。俾氏之言,警策深刻之极,由此推之,古今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内战,不管名义如何,胜负如何,并不光彩。从长远的观点看,人类应和平共处,国际间民族间的战争也不光彩,笔者祈祷世界和平。这是闲话。

淮军自安徽募军,到上海解围,克复苏常,历时几年,壮大成军,李鸿章也由此成名。之后,太平军覆灭,湘军裁撤,大清王朝有战斗力的军队唯剩淮军,国防尽赖淮军。再后来,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淮军声誉更显赫。袁世凯参加吴长庆军,到小站练兵,均是淮军系列,后来他也做到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位置,他的新建陆军也是淮军底子,北洋名称由此得来,所以后来的民国北洋军阀与淮军实属一脉相承,前后影响中国60年。淮军在中国历史上确有一定位置。

【攻陷江宁】是湘军出山后最显赫的战功,也标志着太平天国的覆亡。

前文说过,湘军攻克安庆后,曾国藩认为向太平天国反攻的时机已到,于是坐镇安庆,兵分三路发起进攻。左宗棠一路进攻浙江,李鸿章一路规复江苏,而进攻敌巢江宁 (天京)的大任则交给九弟曾国荃。曾国荃,字沅甫,优贡出身,少倜傥有大志,性格坚忍不屈,认准死理,永不回头。咸丰六年,以攻克吉安一举成名,号称吉字营,显示非凡的军事才能。咸丰十年,率军包围安庆,历时一年半,攻克安庆,杀降军1万余人,手段残忍闻名天下。同时以善围城著称,外号曾铁桶。同治元年,他接兄长之命,踌躇满志,一心要拿攻克江宁的头功。他率陆军,彭玉麟率水军,共2万人,水陆并行,沿江而下,兵锋甚锐,连克无为、巢县、含山、和州、太平府、金柱关、东梁山、芜湖、大胜关等地,直逼江宁城下,在城南雨花台扎下营寨,分一军与曾国葆在三汊河依水筑垒,确保粮道。曾国荃进军神速,固为可嘉,但2万人深入江宁,势成孤军,处境十分危险。曾国藩劝他后撤,以求稳妥之策,执意不听,回书道:“逼城足以致敌,虽危,但事有可为。”他有他的办法,就是坚壁固垒,挖壕围城。挖壕围城,也许不是他的发明,但他运用得心应手,过去攻吉安、安庆均是此法。于城边扎寨,寨前朝敌城方向挖一道宽二丈、深三丈的长壕,既可保卫营垒,又可包围敌城,这是持久战的阵势,任何一个心气浮躁、急功近利的主帅,都不会如此,独曾国荃敢为之。曾国荃逼近天京,洪秀全十分恐慌,一日三诏,召李秀成率兵来援,而李秀成正在江浙指挥战事,急切不能分身。洪秀全严旨紧逼:“三诏召汝,拒不从命,汝欲何为?若敢违诏,国法难容。”李秀成被逼,率十三王,10余万大军,号称30万,回援天京。而此时,瘟疫在曾国荃营中流行,死伤相继,十人之内只余六七。以病卒抗强军,形势万分危急,曾国藩急上奏清廷派军来援,清廷回答:这是天灾无可奈何,勉励全军坚忍抗敌。曾国荃无法,只得振奋精神,坚壁固守。李秀成大军结成营垒200余座,将曾营团团围住,日夜猛攻,前队不胜,后队继之,轮番进攻。曾国荃夜不能眠,日不能安,抱定一个宗旨,坚守勿出。太平军连攻十日,毫无进展,改用大炮轰击,一弹飞来,遍地开花,清军死伤无数。清军有一卒惊呼:“这是开花炮!”于是满营惊慌。曾国荃鞭马驶出,一刀砍去,那个惊呼小卒头颅滚地,军心方安。太平军又用洋枪射击,清军用火球火箭掷去。忽一弹射来,正中曾国荃脸面,血流如注,他忍住疼痛,略微包扎,骑马巡行营中,将士感奋,均拼死抵抗,太平军又被击退。连过几天,太平军停攻,前线一片寂静,清军都很诧异。忽然一声巨响,惊天动地,营垒炸坍数丈,太平军一声呐喊蜂拥冲上,清军仍用火箭火球抛掷,战了几个时辰,缺口方才堵住。原来是太平军挖地道点燃炸药所致。之后,太平军又挖地道七处,清军也挖地道,一旦挖通,以柴草熏之。太平军见硬攻不得手,派军去截粮道,但曾国葆坚壁固守,此计又不得逞,弄得军心烦躁,进退犹豫。如此相持几十日,曾国荃见时机一到,率军开壁杀出,将士奋勇,战马驰骋,如洪水决堤势不可当,太平军见来势凶猛,不愿争锋,返旆退去。这一场恶战足足打了46天,曾国荃采用 “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的战略,以2万孤军不可思议地战胜10余万太平军的围攻,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奇迹。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喻以太平军,真是恰当。而曾营兵士也个个血透衣甲,皮肉脱尽,瘦骨嶙峋,满身虮虱,面目全非。曾国荃数月目不交睫,卧不解衣,早已疲惫不堪,身心交瘁。曾国葆积劳成疾,死于营中。几年之内,曾国藩失去曾国华、曾国葆两个弟弟,曾家可谓碧血丹心,精忠报朝廷了。

太平军回援天京失败,在浙江战场也一败涂地。左宗棠、蒋益澧一路迭克遂安、严州,又在衢州击败侍王李世贤。继而攻占金华、绍兴。同治二年,左宗棠联合法国洋枪队包围杭州城。法军用大炮轰开杭州凤山门,清军涌入,听王陈炳文苦战不支,弃城逃走。杭州遂被克复。至此,浙江全境除湖州外,均被清军占领。这时的太平天国只剩下天京孤城一座和周围几个据点,另有湖州黄文金、江西李世贤、汪海洋等部。洪秀全知局势危急,为鼓舞士气,大肆封王,几月之内封了2000多位王爵。谁知王多不值钱,号令不专行,越封越乱。当时李秀成进入天京,主持军事,他劝天王让城别走,再图恢复。洪秀全执意不从,声言有天兵百万可以退敌。李秀成喟然而叹,无可奈何。忠王无愧忠勇,在垂亡之际,尚能从容指挥,屡屡出城突袭清军。然而天父父兄不佑天国,江北重镇九袱洲,被彭玉麟、杨载福攻占,天京更显危急。此时,太平军尚有10余万人,武器、兵员绝不弱于清军,但是江浙已失,粮源断绝,所存粮食不多,士兵在饥饿下作战,战斗力大为削弱,后来出城突袭或突围都无从实施,只能固守挨打了。同治三年二月,清军攻克天保城,完成了对江宁的合围。曾国荃将帅帐驻于孝陵卫,准备对江宁总攻。清廷怕他势孤,欲调李鸿章淮军援助,他怕淮军分功,坚决拒绝。曾国藩也怕太平军困兽犹斗,拼死决斗,劝他缓攻以图稳全。曾国荃一概不听,决意收取不世之功。李鸿章也颇知趣,推托有病,按兵不动,拨给军饷50万两。过了数日,湘军又攻克龙脖子山,这要隘又叫地保城,比天保城更为重要,立其上,江宁全城尽收眼底。湘军在地保城筑起炮台,日夜向城中轰击。这时城中粮食彻底断绝,军民以树皮草根充饥,又杀尽猪羊犬马为食,大批兵士逃离,居民冒死出城觅食,真是一片恐慌。五月,洪秀全在绝望中自尽,幼天王福瑱即位,十五六岁的孩子只能哭哭啼啼,大事由李秀成独撑。天王已死,曾国荃大喜,加紧攻城步骤。先挖地道几十处,均被城内堵死。后用大炮掩护,再掘地道,六月十六日,地道挖成,埋火药3万斤。曾国荃激励将士,前进者重赏,后退者立诛。傍晚,由湘军悍将李臣典点燃引线,轰隆一声,天摇地动,城垣倒坍20余丈,烟尘蔽空,砖石如雨。湘军李臣典、萧孚泗等率兵拼死突入缺口,大队清军跟进,太平军虽然竭力抵抗,但饥饿之卒怎当虎狼之师,激战至天明,全城失守,遂转入巷战,直到血尽力竭,无一人投降,因为他们知道曾国荃杀俘成性。李秀成保护幼天王突围,在旱西门失散,李秀成匿于方山,幼天王突围逃出。曾国荃下令关闭城门,纵兵搜杀七日七夜,10余万太平军屠戮一尽,许多居民亦被杀死。有些史料记载,清军共屠杀50万军民,如属实,比日本南京屠杀30万还要残忍,“曾剃头”绰号由此得来。又有野史载,曾国荃纵兵抢掠,太平天国聚积十几年的珠宝金银均被他抢光,运往湖南湘乡,富超和珅,如属实,这惊天巨额财富,曾国荃如何挥霍,剩余部分又藏在哪里?这真是值得研究的历史之谜。但是笔者冷静一想,曾氏鸿儒也,以道德立家,以爱民为志,标榜仁义,作为将帅,杀敌致果则可,如杀民越货作强盗,则不可能。因而这些野史的可靠性要大打折扣。

再说忠王李秀成,藏匿民间,三日后被清军搜获,同时捕获的还有洪仁发。此时,曾国藩赶赴江宁,亲审李秀成,假言劝慰,李受诱惑,写成3万言的 《自述》,详叙天国兴亡,内有 “愿招降太平军余部赎罪”之语。忠勇一生,却留下大节有亏的污点,真是憾事。几天后李秀成与洪仁发被凌迟处死。洪秀全的尸体亦被掘出,身裹金绣龙袍,发秃,须眉皆白,不用棺木。曾国藩下令焚尸扬灰。

幼天王福瑱,与干王洪仁玕等数百人自天京突围出走,奔向湖州,湖州为堵王黄文金所据,黄迎驾予以尊崇。后被左宗棠、李鸿章得知,苏、浙两省均派大军抓捕,争抢擒酋大功。黄文金与清军激战湖州,兵败身死。其弟黄文英携幼主逃脱,闻李世贤、汪海洋屯兵江西,遂向江西奔去。逃至江西石城县山中,被知府席宝田率军截获,押至南昌,幼天王、洪仁玕均被凌迟处死。时侍王李世贤与康王汪海洋拥兵10余万,辗转进入福建、广东,在天国败亡之际,尚火拼不休,汪海洋杀死李世贤。同治四年十二月,汪海洋军被左宗棠剿灭。另外,远在陕西汉中的扶王陈得才部,在回援天京途中亦被消灭。

最后笔者补叙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归宿。洪、杨天京内讧后,石达开遭天王之忌,负气率部出走,独树一帜。先入江西,后入浙江、福建,继入湖南,再入老家广西休整,其间有10万太平军,叛他回归天京,兵力大损。于是他决计入四川发展,清廷闻他入川,急命四川总督骆秉章堵截,他又突入滇黔,清兵追剿,他又进入四川,如是者凡四次。真是转战万里,纵横八省,使清军疲于奔命。同治三年五月,他率军到达大渡河,准备渡河直取成都,但突遭暴雨,河水猛涨,他率军强渡,军队淹死大半,只余6000余人。大渡河几百年来在同期从无涨水记录,厄运却加在石达开头上,岂非天意乎?此时清军总兵唐友耕率兵追逼,石达开求救于土司,土司反助清军。前有滔滔大河,后有追兵,于是陷于绝境。石达开妻妾携子投河,以表不累夫君。骆秉章派使劝降,石达开心动,遣散军队,4000人自谋生路,有2000人誓死以从。石达开遂赴清营乞降,愿舍己身以全三军,唐友耕佯允,将其解往成都。骆秉章立即反悔食言,将石达开凌迟处死。临刑,刽子手刀剐其体,肉骨落地有声,石达开至咽气默不作一声,观者皆称奇男子。随从2000兵士都被捕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杰出的将帅,文武兼备,有儒将风度,爱才爱民,清廉正直,与腐败的洪、杨等人截然不同。生前死后,无论敌我双方同声赞叹,可谓千古罕事。石达开善为诗,传世不多,笔者记得有 “愿凭赤手拯元元”一句,元元指代百姓。可见其救民大志。另有一首咏剑诗:

№★床头忽起老龙吟,郁郁横生杀贼心。

已到穷途犹结客,风尘相遗值千金。

诗意豪迈,有侠义之风,且格律森严,确是行家高手。

天京陷落,标志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灰飞烟灭。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历时14年,纵横10余省,掩有东南半壁,可谓壮矣!起初是反抗暴政,官逼民反,百姓蜂从拥护,具有先进性。后来洪、杨上层集团腐败之极,穷奢极侈,其所行政令皆背民而行,其意识形态、文化观念与中华传统格格不入。如果让这样的集团统治天下,比清朝黑暗10倍。天生曾国藩以克之,不亦宜哉!笔者为诗而叹:

№★金田崛起势峥嵘,半壁江山一手擎。

不合时宜天不助,大旗飘落石头城。

湘军攻克江宁,可谓扭转乾坤,再造社稷,曾国藩救了大清一命,这真是不世之功。曾国藩为避满人嫉妒,让战无寸功的满人湖广总督官文领衔向北京发出600里加急红旗捷报,两宫太后闻讯,抱着小皇帝载淳喜极而泣,王公大臣欢呼雀跃,京城一片狂腾,接着祭天告庙,派醇亲王祭告先帝灵柩 (咸丰帝尚未埋葬),不亦乐乎!下诏封曾国藩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加太子太保。封曾国荃一等伯,加太子少保。李鸿章、左宗棠均封伯爵,彭玉麟、鲍超、骆秉章等功臣亦封显爵,追封已故湖北巡抚胡林翼伯爵。清朝开国以来,文臣绝无封侯先例,曾国藩是破例第一人。这真是莫大的殊荣。但曾国藩很清醒,深知功高震主之祸,十分警惕,同时他接到密报有人告发曾国荃劫获天国财宝不缴,又有圣旨让他告诫曾国荃戒骄戒躁,这使他如履薄冰极度不安。三思之下,他上疏,坚决要求裁撤湘军,并让曾国荃上疏以病重开缺。这是一个极为稳妥的万全之策,没有大度的胸怀,高深的谋略,是难以做到的,曾国藩做到了,保全了生命及以后的官位荣誉,无愧非常之人!

【剿平捻军】是清廷剿灭太平天国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前后历时16年,其难度不亚于剿太平军。

平捻之战,前期主要由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指挥,胜保、袁甲三等辅之。僧郡王勇敢善战,统率蒙古骑兵,驰骋纵横,所向无敌,同治二年秋,他率军大举进攻皖北,直取捻军老巢雉河集,激战数月,捻军战败,雉河集失陷,大首领张洛行被生擒,后剐死。捻军主力损失殆尽,张洛行之侄张宗禹侥幸逃脱。捻军成立以来,从未遭此惨败。从此僧郡王声名大振,清廷封他亲王世袭罔替,把平捻大任放心地交给他。同年,他又挟余威,一鼓荡平苗沛霖叛乱。苗沛霖以办团练起家,乘乱世拥兵自雄,朝秦暮楚,野心极大,清廷提起他便头疼,他与太平军、捻军都有联系。胜保曾将其招抚,给他官职。但此次又叛清作乱,攻陷寿州、蒙城、临准等地,终被僧亲王消灭。再说张宗禹逃出淮北后,与太平军取得联系,天国封他为梁王,任柱为鲁王,收集旧部东山再起,太平军遵王赖文光部亦加入其中,兵员扩充至七八万,声势复振。张宗禹、赖文光联合陈得才回援天京,兵马未到,天京已陷,在湖北被僧亲王截击,大败,陈得才自杀。于是张、赖二人总结经验,采用流动战术,与清军周旋。僧格林沁屡获胜仗,盛气逼人,率军穷追不舍。偏捻军不与他争锋,狂奔避战,从湖北入河南,又从河南进入山东,不走平原大路,专择山岭小路而行。清军主力是科尔沁骑兵,在平原驰骋如虎,但在山岭却无用武之力,每每遭到捻军伏击,手下猛将恒龄、苏克金等先后战死,这激起僧亲王更大的愤怒,命令将士急速前进,稍有怠慢,鞭笞杖击,行军速度朝夕300里。每到一地宿营,衣甲不解,席地而寝,枕戈待旦。天明造饭,只早餐一顿,全天以干粮充饥。这种超强度急行军,使将士疲于奔命,追至山东境内,早已疲惫不堪。总兵陈国瑞叩马而谏,望缓追暂息,僧亲王不从,反而催促更急。大军到了曹州高楼寨,进入山区,隐听岭后有号炮声,僧亲王下令加速前进。翻山越岭,程程复程程,人马疲乏,叫苦连天。忽遇几个樵夫相告,说山后便有捻子,僧亲王大喜,让其为向导,立即麾军前进。行到后山,时近黄昏,道路崎岖,更是难行,樵夫早已溜之大吉。突然一声炮响,万众呐喊,几万捻军满山遍野冲下,箭炮并发,打得清军人仰马翻。在此绝境,僧亲王纵有万夫不挡之勇,也难敌捻军潮水般的进攻。激战一夜,全军覆灭,僧亲王死于乱军之中。同时毙命的还有大学士全顺及总兵何建鳌等。僧格林沁威武一生,打长毛,抗洋军,剿捻子,名噪中外,却死在捻军之手。有人说,小沟里翻大船,这话说对一半,骄兵必败,恃勇不如恃谋,这才是关键。兵法云:“趋百里者,必蹶上将军。”清军日夜行300里,僧亲王安得不死!据野史载,割下僧氏头颅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捻子,他提着血淋淋的首级,头插三眼花翎,唱着山歌回寨报功去了。僧军覆灭的消息传到京城,举朝震惊,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并建专祠纪念,配享太庙,谥为忠亲王。

捻军曹州大捷,杀死僧格林沁,声势大振。清廷极为恐慌,环顾朝中无人可用,又把平捻大任交给曾国藩,希望他再创奇迹。曾国藩力辞不许,只得接印。老成持重的他,深感剿捻非速战可就,向清廷提出打持久战的方略。并要求招兵、买马、办黄河水师,同时郑重指出,捻军是流动作战,不能步僧亲王后尘,与之俱流,专事追逐。目下只有湘军刘松山部,淮军刘铭传部,兵力不敷调遣,只能择要驻军,重点设防,各省督抚协同作战,徐图功效。这真是急病人来了个慢郎中,清廷无可奈何,只能由他。于是曾国藩调兵遣将,安徽以临淮为老营,归刘松山驻军。山东以济宁为老营,由潘鼎新驻军。河南以周口为老营,属刘铭传驻军。江苏以徐州为老营,归张树声驻军。四镇中,一处有急,三处救援。曾国藩坐镇徐州全权指挥。然而捻军见清军如此部署,竟另辟一路,全军突入湖北,黄冈、襄阳纷纷告急。曾国藩急调军援鄂,兵未到,捻军却返攻山东,骚扰一番,再入河南,待清军追来,早已奔淮徐。忽东忽西,忽分忽合,弄得官军疲于奔命,一筹莫展。这使曾国藩十分惶急,寝食不安。他终日环室踱步,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想出一个防河圈捻的战略。就是沿黄河、运河、淮河、颖河部署重兵,凭河流天险,防捻军流窜;无河地区,或挖深壕,或筑高墙,派兵巡防,借以阻挡捻军;四省之内,坚壁清野,断绝捻军补给。这等于在四省战区画了一个圈,圈住捻军,防他流窜。然后或追击或迎击,四面兜剿,以期全歼捻军。此计大妙,比重点设防更胜一筹。然而曾国藩只顾地利,疏忽天时,黄淮一带大雨滂沱,连月不开,河水暴涨,南阳微山各湖与运河连成一片,所筑堤墙多半坍塌。道路积水,淹及马腹,军队寸步难行,粮草亦难运到,别说作战,唯饥饿难忍。捻军瞅准机会,各路合并一起,进攻河南,排墙而过,痛击清军,在豫清军仅有几营,难以抵挡,立时溃败。于是平堑填壕,向东驰奔。刘铭传闻豫中有警,率部急援,到达开封时,捻军已渡过黄河,进入山东。于是菏泽、曹县、郓城、巨野等地均遭侵扰,纷纷告急求援,山东大乱。这消息传到京城,各科道言官交章弹劾曾国藩,说他暮气沉沉,难当重任。曾国藩气愤之极,郁结成病,上疏请假。清廷也不满他的蘑菇战术,顺其所请,由李鸿章替代。

此时赖文光、任柱与张宗禹意见不合,捻军分为两部。赖文光、任柱一部仍留在中原,而张宗禹则率部自河南进入陕西。史称东捻、西捻。东捻自安徽而河南,又自河南进入湖北。当时曾国荃已任湖北巡抚,屯兵德安,挡住东捻去路。李鸿章传檄刘铭传及周盛波、张树珊两部分道入湖北夹击。在德安新家闸,张树珊遇到捻军伏击,全军覆没,张树珊战死。刘铭传闻张树珊兵败,率军火速赶到德安,与周盛波军会合,向捻军追去。到达安陆府尹隆河,遭遇捻军。捻军佯装渡河劫夺清军辎重,却在险要处设伏。刘铭传不知是计,率全队回援,进入伏击圈内。捻军主力四面突来,杀声震天,一场鏖战,清军大败,损失惨重,刘铭传侥幸逃脱。张树珊与刘铭传俱是淮军名将,均遭败绩,真是淮军大耻。这时李鸿章已到徐州,接前方败报,痛定思痛,方才醒悟,尾追堵截,四方策应并不是最佳战略,而曾国藩的防河圈捻原是最高明的战略。

于是李鸿章沿河布防,将已坍塌的高墙筑起,将填平的壕堑深挖,重兵把守黄、运、淮、颖四河,然后以精锐部队追击堵击捻军。这仍是曾国藩的老一套,这次他决计贯彻到底。果然,淮军激战一年后,圈捻战略大生其效,淮军节节胜利,东捻军则节节败退,最后被逼困在黄河南岸、运河东岸、胶莱河西岸、六塘河北岸的地区内,屡次突围失败。任柱率军退至赣榆县,遭遇清军战败,被部下贵升杀死。赖文光率残部逃至扬州,战败被擒,被凌迟处死。东捻自此覆灭。

东捻戡平,捻军只剩西捻一股。西捻入陕西,目的是与陕西甘肃回民义军联合,再图大业。在此之前,陕西白彦虎、宁夏马化龙、河州马占鳌纷纷起义,四处攻击清军,拔城据寨,声势浩大。后来清廷命胜保出征,师久无功,并不听调度,被清廷逮回赐死。有人说胜保之死是有清一代冤案,他是赫赫名将,满族翘楚,曾力主垂帘听政,抗洋军,平发捻,均有战功,竟被处死。西太后杀他,是因为他骄横跋扈,并屡次包庇苗沛霖,杀他以儆骄将,树立中央权威,这也有道理,只不过手段太毒,完全不顾其前功,确实有点冤。且按下不表,言归正传。这次西捻入陕联合回军,清廷正在恐慌,谁知左宗棠自动请缨,愿挂帅西征,两宫太后欢喜不已,立即应允。好大喜功是左宗棠的性格特点,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他一到西安,便定出捻回分剿,先平捻,缓剿回,阻断捻回联合的战略方针。调刘松山、郭宝昌等率大军入陕,与捻军作战。但是张宗禹异常狡狯和大胆,避而不战,却率军突入山西,侵扰一番,又折入河南,再从河南直取直隶,大军驰骋冲突,前锋已抵保定、深州,确把清廷吓了一大跳,宣布京畿戒严,飞檄调李鸿章救驾勤王。李伯爵也吓了一大跳,惊呼捻子大胆,立即率军赶到冀南,他见河北平原广阔无际,无险可守,下令各地官绅建圩寨自保,坚壁清野,断绝捻军粮道,然后兜剿。岂料捻军到了平原,战马纵横驰骋,很是便利。竟打了几个胜仗,把官军甩在后面,直奔天津。清廷震怒,将李鸿章、左宗棠一并革职,留营效力赎罪。捻军到达天津,前有都兴阿驻军堵住,后有郭松林追来,于是又南下进入河南。李鸿章与左宗棠会于冀南,定出加强运河防卫,逼捻军于海边聚歼的策略。其实这个策略还是曾国藩圈捻的老计划,并无新奇之处,但确实屡试不爽。同治七年六月,西捻部队被逼至山东荏平一带,被左宗堂、李鸿章联军歼灭,张宗禹跳水自尽。自此捻军覆灭。

捻军运动,历时16年,纵横10省,配合太平军,给清军以沉重打击。其战术灵活机动,深得游击战的要诀,经常克敌制胜。但捻军领导目光短浅,忽视根据地建设,东流西动,无寸土立足。再者内部分裂,各自为政,终被清军各个击破,全军覆没。

【同治三大案】是发生在同治年间、社会影响较大的三个案件,分别是安得海被斩案、天津洋教案、马新贻被刺案,现分述之。

一是安得海被斩案。安得海,直隶顺天府宛平县人,自幼净身入宫,聪明伶俐,颇受西太后宠爱。据野史载,他喜读书,有一定文化水平,能给小皇帝讲 《大学》、《孟子》。辛酉事变中,被慈禧派遣到京城给恭亲王通风报信,立了大功,更受慈禧器重,擢拔为长春宫总管太监。人称小安子而不名,权势愈大,他愈张狂,除西太后外,谁也不放在眼里,就连载淳也怕他几分。小安子得宠诀窍,就是他能揣摩慈禧意旨,曲意顺承。经他所办,慈禧无不惬意,甚至赏给他咸丰遗留的龙袍。慈禧想看戏,他就招名班佳伶入宫,挑好戏给演,并怂恿慈禧下旨,在御花园另建戏台一座,真是夜夜笙歌,通宵达旦。御史贾铎闻其事,奏了一本,内有 “太监妄为,请饬速行禁止,以防微杜渐”之语。慈禧接奏后,下了一道严格管理太监的懿旨,结果获得满朝赞誉,都说她从谏如流。其实慈禧是沽名钓誉,过后仍然看戏不误,仍然信任小安子。小皇帝载淳渐渐长大,两宫太后为他筹办婚事。小安子奏请西太后,要亲自去江南督制龙袍。慈禧起初不许,说太监出都,有违祖制。小安子花言巧语,并说还要为太后采办几件像样的衣服。慈禧生平最爱华丽服饰,竟然答应。临行嘱咐他速去速回,秘密行事。谁知小安子一出北京,仿佛出笼鸟儿,快活非常。乘坐太平大船,另有随船几只,遍插龙凤之旗,迎风招展,船中载有男女戏子,吹拉弹唱,好不热闹。沿着运河,浩浩荡荡向江南航行。沿途地方官员,差人询问,小安子便朗声答道:奉圣旨,督制龙衣!当时天下谁不知安得海之名!听他奉旨出差,大小官员个个趋炎附势,上船慰劳,献上大量金银珍宝,小安子一概笑纳。有时还点名索要土特产,各地官员照献不误。小安子更加扬扬得意,扬帆前进。船行一二日,到达山东境内。山东巡抚丁宝桢,接到德州知府呈报,说有安太监奉旨过境,责令地方接风招待,应否照办?这个丁宝桢是清朝有名的大清官,贵州平远州人氏,生平不喜趋奉,清正刚直,勤政爱民,廉声远播。若有人宣传,丁宝桢事迹可以和海瑞抗衡。几年前僧格林沁在山东剿捻,召见地方官员盛气凌人,巡抚以下均站立奏事,不设座椅。丁宝桢当时还是个知府,有事秉报,告诉司阍说,若设座,我则进去,否则我便告辞。僧亲王闻报大惊,亲自出门迎入,以礼相待。闲话休提,再说,丁宝桢接到呈文,心中惊讶道:我朝祖制,不准太监出都门,安得海竟敢如此!于是立即写成奏章,派快马飞驰京城报告。济南离北京不远,两日即到。使者将奏章先呈报议政王奕?,让其代奏。奕?一看,是安得海擅出都门,亦感气愤,立即入宫奏报。适慈禧正在看戏,不便打扰。又报慈安太后,慈安亦是气愤,两人一商量,认为安得海平时狐假虎威,现在又违反祖制,擅出都门,应该严惩。当下一个拟旨,一个盖印,圣旨写毕,立即交给山东使者,快马返回。两日后,丁宝桢接到圣旨,一看末尾有 “就地正法,无庸再请旨”九字,立刻派总兵王正起,率兵追捕。王总兵快马加鞭,一路追至泰安县境,方才追上。于是王总兵弃马登舟,飞棹急驶,方将大船截住。王总兵跃上大船,大呼:“奉圣旨拿办安得海!”安得海亦大喝一声:“哪里强盗胆敢阻挡钦差大臣!”又喝道:“即是当今皇上也不敢下旨拿我,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难道你们不想活了。”士兵被他吓唬,均不敢上前。王总兵却有胆识,上前扯下蓝翎大帽,照头上套条铁链锁个结实,不由分说,押回济南。到了济南,丁宝桢升堂审讯,安得海依旧咆哮公堂,大骂丁宝桢混账抚台。丁宝桢也不分辩,捧旨宣读,当读到 “就地正法”时,小安子方心惊胆战,拱手求情:“还望丁大人复奏一本,安某虽死无憾。”丁宝桢喝道:“圣旨明明写着 ‘无庸请旨’,难道未曾听见?”小安子再三恳求,丁宝桢不予理睬,大喝一声:“刽子手何在?”几个刽子手一拥而上,牵出辕门,只听一声号炮,刀光血影,小安子头颅滚地。后来慈禧听说此事愤怒至极,但木已成舟,人头落地,无可奈何,只恨慈安、奕?瞒着她,杀她亲信。以后慈安猝死,奕?被贬,或许起因于此事。安得海死后,李莲英替代,成为慈禧最宠的太监。李莲英,直隶河间人,外号皮硝李,聪慧至极,善揣摩慈禧心意,屡试不爽。又善梳头,慈禧青丝梳过,毫发无伤。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发型设计师,发型百变,均臻时髦,他每梳成新髻,慈禧对镜开怀欢笑,这是他长宠不衰的原因。野史称他擅权误国,并不符合史实,其实他虽有结交权贵的行迹,但敬上宽下,宫中名声不坏。这里插叙其简介,后文不再重复。

这就是安得海被斩案。笔者想,清末三大权监,从安得海到李莲英及张兰德,都是慈禧一手豢养,寡妇慈禧有苟且之事,或许为真。其实太监出都门,纵使违祖制也不算大事。明朝郑和下西洋都可,出都门又算什么!辛酉年安得海往返于承德、北京之间,还立了大功。光绪年李莲英与醇亲王到天津阅兵,亦安然无恙。小安子之死,一是他太张扬,招摇过市,索贿纳贿,授人以柄。二是平时嚣张,慈安与奕?均对他怀恨在心。三是遇上了铁面无情的丁宝桢。太监在封建社会,为士大夫所不齿,屡受歧视,因而得势便猖狂,炫耀权势,借以宣泄被歧视而郁结心中的压力,这是太监特有的心理特点所致。因此,凡事都是因人因时而成,不可一概而论。总之,小安子死在太监身份上,罪不至死,确有点冤。

二是天津洋教案,这是一起涉外案件,在当时影响极大。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战败,与外国签订了许多条约,内中有允许外国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的条例,因此外国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传播基督教义,马太福音。天津是通商大口,洋教堂与洋教士尤多。这些洋教士凭着胜利者的姿态,建立教堂,广招信徒,引起信奉佛儒道的绅民不满,视为邪教。有些教堂包庇容留坏人,以为慈悲之举。再者洋人行止大多盛气凌人,遂与当地绅民发生尖锐矛盾。同治九年,天津出现一种传言,有人用迷药致儿童昏迷,然后拐卖。闹得家家恐慌,不敢抱儿童出门。另外当时瘟疫流行,教堂育婴堂、孤儿院里的儿童死后,被洋人深夜填埋,埋时草率,许多婴尸暴露在外,惨不忍睹。刚巧有个拐犯武兰珍被拿获,供出受教徒王三支使,专拐儿童卖于教堂。于是群情激愤,都说教堂买来儿童,挖目剖心,用作养生之药。人情汹汹,痛恨洋人,要与洋人算账。天津官员也痛恨洋人,通商大臣崇厚及天津道台周家勋,会见法国驻津领事丰大业,要教堂交出教徒王三,与武兰珍对质。教堂交出王三,知府张光藻升堂再审,武兰珍却翻供,声称拐卖与教堂无关。遂无法定案,释放王三。王三一出衙门,却遭到群众攻击,用砖石将他打得头破血流,半死不活。王三逃回教堂,哀告教士,教士传告法国领事丰大业。丰大业愤怒,乘车直奔崇厚府署,破口大骂,暴跳如雷,崇厚好言相劝,谁知丰大业掏出手枪,向崇厚射击,一击不中,崇厚已逃往后院。丰大业愤愤而出,正遇知县刘杰正在劝解涌来的百姓,他又向刘杰开枪,未中刘杰,却击伤一个差役。这下惹恼了百姓,顿生公愤,一拥而上,踢翻在地,拳打脚踢,棒打石砸,不消片刻,丰大业咽气瞪眼,一命呜呼。大伙一声呐喊,鸣锣聚众,瞬间招致几百人,冲入教堂,见了教士教民,不分洋人汉人,一顿痛打,又打死20余人,再放一把火,将教堂焚毁。这下引起中外大交涉,法国驻华公使罗叔亚向中国抗议,提出四个条件:一是赔修教堂,二是礼葬领事,三是严惩地方官,四是严惩凶手。并且陈兵海上,若不应允,立即开战。清廷十分震惊,命曾国藩到天津处理此案。曾国藩到天津,先审察迷拐儿童事,发现与教堂无涉,仅是传言。群民闹事是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而发,不免踌躇。而差点被丰大业击毙的通商大臣崇厚一反常态,却力主妥协,全盘答应条件,并上奏朝廷,说曾国藩病势加重,请另派重臣来京办理。曾国藩也上奏说,和平解决,避免战争是对的,但必须加强兵备,以防侵略,促进和谈。清廷同意他的建议,立即调淮军防卫京畿。不几日,清廷连连下诏,查办地方官员,惩办滋事犯。结果,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滋事犯15人处斩,另21人判刑。清廷派崇厚为特使到法国谢罪道歉。消息传出,全国大哗,纷纷谴责曾国藩、崇厚,视为卖国贼。曾国藩一世英名,因此受污,他颇感后悔,怀着不可名状的心情,黯然离开天津。天津教案,清廷杀自己百姓以谢洋人,弱国无外交,信哉。

就在天津教案平息稍后,江南又发生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案,举国震动,此案更加离奇,闹得风风雨雨,扑朔迷离。马新贻,回族,山东菏泽人,曾参与平发平捻,立有战功,并善奉迎上司,官运亨通,一路飙升,从知县做到总督,办漕运、盐政、河工,颇有政绩。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在校场阅操之后,乘坐大轿,前呼后拥,回到两江督署大门前。突有一人,从人群中闪出,大呼有冤情,拦轿告状。马新贻毫无防备,接状之际,那人掏出利刃,迅速刺入马新贻右肋,马血溅仆地。刺客被当场拿获。马新贻第二天便气绝身死。臬司审问刺客,刺客供称,姓张,名汶祥,河南汝阳人,并自称江湖好汉,刺死马新贻,任杀任剐,悉听尊便。除此再无实质性的供词。即使五刑俱施,三木俱下,他仍倔犟不屈。两江总督是仅次于直隶总督的赫赫封疆大员,突然遇刺,震惊全国,确是骇人听闻的大案。刺客与马新贻究竟有何过节,是单独行动,还是有人指使,这些刺客拒不供认,从而使此案蒙上奇异色彩,也算是一大奇案。清廷对此案高度重视,西太后亲自过问,力求水落石出。接连派出几拨大员按察,刺客倔犟异常,坚持原供。结果越查越乱,传闻更离奇。于是清廷再派曾国藩按察,调任他为两江总督,连上任带查此案。曾国藩到达江宁,立即与钦差郑敦谨配合再次提审张汶祥,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但张汶祥倔犟如故,只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无人指使,均是一人所为。询及因何杀人,何仇何怨?皆避而不答。精明的曾国藩也无计可施,最后以 “挟私报复,确无人指使”结案。判张汶祥凌迟处死,剖腹摘心,祭奠马新贻。但究竟如何挟私报复,却不得而知,世上流传最广的是,马新贻霸占朋友之妻,又将朋友杀死,而朋友的朋友张汶祥出于义愤,替友报仇,刺死了马新贻。还有一种说法,张汶祥与曹二虎原是太平军将领,在作战中将马新贻俘获,马新贻哀求饶命,张、曹二人将其释放,遂三人结为异姓兄弟,誓同生死。后来,马新贻贵为总督,张汶祥与曹二虎却落魄江湖。曹二虎向马新贻借钱,马竟拒绝。曹二虎责他忘恩负义,说了些过头话。而马新贻惧怕曹二虎揭露他曾被太平军俘虏的秘密,于是将曹二虎杀死灭口。张汶祥得知此事,义愤填膺,为友报仇,刺死马新贻。另有一个传说,说张汶祥是革命党人,杀马新贻是为了反清革命。虽然,各种传说不同,但都认为张汶祥为友报仇,义气凛凛,确为千古壮士,血性奇男子。据野史载,张汶祥临刑,江宁几万人送行,送葬,并立碑纪念。未过几日,上海就上演新编刺马案戏剧。由于该案具传奇色彩,140年来,成为文学创作题材,不断有传记、电影、电视剧问世。后来刺马案和名伶杨月楼案、太原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并称为清末四大奇案。附带说一下,曾国藩在审完刺马案后,不几日便寿终正寝,有人说,办理天津教案,对他刺激极大,以致闷气结胸,郁郁而死;也有人诬说张汶祥原是湘军,刺马是曾国藩的主谋,也予他一些刺激,不然,也许多活几年。人固有一死,多活几年也无重大意义。但曾国藩一生却活得卓越壮烈,以一介文弱书生,挑起军事大任,挽狂澜于既倒,建不世奇功。其道德文章,军事才能,忠诚质朴及坚韧不拔的精神,确令人敬佩,真是绝代伟人。过去因镇压太平天国,被定为汉奸、汉贼,万人唾骂。现在应该给他公允正确的评价。他死后,清廷给他极高的待遇,追封太傅,谥号文正,入昭忠祠、贤良祠,在江宁与湖南原籍建祠纪念,御制祭文,御制碑文,这位中兴名臣,理学鸿儒,也算生荣死哀,彪炳千秋了。笔者为诗一首给予评价:

№★书生救国骨铮铮,天欲倾时只手擎。

草檄豪情惊敌胆,坐帷儒帅运奇兵。

力翻危局凭湘勇,直捣金陵灭太平。

质朴忠诚担道义,家书一部播贤声。

【洋务运动】是同治、光绪年间,清朝政府发动的学习西方技艺、自救图强的运动。两次鸦片战争,清廷从惨败中得到教训,几个蕞尔小国,战胜天朝大国,凭的是船坚炮利,应师夷之长以制夷。另外,门户洞开,各口通商,洋商洋货涌入中国,闭关锁国早已不合时宜,有必要与洋人打交道。这就是洋务运动的背景。有必要指出,洋务运动,一开始便得到两宫太后与议政王奕?的支持,中坚力量则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后来的张之洞等人。咸丰十年,清廷成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对外交涉,类似现在的外交部,与原来的理藩院截然不同,由奕?任总理大臣。又在各口岸设通商大臣,专管对外贸易等涉外事务。洋务运动,开始以国防军事为重点,购进洋枪、洋炮、洋舰,引进洋人以西法练兵。李鸿章在苏州设立洋炮局,制造军火,可视为近代中国军工业的滥觞。同治四年,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同年又设金陵制造局。同治五年,左宗棠、沈葆桢在福建创办福建船政局,以造舰为主。同治九年,崇厚设办天津制造局。同时期各地办了十几个制造局。这些制造局多以产军火为主。到光绪年间,筑造铁路、纺织业、矿业等其他工业才逐步展开。为了在根本上学习西方技艺,同治二年,设同文馆,聘洋人教习外语,清政府的外交人员大多在此毕业。同治三年,派容闳出洋采办机器。同治五年,派满人官员斌椿到欧洲考察。同治七年,派大臣志刚、孙家谷偕美国人蒲安臣游历欧美。同治十年,派容闳、陈兰彬率幼童30名到美国留学,以后历年均有派遣。这是同治年洋务运动的大致情况。洋务运动也受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大学士倭仁上奏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倭仁的话,不无道理,中华固有道德文化传统不能丢,这是根本,在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上确应如此。但他忽视科学技术,排斥外来技艺,就大错特错了。幸好两宫太后并不反对,恭亲王坚持厉行,洋务运动搞得卓有成效,对发展中国现代工业起了奠基作用,功不可没。清廷推行这些政策,被史家称为 “同治新政”。

【载淳亲政】标志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暂告一个段落,由皇上亲裁国事,在当时确是一件盛事。自同治元年以来,发捻次第平定,英法自京津撤军,也没再找什么麻烦,局势一下安静起来,可谓四海承平,九州清宴。于是史家称为 “同治中兴”。其实这一期间,载淳还是小孩,什么事都没做,只是在深宫跟着几个师傅学习,或者恣意玩耍。到了同治十一年,载淳已经17岁,朝野私下议论,皇帝应该亲政了。慈安太后性情冲淡,听政已感厌倦,便告诉慈禧,应是撤帘归政的时候了。慈禧虽心中不悦,但转瞬一想,皇帝是亲儿子,朝政还能继续插手,便顺势答应。在归政之前,先给载淳办婚事,应是当务之急。几年来两宫太后一直为载淳物色后妃人选,选来选去,选出四个闺中待字的淑女来。一个是大清开国以来首个旗人状元郎,现任翰林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一个是礼部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一个是原任知府崇龄的女儿赫舍里氏,第四个是前任都统赛尚阿之女也是阿鲁特氏。均是满洲佳丽,芳华之龄。花里挑花,挑得眼花,究竟谁当选皇后,两宫太后十分犹豫。慈安主张选年纪稍大的崇绮之女,显得成熟持重,慈禧却喜欢凤秀之女,说她年轻贤惠。其实崇绮女才19岁,而凤秀女却更幼稚,仅14岁。于是召来奕?商议,奕?也主张选年长的崇绮女。慈禧顿时沉下脸,但没发作,勉强同意了。皇后已定,其余三个淑女,都选为妃嫔。选择已定,立即诏告中外,定出大婚吉期。同治十一年九月,载淳大婚吉日已临,先封崇绮为承恩公,其妻为一品诰命夫人,再派惇亲王奕誴为迎亲正使,从承恩公府,以凤辇抬出皇后,前吹鼓乐,后拥仪仗,浩浩荡荡,热热闹闹,迎入宫内。在坤宁宫举行成婚大典,礼节繁多,极为隆重。同日封凤秀女为慧妃,崇龄女为瑜嫔,赛尚阿女为珣嫔,都迎入宫内。少年天子,后妃俱全,左搂右抱,风流至极,快活至极。到了同治十二年,新年刚过,两宫太后颁下懿旨,宣布两宫撤帘归政,皇上亲理万机。正月二十六日,载淳正式御太和殿登上宝座,正经八百地当起皇帝了。恰巧此时传来云南巡抚岑毓英平定回民叛乱,陕甘总督左宗棠收抚董福祥,驱逐陕回白彦虎,生擒甘回马化龙的捷报,仿佛是献给皇上亲政的贺礼,真是喜上加喜,满朝一片欢腾。载淳亲政起初,遵照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祖训,倒也十分勤谨,上早朝,批奏折,也不含糊。只有一件事令他烦恼。原来慈禧太后虽说归政,却时常留意朝政,凡遇大事都要过问。经常将载淳召至后宫大加训饬,不稍假辞色,并叫载淳凡事定要禀报。但载淳个性极为倔犟,极肖慈禧,颇有自尊心理,心想我已亲政,为何她总要干涉,心中很不耐烦。于是遇事自裁自决,偏偏不去禀报。母子之间已无亲热可言,矛盾日益加深。而载淳去拜慈安太后,慈安笑容可掬,和气可亲,与慈禧判若两人。结果载淳亲近慈安,反疏远慈禧。这使慈禧愤怒至极,召来载淳一顿臭骂,而愈骂效果愈差,载淳依然故我。慈禧无奈,又召入皇后阿鲁特氏,让她规劝皇上。皇后唯诺应承,但回到养心殿,并不规劝,反将太后之言和盘托出,载淳愈加懊恼,皇后好言安慰,小两口喁喁私语,说了些 “将来总有出头之日”之类的话。谁知隔墙有耳,早有内侍密报慈禧太后,慈禧气得差点背过气去,痛恨儿子,更痛恨阿鲁特氏。这且按下不表。

忽有一日,载淳闲极无聊,突然想办一件大事,要把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重新修复,说是给两宫太后晚年颐养所居,以尽孝思。立即下旨,让户部筹钱,工部择日动工。这旨一下,满朝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恭亲王奕?一闻此事,立即进宫进谏,说国事维艰,不可大兴土木,并把古往今来明君如何勤俭的大道理历数一遍。载淳听得不耐烦,反驳说,我修园是尽孝顺大道,你反来阻挠,是何道理?说完怒形于色,拂袖而入,恭亲王只得退出。恭亲王刚走,恭亲王之子贝勒载澂却进了皇宫,求见皇上,他原是载淳的伴读,从小一起玩耍、读书,虽为君臣,关系十分亲密,载淳平时让他随意进宫陪玩解闷。载澄求见,载淳因恭亲王阻挠动工,正在气头上,传谕不予接见。载澄很是诧异,口中一阵嘟囔,说了些“皇上今儿摆起架子来了”等语。传谕太监返回,照实奏明,载淳一听大怒:“他老子刚来聒噪,他又到此胡闹,骂我摆架子,我就摆给他看。”立即召来大学士文祥,让他拟旨,将奕?父子一并赐死。文祥一听,惊慌莫名,立即跪倒,结结巴巴地说:恭亲王……勤劳素著,即使犯罪,也该皇恩特赦。载淳更怒,骂道:你是他党羽,想保护他吗?文祥叩头有声,连说不敢。相持片刻,载淳又说:赐死太重,革爵算了。文祥无法只得拟旨,载淳看了,连说很好,叮嘱他明日颁发。文祥出宫,急到恭亲王府密报,恭亲王也着了急,相携去拜见慈禧太后,太后予以安慰,将革爵的圣旨底稿留下,并嘱咐几句。第二天,载淳接到御史沈淮和姚百川的奏章,内有 “圣上修复圆明园,颐养圣母,实是孝治天下,然圆明园焚毁,一切景致尽付沈销,不如三海名胜,近在宫掖,饬工修筑,易于观成”之语,一看确有道理,于是回心转意,下诏停修圆明园,改修南中北海。原来,两个御史上奏,全是慈禧、奕?的安排,载淳哪里知道。又过几日,载淳上朝,突然见恭亲王奕?依旧顶带花翎,朝服马褂,站在班里上朝,大为奇怪。下朝后,召来文祥询问,文祥无奈,一股脑儿推在西太后身上:“圣母闻知,收回成命,因而恭亲王供奉照旧。”载淳大骂:朕已亲政,你只知圣母,难道不知朕吗?!滚出去!文祥跄踉出宫。接着,载淳亲提朱笔,写成一旨,略言:朕亲政以来,每逢召对恭亲王,语言之间,诸多失仪,著革去恭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处行走,并革去载澄贝勒郡王衔,以示薄惩。这诏刚发出几个时辰,宫中又发出一旨,略云:前发诏革去恭亲王爵位,实乃罪有应得,念该王勋劳足录,著加恩赏还爵位,其子载澄爵位一并赏还。这两个自相矛盾的圣旨,半日之内,次第颁发,令满朝王公大臣相顾失色,都摸不透载淳的怪脾气。原来,恭亲王见到第一道圣旨,立即苦诉于慈禧太后,慈禧召来载淳训斥一通,方有第二道圣旨颁出。

从此,载淳闷闷不乐。随行内侍文喜、桂宝,最善逢迎,劝皇上微服私行,出宫玩乐。载淳大喜,于是每日傍晚,君臣三人,扮成富商模样,潜出宫门,到八大胡同游玩,这地方妓院林立,美妓如云,夜夜笙歌,热闹异常,老鸨见了三个富豪,曲意奉承,引出几个如花似玉的娇娃,个个容貌艳丽,姿态婀娜,比宫中古板的旗装后妃妩媚十倍,载淳龙心大悦,左拥右抱,欢快异常。尝到温柔滋味,欲罢不能,隔三差五,又来光顾。甚至夜宿妓院,通宵达旦。有时早朝,大臣已到,皇帝还在城南温柔之乡。时间一久,满城风雨,都盛传游龙戏凤的新闻。有个内务府官员桂庆,闻说此事,立即上奏,请将让皇上冶游的太监驱逐出宫,罪魁祸首立诛无赦。又说皇帝年少好色,恐不永年。这道奏章递上,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桂庆愤而辞职。恭亲王也很着急,只是不敢直谏,唯恐再吃苦头,只好禀报西太后。慈禧又召载淳训斥,却更添逆反心理,载淳倔犟如故,我行我素。最后慈禧索性放任自流。

同治十三年岁末,载淳突然病倒,全身浮肿,红痘遍体,痛痒难忍。召来太医,说是天花之喜,开了些药物,服了毫无效果。于是宫中禁炒豆子,挂红幔,祭痘花娘娘,也无半点反应。到了后来,全身溃烂,黄脓红血乱流,日夜呻吟,惨不忍睹。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载淳崩于养心殿,享年仅19岁。关于载淳死因,有患梅毒和出天花而死两种说法。患梅毒之说,是因为他常到妓院冶游,传染所致。天花之说,是清廷对外宣布的死因,近年专家查证清宫档案,发现药方、病历等原始材料,经分析确是死于天花,这已成定案,毋庸置疑。光绪帝即位后,定载淳庙号为穆宗,谥号为毅皇帝,葬于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载淳是清朝开国以来最短命的皇帝,后来的光绪、宣统帝也比他长寿,他在位13年,实际上是个傀儡,亲政两年,还事事受到干涉,仅仅办了两件事,一是修圆明园,二是革恭亲王职,均遭失败。活得很不如意。史家称同治中兴,同治新政,功劳也记不到他身上,仅担个名义而已。对他,笔者真无法评价,毕竟是一个不成熟的大孩子,功过难以评说。观其对恭亲王革爵之事,意气用事,废赫赫议政王如同儿戏,令人啼笑皆非。《清史稿》说他至勤至仁至明至孝,如能延至中寿,可与古代贤帝媲美,突然弃民而去,惜哉!这显然是溢美之词。凭他倔犟如牛的性格,即使多活几十年,也干不出什么大事。

中庸大全集初恋禁区谍战风云录:大宋你猜我不猜梦尽夏夜灰烬里的月亮奥特曼:光之力量去下雪的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