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一本书读懂中国史 > 大唐气象

大唐气象(1/1)

在反隋的割据势力中,李渊父子集团最终扫灭群雄,统一中国。

李渊出生于关陇一个贵族家庭。其祖父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刚建国时被追封为唐国公。其父原任北周柱国大将军。李渊生于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幼年丧父,7岁袭唐国公爵。隋灭北周后,隋炀帝派李渊到太原去当留守(官名),镇压农民起义。但是隋炀帝不信任他,还任命王威和高君雅为太原副留守,以监视李渊。

大事记

公元617年,李渊起兵于太原,很快便攻下长安城。

公元616年,突厥侵入北部边境,隋炀帝命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抗。结果战事不利,隋炀帝于是派使者押李渊和王仁恭至江都治罪。李渊一方面托辞不赴江都,故意纵情声色;另一方面加紧策划。

李渊正妻生有四个儿子,其中第二个儿子李世民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他很喜欢结交朋友。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刘文静就是李世民非常赏识的一个朋友,他跟李密有亲戚关系。李密参加起义军以后,刘文静受到株连,被革了职,关在晋阳的监牢里。

李世民得知刘文静坐了牢,急忙赶到监牢里去探望。李世民拉着刘文静的手,一面叙友情,一面请刘文静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大事记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杀隋炀帝,李渊随后称帝,建元武德,国号为唐。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刘文静早就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说:“现在杨广远在江都,李密正进攻东都,到处都有人造反,这正是打天下的好时机。我可以帮您招集十万人马,您父亲手下还有几万人。如果用这支力量起兵,不出半年就可以打进长安、取得天下。”

李世民回到家里,反复想着刘文静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要说服他父亲,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好在这个时候,太原北面的突厥(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可汗向马邑进攻。李渊派兵抵抗,连连打败仗。李渊怕这件事传到隋炀帝那里,要追究他的责任,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就找李渊劝他起兵反隋。李世民对李渊说:“皇上委派父亲到这里来讨伐反叛的人。可是眼下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您能讨伐得了吗?再说,皇上猜忌心很重,就算您立了功,您的处境也将更加危险。唯一的出路,只有起来造反。”

李渊犹豫了许久,才长叹一声,说:“我思考你说的话,也有些道理,我只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好吧!从现在起,是家破人亡,还是夺取天下,就凭你啦!”

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隋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隋大将宇文述之子。杨广为太子时,统领禁军,很受宠信。隋炀帝即位,授他为太仆少卿。大业年间,统领骁果军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集兵数万,发动叛乱,推宇文化及为主,缢杀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后被李密打败。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窦建德擒宇文化及,与其两子同时被处斩,其所建政权即灭亡。

要起兵必须扩大兵力,李渊为太原留守,虽握有重兵,但是仍须招募一支自己的队伍。可是公开招募会引起高君雅、王威的注意。恰在此时,马邑人刘武周杀死了马邑太守王仁恭,占据马邑郡,起兵反隋,且自称皇帝,还勾引突厥兵直驱太原。于是,这为李渊公开募兵提供了借口。

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托词,召集各位将领商议,提出自己招募兵丁。高君雅和王威迫于当时的形势,只好同意说:“公地兼亲贵,同国休戚,若俟奏报,岂及事机;要在平贼,专之可也。”于是,李渊命李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去招募士兵。不多久,便募兵近万人。这支队伍由李渊、李世民父子私自控制和直接指挥,是晋阳起兵的主力。

公元617年初夏的一天夜里,李渊命令长孙顺德、赵文恪等人带领500壮士和李世民的精兵一起埋伏于晋阳宫城外,严密封锁。第二天清晨,李渊与高君雅、王威在留守府大厅议事。按照计划,刘文静召鹰扬府司马刘政会入厅,说:“有密状,知人欲反。”李渊故意让王威先看,但是刘政会不给,并说:“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李渊接过密状一看,是控告王、高暗引突厥入侵。王、高正待辩解,刘文静与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将王威、高君雅逮捕入狱。事也凑巧,第二天果然有突厥数万人进攻晋阳,民众以为是王、高所致,于是李渊趁机杀掉高君雅、王威。这标志着李渊父子正式开始晋阳起兵。

唐高祖李渊

李渊(公元566~635年),唐朝建立者,公元618~626年在位。祖、父均为北朝军事贵族,封唐国公。公元572年,李渊袭唐国公,隋炀帝时任太原留守。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在晋阳起兵反隋,公元618年称帝,建唐朝,定都长安,改元武德。公元624年,平定全国。在位期间,修改律令,定均田租庸调法,设置军府,恢复州县制,基本奠定了唐前期的制度。公元626年,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迫退位,称太上皇。

晋阳起兵后,李渊父子的目标就是乘虚入关,直取长安,以号令天下,建立新的王朝。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统治者听说李渊带兵进攻,忙派大将宋老生和屈突通分别领兵数万,在霍邑与河东抵抗李渊大军。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李渊率军进攻宋老生驻守的霍邑,却逢秋雨连绵,无法开战,而且道路泥泞,军粮运输困难。相持数日,眼看军粮将尽,李渊准备退兵,李世民劝阻道:“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之无日。”听了李世民的意见,李渊决定不撤兵。

八月,连日的阴天终于放晴,李渊遂下令攻城,并由李世民率兵诱敌出城,双方展开决战。李世民身先士卒,奋勇冲锋,“砍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霍邑一战,李渊大获全胜,斩杀了隋将宋老生,攻下了霍邑。随后,李渊率兵进攻河东郡,虽取得初战的胜利,但是隋将屈突通固守河东郡,李渊久攻不下。后根据李世民的建议,李渊留下部分兵力包围和牵制屈突通,自己率主力部队渡过黄河,直取长安。

同时,李渊在关中地区的家属和亲族也纷纷起兵响应,其中有李世民的胞妹平阳公主、李渊的从弟李神通,李渊的女婿段纶也在蓝田县聚众万余人。

在这种有利形势下,李渊父子一路上采取收揽人心的办法,废除了隋朝的严刑酷法,还开仓济贫。一面收编关中各地的起义军,一面争取关中地主阶级的支持。数月中,李渊、李世民的军队已达20万人,并于十月开始围攻长安。

十一月,长安城破,李渊率军进入长安宫,立年仅13岁的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并改元义宁,遥尊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总揽军政大权,晋封为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定国号唐,李渊就是唐高祖,年号为武德。然后立世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彩绘贴金武官俑唐

此俑所穿铠甲颜色华丽,边缘绘绿、红、蓝等色构成的宝相花纹。

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国到公元624年统一全国,共历时7年之久。从晋阳起兵到长安建国,李渊是起了决定作用的,但是对于建国、镇压各地农民军、消灭地主武装割据,这些任务大部分是由李世民领导完成的。

李渊建都长安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四周强敌遍布:薛举集团占据兰州、天水一带,并时常进攻关中;李轨集团占据武威一带,亦虎视关中;刘武周则占据马邑,并时常勾结突厥南下威胁晋阳;梁师都占据夏州朔方,在北面威胁着关中地区。因此,消灭四周强敌,完全控制关中、陇西地区(今甘肃省),以关中为根据地,再消灭关东群雄,从而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就成为唐朝统治集团的必然选择。

大事记

公元620年,李世民大破刘武周。

统一战争的第一步,就是消灭实力较强且经常进攻关中的薛举父子。薛举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宝鼎)人,家私巨万,交结豪强,雄于边朔。公元617年,薛举自称秦王,封儿子仁杲为齐公。从公元617年底到公元618年春,唐军曾与薛举进行了两次大战。公元618年十一月,薛举再次进攻长安,不料在出兵前暴病而死,遂由其长子薛仁杲率军出征,李世民率兵迎敌。

李世民见敌军来势凶猛,便下令坚守,避其锋芒,伺机出战。两军相持60余日,秦军粮食耗尽,军心浮动;况且薛仁杲有勇无谋、残暴成性,其部下已有多人投降世民。至此,李世民认为战机成熟,便以少数部队引开秦军,然后亲领主力从秦军背后袭击。秦军溃败,逃往折墌。于是世民率大军乘胜追击,渡过泾水,围攻折墌城。至半夜,守城秦军纷纷投降唐军,薛仁杲走投无路,只好于第二天出城投降。

大事记

公元621年,李世民打败王世充、窦建德;高祖杀窦建德而赦王世充,王世充旋为仇人所杀。

公元619年,占据河西王郡的大凉皇帝李轨,因内部矛盾重重而使政权分崩离析。户部尚书安修仁与其兄安修贵发动兵变,并俘获李轨,将其押至长安,后处死。

同年,割据马邑的刘武周勾结突厥,向山西发起进攻。数支唐军先后迎战,均被其打败,镇守太原的李元吉闻风趁黑夜逃回长安。刘武周的先锋宋金刚则乘势打到了河东,“关中大骇”。在这种不利形势下,高祖李渊准备放弃河西,固守关西。此时,秦王李世民审时度势,向李渊说道:“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盗,若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3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大事记

公元621年,李世民开馆招揽文学之士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孔颖达等,称十八学士。

于是李渊征调关中全部兵力,由李世民率领由龙门渡过黄河迎战敌军。过黄河后,李世民将大军驻扎在柏壁坚守,与刘武周先锋宋金刚之军队相持。期间,李世民时常离开营阵侦察地形。有一次,世民带领很少的轻骑兵外出侦察敌情。骑兵四散而去,李世民与一名士兵登上一小山丘休息。忽然,敌军从四周包围了山丘,李世民与士兵都没有发觉。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一条蛇追逐一只田鼠,碰到了士兵的脸。士兵惊醒,发现敌军正在包抄上来,于是赶紧叫李世民上马,眼看就要被敌兵追上。李世民十分镇静,他手取大羽箭,张弓便射,一发就将敌兵的将领射死。敌兵见此,慌忙撤退。

大事记

公元624年,李靖平定江南,唐朝完成统一大业。

在相持中,李世民派出精兵切断了宋金刚的粮道。两个月后,宋金刚面对强敌无粮草供应,只好撤退。

李世民则率领大军趁机追杀,“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回合”。一直追击到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县西南),终于追上宋金刚部队,“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南,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军中只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刘武周、宋金刚失败后逃往突厥,均被突厥杀死。公元620年,李世民收复了太原。

公元620年夏,关东地区原有的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窦建德四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的李密、宇文化及都已失败,只剩下王世充、窦建德两大集团。在消除了来自于背后和侧面的威胁后,唐高祖李渊诏令李世民东征,直指河南一带的王世充集团。

王世充本姓支,字行满,西域人。王世充集团本来是隋炀帝派来镇压瓦岗军的军事力量。打败瓦岗军李密后,王世充于618年在洛阳自立为帝,国号郑。

秦王破阵乐图唐

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王世充原先所属州县的一些官员纷纷降唐。至公元620年底,洛阳城外的王世充所属州县大部分已落入唐军之手,洛阳城处在李世民大军的包围之中。

洛阳城坚壕深、军备充实,但在唐军的长期围困下,王世充在洛阳孤城中危在旦夕。为了解围,王世充向河北的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是河北、山东一带势力最强的一支起义军的领袖,他出身农民,于公元618年称帝,定国号夏。他的部下认为,唐朝在消灭了王世充以后,必将会进攻窦建德。因此,窦建德率领10万大军前来救援王世充。

这样,唐军的处境变得极为危险,内部出现了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主张退守新安,寻机再战;另一种是进占虎牢关(河南荥阳西北),挡住窦建德前进的道路,然后趁机消灭他,如此一来,洛阳不攻自破。

李世民采用后一种主张,命屈突通等协助齐王元吉围困洛阳,自己率精兵3500余人急奔虎牢关,挡住窦建德的前进道路。

李靖

李靖(公元571~649年),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京兆三原东北)人。唐初军事家。年轻时便有文武才略,精熟兵法。隋末任马邑郡丞,后降唐,高祖时任行军总管、岭南道抚慰大使。太宗时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他屡建功勋,为唐初名将。公元630年,在阴山大破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使北方得以安定。后又深入敌境,平定吐谷浑。善于用兵,临机果断,著有《李卫公兵法》。

两军相持三个月。五月一日,李世民渡河,并假装粮草已尽,让士兵牧马于河北以迷惑窦建德,他本人则于当晚返回虎牢关。窦建德果然中计,第二天早晨全军出击,陈兵汜水,长达20里,鸣鼓大喊而进,要与唐军决战。

李世民胸有成竹,决定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等到敌军疲乏后再出击。

果然,到了中午,窦建德的军队饥饿困乏,互争饮水,席地而坐,已无斗志。李世民看准战机,下令攻击,唐军铁骑直冲向窦建德军队的阵地。窦建德仓促应战,不久其阵势大乱,全线崩溃。唐军追杀30多里,俘获敌军5万多人,窦建德本人中枪,退至本口渚时被俘。

虎牢关之战后,王世充惊惶不已,准备突围南走襄阳,但是部下一致反对,王世充不得不自缚投降。河南、河北尽归唐朝所有。

同时,割据江淮一带的杜伏威归顺了唐朝。大将李靖平定了长江中游的萧铣。后来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杜伏威的旧部辅公祐分别再次起兵作乱,都被李世民迅速扑灭。公元624年,江南也被唐朝平定。至此,唐朝完全统一了中国。

大事记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当年即退位。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大胜而归。高祖李渊认为前代官职皆不足以称之,因此特设天策上将一职,位在王公之上。十月,李世民以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李世民的声望、地位和权势日增,令太子李建成受到威胁。于是在王珪和魏徵的建议下,李建成向高祖请求领兵征战。高祖以李建成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于公元623年率军讨伐刘黑闼、徐圆朗。这是李建成在统一大业中立下的唯一重大战功。

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由于统一战争的结束而迅速激化,形成明争暗斗之势。

在朝廷中,最受高祖宠幸的裴寂支持李建成,支持李世民的大臣有萧瑀、陈叔达等。在后宫中,秦王李世民曾得罪过高祖的宠妃张婕妤、尹德妃,于是这些人便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李建成的好话,说李世民的坏话。如此一来,朝廷和宫中都有人支持李建成,形势对李建成颇为有利。他们之间的斗争终于因为突厥的进攻而演变成流血事件。

公元626年夏,突厥南下犯边。太子李建成为进一步拉拢李元吉,于是向高祖建议,让齐王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被高祖采纳。这样,李元吉当上了主帅。出发前,李元吉请求高祖调秦王府中的大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宏、秦叔宝同他一起出征,并从秦王府挑选精锐士兵以补充李元吉的军队,此举目的在于为杀害秦王作准备。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为李元吉宴别时,安排伏兵,先杀李世民,然后再杀尉迟敬德。李建成对李元吉许诺,即位后立即封他为太弟。有人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密谋报告给李世民,李世民忙与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商量对策,决定先动手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唐太宗像

六月三日,太史令傅奕向唐高祖秘密奏报,说太白星再次出现在秦地,“秦王当有天下”。于是唐高祖询问李世民,李世民趁机向唐高祖告状,指控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淫乱后宫,并且设计谋害自己。高祖听后极为惊讶,决定第二天早朝时进行查问。

六月四日天还没亮,李世民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瑾等人率领精兵提前埋伏在宫城北面的玄武门,这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上朝时的必经之地。六月四日清晨,唐高祖上朝,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均已入朝,只等李建成兄弟三人到来。此时,李建成、李元吉已进入玄武门,一路走来。当二人行至临湖殿时,发觉情况有些异常,于是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回府。不料此时李世民突然出现,并且在后面呼喊二人,李元吉回身张弓搭箭,射杀李世民,但是连发三箭,都没能射中。李世民的目标是李建成,他一箭就将李建成射死。就在此时,尉迟敬德带着70多名骑兵赶到,朝李建成、李元吉射箭,李元吉坠马后逃入树林中,李世民策马追赶,结果衣服被树枝挂住,也坠马落地。李元吉力气很大,这时跑过来夺取了弓箭要射杀李世民,恰巧尉迟敬德驱马赶到,李元吉慌忙放弃李世民向成德殿逃跑,结果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说出事了,于是派兵猛攻玄武门。这时,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赶到,东宫与齐王府的将士见主人已死,立即溃散而逃。

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名恭,隋末从军,以骁勇善战闻名。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败降归唐,随从秦王李世民征战各地义军和军阀。在李世民夺嫡斗争中参加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元吉,与长孙无忌并为首功。后因居功自傲而受到排挤出朝。

唐高祖对玄武门之事已有所耳闻,于是李世民派尉迟敬德进宫担任宿卫。唐高祖见尉迟敬德头戴铁盔,身穿铠甲,手持长矛,大吃一惊,便问:“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敬德回答说:“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起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唐高祖这才明白刚才发生的一切,于是派人将敕令向众将士宣读,交战双方才放下兵器。玄武门之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结束。

六月七日,高祖立李世民为太子,诏书说:“自今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实际上,唐高祖已把国家的全部权力交给了李世民。两个月后,唐高祖下达诏书,让位给太子,自己当太上皇。于是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改元贞观,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并且能够虚心纳谏,因此贞观年间出现了一批敢于直谏的大臣,如王珪、魏徵、刘洎、褚遂良等,形成了以进谏为忠的风气。在众多的谏臣中,最著名的是魏徵。

魏徵,字玄城,巨鹿曲城人,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曾任窦建德的起居舍人,窦建德兵败之后,入唐任太子洗马。玄武门之变前,魏徵曾建议李建成尽量培植自己的力量,及早除掉李世民。

魏徵古帖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了魏徵策划杀他的事。李世民找来魏徵,板着脸问道:“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之间挑拨是非?”魏徵神色自如地回答说:“要是皇太子早听我的话,就不会发生今天的事了!”左右大臣都替魏徵捏把汗,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转怒为喜。他觉得魏徵很正直,就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于是他开始参与朝政的一些重大的决策,后一度拜相任侍中,封郑国公,成为唐太宗的得力助手。魏徵不但有卓越的文治武功,而且还有一套系统的政治思想。他总结了历代治国安邦之道,其功绩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是可比拟的。

魏徵以讽谏出名,被誉为“前代诤臣一人而已”。他曾多次谏止太宗意气用事,有时甚至令太宗下不了台。魏徵还注重提醒太宗要防微杜渐,善始善终。魏徵前后陈谏200余事,曾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著名的政治谏言。

租庸调制

唐前期的一种赋税制度。唐前期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向授田课丁(人丁)征派的田租、力庸和户调三种赋役的合称。规定每丁每年纳粟二石(即租);另随乡土所产交绫或绢二丈,如纳布为二丈五尺,输绫绢者纳绵三两,输布者纳麻三斤(即调)。每丁每年须服力役20天,无事则纳绢、布代力役(即庸),每日折绢三尺,有事加役者30天则租调全免,但连正役不得超过50天。遇灾另有减免。唐中叶,均田制弛坏,租庸调无法维持,后被两税法取代。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在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

公元626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大臣建议说:有些16岁以上的男孩,虽然不满18岁,可长得身材高大,也应该让他们当兵打仗,唐太宗同意了。但是魏徵扣住诏书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徵就是不发。唐太宗气得火冒三丈,对魏徵说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扣住我的诏书不发?”魏徵不慌不忙地说:“我不赞成您这样做!军队强大不强大,不在于人多人少,而在于用兵得法。好比湖里的鱼和水,您把水弄干了,可以捉到很多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如果把那些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到哪里征兵呢?”唐太宗虽觉得有理,可就是不服气。魏徵也生气了,不顾一切地说:“陛下,您已经好几次说话不算数、失信于民了!”魏徵一席话,说得唐太宗哑口无言。他别扭了好半天,才老老实实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

公元628年,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年满16岁,花容月貌,长孙皇后得知后,请求太宗召此女入宫,聘为九华。当时诏书已经发出,只是还未派出册封的使者,魏徵得知此女已许给了陆氏,于是忙向太宗进谏。太宗听后,立即以手诏回答魏徵,并表示自责,下令将郑氏女归还旧夫。

魏徵与《十思疏》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魏徵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十思疏》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连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由于魏徵敢于犯颜直谏,所以太宗在魏徵面前非常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有一次,唐太宗要去南山巡游,车马都已准备了,却又改变主意不去了,魏徵问唐太宗何故,唐太宗笑着回答说:“本来是打算去,后来怕你不高兴,所以就不去了。”还有一次,唐太宗在御花园中玩弄一只新得的鹞鹰,正玩得尽兴,看见魏徵远远走来,太宗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徵早就看见了,于是故意把汇报时间拖长。等魏徵走后,唐太宗发现鹞鹰已经闷死了。还有一次,唐太宗去洛阳巡视,中途在昭仁宫(今河南寿安)休息,他对用膳安排不周大发脾气。魏徵当面批评唐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为百姓不献食物而发火,或者嫌进献的食物不精美,使百姓背上沉重的负担而灭亡了,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意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再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提醒,恐怕我就难得听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唐律》

唐初,唐高祖命参照隋律,重定新律。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行,称《武德律》。唐太宗时,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修改《武德律》,编为《贞观律》之后,长孙无忌等又奉高宗之命,厘定旧律,修成《永徽律》。永徽三年(公元662年),高宗再命长孙无忌依据《永徽律》逐条解释律文,撰成《永徽律疏》12篇30卷(即《唐律疏义》),于次年颁行全国,与律文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唐律疏义》是中国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

公元643年,63岁的魏徵得了重病。唐太宗不断派人前去探视他的病情。这一天,唐太宗听说魏徵病危,急忙领着皇太子,亲自到他府里去看望。唐太宗难过地问魏徵:“您还有什么话要说么?”魏徵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最担心的就是国家的危亡啊!如今国家昌盛,天下安定,希望陛下您在太平的时候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局面啊(文言是居安思危)!”唐太宗边听边点头,表示一定记住他的话。几天以后,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十分悲痛,亲自为他撰写了墓碑的碑文。此后,他还时常怀念魏徵。有一次,唐太宗在朝堂上对大臣们说:“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衣帽;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兴亡的道理;用人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过失。我常常拿这三面镜子来检察自己的得失。如今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啊!”

魏徵的忠言直谏和唐太宗的虚心纳谏,使唐朝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形成了后世历史学家称赞的“贞观之治”的局面。

从公元627~649年,这段时间是唐太宗统治的时期。在这期间,封建统治较为开明,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秩序稳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目睹了强大的隋朝怎样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中分崩离析,因此他时时注意以隋朝的灭亡为教训,十分重视人民的力量。他常常说:“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有了这种认识,唐统治者为了实现长治久安,不得不对人民作出一些让步。

文官图唐

唐初多因袭隋制,帝王及文武百官均能戴图中所示的黑色帻,至贞观后,则为帝王、内臣所专用。

在经济上,唐太宗继续实行均田制。均田制规定:凡18岁以上的男子,分给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口分田在农民死后要归还国家,由国家另行分配;永业田则归农民所有,可以买卖或传给子孙。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役制度是租庸调制。租是指每年纳粟二石;庸是指每年服役20天,可以让农民纳绢代役;调是指每年纳绢二丈、棉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唐太宗对租庸调制没有进行重大改革,但是在即位后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他尽量减少徭役的征发,即使非征不可的徭役也多改在农闲时征发。如公元631年,皇太子承乾年满13岁,需要举行加冠典礼,这样要征发各地的府兵作为仪仗队。唐太宗认为当时正是农忙的季节,不应该影响正常农事,于是下诏将冠礼改在秋后农闲时举行。

唐太宗还很重视兴修水利,朝廷设有专门的官员以“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另外还命各地兴修水利。他还经常派使者到各地考察官吏,劝课农桑。

房谋杜断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二月,李世民以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房玄龄曾参与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得帝位,深得李世民信任,公元629年任左仆射,精于理政,为贞观时政事的主要谋划者和执行者。杜如晦助李世民筹谋,太宗即位后,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并称“贤相”,时人合称“房杜”。《旧唐书》载:“世传太宗尝与文昭(房玄龄)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又载:“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两人精于理政,订定了各种典章制度,为“贞观之治”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政治上,唐太宗总结了前代的经验教训,对三省六部制进行了适当变革。唐代时的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执行政令的最高行政机关,尚书省下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省的最高长官是尚书令,因为李世民曾任尚书令。为了避讳,便以左右仆射作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中书省主要管理军国大事的审议和决定,负责进奏章表、草拟治敕等,因而有“中书出诏令”之说,其最高长官是中书令。门下省的职责是对中书省的决议进行审查,不同意的可以驳回,其长官是侍中。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巩固了中央集权,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也正是因为依靠三省六部制,唐太宗的政令才能畅通。

在地方上,唐实行州县制,设刺史和令为州、县长官。唐太宗十分注重地方官吏的选拔,常把刺史的名字写在寝宫的屏风上,并在每个人的名字下记录他的政绩,以决定奖惩。唐太宗规定,县令须有五品以上的中央官员保举,各州刺史必须由皇帝选拔任命。

为了选拔人才,他还确立了完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提供了机会。唐代科举制已实行分科,其中以进士科最重要。有一次,唐太宗在金殿端门俯视新科进士鱼贯而入的盛况,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在文化教育上,唐太宗尊崇儒学。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开始以孔子为先圣,在国学中设置庙堂,以备祀典,并下令各州县都置孔子庙。为培养更多通晓儒学的士人,唐太宗大力兴办学校。在朝廷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在地方设京都学及府、州、县学。国子监规模很大,曾有8000多学生。

唐太宗还十分重视历史的借鉴作用,他曾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在贞观年间,史书编纂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编了晋、梁、陈、北齐、北周、隋等朝的史书。除此之外,还开始编修国史。

在个人方面,唐太宗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唐太宗即位后,没有大兴土木,建造新的宫殿,而是住在隋朝时建造的已破旧的宫殿里。公元628年秋天,大臣们想为唐太宗建造一座楼阁,但是当年发生了天灾,于是唐太宗就把这件事阻止了。在建造自己的陵寝时,唐太宗亲自制定规格:以山为陵,能放得下棺材即可。

经过唐太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出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局面。犯罪的人也大大减少了,有一年,全国仅有29人被判死刑。天下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

唐太宗刚即位的时候,中原战事基本结束,但边境还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特别是东突厥,当时还很强大,常常威胁唐朝的边境。当初,唐高祖一心对付隋朝,只好靠妥协的办法,维持和东突厥的友好关系,但东突厥贵族仍旧不断侵扰唐朝边境,使得北方很不安宁。

安西四镇

“安西四镇”指的是唐代在新疆西部设置的4个军事据点。公元648年,唐安西都护府的治所从交河迁到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并且设置了龟兹、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焉耆(今新疆焉耆)四镇,派兵戍守,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是保护丝绸之路的交通重镇,对唐与中亚的交流有重大意义。

唐太宗即位不到20天,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便率领10多万人马,一直打到离长安只有40里的渭水边。颉利以为唐太宗刚即位,内部不稳,一定无力抵抗,便先派使者进长安城见唐太宗,扬言100万突厥兵马上就到。

唐太宗亲自带了房玄龄等6名将领,骑马来到渭水边的桥上,指名要颉利出来对话。

唐太宗隔着渭水对颉利说:“我们两家已经订立了盟约,几年来还给你们许多金帛,为什么要背信弃义,带兵进犯?”

颉利觉得理亏,表示愿意讲和。过了两天,双方在便桥上重新订立盟约。接着,颉利就退兵了。从这以后,唐太宗加紧训练将士,每天召集几百名将士在殿前练习弓箭。

第二年,一场大雪覆盖了北方。东突厥死了不少牲畜,大漠以北发生饥荒。颉利可汗加紧压迫其他部族,引起各部族的反抗。颉利派他的堂兄弟突利去镇压,反被打得大败。

唐太宗利用这个机会,派出李靖、徐世勣等4名大将和大军10多万,由李靖统率,分路向突厥攻击。

李靖很快便攻下定襄,得胜还朝。唐太宗十分高兴,说:“从前汉朝李陵带领5000兵卒,结果被匈奴所俘虏;现在你以3000轻骑深入敌人后方,攻下定襄,威震北方,这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成功战例啊!”

颉利逃到阴山以北,担心唐军继续追赶,便派使者到长安求和,还说要亲自前来朝见。唐太宗一面派唐俭到突厥安抚,另一方面又命令李靖带兵前去察看颉利动静。

大事记

公元630年,唐灭东突厥,控制大漠南北,各族首领共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李靖领兵来到白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与在那里的徐世勣会师。两个人商量对付颉利的办法。李靖说:“颉利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手下还有很多人马。如果让他逃跑,以后再要追他,就很困难了。我们只要选1万精兵,带20天的粮,跟踪袭击,把颉利捉住,就可以大获全胜了。”徐世勣表示赞成,两支军队便向阴山进发了。

颉利得知唐军骑兵来到,慌忙上马逃走。李靖指挥唐军追杀,突厥兵没有主帅,全军溃败。唐军歼灭突厥兵1万多,俘获了大批俘虏和牲畜。颉利东奔西逃,最后被他的部下抓住交给唐军,随后被押送到长安。

一度很强大的东突厥就这样灭亡了。唐太宗并没有杀死俘虏,同时,在东突厥原址设立了都督府,让突厥贵族担任都督,并由他们管理各部突厥。

大事记

公元630年,日本遣唐使抵达中国,此后200多年间,共有13批遣唐使来到唐朝,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发展和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次胜利,使唐太宗在西北各族中的威信大大提高。这一年,回纥等各族首领一起来到长安,朝见唐太宗,拥护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首领,尊称他是“天可汗”。

根据温彦博的提议,唐太宗把投降的突厥人安置在幽州至灵州一带,并设6个都督府进行统治。

吐谷浑是鲜卑的一支,生活在青海一带,经常入侵唐朝的兰州、凉州。公元635年春天,唐太宗派李靖、侯君集进攻吐谷浑。李靖率唐军深入吐谷浑腹地,连续击败其精锐部队,首领伏允兵败自杀,伏允的儿子慕容顺向唐军投降。唐太宗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

随后,唐太宗又派兵征服高昌、西突厥,天山南路各小国纷纷归附唐朝。唐朝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领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称“安西四镇”。

大事记

公元635年,景教僧阿罗本入长安,基督教传入中国,公元638年建大秦寺。1625年出土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对于处理唐与各民族的关系,除了必要的战争手段外,唐太宗更多的是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曾说:“自古毕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对于各少数民族,不管是主动归附的,还是被征服的,唐太宗都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且任命他们原来的首领担任各级官职以进行管理。西域各族人和亚洲许多国家的人,不断来到长安拜见和观光。在这一时期,我国高僧玄奘也通过西域各国去天竺求取佛经。

玄奘的原名叫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他从13岁出家做和尚起,就认真研究佛学。后来他到处拜师学习,很快就精通了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玄奘发现原来翻译过来的佛经有很多错误,就决定到天竺去学习佛经。

大事记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

公元629年(一说公元627年),当时唐朝还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突厥经常侵扰中原,边塞局势不稳,唐朝政府禁止出国。玄奘上书朝廷要求出国取经被拒绝。这年秋天,长安闹饥荒,朝廷同意僧侣外出就食,玄奘乘机离开长安,来到边塞重镇凉州。凉州都督执行朝廷命令,逼令玄奘返回长安,幸得当地高僧的帮助得以逃避禁令。他昼伏夜行,风餐露宿,到瓜州时朝廷的通缉令也到了,瓜州州吏为他这种立志求经、勇往直前的精神打动,毅然放他西行。途中他结识了一个西域人,并请他做向导。玄奘越过玉门关不久向导就跑了。他独自一人继续赶路,进入大戈壁。800里的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他迷路了,慌乱中又弄翻了水袋。但他曾经发誓,宁可西行而死,决不东归而生,便继续西行。几天后,他昏倒在沙漠里,幸而离绿洲不远,他被凉风吹醒,又找到水源,才摆脱困境。出了大沙漠,玄奘经伊吾国来到高昌国,高昌王麹文泰也笃信佛教,听说玄奘是大唐来的高僧,十分敬重,请他讲经,还恳切地要他留在高昌。玄奘坚决不肯。麹文泰没法挽留,就给玄奘备好行装,派了25人,带着30匹马护送;还写信给沿路24国的国王,请他们保护玄奘安全过境。

玄奘带着一行人马,越过雪山冰河,经历了千辛万苦,到达碎叶城(在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西突厥可汗接待了他们。从那以后,玄奘一路上十分顺利,通过西域各国进入到天竺。

天竺摩揭陀国有一座古老的叫做那烂陀的大寺院。寺里有个戒贤法师,是天竺有名的大学者。玄奘来到那烂陀寺,跟着戒贤法师学习。5年后,他把那里的经全部学会了。

摩揭陀国的戒日王是个笃信佛教的国王,他听到玄奘的名声后,便在他的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内卡瑙季)为玄奘开了一个隆重的讲学聚会。天竺18个国的国王和3000多高僧都参加了。戒日王请玄奘在会上讲经说法,还让大家讨论。会议开了18天,大家十分佩服玄奘的精彩演讲,没有一个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戒日王派人举起玄奘的袈裟,宣布讲学圆满成功。

玄奘像

玄奘的游历,不仅在佛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公元645年,他带着600多部佛经,回到阔别10多年的长安。他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人民。在长安西郊,他受到朝野僧侣“空城出观”的热烈欢迎。不久,唐太宗又召见了他,随后下令组织规模宏大的译场,调集高僧协助玄奘翻译佛经。

19年中他共译经论74部,1335卷。他的另一贡献是完成了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而成的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记》。玄奘历时19年,跋涉25000千米的西游取经,直接沟通了唐朝与中亚、西亚、南亚的联系,特别是中国与印度的友好关系,至今人们仍认为玄奘是中印友好的象征。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的红山之巅,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布达拉为观音胜地普陀洛迦的梵语译音,意为观音慈航以普救众生。布达拉宫依山而筑,宫宇叠砌,气势磅礴,其建筑艺术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碉楼形式和汉族传统的梁架、金顶、藻井的特点,既突出了主体建筑,又协调了附属的各组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现在,布达拉宫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吐蕃人是藏族的先祖,唐初在青藏高原上生活,并日益壮大起来。大约在公元620年,吐蕃赞普(吐蕃人的首领)松赞干布的父亲统一了西藏各个部落。后来,松赞干布做了赞普,把都城迁到逻些(今拉萨),制定了官制和法律,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渴慕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入唐进贡并请婚。唐太宗没答应,派冯德遐前去抚慰。松赞干布又遣使随冯德遐入朝,“多赍金宝,以奉表求婚”,也未获准。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再遣大相禄东赞带着5000两黄金,数百件珍宝,去长安求婚。唐太宗向禄东赞仔细询问了吐蕃的情况,答应把美丽多才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壁画吐蕃

传说当时到长安求婚的有五个国家的使臣,唐太宗决定出几道难题,考一考这些使臣,谁回答得正确,就把公主许配给谁的国王。

唐太宗叫侍从拿出一颗珍珠和一束丝线,对使臣们说:“谁能把丝线穿过珍珠的小孔,就把公主嫁给谁的国王?”这是一颗中间有一个弯弯曲曲小孔的珍珠,叫九曲珍珠。一根软软的丝线怎能从弯弯曲曲的小孔中穿过呢?几位使臣拿着丝线不知怎么办。禄东赞灵机一动,他捉来一只蚂蚁,把丝线拴在蚂蚁的身上,再把蚂蚁放进小孔的一端,然后向小孔内吹气。一会儿,蚂蚁爬出了小孔的另一端,丝线也就在蚂蚁的带动下,穿了过去。

接着,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难题。他命令马夫赶来100匹母马和100匹马驹,要求辨认一百对马的母子关系。其他使臣束手无策,只有禄东赞想出了办法。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分别圈起来,只喂马驹草料,不喂水。过了一天,再把马驹放出来,小马驹渴得厉害,纷纷找自己的妈妈吃奶,就这样,禄东赞辨认出它们的母子关系。

回纥兴起

回纥是隋代至唐初游牧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少数民族,先是隶属于突厥,突厥衰落后,回纥兴盛起来。“安史之乱”期间,回纥两次出兵帮助唐平叛。回纥与唐通好,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的互市贸易,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很频繁。唐末,回纥衰落,大都向西迁徙。

于是,到了公元641年,唐太宗就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动身进入吐蕃。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出嫁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给的嫁妆非常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饪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用以分别善与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大量谷物和芫菁种子等入藏。松赞干布于河源迎亲,对唐行子婿之礼,还在逻些专门建筑了一座华丽的王宫,就是现在的布达拉宫。在这座王宫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文成公主进藏,在吐蕃历史上是一件重大事件。文成公主到达吐蕃,不仅带去各种谷物、蔬菜种子,而且带去了工艺品、药材、茶叶及各种书籍。吐蕃过去没有文字,无论什么事都用绳打结,或在木头上刻符号表示。文成公主劝松赞干布设法造字。于是,松赞干布指令吞弥·桑布扎去研究,后来创制出了30个字母及拼音造句的文法。从此吐蕃有了自己的文字。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不幸英年早逝,只活了33岁。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又活了30年。文成公主受到吐蕃人世世代代的热爱,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只要对唐代文学略有了解的人就都知道,这是诗圣杜甫对初唐四杰的高度评价。四杰指的是生活在高宗、武后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都是英姿逸发的少年天才,但是在仕途上,又都是地位卑微,坎坷不遇。王勃(公元650~676年)很小的时候就有才名,他出名的机会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这一年高宗要到泰山封禅,他向朝廷进献《宸游东岳颂》和《乾元殿颂》,文采菁华,风传一时。沛王李贤把他招到门下作文字工作。但没过多久,王勃因为一篇文章得罪了皇帝,被逐出了王府。他四处游历,先后到了江汉和蜀中,结识卢照邻,两人过从甚密。此后他也曾几度出仕,作过小官。有一次因为私藏钦犯差点被杀头,因为朝廷改元大赦天下才保住性命,但还是被革掉了功名。上元三年(公元676年),他远道看望父亲,途中落水受到惊吓而死。这一年他27岁。

骆宾王《咏鹅》诗意图清恽寿平

此图表现骆宾王最脍炙人口的名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画风淡雅精工,设色温润新奇。恽寿平(1633~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号南田,又号云溪外史等,江苏常州人,是清代六大画家之一。

王勃的诗内容广泛,风格高华。除了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外,他的好诗还真不少。比如《山中》一诗写道:“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以大江的水流迟缓暗示自己不愿再走,以纷飞的黄叶状写自己的乡愁情绪,俊逸清新。但要说影响最大的作品,自然非那篇传诵千古的《滕王阁序》莫属。这篇骈文以生动的文笔,从各方面极力地铺叙滕王阁的壮丽和阁中宴饮的盛况,并即景生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客愁羁旅的伤情。这类主题前人写得多了,并不新鲜。这篇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意境开阔宏伟,声调和谐优雅,词采精练华美。并不太长的一篇文章,几乎处处是警语,处处是丽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阎立本

阎立本是初唐画家兼工程学家。阎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人物、车马、台阁都达到很高水平。阎立本除了擅长绘画外,还颇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中任库直,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些名句情真意切,同时又平仄协调,属对工稳,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所谓才华横溢,用在王勃身上才觉得名实相符。

大事记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与王勃相比,杨炯(公元650~?)的才气就少了一些。他的诗歌内容主要是抒写离别的情绪,形式上全部是五言,而且名篇佳句也不多,所以略而不论。

卢照邻(公元634~?)号幽忧子。在四杰当中,他的遭遇和命运是最苦的,一生几乎全在悲惨的岁月中度过。他的诗歌创作内容较为丰富,形式也比较完备,而其中成就最高的是七言歌行。他的名篇是《长安古意》,诗中有些句子读起来特别有意味: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大事记

公元655年,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氏为皇后。

这些诗句四句一换韵,读来自然流转,具有特别的音乐之美。

在四杰里,骆宾王(公元619~?)的年龄最大。骆宾王的创作大部分是五言律诗,其中最能表现他的豪迈遒丽风格的,是从军一类题材的诗。骆宾王有过从军的经历,对军旅生活有实际的观察和体验,故而以雄放见长,颇能见出诗人的豪迈气概。此外,骆宾王也写一些揭露黑暗现实的诗。这类诗或抨击统治者的荒淫腐朽,或反映妇女的不幸遭遇,或抒写个人的失意愁怨,都有一定的深度。和王勃有些类似,骆宾王的卓著名声,也不是因为他的诗,而是因为他的一篇骈文。这篇骈文题目是《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后人也称作《讨武曌檄》。公元684年,唐朝开国功臣李勣的长孙李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临朝称制的武则天。骆宾王当时正在李敬业幕府,代李敬业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檄文。作者站在拥唐讨武的立场上,历数武则天屠兄杀姊、鸩母弑君、蓄谋篡唐称帝的种种罪名,号召天下起而伐之。文章挥洒自如,痛快淋漓,词采风茂,声势雄壮。他在交代李敬业的军事实力后,这样写道: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大事记

公元664年,宰相上官仪请废武后,被武则天下狱而死。

声光赫赫,山岳震动,为李氏义旗增色不少。他在晓谕唐室旧臣时说:“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最后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结,气势磅礴,大义凛然,千载之下,犹能感觉到作者的虎虎生气。

唐高宗是个懦弱平庸的人,他即位以后,把朝政大事交给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处理。后来,他又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权力欲很强,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大事记

公元674年,唐高宗与武则天并称天皇、天后。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她的父亲武士彟原来是一个很有钱的木材商人,隋末时弃商从戎,成了一名府兵制下的鹰扬府队正。李渊起兵反隋,武士彟转而参加了李渊的军队,后来在唐朝廷为官,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9岁时,父亲死去。14岁时,已经近40岁的唐太宗听说她长得很美,便选她入宫,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后来又封为才人。

唐太宗死了以后,她和一些宫女依旧制被送到感业寺去做尼姑。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曾与她有暧昧关系,于是让她蓄发入宫侍寝,封为昭仪。但武则天心里还不满足,想进一步夺取皇后的位子,于是武则天千方百计想陷害王皇后。

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有一天,王皇后来探望,爱抚地摸了摸,逗了逗。王皇后走后,武则天竟狠心地把女儿掐死,用被子盖好。当高宗来看时,她便诬陷是王皇后杀了她的女儿,使王皇后有口难辩。唐高宗因此大怒,从此动了废王立武的念头。

到了公元655年九月,唐高宗不顾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正式提出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有一天,唐高宗问李勣:“我打算立武昭仪做皇后,褚遂良他们坚决反对,你看这事该怎么办呢?”李勣看见高宗废立决心已下,便为武则天说好话,他说:“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一定要得到外人同意呢?”许敬宗也说:“乡巴佬多割10斛麦子,尚且想换个新媳妇,何况天子富有四海,立新皇后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高宗决定,废王皇后为庶人,册封武氏为皇后。

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参与朝政。她利用高宗与元老重臣之间的矛盾,在短短几年内,就杀了长孙无忌,罢免了20多个反对他的重臣。武则天对拥护她的人全都重用,李义府、许敬宗因而青云直上,当了宰相。到了后来,武则天甚至同高宗一起垂帘听政,当时朝臣并称他们为“二圣”,即称高宗为天皇,武后为天后。武则天作威作福,高宗一举一动都受她约束。唐高宗很不满,就秘密把大臣上官仪找来,让他起草废武后的诏书。消息传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怒气冲冲地去见唐高宗。她厉声问高宗说:“这是怎么回事?”唐高宗十分害怕,没了主意,就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教我这么干的。”武则天立刻命人杀掉上官仪等人。从此大小政事,都由武则天一人定夺。

无字碑

现存陕西乾县乾陵陵园,碑额刻八条螭首尾相交,两侧线雕龙云纹,初立时,未刻一字,表示帝王功高德大,无法用文字表述,取《论语》“民无德而称为”之意。

唐高宗感到武氏一派的威胁越来越大,担心李家的天下难保,就想趁自己还在世,传位给太子李弘(武则天的长子)。但是,武则天竟用毒酒害死了李弘,立次子李贤做太子。不久,又把李贤废为平民,改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弄得唐高宗束手无策。

大事记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武后立太子李显为帝。

到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死,太子李显即位,就是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后来,她容忍不了唐中宗重用韦氏家族的人,又废了唐中宗,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同时,她不许睿宗干预朝政,一切事务由她自己做主。

大事记

公元690年,武则天废唐立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七月,武后的亲信法明、怀义和尚等10人献呈《大云经》,内有女主之文,陈符命,说武则天是弥勒下界,应该做人间主。这一切都是为武则天称帝制造理论根据。九月三日,侍御史傅游艺猜中了武则天的心思,率关中百姓900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武姓。武则天假装不许,但升傅游艺为给事中。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6万余人又请改唐为周,睿宗皇帝亦不得不上表请改武姓。于是武则天在九月九日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十二日,武则天受尊号为圣神皇帝,将睿宗皇帝立为皇嗣,赐姓武,以皇太子为皇太孙。十三日,立武氏七庙于神都洛阳,追尊其父王为始祖父皇帝,平王少子武为睿祖康皇帝,又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氏诸姑姊为长公主。十月,制天下武氏悉免课役。

武则天掌理朝政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唐帝国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重视发展农业,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又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对符合她意愿的建议她乐意采纳,反对她的意见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听取,甚至能容忍对她的人身攻击。

大事记

公元698年,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建立渤海国。

武则天最大的贡献在于改革官制,削弱三省六部制的相权,加强御史台的监督作用;同时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的官僚,使更多的寒族参与政治。她完善了科举制,为表示对选拔人才的重视,她亲自过问,开创了殿试的先例,并且开设武举,由此培养和选拔了一批文臣武将,如狄仁杰、张柬之等。但武则天任用酷吏、制造冤狱并广开告密之风,形成政治上的恐怖。她生活奢侈,支持佛教,大修宫殿、佛寺,并宠信张易之等小人,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同年,82岁的武则天病死,她生前曾留下“袱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的遗言,并令人在陵前高高竖起一座无字碑。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是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后世尊之为“药王”。孙思邈的医学造诣很高,是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

孙思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敏慧强记,7岁时每天能背诵1000多字,人称神童。他幼年多病,家中为他治病几乎倾家荡产。他经常见到老百姓生病没有钱医治而死去,加上自己的切身体会,他10岁时已决心要当一名医生。他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来刻苦攻读医书,钻研医学,20岁时已能给亲朋邻里治病,他本人所患的疾病最后也由自己治愈。

孙思邈扎针

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砭石疗法,后世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完善。针法和灸法所依据的理论、施行的体位基本相同,并常常配合应用,故一般合称为针灸。灸法是将艾叶(或其他药物)揉碎,加工成艾绒,再制成艾条或艾柱,点燃后熏烤,烧灼体表的特定部位,如穴位、患处等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30岁时,孙思邈离开家乡,长途跋涉到太白山隐居,边行医采药,边研究炼丹术。这期间他成功地炼成了太一神精丹(即氧化砷)。孙思邈用它来治疗疟疾,疗效非常好。后来这种方法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引起较大反响。40岁时,孙思邈在切脉诊候和采药制丹等方面已经卓然成家,医术也日臻成熟。

在民间治病救人的同时,晚年孙思邈主要从事著书立说。70岁时,孙思邈积50年医疗实践之经验,编写了《千金要方》,30年后,又写成《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相辅相济,成为中医学史上极有实用价值的医学手册。除此以外,孙思邈还著有《枕中素书》、《福禄论》、《会三教论》、《老子注》、《庄子注》、《明堂图注》、《孙真人丹经》、《龟经》、《玄女房中经》、《摄生真录》、《千金食治》、《禁经》等。

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托病辞而不受。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农村,为百姓治病。病人来向他求医,不论其贫富贵贱,亲近生疏,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遇到患传染病的危险病人,他也不顾个人的安危,及时为病人诊治。他高尚的医德颇受世人敬重,当时的大学士宋含文、名士孟诜和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等均以“师资之礼”待他。擅长针灸的太医令谢季卿,以医方针灸著名的甄权、甄立言兄弟,长于药性的韦慈藏,唐初名臣魏徵,都是他的好友。

大事记

公元682年,医药学家孙思邈去世。孙思邈在《孙真人丹经》中,首先记载了火药的成分。

《千金方》是孙思邈的代表著作,书名取自“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之义。《千金方》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共30卷,分医学总论、妇人、小儿、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痔漏、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养性、平脉、针灸等法,总计232门,收方5300个。《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也是30卷,其中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这两部书,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对学习和研究我国传统医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千金方》首创“复方”形式,是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发展为一病多方,灵活变通了张仲景《伤寒论》中一病一方的体例。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

《千金方》把妇科列为临床各科之首,为中医妇科和儿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千金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千金方》还谈到了系统的养生问题,提出去“五难”(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和“十二少”(思、念、欲、事、语、笑、愁、荣、喜、怒、好、恶),以及按摩、调气、适时饮食等。《千金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在中药学上有很高的价值。

请君入瓮

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的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罚,杀害了许多正直的大臣和百姓。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好办!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对周兴说:“现在有人告你谋反,对不起,请老兄自己进瓮吧。”周兴只有磕头认罪。

武则天对那些反对她的人,进行残酷的迫害;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计较门第出身,破格任用。她手下有许多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祖父狄孝绪贞观年间做过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做过夔州长史。狄仁杰在少年时热爱读书。有一次县吏下来询问一桩案情,他周围的人都争着向县吏说出自己的想法,唯独狄仁杰聚精会神地读书,不理不睬。县吏责怪他,狄仁杰说,我正和书中圣贤对话,没有工夫和凡夫俗子搭腔。

公元676年初,狄仁杰升任为大理丞。大理丞是负责掌管案件审判的官员。当时积压了许多纠缠不清的案件,狄仁杰以卓越的才能,一年内处理了17000余件,件件都处理得公平合理,没有一个喊冤叫屈的。

唐高宗知道狄仁杰这人不但有胆气,而且有才识,便擢升他为侍御史。侍御史是负责监察弹劾百官的官员。狄仁杰常常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与那些有权有势的贪官进行斗争。

狄仁杰对朝事直谏也很出名。高宗执政时,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树,高宗要杀他,狄仁杰认为权善才罪不该死,据理力争。高宗终因理屈,将其改为流放。狄仁杰重民生业,力革弊政,在任宁州刺史时,妥善处理与戎夏的关系,颇受尊敬。在任江南巡抚使时,烧毁祭典之外的祠庙1700余所。武则天执政后,想建造大像,需要费钱数百万,狄仁杰认为此举劳民伤财,便直言进谏,于是武则天免了此役。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更加赏识狄仁杰的才干,不断提升他的官职,最后让他当了宰相。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九月,狄仁杰拜相。有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卿在汝南(豫州),甚有善政,卿欲知谮者名乎?”狄仁杰回答说:“陛下以臣为过,臣请改之;以臣无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武则天被他的宽宏大量所感动,更加重用狄仁杰。

公元692年,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谋反,狄仁杰被捕下狱。狄仁杰为了不被冤死,等待时机,就承认自己谋反。来俊臣还要逼狄仁杰供出另外一些同谋的大臣。狄仁杰怒不可遏,气愤地把头向柱子撞去,血流满地,以至来俊臣不敢再审问。后来,狄仁杰乘看管松懈,偷偷写成一纸冤状,放在棉衣里转给儿子。儿子接到冤状急忙向武则天上报,引起武则天的注意。武则天亲自召来狄仁杰,问他为什么要造反。狄仁杰回答说:“如果不承认造反,我早死在酷刑之下了。”武则天又问他为什么要写谢罪表。狄仁杰说:“没有这样的事。”武则天这才知道是来俊臣阴谋陷害他。

大事记

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前去帝号,其子李显复位,即唐中宗,恢复了唐朝的统治。

后来,狄仁杰又恢复了宰相官职。这时,武则天在立李氏为太子还是立武氏为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为谋求太子地位,在暗地里频繁地活动,曾多次让人劝说武则天立武氏为太子。他们大肆宣扬自古到今从来没有一个皇帝立异姓为太子的。狄仁杰趁武则天还没有拿定主意,便劝她立李氏为太子。他说:“陛下您想想,姑侄的关系和母子的关系哪个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在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享受祭祀,承继无穷;如果立侄儿为太子,就没有听说太庙中供姑姑的!”狄仁杰的这些关键的话触动了武则天的心。

狄仁杰做宰相,善于推举贤才。先后推举的有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人,均官至公卿,有的后来成为宰相。

大事记

公元710年,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立其父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狄仁杰善于用人,能够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才能。就是已经归降的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如契丹部落的两员大将李楷固和骆务整,骁勇异常,屡次打败唐朝军队,许多唐朝将领死在他们手中。后来,这两个人都来归顺唐朝,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求处死它们。最后,武则天接受了狄仁杰的意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派他们到边境驻守。这两人驻守边境,尽忠守职,从此边境平安无事。

狄仁杰晚年的时候,武则天更加敬重他,尊称他为“国老”,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死。武则天非常悲痛,罢朝三日,追封他为梁国公。以后,每有不能决断的大事,武则天就想起狄仁杰,慨叹地说:“老天为什么要那么早夺走国老呢!”言语中,对狄仁杰充满了无限怀念之情。

中宗复辟

公元690年,武则天废掉了唐睿宗称帝,改国号周,建立武周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共执政约半个世纪,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但她任用酷吏,杀戮过重。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佞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想要独揽大权。宰相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杀了张氏兄弟,拥中宗李显重新登位,恢复国号为唐。武周政权至此终结。

李隆基(公元685~762年),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他性格果断,仪容英武,且多才多艺,尤其擅长音律。他初被封为楚王,后改封为临淄王。

大事记

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唐朝在他的统治下达到顶峰。

李隆基于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和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将韦后之余党消灭,拥其父睿宗即位。因李隆基除韦后有功,唐睿宗李旦立其为太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七月,西方出现彗星,经轩辕入太微至大角,于是,太平公主遣方士向睿宗进言:“彗星是预示当除旧布新之星;彗星一出,帝座也随之变位,这表明太子要为天子了。”他们向睿宗进此言的意思是李隆基将要弑君篡位,让睿宗赶快将其除掉。睿宗不理解他们的意图,说:“传位于太子就可避灾,我已经下了决心,传位于他。”

李隆基知道后,急忙入宫,叩头道:“我功劳微薄,越诸位兄弟成为太子,已经觉得日夜不安了,如父皇让位于我,会使我更加不安。”睿宗说:“我之所以得天下,都是因为你的缘故。现在帝座有灾,传位于你,为的是转祸为福,你怀疑什么?”李隆基仍再三推辞,睿宗说:“你是孝子,为什么非要等我死后在柩前即位呢?”李隆基只好流泪应之。太平公主和其同党也力谏皇帝,认为不可让位,但是睿宗主意已决。于是唐睿宗在七月二十五日诏令正式传位于李隆基。

八月三日,李隆基(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帝。八月七日,唐玄宗李隆基改元为先天,大赦天下。

大事记

公元713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忽汗州。

玄宗即位之初就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励精图治。姚崇讲究实际,宋璟坚持原则,守法则正,二人鼎力辅佐朝政,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玄宗不仅重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而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姚崇提出的抑制权贵、不接受礼品贡献、接受谏诤、不贪边功等建议,玄宗不仅采纳而且严格执行。宋璟敢于犯颜直谏,玄宗对他又敬又怕。

为改变当时的奢侈之风,玄宗下诏将皇帝服御和金银器玩销毁,重新造成有用的物品,交给国家使用;把珠玉锦绣在殿前焚毁,并规定后妃以下,不准穿锦绣珠玉。在玄宗的倡导下,节俭成了时尚。对日益扩大的佛教势力,玄宗下令严禁建造佛寺道观、铸造佛像、抄写佛经,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往来,并精简僧尼人数,从而扼制了寺院势力。

开元年间,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改革。

明皇游月宫图

为安定皇位,稳定政局,玄宗采取出刺诸王、严禁朝臣交结诸王和抑制功臣等措施。出刺诸王即玄宗解除诸王皇亲国戚的兵权,让他们做外州的刺史并严格限制他们,使他们不能掌握一地的军政大权,从而无法叛乱。而且规定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减少他们和京官接触的机会。对那些功臣权势,玄宗或罢免他们的官职或让他们出任地方官。这就消除了动乱的隐患。

为强化皇权,玄宗裁减冗官,加强吏治,革新政治。针对武后以来官吏冗滥的现象,玄宗下令免去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人,撤销、合并闲散司、监十余所,从而精简了官僚机构,节约了开支。同时健全监察机构,严格选拔官吏制度,赏罚严明。玄宗对官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在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组织的县令考试中,不及格的45人立即被罢免。另外,他还鼓励官员外任。

大事记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阴谋废掉玄宗帝位,玄宗与宰相郭元振、将军王毛仲、内给事高力士等定计,迅速平定叛乱,赐死太平公主,从此掌握朝政实权。

玄宗比较注意发展经济。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流民人数巨大,玄宗采取检田括户、抑制兼并的措施,下令在全国清查户口和土地,安置逃亡人口,将籍外土地重新分给农民耕种。这样就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兼并活动,增加了国库收入。其次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玄宗当政期间,全国共兴建了56项农田水利工程,相当于全唐水利工程总数的20%以上。

玄宗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昌盛,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天下人口786万户、4543万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天下人口841万户,4814万人。唐都长安有人口百万,是著名的国际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不仅商业发达,而且对外贸易兴旺,往来于唐和波斯、天竺、大食等地的商船络绎不绝。数以万计的外国使节、商人、僧侣和留学生居住在长安。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均在550人以上。气象万千的长安就是开元盛世的最好写照。

宋璟

宋璟是唐代与姚崇齐名的杰出政治家,他曾两次任相,特别在开元年间任相时,与姚崇同心协力,先后对唐中叶的文武吏治进行了大量的整顿、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治国的措施,革奸佞、任贤臣、整纲纪,为“开元盛世”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杰出政治家。

唐玄宗在平定太平公主集团、执掌全部大权后,国内仍然是经济凋敝,吏治混乱,困难重重。

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玄宗决心首先整顿吏治,任用贤人。先前武则天和韦后为了收买人心,用人不问才干,大量任用官吏,导致官僚机构膨胀。玄宗首先下令严格官员铨选制度、裁汰冗员,规定今后没有战功及别敕,吏部、兵部不得任命官员,消除了人浮于事的现象。

在整顿吏治的同时,他还起用贤臣姚崇和宋璟。姚崇在武周和睿宗朝已两次入朝为相,素有“救时宰相”之称。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十月,玄宗召见姚崇,宣布任命姚崇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以为姚崇会大喜过望,但姚崇却沉默不语,也不拜谢龙恩,心中好生奇怪。稍后姚崇才对皇帝说:“臣有建议十项,如果皇上不听或者不实行它,臣斗胆冒死不接受皇上的任命。”玄宗颇感兴趣,便让他说来听听。姚崇逐一说出他的十项要求:实行仁政;不求边功;不要让宦官干政;减少百姓赋税;不要再建造寺庙;以礼法对待大臣等。玄宗听完姚崇的十项建议,郑重承诺愿意实行,接受了姚崇的建议,任命他当宰相。姚崇任宰相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把朝政治理得焕然一新。

正当玄宗励精图治的时候,河南一带发生了一场特大蝗灾。中原的广阔土地上,到处都是成群的飞蝗。那蝗群飞过的时候,黑压压的一片,遮天蔽日。蝗群落到哪里,哪里的庄稼就被啃得荡然无存。灾情越来越严重,受灾的地区也越来越大。地方官吏向朝廷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传到京城。

梨园弟子

唐玄宗于开元初年置教坊、选乐工,由玄宗亲自在梨园教曲,号“皇帝梨园弟子”,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宰相姚崇向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不过是一种害虫,处理得当,是可以治理的。只要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虫完全可以扑灭。

唐玄宗很信任姚崇,立刻批准了姚崇的奏章。姚崇下了一道命令,要百姓一到夜里就在田头将火堆燃起。等飞蝗看到火光飞下来,就集中扑杀;同时在田边掘个大坑,边打边烧。

各地官民发动起来,用姚崇的办法灭蝗,效果很显著。仅汴州一个地方就扑灭了蝗虫14万担,灾情缓解了下来。

可是那时在长安朝廷里有一批官员,认为姚崇的灭蝗办法过去没人做过,现在这样冒冒失失推行,只怕会闯出乱子来。

唐玄宗见反对的人多,也有点犹豫不定。他又找姚崇来问,姚崇镇定自若地回答说:“做事只要合乎道理,不能讲老规矩。再说历史上大蝗灾的年头,都因为没有采取好的扑灭措施,造成严重灾害。现在,河南河北积存的粮食不多,如果今年因为蝗灾而没收获,将来百姓没粮吃,流离失所,那样才危险呢。”

大事记

公元721年,朝廷命僧一行制新历,即《大衍历》;命梁令瓒造黄道游仪。

唐玄宗一听蝗灾不除,国家安全会受到威胁,就害怕起来,说:“依你说,该怎么办才好?”

姚崇说:“大臣们不赞成我的办法,陛下也有顾虑。我看这事陛下只管交给我来处理。万一出了乱子,我愿意受革职处分。”

由于姚崇不顾个人安危,只考虑国家的安全、百姓的生活,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

姚崇一生节俭,衣着朴素,妻子儿女也过着贫寒的生活。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姚崇病重,宋璟前往探视,见他家床铺破席,门无布帘,时值刮风下雨,只好将竹席挡雨,深受感动。姚崇死后,家中无钱发丧,后有一个老家人自愿卖身替他办丧事。玄宗听说后,赏赐了他100段布帛、200石粮食。后玄宗偶经他的墓地,见墓地上空无墓碑,感动得泪雨滂沱,命人为他立碑,并亲手书写了碑文,以嘉良臣。

大事记

公元724年,太史监在僧一行的建议下实测子午线长度。

唐玄宗在他即位以后的前20多年中,除了姚崇之外,还任用过好几个有名的贤相,比如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人。他还愿意采纳宰相和大臣们的正确意见,实行了很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唐代高僧一行(公元683~727年),俗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家和数学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

一行的曾祖父张公谨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开国功臣,他的父亲张檀曾做过县令,但是张氏家族在武则天时期已经衰微。

一行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稍长,博读经史书籍,对于历象和阴阳五行尤其感兴趣。那时的京城长安玄都观藏书丰富,观中的主持道长尹崇是远近闻名的玄学大师。一行前往拜谒,尹崇对于他的虚心求学极为嘉许,耐心地给予指导。

一行像

有一次,尹崇借给一行一部汉代扬雄所作的玄学名著《太玄经》。可是没过几天,一行就把这部书还给了尹崇。尹崇很不高兴,严肃地对他说:“这本书道理深奥,我虽已读了几遍,论时间也有几年了,可还是没有完全弄通弄懂,年轻人,你还是拿回去再仔细读读吧!”一行十分郑重地回答说:“这本书我的确已经读完了。”然后,取出自己读此书的心得体会《大衍玄图》和《义诀》等交给尹崇,尹崇看后赞叹不已,称赞他是博学多识的“神童”。从此一行就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

武则天执政时,梁王武三思图谋不轨,四处网罗人才。一行为逃避武三思的拉拢,跑到蒿山,拜高僧普寂为师,剃度出家,改名敬贤,法号一行。普寂为了造就他,让他四处游学。从此,他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名山古寺,到处访求名师,一边研究佛学经义,一边学习天文历法、阴阳五行以及地理和数学等。唐代郑处诲的《明皇杂录》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说一行不辞千里,访师求学,受到在天台山国清寺驻锡的一位精通数学的无名高僧的指导,为他以后编制《大衍历》打下了良好的数学基础。

大事记

公元725年,僧一行与梁令瓒制成水运浑天仪,除表现日月星辰运动外,还能报时。

《大衍历》

亦称《开元大衍历》。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起施行的历法。一行撰。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一行测各地纬度,南至交州(今越南河内一带),北尽铁勒(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并步九服日晷,定各地见食分数,复测见恒星移动。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而历成。共分7篇,包括平朔望和平气、七十二候,日月每天的位置与运动、每天见到的星象和昼夜时刻、日食、月食和五大行星的位置。后世历家遂沿袭其格式来编历。该历法系统周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一行从实测中意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中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多次征召一行,他均以身体欠佳为由婉辞。公元717年,唐玄宗特地派他族叔张洽去接,他才回到长安。一行一到京城就被召见,唐玄宗问他特长,他说只是记忆力好些。唐玄宗当即让太监取宫人名册。一行看过一遍,就将宫里所有人的姓名、年龄、职务依次背出。唐玄宗大为叹服,恭称“圣人”,并让他做了自己的顾问。在长安期间,一行住在华严寺,有机会和许多精通天文和历法的印度僧侣交往,获得了许多印度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他与印度高僧一起研讨密宗佛法,翻译了很多佛教经典。

为了观测天象,一行在机械制造家梁令瓒的援助之下,创制出了黄道游仪和水运浑象等天文仪器。通过实际的观测,一行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发现与古代典籍所载的位置有若干改变,现代天文学称之为“恒星本动”。

开元通宝

从西汉武帝铸造五铢钱开始,五铢钱一直使用到唐初。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宣布废除五铢,新铸开元通宝,从而结束了五铢钱700余年的流通史。开元通宝采用两钱制,即一两等于十钱,等于一百分,等于一千厘。1枚开元通宝重一钱,又叫一文,10枚为一两。中国的一两十钱制,即起源于此。唐钱以开元通宝为主,共铸行200多年。开元通宝为后世通宝、元宝之起源,其钱文、重量、行制均成为后世铸钱之楷模。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扬州节度使李绅在钱背铸“昌”以记年号,各地纷纷加以仿效,在钱的背面铸上州郡的名称,这种钱币称作会昌开元通宝。开元通宝除铜钱外,还有金币和银币,但这两种币不用于流通,而是用于宫廷赏赐。

公元724年~725年,一行主持了规模宏大的天文大地测量,测得了子午线1°的长,这是世界上首次实测子午线。

从公元725年起,一行历经两年时间编制成了《大衍历》(初稿)20卷,纠正了过去历法中把全年平均分为二十四节气的错误,是我国历法的一次重大改革。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行陪同唐玄宗前往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镇)时病倒,当晚即与世长辞,时年44岁。玄宗敕令将他的遗体运回长安安葬,并为他建筑了一座纪念塔。

实测子午线时,一行基本上按照隋朝刘焯的设计方案,派太史监南宫说在黄河南北选定四个地点(今河南的滑县、开封、扶沟、上蔡)进行实地测量,推翻了过去一直沿用的“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谬论。一行根据测量的结果,经过精确计算,得出了“大率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而北极差一度半,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差一度”的结果。就是说,子午线每1°为131.11千米(近代测得子午线1°长110.94千米)。这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度的活动,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李约瑟一再称:“这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和推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被称为“文明之母”。

雕版印刷术是印刷术最早的印刷模式,它的出现,标志着印刷术的产生,不愧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发明。

关于雕版印刷技术发明的年代,学界有好几种说法,有东汉说、东晋说、魏晋南北朝说、隋朝说、唐朝说、五代说、北宋说。但是根据考古研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雕版印刷技术发明在隋末唐初。在发现的唐代雕版印刷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868年雕印的《金刚经》和韩国发现的武则天时代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伴随着物质基础的充裕和技术条件的成熟,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隋唐以前,造字、镂金、制笔、研墨、造纸等奠定了物质基础,制陶、印章、刻石、捶拓、模像、凸版印花等提供了技术条件,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逐渐完善的成长过程。

在物质基础方面,主要是指对雕版印刷术发明起决定作用的纸、笔、墨。造纸术发明后,经过蔡伦、左伯和张永等造纸专家的改进和推广,迅速取代了竹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帘床抄纸器,造出了匀细的薄纸;采用涂布技术,提高了纸张的吸墨性能;广泛采用染潢技术,使纸的质量不断提高。造笔和制墨技术均发明于先秦,经过近1000年的改进,魏晋时期已经十分成熟。造纸、造笔和制墨技术的成熟,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雕版印刷工具唐

在技术条件方面,主要是捶拓与石碑拓本技术和镂花模板、刺孔漏印,凸版印花技术,以及印章与佛像模印技术这三种技术方法的成熟。其一,捶拓与石碑拓本这种方法,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是一种较简便的复制文字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洇湿的纸平铺于石上,用软刷将纸刷匀,经过捶打使纸紧贴在石面上,然后再用细布包裹棉花做成拓包,蘸上墨汁,在纸面上轻轻拓刷,因为石上的字是凹进石面的,所以有文字的部分受不着墨,把纸揭下来,便成为一件黑底白字的复制品,这就是拓本,也称拓片。其二,镂花模板、刺孔漏印及凸版印花这些方法,是古代纺织业的印染技术。镂版印花,是用两块雕镂成同样花纹的木板或油纸版等,将织物置于两块花版之间,将其夹紧,然后在雕空处注以色浆,印上花纹;刺孔漏印,是在硬纸板上刺孔成像,然后再进行描画或直接从孔透墨印刷;凸版印花,又称木版印花,其花版不镂空,花纹图案呈阳纹凸起状,印花时,将色浆或染料涂在花版的凸纹线条上,然后铺上丝织物加压,织物上便显出花纹。其三,印章与佛像模印。印章是对镌刻甲骨、金石这一传统的继承。印章有阳文和阴文两种,阳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是凹进去的。

大事记

公元726年,唐朝在黑水靺鞨置黑水都督府,辖地相当于今黑龙江流域中下游地区。

雕版印刷是我国古代应用最早的印刷术,其工作原理是:首先把木材锯成一块块的平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到木板上,然后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都凸起在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就做成了。这种在木板上雕字印刷的方法,被称为“雕版印刷”。雕版印刷的版材,古人最初一般选用梓木,所以称刻版为“刻梓”或“付梓”。以后也广泛使用梨木和枣木,故刻版亦被称为“付之梨枣”。

大事记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李林甫与张九龄、裴耀卿一同为相。

雕版印刷术,具备工艺简单、费用低廉、印刷快捷的显著优点,比之早先的手写传抄要优越百倍,所以一经发明,便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迅速得到推广和传播。

雕版印刷在唐代民间广泛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宗教活动。大量佛教、道教经典典籍被印刷出版;二、刻印诗集、音韵书和教学书籍。白居易和元稹的诗集被“模勒”出版,受到百姓喜爱;三、历法、医药等科学书籍的印刷。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的一项独特的发明,它是无数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大事记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是年西京、东都米和绢价格便宜,史称“海内富安,行者虽万里不持寸兵”,为开元全盛之时。

唐玄宗执政二十多年,见天下太平,便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他觉得,天下太平无事,宰相管政事,将帅守边防,自己何必那么为国事操心。于是,他就追求起奢侈享乐来了。

宰相张九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常常给唐玄宗提意见。唐玄宗本来对张九龄很尊重,但是到了后来,再也听不进张九龄的意见了。

李林甫原是吏部侍郎,奸诈狡猾。他善于拉拢宦官和妃嫔,故而对皇帝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因此,他每次都能揣测到皇帝的心思而去奏旨,深得唐玄宗的赏识。当时唐玄宗对武惠妃最为宠爱,其子寿王瑁也最受玄宗喜欢。李林甫谄附武惠妃,由此得以擢升为黄门侍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五月二十八日,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三人分别被唐玄宗任命为礼部尚书、中书令、侍中,同为中书门下三品。

唐传奇

唐朝中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涌现出许多重视情节的传奇,多取材自现实生活,涉及爱情、历史、豪侠、神鬼等多方面,《李娃传》、《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的代表作品。

唐玄宗想提升李林甫为宰相,跟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出李林甫是个心术不正的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就要遭难了。”李林甫听到这些话,把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

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将领牛仙客没读过书,但是很会理财。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张九龄不赞同。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说:“像牛仙客这样的人,是宰相的合适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没有大局观念。”

有一次,唐玄宗又找张九龄商量任用牛仙客的事。张九龄还是不同意。唐玄宗生气地说:“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做主吗!”

经过几件事,唐玄宗越来越讨厌张九龄,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终于找了个借口撤了张九龄的职,让李林甫当了宰相。

李林甫当上宰相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绝,不许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见。

《唐六典》

开元十年(公元722年),敕撰《唐六典》,盖据《周礼》天官掌建邦之“六典”,即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取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所定官令,分三师(公)、六省、九寺、五监、十二卫等职司、官佐、品秩,编而注之。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以李林甫领衔进呈,共30卷。《唐六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标志着封建法制日趋完备。

有一个谏官不肯依附李林甫,上奏本向唐玄宗提建议。第二天他就接到命令,被降职去外地做县令了。大家知道这是李林甫的意思,以后谁也不再向玄宗提意见了。

李林甫自知在朝廷中的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出朝廷。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逢迎,却在背地里暗箭伤人。

有一个官员叫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去外地做刺史。后来,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在什么地方?这个人很有才能,可以任用。”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

退朝后,李林甫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一直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他如愿。”

唐诗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唐朝,达到了它的最高峰。唐诗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优良传统,据清朝时所编的《全唐诗》统计,唐诗的作者有2200多人,诗歌48000多首。唐诗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体裁完备,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唐诗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对他哥哥很关心,当然很感激,连忙请教怎么办才好。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自己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治病就行了。”

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果然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这时,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实在太可惜了,严挺之现在已经得了重病,干不了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作罢了。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有很多。但是,不管李林甫装扮得多么巧妙,他的阴谋诡计还是被人们识破了。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成语“口蜜腹剑”就是这样来的)。

公元747年,玄宗欲广招贤士,下令凡有一技之长者,都可到长安参加考试。李林甫下令郡县官吏先行挑选,然后送到尚书省,由尚书复试、御史中丞监试,然后再挑选几人送至皇上。考试结果,李林甫未录取一人,却向玄宗贺喜说:“这些人才能平庸,可见野无遗贤。”

李林甫在宰相的职位上,一干就是19年,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挤,一批批阿谀奉承的小人都受到重用提拔。就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从兴旺走向衰败,“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也消失了,接着就发生了“安史之乱”。

唐玄宗暮年时,宠爱年轻美貌的杨贵妃,并把她的近亲都封了官。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天都在宫里饮酒作乐,时间一久,宫里的一些老歌词听腻了,他便派人到宫外去找人来给他填写新词。就这样,贺知章推荐李白进了宫。

太白醉酒图清改琦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是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李白出生在西域碎叶城,5岁的时候,他父亲才千里迢迢拖儿带女回到内地,在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定居下来。

李白的父亲从小就对李白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李白5岁时就能诵六甲,10岁时就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书,连佛经、道书他也拿来读。

20岁前后,李白游历了蜀中的名胜古迹,并作了《登锦城敬花楼》、《白头吟》、《登峨眉山》等名诗。雄伟壮丽的山川,开阔了李白的视野,养育了李白广阔的襟怀、豪迈的性格和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李白决心像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那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他不愿像当时的读书人那样,走科举入仕的道路,而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学问、品德,获得声誉,一举成名。

抱着这种目的,李白在家乡时就开始了“遍访诸侯”的活动。出蜀之后十余年中,李白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的求仕活动未获得成效,他的诗歌却越来越成熟了,而社会的阅历和生活的磨难,更使他洞悉到世态的炎凉。在这期间,李白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自己也因而名满天下。后来,贺知章利用唐玄宗找人填写歌词的机会把李白如何有才学、如何想为国出力的情况奏明了唐玄宗。唐玄宗很爱才,对李白的诗也十分欣赏,当即决定召见李白。

李白诗意图明谢时臣

此图依据李白诗《望庐山瀑布》绘制而成,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公元742年,李白应召进宫。十余年来的愿望终在这一天实现,李白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于是他口中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高高兴兴地面见唐玄宗去了。

李白到长安后,被安置在翰林院,以才华出众经常为皇帝起草诏命,或侍从皇帝出游,写些宫廷题材的诗文;侍从之暇,则在繁华的长安市上游冶饮酒,贺知章金龟换酒的事就发生在这时候。对于他们的宴饮盛况,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有生动的记载,李白的风采最为出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但是由于他本人的桀骜不驯,不但官僚显贵容不得他,连唐玄宗也打消了重用他的念头,把他晾在一边。李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经过一番思索,终于下决心离开。就这样,他怀着怨愤而又眷恋的心情,告别皇帝,告别京城。这时距应诏入京刚好3年。他的名篇《蜀道难》、《行路难》、《月下独酌》以及一部分《古风》,都写于这个时期。

李白不幸离开长安,却赶上了一个千年的约会。这个意外的相逢,或许是文学史上最美的故事。他出京后,向东到了洛阳,在这里和杜甫相遇。诗仙和诗圣终于会面了,而且还加上了高适。他们三人一同东游梁宋,终日痛饮狂歌,慷慨怀古。这年的秋天,高适一人独自南游,李白和杜甫继续同行,到了齐鲁大地。二人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结下深厚的友谊。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形成于盛唐,代表作家是高适和岑参,还有李颀、王昌龄等。凡是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都可称为边塞诗。边塞诗在唐代极为繁荣,主要因为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故而边塞对他们很有吸引力。此派诗歌多意境开阔,风格豪迈,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此后李白继续自己的天涯孤旅。他北游燕蓟,南返梁宋,往来于宣城、金陵等地,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前后一共10年时间。这10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他或批判现实,或寄情于纵酒求仙,或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怀念真挚的情谊。《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远别离》、《秋浦歌》组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哭晁卿衡》、《赠汪伦》等篇章,就写于这一时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于居留宣城期间。谢朓楼是南朝谢朓担任宣城太守时修建的楼。李白对谢朓十分钦服,登上他的故楼,自然会有万千感慨: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若论感情之奔放激烈,《将进酒》最能代表李白的诗歌特色。一开篇,诗人就用两组奔放跳荡的排比长句,如天风海雨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田园诗派

唐代诗歌流派,形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当时,老庄自然主义思想与外来佛教思想相混合,使得士大夫轻视世务,往往自命为超出尘世,于是出现山水田园派。这派诗歌多歌颂山水田园生活以及自然风光,赞美山水的可爱,鼓吹乐天知命、适性自然的人生观,表现了他们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万里长河是那样的伟大,而生命是如此的渺小脆弱。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巨人式的悲伤,但是悲伤却不悲观,在诗仙看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全诗笔酣墨饱,由悲转乐、转狂傲、转愤激,如黄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感情悲愤而发为狂放,诗句豪纵而不觉其浮嚣,自有一种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洛阳称帝,攻破潼关。玄宗幸蜀,长安沦陷,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此时李白已年近花甲,他认为当此天下大乱之际,正是壮士立功之秋。他进永王李璘的幕府。玄宗幸蜀,太子即位称帝。安史之乱还未完全平复,皇家兄弟先打起来了,结果永王战败。李白沦为朝廷的囚犯,坐监狱,遭流放,甚至几乎被杀头。李白在狱中,亲人朋友多方营救,但是朝廷还是判处他长流夜郎。亲人相送至浔阳江头,然后他只身西行。他仍旧作诗、喝酒,走到了白帝城。这时候朝廷大赦天下,诗人欣喜的心情无法言表,立即返舟东下,重出三峡: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大事记

公元742年,唐玄宗任命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后又兼任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实力大增,密谋叛乱。

遇赦后,他又作了很多诗。如《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豫章行》,都是很感人的诗篇。《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中,他这样描写庐山:“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竟然还能写出如此豪壮的诗句,从古到今,能有几人?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顽强而执著地追求着惊世骇俗的功业。一直到临终,他还写了一首《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大事记

公元742~754年,鉴真和尚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被日本人尊称为“唐大和尚”,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唐玄宗在位期间,为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10个军镇(也就是藩镇),这些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力很大,不仅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有被调到朝廷当宰相的可能。

李林甫掌握朝政大权后,不但排挤打击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4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就有著名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等人。李林甫见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就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王忠嗣为此险些丢掉了性命。

玄宗晚期沉迷女色,亲近小人,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少数民族。李林甫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低,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欣赏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经常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许多卑劣的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到军营来赴宴。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割下他们首领的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的手段,逢迎拍马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高兴得不得了。

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做了范阳、平卢两镇及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分地区。他秘密扩充兵马,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又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造反。

节度使

自唐中宗时起,朝廷开始在边镇设置节度使,作为常设的军事长官。开元年间,节度使的设置越来越多。至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全国共分设了九道节度使,领兵40万。节度使逐渐成为集行政、财政、军事大权于一身的最高长官,由此埋下了藩镇坐大的祸根。

没过多久,李林甫病死了,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借着他的外戚地位,继任了宰相。杨国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越闹越僵。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自然不相信他的话。

公元755年农历十月,安禄山作了周密准备以后,决定发动叛乱。这时,正巧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便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向将士们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将士们都觉得事出突然,但是谁也不敢对圣旨表示怀疑。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出兵南下。15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时间,道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天。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过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的逃,降的降。安禄山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还不相信,认为是有人造谣,到后来警报一个个传来,他才慌了起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满朝官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洋洋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我没说错吧。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10天之内,一定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献上。”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心情才安稳下来。可是,谁知道叛军在短短的时间内便长驱直入,一直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

明皇幸蜀图唐李昭道

此图描绘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而行于蜀中的情景,画中山石峻立,着唐装的人物艰难行于途中。

潼关形势险要,道路狭窄,是京城长安的门户。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大将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杀死高、封两人,起用病重在家的大将哥舒翰统兵赴潼关。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攻打进去。

杨贵妃

杨贵妃名玉环,号太真。杨玉环天生丽质,能歌善舞,通晓音律,深得玄宗宠悦。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册立为贵妃。杨玉环的家人由此出入宫廷,势倾天下。安禄山叛乱,潼关失守,玄宗逃至马嵬坡,禁军大将陈玄礼、皇太子诛杀杨国忠父子。虽然这样,大军仍不前进,玄宗派高力士询问原因,将士们答:“贼本尚在。”意指杨贵妃。玄宗与贵妃诀别,遂引去,将贵妃勒死,时年38岁。

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生起事端。哥舒翰主张在潼关坚守,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请求引兵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让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他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歼灭叛军的时机会丧失掉。昏庸的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

哥舒翰明知出关凶多吉少,但是又不敢违抗皇帝的圣旨,只好痛哭一场,带兵出关。关外的叛将崔乾祐早已做好准备,只等唐军出关。崔乾祐派精兵埋伏在灵宝(在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20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20万大军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哥舒翰也被俘虏了。

潼关失守后,关内已无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守兵,都纷纷弃城而逃。到了此时,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他让杨国忠赶紧想办法。杨国忠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大家都失魂落魄,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杨国忠知道留在长安已经没有了生路,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群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的护卫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了长安。他们事先派了宦官到沿路各地,让官员准备接待。

谁知,派出的宦官早已经自顾逃命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半天也没有人给他们送饭。他们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随行的将士疲惫不堪,饥渴难忍。他们心里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待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他们认为,这全都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拖累,这笔账应该向杨国忠算。

这个时候,有二十几个忍饥受饿的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杨国忠要粮。杨国忠正忙着应付,周围的兵士便嚷起来:“杨国忠要造反了!”一面嚷,一面向他射起箭来。

大事记

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史之乱开始。

兵士们杀了杨国忠,情绪更加激昂起来,把唐玄宗住的驿馆也包围了。唐玄宗听到外面的吵闹声,问是怎么回事,左右太监告诉他,兵士们已把杨国忠杀了。唐玄宗大惊失色,不得不扶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兵士,要将士们回营休息。

兵士们哪里肯听唐玄宗的话,照样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将军陈玄礼,问兵士们不肯散的原因。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

玄宗说:“贵妃常居深宫中,怎知国忠谋反之事呢?”高力士回答说:“贵妃实是无罪,但禁军将士已杀其兄国忠,贵妃伴陪陛下左右,将士心中不安。愿陛下三思,禁军将士安则陛下安。”无奈,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只好下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出去,用带子勒死了。将士们听到杨贵妃已经被处死,总算除了一口恶气,撤回了军营。唐玄宗经过这场兵变打算继续西行,老百姓将他拦住,让他留下来还击安禄山。玄宗便分3000人给太子李亨,令太子击破逆贼,收复长安。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即皇帝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帝,改元至德。

六花阵与撤退阵

六花阵就是像“六出花”的阵形。通常中军居中,右厢前军、右厢右军、右虞候军、左虞候军、左厢左军和左厢后军六军在外,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各阵营相连,不同兵种之间相互配合,使该阵具有集中、机动、协调配合等特点。撤退阵是与敌人交战不利、需要撤退时阵形。其阵法是隔一队抽一队撤退,被抽撤退的队行至阵后百步列阵。未抽之队抵御敌人,待前队列阵完毕后撤退,在前阵后百步列阵,如此循环反复,直至撤出战斗。

唐玄宗匆忙逃出长安不久,安禄山的叛军便攻进了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得到长安失守的消息,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驻守。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被叛军占领。

叛军在进入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将领令狐潮去攻打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原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投降了他。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不愿投降,就招募了1000多个壮士,占领了雍丘。令狐潮带了4万叛军来进攻。张巡和雍丘将士坚守60多天,将士们穿戴着盔甲吃饭,负了伤也不下战场,打退了叛军300多次进攻,叛军死伤无数,终于迫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令狐潮又集合人马来攻城。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射乱箭把叛军逼回去。但是,日子久了,城里的箭射光了。为了这件事,张巡非常心急!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一片漆黑,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兵士,沿着绳索往墙下爬。这一情况被令狐潮的兵士发现了,报告给了主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直到了天色发白,叛军才看清楚,原来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

张巡的兵士们在雍丘城头上高高兴兴地拉起草人。那千把个草人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兵士们查点了一下,竟有几十万支之多。这样一来,城里的箭就足够用啦!

大事记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为避祸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

又过了几天,与前几天夜里一样,城墙上又出现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见了又好气,又好笑,以为张巡又来骗他们的箭了。于是,谁也不去理它。哪儿知道这一次城上吊下来的并非是草人,而是张巡派出的500名勇士。这500名勇士乘叛军没有准备,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令狐潮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几万叛军失去指挥,四处乱奔,一直逃到十几里外,才停了下来。令狐潮连连中计,气得咬牙切齿,又增加了兵力攻城。他屯兵在雍丘北面,不断骚扰张巡的粮道。叛军有几万人之多,张巡的兵士不过一千人,但是张巡瞅准机会就出击,总是得胜而回。

大事记

公元757年,肃宗以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反攻长安;同年,睢阳陷落,张巡与部将南霁云、雷万春等遇害。

过了一年,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派人向张巡告急,说叛军大将尹子奇带领13万大军要来进攻睢阳。张巡接到告急文书,马上带兵去了睢阳。

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誉为“诗圣”;还有一位被誉为“画圣”,那就是唐代的吴道子。

吴道子,画史尊称他为吴生,又名道玄。他的生卒年代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一生主要活动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年~755年)。吴道子出生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幼年失去双亲,生活贫困。他曾跟从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跟随张僧繇学习。迫于生计,他曾向民间画工和雕匠学习。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20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

宝积宾伽罗佛像

吴道子常曰:“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面,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

唐玄宗把吴道子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他改名道玄。他成为御用画家,没有皇帝的命令,不能擅自作画。这一方面对他这样一个平民意识很强的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约束和限制,另一方面又使他获得了最优厚的条件,不再浪迹江湖;而且利用这种条件,他可以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吴道子性情豪爽,不拘小节,画画时必须喝酒,因此,他经常是醉中作画。传说他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就。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者水泄不通。他画画速度很快,像一阵旋风,一气呵成。

当时的都城长安是全国文化中心,汇集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书画家。吴道子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这使他的技艺不断提高。有一次,在洛阳,他同书法老师张旭和善于舞剑的裴将军相遇。吴道子观看裴持剑起舞,左旋右转,神出鬼没,变化万端,很受启发,即兴在天宫寺墙壁上画了一幅壁画,画时笔走如飞,飒飒有声,顷刻而成。随后张旭又在墙壁上作书。这一次使在场数千观众大饱眼福,高兴地赞叹:“一日之中,获观三绝!”还有一次,唐玄宗要看嘉陵江的景象,派吴道子去写生。吴道子回来后,让人准备了一匹素绢,用了一天时间,在大同殿上画出嘉陵江300余里风光。唐玄宗赞叹不已,认为和李思训用几个月工夫画成的嘉陵山水一样美妙。

吴道子是一个多产的画家,他作品的数量很多。吴道子兼擅人物、佛道、神鬼、鸟兽、草木、殿阁、山水等,尤其精于佛道、人物画,长于壁画创作。据记载,他曾在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幅,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

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吴道子的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它所表现的是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子以后,其父净饭王抱他拜谢天神的佛经故事。从中可见吴道子的基本画风。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莫高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也被认为是他的画作。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不久,身边的文武官员只有30人。这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事都没有秩序,一些武将也不太听指挥。肃宗想平定叛乱,非常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这时,他想起他当太子时的一个好朋友李泌,就派人从颍阳(今河南省境内)把李泌接到灵武来。

大事记

公元762年,唐代宗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宦官正式为相者历史上仅此一例。

李泌原是长安人,从小就很聪明,读了不少书。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到他写的诗文,对他十分器重,称赞他是个“神童”。肃宗当太子的时候,曾向玄宗上奏章,想给李泌一个官职。李泌推说自己年轻,不愿做官,玄宗就让他和太子交上了朋友。后来,他看到政局混乱,索性跑到颍阳隐居了起来。

这一回,唐肃宗来请他,他想到朝廷遭到困难,就到了灵武。唐肃宗看见李泌,高兴得像得到宝贝一样。那时候的临时朝廷,不太讲究礼节。唐肃宗跟李泌就像年轻时候一样,进进出出总在一起,大小事情,全都跟他商量。李泌出的主意,唐肃宗全都听从。

大事记

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肆虐唐朝8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

唐肃宗想封他当宰相,李泌坚辞不受。后来肃宗只好任命李泌为元帅府行军长史(相当于军师)。

那时候,郭子仪也到了灵武。朝廷要指挥全国的战事,军务十分繁忙。四面八方送来的文书,从早到晚没有一刻的间歇。唐肃宗命令把收到的文书一律要先送给李泌拆看,除非特别紧要的,才直接送给肃宗。宫门的钥匙,由太子李俶和李泌两人掌管。李泌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觉也不能睡安稳。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第二年春天,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安禄山,自己称帝。这本来是个消灭叛军的好机会,但是肃宗急于回长安,不听李泌的计划,让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回攻长安,结果打了败仗。后来,郭子仪向回纥(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借精兵,集中了15万人马,才把长安攻了下来。接着,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头目安庆绪逃到了河北,不久,史思明也被迫投降。

唐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便觉得心满意足起来,用骏马把李泌接到了长安。

一天晚上,唐肃宗请李泌喝酒,并且留他在宫里安睡。李泌趁机对肃宗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请让我回家做个闲人吧!”

唐肃宗说:“我和先生几年来患难与共,现在正想跟您一起享受安乐,怎么您倒要走了呢?”无奈李泌一再请求,唐肃宗虽然不愿让李泌离开,最终也只好同意。李泌到了衡山(在今湖南省),在山上造了个屋子,重新过起了隐居生活。

李光弼是契丹人,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父亲李楷洛原本是契丹首领,武则天年间归顺唐朝,被封为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从小擅长骑马射箭,为人严肃坚毅,沉着果断,具有雄才大略。早年担任左卫亲府左郎将,后来逐渐晋升为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府兵马使,王忠嗣非常赏识他,对他十分优待。

《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的李荃,身世不详,唯《集仙传》称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此书分人谋、杂仪、战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遁甲、杂式等篇。先言主有道德,后言国有富强,内外兼修,可谓持平之论,与一般兵书以权谋相尚者迥异。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大将军郭子仪知道李光弼是一位了不起的将才,就推荐他为河东节度副使,后任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

李光弼执法严明,言行一致。唐肃宗即位后,李光弼奉命来到灵武,做了户部尚书。当时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政务松弛,侍御史崔众掌握兵权,号令不行,唐肃宗便命李光弼带兵5000人至太原,接过了崔众的兵权。

公元757年,叛将史思明、蔡希德以10万大军围攻太原。当时留守的李光弼军队不足1万人,双方力量相差很大。将士们都主张加固城墙,全力坚守。李光弼认为这是消极防守,应该在防守中积极主动地出击。李光弼动员百姓拆掉房屋做擂石车,叛军靠近则发石攻打。史思明则命令部下建造飞楼,围上帐幕,筑土山接近城墙。李光弼便组织人力挖地道直到土山下,这样,土山便自然倒塌了,然后出其不意派精兵出击。史思明害怕了,留下蔡希德继续攻城,自己先逃走了。李光弼看出叛军力量削弱,军心动摇,便抓住这一时机,组织主力军奋勇出击,史思明军队迅速溃败。

公元760年,史思明杀了安庆绪,改范阳(今北京西南)为燕京,自称为大燕皇帝。不久,史思明整顿人马准备重新攻打洛阳,唐肃宗加封李光弼为太尉、中书令,命令他去攻打叛军。李光弼到了洛阳,当地官员听说叛军势力强大,都很害怕,主张退守潼关。李光弼权衡了一下,认为这个时候官兵决不能退,但可以转移到河阳(今河南孟县)。史思明率兵进入洛阳后,发现是一座空城,只得率军到河阳南面与唐军对峙。

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之兵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84岁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他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勤于职守,对巩固唐王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史思明为了显耀自己兵强马壮,每天把一批批战马牵到河边洗澡。李光弼见状,想出一计。他命令将军中500多匹马集中起来,把小马关在厩里,待史思明放马洗澡之时,把母马赶到城外。母马思念小马,便嘶叫起来,而史思明的马听到马群叫声,立即挣脱缰绳,浮水泅过河来。史思明一下子失去了上千匹好马,气得咬牙切齿,立即纠集几百条战船,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浮桥烧掉。李光弼得到消息,命令士兵准备几百条粗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待叛军的船靠近后,唐军几百条竹竿一齐顶住火船,火船无法靠近,很快便烧沉了。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擂石机关炮攻击叛军,叛军死伤无数,仓惶逃窜。不久,李光弼打败了史思明。

李光弼多次扫平叛乱,战功卓著,后来被晋封为临淮郡王。不久,图像悬挂于凌烟阁,赐铁券、予一子以三品衔。后因受宦官牵制,在洛阳北邙山战败。宦官鱼朝恩和程元振屡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蓄意加害李光弼,李光弼也一度被撤了帅职。

后来,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死。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从安禄山发动叛乱,到史朝义失败,中原地区经历了8年的战火浩劫,史称“安史之乱”。

骑兵铜像唐

安史之乱的结束,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真是一件大喜事。当时在樟州(今四川三台)过着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得知消息,更是与妻儿老小一起欣喜若狂。

杜甫字子美,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的著名诗人。他幼年就失去母亲,父亲外出做官,他被寄养在洛阳的姑母家中。杜甫自幼聪明过人,7岁便开始作诗,10多岁就同当时的文人名士交游,受到广泛的称赞,他们把他的文章和汉代著名文学家班固、扬雄相比拟。杜甫年轻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也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刘晏理财

安史之乱中,京师遭遇粮荒,粮食价格飞涨,军队和百姓都临饥馑。叛乱平息后,公元763年,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刘晏经过实地考察,整顿漕运,采用分段转输法,使每年有数十万石江淮粮食得以运至关中。同时,他又改变盐法,稳定了盐价。刘晏理财20年,改善了安史之乱后财政紊乱的状况。

公元735年,杜甫回洛阳应试,没有考中。两年后,他又北游齐、赵,与朋友一起呼鹰逐兽,饮酒赋诗,流连于山水之间,这一时期杜甫的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天宝五载(公元746年),杜甫来到京城长安。他先是参加考试,结果奸相李林甫妒贤嫉能,竟然让所有的考生全部落榜,并给皇帝上表称贺,说“野无遗贤”。正规渠道走不通,杜甫只有和众人一样,到处去拜访达官贵人,期望得到他们的帮助。这种生活太伤自尊了,杜甫想起来就觉得屈辱: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但是生活仍然是那样无可奈何。整整十年的时间,杜甫困守长安,到头来,总算弄到了正八品下的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负责管理兵器和仓库门的钥匙。

大事记

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兵攻唐,郭子仪联合回纥共打吐蕃,平息了仆固怀恩之乱。

然而杜甫“走马上任”的官定之日——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也就是安禄山造反之时。国家残破,生灵涂炭,杜甫连这个比芝麻还小的官也做不成了。他先是带着一家老小流亡,途中他得知太子李亨即位,便把家人安置下来,自己去投奔皇帝效力,不料却被叛军捉住并押解到长安。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来了,漫步在昔日繁盛的曲江边,一切都触动着诗人敏感的神经: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哀江头》)

过了几个月,杜甫冒险从长安逃出,到肃宗那里,很快被任命为“左拾遗”,就在御前当值。就任不久,他因上疏营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下狱问罪。幸亏有人相救,才保住性命。但是皇帝再也不想用他,于是让他回家探亲。这个打击很沉重,但它给诗人带来了创作的巨大丰收。他的所有反映国运民瘼的代表性作品,都在这时出现了。

杜甫诗意图明项圣谟

此图取意于杜甫诗句“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项圣谟(1597~1658年),字孔彰,号易庵,别号胥山樵、存存居士、烟波钓徒、逸叟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明清之交著名的画家。

《北征》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分为五大段,依次叙述了蒙圣恩放归探亲,辞别朝廷登程时的忧虑情怀,归途所见的破败景象和引起的感慨,到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的悲喜交集的情景,以及在家中对朝廷局势的关心,最后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和对肃宗中兴的期望。

《羌村》三首,则具体而形象地描写了探亲还家的种种情景:刚到家时合家悲欣交集的场景、在家时的忧国的苦闷以及邻居相访的情谊。一切都是如实地写来,颇见诗人的白描功力。以第一首为例: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抵达家门,满天是峥嵘起伏重叠万状的赤云。迎接归客的是喧闹的鸟雀。爱妻和孩子们第一眼看到我时都愣住了,他们压根没想到,在这人命危浅的年月,亲人还能活着回来。远远旁观的邻人们,看着这一幕历经生死的意外重逢,也不禁心酸而泣下。夜深人静了,可是一家人还沉浸在重聚的喜悦之中,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这一切难道是在梦中吗?

杜甫草堂

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杜甫曾在此生活3年。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之处,就在于它洗净铅华,于自然平淡之中见出款款深情。“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的心理活动,故能感人至深。

这一时期,个人的遭遇也就是整个社会的苦难。杜甫在飘零的旅途上,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北征》、《羌村》三首、“三吏”、“三别”、《春望》、《月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每一篇都是那个时代的忠实的记录。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杜甫实在找不到养家糊口的活路了,他想到了此时正在蜀中做官的朋友高适。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之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草堂。这下总算有了一个安定的家,虽然简陋,但环境清幽: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

王维

王维(公元699~761年),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进士,任大乐丞,因故被贬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为宰相,提拔他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授以伪职。长安、洛阳收复后,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在诗歌中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右丞集》传世,存诗400余首。

家安下了,自然会有客人来,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诗中不仅具体地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请邻人助兴的细节,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谊。但是这种宁静美妙的日子只有两三年的时间,由于他所倚重的朋友几度离开成都,他的生活时时发生危机。草堂经常被大雨淋得屋漏床湿,家里也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杜甫表现出了圣人的淑世情怀。他并不单单地为自己的一己之困而烦心,而是想到了普天之下和自己一样身在困境的人们,祈愿他们能够过得比自己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事记

公元770年,诗圣杜甫、边塞诗派代表人物岑参去世。

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也难以为继。杜甫不得不带着家人告别草堂,告别成都。他经过将近一年的漂泊,到达了奉节白帝城。依靠地方长官的照顾,他在这里住了下来。又是一段安定的生活,杜甫得以大力的写诗。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杜甫写了430多首诗,诗歌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尤其是他的律诗创作,登上了一个前人没有达到的、后人也无法企及的艺术高峰。后人把他的律诗专称为“杜律”,成为写作律诗的最高准则。《咏怀古迹》5首、《秋兴》8首,以律诗写组诗,是他的律诗里登峰造极的代表之作。其他如《登高》、《登楼》、《春夜喜雨》、《蜀相》、《野老》、《白帝城最高楼》、《旅夜书怀》等,莫不是传诵千古、堪为典则的名篇。仅以《登高》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历十才子

指唐代宗大历年间的10位诗人,究竟包括哪些诗人,一直有不同说法。他们的诗歌很少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多送别酬答之作,是中唐华美雅丽、轻酬浅唱诗风的代表。他们偏重诗歌技巧,擅长五言律诗,有形式主义倾向,风格柔靡,不及盛唐诗风之浑厚。其中卢纶、钱起的一些小诗在艺术上尚有一定成就。他们的作品体裁多用近体格律,很少能见到乐府歌行体。《四库全书》批评他们说:“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风调相高,稍趋浮响,升降之关,十子实为之职志。”

这首诗在声律上极其精密。八句都是工整的对仗句,而全诗这种严整的对仗又被形象的自然流动掩盖起来,精密得不着痕迹。句中平仄谐调,轻重疾徐,变化有致。

三峡的楼台淹留日月,但是诗人开始想念家乡了。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携家人乘舟东出三峡,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漂泊。江陵、公安、岳阳、衡阳……但就是回不了他魂牵梦萦的河南巩县。两年时间,江流上的一叶孤舟就是他的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冬天,经受一生流离之苦的诗圣,终于停下了浪迹天涯的脚步,静静与天地造化相融为一。“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杜甫写给李白的句子,正好也应在了他自己的身上。他把自己的苦难,化作了彪炳千秋的壮美诗篇,铸成了一部沾溉后世的诗史。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范文澜称其为“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公元782年,有5个藩镇叛乱,尤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强。他自封天下都元帅,向唐境进攻。

五镇叛乱,让朝廷大为惊慌。唐德宗找宰相卢杞商量对策,卢杞说:“不要紧,只需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规劝他们,不需动一刀一枪,就能平定叛乱。”

唐德宗问卢杞说:“你看派谁去合适?”

卢杞推荐年老的太子太师颜真卿,唐德宗马上同意了。

其时,颜真卿已是70开外的老人了。听说朝廷派他到叛镇那里去,许多文武官员都为他的安全担心。但是,颜真卿却不在意,带了几个随从就出发了。

听说颜真卿来了,李希烈便想给他一个下马威。于是在见面的时候,叫他的部将和养子1000多人围聚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刚开始规劝李希烈停止叛乱,那些部将、养子们就冲了上来,个个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颜真卿进行谩骂、威胁,摆出要杀他的阵势。颜真卿毫不畏惧,面不改色,对着他们冷笑。

争座位帖唐颜真卿

李希烈假惺惺站起来保护颜真卿,让他的养子退下。接着,把颜真卿送进驿馆,想慢慢软化他。

过了几天,4个藩镇的首脑都派使者来跟李希烈联络,希望李希烈即位称帝。李希烈大摆筵席款待他们,也请颜真卿参加。

叛镇派来的使者看到颜真卿来了,都向李希祝祝贺说:“早听说颜太师德高望重。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太师正好来到这里,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

颜真卿扬起眉毛,对着四个使者骂道:“做什么宰相!我快80了,要杀要剐无所畏,难道会受你们的诱惑,怕你们的威胁吗?”

4名使者被颜真卿凛然的神色震住了,缩着脖子不敢说话。

一年以后,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兵士们在囚禁颜真卿的院子里,架起柴火,倒足了油,威胁颜真卿说:“再不投降,就把你烧死!”

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指的是盛唐书法大家颜真卿的书法劲健厚重,筋健丰满,而“柳骨”指其后的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遒媚劲健,可与颜书相媲美,后人称之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二话没说,纵身就往柴火跳去,叛将们急忙把他挡住,向李希烈禀报。

李希烈想尽办法也没能使颜真卿屈服,就派人逼迫颜真卿自杀了。李愬夜袭蔡州安史之乱使唐王朝由盛转衰,朝廷权威下降,地方藩镇势力强大;父死子继,不服从中央委派,控制财、政、军权,形成割据。代宗、德宗朝都实行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但成效甚微。宪宗即位时,长安毗邻的淮西镇已割据50余年,严重威胁朝廷,宪宗决定征讨。

公元814年农历闰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侵掠。对淮西早有戒心的唐宪宗,遂于十月以严绶为招抚使,督诸道兵进讨。但严绶无能,被吴元济打败。宪宗以韩弘为将代之,但韩弘出于私心,不愿淮西速平,以至损兵折将,让淮西军气焰更加嚣张。正当宪宗为淮西战事毫无进展犯愁之际,身为太子詹事的李愬挺身而出。宪宗龙颜大悦,让宰相裴度领军,李愬为先锋,进征淮西。

公元817年农历一月李愬任唐、随、邓三州节度使后,着手制定奇袭吴元济老巢蔡州的战略方案。他至唐州抚恤伤卒,假装自己懦弱以使淮西军松懈轻敌。在与叛军的几次交锋中,他对俘捉的敌方兵将,皆以礼相待,不加侮辱,让他们感恩而愿死心塌地归顺,并详尽地把淮西的战备情况告诉他,使他知己知彼。有一次,唐军俘获了吴元济手下骁将丁士良,士兵们请求把他的心挖出以解众恨,但李愬见丁面无惧色,暗自叹服,令为其松绑,免其死罪。丁士良本以为必死,没想到李愬放了他,泪水顿时倾眶而出,给李愬跪下感谢并言愿以死报李之厚爱。李扶起他,任他为“捉生将”,又用其计擒住淮西又一骁将吴秀琳,并以礼相待,吴秀琳也感激不尽,愿报效朝廷。李愬发现吴秀琳部下有个叫李宪的,智勇双全,很是喜欢,便为其改名“忠义”,帐下留用。

藩镇割据

唐代“安史之乱”后,部分节度使凭借自己手中的兵权、财权和中央政权相对抗。这种局面首先出现在唐代宗时期,叛乱的降将割据一方,他们不受中央政令的管辖,而且彼此间征战不已。在唐中后期,藩镇势力与中央朝廷互有消长,当中央政权比较强大时,就会想方设法打击藩镇;中央政权比较弱小时,藩镇就会更跋扈一些。

不久李设计生擒了吴元济军中骨干李,此人精于谋略又勇武善战,之前屡败唐军,令唐军损失惨重。唐营部将纷纷请求杀掉他,李愬为保护他,在派人押他入京时,密奏宪宗,请求赦免李祐以为己用,并强调若杀之则淮西难平。宪宗在李愬的苦求下赦免了李祐。李愬当即任他为“六院兵子使”,让他配刀出入大本营。李祐为李愬对己信赖有加而感激涕零,随即献计“雪夜袭蔡州”。李愬大喜。

公元817年农历十月十日,大雪纷飞,寒风凛冽,这天下午,李愬突然号令三军紧急集合,以李祐、李忠义为先锋率3000人马东进,自己率主力跟进,唐州刺史田进诚引3000人殿后。部队东急行60里,袭占沿途要点,抵汝南张柴村后,李愬令丁士良领500人留守以断诸道桥梁;又遣兵500警戒朗山,然后向全军宣布此行目的是去蔡州捉拿吴元济。全军将士大惊失色,监军大哭:“果堕李祐奸计!”李愬不作理会,令三军继续前进。士兵们以为此行有去无还,但将令不敢违抗,只得前进。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夜半,风雨更加肆虐,唐军在四点钟抵达了蔡州城下。蔡州自李希烈反唐以来,经吴少诚、吴少阳到吴元济,官军不至此地已30多年了,因此,吴元济毫无防备。李祐、李忠义首当其冲,率兵在城墙上掘坎而上,杀掉熟睡的门卒,只留更夫继续打更,城中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平静如常,唐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已进至内城。

王建《赠李愬仆射》诗中记叙了夜袭蔡州城时风雪交加、人马息声的行军场面,从这组唐骑兵蜡像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

鸡鸣时分,风雪稍停,李愬军已占据吴元济的外衙,这时守卫才发现情况异常,忙告于吴元济。吴元济此时还未睡醒,听到报告,不以为然,说:“慌什么?这是俘虏抢东西罢了,等天亮时把他们全杀了就是。”稍后又有士兵报城已失守,吴元济仍不在意,说这一定是驻洄曲的士兵索取寒衣来了。及至听到李愬军中号令之声,吴元济才大惊,忙组织军队登牙城抵抗,但此时唐军已全部蜂涌入城,他哪能挡得住?无奈之下吴元济出城投降,李愬把他解送长安,淮西遂平。

大事记

公元780年,唐朝废租庸调制,行两税法。

唐德宗宠信宦官,贪得无厌的宦官便想尽办法来盘剥百姓,不择手段地掠夺财物。他们设立了“宫市”,派太监专门到宫外采购宫里需要的东西。这些太监看到他们需要的货物,只付给百姓1/10的价钱,强行购买。后来,索性派了几百个太监在街上瞭望,看中了就抢走,叫做“白望”。

还有一些宦官在长安开设“五坊”。五坊是专门替皇帝养调雕、养鹘、养鹞、养鹰、养狗的地方。五坊里当差的太监,叫做五坊小儿。这批人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专门向百姓敲诈勒索。

那时候,太子李诵住在东宫,由两位官员——王叔文、王伾陪伴读书。太子读书之余,喜欢下棋写字。而王叔文和王伾,一个是个好棋手,一个写得一笔好字,于是他们俩就经常在东宫陪太子读书下棋。

大事记

公元801年,杜佑撰成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通典》。

王叔文是下级官员出身,多少了解一些百姓疾苦。他趁跟太子下棋的机会,向太子反映外面的情况。太子听到宦官借宫市为名在外面胡作非为,大为不满。有一次,几个侍读的官员在东宫议论起这件事,太子气愤地说:“我见到父皇,一定要告知这件事。”

王叔文说:“我看殿下眼下还是不宜管这些事。如果坏人在皇上面前挑拨离间,说殿下想收买人心,皇上怀疑起来,殿下很难辩白。”

太子猛然醒悟说:“没有先生提醒,我很难想到这一点。”

从此,太子对王叔文更加信任。王叔文认为德宗已是暮年,太子接替皇位是迟早的事,就私下替他物色朝廷中有才能的官员,跟他们结交。

没想到过了一年,太子得了中风病,说不出话来。年老的唐德宗为此事急出病来,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去世,时年64岁。二十六日,太子李诵于太极殿即皇帝位,是为顺宗。

顺宗即位前,已因中风而不能说话,所以不上朝堂处理国事。

两税法

唐后期实行的赋税制度。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继续实行。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公元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它的主要内容是:(1)“以资产为宗”,即按土地、财产的多少来确定应纳税额。(2)“费改税”,把当时混乱繁杂的税种和各类收费合并统一起来,归并为户税与地税两种。(3)“以征收货币为主”,两税法以征收钱币为主。规定除田亩税以谷物形式交纳外,其他一律折合成钱币交纳。(4)“统一征收时间”,两税法规定每年纳税时间分夏秋两季。两税法的实行,使唐政府的收入增多了,但地主把赋税转嫁给农民,农民所受的剥削更重了。

唐顺宗不能说话,只得靠原来在东宫伴他读书的官员王叔文、王伾来帮他处理朝政。王叔文明白自己力量不够,不便公开掌握朝政大权,只好请一个老资格的官员韦执谊出来做宰相,自己当一名翰林学士,为顺宗起草诏书。他和韦执谊、王伾相互配合,又起用了刘禹锡、柳宗元等一些有才能的官员,这才把朝政大权抓了过来。

大事记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后决心革除弊政,他任命王叔文、王伾等改革,但不久即失败,史称永贞革新。

王叔文掌权后,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整顿宦官欺压百姓的坏风气。他替唐顺宗下了一道诏书,免了一些苛捐杂税,统统取缔了宫市、五坊小儿一类欺负百姓的事。这个措施一实行,长安百姓个个拍手称快,一些作恶多端的宦官却气歪了脸。

王叔文又对财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历史上称为“永贞革新”(“永贞”是唐顺宗的年号)。

王叔文大力度的改革,自然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宦官头子俱文珍认为王叔文的权力过大,便以顺宗的名义解除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

不出一个月,俱文珍又勾结一批拥护他们的老臣,以顺宗病重不能执政为由,由太子李纯监国。又过了一个月,太子正式即位,这就是唐宪宗。

顺宗一退位,俱文珍等一批宦官立刻把王叔文、王伾革职,贬谪到外地去。第二年,又处死了王叔文。“永贞革新”不到一年就全盘失败,那些支持王叔文一起改革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

宦官专权

唐玄宗统治后期,宦官开始受到重用,安史之乱后,宦官的权势进一步膨胀起来。代宗时,宦官程元振、鱼朝恩先后专权,并且控制了强大的禁军,从此气焰更加嚣张。唐宪宗以后,唐朝有8个皇帝为宦官所立,两个被宦官所杀,大臣进退也任其随心所欲,宦官蛊惑皇帝,作威作福,加剧了朝廷的腐败和社会矛盾。

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是一位为世人所熟悉、所敬慕的诗人。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他也是堪称一流的大诗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出生在河南郑州新郑一个官僚士族家庭里。幼时的白居易聪明过人,五六岁起就开始写诗,八九岁时已能按照复杂的音韵写格律诗。

16岁时,白居易初次进京应举,当时的苏州太守韦应物把他引见给大诗人顾况。他送上新诗作《赋得古原草送别》,顾况看着诗卷,轻轻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顾况读完后不禁拍案叫绝。从此,白居易的声名大振。

白居易20岁时回到安徽宿县家中,废寝忘食,发奋攻读。从28岁起,他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十年之间,三登科第”。

白居易在中央和地方总共做了40多年官,中间也曾辞职和被贬过,但他为官清正廉洁,从来不向恶势力低头。

白居易在陕西周至县当县尉时,结识了陈鸿、王质夫,三人同游仙游寺,聊天中时常谈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感慨兴叹,于是大家鼓励他写一首叙事诗,后来终于写成名篇《长恨歌》。《长恨歌》以刚刚成为历史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诗人意在写出这一桩历史上莫大的悲剧,以为将来之鉴。全诗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对唐明皇的纵情误国和杨贵妃的恃宠致乱作了讽刺和批评;这是符合诗人的创作意图的。但是写到后半部分,诗人几乎把所有的才气和情感都倾注在这两位爱情悲剧的主角上,对他们的不幸寄寓了深深的同情。以现在的作文标准来看,这几乎可以算作“偏题”,一定是不合格的了,但多亏诗人是受情感的驱使而不是受理智的约束,才有了这传诵不衰的爱情名篇。

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图明仇英

现在看这首长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着力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生离死别以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中极力地铺陈和渲染了马嵬之变以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哀思悼念: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在入蜀途中,风尘荏苒,一路仓皇,尚且见月伤心,闻雨肠断,回到昔日共同生活的长安,睹物思人,又是怎样的凄楚心境: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大事记

公元808年,清虚子著《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上面记载了原始火药配方,火药发明当在此之前。

走在昔日同行同止的故地,看见芙蓉绽放,就想起了爱人的笑靥;看见新柳垂枝,就想起了爱人的细眉。这里的一枝一叶,莫不关联着心灵最深处的那份情感。生死悠悠,相别经年;在帐冷灯昏的深深寂寞里,度过了多少年不眠的长夜,爱妃的一缕芳魂却从未入梦以慰相思。于是有一个临邛道士帮助寻找,上天入地两处茫茫都不见。后来,终于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之上找到了杨妃。仙境里的她,玉容寂寞梨花带雨,原来是一样的苦苦相思。她殷勤地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情,重申前誓,以回报玄宗对她的思念: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刻骨的相思化为了不绝的长恨,李杨的爱情得到高度的升华,普天下的痴男怨女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激起了强烈的心灵震撼。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回环往复而又缠绵悱恻的旋律,使这首诗成为了一个精妙绝伦的艺术珍品。

《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著。张彦远出身于颇富收藏的宰相世家,学问渊博,擅长书画。张彦远的两部著作:《历代名画记》和《书法要录》分别就绘画和书法搜集了丰富的前代的材料,尤其前一书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是对于中国古代美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贡献。著有《法书要录》、《彩笺诗集》等。《历代名画记》成书于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是他盛年之力作。

白居易为官期间也很关心百姓的疾苦,如诗歌《新丰折臂翁》就和杜甫的名作《兵车行》有些类似。诗中借一位88岁的老人追述他当年“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得大石槌折臂”的惨痛故事,说明了百姓不愿参加不义之战的真实心态。《卖炭翁》则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而对倚势凌人的官宦充满了憎恨。

公元807年,白居易被授翰林学士,3年后,被任为左拾遗。因屡次直言进谏和写了不少讽喻诗,白居易为权贵们所记恨。在一连串的恶毒攻击下,唐宪宗不分青红皂白,把白居易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一打击,使白居易郁郁不乐,在悲哀和愤恨中,写下了“似诉平生不得志”的传世名篇《琵琶行》。《琵琶行》是诗人遭到政治打击被贬官为江州司马时的作品。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去浔阳江头为友人送行。在醉不成欢、满目凄凉的分别时刻,忽然听到了阵阵动人心弦的琵琶声。原来是一位独守空船的女子正用琵琶抒发自己的哀怨。她本是京城长安的一位色美艺高的名妓,在年长色衰之后,不得不委身于一个重利轻情的商人,就这样飘零于江湖间,一天天地打发自己的寂寞时光。琵琶女的一席倾诉和凄凄切切的琵琶曲,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遭遇。20年前自己也曾心怀壮志走进长安,但几番坎坷,几番磨难之后,也和这位可怜的歌妓一样被抛出了京城,过着屈辱的生活。于是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沉感叹。这首诗不仅内涵饱满,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典范。

后来,白居易又被召回长安。在长安城,他看到昔日的朋友们个个为了权势明争暗斗,意识到此地不可久留,于是上奏本,力求外放,得到了批准。

白居易晚年目睹朝政黑暗,对政治斗争深感厌倦,便辞官隐居洛阳。在那里,他十分喜爱清幽的香山寺,便携书僮移居那里,并和寺僧结社,经常唱酬,自号“香山居士”。

元和中兴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宪宗元和年间,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朝廷对藩镇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态度,先后几次出兵平叛。公元817年,大将李愬夜袭并攻陷淮西蔡州(今河南汝南),长期割据的淮西镇自此归顺。其他藩镇也纷纷表示听命,中央实现了暂时的统一,史称“元和中兴”。但是元和中兴并没有恢复盛唐时富强繁荣的局面,公元820年,宪宗被宦官毒杀,各藩镇变乱重起,而且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此后,白居易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了。他一生共写了2800多首诗,后人对他的为人和文学成就有着高度的评价。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杰出书法家。他从小就喜爱书法,勤奋练字,据说他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也毫不在乎。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著名书法家。29岁时他考中进士,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唐穆宗偶然看见他的笔迹,认为是书法圣品,就把柳公权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40多岁。他的为人既有骨气又一丝不苟;同样地,他的字也显露了他这种特质。在长安,他的声望与地位得到提高,一般王公贵族都不惜巨金争相请他作书。

神策军碑唐柳公权

此碑刻于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在唐神策左军驻地,故而拓体极少,为柳公权66岁时书,书法劲健,笔画圆厚,为柳公权书法中的最佳作品,行书完整,犹如墨迹。

柳公权能很好地总结自晋至唐楷书书体的变化发展。他最初由王羲之书法入手,后来专学欧、颜。他的书法继承了颜体雄壮的特点,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特点,把点画写得好像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还继承了初唐的秀媚书风,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柳体”。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柳公权出,矫肥厚之病,专尚清劲”。他的楷书尤为知名。其楷书结体劲媚,自成一家,与颜真卿的书法齐名,人称“颜柳”。

周昉的“仕女图”

周昉是中唐时期杰出的画家。他最擅画宫廷贵族女子,即仕女图。他观察人物细致深刻,所画仕女体态丰满,仪态从容,风姿绰然,构图简洁,用笔刚劲,极具神韵。《簪花仕女图》和《挥扇仕女图》是其代表作。

柳公权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的书名显赫,许多人甚至外国使者也专门带着财宝来求购他的字迹。当时大臣家庙的碑志,几乎都出自柳公权手笔。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到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禁中,仕途通达。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他却性格刚直,并经常借书法向皇帝讽谏。据说唐穆宗曾问他怎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

柳公权的书法可分为两大类风格:一类以《金刚经刻石》、《冯宿碑》等为代表,结体严谨平稳,笔法灵巧劲挺,具有晋唐以来楷书的劲媚意趣;一类以《神策军碑》、《玄秘塔碑》为代表,一变晋唐楷书姿媚的风格,严谨之外又开阔疏朗,体势劲媚,自成一体。总之,他的书法,下笔斩钉截铁、干净利落、刚劲挺拔,结体严谨浑厚。他虽学颜,但自出新意,故与颜并称“颜筋柳骨”。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碑刻《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风格仍继承王家风范,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柳公权书法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玄秘塔碑》。《玄秘塔碑》作于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二月,原碑现存于陕西西安碑林。此碑在柳公权传世的书迹中最为著名,是历来影响最大的楷书范本之一。

柳公权是对书法艺术发展作了重要贡献的一位著名书家。由于他的书法造诣很深,名望很高,故为后世人们所重视,论者说:“书贵瘦硬方通神。”柳公权的书法以此取胜,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宋代的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成名家。”

大事记

公元823年,“唐蕃会盟碑”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裴度、李愬平定了淮西叛乱后,唐宪宗觉得脸上光彩,决定立一个记功碑,来纪念这一次胜利功绩。裴度手下有个行军司马韩愈,擅长写文章,又跟随裴度到过淮西,了解淮西的情况。唐宪宗就命令韩愈起草《平淮西碑》。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郡望为河北昌黎,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死后朝廷又给了“文”的谥号,所以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等称谓。他3岁而孤,早年随兄嫂游宦避乱,游离转徙。他7岁读书,13岁能文,后来跟从独孤及和梁肃学习。贞元八年(公元792年)韩愈考上进士,然后又去吏部考试,接连3次失败,于是他不得不去当其他官员的幕僚。几年后被任命为四门博士,总算正式地步入了仕途,历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有过多次遭贬谪的经历。

韩孟诗派

唐代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作家除韩、孟外,还有李贺、贾岛、卢仝、马异等。这一诗派继承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标新立异,洗削凡近,把怪怪奇奇的审美情趣带进诗歌中,以光怪陆离、雄奇怒突为美,以生新瘦硬为美,重视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发挥作者的想象力,为抒情需要,甚至对客观事物进行面目全非的改造。语言上,出现散文化倾向,以文为诗,打破诗歌回环往复之美,构成不对称的美。

宋代的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评韩愈说:“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通常被视为对韩愈其人最为精当的评价。他的一生,在政治、哲学、文学各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而主要成就又在文学方面。

韩愈在文学方面的最大成就是他的散文。他一生致力于散文创作的实践,写出了许多典范性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力强,无论是抒情说理还是写人叙事,都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韩愈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三大类。其论说文或阐明自己的政治和哲学主张,或议论时政的得失,或是针砭世俗发抒内心的牢骚,或是发表自己的文学主张。《原道》、《原毁》、《谏迎佛骨表》、《师说》、《马说》、《送孟东野序》、《进学解》等,都是以后文人们写文论道的样板。他在《送孟东野序》的开篇这样写道: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韩愈他从自然界的各种天籁得到启发,加以比附,在此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观点。行文奇偶交错,整齐而富有变化。

韩愈的记叙文,有叙事的,比如《平淮西碑》称颂唐宪宗力排众议平定叛乱的功绩。他写人的文章最多,如《张中丞传后序》记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英雄,《柳子厚墓志铭》详细记载柳宗元的生平事迹。这些作品记叙十分生动,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韩愈书法

韩愈的抒情散文,多数见于祭文、书信、赠序。这类文章最能够见出作者真挚的性情,也是韩愈散文中最好读的一类文章。其中有表现骨肉之间深厚感情的,也有表现朋友交往患难情谊的。以《祭十二郎文》为例,作者在追叙兄嫂的抚育之恩以及他与侄儿十二郎幼年时“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的患难与共的经历之后,有这样一段抒情:

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与相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会昌废佛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七月,唐武宗下诏大举灭佛,毁佛寺,强令僧尼还俗。武宗喜好道术,讨厌僧尼耗费天下之财,登位以后召道士入宫中,信道士赵归真之言,遂决定毁佛。在灭佛同时,亦波及大秦景教、祅教。宣宗即位后,又下令复兴佛教。

作者行文朴素,如泣如诉,仿佛是与逝者共话家常,在述说中自然地流露出对于十二郎的怀念与痛悼之情,令人肝肠寸断。

韩愈的古文,气势充沛,纵横捭合,或诡谲,或严正,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在司马迁之后,他是成就最为显著的散文大家,受到古代文人的高度推崇。后来,人们把他和柳宗元两人称为“古文运动”的倡导人。

韩愈不但文章写得好,还是个直言敢谏的大臣。在他写完《平淮西碑》之后,便做出了一个得罪朝廷的举动。

原来唐宪宗到了晚年,迷信起佛教来。他听说凤翔的法门寺里有一座叫护国真身塔的宝塔,塔里供奉着一根骨头,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祖留下来的一节指骨,每30年才能开放一次,让人礼拜瞻仰。人们瞻仰之后,便能够求得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佛骨崇拜本来就是违背释迦牟尼“四大皆空”的祖训的,但许多寺院为了迎合僧众的迷信需要,就人为制造一些假佛骨(影骨)或假舍利(舍利是火化时修行者体内结石遇高温后的结晶体,假舍利则大多为水晶制品)。唐宪宗对此深信不疑,特地派了30人的队伍,到法门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长安。他先把佛骨放置在皇宫里供奉,而后送到寺里让大家瞻仰。下面的一班王公大臣也千方百计想得到瞻仰佛骨的机会。

端砚

端砚始于唐代,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

韩愈向来不信佛,对这样铺张浪费来迎接佛骨很不满意,便给唐宪宗上了一道奏章,劝谏宪宗不要干这种劳民伤财的迷信事。他说,佛法的事,中国古代没有记载,只是在汉明帝以来,才从西域传进来。历史上凡是信佛的王朝,寿命没有长的,可见佛是不可信的。

唐宪宗接到这个奏章,龙颜大怒,立刻把宰相裴度叫了来,说韩愈诽谤朝廷,一定要处死他不可。

裴度连忙替韩愈求情,唐宪宗才慢慢消了气,说:“韩愈说我信佛过了头,我还可宽恕他;他竟说信佛的皇帝寿命都不长,这不是在咒我吗?就凭这一点,我决不能饶了他。”

后来,有很多人替韩愈求情,唐宪宗没杀韩愈,把他降职到潮州去当刺史,一年后才回到了长安,负责国子监(朝廷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的工作。就在这一年(公元820年),唐宪宗死在宦官手里。他的儿子李恒即位,是为唐穆宗。

宦官专权时期,朝廷官员中凡是有反对宦官的,大都受到打击排挤。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不同的派别。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唐宪宗时,两党政争开始,穆宗时朋党正式形成,历经敬宗朝、文宗朝、武宗朝、宣宗朝,两党此起彼伏,反复较量,持续达半个世纪之久。两党斗争的形式是交替掌权,一党掌权,就积极排挤另一党,把朋党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两派官员互相攻击,争吵不休,这样闹了40年,历史上把这场政治争斗叫作“朋党之争”。

朋党之争图

唐代党争既有传统士族与庶族斗争的一面,又混杂了大官僚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争斗中两派又援引宦官作靠山,得势后便大力排挤政敌,从而演变成为掌权而进行的互相倾轧,结果进一步加深了统治危机。

这场争吵开始于唐宪宗在位之时。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能够直言敢谏之人。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另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都批评了朝政。考官看了卷子后,认为这两个人都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向唐宪宗推荐了。

宰相李吉甫知道了这件事。李吉甫是个士族出身的官员,他本来就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有想法,现在出身低微的李宗闵、牛僧孺居然对朝政大加指责,揭了他的短处,更加令他生气。于是他在唐宪宗面前说,这两人被推荐,完全是因为跟考官有私人关系。唐宪宗对李吉甫的话深信不疑,就把几个考官降了职,李宗闵和牛僧孺也没有得到提拔。

李吉甫死后,他的儿子李德裕凭借他父亲的地位,做了翰林学士。那时候,李宗闵也在朝做官。李德裕对李宗闵批评他父亲这事件,仍旧记忆犹新。

大事记

公元868年,王阶刻印《金刚经》,为世界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唐穆宗即位后,又举行了进士考试。有两个大臣因为有熟人应考,就在私下里与考官勾通,但是考官钱徽没卖他们人情。正好李宗闵有个亲戚应考,结果被选中了。这些大臣就向唐穆宗告发钱徽徇私舞弊。唐穆宗问翰林学士,李德裕便谎称有这样的事。唐穆宗于是降了钱徽的职,李宗闵也受到牵连,被贬谪到外地去做官。

李宗闵认为李德裕存心排挤他,恨透了李德裕,而牛僧孺当然同情李宗闵。从这以后,李宗闵、牛僧孺就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一派,李德裕也与士族出身的官员拉帮结派,双方明争暗斗得很厉害。

唐文宗即位之后,李宗闵利用宦官的门路,当上了宰相。李宗闵向文宗推荐牛僧孺,把牛僧孺也提为宰相。这两人一掌权,就合力对李德裕进行打击,把李德裕调出京城,派往四川(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做节度使。

甘露之变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专权,连文宗皇帝也受他控制。宰相李训与凤翔节度使郑注等人密谋铲除宦官集团。在杀宦官王守澄之后,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他们又以左金吾卫石榴树上有甘露为名,诱仇士良等人前去观看,以便诛杀。不料被仇士良等人察觉,仇士良率兵捕杀李训、舒元舆、王涯等人,史称甘露之变。因此事受株连者达千余人之众。

唐文宗本人因为受到宦官控制,没有固定的主见。一会儿用李德裕,一会儿用牛僧孺。一派掌了权,另一派就日子不好过。两派势力就像走马灯似地轮流转换,把朝政搞得十分混乱。

牛、李两派为了争权夺利,都向宦官讨好。李德裕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监军的宦官杨钦义被召回京城,人们传说杨钦义回去必定掌权。临走的时候,李德裕就办酒席请杨钦义,还给他送上一份厚礼。杨钦义回去以后,就在唐武宗面前竭力推荐李德裕。到了唐武宗即位以后,李德裕果然当了宰相。他竭力排斥牛僧孺、李宗闵,把他们都贬谪到南方去。

公元846年,唐武宗病死,宦官们立武宗的叔父李忱即位,就是唐宣宗。唐宣宗对武宗时期的大臣全都排斥,即位的第一天,就把李德裕的宰相职务撤了。

李德裕一贬再贬,于公元848年死于贬所,从此李党瓦解,牛李党争以牛党的胜利告终。宣宗以后,牛李两派的领袖人物相继去世,朋党终于停息。

历经六朝近40年的牛李党争,使官僚集团陷于严重的内耗之中,他们为争夺自身的政治权力而丧失理智,不惜一切,乃至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但两党官员有些还是做出一些政绩的。如李党首领李德裕曾经辅佐朝廷北破回纥,安定边陲;又平定昭义镇叛乱;抑制宦官权力,并裁减冗官、禁断佛教。但他却又不择手段维护自己的同党,陷害敌党,可惜一代名相身陷朋党倾轧中而“功成北阙,骨葬南溟”。

大事记

公元874年,王仙芝等起义于长垣;次年,黄巢于冤句起义响应,唐末农民战争开始。

唐朝末年,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之争,朝政混乱不堪。尽管唐宣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但也不能改变这种局面。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只知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腐朽到了极点。僖宗初年,河南、山东一带连年天灾,庄稼颗粒不收,许多人以草籽、槐树叶充饥,而官府只知向百姓搜刮。于是,唐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这里爆发。

黄巢像

公元874年,濮州(治所在今河南范县)地方有个盐贩首领王仙芝,带领几千农民,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王仙芝称自己为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出文告,揭露朝廷造成贫富不等的罪恶,这个号召很快得到贫苦农民的响应。不久,冤句(今山东曹县北)地方的盐贩黄巢也起兵响应。

后来,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了,继而转战山东、河南一带。黄巢决定跟王仙芝分两路进军,王仙芝向西,黄巢向东。不久,王仙芝率领的起义军在黄梅(在今湖北)打了败仗,他本人也被唐军杀死了。

王仙芝失败后,剩余的起义军重新与黄巢的队伍会合,大家推黄巢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

当时在中原地区的官军力量还比较强,起义军进攻河南的时候,唐王朝在洛阳附近集中大批兵力准备围攻。黄巢看出官军的企图,决定攻打官军兵力薄弱的地区,于是带兵南下。后来,一直打到广州。

起义军在广州休整后不久,岭南地区发生了瘟疫。黄巢于是决定挥师北上。

公元880年,黄巢统率60万大军开进潼关,声势浩大。

起义军攻下了潼关,唐王朝惊恐万状。唐僖宗和宦官头子田令孜带着妃子,向成都出逃,来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员全部出城投降。

过了几天,黄巢在长安大明宫称帝,国号叫大齐。经过7年的斗争,起义军终于取得了胜利。

但是,黄巢领导的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攻占过的地方,都没留兵防守。几十万起义军占领长安以后,四周还是官军势力。没过多久,唐王朝便调集各路兵马,把长安围住。长安城里的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困难。

黄巢派出大将朱温在同州(今陕西大荔)驻守。在起义军最困难的时候,朱温竟投降了唐朝。

白马驿之祸

唐末农民战争之后,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朱全忠利用自己的军事实力,大规模地诛杀宦官。第二年,朱全忠逼唐昭宗迁都洛阳,并强行命令朝廷百官随驾东行,随后指使人暗杀昭宗,立太子李柷为帝,这就是唐哀帝。公元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臣,紧接着又在白马驿把30多位被贬的大臣全部杀死,尸体全部投入河中,史称“白马驿之祸”。这次事件以后,朱全忠在政治上的阻力已经全部扫除。公元907年,朱全忠逼迫唐哀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梁,建都开封,他就是梁太祖。五代的历史开始了。

三月,唐僖宗任用先前因兵败逃往鞑靼部落的李克用父子攻击黄巢军。李克用率沙陀兵5万讨伐起义军,取得成效。四月,联合忠武、河中、义武等军击溃黄巢军,收复长安。

黄巢带领起义军撤退到河南时,又遭到朱温、李克用的围攻。公元884年,黄巢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失利,官军紧紧追赶。最后,黄巢在泰山狼虎谷兵败遇害。

长达10年之久的唐末农民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政权,导致统一王朝彻底的大分裂。黄巢虽没有灭亡唐朝,但土崩瓦解的唐王朝已名存实亡。

大事记

公元907年,朱温逼哀帝禅位,自即帝位,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激荡岁月:1976年的中国杨家将三国说说三国之名将风云副队十级社恐!抠地破案两不误如懿传:我成了进卫的头号CP粉她,夜场野玫瑰,疯批大佬撩红眼红楼之瑚琏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