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赋异禀,你怎么可能这么优秀!(1/1)
电话那头的张局听了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原本以为这个月可以实现辖区内太平无事,没有任何案件的发生。
毕竟自己的辖区在过去的9个月内已经连续9个月没有任何一个刑事案件的发生。
在前天的全市联席会议上,市长亲自表扬了张局在公安工作方面很有能力,特别在涉及人身伤亡案件的防控方面很有成效。
当然,市长特地嘱咐,如果在剩下的三个月的时间内,继续保持没有一个杀人案件发生,那么今天全市城市安全的KPI就会走在全省的最前列。
原本市长对张局长是寄予厚望,但是现在,这个希望将会破灭了。
因为从昨天的校园湖水中发现了一具女尸体,今天在山上也发现了一具女性尸体。
关键的是,这两个死亡案件都是他杀案件。
不是意外的落水死亡,也不是自己上吊死亡。
在张局看来,对于一个死亡案件,如果仅仅是自己意外死亡,或者是他人杀害死亡,影响力不会这么大。
但是,如果是他人杀害死亡,那么影响力就很大了。
性质就很恶劣了。
尤其是涉及女性死亡的案件。
那更是严重中的严重。
不过,张局在语气重,还是保持镇定。
他还是不死心,继续问道:“你们在现场仅仅是看了看尸体和周围的情况,就能判断是个杀人案件吗?”
张队长说道:“报告张局,现场勘查的过程中,我们一开始也觉得是一个上吊自杀案件,但是经过详细的讨论之后,我们的还是坚定的认为,这是一个他杀案件。”
“现场讨论?我记得刚才你们出去的时候,就你和姝宁两个民警嘛”
“局长,民警虽然只有我和姝宁两个人,但是参与讨论有四个人。”
“四个人?怎么会有四个人?”张局长惊讶的问道。
毕竟在他们出发的时候,就是他们两个民警,难道另外两个人是辖区派出所的人吗?
此刻,张局长的脑海中,正在搜索着辖区派出所的人员,只是想猜猜是哪个如此的上进,竟然主动参与刑侦工作。
这两年,刑侦工作正是缺人的时候,如果有人这个时候对刑侦工作很感兴趣,那么完全可以把他调入刑侦队。
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再说,刚才张队长电话中特地强调是四个人讨论的结果,那
么也充分另外两个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作用也很大。
不过,当张队长继续汇报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猜测全错了。
“报告张局,另外两个人不是民警,而是学生。”
“学生?难道是刚才和你们在一起的学生。”
张队长回答:“就是他们,他们是刚报到的大一新生。”
原本张局长想开口说“真的是糊涂”,大一新生也能参与你们的讨论。
到底是他们的水平太高了,还是你们的水平太低了。
听到这里,张局长对于刚才张队长给出的分析结论产生了质疑。
不过,他还是没有表现出来。
自古有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就算怀疑,也不能外露。
张局长委婉的问道:“张队,你们都是刑侦专家,请告诉我一下你们的分析依据,也让我来学习一下。”
电话那头的张队长正在腐败尸体的旁边,当他听到张局的问题后,十分意外。
他与张局长合作很多年,但从张局走上局长的位置后,就基本上不会问推理的依据了。
怎么今天突然要问自己分析意见的依据呢?
是他在怀疑我们的结论呢?
还是说他老当益壮,活到老学到老呢?
不过,根据张队长对于他了解,他宁愿相信是第一种可能。
尽管分析了透彻,但是张队长依然面不改色,语气没有任何波澜。
作为职场的老手,这点淡定还是有的。
“报告张局,刚才我们四个人仔细分析,认为是一件杀人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
在电话中,张队长把刚才吴畏的分析过程详细陈述了已编辑。
张局听了直接说道:“精辟!妙哉!”
张队长继续说道:“张局,其实这个推理的依据是我们警校的大一新生吴畏想出来的。”
“什么?大一新生?”
最让张局长震惊的事情是,他是一个大一新生!
名字不重要,但是身份很重要!
细思极恐!
大一新生就能够在犯罪现场进行分析!
不仅分析,还能说的头头是道,符合逻辑顺序!
张局曾经也是警校的风云人物,年轻的时候连续四年蝉联学校模拟案件推理第一名。
即使是这样的业务水平,他在进入公安局实习的时候,依然是无法有效的分析案件。
甚至很多疑难案件,他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张局实在难以想象这个大一新生是怎样的天赋异禀!
就在张局陷入无限感慨的时候,张队长说道:“这个姓名叫吴畏的年轻人,真的是块侦查破案的料!”
“不过,可惜了,现在刚开始大学,要是毕业的实习生,就可以自己上手参加工作了。”
平时都是冷面将军的张队长,竟然主动的夸奖人,而且是在张局的面前夸奖人。
罕见!
真的是罕见!
张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有种太阳打西边出来的错觉。
这是何等的优秀!
这个时候,张局长浮现出吴畏的影子!
只是在他们出发去现场之前,对于他仅有一面之缘,但现在脑海中他的形象愈发的深刻。
不过,记忆中的吴畏看起来文质彬彬啊。
丝毫没有看看蓝天、看看花草的学术家的思索啊!
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张局长的脑海中都是这个年轻人的样子!
随即,张局在电话中说道:“你们马上回来,我要听你们的案件汇报,尤其是吴畏务必一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