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提升与残杀(1/1)
赵光义当上皇帝后为了稳定人心,除了给予朝中大臣升官赐爵外,对他那些死党的赏赐更是异常优厚。
就说那个在关键时刻给他通风报信的太监内侍王继恩吧,赵光义对他很是宠信,宠信得使那些当官的人都开始巴结他,走他的门路,结果也都得到了想要得到的。赵光义加封王继恩本人为剑南西川招安使,命他掌管一方军权。他作为一名太监,赵光义真是对他好透了。
赵光义当皇帝后拜给他研制毒药的程德玄为翰林使,没有多长时间,又升至刺史的位置。赵光义非常宠信他,使他周围的人都心热眼红,当然也聚集了不少阿谀奉承之人。不过这个人非常贪财,经人多次举报,赵光义不得不派人查证,然后给予降职处分。他为此心里对赵光义大为不满,暗地里说赵光义是过河拆桥的小人。因为不仅赵光义毒死赵匡胤的毒药是他所赐,赵光义毒死的好多人所用的毒药也都是他暗地里所授。
公元978年,南唐伟大的词人皇帝李煜就是死在程德玄所授赵光义之毒药。
公元988年,吴越国主钱俶六十大寿,在赵光义赐宴后,也突然死亡。
……
赵光义对于毒药是非常喜爱的,而这个爱好贡献者就是程德玄。赵光义用他的毒药悄无声息地消灭掉了不少对手。
那个预告赵光义要发达的研究星象的马韶因为及时让程德玄向赵光义通告也跟着发达了。在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对这种星象学更是迷信。觉得马韶能预知几个小时后将要发生的事,真是神奇得令人害怕。
赵光义立即将本是平头百姓的马韶提拔为司天监主簿,负责国家天文的一些日常事务,宋朝以前还没有过这样的官职,是马韶开了先河。
就在当上皇帝数日后,赵光义在全国范围内下了一道搜捕令,命令将全国各地从事天文和术数的人皆送至京都开封,胆敢有藏匿,当即弃市;有告发的,可获三十万赏钱。
次年的十一月,赵光义把自全国搜捕到的三百五十一名这一类人进行了安置。他们当中有六十八人进入了司天台,为国家服务,剩下的将近三百人颇为倒霉,不但没有在朝廷的衙门任职,脸上还被刺了字,做了记号,定了个“矫言祸福,诓耀流俗”的罪名发配到海岛去了。
赵光义对这些人处置得非常干脆果断,力度还很大、很强硬,主要是想禁止对自己不利的社会舆论和流言于民间传播,这些人在民间总是社会舆论和流言的制造者。
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对宗室内部也进行了一系列清算,他哥哥赵匡胤是那样仁厚,而他恰恰和他哥哥相反,阴狠毒辣!为了他个人的利益,谁都不会放过。
当然,他的阴狠毒辣并不在表面显示出来,还要想方设法进行掩盖。
为了显示自己和哥哥一样宽容,也为了赢得人心,赵光义在自己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对哥哥赵匡胤的儿子和他的弟弟全给予了相当好的看顾,让赵匡胤的二儿子赵德昭当了永兴军的节度使兼任侍中,四儿子赵德芳当了山西道的节度使兼平章事,让弟弟赵廷美当了开封府的府尹,且给予赵匡胤和赵廷美的儿子与女儿“皇子”、“皇女”的称谓,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似的。然后,又下令,将弟弟赵廷美和侄子赵德昭的上朝次序排在了丞相的前面。当然了,赵德芳的位次没有被排在丞相之前,因为赵德芳本来是要做皇帝的,若不是内侍王继恩通知了赵光义而没有通知赵德芳,赵德芳就是皇帝了。赵光义忌讳这个,这是压在他心中的一块石头。
先不说那赵德芳心里是怎么想的。虽然皇室内部对赵光义夺了皇位都有不满,充满怨恨,但经赵光义一番抚慰、提拔,一个个在心里也承认了他的地位,接受了他皇帝的身份。
然而,他们却都不知道皇帝赵光义在按他的既定计划一步一步实施着。他心里很清楚,就皇室里那些人来说,皆有可能代替他当皇帝,他是从这些人的手中抢来帝位的。他必须要来个釜底抽薪,将他们彻底除掉不可。
只要想除掉,机会总是有的。先是赵德昭死了。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大和老三都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夭折了,只留下老二德昭和老四德芳兄弟两个。
赵德昭死的那一年是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
顺便说一下,新皇登基后,一般皆要改变纪年的年号,叫做“改元”。改元也就是说进入了新皇的时代,不同于先帝那个时代了。所以古代帝王一般都对改元很是看重。也因为看重,历代便形成了一个礼制的规则,在先帝去世以后,新登基的皇帝为了缅怀新逝的先帝,通常要在先帝死后的次年才能改元。当然,也有在当年就改元的,那些是篡位的皇帝。比如唐代的肃宗皇帝。在安史之乱当中,没有经过他的老子唐玄宗的允许便自己于灵武当上了皇帝,将他的老子远远地称为太上皇,改元为“至德”。这赵光义也是如此,在哥哥赵匡胤驾崩的当年就急不可待地改了元,而且是在那一年的十二月的二十二日,连七八天的时间都等不了了。他为自己改的年号就是“太平兴国”。
再说这太平兴国四年,赵德昭跟着赵光义去打幽州。有一日晚上遭遇契丹军的袭击,忽然不见了赵光义,军中的将士们都不知道他在哪里。有不少将士都想皇帝被契丹给杀死了,很是着急,于是就纷纷议论:“国中不可一日无主,何况这还是在两军阵前,没有一个中心怎么能行呢?干脆立武功郡王为帝算了!”
武功郡王也就是赵德昭的爵号。
谁想,赵光义并没有死,他又回来了,知道这件事情后大为不悦,心想:“这个小王八羔子,我还没有死呢,他就想当皇帝,就盼着我死——留着他也是祸害!”
由于心中有气,待班师回京后,赵光义便以出师不利为由不对出征的将士们进行赏赐。将士们都怂恿赵德昭去找他的皇帝叔叔请命,然而,此时他的皇帝叔叔正有气没处撒,便恶狠狠地大声冲他发火道:“等你顶替了我的位置以后,再对他们进行赏赐吧!”
弄得赵德昭差点晕过去,他明白叔叔是怀疑自己要篡他的皇帝位了,便摇摇晃晃地回到自己的住处。他心里极其的郁闷,他平时最喜欢吃肥肉,于是就命人端上来,可此时吃着也没有什么味道,但他还是不自觉地往下吃……当晚郁闷成疾,就死了。
赵光义知道后,心里又亮堂了不少,小声说:“拔个萝卜地皮松!”
但他还是来到德昭的王府,假意抱着他的尸体大哭了一番,说:“你这个傻孩子呀!”
赵德芳不傻,但在哥哥赵德昭死去一年多后,也死去了,年仅二十三岁。那一年三月的一天晚上,他也是和父亲一样,在床上睡着睡着就死去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其实,这都是赵光义暗中买通了赵德昭和赵德芳身边的人,在他们的饭食中做了手脚,下了药。
接着便轮到了赵光义自己的亲弟弟赵廷美。作为弟弟的赵廷美也是能够顶替他当皇帝的,他当然也是担着一份心的。
赵匡胤两个孩子的接连死亡,不能不让人心生怀疑,加上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不能不让有关的人员担忧,特别是赵廷美……
赵光义为了消除人们对他害死兄长的猜忌,也为了给自己继承哥哥的皇位有个堂皇的说法,在把哥哥害死五年之后,他又推出了他的“金匮之盟”——这在下一节里会专门介绍。
他的“金匮之盟”的说法,本来源于杜太后在世的时候,一家人那次闲谈,说在皇位继承上要兄死弟及。而按那次闲谈的说法,下一个当皇帝的也就应该是他的弟弟赵廷美了。
那赵廷美还活得成吗?
赵廷美心里很郁闷、很紧张,暗地里和妻子商议,妻子也很是担心,要他去找皇嫂孝章皇后说说这事。然而孝章皇后只会哭泣,还担心身边有赵光义的耳目,说:“现在哀家还有什么办法?如今他是皇帝。”
赵廷美听了揪心,默无言语。
孝章皇后说:“都怪哀家太软弱,当初一害怕就叫他是官家……”
……
没过多久,皇帝赵光义的矛头很快就对准了赵廷美。赵光义的计划很是周密,在自己刚当上皇帝的时候,便让弟弟赵廷美做开封府尹的位置,这也是他以前的官职,使人们都感觉他待自己的兄弟不薄。他很清楚,若做得过急了,事情就会向反面发展,令人心生怀疑。
你看他怎么摆治赵廷美的吧,他施行的是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要先找个借口,将赵廷美的开封府尹的官职给罢免了,让他当西京留守。
第二步,暗令赵普授意开封府尹府的李符上表朝廷举报赵廷美,说:“赵廷美无悔过之心,而且对万岁心存怨恨之情,为了避免发生什么变乱,还是把他安置到远离京城的地方吧,这样,才能让人安心。”
赵光义当即诏准,并显出一副以身作则、大义灭亲的样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把自己的弟弟赵廷美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在神农祭北边不远。
房州是非常偏远的地方,让一个王去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当一个小小的县公,这对赵廷美的打击是多么大呀,这和让他死也差不了多少了。
然而,赵光义还是不放心,又暗中命人下药将赵廷美给毒死了。有人说他是忧郁成疾而死的。其实不是,是赵光义给毒死的,和毒死赵德芳一样的方法。
这样,他好像也就放心了,侄子和弟弟都死了,只剩他一家人了,没有人跟他争皇位了。他就是以后死了,皇位也是传给自己的后代儿孙,让自己的后代儿孙代代相传……
然而正在他得意的时候,突然见他最喜欢的儿子府中人来报,儿子赵元佐在家中出事了,在拿刀乱砍人。
——赵元佐疯了!
刚开始是赵元佐正在窗前沉思默想,突然一个仆人不慎将椅子绊倒了,打断了他的思路,其实这也没什么,极平常的一件小事,然而,他却反常地拿起刀来就砍那仆人,脸色都变了,目光也变得痴呆,嘴唇还哆嗦着,不住地说着:“你这个家伙,你这个家伙……”
那仆人不想因为一点小事便挨了刀,惊恐得拔腿就跑,赵元佐就手举利刃在后面追,谁拦就砍谁。
于是众人就都知道他疯了。
赵光义听说后赶紧去儿子的府邸,让人控制住了儿子。令他遗憾和痛惜的是他最钟爱的大儿子赵元佐不知道因为什么,真的发疯了,连他这个皇帝老子也不认得了,还要拿刀来砍他。
其实这个赵元佐从小就很聪明,懂武功,好军事,且长得非常像赵光义,这也是赵光义非常喜欢他的主要原因。
只是赵光义自己造孽,他的家人并不都像他一样阴狠。他的这个善良的儿子原来和叔叔赵廷美关系非常好,叔叔平时非常照顾他,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让他学会了许多东西。有一次在战场上一员敌将趁他不防从斜刺里向他杀来,若不是叔叔奋不顾身地冲过来,他就死在了那员敌将的枪下了。
赵元佐和叔叔赵廷美的感情非常深。
在赵光义要贬赵廷美去房州的时候,赵元佐就替叔叔苦苦地向父亲求情,希望能留叔叔在京城。然而,赵光义是铁了心的,哪会听他小儿之语?
赵廷美在房州死后,作为和他关系最好的侄子赵元佐彻底心灰意冷了。他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在人面的掩盖下,心灵是那么的丑恶和阴狠,简直就不像个人,为了一个皇位,残杀自己的伯父和家中其他骨肉至亲,他实在是承受不住,就疯了……
公元995年,孝章皇后去世,赵光义在她面前说的“共享富贵,不用担心”的面纱也彻底揭去了。她死后,赵光义没有按照皇后的礼节将她下葬,甚至都不允许大臣服丧。
孝章皇后死后,赵光义把她的棺材放在普济寺,放了三年,方用一个根本不够皇后规格的葬礼草草地埋在了她的丈夫赵匡胤的永昌陵北邻。
这让当时很多人不解,都纷纷说:“这孝章皇后这样的贤德,一直性情很柔顺,并且严守礼制,毫无过错,皇帝却为何不用皇后的礼节安葬她呢?”
“这对得起太祖在天之灵吗?”
这就有了不平者。包括一些大臣们也都在议论。翰林学士王禹偁就很有意见,他在下边对人说道:“孝章皇后也曾经母仪天下,现薨,就应该依照原有的规定,用皇后的礼制进行安葬。”
王禹偁之言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还让皇帝赵光义感觉大为丢面子。于是赵光义非常厌恶和嫉恨这个王禹偁。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找了一个借口,以“谤讪”罪将王禹偁贬为了工部郎中、知滁州,说他是造谣污蔑,目无尊上。
赵光义办的这些事,不光当时的人大为不满,就连后人也是颇有微词的,对他的人格评价相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