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历史的荒谬 > “同生死,共命运”——惨绝人寰的活人殉葬习俗

“同生死,共命运”——惨绝人寰的活人殉葬习俗(1/1)

殉葬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有了把锅碗瓢盆、罐瓶钵壶、犁耧锄耙等一些死者生前爱用的器具与之随葬的习惯,以希望这位死去原始人的魂灵在黑暗的地下或空旷的天上依然能够勤劳勇敢的利用工具自食其力。随着历史进入了奴隶社会,由于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有些人逐渐变成了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奴隶主阶级。当这些奴隶主去世后,仅仅随葬一些破铜烂铁般的工具就满足不了死者的要求了。这位生前体力劳动仅限于嘴巴张合吃肉的奴隶主,迫切的需要会使用各种工具的奴隶供他驱使,于是野蛮的活人殉葬就慢慢的流行了起来。比如河南安阳侯家庄发掘的商王大墓中,总共埋葬了三百余人,毫无疑问,其中绝大部分是惨遭殉葬的奴隶,他们要在阴间继续的为主人提供全方位服务。

自西周朝开创以来,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文化水平逐渐的呈现出丰富多样化,“死人”对于殉葬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与时俱进起来。活人殉葬增添了新的内容,殉葬的人除了奴隶之外,还增加了三妻四妾、保镖大汉、帐房先生等等。更有甚者,有的诸侯君主死去后,竟然把朝中重臣也拉去殉葬,以这一种极端的方式,“死生生”的体现了君臣的“鱼水之情”。

我们对周朝殉葬制度的认识,要特别鸣谢西汉的广川王刘去疾。刘去疾虽然贵为王爷,却热衷于盗墓的勾当,在位期间,几乎把所辖境内的历代陵寝都挖掘遍了。有一次,他手下的专业考古挖坑队开启了一座又高又大古墓,大家提着马灯进入墓门后,发现过道内全被白垩和云母给填满了。众人赶忙挥锨舞铲,挖了好几丈深,才挖透了这些障碍物进入了墓室。只见墓室之中有数百具尸体,姿势各异,有横七竖八躺着的,有默默无闻坐着的,还有栩栩如生站着的。(这个姿势最牛。)盗墓者们走近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尸体保存的都相当完好,连衣服都没有腐烂,其中只有一人为男性,余下的都是女性。原来这是大名鼎鼎的西周周幽王姬宫涅的坟墓,墓中的女性全是幽王死后被殉葬的妻妾。(只可惜褒姒不在里面,不知道这一百多个妙龄女子,能否以数量压质量,从而满足幽王死后的需要。)

幽王仓促间死于犬戎入侵,所以应该不会指定殉葬的人选。他死后儿子只给他殉葬女性,从这一点看来,这位幽王生前还真是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色鬼。

比起幽王那没品味的黄色殉葬来,春秋五霸之一,秦国的君主秦穆公的殉葬那可是严肃多了。秦穆公一生求贤若渴,在位四十多年来,发了无数的竹简招聘广告,才慢慢的吸引各诸侯国的人才来西部进行大开发。在各位外来从政人员和本国政治精英的励精图治下,秦国多生孩子少种树,东败强晋,西灭戎狄,威震华夏,风光一时。正因为秦穆公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在他病危时,穆公精心挑选了一批高质量的军政大员,让他们继续跟着自己去地下为秦国出谋划策。秦穆公去世后,共有177人为他殉葬,其中包括才能出众,贤明有德的车家三良。(车奄息、车仲行、车鍼虎)

秦穆公的葬礼的确是风光气派,但是他的活人殉葬使秦国四十年来的人才储备为之一空,导致了国势大为衰弱。此后的数百年间,秦国处于一直萎靡不振的状态中,这不能不说是穆公的“功劳”。诗经中专门有一篇《黄鸟》,用来讽刺谴责穆公的殉葬行为。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但无论秦国的百姓们如何希望“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如果能让三良不死,我们愿意死一百次!)三良也终究是不能死而复生了。不过这强烈表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活人殉葬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春秋之后,人殉制度终于被各诸侯国所明令废止,历史上大规模的殉葬从此告一段落。

进入封建社会后,除了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开始之初还存在活人殉葬习俗外,中原王朝已经很少见到这种惨无人道的陋习了。然而明朝建立后,人殉却死灰复燃,再一次显示出了它邪恶的一面。

明朝的殉葬流行了皇室贵族中间,而且主要是针对于他们的三妻四妾。(大概是怕死后她们给自己戴绿帽子吧。)明太祖洪武年间,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去世,两名王妃被强迫殉葬。朱元璋本人死后,也有多达四十余名宫女妃子哭闹着“自愿”为之生殉。

《朝鲜李朝世宗实录》中为我们记载了明成祖朱棣死后她的宫女妻妾殉葬的真实情景:朱棣死后,宫人有三十多人要追随先帝于地下。在临殉的那一天,被选中殉葬的妇女们都号啕大哭,悲声不绝于耳,哭喊声震殿阁。处死这些妇女们的方法是绞刑,先在她们脚底上垫上木小床,然后把挂绳围在脖子上,最后踢去木小床,使她们颈椎拉断而亡。

明朝宫女妻妾的殉葬制度使后宫的妙龄少女们朝不保夕,处境凄惨。明宣宗去世时,当时宫中有个叫郭爱的才女在殉葬前满怀悲凉的写了一首绝命诗。诗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一句“心凄凄而不能已兮”,道出了万般的无奈和哀怨,而这时距她进宫,只有短短的二十余天……

明朝的人殉终止于明英宗时期,这位明英宗虽然糊涂了大半辈子,但临驾崩前终于难得的英明了一次,“遗诏罢宫妃殉葬”。自英宗以后,活人殉葬制度才算基本废除。

人殉在中国历史上断断续续、阴魂不散的存在了几千年,死在这种习俗下的冤魂何止千万。古代的统治者们要求臣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他们不但修筑巨大华丽的陵墓以供百年之后居住,还要殉葬活人供其在阴间意气指使。不知道那些死后还想发威,临死还要拉个垫背的统治者们想过没有,你们孤身一人在另一个世界,就不怕随葬的百姓起来造反吗?

本文史料来源于《西京杂记》、《史记》和《朝鲜李朝世宗实录》

《西京杂记》:广川王去疾。好聚无赖少年。游猎毕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幽王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拨除丈余深。乃得云母。深尺余。见百余尸踪横相枕借。皆不朽。唯一男子。余皆女子。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

《史记》秦本纪第五: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朝鲜李朝世宗实录》:“及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驰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之,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抗战:从黑云寨开始建国在蜡笔小新的平凡生活盗墓:开局送小哥原版挖笔末日重生:我组建了女仆小队一人:肖自在师弟,拜见老天师慢穿:与君同行岳飞传:还我河山资治通鉴故事(全彩图解典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