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父子仇杀(1/1)
历史是讲究传承的,所以,在讲春秋历史之前,我们必须先简单讲一下西周王朝。正是由于西周的灭亡,才造就了春秋缤纷绚烂的历史。
据《史记》载,西周灭亡的导火索,是一场名叫“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西周末年,周幽王宠爱一个叫褒姒的妃子,这位妃子有点忧郁,难得一笑。周幽王为了让褒姒开怀大笑,竟听从了一个大臣的荒唐建议。
据说,当时为了防范北方的犬戎入侵,边境设置了烽火台,西周边军看到犬戎军队到来便会燃起烽火,以此传递信息,通知其他人早做准备。
周幽王与褒姒来到烽火台点燃烽火。诸侯收到信号,以为周天子被敌人攻击了,赶紧去救他。结果诸侯们赶到后,才发现敌情是假的,褒姒则被眼前的这一幕逗乐了。于是,周幽王反复玩了几回,褒姒也笑了几回。
周幽王玩到最后,玩砸了,当犬戎真来进攻了,周幽王再点燃烽火发出求救信号时,却没有诸侯来救,西周就此灭亡。
这么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很像翻版的“狼来了”。但真考究起来,这则故事是假的。
首先,烽火报警系统要到秦汉时才有;其次,诸侯们需要同时赶到镐京,这一点更不可思议。在西周时期,单说崤山以东的诸侯,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准备好物资、召集兵马赶去营救幽王,士兵的两条腿得有赛过高铁的速度才行,何况这还是反复进行了多次。
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
让我们从西周王朝的制度开始说起。
西周作为一个王朝,像极了现在的股份制公司。
为什么叫西周呢?是因为周朝都城一开始在丰镐,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镐京作为办公地点与宿舍,丰京作为宗庙祭祀与园林所在地,丰镐周边区域叫王畿。两百多年后,由于周幽王管理不善,周王朝衰败。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把国都迁到距丰镐很远的东方洛邑,即今洛阳市。为了便于区分,建都在丰镐的周朝称为西周,建都洛邑的周朝称为东周。
周天子是“西周股份制公司”的最大“股东”,同时还兼任“董事长”。周天子经常亲自领兵打仗,“礼乐征伐天子出”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公司”其他“小股东”是与周天子同姓姬的亲戚,以及具有同盟关系的小诸侯,他们的“参股”方式就是管理自己的领地与百姓。每个“公司”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开拓市场”。
西周建立之前,东边有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正是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超级“老店”——商朝。
商朝国力雄厚,青铜业发达,同时又迷信鬼神。在祭祀品的加工技术方面,商朝堪称登峰造极。商朝用的祭品叫人牲,来源是奴隶和战俘。
商朝的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兄弟一辈死光了,兄弟的孩子就来抢王位。商朝经常发生内乱,所以国都经常换地址,最后搬到殷这个地方,才算是稳定下来,所以后期商朝又称“殷商”。
西周的开国国君周武王在孟津举行诸侯会盟并积极谋划灭商。趁商王帝辛(就是我们常说的纣王)东征,老家空虚之时,周武王在吕尚(也就是《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的辅佐下,对商朝发起攻击。
牧野之战爆发,帝辛仓皇组织奴隶抵抗周军。奴隶们心想,即使打赢了周军,自己也有可能被殷商拿去作为人祭,还不如阵前倒戈。于是西周成功推翻了商朝统治,史称“周武革命”。
西周建立后,如何处置商朝丢下的广袤土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时天下土地很多都是无主地,需要开垦。于是,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周天子把自己手下的小诸侯分封到天下各地建立各自的国家,也就是封土建国。同时,周天子也给诸侯制定了等级,也就是爵位,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级。这些诸侯国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中原大地上,数量达71个之多。其中,有53个是天子的姬姓亲戚建立的。通过分封制,西周迅速扩大势力范围。
分封出去的诸侯照葫芦画瓢,对自己手下的卿大夫进行再次分封。分得土地的卿大夫有样学样,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家臣,也就是士。士只听命于卿大夫,不听命于国君。有了土地和家臣的卿大夫,随时可能干掉自己看不顺眼的国君。
不要以为这些土地是好占的,那里有被周人称作“野人”的当地土著民,有商朝残余反动势力,还有遍布各处的凶猛野生动物如大象、犀牛、老虎等。
被分封出去的诸侯,带着自己的人全副武装地来到封地。这些移民者每天白天拿着武器和生产工具出去抢地盘、搞生产,干得好的话晚上能活着回来,干得不好就被野兽吃了或者被当地人杀了。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呢?
玩过即时战略游戏的人都知道,游戏开局会有一个基地,农民会在基地附近采集资源,让玩家可以开矿造兵。如果玩家打不过敌人,就可以往基地里跑。同理,西周武装移民也有自己的基地,叫作“国”,其实也就是一个个城市据点。
诸侯、贵族住在国里,随诸侯一起来的移民被称作国人。国外面的地区叫郊,是国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开荒种田,获取资源养活自己。其他无主地就是野人的地盘,又称野。如果国人遭到外敌攻击,就可以跑进国里躲一下。
西周的生产方式是井田制,就是把一块地分成类似九宫格一样的九块地。中间那块地就是公田,其余的是私田。无论是公田还是私田都是国有的,不能买卖。老百姓要在井田上集体劳作,耕种完私田,还要耕种公田,用于供养领主。
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制度,西周的管理制度就是周礼。当时天下地广人稀,分封出去的诸侯群臣距离周天子很遥远,且那时没有现在的通信设备,更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天子与诸侯们很难见面,君臣双方的感情很容易败给距离与时间。而天子最担心的莫过于诸侯们跟自己的感情变淡,不理睬自己了。
为了让诸侯们即使不在天子身边,也能感受到自己作为周朝成员的光荣与责任,西周第二任天子周成王的叔父——摄政王周公旦,创建了周礼制度,将其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这是一套低成本的国家统治工具,但它的效率极高,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周礼内容无所不包,小到老百姓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大到国家的战争祭祀、礼仪外交。周礼与其说是制度,更不如说是文化。
其中,宗法制是周礼的重大创新,它解决了君王家里的财产继承问题。
古往今来,父母去世后,子女继承遗产时要先分家产,弄不好就会对簿公堂,吵得你死我活。可是无论如何,平民家庭分家产,每个子女或多或少都有一份。但这条约定俗成的规定用在天子家里可不行,因为天子家里最大的家产就是国土,如果几个王子分家产,这个国家就分裂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商人采用兄终弟及的方法,结果兄弟那辈死光了,兄弟的孩子就开始抢王位了。由此可见,商人的方法是有缺陷的。
周礼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大老婆生的大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继承王位的嫡长子,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弟弟们分封出去,称为小宗。嫡长子继承制被众多王朝沿用了两千多年,这期间,它像一条高压线一样悬在各王朝头上。当然也有无数君主想逾越这一高压线,但逾越失败的就会被活活电死,比如我们下一节故事的主角周幽王,就是死于这条高压线。
公元前781年,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周幽王姬宫湦端坐在大殿上,俯视着朝自己跪拜的诸侯大臣,心中甚是得意。周幽王的确有得意的资本,因为他的父亲周宣王姬静给他留下了大好河山。
说到这位周宣王姬静,他可是一点都不安静。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基本都花在了征夷讨戎、开疆拓土上面,不是在征讨敌人的战斗中,就是在征讨敌人的路上。什么淮夷、徐方、猃允等,都被这位“蛮夷鬼见愁”打得落花流水。最为厉害的是,从不服管的“南方小霸王”楚国也被周宣王打服了。要知道,被周朝视为蛮荆的楚国,曾经可是把周宣王的老祖宗周昭王都打得落花流水,还令其命丧汉水。
周宣王一朝可以说是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连年征战,国疲民乏,东方诸侯也不断壮大。西周这个王朝虽然体量庞大,但只是虚胖,实则内部危机四伏。
面对这样的局面,周幽王理应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听取各方意见。但实际上,周幽王凡事都要搞专制,一切必须按照自己性子来,不允许反对意见出现,这或许和周宣王年年对外打仗,疏于对儿子的管教有关。
奸臣虢石父很会迎合周幽王的脾气。如果要把周幽王比作一种动物,老虎是最适合的。虎毛要顺着摸,否则就会炸毛,而虢石父则是那位很会顺毛摸虎的人。
如果只是耍小性子的话倒也还好,毕竟周幽王还有父亲留下的两位重臣打理事务。这两位重臣是周幽王的叔叔郑桓公(周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和西虢国国君虢石父(西虢国国君历代辅佐周王室)。但是周幽王在位的第三年,遇到了一位改变他一生命运乃至西周国运的人,这个人就是褒姒,一位褒国献来的姑娘。
周幽王爱上了这个女人,而且从此对她倍加宠爱。很快,褒姒就为周幽王生了一个孩子,叫伯服,又称伯盘。爱情对于周幽王来说是那么迷人,令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周幽王有着美好又疯狂的梦想,一定要把心爱的人扶正为王后,并让她的孩子成为太子,给他们幸福。可是有两个难题摆在他面前。
第一个难题来源于个人。周幽王之前娶了正室妻子申后,但并不爱她。他看到申后就累,听到就烦,想到自己和申后还有一个儿子,更是懊恼不已。他之所以如此反感与申后的婚姻,是因为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而在这桩爱情买卖中,买方是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卖方是申后的父亲西申侯。
这场买卖属于卖方市场。按理说,把女儿嫁到天子家这么好的事,谁都想遇上,为什么到最后就成了卖方市场了呢?这得从周宣王在位的第三十九年说起。
周宣王这个“蛮夷鬼见愁”难得失手一次,在千亩与姜戎(西周少数民族,建立西申国)大战,结果把老本输了,引以为傲的南国之师彻底垮了。没人打仗,周宣王就成光杆司令了。打仗是既耗人力又耗国力的苦差事,但西申的威胁问题又必须解决,周宣王就想让儿子姬宫湦牺牲一次,用婚姻换和平。于是周幽王就娶了西申国公主,也就是申后。申后后来还生了周幽王的嫡长子宜臼,即日后的周平王。
按照周礼里的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是立国根本,不可轻易废除。这让周幽王十分为难。
周幽王想让伯服继位的第二个难题则来源于国家。
周幽王继位的第二年,老天爷很不给面子,王室周边的泾水、渭水、洛水三川发生大规模地震,又大面积爆发旱灾,更要命的是,号称周朝祖上“龙兴之地”的岐山崩塌了。
此时太史伯阳父公开表示:“周朝要完了,最多撑十年,赶紧跑吧。”在这场天灾人祸中,贵族与老百姓争着往东边跑。就连郑桓公与虢石父都把自己的封国、子女、财产迁到东边,离王畿越远越好,自己在朝廷做“裸官”。他们想着,万一有啥不测,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结果后来他俩还真就牺牲了。
面对这两大难题,理智的君王是不会破坏这一政治婚姻的,毕竟现在国家不稳定,废长立幼一定会引起大臣和诸侯的反对。但是周幽王却有着倔强的性格,他偏要打碎禁锢在自己脖子上的这把枷锁,把申后与她的孩子宜臼赶回西申国。
就此,周幽王和申后的这场政治婚姻宣告失败,双方都是输家。
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周幽王终于如愿将褒姒立为王后,将伯服立为太子。
申侯看见女儿和外孙被赶了回来,很愤怒。毕竟当年周王室曾是西申的手下败将,现在周天子竟然欺负到自己头上了。
想挽回面子的申侯,干了一件能把幽王恶心死的惊天事——把自己的外孙宜臼立为天子。宜臼得到觊觎周天子领土的诸侯拥护,这让周幽王更加气愤:我还没死,你就敢僭越称王!
被惹怒的周幽王率兵围困西申,但申侯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联合西周边上的犬戎来反攻周幽王。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骊山脚下的戏水边上,周朝大军与申戎联军爆发决战。
周幽王这只大老虎被老丈人申侯打成了宠物猫,战争结果一边倒。披发左衽的申戎联军,疯狂屠戮着四散奔逃的西周军队。
乱军之中,盔明甲亮的周幽王站在指挥用的戎车上,拼命地敲着进军的金鼓,想挽回如同溃堤一样的战局。他一边敲一边喊:“不要跑,捡起你们的尊严,给我冲啊!”
可惜的是,鼓声越响,军队逃散得越快。唯一对周幽王不离不弃的是他的近卫虎贲军。虎贲军是西周军队里的精英,可他们虽骁勇善战,也已经死伤大半,面对铺天盖地杀来的申戎大军,只能是螳臂当车。
见大势已去,周幽王也不再敲鼓了,他无奈地站在戎车上,眼睁睁地看着敌军把自己团团围住。在不远处,郑桓公与虢石父躺在血泊之中,犬戎士兵正在割他俩的首级,好去申侯那儿领赏。周幽王明白,马上就该轮到自己了,申侯为了让外孙能名正言顺地称王,一定不会再让现在的天子活在世上。
周幽王转身望着身后的镐京,流下了两行泪水。那里有他心爱的女人和孩子,而他愧对这娘儿俩,自己原本想给他们一个幸福的家,结果却害了他们。申戎联军马上就会攻破镐京,这娘儿俩的结局可能比自己还惨。他更愧对列祖列宗,因为一个伟大的王朝即将葬送于他手中。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战死,西周灭亡,镐京被申戎联军所占。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创建东周,春秋时代开始。
一天,周平王身边的大臣对他说:“您父亲该有一个谥号。”周平王愣住了,在他的认知里,亲人只有母亲和外公,从来没有父亲这个角色。他只知道自己最大的仇人就是父亲,因为父亲抛弃了母亲和自己,并且一直想置自己于死地。
周平王对大臣说:“请把谥法拿来,让我看看有哪些字。”周平王仔细地翻了半天,最后确定“幽”字。旁边的大臣大惊失色道:“这可是恶谥啊!”周平王回应:“他一意孤行,违反礼法纲常,残酷统治百姓,缺乏仁义,荒淫无道以致灭国,除了‘幽’字,他还能谥什么?”
周幽王不光被儿子讨厌,就连爱憎分明的老百姓也唾弃他。到了秦汉时代,民间还编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来讽刺他。
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王室已经没有实力统治天下了,周平王及他的后世子孙一直宅在洛邑,而九鼎就成为“宅男”周天子手里最珍爱的大宝贝。周平王只想维持天子尊严,好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是天不遂人愿,随后出现的一位诸侯直接把周天子的尊严踩在地上,这个人就是郑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