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老北京的衣着打扮(1/1)
龙袍,又被称为龙衮,是指皇帝的朝服,因上面绣着龙形图案而得名。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色的袍遂为皇室专用之服,从此以后历代沿袭为制度。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称帝,于是龙袍又被称为黄袍。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从建立到灭亡的将近三百年的期间,留给了我们无数的故事和谈不完的话题,影响至深,也成为了今日影视剧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很多清朝戏剧中,在穿的方面,皇帝一出场必是龙袍在身,或者明黄袍褂,除了睡觉之外,什么时候都要穿着龙袍,以示自己的天命之身。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皇帝并不是天天都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龙袍的,因为皇帝的服饰种类有很多。
总的来说,清朝皇帝的服饰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礼服又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吉服又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
那么,清朝皇帝到底在什么场合穿龙袍,什么场合则无需穿龙袍呢?
清朝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的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穿着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通常在举行一般的典礼时,如皇帝亲耕、劳师、受俘、赐宴、祝寿、公主大婚等场合穿龙袍。关于皇帝亲耕穿龙袍的讲究,史书《钦定大清会典》中还有记载:皇帝亲耕属于中祀,“季春吉亥,飨先农”,“凡飨先农,既事则耕。耕精于每岁春三月吉亥祭先农坛之日举行。皇帝或亲耕或遣官恭代凡亲耕礼部于奏进礼节时夹片声明,皇帝祭先农坛毕,诣具服殿更龙袍衮服,其从耕及陪祀执事各官,俱易蟒袍补服祗候”。又皇帝授敕印,“经略大将军出师,设敕印案于太和殿内东楹之南,内阁学士二人奏敕印陈于案。其余陈设位次如仪。经略大将军暨从征各官吉服俟丹墀之东、西面,皇帝龙袍衮服御太和殿。鸣鞭后,经略大将军升自东阶,立丹陛之东、北面”。劳师,“经略大将军克捷,师旅将入城,命廷臣出郊外迎劳礼部尚书侍郎,奏请皇帝龙袍衮服乘舆出行宫,三品以下官吉服跪送,驾将至,鸣螺,铙歌大乐作”。
明黄缎绣金龙皮朝服
除了以上仪式清朝皇帝必须着龙袍外,其他的仪式通常会着其他种类的服饰,如在祭祀典礼、大婚典礼、万寿圣节、殿廷朝会、重大军礼、接见国外来宾使节、召见少数民族首领等场合时,皇帝虽然所穿的袍子上也有龙,但并非龙袍,而是朝服;而当皇帝视察灾情,体察民生疾苦或者出巡打猎的时候,按照服制,要穿行服。
所以说,皇帝并非天天着龙袍的,他会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种类的服饰。
随着清宫剧的盛行,很多人都会对清朝皇帝穿着的龙袍产生好奇,尤其对龙袍上制作精良、细腻、造型独特的纹饰图案充满疑惑。在这些现代人的心目中,龙袍充满着神秘感和威严感。
关于清帝龙袍,我国史书上有很多记载,并且一些博物馆也有实物收藏。据《清史稿·志七十八·舆服志》记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襟左右开,棉、袷、纱、裘,各惟其时。”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对龙袍在形制、制作工艺、装饰图案以及对于衣服的色彩上都规定得十分严谨苛刻。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就收藏着一件清朝乾隆皇帝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此袍严格按照繁缛复杂的清代服饰制度制作。
颜色。清朝皇帝的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以采用金黄、杏黄等色。
龙的图案。根据史书的记载,清朝皇帝的龙袍上也绣有九条龙。可是很多人看了实物后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即龙袍的前后明明只有八条龙呀!于是有人便猜测说那另外的一条龙指的便是皇帝。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九条龙都被绣在了龙袍上,只是其中一条所在非常隐秘,被绣在了衣襟的里面,所以我们轻易看不到。如此看来,每件龙袍上实际都有九条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帝位“九五之尊”的说法正好相吻合。除此之外,清帝龙袍还绣有“水脚”,即龙袍下摆等部位有水浪山石的图案,主要用来隐喻山河的统一。
努尔哈赤龙袍像
很多人会问,作为皇帝吉服之一的龙袍,上面绣的都是龙的图案吗?其实不然。在龙袍上,龙的图案只是主角,另外还有一些配角,如五彩云纹、红色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五彩云纹是龙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既表现祥瑞之兆又起衬托作用。红色蝙蝠纹即红蝠,其发音与“洪福”相同,也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图案。虽然清朝皇帝作为满族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尊严不想被汉化,但为了加强其专制统治,由汉民族创造的服饰等级制度还是被满清统治者所接受,体现在龙袍上,寓意最深刻的就是十二章纹样。
龙袍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每一章纹饰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据文献记载:“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镇;龙取其变;华虫取其文、会绘;宗彝取其孝;藻取其洁;火取其明;粉米取其养;黼若斧形,取其断;黻为两己相背,取其辩。这些各具含义的纹样装饰于帝王的服装,喻示帝王如日月星辰,光照大地;如龙,应机布教,善于变化;如山,行云布雨,镇重四方;如华虫之彩,文明有德;如宗彝,有知深浅之智,威猛之德;如水藻,被水涤荡,清爽洁净;如火苗,炎炎日上;如粉米,供人生存,为万物之依赖;如斧,切割果断;如两己相背,君臣相济共事。”总之,这十二章纹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着皇帝是大地的主宰。
除了龙袍本身隐含着很多含义之外,清朝对龙袍的穿戴也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一般龙袍之外需套衮服,头戴吉服冠,胸前挂朝珠,腰系吉服带,脚蹬皂靴。皇帝在穿龙袍之时,必须遵守此规定。
在清朝,为皇帝管理衣着服饰的太监被称为“四执事”,“四”指的是冠、袍、带、履。存放冠、袍、带、履的地方,名义上被称为“四执事库”,实际上指的是位于乾清宫东廊的端凝殿。
据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说,四执事“一年到头都在做衣服,做了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总是穿新的”、“单单一项平常穿的袍褂,一年要照单子更换二十八种,从正月十九青白嵌皮袍褂,换到十一月初一的貂皮褂”……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当时已经不具有什么实权,财力也不充足,其衣着服饰都如此讲究,那清朝鼎盛时期的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的服饰又该如何讲究啊!
另据文献记载,某年十月份中,四执事库共为溥仪做了“皮袄十一件、皮袍褂六件、皮紧身二件、棉衣裤和紧身三十件。”照此看来,棉衣裤和紧身,溥仪每天都可以穿新的。其中,上身穿的衣料和其他如皮统子等,不必去外面购买,上身衣料主要由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衙门负责制办,皮统子则由边疆西北各省进贡——这就为朝廷节约了很多钱财。需要朝廷向市集上购买的不过是一些“贴边、兜布、子母扣和线这些小零碎”。可是,据溥仪回忆说,为了制作前面所提及的皮棉衣服,这些“小零碎”就开支了银元两千一百余。足见,皇帝服饰是如何讲究、花费是如何大。
据史料记载,皇帝服饰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工期非常长,有的朝袍甚至需要长达两年有余的时间才能完成。皇帝朝袍的制作工序是:首先要依礼部定式,或是皇帝命题由内务府画师绘制重彩工笔小样,交总管太监呈皇帝御览,或经内务府大臣直接审阅后连同批准件送发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司分织。江宁织造司负责的是御用彩织锦缎,苏州织造司负责的是绫、绸、锦缎、纱、罗、缂丝、刺绣,杭州织造司负责的是御用袍服、丝绫、杭绸等。三处织造司将衣料完成后,再送交裁作、绣作、衣作。刺绣的样式主要是由如意馆承担的,先是其画工将彩色小样设计出来,经审查合格后,再按照成品的尺寸放大着色,交呈内务府和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绣作进行生产。整个工艺期间里,大约共用绣工近五百人,绣金工四十余人,画样过粉十余人,合计将近千人。如果全部由一人刺绣,则需要用两年零五个月才能完工。需要注意的是,在漫长的工期内,皇帝的体态身形很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聪明的工匠在织造阶段,会在面料边缘留下了足够的改动空间,以防皇帝穿着不合适。
据史料记载,皇帝不仅每天都能穿新的,有时一天之中还会多次更换服饰,所以日常管理皇帝穿衣的人员有很多。由此可见,皇帝穿衣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不仅涉及到大量的财力,还涉及到大量的人力。这些人,一旦有差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大清王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共产生了十二位皇帝,其中生活最为俭朴的当属道光皇帝。据史料记载,道光皇帝在他39岁那年继承皇位成为一国之君后,并没有像康熙、乾隆那样大事铺张、生活奢华,而是处处厉行节约,不仅裁仪仗、省车从,还降低了膳食标准,甚至有传闻说,他穿的龙袍都是打着补丁的。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大清国一朝皇帝,凌驾万人之上的真龙天子,真的会穿打补丁的龙袍吗?
根据文献的记载,道光皇帝对服饰的要求还真不高。《满清外史》有这样的记载:道光帝“衣非三浣不易”。何谓“三浣”?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分别被称为上浣、中浣、下浣,所以,三浣就是指一个月。从上面的文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道光帝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说明他在穿衣上还真节省。
可是,至于他“穿过打着补丁的龙袍”这一传说,却几乎没有存在的可能。要知道,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其龙袍的制作工艺、图案花纹等都是有着严格规定的,都有其象征意义,是不能轻易改变的。道光皇帝再怎么节俭,都没有胆子违背祖制,敢在象征皇位永固的龙袍上打补丁的。
据史料记载,被道光皇帝打了补丁的服饰,并非龙袍,而是一条裤子。在古时候,男人的外衣多是长袍,裤子一般会穿在长袍的里面,不会外露出来。所以,道光皇帝才敢堂而皇之的穿上打了补丁的裤子,反正外人也看不着。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道光皇帝裤子上的这个补丁,并没有让他真地节约下什么钱财来,反而更加浪费了。清朝的文人何刚德在其所著的《春明梦录》中对道光皇帝裤子上的补丁有专门的说明:一天,道光皇帝所穿的一条湖绸裤子的膝盖处破了个洞,他不舍得扔掉,便吩咐内务府的人去缝补一下。谁知后来为了缝补这个洞,内务府竟然花费了三千多两银子。这比制作一条新裤子可贵多了!道光皇帝知道这个事情后,非常愤怒,责问内务府主管。只听这个主管回答道:“皇上您的这条裤子是有花的湖绸,我们剪了几百匹绸才找到与其对应相配的图案。还有这个补丁是专门送往苏州打理的,那里的手艺好,所以工费高些。另外还有保镖押运的费用也不低……”道光皇帝听了,竟然无言以对,只无奈地不再追究了。
道光帝朝服像
道光皇帝厉行节约的行为非常可嘉,然而,实际上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据史料记载,受道光皇帝穿打补丁裤子的影响,朝中大臣们为了讨皇帝的欢心,也开始穿破旧的袍子上朝。于是当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早朝结束,红日东升,乾清门内外光明一片,只见满朝文武个个灰头土脸,虽不至于衣衫褴褛,但当时的一般的平头百姓也不致于这副打扮。散朝之后,大臣们彼此之间免不了拉拉家常,或者互相哭穷,或者交流节俭经验,比如哪儿可以买到便宜蔬菜,如何将一斤米煮出五斤饭等。道光帝眼见满朝文武都穿旧衣破袍,认为自己勤俭节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节俭得更加起劲。
可是道光皇帝哪里知道,正是因了满朝文武大臣要穿破旧的衣服上朝,导致一时间京城里旧衣铺子里的破衣旧衫成了抢手货,旧衣服比新的卖的还贵,而且价格飞涨,一件破袍子的价格比两件新袍子还贵好几倍。有些官员买不到旧袍子,就自己把新袍子弄脏弄破,然后再补上补丁,以示自己生活俭朴和为政清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虽然道光皇帝一心倡导节俭,为大清王朝节省了一些经费,却并没有换来清王朝的昌盛。其节约之道并没有对经济危机的解决有任何帮助,其财政状况也未见彻底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道光一朝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可是道光帝却守其常而不知其变,始终认为中国是天朝大国,对中国之外一无所知。在1840年英军入侵中国时,临危无应变之策,清廷只能被迫签订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要赔偿白银2100万两。道光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心疼不已,据史料记载:“上退朝后,伏首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乎顿足长叹。”平时厉行节约、连一条新裤子都不舍得穿的道光皇帝,在涉及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主权问题上,却大方无比,他可曾算过,这白银2100万两可买多少条新裤子啊!
以致后世人有这样的疑问:乾隆朝时,清廷挥金如土却国库充盈无比,而道光朝时,厉行节约却民生罕裕,难道越奢华越丰裕,越节约越短缺吗?当然不是。道光皇帝应该明白的是,作为一国之君,不去大刀阔斧地开源兴利,而仅仅在日常吃穿上锱铢必较,是无法节约出一个大清盛世的。光“哭穷”是没有用的,想出办法“救穷”才是最重要的。
在清朝时期,女性贵族穿得服装比较繁琐,保留着很多满族服饰旧俗,尤其是皇后,更加复杂。以皇后的礼服为例,除了朝冠、朝服外,额上束金约,颈下饰领约,朝服内衬朝裙,外罩朝褂,朝珠戴三盘,又胸前所垂彩帨与耳上所饰耳坠等皆在礼制之内。由此可见,清朝女性贵族服装的复杂、繁琐。
按照清朝的制度,皇太后和皇后的礼服规制、等级是完全一样的,皇贵妃礼服稍次一等,贵妃以下袍服皆用金黄色,其余饰品等级递降。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皇后的服饰。
清朝皇后穿的龙袍服装被称为凤袍,是指圆领、右衽、大襟、左右开气、袖有袖身、接袖、综袖、马蹄袖端的明黄色的长袍。关于皇后凤袍的纹样也非常讲究,纹样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饰金龙九条,间以五色云纹及福、寿纹,下幅饰八宝立水,领托前后正龙各一条,左右及交襟处饰行龙各一条,袖相接处饰行龙各二条。绵、夹、裘根据季节而定。第二种类型为织绣五爪金拢八团,两肩、前胸、后背饰正龙各一条。襟饰行龙四条。下幅饰八宝立水,其他与第一种类型的凤袍相同。第三种类型为下幅无纹样,其它与第二种类型的凤袍相同。
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
(1)朝冠。朝冠,在冬天的时候用薰貂,在夏天的时候用青绒,上面缀着红色的帽纬。顶部共分为三层,叠三层金凤,金凤之间各贯一只东珠。在帽纬上有金凤和宝珠。冠后饰金翟一只,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颗,每行另饰青金石、东珠等宝石,末端还缀有珊瑚。
(2)朝袍。制作朝袍的主要衣料是明黄色的缎子,分冬夏两类,在冬天的时候还额外加上貂缘。朝袍的款式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款式是由披领、护肩和袍身组成的。在披领部分也绣着龙的图案。
(3)朝褂。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
皇后礼服冠
(4)朝裙。皇后在朝会、祭祀等仪礼场合一般会在朝袍里面穿上朝裙。朝裙的主要用料是缎子,但在夏天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一般会采用纱。从形制上看,朝裙原本只是半身的,用腰带束着腰部,但后来为了穿着的便利,产生了上连衣褂的朝裙。
(5)朝珠。皇后朝珠须佩戴三盘,东珠一盘正佩于胸前,另外两盘珊瑚朝珠交叉于胸前,由左右肩斜挂至肋下。
皇后的常服样式和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皇后的常服图案主要有“凤穿牡丹”和“菊花及蝴蝶”等。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皇帝是位置最高的统治者,其王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服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是没有人敢和皇帝穿一样的衣服的。
然而,在清朝的历史上,却有了例外,这个例外与两个清朝末期的女人有关,而且这两个女人还是一对冤家对头。平日里,这对冤家互相看不上眼,尤其是年长的那位更是视另一位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赶紧拔掉。
然而,正是如此水火不容的两个女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她们都喜欢穿皇帝的衣服。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女人到底是谁呢?她们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和珍妃。
先说说慈禧太后穿皇帝衣服的事儿。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清会典》中就对皇帝的龙袍做了明确规定,那就是龙袍只有皇帝自个儿才能穿。可是,这个明文规定延续到慈禧太后那会儿,就被改了。而且改这条规定的人,还就是慈禧太后她自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慈禧太后的生活非常奢华,在她深处皇宫的几十年中,可谓享尽了时间的荣华富贵,她的生活之奢侈程度,甚至连“康乾盛世”时期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比不上。
慈禧太后画像
慈禧太后爱的不仅是奢华的生活,她还非常钟爱权力。慈禧的权力欲非常强,在咸丰帝驾崩不久,她就联合恭亲王奕发动了令人震惊的“辛酉政变”,将军政大权从顾命八大臣手中夺回,开始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新鲜历史。可是,两宫太后之一的慈安太后是个传统、本分的女人,她对权力并不感兴趣,所以,最终大清朝的权力都落在了慈禧一个人手里。
无人敢管的慈禧,从此以后更加猖狂了。她为了显示自己身份的高贵,在她自己的服饰上绣上了象征皇权、只有皇帝才能穿的“十二章纹饰”。她的权力欲望还不止这些,在慈安太后死后,她一度以“皇帝”的身份自居,还经常龙袍加身。对此,清宫档案《内务府来文》中有记载:光绪十年(1884年),江南“三织造”奉旨传办慈禧和光绪皇帝的龙袍、龙褂的开单中,就将慈禧所穿的衣服绣上了十二章纹饰。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分派江宁应行“恭办”的丝织品中,写着“皇太后御用:明黄江绸地透绣十二章五彩云八吉祥加寿字五彩立水全金龙旗袍面一件……”从以上文史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慈禧的衣着已经和光绪皇帝一样了。而且,慈禧还非常喜欢拍照片,在她留下来的一些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穿着带有龙图案的衣服。
慈禧作为皇太后,经常穿着皇帝才能穿的龙袍,无疑是违背大清祖制之行为。光绪帝对慈禧这一行为,也是非常生气,但他也只能默默地生气,不敢说什么,因为他知道慈禧才是大清朝真正的统治者,自己的权力有名无实。
然而,虽然光绪皇帝对慈禧穿皇帝龙袍一事非常不满,甚至愤怒,但对另一个女人穿龙袍的事却持宽容态度,甚至还以之为乐。这个女人是谁呢?这个女人就是光绪皇帝心爱的珍妃。
光绪皇帝一生虽然有好几个老婆,但独独爱珍妃一个。珍妃不仅人长得美,性格也非常好,她天真活泼,又非常有才华,接受过新式的教育,所以和光绪皇帝非常谈得来。而光绪皇帝身处令人压抑的皇室环境中,周围没有一个人能够和自己说上话,只有乖巧伶俐的珍妃让他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所以他对珍妃的一切要求都尽量满足。
据史料记载,珍妃入宫时年仅十三岁,正处于活泼贪玩的年纪,再加上她天生喜欢女扮男装,穿男人的衣服,所以也不怎么顾忌清皇室的规定,经常穿上光绪帝的龙袍戏耍,光绪帝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觉得很有趣。对这件事,《宫女谈往录》中曾有记载:“妃(珍妃)喜作男装,并与德宗(光绪)时互换装束,以游戏之。”
可是,皇室毕竟是皇室,有些规矩到底是不能破的,即便是出于玩耍的目的。所以,慈禧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以“掌嘴”之刑体罚了珍妃。并且从此以后,慈禧对珍妃更加看不惯,处处责难,后来便趁机将她残忍地杀害了。
在清朝时期,对被编入八旗的人,会称为“旗人”。他们所穿的直领、右开大补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的服装,被称为“旗袍”,所穿鞋子也被称为“旗鞋”。
旗鞋,又被称为花盆底,鞋底分马蹄形、花盆形和元宝形三种,鞋底的形状上宽下圆,形似花盆,因此而得名。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满族妇女为何会穿这种鞋呢?
原来,满族妇女崇尚“天足”,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至清初已发展成为高跟木底的女鞋。再加上满族的妇女喜欢穿长袍,而长袍过长的话,就会导致行走不便,所以一些聪明的妇女便开始在鞋底上加上高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我们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清朝后宫女子穿的那种鞋。花盆底的底跟很高,有的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
关于花盆底的由来,民间有很多种说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据说,满族多罗甘珠女罕的父王曾经被一个名叫哈斯古罕的奸诈的部落首领害死,他们的王城阿克敦城也被其夺去了。多罗甘珠决心夺回城池,并且为自己的父王报仇雪恨。然而,若想夺回城池,多罗甘珠必须度过一个被称为“红眼哈塘”的泥塘,这个泥塘有三尺多深,人马根本无法过去。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思冥想,多罗甘珠受到了长腿白鹤的启发,终于想出了度过泥塘的办法。一天,她率领属下,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制作成了人造木鹤腿,最终凭借这种方法顺利抵度过了“红眼哈塘”,夺回了城池,并且为父王报了仇。后世的满族妇女为了纪念多罗甘珠的丰功伟绩,便在日常生活中也穿上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最终发展成了花盆底。
第二种说法是指,在过去,满族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这样满族妇女在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东西时,脚部经常被山上的蚊虫叮咬,为了防止蚊虫的叮咬,聪明的满族妇女便尝试着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这种工艺越来越精巧,渐渐地发展成了花盆底。
第三种说法是穿花盆底鞋能让女人看起来更美。花盆底的底部很高,有的高达25厘米,穿这种鞋可以使女子身体增高,看起来更加修长。另外,由于鞋的造型非常独特,女子走路的时候双手臂前后摆动幅度较大,这样走起路来会显得身材非常婀娜、好看。
然而,花盆底并非每个年龄段的女人都能穿的,由于其底部较高,所以穿高盆底的多是年龄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老年妇女一般穿稍矮的或平底鞋。
花盆底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饰的改革,花盆底鞋在民国以后已不多见。
大拉翅,是清廷后妃的正式发型。它形似扇面,内用铁丝或藤条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固定,外包青缎或青绒布,可像帽子一样戴在头上。它能够承载翠扁方、金钗、凤簪、珍珠流苏等大件首饰同时插戴,装饰起来别有风韵,所以颇得后宫女子的喜爱。从慈禧太后那些泛黄的老照片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大拉翅”的身影。
琼瑶的《还珠格格》可谓家喻户晓,当年,那个大眼睛的小燕子顶着个大“花架子”蹦来蹦去、蹿上跳下的影像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可是,细究起来,小燕子的这种头发造型多少有点不靠谱,因为这个乾隆皇帝的格格顶着的“大拉翅”,其实盛行于光绪、宣统年间。
据史料记载,满族人早期流行的发式为长辫盘髻,无论男女老少、身份高低,一概都是这种发式。盘髻又被分为单髻与双髻。双髻通常为未婚女性梳用,即左右各编一条长辫并集于头顶盘转成两髻。单髻通常为已婚女性梳用,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成一条长辫,盘转而为髻。这种发式简单利落,没有多余的装饰物,便于进行各种渔猎、耕种、采摘活动。
满人入关后,发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随着满汉文化的互相融合,满汉之间的发式也相互间产生了影响,形成了满、汉族女子发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变风格。其中主要的几种发式是“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燕尾”、“高粱头”等。大拉翅直到清朝的末年才出现,据说发明者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晚年的时候,由于年纪大的原因,头发大量脱落,眼看着精美的发饰无法戴到自己日益稀疏的头发上,爱美的她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别出心裁,发明了大拉翅。
道光时期宫中贵人头饰
看了前面的解释,很多读者可能还不是十分了解大拉翅,其实说白了,它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假发。自发明了大拉翅后,满族的妇女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整理发式了,只需要将饰品置于大拉翅上,且能够做到摘戴自如。八旗妇女头戴“大拉翅”,脚穿花盆底,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提及旗装和旗袍,很多人会说,它们是一回事,没什么区别。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它们不仅有区别,而且区别还很大。
旗装,又被称为旗服,是中国满族的传统服饰。它形成于17世纪初,当时努尔哈赤已将各部女真统一,并建立了后金,推行了八旗制度,所以满族人被称为旗人,而满族人所穿的服装又被称为“旗装”。由此可知,旗装是由满族人发明、设计、制作并穿用的。
旗装是清朝入关后八旗人士的服装,不仅仅用来御寒、保暖、美体,同时它也是区别人的身份等级的象征,因为旗装并非人人都有资格穿。在努尔哈赤时期,旗装属于宫里的礼服,是上等人的专有之物,只有宫里的皇太后、妃、格格及其贴身丫鬟才能穿,而宫中普通丫鬟、佣人根本没有穿旗装的资格。所以说,在当时旗装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旗装的工艺非常复杂,是历朝袍服所不及的。盘金满绣在历史服装中可称之为“最”。为表现显赫的地位和富贵的身价,一般旗装绣花图案面积可占百分之七十,工艺之重超乎寻常。而且,宫廷旗装会按官品等级选择高档华贵面料,如缎、绡、绸、纱及剪绒织物。
在旗装上,男装和女装上区别很大。男子的旗装,通常结构和样式都较女子的旗装简单,主要的组成部分为圆领、大襟、窄袖、四面开禊、左衽、带扣绊、束带。而女子所穿的旗装,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下摆及小腿,也外有绣花纹饰,样式既美观又大方,但其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这也是它与旗袍的明显区别之一。
道光时期宫中旗装
旗袍,是女性服饰之一,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它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在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装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目前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旗袍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不属于汉服体系。民国以后,上海、北京等地的年轻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
虽然旗袍改于旗装,但并非旗装,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区别一:旗袍代表着奔放,开省收腰,尽情展现了女性的体态和曲线;而旗装则代表着含蓄,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
区别二:旗袍通常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而旗装通常内着长裤,在开叉处只能看见绣花的裤脚。
区别三:从面料上看,旗袍的面料通常比较轻薄,印花织物相对多一些,装饰也非常简单;而旗装的面料则通常比较厚重,多是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装饰也比较繁琐。
旗袍是气质、性感的象征,殊不知,它还与一个凄美的故事有关呢!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美丽的镜泊湖畔有住着一位渔家姑娘,由于她长年累月地跟着母亲在湖边打渔,脸被晒得黑黑的,所以被周围的人称为黑姑娘。
黑姑娘虽然人长得黑,但脸庞好看,又心灵手巧,尤其是打渔的本事更是好,所以当地人都非常喜欢她。
那时候,满族妇女们平时都穿比较肥大的衣裙,这种衣裙虽然好看,但穿着非常不方便,在干活的时候经常被树杈、树根什么的刮住、扯烂,所以黑姑娘不喜欢穿。为了方便打渔,黑姑娘将自己的衣裙剪成了一种连衣裙样式的多扣袢长衫。这种长衫两侧开叉,下河捕鱼时可将衣襟起来夹在腰间,平时扣袢一直到腿弯儿,当裙子用。
黑姑娘自己设计的这种长衫,既合体又省布,周围很多妇女见了,都夸好,并说黑姑娘真是个聪明的女孩儿。可谁又能想到,正是她设计的这种长衫最后夺了她的命。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当时的皇帝做了一个梦,梦里已经死去的父王告诉他:“吾儿啊,在北国故都生活着一位身骑土龙、头戴平顶卷沿乌盔、手托白玉方印、身穿十二扣锦袍的姑娘,只有她才能帮助你打理好天下,你一定要找到这位姑娘,选她为妃……”
皇帝醒了之后,细细回味父王的话,觉得父王的话非常可信,于是赶紧着人去北国故都找这位姑娘。就这样,八旗姑娘都被招进渤海故都坍塌了的墙围子里候选。派来选娘娘的钦差大臣左挑右挑下都没有看到一个合适的。正着急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了一位非常特别的姑娘,只见这位姑娘脸蛋黑黑、头顶泥盆、手托一块方豆腐、身穿多扣袢长衫、站在一垛土墙上。钦差大臣见了,马上拍一下脑门:“嗨!我还在这干着急,这位姑娘不就是皇帝苦苦寻找的皇妃么!”
钦差大臣相中的那位脸蛋黑黑的姑娘不是别人,正是黑姑娘。也真是凑巧,这天,她身穿自己做的那件长衫,手拿给亲戚家买的豆腐,要去亲戚家串门,在去的路上看到这里人山人海,便挤进人群中,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由于当时天气非常炎热,黑姑娘就将豆腐托在了手上,腾出泥盆扣在头上遮阳,由于身子不够高,便站在了旁边的土墙上。就是这一“看”,让钦差大臣给发现了。
钦差大臣见了黑姑娘,赶紧朝手下大喊:“快来啊,娘娘就在这里!”
周围的老百姓问钦差大臣:“钦差大臣,这是方圆三里外的黑姑娘,她是一个打渔的,你怎么说她就是娘娘呢?”
钦差大臣激动地对老百姓们说:“皇上要找的这位娘娘,身骑土龙、头戴平顶卷沿乌盔、手托白玉方印、身穿十二扣锦袍,这位姑娘不就是嘛!你看她所站的那个土墙不就是一条土龙吗?她顶在头顶的那个泥盆不就是‘平顶卷沿乌盔’吗?她手托的那块豆腐不就是‘八角玉方印’吗?她穿的那件十二个扣袢的长衫不就是‘十二锦袍’吗?一点也不差啊,她肯定就是皇上要找的娘娘。”
说完,钦差大臣就命令手下们将黑姑娘迎进了轿中,一路载着她来到了京城。最初,黑姑娘死活要下轿,但钦差大臣都没有理睬她,后来,黑姑娘也就不再挣扎了。
将黑姑娘抬到京城后,皇帝一看,见这姑娘虽然脸蛋黑点,但模样很俊俏,体格又很健美,很是喜欢,于是封她为黑娘娘。
黑娘娘初来的那几天,还算安生,但日子久了就有些不适应了。她从小就是干打渔的营生长大的,习惯了从早忙到晚的生活,来到这里什么活都不让干,整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渐渐地觉得没意思了,开始想家了。由于思乡心切,黑娘娘整日以泪洗面。
皇帝为了安慰黑娘娘,便派人给她送来了很多她家乡的吃食,如人参、貂皮、鹿茸等,黑娘娘看到这“三宝”后,很是为家乡的父老心疼,因为她知道三种物品非常稀有,不知父老们为了进贡这三样东西受了多大的罪呢!有的甚至曾经为此丧了命。她心想:“不行,我不能让皇帝再征收这三样东西了!”于是,她想了很多办法让皇帝把征收来的“三宝”由珍贵稀有的人参、貂皮、鹿茸改为随手可得的草莓、湖鲫、烟袋草。
乡亲们得知这件事后,高兴万分,他们心里无不默念黑娘娘的功德。
后来,黑娘娘又陆陆续续地为穷人们做了很多好事,得到老百姓的赞扬和喜爱。没想到,黑娘娘的这种善良惹来了周围其他娘娘的嫉妒,她们视黑娘娘为眼中钉,整日地找她的碴。
当时的皇宫里比较盛行一种叫“山河地理裙”的衣服,这种衣服又肥又长,穿的时候在地上拖拉半截。黑娘娘见大家穿的时候又是脚踩又是鞋蹬的,不久就穿破了,非常可惜,于是她便动手将这种裙子剪开,改制成她从前穿的那种既节约又方便的衣装。
这下可给嫉妒她的那些娘娘们找碴的良机了。她们见黑娘娘剪了裙子,就一起向皇帝告黑娘娘的状,说她剪“山河地理裙”就是剪朝廷的一统江山。
皇帝听了非常不高兴,便命人叫来了黑娘娘,对她说:“如今你已经是朕的爱妃了,理应穿珍贵的丝绸,这是你作为娘娘的本分,不能为了节俭而擅自改变宫廷服装,你这种行为是有罪的。”
但黑娘娘并不这么认为,她极力反对皇帝的说法,并说:“我根本过不惯皇宫里的生活,您还是将我放回去,让我过那种打渔的生活吧!”
皇帝见黑娘娘不仅不认罪,还口出狂言,要离开宫廷,这严重地伤害了他皇室的尊严,于是对黑娘娘大吼一声:“你马上给朕滚出宫去!朕永远都不想再看到你!”
谁想到,自入宫后都没有对皇帝说过一个“谢”字的黑娘娘,在听了皇帝的这句话后,竟然高兴地说了一声“谢谢皇上”。
这下可把皇帝气到了极点,他对黑娘娘连声大骂,气急之下还上前踢了黑娘娘一脚。谁知这一脚正好踢在了黑娘娘的心上,黑娘娘当即就死去了。
皇帝命人草草地将黑娘娘埋了。
黑娘娘家乡的父老们听说了她的死讯后,非常伤心,哭了几天几夜。后来为了纪念她的德行,妇女们个个都穿起她剪裁的那种连衣带裙的系扣长衫。渐渐地,这种长衫被称为“旗袍”。
说来也非常神奇,凡是穿上旗袍的妇女,都变得十分苗条纤长、婀娜多姿,大家都说这是善良、美丽、灵巧的黑娘娘在暗中帮助她们打扮的。
老百姓的衣着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状态。民国时期,中国刚刚结束封建统治,万事万物都处于万象更新的阶段,这一社会态势在老百姓的穿衣风格上也有所体现。
随着封建服制的取消,多种服饰文化开始在京城流行起来,一时间,“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然而,虽然有很多“新面孔”出现,但传统的服饰还占领着很大的领地,长袍马褂依然是民国初年北京街头最常见的服饰。
民国成立的初期,政府曾经下发“剪发通令”,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服制条例”。按照条例的规定,男子和女子礼服的样式都是固定化的。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和常礼服两种类型,其中大礼服几乎完全仿照西方礼服的样式,常礼服有两种款式,一种是西式的,一种是中式的褂袍。女子礼服,上衣长与膝齐,袖和手腕齐,对襟,带领,左右前后都开禊。下为带褶的筒裙,上缘两端有裙带。
在民国的初年,长袍马褂非常流行,直到20年代初,国家机关、公司洋行、银行等部门开始有人穿西装,其中以年轻人居多。而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女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逐渐体现中西结合的趋势。妇女们开始追求起了“曲线美”,将满族穿的长袍推陈出新,改造成体现女性曲线美的旗袍。
民国以后,民族纺织业兴起,布庄增加了国产的机织布。而且随着缝纫机的问世,成衣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种过程中,基于外洋学生装而加以改革的国产形制服饰中山装得到了流行的机会,成为当时男子的流行服饰。
满族的服饰直接由女真人的服饰习俗演化而来,又在入住中原后吸收了汉族服饰的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满族服饰。
在满族服饰中,最能体现其民族色彩的是袍、褂、坎肩、帽、鞋等服饰种类。
一、袍
袍,是满族服饰的基本元素之一。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穿,是满族人的常服。袍的基本特征是圆口领、窄袖、左衽、衣摆四面开衩、有扣袢、束腰带。男子穿的袍,通常被称为箭衣,其特征是长且下摆肥大。在清朝入关之前,男袍的窄袖上还有袖头,犹如马蹄的形状,所以又被称为马蹄袖。清朝入住中原后,马蹄袖只作“掸袖”,为行礼而用。袍因季节的不同有薄厚之分,还有皮、棉、单、夹、纱的区别。
二、褂
内穿袍,外著褂,是清代满族的主要礼服。满族人在穿袍的时候,通常会在袍的外面套上褂。褂因穿衣人的身份不同而有不同的种类。一般情况下,官员所穿的褂子被称为补褂,这种褂比较长,通常过膝,袖子也很长,通常过肘。宗室的褂通常开四衩,而一般官吏士庶的褂则开双衩。另外,官员的褂还有表示级别的“补子”,那些无“补子”的褂被称为常褂。
在满族人的褂子中,最有名的当属马褂。今天北京的青年人恐怕很少见到马褂了,但是总还是能在商店里见到对襟的小棉袄吧,它的样式就很像昔日满族人穿的马褂。马褂最大的特点是“长仅及腰,袖长及肘,袖口平齐宽大”。在清朝初年,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穿用,但渐渐地传到民间,成为老百姓的最爱。马褂分纱、单、夹三种,分别由熟、洋绉或绸缎、圆花、寿字、花枝等隐花缎子或大绒制成,有大襟、对襟、缺襟等多种形式。对襟马褂多作为礼服,大襟马褂多作为常服,缺襟马褂多作为行装。在后来,马褂通常被皇帝用来赏赐有功的臣子。被皇帝用来赏赐的马褂被称为“黄马褂”,对被赏赐人来说,是极高的荣誉。
清廷赏赐大臣的褂
三、坎肩
看过一些清朝年间的老照片或者清朝电视剧的人,可能会经常看到满族妇女喜欢在袍外加罩一件小衣服,这种小衣服通常衣长及腰,两侧开禊,多在领、襟、衣摆外镶饰花边,这种小衣服被称为坎肩。
坎肩,又叫背心、马甲、披袄、搭护等,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化而来的。坎肩分为对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有棉有夹,或丝或布,还有皮的。在清朝的初期,坎肩的肩部比较窄小,一般被穿在里边,但在晚清时期,由于穿衣风格的开放化,坎肩渐渐地被穿在袍、衫之外,而且男女都可以穿。在清朝的时候,坎肩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服饰,还有人专门为其作了一首优美的诗,诗云:“更衣斟酌十分难,亲制轻纨坻半端。取便最宜春起草,护娇偏称晚妆残。浑疑断袖留遗爱,却喜专房免忍寒。曾与三郎换汤饼,重提旧事泪阑干。”坎肩因其轻便、简单、保暖,而成为满族妇女的最爱服饰之一。
四、帽
旧时满族人无论长幼一年四季都戴帽子,而且其帽子的种类和样式也非常多。满族的帽子主要有礼帽和便帽之分。
礼帽被俗称为“大帽子”,是出门会客或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所戴的帽子,通常为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的主要服饰之一,而且它还会因气温的不同而作不同的改变,有暖帽和凉帽之分。暖帽通常在秋冬时节穿戴,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北京不如东北那么冷,一般只镶青呢子或青绒就行了,但也有人镶貂皮、獭皮、狍皮、灰鼠皮的。暖帽顶的中间,装有用红色丝绦编制成的帽纬,满族人称它为“红缨子。”凉帽通常在春夏时节穿戴,形状犹如倒置的漏斗,是以麦秸、竹或藤为材料编成的。凉帽的顶上通常不装“红缨子”。
便帽被俗称为“小帽子”,有四喜帽、耳朵帽、帽头儿等几种类型。便帽的顶部有一个丝绒结成的彩团样装饰物,叫“算盘结”,有时帽顶上也有挂上一缕一尺多长的红丝穗的;帽檐靠下的地方要钉上一个“帽正”,以区别帽子前后和确定帽子戴的正斜,帽正的质地根据主人财力而定,有珍珠、宝石、烧蓝、小银片或料器等。四喜帽又被称为“四块瓦”,有四个毛皮耳,皮耳缝以貂等皮毛,是富家子弟的主要服饰之一。而耳朵帽就是通常所说的毡帽,有左右两耳,上缝制毛皮,它通常在寒冷的冬季穿用,主要的使用者是贫穷的百姓。帽头儿又被称为“小帽”和“瓜皮帽”,是以六瓣缝合而成的半圆形小帽,该帽在制作的过程中,吸收了汉族帽饰的特征。帽头儿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戴。
满族有敬狗之俗,所以禁戴狗皮帽子。
满族的帽饰习俗对清代官服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顶戴、花翎”是清代特有的标志品级的方法。
五、鞋
关于鞋,满族有“女履旗鞋男穿靴”的说法。满族的女子通常会穿旗鞋,而男子通常会穿靴子。旗鞋被分为平底鞋和高底鞋。高底鞋鞋底中间高出数寸,主要有马蹄底鞋和花盆底鞋之分。满族女子穿鞋非常忌讳鞋面没有绣花,所以旗鞋的表面通常会绣上一些花。与女子喜穿旗鞋不同,满族男子喜欢穿“靴”。一般的男子会穿尖头靴,因为穿这种靴子方便他们进行骑射活动。他们除了喜欢穿尖头靴之外,还喜欢穿一种被称为“卡萨靴”的靴,这种靴又被俗称为“爬山虎”,主要的特征是“薄底短筒”,走起路来非常方便。除了尖头靴和卡萨靴之外,靴还有绒靴、革靴的分类。
满族最具特色的鞋当属用兽皮和家畜皮制成的靰鞡鞋了。在满族人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即:“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由此可见乌拉草的珍贵。靰鞡鞋的主要填充物就是这种珍贵的乌拉草,有了乌拉草的靰鞡鞋轻便暖和,便于雪地行走。当年努尔哈赤及诸将就“足纳鹿皮兀剌靴,或黄色、或黑色”。
在过去,满族人穿鞋一般都是自家做,很少花钱买,但靰鞡鞋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只有少数技艺熟练的皮匠才会制作这种鞋子,所以需要花钱购买或用农副产品交换。而卖靰鞡鞋的规矩也很特别。由于这种鞋在穿的时候要往里面填充乌拉草,所以和其他种类的鞋子比起来又长又宽,只有大、中、小之分,没有具体尺码的“鞋号”,卖家在售卖的时候通常按重量以旧制的两为单位计价,一般重为八两到一斤。
然而,在满族人入主中原后,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经济条件的发达,靰鞡鞋渐渐走出了大家的视野。满族人开始改穿布鞋,或夹或棉,随季而用。
满族人的服饰,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实用性,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元素,具备强烈的多元性,正因为其民族性和多元性而在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服饰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旗袍和坎肩,更是至今都被广大妇女同胞所穿用,尤其是旗袍,成为中华服饰界的奇葩,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钟爱。
北京作为七大古都之一,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员们对衣着打扮都相当重视。清朝入关后,过去的宽袍、大袖和蓄发的传统装束被逐渐改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北京汉族人的服饰特征,但一些传统的汉族服饰元素还是保留了下来。
在清朝年间,汉族妇女的服饰在康熙、雍正年间仍然保持着明朝时期的样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年间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汉族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总的来说,汉族妇女传统服饰的主要元素为:围巾、披风、背心、一裹圆、裙子、马甲、袄衫、裤、腰子、抹胸、腰带、膝裤、手笼、手套、手帕等。而且,在服饰的领、袖、襟、下摆及裙摆等处通常都会绣上一些花或者配上镶边。
传统的汉族女子服饰中,袄衫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汉族妇女的袄衫多为圆领、右衽大襟、对襟、琵琶襟、扣襟系结等样式,在整个清朝时期都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然而在宽窄肥瘦的流行、局部装饰的特色上却发生过很多变化。拿衣袖做例子,在明朝的时候,比较流行宽袖,而且还有很多的镶边,但到了清朝的顺治年间,则流行起了窄袖,而且镶边也减少了很多,但到了嘉庆年间,又恢复了明朝时候的特色,袖子变得又肥又大,而且还有很多镶边。到了咸丰和同治年间,汉族妇女们个个以镶边多为时尚,在当时甚至出现了“十八镶”这个称号。然而,到了光绪和宣统年间,流行的趋势又有了变化,袖子开始变得又细又断,甚至有的还将里边的衬衣给露了出来。由此可见,汉族女子服饰虽然在岁月的更迭中发生了很多变化,但都是反反复复,并没有本质的改变。
清人所绘《聊斋》故事中的汉装女子
除了袄衫外,对汉族女子来说,裙子也非常重要。汉族女子所穿的裙子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不管是褶裙还是斜裙,都要裁剪成“筒式”,并将裙子系在袄衫的里面。另一个特点是,裙子的颜色会随着穿衣女子年龄的不同而有区别。如比较年轻、娇俏的少女,通常会穿金绣浅色的裙子,而中年女子和老年女子通常会穿色调相对重一些的裙子,如青、蓝、酱、紫四色裙子。但在某些比较特别的时刻,妇女们无论年纪长幼,都可以穿同一种颜色,这些特殊的时刻是指庆贺婚嫁、节日、喜庆大事的时候。在这些时刻,所以的妇女都会穿上红颜色的裙子,以图吉利和福运。
鞋子方面,汉族妇女中比较流行的是一种被称为“弓鞋”的鞋。因为汉族妇女和满族妇女不同,除了一些妇女由于家庭贫困需要干体力活而不能缠足外,绝大多数妇女都要缠足,缠足女子的鞋子宛如弓形,所以根据她们的脚型,“弓鞋”应运而生。
从清朝入关之日起,其统治者就一直在改革官府制度。后来,在坚持原有满族官制的基础上,清朝统治者又吸收了明朝官制的许多元素,最终在乾隆年间形成了清朝官府制度。这种官府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其间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这种官府制度体现在官场服饰上,那就是官服制度的严苛。
清朝的官服很重视等级尊卑秩序,不容任何人随意僭越。最典型的表现是顶戴的“身份性”。顶戴,又被称为“顶子”,是指品官所戴官帽顶部镶嵌的宝石。按照清朝的官服制度,大到真龙天子的皇帝,小到七品芝麻官,都必须在所戴的冠顶安放一个表示本人品级的顶戴。其中皇帝的顶戴最为华贵,采用大东珠。文武官员中,一品官的顶戴为红宝石,二品官的顶戴为珊瑚,三品官的顶戴上,文官是珊瑚,武官是蓝宝石,四品官的顶戴是清金石,五品官的顶戴是水晶,六品官的顶戴是砗磲,七品芝麻官的顶戴是素金。任何官员都不能僭越这种硬性规定。
清代高官像
清朝官服的等级性和身份性,不仅体现在顶戴上,还体现在腰带、蟒纹、花翎等服饰上。按照清朝的规定,只有属于皇帝本支的官员才能使用黄带,而属于皇帝叔伯兄弟之支的官员只能使用红带,除此之外的其他官员只能使用石青和蓝色腰带,并且腰带上的宝石及带扣也有着严格的品级划分。清朝时期,蟒袍的种类有很多,皇帝所穿的龙袍只是蟒袍的其中一种。皇帝的龙袍为五爪金龙,一般将相、亲王或有功之臣的蟒袍为四爪龙。并且,蟒袍上的龙的数量也有非常严格的限制,皇帝的蟒袍上的龙为九条,一般将相、亲王或有功之臣的蟒袍上的龙为八条以下。在花翎方面,并非所有的官员的帽子上都有花翎,只有那些有爵位的,以及皇帝近侍、王府护卫、禁卫京城内外的武职营官的帽子上有,并且其数量也有区别,一翎至三翎不等。除此之外的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在帽子上设置花翎,一种情况是立下了军功,另一种情况是皇帝特赐。
除此之外,清朝官服的特点还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清朝官服的主要品种是长袍马褂。
其次,与明朝相比,官帽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政府规定,凡是军士、差役以上的军政人员都必须戴似斗笠而小一些的纬帽,并且按照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戴。
再次,功绩高、获皇帝恩宠的官员还可能被皇帝赏穿黄马褂。黄马褂对官员们来说,无疑是至高的荣誉。
最后,清朝官服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品级为四、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必须佩戴朝珠。这些官员佩戴的朝珠由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作而成。
早在远古的夏代,就诞生了奴隶主阶级的礼冠、服制度,百姓则用巾包头。汉代以后,统治阶层开始以巾包头并盛行。以后,由于帽子比巾方便,故帽子流行。
瓜皮帽,又被称为六合一统帽、六合巾、西瓜帽、瓜壳帽、小帽子,是创制于明朝、流行于清朝的一种男式帽子。这种帽子最大的特征是:“分成六瓣,半形状如半个西瓜皮。无檐、窄檐或包有装饰窄边,多为黑色的绸、呢绒或纱制作。帽顶缀一个丝绒疙瘩,黑红不一。顶后或垂红缦尺余,后不存。在帽檐靠下方的正中钉一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玉石、玻璃的。内有帽胎,里衬大多用红布。”与四方平定巾相比,瓜皮帽似乎登不了大雅之堂,然而它却在朝野上下风靡一时,成为上至达官贵人甚至皇室,下至黎民百姓最常用的便帽。
瓜皮帽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从材质上看,其要求非常特别,春天的时候,它的材质需为缎子,而在夏天的时候,它的材质需为实地纱;从颜色上看,以黑色为主,夹里用红,一些富裕的人家会用红片金或者石青锦缎缘其边。稍微讲究穿衣的人,会在颜色和纹饰上与身上的袍褂搭配着穿。关于这一点,有一首《竹枝词》描述得非常形象,即:“瓜皮小帽趁时新,金锦镶边窄又匀。”
头戴瓜皮帽的清人
据说瓜皮帽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设计的,明朝书法家陆深的《豫章漫钞》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如,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日六合一统云尔。”谈迁的《枣林杂俎》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或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前。”从以上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瓜皮帽确实出自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在明朝的时候,瓜皮帽可以说是当时平民阶层使用时间最长、最普遍的一款首服,贯穿明朝的始终。
满人入关后,其服饰特色深受汉族服饰的影响,体现在其人人必戴的帽子上,那就是沿用了瓜皮帽。在满人的心目中,瓜皮帽有“六合一统”之意,再加上满人都扎着辫子,戴这种帽很方便,所以瓜皮帽在清朝非常流行,成为清朝男子所戴用的主要便帽。但与明朝时期相比,有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由于满人没有发髻,所以清朝时候的瓜皮帽高度严重下降;另一个方面是,在明朝的初期,瓜皮帽顶部的结通常只有樱桃大小,但后来开始流行大结,及至清朝末年,有些干脆不用帽结,而用珊瑚、水晶、料珠等代替。
说起瓜皮帽的前身,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答案。目前主要有这样几个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瓜皮帽由皮帽演化而来。皮帽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汉族帽饰,在明、清两朝都非常流行。这种帽子的特点是“上尖下宽,底边镶一寸左右的小檐,有的则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因其形状与半个西瓜皮很相似,在民间则被谑称为“西瓜皮帽”,很多人据此说它就是“瓜皮帽”的前身。
第二种说法是,瓜皮帽由六块瓦帽进化而来。六块瓦帽,是一种便帽,又被称为“帽头儿”,在清朝时期最为流行,老少皆宜。这种帽子最大的特征是“上锐下宽,以六瓣合缝,缀檐如筒,有的底边镶一约一至三厘米宽的小檐,有的无檐,只用一片织锦缎(又称片金)包个窄边,前端钉一个玉或翠的饰物,帽顶钉一个大红襻疙疸”。从上面的描述来看,六块瓦帽的外形和瓜皮帽有些相似,因此很多人说它就是瓜皮帽的前身。
关于瓜皮帽的真正来源,已经没有人能够探究清楚了,但无论其前身是什么,都无法掩盖明、清两朝老百姓对它的喜爱,以及它在我国服饰发展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提到清朝官服的冠,人们就马上会想到“顶戴花翎”。顶戴花翎是清朝官服的特色之一,也是区分人物等级地位的重要标志。
殊不知,在清朝以前,官场上的官帽大说是我们熟悉的乌纱帽。乌纱帽原是民间老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主要的原料是乌纱,它的存在历史非常久远,据说远在东晋成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官场中人无不佩戴这种乌纱帽。及至南朝时期,乌纱帽开始在民间流行,成了老百姓们常戴的帽饰。到了隋唐时期,乌纱帽正式成为官服的一部分。
相传宋太祖执政的时候,众大臣在朝上议事,喜欢交头接耳,影响议程的进行。宋太祖为了防止这种交头接耳情况的发生,便下旨改装乌纱帽,在帽子的两边各设置了一个翅,这样大臣们在议事的时候,一旦交头接耳,软翅就会跟着晃动,就会很显眼,很容易被皇帝发现是谁。所以,从此以后,再没有大臣敢在议事时交头接耳了。
到了明朝时期,乌纱帽被定为官帽,民间的老百姓就没有资格佩戴了。对此,《明史·舆服志三》有明确的记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乌纱帽于是成为官职的代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服饰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到清朝时,经过漫长的演变后,变得更为系统了,尤其是对官员的服饰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依照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对官位的大小加以区分,滥用不得。甚至,对帽子上的一颗小小的顶珠也有了各种规定。那么,具体来说,清朝官员的官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清朝时期,服饰以满族服装为主,官帽也与明朝截然不同,以礼帽代之,帽后都拖一束花翎,称为“顶戴花翎”。
顶戴、花翎都是清朝官品的冠饰,也是区分官阶大小的重要标志。清朝官吏品级,依帽上顶珠的颜色和质地来区别,称为“顶戴”,也可作顶带、顶子、顶珠,就是指装在官帽顶上正中的饰物。冠上无顶珠即无官品。
此外,清朝的官帽,在顶珠下都装有翎管,目地是用来安插羽饰品。清朝官员礼冠上用来区别品级的羽饰,有“花翎”和“蓝翎”之分,其中以花翎为贵。花翎的主要材料是孔雀毛,所以又被称为孔雀翎;而蓝翎的主要材料是鹖羽,呈现蓝色调。关于花翎和蓝翎的佩戴要求,清朝《啸亭续录》一书中有十分明确的记载:“凡领侍卫府员、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满员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鹖羽蓝翎,以为辨别。”由此可知,并非所有的清朝官员都有资格佩戴花翎。佩戴花翎的官员的品级通常较高,为五品官员以上者。而佩戴蓝翎的官员的品级通常较低,为六品以下者。而且,到了后来,蓝翎渐渐被滥用了,几乎拿钱就可以买来戴。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一下较为名贵的花翎。
1.花翎的分类也很严格,主要分为一眼、二眼和三眼,其中最为尊贵的是三眼。所谓“眼”,是指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作一眼。在清朝的初期,官员使用花翎的制度也很有讲究:皇帝和亲王、郡王一般不戴翎饰冠;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员及一至三等侍卫戴一眼花翎冠;六品以下官员戴无眼的蓝翎冠。
据说,在康熙年间,还曾经出现过四眼、五眼的翎冠。四眼、五眼翎冠的出现与康熙皇帝喜爱的一位阿哥有关。当时,这位阿哥非常小,一天他心血来潮也想戴戴这种花翎冠,可是按照清朝的规定,皇子是不能随意屈尊戴用贝子和大臣们所用的花翎冠的。经不过阿哥的纠缠,康熙皇帝专门做了特别御批,下旨制作一件五眼花翎冠赏赐给这位阿哥。
2.花翎是等级的象征,佩戴制度森严。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它原是皇帝赏赐给有功勋的大臣或贵族的冠饰,有昭示官爵品秩、赏赐勋业的作用。所以其佩戴的规格非常严,任何官员都不能随意佩戴。如有违反规定者,一律严处,轻者送去吏部,重者拔去花翎,表示解除其一切职务。
戴顶戴花翎的清代高官
花翎是如此地高贵和难得,所以吸引了众多官员的重视和向往。但是,皇帝是不轻易赏赐大臣花翎的,只有那些功勋卓著或者恩宠有加的人,才能得到皇帝赏赐的二眼花翎,如贤相傅恒、权相和珅、宠臣福康安等人。所以,大臣中谁能够得到皇帝赏赐的花翎,那真是无比地荣耀。
按照清朝的规定,外任武臣中只有那些军功卓著的人才能被赏赐花翎。康熙年间的施琅就有幸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当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投降清朝后被赐籍汉军镶黄旗,平台后力辞靖海侯而恳求照前此在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康熙特旨许之。
按照清朝的规定,外任文职官员是没有资格获得花翎的。这种情况一直到乾隆年间才有了改变。当时有一位直隶知府,叫方承观,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他。一次,乾隆在古北口大阅兵时,方承观趁机斗胆向乾隆请求赏戴花翎,乾隆破格赏赐。从此,乾隆下明诏,不但亲贵大臣可以戴用,如有显赫军功者也可以戴用。但皇帝在赏赐花翎时是非常谨慎的,据统计,自乾隆年间至清朝的末期,获得皇帝赏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七人,获得皇帝赏赐二眼花翎只有二十余人。
到了清朝的末年,随着花翎赏赐范围的扩大,各方面对国家有功之人均可赏戴花翎,使它渐渐消失了以前的尊贵感,佩戴花翎冠的制度也日渐松弛,五品以上的官员,几乎不用赏赐只要捐纳就可以佩戴花翎。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后,由于国库空虚、捐例大开,只要出钱就可以买到花翎戴了,花翎为7000两实银,蓝翎为5000两实银。
花翎就这样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变得越来越贬值,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和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