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老北京的传说 > 第十四章 老北京的民间风俗

第十四章 老北京的民间风俗(1/1)

老北京人都知道,在一年中,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历时五昼夜的元宵节。说到元宵节的日子,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元宵节的正日子不是正月十五么?怎么老北京人那么心急从正月十三就开始过上了,而且还一连过五天?这您就不知道了,其实这五天的欢庆日还只是清朝时候的老北京人过元宵节的规矩,早在唐朝的时候,老百姓们在元宵节要欢庆十昼夜呢!从中可以看出,从古到今,老百姓对元宵节的喜欢和重视。说句通俗的话,它就是咱老百姓的狂欢节。有一首《上元诗》真实地描绘出了旧时北京的元宵之夜:“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灯夕”,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得了“元宵节”这个名。初次之外,还有人称元宵节为“上元”、“上元节”,这是一种道教的说法。在道教理念中,存在所谓的“三元”神,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这三官神分别以正月、七月、十月十五日为诞辰,所以信奉道教的人喜欢把这三个日子分别称为上元、中元、下元,称元宵节为上元节。

卖元宵

在老北京人中,关于元宵节俗的形成,存在很多说法,如有的老北京人认为元宵节的由来是东汉明帝点灯敬佛的结果。那时候,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在这天夜里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渐渐地,这种命令演变成一种节日,由宫廷传到民间,它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宵节。有的老北京人认为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据说这是远古人的一种耕种习惯。老百姓们为了使庄稼免于虫害,来年获得好收成,便在这天晚上手持火把到乡间田野驱赶虫兽,及至后来,由手持火把演变成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渐渐地,加入这种仪式中的人越来越多,演变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它就是元宵节。其实,在多种说法中,老北京人广为接受的是另一种说法,即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的。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由于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后来,惠帝病死,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对此,朝中大臣和刘氏宗室愤怒无比,但敢怒不敢言。吕后死后,诸吕密谋叛乱,夺取刘氏江山。这件事被刘氏宗室齐王知道后,他为保刘氏江山,联合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发起了“平诸吕之乱”运动,最终平定了叛乱。之后,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再加上平定“诸吕之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汉武帝时,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太平御览》引《史记·乐书》云:“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太一也叫“泰一”、“泰乙”、“太乙”,早在战国时期即被人所奉祀,宋玉《高唐赋》就有“醮诸神,礼泰一”的记载。汉武帝将“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在旧时候,每逢元宵节,北京城可谓万人空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孩,一概上街观灯。各个店铺均自发地挂出各种花灯,有的还挂出灯谜,猜中的奖赏一些鲜果、小吃等物。那几天酒肆茶楼和其他娱乐场所的生意也都很红火,整个京城,街上院内,到处张灯结彩犹如白昼,热闹非凡。

说起老北京人庆祝元宵节的风俗,可谓形式众多。

赏灯。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京城赏灯的历史非常悠久,据史料记载,在明朝时期,北京城就非常流行在元宵夜赏灯。那时的灯市多集中在东城的灯市口。元宵之夜,街道两旁的店铺,个个都张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绢纱、烧珠、明角制成的,也有麦秸、通草制成的,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或花卉如兰、菊、梅、竹等,或飞禽走兽如鸾、凤、龙、虎、虫、鱼等,不仅形态逼真,还颜色靓丽,引得众多游人观赏。在清朝的时候,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者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厂甸。那时的老北京人来到灯市,不仅是为了欣赏花灯,也是为了购买日用品。因为,每逢元宵之夜,很多精明的商家都会趁机搞降价促销活动,人们一边赏花灯,一边购买日用品。

元宵卖花灯

猜灯谜。猜灯谜是老北京人庆祝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是指将谜语写在灯上,让人猜解。这里的谜语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内容来,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这种庆祝方式使得元宵节颇具文化气息。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老北京人也喜欢将猜灯谜活动成为“灯虎”或者“文虎”。关于这个风俗,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呢!其中一则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相传在一年的元宵节,乾隆带领一群文武大臣来到京城的街上赏灯。他看到灯上写着很多灯谜,便有意让大臣们猜。看到高兴时,他自己也出谜联让大臣们猜,把大臣们惹得紧张兮兮,他自己却得意洋洋地。大学士纪晓岚见大臣们都被乾隆的谜语给难住了,也想故意为难下乾隆。于是他稍思片刻,就在一个宫灯上写下了如下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看了,猜了半天也没有猜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乾隆那得意洋洋的“气焰”顿时给消了几分。

吟灯联。在元宵夜赏灯是老北京的重要习俗。在赏灯的同时,老北京人不仅可以猜灯谜,还有一个“吟灯联”的习俗。在元宵之夜,很多人家都会在自家大门或显眼的柱子上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上面书写了很多有趣的对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在灯火通明的元宵之夜,走在热闹的街上,吟咏各家门前的灯联,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关于“吟灯联”的习俗,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呢!其中一则与明成祖朱棣有关。相传,在某年的元宵之夜,朱棣进行微服私访。走着走着,偶遇了一个秀才。这名秀才非常有才华,朱棣和他谈得十分投机。为了试试该秀才的才情,朱棣出了上联,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谁知那秀才竟不假思索地对出了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朱棣听了该秀才的下联,非常喜欢,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赐他为状元。

吃元宵。元宵佳节,老北京人除了赏灯、猜灯谜、吟灯联外,还要吃元宵。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说起元宵,还有一点不能不提,那就是远在清朝的时候就有奶油馅的元宵了。北京的元宵从清朝至今变化不大,清朝的元宵主要有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四种馅。除这四种外,还有一种奶油馅的元宵深受老北京人的欢迎。

吃干菜馅饺子。元宵佳节,老北京人除了吃元宵,还吃干菜馅饺子。干菜就是把新鲜的蔬菜晾成菜干,包饺子的时候,用煮肉的肉汤把干菜煮一下,发起来,然后再做馅。干菜馅饺子别有一番风味,很多人家都会在这天包一些。不过,元宵吃干菜馅饺子的风俗如今已经很少见。

“烧火判儿”。除了吃干菜馅饺子这一风俗习惯已经在京城消失之外,还有一种老风俗也已经消失了,它就是“烧火判儿”。“烧火判儿”是旧京元宵节里的一个重要观赏项目。所谓“判儿”,是指判官,其内部是一个炉膛,里面装上煤,点上火,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判官的七窍中喷冒出来,煞是好看,惹来大批群众围观。在旧京的元宵佳节,京城的很多店铺都售卖这种用泥塑成的“判官”。据说,当时京城最有名的“烧火判儿”的地儿是如今平安大道路北侧的城隍庙。

农历正月初五,老北京人又称之为“破五”,是春节后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天,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

关于“破五”的来历,民间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以下四种说法比较盛行。

第一种说法是为送祖宗而设。老北京人认为,除夕夜是要把祖宗请回来一道过节的,怎么请呢?方法就是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的牌位,烧上香供上贡品。而到了初五那天,老祖宗在家里也待了几天,好吃的好玩的都尝了个遍,所以要将他们送“回去”了。他们回去也不能空手回去呀!所以在这一天老北京人都要烧香、烧纸钱、摆宴席、放鞭炮、吃饺子,让祖宗们风风光光、满载而归。

第二种说法与姜子牙的老婆有关。相传,一天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将自己的老婆封为了“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在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老婆是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角色,她背叛了自己的丈夫。被丈夫封为穷神后,她就更加惹人厌恶了。人们为了躲避她,就一致商议在初五这天“破”她,让她“即归”,也就是“马上滚回去”的意思。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天称为“破五”。

第三种说法也和姜子牙的老婆有关,但故事内容不一样。据说,大年三十这天请神的时候,漏掉了脏神也就是姜子牙的老婆。姜子牙的老婆可是个不好惹的人,她非常生气,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只是满脸堆笑,并不说什么,把这脏神气得一顿叫嚷。眼见事情闹得越来越大,弥勒佛这才开口了,他说:“为了挽回你的面子,你看这样行不行?就是在初五的那天,让民间的老百姓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脏神听了,也只能这样了,便什么也没说就走了。后来,民间便有了初五这天放炮、吃饺子的习俗,俗称“破五”。

第四种说法是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财神爷人人都喜欢,它的生日据说就是在初五这天。民间的老百姓为了庆贺财神爷的生日,在这天放炮、设宴、吃饺子,还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以此为财神爷贺寿,寓意是迎接财神爷的到来。

关于破五,老北京城有很多有趣的习俗和忌讳。

习俗一:吃饺子。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破五”吃饺子包含四重意思,第一是吃饺子又被俗称为“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第二种是吃饺子承载了老北京人的新春期盼,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能过上好日子;第三种是初五是牛日,休息四天以后破土动工,预示着咱们春耕即将开始了;第四种是初一到初四,一般是吃素的地方多,初五开始可以破素吃荤了。老北京在吃饺子上还有讲究呢!那就是“破五”吃的饺子馅儿必须是肉馅儿,而且还必须是自家剁的,这样预示着自家的来年一切顺利,将不顺的东西都给剁没了。

习俗二:送穷。这一天要“破”穷神,让她“即归”,所以老北京民间有“送穷”的习俗,这是我国古代民间特有的一种岁时风俗。怎么个“送”法呢?主要是在这天,家家户户在黎明的时候就要起来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家远远的。另外,由于从大年除夕夜到正月初五以前,是不允许打扫卫生的,要扫也只能在屋里扫,垃圾放在屋内的门口拐角处。而到初五这天则需要进行彻底的大扫除了,将垃圾扫出大门后,堆成一堆,将点燃的鞭炮扔到垃圾堆上,待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后,送穷仪式就算结束了。

破五放爆竹

习俗三:开市。按照老北京的春节习惯,从大年初一开始,各大小店铺都要关门了,直到正月初五才开始营业。为什么选在初五这天呢?据说主要是因为初五这天是财神爷的生日,选择这一天开市比较吉利,预示着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禁忌: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对于这项禁忌,《燕京岁时记》和《清裨类钞》中有明确的记载。《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指的是阴历的正月初一,预示着万物复苏、春天降临、新年新开始,所以这个节日向来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是最隆重、年事活动最丰富多彩、持续时间也是最长的一个民俗节日。在早年的传统中,它从腊月的五祭就拉开了序幕,直到元宵节还余声未断,几乎占去了农历腊月和正月的一大半。足见它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分量。

中国老百姓过春节的历史非常久远。据说从夏朝的时候就有这个节日了,那时我们的祖先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一年的岁首。及至西周时期,出现了一年一度欢庆农业丰收活动,在新旧岁时交替间,平民百姓都要在家中生火烧暖房子和炕头,用烟熏走老鼠,全家人团聚在一起杀鸡宰羊,祝酒共贺。及至汉代,将此日定为农历年,并称作夏历年,从此便世代相传延续到今天。也是在汉代,春节的庆贺礼仪才有了正式的仪式,在除夕之夜,民众要举行一种击鼓驱鬼除瘟的舞蹈仪式。但是在那时候,春节并非今天这个名字,而是被称为“元日”、“元旦”。后来在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开始施用公历纪年法,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守岁图

老北京作为古都,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礼仪等方面深受帝王将相、各行各业不同阶层人群的客观影响,所以其关于春节的民俗习情有着独特的个性。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具体来说,老北京人过春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一)大年三十贴春联、上供、“踩岁”。旧历腊月三十日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这一天进行。为了点缀点景,烘托“纳福迎新”的气氛,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用红纸写上吉利话,还要贴门神,贴挂钱等。贴完后鞭炮齐鸣,非常热闹!除此之外还要供佛龛、神像,祖宗牌位前摆上九堂大供,家境一般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家宅六神,如灶王、财神、土地等都要上供、烧香。因灶王爷腊月二十三日焚化升天去了,这一天要请一张新的灶王爷像贴上,以便常年奉祀“保平安”。除此之外还要在院子里铺满松枝、芝麻秸等,名为“踩岁”,取岁岁平安之寓意。

(二)吃年夜饭。除夕的晚上,无论是当官的、做工的人们都要早点回家过年。哪怕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也要赶回家来团圆,合家欢聚已是中华民族传统习惯。掌灯时分,各家各户的人们准备吃年夜饭。老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也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家宴。除夕的年夜饭要有荤有素,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炖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有豆腐、青菜等。主食多以荤素水饺为主。供奉祖宗牌位的还要在供桌前供上一碗“年夜饭”,在饭上插上松枝,在松枝上挂上铜钱,小纸元宝等,宛如一棵摇钱树。刚解放时老北京还残留着一些封建民俗,吃饭之前先要请财神,接灶王。人们摆上供品,燃香点蜡,以求福寿平安生活美满。然后,在阵阵爆竹声中,家人开始吃团圆饭。除夕晚饭家人要齐,所谓“团圆饭”。菜饭尽可能丰富些,预示来年丰衣足食,席间要多说彼此祝愿的话,充满欢乐气氛,这顿饭可以慢慢吃,有的一直吃到深夜,接下来“守岁”。

(三)守岁。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饭后至夜间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寝,要“守岁”至次日凌晨。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年岁大的是在辞旧之际有珍惜时光之意,年轻人守岁则有为父母延寿之意,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

(四)吃饺子。老北京人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这天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老北京人喜欢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生子……吃下来,一大家子人都会乐开了花。

(五)放鞭炮。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时,老百姓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取“迎新年,驱邪气”之意。

(六)拜年。在老北京,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那就是“大年初一满街走”,这句讲的是什么呢?讲的就是老百姓大年初一拜年的事儿。拜年一般从家里先开始,全家要先在祖宗牌位前磕头拜年,然后晚辈再给长辈磕头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长辈受拜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给压岁钱的习俗起于清代,为的是体现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家里的拜年活动结束后,还要出门去拜年串邻居,互相说些吉利话。

(七)串亲访友。初一到初五,老北京人会串亲走友、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到了初五也就是北京人口中的“破五”那天,百姓“送穷”、商人“开市”。直到这天,老北京人才算是过完了春节。

(八)娱乐活动频繁。在老北京,每逢春节的正月初一到十五,是文化娱乐活动最频繁、最火热的时段。那时候,京城里的戏园子会人满为患。八大庙会也盛况空前、游人不断,而且各个庙会都有独特的地方。在西郊的大钟寺庙会,人们击打永乐大钟,用钟声迎接新岁的来临;在白云观庙会,可以摸石猴、打金钱眼,用娱乐活动寄托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希冀与憧憬。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走街串巷的高跷会、小车会。可以说,那些天整个京城都弥漫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里。

在每个老北京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对春节的念想。春节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喜悦,已经扎根于老北京人的心里。也正因为这份绵延不断的念想,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才能延续两千多年至今,相信它还会继续在京城延续下去,给北京人带来欢乐和幸福。

腊月二十三,又被称为“过小年”,是一年正式结束的日子,从这天开始,就要为过大年(三十)而做准备了。

“过小年”的风俗有很多,最主要的风俗是祭灶,所以很多老北京人一提起“过小年”,就会说这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据说在夏朝的时候灶君就存在了。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句子。据说在这天,家家户户供的灶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行善的人玉皇大帝会予以奖赏,作恶的人玉皇大帝会施以惩罚。因此在这天送灶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刻意地“讨好”灶君,在其像前的桌案上摆上一些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的清水、料豆、秣草是为灶君升天的坐骑备下的料。另外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在祭灶的时候,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然后将其涂在灶君的嘴部,防止他在玉皇大帝跟前说这家人的坏话。将灶君送走后,再开始祭拜祖宗。

除了最重要的祭灶习俗外,在“过小年”这天还有很多比较有特色的习俗,如写春联、扫尘、蒸花馍、洗浴理发等。

写春联

(一)写春联。到了小年这一天,老北京人家家都开始写春联了。在春联方面,老北京人讲究全面,要做到“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这样这家人来年的生活才会如春联上的寄语一样幸福、安康。说起写春联,最主要的就是春联的内容了,它寄托着这家人对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老北京人家中比较流行的春联内容有:天地神联如“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如“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如“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如“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抬头见喜”、“旺气冲天”、“满院生金”等。从这些承载着老北京人期望和祝福的春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二)扫尘。民间老百姓过春节都喜欢家里头干干净净地,老北京人也不例外。而小年离大年三十只有短短六七天的时间,所以,在小年这天或者过了小年,家家都开始扫尘这一活动了。将房间内、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寓意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三)剪窗花。在小年的各种习俗中,剪窗花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老北京人习惯在小年这一天开始剪。窗花的形状、花样非常多:如三羊(阳)开泰、五蝠(福)捧寿、二龙戏珠、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鹿鹤桐椿(六合同春)等。而且,新娶了媳妇的人家,那新媳妇还要将自己亲自裁剪好的窗花带回婆家,请邻居们前来观赏点评。

(四)蒸花馍。小年这天开始,老北京人家家都开始蒸花馍了。有的花馍是用来上供,有的是用来看望亲戚用。上供用的花馍做得庄重,而用来看望亲戚用的则相对花俏一些。而且一家在蒸花馍的时候,周围的邻居都会前来帮忙,所以有“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的说法。

(五)洗浴、理发。小年这天开始,老北京人家的大人小孩们都开始为自己的头忙活了,洗浴的洗浴,理发的理发,因此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六)赶乱婚。过了小年,老北京人都认为诸神上了天,所以凡间的老百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禁忌了。所以在这天之后,娶媳妇、聘闺女都不用专门挑日子了,过小年后的每一天都适合举行婚礼,称为赶乱婚。所以在老北京城,年底结婚的人特别多。

在老北京城,过春节有过大年、小年的讲究。过年就过年呗,为什么还会有大小年之分呢?其实这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

相传在古时候,天上生活着两位神仙,这两位神仙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其中年纪较大的神仙被称为大年,年纪较小的神仙被称为小年。大年的心灵非常善良,非常懂得心疼人。在每年的冬天,人间会非常寒冷,有很多穷人流落街头,他们又冷又饿,这个时候大年会把天上的白面撒下来让他们吃。而小年呢,虽然和大年是亲兄弟,并且天天和大年生活在一起,但他却非常心狠手辣,没有半点同情心。

为了和大年作对,也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他施展邪术将大年撒给人类的白面变成雪。人间的人吃了这种雪不仅无法有饱感,还会将肚子冻坏。等到人们病倒了,他再变成巨齿獠牙的猛兽,飞到人间将这些人吃掉。他吃饱后,就开始睡觉,一觉能睡三百六十五天。待醒后再接着施展这种邪术吃人。

久而久之,人们摸准了小年作恶的时间规律。虽然小年会每隔三百六十五天来人间作恶一次,可是逢他作恶的时候,人们可是无处躲藏的。所以他们非常害怕小年的到来,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积极地烧香磕头,虔诚祈祷,希望大年能够为他们做主,将小年的恶性给镇压住。

大年呢?正当人间的老百姓为小年的恶行而发愁之际,大年也正为白面变雪、人间人烟渐少的事而百思不得其解呢。他听到来自人间的祈祷后,才知道是小年从中搞的鬼。

大年知道事情的真相后,非常生气,他马上去找小年质问。可是小年却表现出一副死皮赖脸的样子,他很无理地对大年说道:“对啊!我是施展了邪术,但关你什么事?你行你的好,那是你喜欢,我不干预你,但我吃我的人,那是我喜欢,你也无权干预我!”

大年听了,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情急之下,便伸手打了他一巴掌。

小年见大年打了自己,便恶狠狠地将大年推倒在地,还故意躺在地上撒起泼来,发狠说:“行啊,你竟然敢打我!从此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咱们互不相欠。我告诉你,若不是念在咱们是一母同胞的份上,我连你都吃了!看你还敢拦我!”

大年虽然年龄大,但没有小年力气大。他打不过小年,只得来到人间对老百姓说:“小年的恶行,我也无能为力。我只能尽我所能来帮助你们,还需要你们积极配合我。我告诉你们一个法子,小年从一生下来就比较害怕雷呀火的,日后等他再来人间作恶时,你们就用油松干柴烧青竹,围成圈子,点上火,你们坐在中间,这样他下来就不敢吃你们了!”

人间的老百姓们都牢牢记住了大年的话。等小年再次来人间作恶时,他们就用干柴油松烧青竹,烧得“砰啪”乱响,火势猛烈。小年见状,不敢靠近火源,急得他只能转圈磨牙。最后没有得逞,只好空着肚子飞回了天上。

后来,小年知道这是大年替人间的人出的主意,便去找大年算账,还狠狠地将大年打了一顿。大年最后没有办法,只好降到人间,也和人间的人们一起跳到火圈里。

小年没有别的办法,只是狠狠地大喊:“你们给我小心一点,等我日后将火功练好,看我不把你们吃个干干净净!”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年在后来的日子里一天都没有睡觉,他一心只想练好火功。后来,他真的在第三千五百九十九天将火功给练成了。练成火功后的小年,准备第二天就去人间吃人。

而这边呢,大年在这三千五百九十九天里也没有闲着,他也是一天都没有睡,日日夜夜都在熬气力、练武艺。目的就是等小年练成火功的那一天,和他大战一场,保护好人间的人。

第三千六百天到了。小年去人间作恶的路上,被大年给截在了半空中。他知道如果不将大年除掉的话,自己就无法吃人,于是他和大年动手打了起来,准备将大年杀死。可是大年呢,他也是毫不示弱,也是憋足了劲将小年打倒,让他从此不再害人。可以说大年小年二位神仙都是铆足了劲,要分出个胜负来。只见二仙打得黄风滚滚、云雾遮天。这就是后来人间春天风多雾多的原因。

二仙经过三千五百九十九天的练功,武功都已经登峰造极,一直打了三十二天都没有分出个胜负来。最后小年急了,张嘴就想将大年吃掉。大年见状,赶紧举起手心雷,谁知小年纵身一蹿竟躲到了高处。大年猛追着小年往上打,小年被追得一直往上蹿。这就是人间二月二打闷雷的原因。

就这样追着追着,过去了七十四天。大年见手心雷无法降服小年,便住了手。小年却认为大年的手心雷给用完了,于是一翻身冲下来抓大年。大年赶紧躲开,抬手从背后拉出一条雪白的长虫。只见那长虫口吐烈火,直冲小年烧去。还没等小年躲闪开来,大年又口吐轰天雷。小年连忙闪躲开来,并张口喷出一股黑水,这股黑水虽然没有将大年的火浇灭,也没有将大年的雷打湿,但也没有受到伤害。就这样,大年追,小年跑,震得天摇地动,大雨倾盆。这就是夏季爱打雷下暴雨的原因。

后来二仙激战了很久。打着打着,小年便累了,他一头扎进海里睡去了。大年没有追赶小年,他赶紧将太阳放出来,将人间庄稼地里的五谷催熟,以免自己以后和小年再打仗时,人间的人类会挨饿受冻。

在海里睡了一百天后,小年又恢复了气力,他又来找大年接着打。这回小年学精了,他先施出先前练成的冷气灭火功夫,一张嘴就吹出了好大一片冷气。大年感受到这种冷气候,被冻得一阵哆嗦,赶紧纵身往高处奔去。小年见状,赶紧追上去,将大年追得无处闪躲。大年无奈,只得变成一块小石头,隐藏在土地里。

小年找了半天,都没有看到大年的影子,气得直跺脚。他没有放弃,反而驾着冰冷的狂风乱翻乱找,最后实在找不着,就下起漫天大雪,准备以此将大年给冻死。

大年到底躲到哪里以致小年都找不到他呢?原来,他躲的地方正是人间的人们为躲小年而藏身的所在。这个地方是一个山洞,在这个山洞里,人们给大年生火暖身,还给他做热饭吃。大年感觉全身暖和透后,向人们借用了松脂橡油,把这些油全部抹在了自己身上,抹得里三层外三层,准备和小年决斗,分个胜负。

三百六十五天过后,小年以为大年已经被自己施展的冷气给冻死了,于是又来人间吃人。可是,快降落到人间的地上时,他看见大年翻滚着身体朝自己扑来,他的身上满是熊熊烈火。等小年刚下到树梢上时,大年一头钻进小年的嘴里,顺着他的喉咙到了他肚子里,然后放火烧了他的肚子。疼得小年手扳树枝,两脚乱蹬。没一会儿,小年就被烧死在了树梢上。

人们看到了这个场景,才敢从山洞里钻出来。他们看到小年的身子散发着阵阵浓烟,烧得只剩下了一张皮。大年呢?也和小年一起被火烧死了。

人们看到大年为了他们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都一起跪在地上,哭着给他磕头,并将把装着大年身体的小年的尸体给挂在了树上。

后来的日子里,人们每隔三百六十五天都会在大年葬身的树下为他烧香,并称大年为火神。

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个能掐会算、被称为“活神仙”的能人推算出三百六十五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一循环的理论。这个循环给起个什么名称好呢?大家想了很久,后来这位能人提议说:“大年是为我们丧了命,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他的这份恩情,这样吧!一个循环就算一年吧!”大家听了能人的话,都一致同意。后来,人们还根据大年烧小年的办法,仿着小年剩下的那个空壳壳,做了很多灯笼。以后每年过节时,就将这些灯笼挂在那棵树上,以此纪念大年为他们的付出。

“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每逢春节时张贴春联是老北京民间传统习俗,几乎家家都忘不了往大门上贴一副春联。在爆竹声声中,家家户户的人儿喜笑颜开地相互簇拥着,把大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到门框上或门心里。一幅、两幅、三幅……不一会儿,大街小巷里就贴满了喜庆的春联。春联不仅美化了北京这座古城,还为老北京人带来了喜气和春意。

春联,也被称为“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所以被称为“春联”。春联是一种在春节时使用的传统装饰物,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人们都会贴春贴,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说起春联的历史,还很久远呢!据说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什么是桃符呢?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具体是指,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在大桃树的下面生活着两位神仙,分别是神荼和郁垒。这二位神仙神通广大,能辟百鬼。所以老百姓便认为桃木能够帮助他们驱鬼,他们将桃木制成两块木板,左边一块绘上神荼的像,右边一块绘上郁垒的像,绘有二位神像的桃木板就是“桃符”。每逢过年的时候,老百姓就将这两块桃符放在家门口两边,用来驱鬼辟邪。

对此,清朝的《燕京时岁记》也曾经有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及至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宫廷里流行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由此可知,在这个时候,桃符就是我们日后所说的春联。

一直到宋代前期,春联都被称为“桃符”。我国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就曾经在自己的诗中提到过桃符,诗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但是在宋朝的中晚期,“春联”这个名称渐渐地叫开了。名称的改变主要是源于用材的变化——由桃木板被改为纸张。随着纸桃符的流行,桃符被渐渐地称为“春联”了。

卖春联

到了明代,民间贴春联之风已很盛。据说春联的流行还得益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呢!据史书记载,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他在金陵(今天的南京)定都后,在一年的除夕前夕下了一道谕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第二天,朱元璋开始微服私访,在城内观赏各家对联,以为娱乐。后来他发现有一家的门上没有贴春联,过去一问才知,原来这家主人是个屠夫,他不会写字,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代写。朱元璋听后,立即叫侍从取来文房四宝,当场为这家书写了春联。朱元璋此举被后世人传为佳话。在朱元璋的影响下,当时的文人墨客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也是人们对未来的寄托,对新春的祝颂。在旧京时,还兼打广告的作用呢!那时候,各个行业都会想办法利用春联来招揽顾客并宣传自家的生意。由于店铺经营内容的不同,其春联的内容也会有不同,如药铺常用的春联是“调剂有方侔相业,虔修有法体天心”,绸缎庄常用的春联是“此中多锦绣,以外无经纶”,粮店常用的春联是“风雨调合岁月,稻粮狼藉丰年”,酒店常用的春联是“香闻十里春无价,醉卖三杯梦亦甜”……这些春联无不表达了大家对美好未来的寄托和向往。

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方法也稍有差异。这里介绍一下老北京贴春联的讲究。

(一)首先是联语选择上的讲究。老北京人认为,要根据场地、爱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联语,如老年人住的屋子要选择张贴那些带有“福禄寿”词语的春联,小孩子住的屋子要选择张贴那些带有“学习、成才”等字眼的春联,而一对夫妻住的屋子要选择张贴那些带有“恩爱、和睦”等字眼的春联……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类似“树大根深”字眼的春联,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类似“春光明媚”字眼的春联,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类似“幸福健康”字眼的春联,厨房里需贴上类似“勤俭节约”字眼的春联,等等。

(二)春联的张贴要得法。要按照传统张贴对联的“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的口诀,即对联的出句应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对句应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这是因为按古代读法直书是从右向左读的。

(三)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的规矩。在张贴春联上,老北京有这样一些规矩,如上下联不可贴反、上下联具有因果关系、从春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春联的尺寸大小要与自家的门户相协调等。

老北京人在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除夕夜贴上春联,以此寄托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家人的祝福。

在贴春联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贴上长条的、内容复杂的春联。有些地方如屋门、墙壁、门楣上都会贴上一些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老北京人为什么贴“福”呢,它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如今的“福”字更多地被解释为“幸福”,然而在以前,则更多地被解释为“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老北京城在“福”字的张贴上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将“福”字倒过来贴。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很明显,就是“福气”到了呗!

关于倒贴“福”字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这个故事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相传,当年朱元璋准备将一批人杀害,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与手下商议用“福”字作暗记。这件事情被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不想自己的丈夫成为杀人恶魔,于是悄悄地下旨,命令京城内家家户户都要在天亮前在自家的门上贴上一个大大的“福”字。

福字倒贴

马皇后是谁啊?皇后啊,她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福”字。其中有一户人家,由于主人不识字,竟然把“福”字给贴倒了。

天亮后,朱元璋接到了他派去杀人的杀手的禀报,说全城内家家户户的门上都张贴着“福”字,根本区别不出哪家人该杀哪家人不该杀。朱元璋听了,马上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户户的确都张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给贴倒了。

朱元璋听了手下的禀报后,非常生气,他也没法将全城的人都给杀了呀,只好将把“福”字倒贴的那家人当成替罪羊,命令将他们全部杀害。

马皇后知道这件事后,赶紧对朱元璋说:“皇上您息怒,您想想,不是那家人对您有什么意见,而是他们知道您今日来访,就故意将‘福’字给贴倒了,意思就是您的到来就是‘福到’啊!”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将那家人给放了。

一场大祸就这样被消除了。从此以后,老百姓在马皇后话语的启发下,将“福”字倒贴理解为“福到”的意思,一是为了图个吉利,二是为了纪念马皇后的好。

在老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那就是:“二十四,扫房子。”意思就是在腊月的二十四日这天,京城的家家户户都要清扫房屋,为迎接过年做准备。

从古至今,老北京民间一直沿袭着腊月二十四这天“扫房”的习俗,腊月二十四这天也因此称为“扫房日”。在这天,或者这天的附近几天里,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整个北京城各处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为什么要有“扫房日”呢?主要是因为在平时的时候,大家工作都非常忙,几乎没什么时间进行家庭大扫除。一年下来,房子难免会落下灰尘。另一方面,按照老北京人的说法,“尘”与“陈”谐音,在农历正月新年前,扫去家中的一切尘土,意味着去除旧一年的陈旧东西,把不好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这一习俗充分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和辞旧迎新的强烈祈求。

其实,关于春节扫房子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远在尧舜时代,人们有这种年终扫除的习惯了。《吕览注》中说:“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这种岁末大扫除还有驱除疫病的含义。

春节扫房子的习俗在唐宋时期非常盛行,宋人吴自牧在其所著的《梦粱录》中说:“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清嘉录》卷十二也有这样的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由此可见,腊月二十四“扫房日”其历史之悠久。

说起“二十四,扫房子”的民谚,还和一段传说故事有关呢。

灶君

相传,在每个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这个三尸神犹如影子一般跟在人的后面,人走到哪里它也跟到哪里,目的就是专门记下人所犯的错误,然后,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个人一年来的善恶。这个三尸神心灵非常歹毒,他特别喜欢在玉皇大帝面前造谣生事,将人描述得丑陋不堪。

一天,三尸神又在玉皇大帝面前胡说八道,说人间的很多人经常做各种恶事,惹得玉皇大帝非常生气,命令三尸神将这些做恶事的人的恶行通通记录在他家的墙壁上,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以便日后将这个人杀掉。

三尸神见玉皇大帝相信了自己的话,并且向自己下了这个命令,心里非常高兴,便在每户人家的墙壁上都做了记号。

谁承想,三尸神的诡计还是没有逃过一个神仙的眼睛,这个神仙就是灶君。灶君知道三尸神的恶行后,赶紧将各家的灶王爷召来,大家一起商量应对之策。

在大家的集思广议下,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在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后的第二天即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家的房屋打扫干净,尤其是墙壁上,不能留下任何灰尘。如果哪户人家没有打扫干净,灶王爷就拒不进宅。

老百姓在灶王爷的指示下,在腊月二十四日这天,都会打扫自家的房屋,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待王灵官除夕之夜奉旨下凡界查看时,发现每户人家的房屋都干净无比,人们在欢天喜地地过新年,呈现一片祥和的景象。

在对各家各户的墙壁进行检查时,王灵官没有找到一处表明做错事的记号。回到天上后,王灵官如实向玉皇大帝禀明了人间的事情,说人间美好,没有一个人有恶行。

玉皇大帝听了王灵官的话后,一方面为人间的美好而欣慰,另一方面为三尸神的欺骗而愤怒。他马上降旨拘押了三尸神,将它永远关在了天牢里。

正是因为灶君相救,才使人间百姓免受到三尸神的加害。老百姓们对灶君感激有加,为感谢灶君为他们除难消灾的行为,他们将腊月二十四这天定为“扫房日”。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二十四,扫房子”的说法。

如今,“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依然存在,但形式上有了很多变化。在以前的腊月二十四这天,是家家户户的“家庭卫生日”:全家老小都会行动起来,拿扫帚的拿扫帚,拿鸡毛掸子的拿鸡毛掸子,集中力量“大扫除”。如今,随着小家庭的普及,更多的是一家三口在自己的小家里打扫打扫,失去了以前那种大家庭“七八口人全上阵”的热闹。

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扫房子的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二十四,扫房子”这一约定俗成的习俗仍在北京城传承着。这也可以说人们延袭的是中华民族一种抹不去的过年情结。

在古时候,老百姓喜欢把过年和庆丰收联系在一起,所以上至官府下至百姓都对过年非常看重。北京作为古都,对过年的情结更浓,讲究更多。过年之前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喝、穿戴、用具、玩具等,统之名曰“年货”。

《京都风俗志》云:“十五日以后,市中卖年货者,星罗棋布。”北京年货种类之多是全国各地都比不了的。

但都说北京年货种类多,到底是哪种多法呢?

老北京曾经流行一个民谣,即:“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新布衫,老头儿要顶新毡帽。”《春明采风志》也有这样的记载:“琉璃、铁丝、油彩、转沙、碰丝、走马,风筝、鞬毛、口琴、纸牌、拈圆棋、升官图、江米人、太平鼓、响葫芦、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买办一切,谓之忙年。”上述资料中所提及的年货种类固然不少,但还遗漏了很多重要的种类,如家家都要买的爆竹等。

老北京人买年货都买些什么呢?如按大类,北京的年货可分饮食、衣着、日月、迷信、玩耍、点缀六类。具体来说,老北京备年货一进腊月门儿就开始了,首先是准备熬“腊八粥”时用的腊八米及泡“腊八醋”用的米醋及大蒜;腊月二十三要买“祭灶”用的关东糖;接着开始备猪肉、羊肉、鸡鸭、猪头。一些家庭则喜欢买野兔、山鸡、活鱼、冻鱼。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

吃喝食品。吃喝食品是年货中的重头大戏,一方面是因为旧时候不像现在生活水平好,那时候的人们肚里油水少,全盼着过年节改善;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年到“破五”前,大部分商店都不开业,不备足吃喝万万不可。所以,老北京人最爱备的就是各种吃食,如鸡鸭鱼肉、年糕糖果、炒瓜子、炒花生、时令蔬菜等。其中,有一种吃食是北京人过年必备的,这就是“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把干果掺在一起,分粗细两种,细杂拌相当于今天的什锦果脯,包括桃脯、杏脯、苹果脯、瓜条等。粗杂拌里也有一些果脯,但是还要加很多花生粘、核桃粘、杂色糖豌豆、葵花子、倭瓜子、榛子、金糕条、桃脯条、糖制冬瓜条等十几种,商家有什么干果类都可以往里掺,除夕夜全家人从中挑选自己喜欢吃的品种,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欢。

置办年货时繁华的商业街

穿戴用品。在过去,小孩子最盼的就是过春节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可以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对成年人来说也是如此。所以老北京人的必备年货之一就是穿戴用品了。即便是那些经济不好的人家,买不起新衣服,也会通过以旧改新的方式,让家人在过年时换上“新”衣服。过年时,妇女们都爱戴绒花。绒花、绢花是节日里供妇女佩戴的。绒花有福寿字的、双喜字的、聚宝盆和蝙蝠形式的,均系全红色,配上小片金纸的装饰。还有用于供花的纸制红石榴花(也有老年妇女把它戴在头上)。

年画、春联、元宝。过年了,老北京人还会买年画、春联、元宝这三样东西。元宝是一种民间手工艺品,一根钎子上糊有两片金纸叶子,状如元宝,过年时插在黄白年糕上当供花用;在早些年,年画大部分都是木板水彩印刷的,分为着色,套色两种,内容多系象征福、禄、寿、禧,吉庆有余,平安如意;春联是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的,临近春节,集市上到处可见摆卖年画的摊子,经营此业的大体上有两种人:一是学堂里的塾师和学生;二是一些赋闲的文人。

一进腊月,北京城的大部分街道都拥挤不堪,里头挤满了置办年货的人,但各种东西的价格也都涨了不少,商人趁机做一笔好生意,所以民间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说法。但不管年货的价格是涨了还是跌了,不变的依然是老北京人置办年货时的那种喜气。

在老北京,关于春节,有句俗话非常流行,那就是:“过年了,姑娘戴花,小子放炮。”可见咱们老北京人对春节放炮的重视,已经将放鞭炮当成过年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操办。所以,每年的春节,老北京城都会有这样的景象: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为吉庆佳节谱写了快乐的篇章。

说起北京城春节放鞭炮的历史,史书上早有记载,清人百一居士就曾经在自己所著的《壶天录》中提到过京城放鞭炮的事儿,他写到:“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尚类然也。”由此可见,在清朝的时候,京城就已经有过年放鞭炮的习俗了。

其实,说起过年放鞭炮的历史,在清朝时期虽然流行,但并非从清朝开始的,而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的鞭炮被称为“爆竹”,《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当时的人们没有火药和纸张,只是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其中虽然弥漫着迷信的味道,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及至唐朝时期,鞭炮又被称为“爆竿”,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爆竿的情景。

后来,随着火药和纸张的发明,人们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子,并用麻茎把炮竹编成串,称其为“编炮”,后因这种“编炮”声响清脆如鞭,所以又被称为“鞭炮”。

鞭炮和烟火合称为花炮。旧时的北京城,一进入腊月,闹市区就开了临时的“花炮市”。花炮历来是年前的热门货、俏货。有的时候,城内的茶叶铺中也代销各种花炮。清末民初,北京城内所售花炮种类繁多,这里介绍老北京人过年时常放的几种:

1.花盒。花盒属于高档花炮的一种,形状像一个扁平的大圆盒,通常以彩纸糊成外壳。这种花炮在燃放的时候应该先将架子搭好,然后将花盒悬挂到架子上,这样在点燃的时候,花盒会逐层地往下掉花火,非常漂亮。

2.麻雷子。麻雷子由草纸裹成,在每层的草纸之间会均匀地缠上麻皮,并且将顶端扎紧,在外面包上一层红纸。这种麻雷子通常长为2寸,直径为4、5分粗,是旧京老百姓比较爱买的一种鞭炮类型。

3.旗火。旗火,又被称为“起花”,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大旗火和小旗火。大旗火状如大炮仗,在燃放的时候会被绑在一根约有4、5尺长的苇杆上,在点着后会一下蹿到空中,在空中发出漂亮的火花。小旗火状如小炮仗,在燃放的时候会被绑在一根秫秸皮上,在点着后也会蹿向空中,但与大旗火比,它蹿出的距离比较短,一般为一丈左右。

4.二踢脚。二踢脚,又被称为“二踢子”、“双响儿”,共有两种,一种由草纸卷成,在其顶端用秫秸皮扎紧,在外面裹上一层红纸,这种二踢脚燃起来时,会先在地上一响蹦起来,然后飞到空中再响一声。另一种由牛皮纸卷成,和第一种不同的是,它的外面没有那层红纸。

古代的老百姓为什么会在春节放鞭炮呢?这种习俗是怎么形成的?

据说,这和一个传说故事有关。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在这个村庄里住着一个被称为“年”的怪兽。“年”每逢腊月三十就出来作恶。它非常凶狠,挨家挨户地吃人,直到吃饱为止,手段非常残忍,搞得村里的人都非常害怕。村民们每天都在想办法杀死“年”,可是什么办法都不管用。

一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年”又出来作恶了。说来也巧,当时村里正好有几个小孩在玩甩牛鞭子的游戏,他们将牛鞭子甩得劈啪作响,声音非常大。“年”正好听到了这个声音,它非常害怕,赶紧逃离了村庄。它走啊走的,又到了另一个村庄,准备继续作恶。谁知到了另一个村庄,它看到一家门口正晒着一件血红色的大衣。“年”不知道那是什么,吓得赶紧逃走。它走啊走的,又到了第三个村庄,看到一家家里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赶紧溜走了。

后来,这几个村子里的人都渐渐摸清了“年”的习性,知道它怕响、怕红还怕光,于是利用它的这些弱点,想出了很多对付它的方法,即在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放鞭炮,将家里弄得灯火通明。

渐渐地,这种习俗传了开来,越传越广,最后成了中国民间最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老北京人在过年一般怎么放鞭炮呢?

皇宫里放鞭炮

(一)以家庭为单位的燃放。在旧时,老北京人一般喜欢从腊八那天开始放。腊八那天,无论生活条件是好还是不好,家家都会买上一些鞭炮回来放。在随后的祭灶、接神、祭财神、顺星、开市送神等仪式上也会燃放鞭炮,主要是想表达辞旧迎新、除祟迎祥的意思。

(二)大型的烟火会。在旧时的北京城,除了家家都会燃放鞭炮外,在元宵节期间,商家还会举办一次隆重的焰火会。焰火会一般以街为单位,到时候街上的各个商家都会在自家商店的门前搭起高架子,将各种鞭炮摆放在商店门口,并在架子上写着“本号为酬谢主顾,定于今晚燃放花盒烟火,共庆上元,同乐春宵,欢迎各界光临指导”。这些商家往往都非常卖力地放,争取自己成为整条街放得最好的一家。因为在这天晚上,京城里的很多老百姓都会出来看焰火,这对商家来说无异于一次重要的打广告机会。

时至今日,在北京城,过年燃放鞭炮的习俗仍然非常流行,但由于鞭炮在燃放时会散发污染空气的气体,所以今日的北京城对鞭炮的燃放在时间、地点和数量上有严格的限制,但依然无法阻挡老百姓过年燃放鞭炮的热情,他们总是尽最大可能地在一年一次的春节佳期中燃放一次,表达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拜年是北京城的传统习俗,是老北京人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拜年的“包装”日渐更新换代,但是,老北京人过年的传统、拜年的习俗和在这传统与习俗中蕴含的对亲友的祝福、对新年的期望,并未随着公元纪年数字的增加而减少、淡化。

据说,“拜年”习俗的产生与一个传说故事有关。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怪兽,它的名字叫作“年”,它每逢腊月三十的晚上都会出来吃人,将老百姓弄得人心惶惶。后来,老百姓为了安抚它,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上,便备些肉食放在自家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后,大家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久而久之,这种习俗被流传开来,被称为“拜年”,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说起拜年的历史,还很久远呢!

据说,拜年之风,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唐宋时期比较盛行。据史料记载,在宋朝时期,还衍生出了“飞帖”这一重要的拜年方式。所谓“飞帖”,主要是指倘若坊邻亲朋太多,自己难以亲自登门遍访,就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这种拜年方式被称为“飞帖”。所以,那时候家家门前都会贴上一个红纸袋,上面书写“接福”二字,专门用来承放飞帖。对此,宋人周辉在其所著的《清波杂志》中就曾经有描述:“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如今逢年过节比较流行的赠送贺年片、贺年卡,就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清人绘画中的拜访礼

及至清朝时期,拜年的方式开始复杂起来。社会阶层和地位的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拜年方式。地位低的人必须向地位高的人拜年,如京师大臣必须向皇帝拜年,王公府第中的“包衣人”、“府哈喇”必须向本府主人拜年,本族的晚辈必须向设有“杆子”、“板子”、“影堂”的族长家拜年,无论已婚或未婚的女婿必须向岳父家拜年等。

在旧京,老北京人拜年都有哪些讲究呢?

(一)遵循合理的拜年顺序,即先近后远。

拜年一般先从家里的长辈开始,大年初一早起后,晚辈要向长辈拜年,施礼时要从辈分最高的开始。长辈受拜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接着就应该外出向本家亲戚拜年了。其中,初一或者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需带礼物,一般要逗留、吃饭。

第三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到同事、朋友家拜年,一般不宜久坐,寒喧问侯几句便可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四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五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拜年的方式比较简单,进院门见面后彼此一抱拳,随声说道恭禧发财、万事如意,然后到屋里稍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意思到了即可。

(二)到亲朋家拜年,必须带礼物。到亲朋好友家拜年,是不能空手去的,必须要备有礼物。在旧京,礼物中什么都可以缺,但唯独不能缺的是点心匣子和糙细杂拌儿。点心匣子,富裕的人家一般送蒲包装的,上面铺一层油纸和红纸,里面装的是大小八件,分两包提着。穷人家一般会送纸盒装的,里面装一些槽子糕、馒头什么的,但无论里面东西再少,上面那一层红纸是不能少了的。糙杂拌儿指的是花生、瓜子、核桃粘之类的坚果,细杂拌儿指的是北京蜜饯、炒红果等。

(三)拜年时间要把握好。老北京人平时都非常忙,起得早,但过年过节期间一般都会趁机偷个小懒,起得比平时晚一些。所以去人家拜年的时候不能去得太早,因为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也有的人喜欢晚上去人家拜年,一坐就是好几小时,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所以,一定要合理地把握拜年时间,除了去亲戚家拜年需要吃饭,逗留得时间长一些,一般的亲朋好友、左右邻居,最合适的逗留时间是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的客人。

(四)拜年仪式有学问。老北京人拜年的通常仪式是:一为叩拜,主要是晚辈向长辈叩拜,在叩拜的时候要跪拜磕头;二为躬身作揖,主要是晚辈向长辈拜年用。先是双手抱拳前举,然后用左手握右手,俗称吉拜。行礼的时候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三为抱拳拱手,主要是平辈人之间拜年用。先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然后再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四为万福,主要是妇女拜年时用。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五为鞠躬,这种拜年方式既可以晚辈给长辈拜年时用,也可以平辈人拜年时用,也可以男女相互拜年时用。

(五)拜年礼节。在旧时,老北京人拜年比较讲究这样的礼节,即到人家拜年,首先要冲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长辈三叩头,然后才是相互作揖拜年。

拜年既是一种老礼儿,也是一种人情。中国文化推崇含蓄,有些平日不便表达或不好意思表达的情感,均可借拜年之机抒发一下。人们抱抱拳、拱拱手、道一句“给您拜年”,一切都很简单,事实上却是一种仪式。在这种简单的仪式中,平日里的误会、不满化作祝福、赞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整个社会的氛围更和谐。

老北京年节的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扫房以后就该贴新年画了。

“画儿,买画儿嘞!”每年一进腊月,老北京胡同里便经常充斥着这样一种悠长的叫卖声。只见卖画的小贩身背一个长方的苇帘包的包袱,用一根根儿挑着系包袱的绳子,边走边拉着长声吆喝。如果有人要买,他便将包卷的苇帘展开,露出鲜艳夺目的年画儿来。一路走下来,来买年画的人有很多,因为,老北京人在这一年一度的欢庆日子里,都喜欢用年画点缀一下居室,表达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历史上,民间对年画有着多种称呼: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清朝叫“画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名。

买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画。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鬼魅横行,危害百姓。有两位名叫神荼、郁垒的兄弟为了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专门监督百鬼,凡发现有害的鬼便将其绑起来去喂老虎。黄帝听说了这个故事后,便命令各家各户在大门外张贴神荼、郁垒的神像,用来防止鬼魅入侵。这个故事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关于“门神”画,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泾河龙王因违背天规而被玉皇大帝降旨处死,这个旨意的执行人就是民间唐代重臣魏征。泾河龙王得知旨意执行人是魏征之后,便来到唐太宗的梦中,请求他在自己被斩首之际拖住魏征,唐太宗答应了他的请求。斩首泾河龙王的日子到了,唐太宗在这天故意降旨请魏征前去皇宫下棋,魏征没有办法,就来到了皇宫。可是在下棋的过程中,他身体虽然在皇宫里,但魂灵渐渐地进入了自己的梦中,在梦里赶去将泾河龙王斩首示众。泾河龙王的魂魄非常气恼唐太宗,经常去找他索命。唐太宗因此生了一场大病,在梦里经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致夜不成眠。就在这时候,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两人自告奋勇请求保护唐太宗,免其遭鬼魂侵扰。唐太宗非常感动两人的行为,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他两人便昼夜不分地全身披挂,站立宫门的两侧。泾河龙王的魂魄害怕秦叔宝、尉迟恭两将军的威相,便不敢侵扰唐太宗了。唐太宗的病也很快便好了。日子久了,两位将军由于日夜不息,逐渐支撑不下去,不能守夜了。唐太宗感念两位大将的辛苦,心中非常过意不去,便命画工将他两人的威武形象画下来,贴在宫门上,以此恐吓泾河龙王的魂魄,后世人称两位将军的画像为“门神”。后来,贴门神的习俗就慢慢地流传了下来。

据东汉蔡邕的《独断》记载,在汉代,民间就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的习俗。但从汉代到北宋的一千多年中,年画几乎都是手绘的,用木版印刷年画是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才开始的。那时,神宗皇帝命令将宫中收藏的、由吴道子手绘的钟馗像摹拓制版,印刷成年画,在除夕之夜分赐给亲近的大臣。这是用木版印刷年画的最早文献记载。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

在老北京,由于老百姓家家都喜欢在过年的时候贴年画,所以买卖年画的人非常多。每年一进腊月,前门外打磨厂、琉璃厂一带的书画店铺,各庙会上的年画摊儿,街边搭起的卖年画的席棚,还有新华书店的店堂里,都悬挂起琳琅满目的各种年画,成为京城五彩缤纷的一道年景。

在北京,早期的年画大都是来自天津的杨柳青和河北的武强县这两个北方传统的木版年画产地。木版年画多数与“神”有关,如门神、灶王、财神等,此外还有美女、娃娃、古代人物、戏曲等。直至20世纪40年代,因机器大量印刷使得价格便宜的胶印年画代替木版年画成为老百姓的首选。与木版年画相比,胶印年画的题材非常广泛,表现故事内容的,有“司马光砸缸”、“许仙送伞”、“张生与崔莺莺”、“王祥卧鱼”等;表现吉庆的,有“吉庆有余”、“麒麟送子”、“花开富贵”、“五子登科”等;表现动物、花卉的,如“白猿献寿”、“金鱼戏水”、“四季花开”等。其中当时最流行的一种是“月份牌年画”,深受老百姓尤其是妇女们的喜爱,因为上面绝大多数画的是“摩登美人”、古代仕女,风格清新、活泼、温馨。及至20世纪50年代,老北京人过年贴年画的习俗仍在,但年画的面貌已经有所改变,从画法上看,吸收了国画、油画、水粉画以及摄影等艺术形式,从内容上看,多为表现生产劳动、新人新事新风貌的画面。及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年画的内容也有了质的变化。

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以及京城老百姓居住环境的变化,年画作为传统的贺年方式,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逐渐成为老北京年景的追忆内容。实在令人深感惋惜!但童年贴年画,赏玩年画的快乐,却永远地留在了老一辈北京人的记忆中。

前些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舞蹈节目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叹和欣赏,大家无不为演员优美的舞姿所感染、感动。这个舞蹈节目就是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千手观音》。

在老北京的众多习俗中,观音一直是人们信仰的核心,她凭借仁慈的心灵、亲和的形象,打动了亿万老百姓的心。民间关于观音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很多。在旧时,老北京人去寺庙拜佛,也大都是为拜观音菩萨而去的。可以说,对老百姓来说,观音就是幸福、祥和、仁慈的象征。

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不仅拥有无边的法力,还有一颗仁慈的心。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是密宗的六观音之一,其全称为“千手千眼观音”或“千眼千臂观音”。很多人会奇怪:千手观音的塑像只有42只手,为何被称为千手观音呢?

据传说,观音拥有一颗仁慈之心,她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穷苦的人脱离苦难。可是世间受苦受难的人太多了,凭借她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帮助所有人的。时间长了,她也感觉非常劳累。

为了使更多的人受到她的帮助,观音将自己分身成42个大慈大悲菩萨,这样就有42个观音同时在普度众生了。

观音的师父无量佛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将观音叫了过去,对她说:“欲速则不达,你这样做事未免太急躁了些,让为师帮帮你吧!”

无量佛便运用自己的法力,将观音分身而成的42个身体糅合在了一起,只留下了42只手臂,又接着让每只手掌长出一只眼睛,代表一个化身。这样除了观音原本就有的两个手臂外,还额外有40只手臂,每只手臂各配上佛门三界中的二十五“有”(即三界中二十五种众生生存的环境),两数相乘积为一千,所以称其为千手千眼观音,简称为“千手观音”。千手观音由于多了额外的40只手臂,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帮助更多的人去解决他们的困难了。

老百姓尤其是老北京人对千手观音非常喜爱,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千手观音拥有无比的力量,能让天下太平,风调雨顺,更能预测风云,救人免难。与其他神仙相比,离人类更近、法力更大,外形也最为俊美。

在旧时,老北京人为了表达对千手观音的敬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家里多供奉一张千手观音像。神像中的观音,往往会立在莲花宝座之上,头梳发结,身披袈裟,戴佛冠,赤双足,面带慈祥,端庄而优雅。

在老北京人中,除了靠供奉千手观音像来表示对观音的热爱和崇敬外,他们还有多种信仰观音的形式。

观音菩萨

(一)烧香拜佛。烧香拜佛是老北京人向观音表达敬意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方式。烧香拜佛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专门到寺院里上香、叩拜,有的是在自己家里设置香案,香案上供奉观音神像,每日于神像前上香、叩拜。其中,专门去寺院叩拜的人最多。为了方便老百姓对观音的叩拜,北京的很多寺庙都建有观音阁、观音殿等建筑,供百姓礼拜。

(二)许愿还愿。许愿就是在观音神像前默默地发出一种誓愿,然后再向观音神像行跪拜礼。誓愿的内容有很多,如有关求学、生子、升官、消灾、祛病等方面。还愿是指,如果百姓许的愿望得到了实现,他们就会在约定的日期内再次来到观音神像前礼拜,或者做其他法事等。

(三)诵念经咒。诵念经咒是老北京人信仰观音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主要是指诵念与观音有关的经典经咒,如《观世音经》、《大悲咒》等。有的人习惯每天都诵念一遍,有的人则习惯每周诵念一遍,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诵念的次数,一般认为,诵念的次数越多,表示越虔诚,获得观音佑护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有的诵念在家里进行,有的诵念在寺院里进行,主要视老百姓自己的情况而定。

(四)坚持放生。放生也是向观音表达虔诚信服之一的重要方式。在旧时,很多老北京人为了表达对观音的虔诚之意,都有放生的习惯,当时他们所放的牲灵有很多,如爬虫类、鱼类、鸟类等。

(五)吃素不杀生。在旧时,京城老百姓中很多人都有吃素的习俗,这其中大多数人是因佛教戒免杀生而主张吃素的。通常情况下,吃素礼佛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短时吃素,另一种是信佛后再也不吃荤了。所谓短时吃素,与观音的生日有关。据说观音的生日是二月十九,有些人为了表达对观音的敬意,一进二月就开始吃素了,这种习惯一直坚持到二月十九日为止。所以短时吃素也被俗称为“观音素”。

在老北京人中,有一句口头禅特别流行,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是指刚过完新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在古代的时候这天被称为“中和节”,民间的老百姓又俗称其为“龙抬头”。为什么有“龙抬头”这个说法呢?

主要有两个来由。一个来由与天文气象有关。据说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按照古代天文学的要义,二十八宿被用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同时用来判断季节。其中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角。每到农历二月初二那天以后,龙角星便会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古代的老百姓将这种情形称为“龙抬头”。

另一个来由与老百姓美好的期望有关。“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寄托了古代老百姓对好气候、好收成、好日子的向往。据说二月初二这天处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而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龙抬头了,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所以久而久之老百姓中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一般人对“二月二,龙抬头”的通常解释,通俗易懂,比较容易被老百姓接受。与天文气象有关的那个来由,由于有点深奥,往往被老百姓忽略掉。

但不管“二月二,龙抬头”说法的真正来由是什么,都改变不了老百姓对它的重视。

据史料记载,远在唐朝时期,民间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古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中曾经提到过这个节日,诗曰:“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字里行间流露除了二月二时节的美丽、清新、生机勃勃。及至宋朝,二月二这天又被定为“花朝节”或者“桃荣节”,因为在这天十之八九会下雨,而雨水则有利于花草树木的成长。二月二成为民间老百姓踏春郊游的节日,是从元代开始的,欧阳玄在《渔家傲》中还专门描述了二月二的春景,即“二月都城春动野”,二月的春光里,隐含着多少美丽的景色啊!在明清时期,老百姓过“二月二”节日的气氛更加浓烈。明人沈榜《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郭崇《燕京岁时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从中足见明清老北京城对“二月二”节日的重视。

二月初二龙头节是老北京时较大的民间节日。这天,老北京的民俗活动有很多,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撒灰引龙,引龙熏虫”的习俗。俗话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这天有“撒灰引龙,引龙熏虫”的习俗。古代老北京人认为,龙出则百虫伏藏,农作物可获得丰收,所以清《帝京岁时纪胜》云:“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熏虫是防止害虫破坏捣乱,确保五谷丰登。这里用来引龙所撒的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将灰撒在家里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寓意:撒在门前,寓意是“拦门辟灾”;撒在墙角,寓意是“辟除百虫”;撒在井边,寓意是“引龙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农业增收。

二月二时农民开始耕地

(二)“剃龙头”的习俗。老北京人认为,在年三十之前修剪过的头发,在整个正月里都不能再剪。因为,在京城里传有“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在正月里剪头对家庭的和谐、幸福非常不利。所以大家都等到二月初再剪。而二月初二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在这天剪头发,正应了自己的头是“龙头”的寓意,非常吉利,所以大家都喜欢在这一天剪头发。

(三)二月二的食俗。节日不论大小,必定与吃食多少有些联系,“二月二”也是如此。这二月二这天,北京城有吃春饼的习俗。春饼是北京城比较流行的一种民俗食品,它是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所以北京人吃春饼又被称为“吃龙鳞”。

(四)“接已经出嫁的姑奶奶”的习俗。在北京城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说法,这里提及的“宝贝儿”,就是指的已经出嫁的姑奶奶。将姑奶奶接回来以后,要拿春饼款待她们。

(五)“女人忌做针线活”的习俗。在北京城里有这样的习俗,即二月二这天,女人们是不能动针线的。如果动针线,就会伤了“龙目”。因此,人们在这一天把自己的女儿从婆家接回来,也是为了躲避女红。

除了习俗外,民间还有很多与这天有关的谚语,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

(一)“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二月二”这天是个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在旧时,私塾先生就喜欢在这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而学生们也喜欢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这句话,久而久之,这句谚语就传了下来。

(二)“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对老北京的农村人来说,“二月二”是他们的农事节。二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休息了一个冬天的农民们开始了他们的农耕生活,所以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的说法。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很多关于二月二的谚语,如“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等。

从这些习俗和民谚里,我们能够看到老北京人对生活的希望和热爱。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所谓“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具体的时间点是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关于立春,史料中有记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有这样的表述:“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这个时候草木开始萌芽,农人开始播种。

正是由于立春是季节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以老百姓对这个日子都非常重视。民间专门有庆贺立春之日的习俗。清人留下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清朝时北京官方对“立春”节日的重视。

关于立春,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老北京人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这从他们的庆贺活动的有趣、热闹、复杂中就可以看出来。具体来说,老北京人庆贺立春的活动主要有“迎春”、“报春”、“打春”、“咬春”等。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指主管农事的春神)接回来。

据史料记载,迎春活动自周代起就出现了。在周代,迎春是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帝王和庶民都要参加的迎春庆贺礼仪。据文献记载,周代迎春的仪式大致如下:在立春的前三天,周天子就开始了斋戒活动,及至立春那天,他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之所以要到东郊迎春,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迎春活动所祭拜的句芒神就居住在东方。可是,发展到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在东郊了。据宋代的《梦粱录》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宋代的时候,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及至明清,由于立春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所以迎春仪式成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明清时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员,都必须将官服穿戴整齐,去“东郊”的东直门外五里的“春场”去迎春,即按规定的仪仗,制作的春牛芒神、柳鞭等举行迎春礼仪,然后进宫朝贺并接受赏赐。

报春

所谓“报春”,就是在立春那天的前一天,由扮成“春官”、“春吏”的人在街市道路上高喊“春来了!春来了……”将春天即将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据了解,北京最近一次规模较大的“报春”活动,是1910年在东直门附近举行的,百姓希望通过这一习俗祈福。然而,随着后来战乱等原因,这项活动逐渐销声匿迹。

令人高兴的是,在2011年的立春前一天,为了满足老北京人对“报春”活动的欣赏欲求,北京东四街道办事处在东四八条社区举办了传统的“报春”活动。那天东四八条胡同里的居民通过高声报春的形式,为龙年祈福。

打春

“打春”是重要的立春活动之一,主要是指打春牛,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打春牛由3个人接力完成,每人打三鞭,象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鞭牛过后,小牛童将牛肚子里的20袋装满红豆、小米、江米等杂粮的粮食袋取出,分发给现场的居民和嘉宾,寓意丰收、和谐。

打春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说,最早来自皇宫。相传在立春的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京都风俗志》一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咬春

在每年的立春这一天,北京人都要吃春饼、春卷、萝卜等,名曰“咬春”。

所谓春饼,又被称为“荷叶饼”,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明宫史·饮食好尚》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这一习俗,可追朔到晋,而兴于唐。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有吃春饼的习俗。

春卷,是清朝的满汉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点中的九道点心之一,也是试春盘内的传统节令食品。《岁时广记》云:“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以肉或素做馅……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后来蚕字音谐转化为卷,即当今常吃的“春卷”。

咬春之俗还有嚼吃萝卜。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燕京岁时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如今,立春日的庆祝活动虽然不如从前隆重,但立春这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所以北京各地仍会有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迎接立春,比如“打春”、“咬春”、挂风车、踏青等。

春饼

“八月十五中秋节,水果月饼摆满碟。”这句名谚道出了老北京隆重、喜庆的过节情景。

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节。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名称有许多,比如八月节、月夕、月节、秋节、八月会、仲秋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果子节、丰收节、兔儿爷节等。又因为八月十五为秋季之中,故也称仲秋节。古人把月圆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与月息息相关,人们对月的崇拜由来已久。秋分祭月始于周代,中秋赏月始于魏晋盛于唐。唐代时,已经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即在八月十五固定的时间内,有了特定的内容,如全家团聚、赏月、玩月……并得到了百姓的认同和参与。这就完全符合了民俗节日的性质。及至宋朝年间,八月十五正式被定为中秋节。北宋苏东坡的诗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关于中秋节的千古绝唱,其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在如今可谓家喻户晓。

老北京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这里介绍以下几种:

(一)吃月饼。谈到中秋节,必然要说到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由来已久,据说中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渐渐地大行其市,圆圆的月饼正好有团圆的圆的象征意思,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在过去,老北京人吃的月饼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自来红、自来白、提浆月饼(即团圆饼)。“翻毛”、“癞皮”和广东月饼是后来才出现的。但是上供用的月饼,必须是“自来红”,而不能是“自来白”。除了买一些时兴的月饼外,老北京人还喜欢自制月饼。沈榜在《宛署杂记》中就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但是令人深感惋惜的是,这种自制月饼的风俗在如今已经非常少见了,几近消失。因为北京中秋节月亮升起来都比较晚,大概得等到晚上九点多钟才会升起。这时候,人们就在四合院摆上桌子,边喝茶,边吃月饼。

(二)供兔儿爷。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时令的传统物件,它的“家”在花市外的灶君庙,是北京本土的神仙。兔儿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谑亦谐。有曲为证:“莫提旧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挣摆兔儿山。”过中秋,家里摆个兔爷像,确实很有过节的气氛。

兔儿爷起源于明末,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仿照“月光马儿”上的玉兔形象制作而成的,在中秋节晚上用来祭月,上供过后,小孩子就可以拿在手里玩,所以说兔儿爷是唯一一个能拿手里玩的“神仙”。及至清代,兔儿爷渐渐在香案上消失了身影,成为一种时髦的玩具。

制月饼迎中秋

(三)拜月。在老北京,中秋节中最主要的习俗便是拜月。拜月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秦汉之前的礼仪中,就有天子到国都西郊月坛祭月的规定。后来,贵族官吏纷纷效仿,而后再传到民间,形成了广为流行的中秋习俗。在旧时候,京城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传统,所以,每逢中秋节的黄昏,一轮明月升起之时,家家户户的女眷都会在自家庭院的东南角设一香案,供上“月光马儿”。拜月时,月光马儿是必不可少的,就是非常大的一张草纸,印一些神符,上半截印太阴星君,下半截印月公、兔儿爷。然后糊在秫秸杆上,插在中间。过去有个儿歌,“月光马,供当中”,讲的就是供月光马儿的事。另外,在香案上还会摆上至少三盘月饼、三盘水果,案前放上毛豆枝子、鸡冠子花、切成莲花瓣形的莲瓣西瓜和九节藕。待月亮升起后,大约晚上八九点的时候,妇女开始一一向月而拜。拜月的程序结束后,一家人围着桌子坐,边饮团圆酒,边吃团圆月饼,呈现一派温馨、快乐的场景。饭后,有条件的人家可以到北海、陶然亭等地赏月。没条件的,就在院里摆上一口缸,观赏其中的月影。

除此之外,老北京人过中秋节还有这样的习俗:

在中秋节那天的中午时分,有糊窗户的习俗,因中秋过后天气渐凉。据说中秋午时糊窗户,能把“老爷儿”(太阳光)糊在屋里,一冬不冷。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学生也不上课。

老北京过中秋还有送礼的习俗。有史料这样记载:“中秋,大家互送礼节……赏奴仆钱,铺户放帐帖,每节如此。”

中秋节的习俗中也有禁忌,如在祭月摆供时不能放梨,因“梨”与“离”同音,此乃团圆节之大忌。

春分,在古时候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取昼夜平分之意,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十二小时,属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位。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史书上关于春分的记载有很多,如中国古历中曾记载:“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汉董仲舒在其所著的《春秋繁露》中记载:“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足见古时候老百姓对这一节气的重视。

昔日的老北京人,在欢度完春节和元宵节后,就开始为迎接春分而忙碌了。在老北京,比较流行的春分习俗有哪些呢?

(一)玩“竖鸡蛋”的游戏。在老北京人中,有一句顺口溜比较流行,它就是:“春分到,蛋儿俏。”这句顺口溜中的“蛋儿俏”指的就是春分习俗之一“竖蛋”。每逢春分,老北京人都爱玩“竖蛋”的游戏。“竖蛋”的玩法虽然简单但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这一天为什么鸡蛋容易竖起来?虽然说法颇多,但其中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是:春分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一般长,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这种情况有利于将蛋竖起来。为什么要选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呢?主要是因为这种新鲜鸡蛋的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有利于将鸡蛋竖起来。

(二)祭日。除了“竖蛋”的习俗外,官府在春分时刻还有“祭日”的习俗。举行“祭日”仪式的地方位于日坛。日坛坐落在朝阳门外,是明清两朝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春分“祭日”的习俗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祭日虽然无法与祭天和祭地的典礼相比,但仪式也隆重无比。据明清史料记载,整场祭祀典仪分为卤簿仪仗、祭礼及乐舞展示、皇帝回銮三部分。在明朝时期,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在清朝时期,皇帝祭日的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非常隆重。

(三)摘福。“摘福”就是摘了春联。每逢春节,老北京人都会在自家门前、院子里张贴春联,以示庆祝。那么春联应该在什么时候摘呢?其实,过完春节了,春联可以随时摘除,但最好在春分这天摘。因为在这天摘,有“在春暖花开的日子摘福迎春”的意思,可以保佑这家人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四)春祭。在老北京的春分日,还有“春祭”的习俗。“春祭”就是扫墓祭祖。春祭的规模非常大,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这个时候,全族和全村的人都要参加,人数非常多,有的多达千人。然后再由各房扫祭各房的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自家的私人坟墓。

(五)吃“太阳糕”。“太阳糕”是老北京人祭祀太阳神时所用的供品,寄托着人们祈祷太阳普照人间、养育万物的美好祝愿。它是一种用大米面和绵白糖蒸成的圆形小饼儿,上面印着一只朱红的金鸡(传说中的鸡神)引颈长啼,仿佛呼唤天下之鸡齐鸣,为人间报晓。

日坛

据说太阳糕的名字还是清朝的慈禧太后给起的呢。慈禧在位的时候,在皇宫的门口外有一个专门做年糕生意的小店。这小店的年糕上不知为何都被打上了小鸡红戳。一天,慈禧想吃这年糕,便命人买了一些送进宫来。那天正值二月初一“太阳节”,慈禧看见年糕上的朱红金鸡非常喜欢,说道:“你看这鸡神引颈长鸣,又赶上今儿是‘太阳节’,太阳东升,真是个吉祥的好兆头,象征着咱大清国如太阳般永远发光!”于是,亲自为着年糕取名为“太阳糕”,从此这名儿就流传了下来。太阳糕一般在春分日的前三天开始出售,老北京人家即便手头拮据也总要买上几块应个景儿放在祭祀太阳神的供桌上,以此来报答太阳神的恩泽。

夏至在农历五月端午节的后面,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二十四节令之一。公元前7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夏至和冬至一样,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被称为“夏至节”。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夏至后太阳南移,白昼逐渐变短。所以老北京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在古代的时候,每逢夏至,要放假三天;在很多地方,“夏至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那么,老北京人过夏至节热闹不热闹呢?又是怎么过的呢?

老北京最经典的夏至习俗是吃夏至面。每逢夏至节,很多人都会说:“冬至饺子夏至面。”这句话就涉及了夏至习俗之一“吃夏至面”。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有这样的话:“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讲的就是老北京夏至吃面的事儿。为什么夏至有吃面的习俗呢?一方面是因为,北京地处北方,而北方的主要农作物便是麦子,在新麦收获之时,人们用新面制作喜面是喜庆年丰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面分热面和凉面两种,夏天吃凉面之可降火开胃而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就喜欢吃槐叶冷陶面,他还专门为此写了一首诗,诗曰:“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人鼎资过熟,加餐然欲无。”吃热面据说还有“辟恶”之意,即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所以,每逢夏至时节,老北京的面馆总是人满为患。

裹角黍

在老北京的夏至这天,除了有吃面的习俗,还有“尝黍”的习俗。正所谓民谚所云:“夏至尝黍,端午食粽。”对此,《吕氏春秋》有这样的记载:当早黍于农历五月登场时,天子要在夏至时举行尝黍仪式。古时候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主要的供品是黍和鸡,尝黍习俗主要是仿照西周人用牛角或羊角祭祖庆丰收时的传统仪式。古人将黍用竹叶或苇叶包裹起来,包成形如牛角的角黍,先拿黍祭祀了祖先,再在祭祀活动结束后,将黍蒸熟了品尝。在老北京人的心里,夏至尝食角黍是一种欢庆年丰的象征。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立秋节,又被称为七月节。关于这个节日,史书上多有记载,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史记》上有:“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在古代人的心目中,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所以不可忽视。为了表达对这一节气的重视,在古代,有很多庆祝立秋节的习俗:在周代,这天周天子亲自率领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汉代承袭了周代的这一习俗,见《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及至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到了宋代,有男女都戴楸叶和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及至清代,主要的习俗是“悬秤称人”,主要是验验夏天是肥了还是瘦了……从这些风俗习惯中,我们能看出立秋节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分量。

在旧时的京城,在立秋节这天,都流行哪些风俗习惯呢?

(一)贴秋膘儿。贴秋膘儿是老北京人过立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什么是“贴秋膘”呢?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的胃口受天气、卫生环境的影响,难免有厌食之感,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需要“补”,什么时候是“补”的最佳时机呢?当然是立秋的时候。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但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吃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厚的美食佳肴,首选就是吃肉,用吃肉的方法把酷暑失去的膘重新用肉补回来,所以被称为“贴秋膘儿”。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然而,在贴秋膘的过程中需注意两点:一点是贴秋膘儿之俗应视个人体质情况进行,体弱多病及老幼者可视病情适当调剂进补,中医讲秋补应为“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法,如适当食些银耳、百合、南瓜、山药、莲藕、桂圆、芝麻、蜂蜜等,平补之前还应先调整好脾胃并注意润肺,切忌无病乱补、暴吃狂饮、凡补必肉和以补药代食,否则将有碍身体健康或适得其反生出其他病症。另外,贴秋膘不能光大鱼大肉,要讲究科学搭配。虽然秋季到了开怀大吃的时候,但是讲究食补的中医也还有着自己的饮食规则,尤其在这个容易让人口干舌燥的秋天,并不是所有好吃的都能招呼。所以,贴秋膘也得挑着吃。

(二)“咬秋”。在老北京,立秋还有“咬秋”的习俗。所谓“咬秋”,又被称为咬瓜和吃秋。咬秋的习俗古已有之,清人张焘写的《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在旧时,咬秋的习俗在北京非常流行,在立秋的前一天,人们将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汤放在庭院中晾一天,在立秋这天吃下,有消除暑气避免得痢疾腹泻的作用。

(三)尝鲜儿。尝鲜儿也是老北京城重要的立秋习俗之一。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立秋一到,田地里的很多瓜果蔬菜都成熟了,玉米、莲藕、菱角、鸡头米、落花生、酸枣儿、葫芦形的大枣、京白梨、香槟子、沙果儿、大柿子、核桃、栗子等,多得能让人看花眼。老北京那四合院、大杂院里的主妇们逢立秋就忙着去市场上买这些蔬菜瓜果,回家用黄澄澄的新玉米棒渣熬粥,用新高粱米煮捞后蒸锅红米饭,吃得那个美呀!立秋时上市的新鲜瓜果不仅装饰了北京城,也让老北京人大大地享了口福。难怪很多老北京人都盼着立秋快来呢!

贴秋膘儿要吃肉

(四)称人。称人的习俗在老北京古已有之,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尤为盛行。主要是因为经过酷热的夏天后,很多人的体重因饮食不好而有所改变,而且变化比别的季节大。为了评量具体的体重是多少,所以立秋有称人之俗。具体的方法是:将大杆秤吊在树下,称时讲究秤锤只能从里往外捋(表示增加),不可往里捋(表示减少),成人称时握住秤上的秤钩双足离地,儿童多放箩筐内来称,称后将重量跟立夏时对比以观轻重。说起这个习俗的由来,有很多传说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司马昭为阿斗称体重的故事。相传在三国时期,蜀汉的王是阿斗,这个阿斗就是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中的那个阿斗,天生软弱柔顺,没有半点治国能力,在他继承王位后,蜀汉一天天衰败下去,最后蜀汉被魏国的司马昭消灭,阿斗随之沦为亡国之君。司马昭在灭了蜀汉后,并没有将阿斗杀死,而是为了显示他的容人之心,封阿斗为安乐公,并命人好好地款待他,决不能有半点懈怠之处。他命令下属经常给阿斗称体重,然后昭告天下,为的就是让天下人监督自己,说自己是仁慈之人。渐渐地,这种做法传到了民间,被定为立秋习俗之一。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朱门。”宋代诗人戴复古的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代人们欢庆端午节的情景。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在北京人眼里是个大节,是同正月春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并列的“三节”。古文中的“端”是初的意思,而农历五月按地支顺序纪月为午月,故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唐代韩鄂的《岁华纪丽》曰:“日叶正阳,时当中夏。”因“午”时为阳辰,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又因其月、日均为“五”,五五相重,故俗称“重五节”,而老北京人习惯叫“五月节”、“粽子节”。

百本张岔曲《端阳节》中,对老北京过端午节的习俗,有段很生动的描述:“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樱桃、桑葚、粽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开瑞树,一枝枝艾叶、菖蒲悬门户;孩子们头上写了个王老虎,姑娘们鬓边斜簮五色绫蝠。”端午节经几千年的传承,有很多习俗,如吃粽子、挂戴蒲艾、饮雄黄酒、吃五毒饼、身佩香囊洗浴、贴钟馗像、野游避灾、赛龙舟、接女儿回家等习俗。

这里着重介绍其中具备典型意义的几种习俗。

吃的习俗。万物复苏的五月,是时新水果如樱桃、桑葚、石榴盛行的时节。明末《烬宫遗录》就有这样的句子:“四月尝樱桃,以为一岁诸果新味之始。”五月端午节时,正是樱桃大批上市的时节,所以北京人流行端午节吃樱桃。除了樱桃外,还有火红的石榴、酸甜的桑葚。老北京人认为吃了黑桑葚不招苍蝇。除了吃时令水果,北京人过端午节时,还有吃粽子的习俗。其中最流行的是黄米小枣粽子。北京地区的端午粽子是用苇叶包裹的黄米小枣粽子,以密云县产的小枣最有名。除了时令水果和粽子外,还有一种食物在老北京人中非常流行,那就是玫瑰饼。玫瑰饼是北京的特产。《春明采风志》云:“玫瑰来自北山玫瑰沟……四月花开,沿街唤卖。”玫瑰饼主要是在端午节那天用来给神佛和祖先上供的,供完撤下来后就成了全家人的食品。玫瑰饼用玫瑰花和蜂蜜拌匀做馅,制成饼,上火烙,名曰端午饽饽。

佩戴饰品。在端午节那天,老北京人喜欢在身上佩戴五彩粽子、小物件和香囊。佩戴五彩粽子主要是为了祈福增寿。五彩粽子的内壳是用硬纸叠成的,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除了五彩粽子外,还有用绫罗制成的小老虎,缝制的樱桃、桑葚、茄子、豆角、辣椒、梨……端午节这一天,将这些可爱的小物件佩戴在身上,增添祈福增寿的节日气氛。另外,在端午节那天,老北京人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香包又叫香囊,是荷包的一种。农历里五月,天气渐热,多雨潮湿,蚊虫孽生,人体容易出汗,因此从端午节起,不分男女老幼,都佩戴内装檀香、芸香、冰片、朱砂等香料、中药的香包,用来驱避蚊虫,消除秽气,并使人身体清爽芬芳。

插艾蒿。在北京,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所以在端午节,老北京人有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插艾蒿的习俗,他们认为艾蒿气味能去除蚊虫和妖魔鬼怪。明朝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说:“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曰避毒虫。”意思就是指艾蒿具有药用功能。

关于端午节插艾蒿的习俗,还有两个传说故事呢。第一个传说故事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有关。据说在唐朝末年,黄巢在行军的过程中,遇到一位正在逃难的妇女。他见这名妇女怀抱大孩子,而手牵小孩子,觉得很奇怪,便问她:“人人都是抱着小孩子,牵着大孩子,你为何偏偏与人相反啊?”这个妇女回答说:“我所怀抱的这个大孩子,不是我的孩子,而是邻居托付给我让我帮他照看的,我不敢让人家有任何闪失;而小的孩子呢,是我亲生的孩子,所以用手牵着他,即使伤点累点,也没事儿。”黄巢被她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便对她说:“你不用着急逃难了,快回家吧!你只要在端午节那天在你家门前挂上艾蒿,就可以躲避兵灾了!”这名妇女听了黄巢的话,赶紧赶回了村里。但她不愿意一人躲难,而将此做法转告给了乡亲们,使全村人均得安全。后来,人们为了感念这妇女的仁慈之心,渐渐地传下了端午插艾蒿的习俗。

第二个传说故事是:古时候,天上的玉皇大帝为了更好地体察民情、勘察人心,便派了一名天官来人间查访。这名天官于是假扮成卖油翁的模样,在村里面吆喝:“一葫芦二斤,两葫芦三斤。”村民听到他的吆喝后,争着抢着来买他的油。这么多人中,只有一个老头儿提醒他算错了账。将油卖完后,假扮成卖油翁的天官便对这位老头儿说:“最近村里会发生一场瘟疫,你在端午节那天,在你家门口插上艾蒿,到时候艾蒿可以帮助你躲避这场瘟疫。”老头儿是个善良的人,他听了卖油翁的话后,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村民。在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插上了艾蒿。最后,村里面的人都躲过了这场瘟疫。后来,端午节插艾蒿的习俗被流传了下来,寓意“躲瘟避难”。

端午悬艾草

斗百草。端午节,老北京还有“斗百草”的习俗。斗百草是一种游戏,参加游戏的人两人相对站立,双手持草,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然后用“打赢家”的顺序赛下去,直至选出最后胜利者。那种能“斗”倒各草的“选手”,则成为大家公认的当日“百草王”。

耍青。在旧京,端午节还有“耍青”的习俗。在端午节,南方有赛龙舟的习俗,北京因缺少大江大河,所以《帝京景物略》中说:“无竞渡俗,亦竞游耍。”这就点明北京人在端午节期间虽不赛龙舟,却有外出游玩“耍青”的习俗。五月是初夏时节,整个北京城春意盎然、空气清新,十分适合出游。那时的天坛、金鱼池、高梁桥等地都是游人汇集的地方。清初人庞嵦《长安杂兴》诗:“一粒丹砂九节蒲,金鱼池上酒重沽。天坛道士酬佳节,亲送真人五毒图。”说的就是当时的场景。

贴葫芦花以避“五毒”。这里的“五毒”指的是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老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北京人又喜欢剪纸,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象征镇邪的宝物把“五毒”均收入肚里给镇住了。这种宝葫芦剪纸,称为“葫芦花”。葫芦花据说能避“五毒”,五月初一贴出,五月初五午时撕下扔掉,称为“扔灾”。

绒花簪头。明代于有丁在《帝京午目歌》中写道:“都人重五女儿节,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花作簪,衫裙簪朵盈盈新。”这说的是端午节的另一习俗,即“绒花簪头”。端午节期间,妇女们头簪绒花,也是旧京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给女孩子头上簪以石榴花,还用花红绫线结成樱桃、桑葚、角黍、葫芦等形状,以线贯穿,佩戴在女孩身上,以示吉祥。所以,端午节这天又被称为“女儿节”,而且是明代就已经这样叫了。明朝人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道:“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各归宁,俗呼是日为‘女儿节’。”

重阳节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曹丕所著的《九日与钟繇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九”为阳数,九月九,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在魏晋时期,民间有了在九月初九这天赏菊、饮酒的风俗。及至唐朝时期,九月九日才被正式定为重阳节,成为正式的民间节日。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民间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活动,以示庆祝。

说起重阳节,很多人都会想到“登高”这一习俗。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在这个日子里登高远望可以免灾避祸。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里住着一个凶狠的、被称为“瘟魔”的怪物。只要瘟魔一出现,周围的老百姓就要遭殃,几乎每家都有人病倒,甚至丧命,弄得这一带人心惶惶,老百姓为此愁眉不展。其中有一个叫恒景的人,他的父母都在瘟魔的作恶下因病而死了,他自己也因此差点丧命。从病魔中活过来的恒景决定去外地访仙学艺,为乡亲们除去瘟魔。于是他依依不舍地辞别了媳妇和年幼的儿子,踏上了学艺之路。他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位仙长。仙长听他细说了目的后,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将降妖剑术毫不保留地教给了他,还把宝贝的降妖宝剑送给了他。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后,恒景终于将仙长的降妖剑术学会了。一天,仙长对恒景说:“明天就是九月初九了,在这天瘟魔又会出来作恶,如今你已经将消灭他的本事悉数学会,可以回去消除这个孽障了!”临走的时候,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在九月初九这天的早晨,恒景回到了家乡。还没有来得及回家看看,他就马上将乡亲们喊来,按照仙长的叮嘱,吩咐乡亲们登上家附近的一座山上,并且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及至中午时刻,在一连串的怪叫声中,瘟魔出现了,但是他刚扑到山下,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时,突然脸色大变,停下了脚步。看到这情景,恒景赶紧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与瘟魔搏斗了几个回合,就将他刺死了。老百姓们为了感谢恒景的大恩大德,也为了纪念这个除掉恶魔、恢复安宁的日子,就把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年复一年地流传了下来。

每逢重阳佳节,老北京人中的老一辈都喜欢向孩子们讲述这个大快人心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孩子们也对重阳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北京人对重阳节非常重视。在重阳节时,除了有登高的习俗外,还有佩戴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吟诗作赋等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登高。在老北京,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在这天,紫禁城中的皇帝都会亲临万岁山(如今的景山)登高拜佛,祈求福寿平安,并观览京城风光。旧时候,老北京人喜欢登的是西山八大处、香山、五塔寺、北海、景山五亭、陶然亭等地,在登山的过程中,玩到高兴时,还会吟诗作赋、吃烤肉。对此,《燕京岁时记》就有记载:“凡登高,必赋诗饮酒,食烤肉,洵一时之快事。”

重阳卖花糕

吃花糕。“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吃花糕是老北京重阳节时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不仅民间风行制作吃食花糕,在清代宫廷里,重阳节时也要举行“花糕宴”。周密写的《武林旧事》一书中记载:“九月九日重阳节,都人是月饮新酒,汎萸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上也说:“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从中足见花糕在当时的流行程度。据说这一习俗与登高习俗有关。“糕”和“高”同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旧时候,北京的花糕种类非常多,有糟子糕、桃酥、碗糕、蛋糕、萨其马等酥饼糕点,也有糕上码有花生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瓜子仁五仁金银蜂糕,还有用油脂和面的蒸糕、将米粉染成五色的五色糕等。而且,在那时候,花糕还像如今的月饼一样,是京城老百姓馈赠亲友的佳品。

赏菊、饮菊花酒。赏菊、饮菊花酒是老北京人过重阳节的另一个风俗。菊花,是我国长寿名花,又名“延寿客”。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重阳节赏菊的风俗习惯古已有之,所以也有人称重阳节为菊花节。待到重阳节这天,京城里会举办各种赏菊大会,那时候整个北京城的老百姓都会来到赏菊大会上赏菊、饮菊花酒。除此之外,老北京人还喜欢去天宁寺、景山公园、中山公园的唐花坞等地去赏菊观景。在清朝的时候,在重阳节这天,老北京人喜欢将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为的就是“解除凶秽,以招吉祥”。清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曾有诗曰:“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犹带玉人来。”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边赏菊,边饮菊花酒,边吟诗作赋不可谓,不滋润。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最早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作诗、饮酒、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遂有重阳赏菊的风俗。

佩茱萸。老北京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把重阳节称为茱萸节。茱萸的全称是吴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也叫越椒或艾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素有“吴仙丹”和“辟邪翁”之称。老北京人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但是在近代,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是,茱萸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接出嫁的女儿。除了以上习俗外,在老北京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那就是在这天要将出嫁的女儿接回来。这个习俗如今在北京的郊区还流行着。在重阳节这天,天刚明,娘家人就备着名酒、糕点、水果去接女儿回家了,谓之“归宁父母”。将女儿接回家后,父母要取片糕搭在女儿额头上,一边搭一边还说着祝福的话:“愿儿百事俱高。”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女儿节”。

如今,老北京很多重阳节习俗已经逐渐消失了,然而在民间登山登高、买菊赏菊、吃花糕、食烤肉、涮羊肉的风俗仍盛行不衰。

在老北京,有很多民俗玩意儿非常流行,它们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欢乐,也装点了北京城,使北京城的古典味道更加浓厚。

兔儿爷。说起兔儿爷,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粉白嫩生的小脸蛋儿涂一点胭脂,长长的白耳朵上描着浅红,小巧的三瓣儿嘴,细长的丹凤眼……活灵活现。兔儿爷是老北京城包括现在都非常流行的一种玩意儿,很多来自外国的游客专门去古老的北京胡同寻找它,买了带回家乡。因为他们觉得,兔儿爷是最具北京特色的风俗玩意儿。很多老北京人都记得这样的场面: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摆得满北京城都是。前门外、鼓楼前、西单、东四,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摊位,摊儿上搭着楼梯式的木架,上面摆满大大小小的兔儿爷,当时的人称这种现象为“兔爷山”。说起兔儿爷,不得不提它的由来故事!

相传,在天上月宫里生活着嫦娥姑娘,嫦娥姑娘的身边有一只非常漂亮可爱的小玉兔,这只小玉兔每天最主要的活计就是在捣药。一年的中秋节期间,北京城闹瘟疫,月宫的玉兔便来到了凡间给老百姓看病。可是由于很多人死于瘟疫,玉兔满身白,老百姓都认为它不吉利,所以哪家都不让它进门。玉兔为了赶紧给老百姓治病,就去庙里借神像的盔甲打扮成一个男人的样子。在玉兔的帮助下,京城里染了瘟疫的老百姓身体都恢复了健康,京城又恢复了昔日安宁的场景。老百姓们为了感谢玉兔对京城人们的爱护和帮助,就在每年的中秋节制作很多兔儿爷来纪念它。由于它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时候,是一副着戎装的样子,所以兔儿爷的形象也都是身着戎装。

兔儿爷

皮影。在老北京城,除了兔儿爷外,最流行的玩意儿当属皮影了。皮影的主要制作原料是皮革,样式非常多变,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等共十一个部分连缀组成,繁冗花纹雕刻细腻,造型考究,令人爱不释手。除了北京外,河北的皮影艺术也非常发达,但北京皮影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颇具独特性,每个人物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内涵,绝不会出现“一身多头”的现象。除此之外,北京皮影在用色上也非常考究,不仅大胆,而且对比浓烈。皮影以其灵动、鲜活,给老北京人带来了很多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毛猴。除了兔儿爷和皮影外,还有一种玩意儿在老北京广受欢迎,它就是毛猴。毛猴精灵可爱,且用料简单,可以被雕琢成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以物代猴,以猴代人,用以承载创作者对世间万象的感知和情怀。据“制猴专家”介绍,在毛猴作品的制作中,最难的其实不是制作毛猴本身,而是制作场景中的道具。因为毛猴本身很小,所以它们拿的、用的、吃的、玩的就更小,只有比例合适了,才会更真实。毛猴的身上不仅承载了老北京人对动物的喜爱,还有创作过程中老北京人身上那种执着、认真范儿。

冬虫。除了以上静态的玩意儿外,还有一种活生生的动物最惹老北京人喜爱,它就是昔日老北京人家随处可见的冬虫。所谓冬虫,就是指在寒冷的冬天依然欢畅鸣叫的草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蛐蛐、蝈蝈,这两种生物在如今的老北京人家还常能见到。蝈蝈是男高音,声音清越响亮。老北京人玩蝈蝈的历史非常久远,据史料记载,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明代袁宏道在《促织志》中曾说道:“似蚱蜢而身肥大,京师人谓之聒聒,亦捕养之。”蝈蝈之所以被叫这个名儿,就是因为它的叫声里含有一种“蝈蝈蝈蝈”的音。蝈蝈的体积非常小,然而饲养起来却十分讲究。蛐蛐要放在葫芦里养着,为了让它们能叫得欢畅,葫芦还需要每天用茶水冲洗、晾干。

桃源小村医欺我华夏军弱?反手南天门计划!夏商周(王朝风云)唐史并不如烟·第六部:元和中兴宁府有女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修订版)基因的谋杀军统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