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朱元璋 > 第三章 招贤纳士: 文武双就创基业,北伐西征写春秋

第三章 招贤纳士: 文武双就创基业,北伐西征写春秋(1/1)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离开濠州,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对共同谋事的将士的失望,其二则是对自己领兵打仗能力的信心。

逐渐走向成熟的朱元璋,在治军方面有着自己一套非常完整的军事纪律。朱元璋从来不会因为熟人而违背纪律,不论职位高低、出身贵贱,他都力争做到公平。这样刚正不阿的态度,一方面使其在普通军士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快速提高,另一方面也因此而得罪了不少权贵。朱元璋贵为郭子兴的爱婿,一般权贵倒也不敢有所造次,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却时常在父亲面前告状。

这一日,郭子兴或许是听信了儿子的某些谗言,他找了个借口把朱元璋暂时软禁起来,命人不许给他送任何饮食。若不是妻子马氏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来劝说郭子兴,这一次朱元璋或许真的要吃一些苦头。也因此,朱元璋更加明白了人情世故上的远近亲疏。其实,并不是郭子兴刻意护短,而是他希望朱元璋能够明白如何在权力、律法和人情三者之间达到平衡。一个优秀的统帅,并不一定是个铁面无私的人,而是可以把多种关系平衡处理的人。

在此之后,一名任姓将领又诬告朱元璋作战不力。但实际情况却与此恰恰相反。郭子兴派他二人共同出兵作战,然而这位任姓将领却在征战半途选择了回城,留下朱元璋一人在前线沙场上拼命征战。朱元璋凯旋后,却意外地被诬告不顾双方军事实力而一味好大喜功,甚至企图以葬送诸多将士的性命来为自己争取战功。不仅如此,任姓将领还污蔑朱元璋说,他之所以在战场上勇猛杀敌,主要目的并不是取得胜利,而是更加渴望在胜利之后能抢夺金银珠宝。朱元璋既错愕于人心竟然可以险恶到如此地步,同时又担心岳父郭子兴会听信小人谗言而使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境。

好在郭子兴也是久经沙场的老手,在派军队出征之前,他也早已经对双方的军事实力了然于胸。如果这一场是以卵击石的战斗,他当初便不会选择主动出击。但任姓将领告发朱元璋的话不但有理有据,而且也很符合当时红巾起义军的现状。因为起义军都是穷苦百姓出身,他们面对的敌手又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元军,在战斗胜利后抢回来一些本属于自己所有的财宝,这似乎也无可厚非,而且也得到了郭子兴一定程度上的默认。郭子兴知道,只有让这些人得到些看得见的好处,才能使其更加为自己卖命,如果只是过分地苛责军纪军法,只会招致更多人的不满。但他同时也知道,尽管大多数的将领士兵都有过私藏财物的行为,但朱元璋一定不是这样的人。郭子兴也明白,如果想要偏安一隅,那么就需要满足将士们的一点私欲,使人人都得到些好处,他的权位才能更加稳固;但如果想要有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有朱元璋这样的人坐镇。改变贫穷的方法并不是去掠夺,而是要使人人都公平,即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并不能因为谁拥有武力谁就可以更加富贵。否则,这支起义队伍最终也会变成他们曾经所厌恶的元军的模样。

面对任姓将领的诬告,郭子兴选择了相信朱元璋。通过岳父的这一举动,朱元璋也更加明白了郭子兴当初惩罚自己的缘由。那并非是惩罚,而是一种变相的保护,意在说明只有郭子兴本人才可以判定朱元璋所作所为的对错,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评判的权力。也正是因为得到了郭子兴的大力庇护,朱元璋才有机会去不断壮大自己的亲信队伍和军事力量。

当朱元璋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时候,著名的六合之战发生了。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战役,元军再无主力军队可以和农民起义军正面对抗。从此之后,南方地区群雄割据的局面也正式形成。朱元璋纵观天下大势后,认为此时正是向外扩张的好时机。他把这个主意讲说给岳父郭子兴听,本是希望能够借助郭子兴的名声和军事势力,既扩展红巾起义军的割据范围,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一个独立的存身之地。

郭子兴听完了朱元璋的叙述,随即问道:如果选择了向外扩张,你有没有详细的规划?朱元璋回答说:“如果我们此时不对外出兵而是选择一方安定,那么假以时日等他人壮大起来后,就一定会主动来攻击我们。我们不发展,就是给了别人发展的机会。”郭子兴觉得朱元璋的话很有道理,不禁点头称是。朱元璋继续说道:“以末将的看法,如今先去攻打和州是比较好的选择。这虽然是个小城,却对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子兴又问朱元璋该如何用兵。朱元璋思索了一会儿,说:“可以挑选三千勇士,命他们身着青衣,带着一批负载有财物的马匹向和州方向出发。他们对外只是宣称由庐州派来犒赏和州守军的使臣队伍。这一招,意在使敌人因为犒赏而放松警惕。而我们真正的攻城士兵则在十里之外尾随,为了不伤及自己人,这批将士全部身着红衣。待到青衣队伍进城后,约定在夜间三更登城举火为号。此时敌军正酒醉熟睡,红衣军可以轻而易举地攻下此城。”听完了朱元璋的叙说,郭子兴不禁拍手赞叹。打仗需要有勇又有谋,朱元璋果然是勇谋兼备的人才。

在朱元璋的精心策划之下,两路人马里外相应,轻而易举地取下了和州。郭子兴随即任命朱元璋为总兵,镇守和州。

对有功之臣行加奖赏,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军中诸多将领对朱元璋的这一次受赏颇有怨言。原来,他们一方面认为朱元璋的年纪小,资历尚浅;另一方面又认为郭子兴封赏朱元璋的背后也许是在用权力为亲情谋私。但众人又不能把这样的猜忌明显地表现出来,于是只好采取了软抵抗的态度。朱元璋本人虽然也觉得郭子兴对自己的提升有些不妥,但既然是军令,就应该无条件执行。而且自己已经在其位,便当得到该有的尊重。为此,朱元璋想出了几条应对的策略。

首先,朱元璋命人把议事大厅内的单独座位全部撤掉,只留下几张长凳。次日开会商议军情时,朱元璋故意很晚才来。进入营帐后,朱元璋环视了一圈,帐内的情况果然与他的预料完全一致,众位将领全都排排坐下,只把最下首的位置留给了他。朱元璋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径自走到那唯一一个空着的座位前坐了下来。

人员到齐后,议事终于开始。面对当下军情,每个将领都没有一个万全之策。这时,朱元璋终于开口说话,他侃侃而谈,提出的计谋不但筹划周全且头头是道,诸位将领都自愧不如。朱元璋又提出分段筑修城墙的建议,但当到了工期后,只有朱元璋负责的城墙得到了完整修葺,其他将领手中的工程全都没有按时完成。朱元璋终于得到了一吐心思的机会。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对诸位将领说:“身为一名军人,有令却不能执行,如此这般,怎么能打胜仗?如果把这样的习气带到队伍中,岂不是要贻误战机?”朱元璋看了看众人,见大家都沉默无语,他继续说:“也许大家仍然认为我不足以任总兵的职位,但这是元帅的军令,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你需要做的是执行。什么叫执行,就是身为总兵的我下达了任务后,你要按时完成,而不是故意拖延。今日,我正式警告每一个人,日后若再有违抗军令者,以军法严加处置。今后,凡是攻取下城池后,任何人都不得奸淫妇女、不得抢夺财物。违令者,斩!”听了朱元璋的话,没有一个人再有怨言。朱元璋严明治军后,他所领导的起义军也更加得到老百姓的拥戴,朱元璋的威信也逐步树立了起来。朱元璋日后离开濠州的时候,虽然没有带走一兵一卒,却有数十个亲信愿意跟随他。他们看重的,正是朱元璋身上的公平之心和正义之气。

朱元璋离开濠州而去开辟新天地,整个过程并不顺利。在南下的途中,朱元璋病倒了。既然主将有疾,众人又厚着脸皮回到了濠州。

朱元璋这一病,整整卧床半个月之久。待到他稍稍恢复了一些体力时,已经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这一日,朱元璋正倚在窗前晒太阳,忽然听到有人从院前经过,口中不断发出叹息之声。听声音,朱元璋知道这人是自己的岳父郭子兴。朱元璋忙请郭子兴进屋,仔细询问后才知道,郭子兴正在为如何招收定远张家堡的一支起义队伍发愁。

郭子兴口中念叨的队伍,是一支在驴牌寨占山为王的队伍,寨主是郭子兴的一名旧友,据称有队伍三千人。按常理来说,这支队伍本是一支孤军,和周边任何起义军都没有联系,在当下战斗吃紧的情况下,他们已经缺粮少草,处境很是艰难了,可为什么不来投奔濠州呢?郭子兴长叹一声,一语道破天机。原来,他的这名旧友生性多疑,其既想来投靠以求生路,又害怕来到濠州后会失去权力和地位。收服这支军队并不是难事,真正难的是如何收服军心。现在濠州城中人人各怀心事,郭子兴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该派谁去完成这件难事。

听郭子兴这么一说,朱元璋急忙向岳父主动请缨。郭子兴抬眼看了看朱元璋,说:“在我心中,你其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怎奈你现在有病在身,我又怎么能派遣你去做这件事呢?更何况,虽然我与那驴牌寨主是旧交,但也难保他现在不会有疑心,这一趟可是生死难料呀。”

越听郭子兴如此说,朱元璋也就越觉得必须自己去,才能把整件事情圆满地办下来。他站起身来,单膝下跪,以将领向元帅请命的口吻,说道:“元帅,现在形势危急,末将哪里有闲心躺在床上养病?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驴牌寨的队伍很可能就会被其他人招收而去,这对濠州城、对岳父您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所以,末将请令,去招收这支队伍。”

郭子兴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拗不过朱元璋,而除了朱元璋外,他又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让他去,难;不让他去,也难。在两难之间,郭子兴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你这次去,需要多少人马?”郭子兴关切地问道。他害怕万一两军对阵起来,自己的爱将会受到伤害。朱元璋反问了一句:“末将这次前去,任务是收编,并不是降服。如果带着一支军队去,反倒会让驴牌寨主生起更大的疑心,所以我决定只带十名亲信人员跟随。”郭子兴一听,朱元璋说的话句句在理,并且见他满腹自信,郭子兴一直提着的那颗心才稍稍放下一些。

朱元璋亲自挑选了几名亲信,大家准备一番后,很快就从濠州城出发来到了驴牌寨。见到驴牌寨主后,朱元璋简单明了地说明了此番来意,并着重强调了郭子兴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共谋大业的盛情之邀。为了进一步化解对方的疑虑,朱元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如今天下大势有条不紊地分析给驴牌寨主听,甚至把每一个选择的利弊都说得头头是道。虽然驴牌寨主并不认识朱元璋,但他也为郭子兴手下的这位将才而折服。一番商谈之后,驴牌寨主表示愿意带队前去濠州城,与郭子兴的红巾起义军会合。但为了防止事情有变,他请朱元璋留下一件信物。

朱元璋见事情达成,便毫不犹豫地取下了随身佩戴的香囊交到驴牌寨主手中,与其盟誓说:“请寨主牢记今日约定。待到濠州城中相见,此香囊便是朱元璋一片真心所付。”说完,朱元璋又命随行人员费聚留在驴牌寨中,待到寨主和寨中兄弟们一切安排妥当后,亲自为他们引路前来濠州城。“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朱元璋这句话既是说给费聚听的,也是说给寨主听的。寨主一面应和着朱元璋,一面又命手下准备了一些随行口粮,并与军中大将人等共同起身送朱元璋一行。

大家下山后,纷纷说这次的谈判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达成。不料,朱元璋突然勒马,他略有思索后,说:“我们现在还不能回城。我觉得此事不会如此简单,这驴牌寨主极可能会变。”朱元璋下令,大家就近寻找相对隐秘的地方住下,耐心等待驴牌寨的队伍下山。三天之后,他们就等来了确切的并且与朱元璋料想的结果完全一致的消息。费聚单枪匹马下山来报,说驴牌寨主已经决定要投靠他处。朱元璋一听,马上想好应对之策。他一面派人回濠州城去向郭子兴请令,要求带领三百精兵前来驴牌寨;一面又率领其他人二上驴牌寨。

见到了寨主后,朱元璋并没有责问对方为什么不遵守约定,他反其道而行之,对寨主说:“我当初也是因为吃不上饭而加入了红巾军,所以我很明白你今日的担心。能够做一军将领确实不容易,我想在成军的过程中你必定也常常受到其他义军的欺凌。以我多年的行军经验来看,目前驴牌寨的生存状态并不理想。不论你带队伍去投奔谁,你都有被解除兵权的危险。以前你受到的气,必定也是想一一报回来的。寨主你既担心自己的权力被解除,又担心因此而不能报仇。我朱元璋今日便答应你,如果你跟着我回濠州城,你所有仇恨,我都替你报。今日,我已经派人回濠州请兵。最多两三日,便有一队精兵前来驴牌寨下听候调遣。如果寨主想报仇,我朱某人与你同行,你看可好?”

一听说朱元璋已派人回去请援兵了,寨主不禁暗暗一惊。他心想,这朱元璋下得一手好棋。他当着众位将领的面说要替我报仇,这是在收买人心。我若答应与他一起去濠州,事情便还罢了。我若不答应而一意孤行,恐怕这来的援兵就会变成讨伐驴牌寨的敌兵。待到那时,我手下的这帮兄弟也只有拼死一战。你有兵来,我有将挡,他决定要好好会一会朱元璋。

朱元璋没有想到,自己面前的这位寨主竟然如此难对付。他本以为这不过是一次简单的合并事宜,无非是要多许诺给对方一些权力和利益。但他确实没有料到驴牌寨主的心思。然而朱元璋在历经这么些年的磨炼后,他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毛头小子了。虽然寨主口头上一次次地承诺,但朱元璋早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打算。

再一次告别寨主,朱元璋一行临下山时悄悄地找到一个寨主的心腹。在确定他一心想要和朱元璋回到濠州城后,朱元璋请他秘密地帮助自己做一件事。原来,朱元璋想利用寨主与此人的关系,进行一场反间计。

在朱元璋的指挥下,众人在小路的隐蔽处悄悄埋伏起来。那位心腹则按照朱元璋的安排上山去找寨主,并负责把其单独引到此处。当寨主毫无戒备地来到众人埋伏之处时,朱元璋一声令下,大家就七手八脚把寨主拿下。这一计十分绝妙,朱元璋不但轻松地将驴牌寨寨主擒在手中,同时寨中没有一个人知道此消息。朱元璋带人急行了十五里之后,确保即便寨中军马有所动静也不会在一时之间杀到此处。他这才给那位心腹发布第二道命令:请他到驴牌寨传递一条假消息,说寨主外出考察军情,先请寨中部队集结人马前来此处与朱元璋会合。

朱元璋所用的是一条连环计。他早就料到寨主不会轻易答应自己的邀请,所以当着众位军士的面他假意与寨主相和好,又故意引导寨主说出愿意跟随朱元璋去濠州城的话,从而使得驴牌寨的所有人都不会怀疑朱元璋的真心。所以今日虽然没有见到寨主的亲口指令,但大家仍然毫无戒备地前来此地与朱元璋会合。在所有兵士都离开了驴牌寨后,朱元璋命人悄悄放了一把大火,将整个山寨烧成一片灰烬。众人本还想回去救火,朱元璋及时出面安抚军心,声称只要到了濠州城,今日失去的一切都会如数再补偿给每一个人。众人听到此言,便纷纷表示愿意跟朱元璋去濠州。被软禁在不远处的寨主眼见军心已失,便再无其他言辞。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与其被迫就范,不如主动投诚。见寨主已经改变了想法,朱元璋又把寨主推到前面,由他来号令众人。这既保住了寨主本人的颜面,同时又稳定了军心,可谓一箭双雕。在亲眼见到朱元璋的谋略后,寨主也只能自叹不如。

朱元璋这一次驴牌寨之行,使他更进一步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且彻底改变了濠州城中众位将领对自己的态度。在此之前,虽然他也有不少战功,并且常常表现出异于常人的韬略,但毕竟朱元璋比其他人更晚参加红巾军,又因与郭子兴的养女结为了夫妻,很多人对朱元璋的态度其实是明暗有别的。当初朱元璋打算离开濠州而独立发展时却无法带走一兵一卒,这就说明他虽然有一定的官位,却并没有实际的兵权。朱元璋这一次执意亲自前去收编驴牌寨这一支部队,不仅是帮助郭子兴解决烦心事,更是为自己招纳一些信得过的人马。

从社会最底层的流民,通过数年间的努力和成长,最终成为雄霸天下的君王,除了朱元璋个人的努力外,必然离不开许多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的将才和运筹帷幄的文人。若要在所有的文臣武将中找出为朱元璋开启第一道曙光的人,此人必是汤和。在汤和的指引下,尚在皇觉寺出家当和尚的朱元璋来到了濠州,又在这里得遇另一个重要人物——徐达。一次,朱元璋与这二位旧友喝酒小聚,三个人难免要在酒桌上倾诉一番衷肠。酒过三巡,当被问及对前途的打算时,初到濠州的朱元璋心中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想法。在这乱世之中,能存身已经很是不容易了,何必还要去追求遥远缥缈的未来呢!三人忆起儿时一起宰杀小牛吃肉的往事,又感叹了一番,不知不觉间全都醉眼蒙眬了。看时间不早,三人起身准备离去。只见汤和和徐达二人径直朝着店门口走去,根本就没打算要和酒店的老板结账。朱元璋很是诧异,在他印象中只有那些令人厌恶的元军才会白吃白喝,红巾起义军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怎么能作践百姓呢?他大声喊住汤和、徐达,质问他们为什么做了官就忘记了自己的出身。二人被朱元璋问得哑口无言,只得把酒钱付了。

在朱元璋看来,任何人都不应该去逞不该有的威风。他在做了郭子兴的乘龙快婿后,职位更是一路飙升,但他并没有忘记当年和这帮穷伙伴的兄弟情义,那“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仍旧历历在心。当时,汤和和徐达都还没有婚娶,朱元璋知道单身汉的生活,于是常常把这二位兄弟叫到自己家吃饭,并叮嘱他们如果有衣服鞋袜破了都要及时拿过来,让自己的妻子帮忙给他们缝缝补补。朱元璋真是把二人当成是亲兄弟一般对待,不想这却惹怒了另外一个人。他就是郭子兴的亲儿子郭天叙。

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养女马氏结婚后,其在濠州城的地位一路直升,这让郭天叙心中很不自在,于是他一直想找个借口教训一下朱元璋,好让他知道究竟谁才是濠州城的真正少主人。

这一天,汤和被几个军中兄弟叫出去喝酒。因为近来军中无事,虽然仍有禁酒令,但大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禁酒并没有十分严格。或许是太过放松,汤和当天喝得酩酊大醉,最后被人抬回营帐。这一幕恰好被郭天叙看在眼中。郭天叙知道第二天是汤和当值,他今晚醉成这样,第二天必定要迟到。想到此,郭天叙心中有了盘算。

第二天,郭天叙早早带人堵在了汤和的值勤点。果不其然,汤和一直睡到日近中午才摇摇晃晃前来报到。郭天叙仗着有理在身,二话不说便把汤和绑了,前去元帅府与朱元璋对簿。当时,汤和本是在朱元璋属下任职。毫无疑问,汤和醉酒延误公事本该罚,而朱元璋监管不力也是要承担责任的。朱元璋不忍自己的兄弟受苦,便主动向郭子兴请罪,代汤和受罚。汤和也知自己违反纪律,他也不想连累兄弟,要自己承担所有罪责。

郭子兴摆摆手,示意他二人谁也不要争,该有的罪责都要承担。最终,汤和受到五十大板的处罚,而施罚者却是朱元璋本人。让朱元璋亲自惩罚汤和,这比让他自己接受处罚还要难受。但他别无选择,只得抡起刑具一下一下使尽全力地打在汤和的屁股上。整整五十大板,汤和被打得皮开肉绽。待到五十大板结束,汤和只留一丝气息了。朱元璋哭着对兄弟说了一声“对不起”,然后把汤和背回了家中。

原本只是想戏弄一下朱元璋,没想到朱元璋与汤和二人却上演了这样一出“苦肉计”,郭天叙当场被二人的兄弟真情打动了,自此也深知朱元璋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对他的态度也彻底改变。汤和虽然受了罚,却也因此更加敬重朱元璋的为人。包括徐达在内,三兄弟的感情也更加坚不可破。

日后,当朱元璋向汤和、徐达透露出自己想要离开濠州而独自发展的心思时,二人也是毫无条件地表示愿意永远跟随他闯荡天下。儿时许下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今日如是,以后也当如是。

当初贾鲁围困濠州城时,朱元璋曾偷袭出去征募了一股新的军事力量,无奈自己第一次下定决心要离开濠州,却连一兵一卒都带不走。之后,朱元璋又向郭子兴进言攻打定远。郭子兴拨给朱元璋一队人马,并允许他带上当初那二十多个至交,一起去定远开辟新战场。汤和与徐达自然也在入选之列。而在朱元璋的戎马生涯中,还有一个人为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人便是李善长。

李善长是一个年少时期便胸怀大志的人。因为元朝对儒士甚是嫌弃,这就可惜了李善长一肚子的学问,却始终没有一个做官的机缘。在攻读书文的同时,李善长还特别喜欢钻研法家的思想,尤其是对政治关系等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据传,他曾数次预言当时格局,结果十有八九被他说中,这也为他带来了些许政治名声。但李善长早就对元朝失去了信心,他决定弃文从商,却意外地在商场上风生水起。

元朝末年,天下已经大乱,李善长知道乱世之中很难保全家产,他便主动变卖了家产,带着家眷躲到山中,做起了隐士。虽然世上再不见那个料事如神的李善长,但这个世间发生的任何变化都没有逃过他的双眸。尤其面对近些年快速崛起的各方势力,李善长都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天下英雄虽多,他却只倾心于朱元璋这个后起之秀。大概也是基于各个方面的考量,李善长最终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于是才有了半路拦截真龙天子的这一段故事。

当时,朱元璋刚刚带兵招降了红山寨中的几千精兵。趁着军中士气高涨,朱元璋决定一鼓作气,南下攻取更多的城镇。因为高举红巾起义的大旗,朱元璋一行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有一个名叫毛麒的县令,听说朱元璋的部队已经驻扎在城外,他早早地命人开了城门,亲自率领着乡兵和百姓出城迎接。毛麒亦是一个有识之士,他宁愿放弃一县之长的官位,希望能够跟随朱元璋为民请命。朱元璋答应了毛麒的请求,将其留在帐中,共同商讨下一步的征讨大计,甚至连一些机密文书也都交给毛麒代为书写。

尽管毛麒并非朱元璋一生征战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但从朱元璋对待一个小人物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身上所具备的将帅之才。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正是因为朱元璋从来不计较对方的出身和才能,愿意与每一个有着共同志向的人共苦同甘,所以才能深得众人的拥戴、钦佩和信赖。

为了保证军队的士兵数量和作战素质,朱元璋一直大力提倡流离失所的贫苦农民加入起义队伍中。其他将领更愿意去招收一些地痞或者逃亡的官兵,因为这些人只要有利就一定会为主子效忠卖命。但朱元璋却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同一问题,他认为,相比而言农民更加淳朴并且服从管理。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令行禁止是比作战能力更重要的因素。并且,因为肩负着起义的名号,所以更要让老百姓知道这是一支为他们谋求利益的队伍。因是农民出身,他们更能体会到农民的疾苦,因此也就不会在取得一点胜利时而忘乎所以,更不会出现打家劫舍的现象。让所有的农民都有饭吃,这既是朱元璋当初决定跟随郭子兴的宏大心愿,也是他现在身体力行的事情。在招集到大量贫苦农民后,朱元璋把训练的重任交给了徐达。在徐达的得力调教下,朱元璋很快便拥有了一支战斗力强、军纪作风均优良的队伍。

朱元璋对农民的态度,也正是李善长认为他与其他割据将领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唯有召集天下英才,才能成就一方霸业。李善长从朱元璋身上看到了关于未来的无数种可能性。李善长与朱元璋的“偶遇”,发生在朱元璋准备南下攻打滁州的路上。

这一天,朱元璋正在行军,旁边草丛中突然跑出来一个人,把朱元璋的坐骑吓得跃起。若不是朱元璋紧紧抓住了马缰绳,恐怕他早已经坠落马下。究竟是何人竟然敢对主将造成如此威胁?不待朱元璋发话,早有护卫上前把惊扰战马的这个人擒住。朱元璋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定睛看去,此人是一个穿着儒服的书生,并非是元军派来的刺客。一见此景,朱元璋反倒好奇起来。这位面容清瘦、留有长须的书生,看上去两眼炯炯有神,眉宇间透露出一股精明练达之气,有别于一般读书人的腐迂。朱元璋定了定神,问:“敢问这位先生尊姓大名,何事惊扰我等行军?”

这个书生并没有给朱元璋赔礼道歉,甚至连正眼都没有瞧过去,只是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现如今天下大乱,我看天有日、民有主的时候总会到来的。”

朱元璋以及众位军士被书生的话弄得云里雾里。朱元璋下了马,主动给书生施了一礼,问:“末将不明先生话中意思,还请先生能够明示。”

李善长本来只是想试探一下朱元璋,看他是不是如传说中那般礼贤下士。如今见朱元璋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冒失而问责,他心中的主意也就十拿九稳了。李善长深深鞠了一躬,对朱元璋说:“小生李善长,是为天下百姓寻求救星而来。因见主公神姿,更有雄韬伟略在胸,所以一时间忘了礼节,还望将军见谅。”

一听来者竟是李善长,朱元璋不禁喜上心头。朱元璋早已意识到若想成大事必须聚集天下人才,他曾暗地派人四处搜集各地名人名录。淮河流域的所有名人隐士,朱元璋早就了然于胸,所以当他听到来者是李善长时,自然喜出望外。朱元璋马上下令部队就地驻扎,他拉着李善长的手,二人双双步入主帅营帐。

“先生刚才所言‘天有日、民有主’,究竟是何意思?”朱元璋禁不住心中疑问,急于想知道李善长话中的意思。

李善长用手捋了一下胡须,他知道这句话真正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他饮下一口茶水,说:“主公,如今天下大乱,你看这群雄之中谁人可以称王,谁又可以称帝呢?”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等朱元璋回答,又似乎只是在自己心中做了一个简单的思考。“放眼望去,小生只看到遍地都是跳梁小丑,个个胸无大志、腹无良谋,都想囤积钱财、贪图酒色,如此人等和欺压百姓的蒙古人有什么区别!小生不才,据平生所学认为,凡是苍天所命之人,必然有异于常人之相。以我看,这些割据一方的草莽英雄们,命中都没有大贵之气,相上没有人主之兆,虽然一时得志,终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今日得遇主公,却见神姿英纵,奇骨贯顶,五岳朝天,志意廓然,又听得主公用兵如神,人莫能测,这才是真龙天子该当具备的气质。小生得睹天颜,不禁有所感叹,又恐泄露天机,还望主公恕罪。”

听完李善长的长篇大论,朱元璋心中暗暗叫喜。他惊叹于李善长的眼光,努力压制住心中的兴奋之情。“若得李善长这样的人才,便可助我成就天下基业。”朱元璋不禁暗暗叹道。

虽然听了李善长的一番阔论,朱元璋却表现出了一副担忧之色。朱元璋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命天子,但他知道如果想要成为万民之王,那么这绝对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办到的。“先生,如今天下大乱,你看如何才能使万民太平呢?”朱元璋问道。

李善长并没有正面回答朱元璋的提问,却是以汉高祖刘邦发迹的事情作为例子,说:“当初秦末大乱,群雄逐鹿,高祖虽以布衣起兵,却能成为天下王,原因何在?以我之愚见,高祖比西楚霸王更多了一分豁达与大度,其不但知人善任,更不滥杀无辜,所以在五年时间中便成就了帝业。这在历史上是一段千古佳话。主公你发迹于濠州,这里距离高祖刘邦家乡沛县不远,我想一定也可以沾一些帝王之气。如今元朝纲纪已乱,天下土崩瓦解,若是将军能够效法高祖成王之道,天下太平也就指日可待了。”

听完李善长的这番见解,朱元璋更加认可了他的才学和眼光,随即颁令下去,军内所有机密议事都须请李善长参与谋划。自此之后,李善长真正成为了朱元璋帐下的一名军师。而朱元璋本人,也从一个只懂得冲锋陷阵的将才,逐渐成长为运筹帷幄、知人善任的帅才。

其实,在遇到李善长之前,朱元璋一心想要得到刘伯温的支持和帮助。在当时,刘伯温的名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世人甚至把他与张良、诸葛亮这般传奇人物相提并论。更为难得的是,李善长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却并没有为自己的利益筹划,而是一直鼓励朱元璋招纳更多的贤士。

在一次闲聊中,李善长问朱元璋:“如果把将军您比作汉高祖刘邦,那么刘邦有萧何、张良和韩信三位人物相助,将军又有谁能辅佐您雄踞天下呢?”朱元璋毫不迟疑地回答说:“以此来论,先生你便是吾之萧何,徐达则是吾之韩信。只是这张良,先生认为谁来担此要职更为合适?”李善长先向朱元璋推荐了婺州宋濂,朱元璋摇摇头,说:“此人诚然不错,但在我心中其实还有更好的人选——刘伯温。”

刘伯温这般人物,对朱元璋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元璋收到属下胡大海的一封荐书,其举荐的人物正是刘伯温。朱元璋喜出望外,自称得来全不费工夫。朱元璋遂决定奉上一笔重礼,请属下樊观作为使者去礼请刘伯温。樊观也是一位饱学之士,朱元璋正是看中他做事精明干练,并且猜想文人相见必定话语相投,所以才选樊观作为邀请刘伯温的人选。然而时隔不久,樊观竟然自己回到了军中。朱元璋仔细一问才知道,樊观此行吃了一个闭门羹,自己送去的礼物都被退了回来。

原来,樊观与刘伯温分析天下大局,并把朱元璋描述成一位帝王之才,如果能够共同效忠于他,假以时日天下平定,自然也少不了大家的好处。其实刘伯温心中很清楚,樊观说的话句句在理。纵观天下能成事者,再没有人可以出朱元璋之右。但不管樊观如何相劝,刘伯温始终不答应这个邀约。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刘伯温曾经在淮西地界望见过天子之气。现在朱元璋占据的方位并不在此处,所以他断定朱元璋并非未来的天子。刘伯温一心辅佐天子,而不愿意为某位割据一方的诸侯去征战杀伐。

樊观虽然能言善辩,却在刘伯温面前被堵得哑口无言。朱元璋知道原委后,并没有责怪刘伯温,他对人说:“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我听说这刘伯温也是如诸葛先生一般的奇才,我只是派人去礼请了一次,这显然是不足以打动先生的,更不是招纳贤士的做法。”朱元璋本想派樊观再去礼请一次,并向刘伯温彻底表明自己的心意,告知他自己暂时军务缠身,若先生肯前来辅佐,必待以上宾之礼。还没等樊观离开,朱元璋又转念一想,樊观与刘伯温平素并不相识,不知刘伯温是否还有戒心。如此,则应该请一位与刘伯温熟悉的人前去相邀。旁人告诉朱元璋,处州总制孙炎和刘伯温是故交,请他去做此事,或许可以成功。朱元璋点头,马上亲笔给孙炎写了一封信。

这位名叫孙炎的总制年岁并不大,生得面皮漆黑,而且还跛了一条腿。正是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人,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并且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在江南地区可谓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名士。朱元璋选择他来做说客,也是选对了人。

孙炎接到了这一任务后,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起身前往刘伯温隐居之地。刘伯温之所以隐居起来,乃是不愿效忠元朝。当他听说孙炎来做说客了,刘伯温也不管这位故友背后的人是谁,他只告诉家人自己要出去访友,在孙炎到来之前早早出门去了。孙炎刚一上门便扑了个空。不过这孙炎也是相当了解刘伯温的,深知他隐居多年早就断了人情往来,此时出去访友必定是在躲自己。孙炎也不着急,他便在刘家院墙外面搭了个帐篷,睡在这里,只等刘伯温访友归来。

几日过去了,刘伯温见孙炎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他悄悄地派人来家里送信,让家人把自己一把祖传的宝剑赠送给孙炎,并请他及早打道回府。没想到,孙炎不但拒绝了这份赠礼,反而遣人给刘伯温带信说:“如此宝剑该当奉献给当朝天子,用来斩杀天下奸贼。你我之间的赠送,只不过是私情罢了,我不能收。”刘伯温听到这番言论不禁大吃一惊,他知道,孙炎这番话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说他已经效忠于朱元璋,并认定他是日后的天子;其二,则是表明如果刘伯温继续躲避不见,这与抗旨没有什么区别,按理是要斩杀的。

刘伯温当时有没有被孙炎的这句话吓倒,如今已经不得而知。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他又收到了好友陶安、宋濂等人的来信,力主他出山辅佐朱元璋建功立业。陶安还在信中详细陈述了朱元璋的种种事迹,力图在刘伯温面前为朱元璋树立起一个光辉的形象。同时,信中还详细描述了朱元璋与众不同的相貌,并声称此乃是天子之相。刘伯温终于忆起当日在山坡后面见到的天子之相,仔细想来,与如今信中之描述并无二致。“难道这位朱元璋就是当年的那个放牛郎?”刘伯温的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恰在这时,樊观又奉朱元璋之命再次来请他出山。面对三顾之情,刘伯温终于决定出山,为朱元璋的王朝霸业奔走。

朱元璋南征北战中,不仅得到了文臣武将的鼎力相助,更是收了许多义子,这一层亲上加亲的关系,使得朱元璋如虎添翼,客观上也加速了他夺取天下的进程。

根据相关历史考证,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后,早期并没有生下可以传宗接代的儿子。这也为朱元璋与马氏多收义子提供了客观条件。命运总是喜欢给人开玩笑,你越是想要的,越是得不到。其实,在朱元璋广收义子之前,他曾着意把两个后辈小儿培养成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两个人,分别是朱元璋哥哥的儿子朱文正和姐姐的儿子李文忠。

朱元璋起兵后,他的嫂子带着儿子朱文正前来投奔。因为膝下无子,朱元璋与马氏便把朱文正当作亲生儿子一般对待。待到朱文正长大成人,朱元璋便亲自带着他行军打仗。朱文正也是生来聪颖,并且有着一股初生牛犊的勇猛之气,在朱元璋的倾力调教下,他很快就成长为一员可以厮杀疆场的将领,并在跟随朱元璋渡江之战时立下显赫战功。

眼看着侄子已经出落得一表人才,朱元璋心中着实欢喜,这一日他半是试探、半是真心地问朱文正:“如果有一天我得了天下,赏赐文武百官时,你想要何等官职?”

不等朱元璋话音落地,朱文正义正词严地回答说:“假若叔父大业得成,文正又何患不能富贵。

但爵赏百官的时候您却先考虑我这个亲人,这样又怎么能让其他人信服呢?”

朱文正的话,把朱元璋点醒了。朱元璋自忖道,原来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产生了独霸天下的想法,若这个天下只能姓朱,那么现在还有谁愿意为我卖命呢?况且现在大局未定,我更不能去思考日后的富贵。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这等觉悟,果真不是个简单人物。想到此,朱元璋也就对侄儿朱文正越发喜欢。从此后,朱文正成了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之一。朱元璋日后称王时,朱文正曾经官拜大都督,掌管朱元璋旗下的军事调动大权。史书记载,朱文正曾帮助朱元璋守卫洪都(今江西南昌地区)、平定江西,可谓有着汗马功劳。

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共患难的,却少有能够同享乐的。尽管朱文正曾说出“爵赏先私亲,何以服众”的明理之言,但在朱元璋真正得势后,隐藏在其内心深处的贪婪之欲也逐渐显露出来。朱元璋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曾重赏大将常遇春和廖永忠。朱文正见自己所得赏赐不如那二人,心中不免有些怨气。又兼年轻气盛,性子暴躁,所以就口无遮拦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他原本只是找个方式发泄一下心中不满,情绪发泄出去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但这件事却被别有用心的人禀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没有严格按照律法去惩罚他,只是命人传话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没想到,朱文正却因此而大动肝火,他甚至认为朱元璋对自己的批评毫无道理。只是这一次,朱文正的言行又被人作为攻击的把柄,当此事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时,已经变成了朱文正早有谋反之心。一听如此,朱元璋顾不上多想,当天就派人驾船,亲自来到洪都城下,要见一见这个猖狂小儿。

一听叔父前来,朱文正慌慌张张出城迎接。面对朱元璋的质问,朱文正百口莫辩。朱元璋正在气头上,命人将朱文正直接收押入监。朱元璋妻子马氏前来求情,直言朱文正不过是性情刚烈,并无谋逆之心。朱元璋他最终还是罢免了朱文正的官,将他软禁在桐城。朱文正在桐城居住时日不久,便魂归九泉了。

除了朱文正外,另一个得到朱元璋青睐的人,便是其姐姐的儿子李文忠。

李文忠的身世很是可怜。他十二岁时丧母,后与父亲在乱世混战中辗转偷生。直到打听到舅舅朱元璋已经雄霸一方,二人这才历尽千难万险投奔于此。对于外甥的到来,朱元璋亦是十分高兴。因念及亡去的姐姐,又见李文忠着实可怜,朱元璋便与马氏和姐夫二人商量将李文忠过继到自己的膝下,赐姓为朱。自此,朱元璋请人教朱文忠识文断字,带着他上战场。

朱文忠没有辜负养父的重望,在众多将领中,朱文忠尤以骁勇而出名。朱文忠曾经官拜浙东行省左丞、总制严衢信处诸州军事之职,还坐镇指挥了与东吴张士诚的大战并告捷。史书记载,朱文忠率众追杀逃兵几十里。这一役,朱文忠俘虏将校六百人、士兵三千人,缴获的铠甲、兵械、粮草花费了数天时间才清点完毕。在这场战役中,朱文忠也表现出了难得的大将风采。

据传,在攻打杭州时,吴军将领潘元明曾献城投降。为了讨好朱文忠,潘元明派出一队女乐前来迎接朱文忠入城,却被他直接斥退回去。进城后,朱文忠下了一道军令:“擅入民居者,死!”当时,有一个士兵违反军令想去居民家中借一口锅,朱文忠言称法外无情,最终,这名士兵被依军法处死。朱文忠也由此威震四海。这一战役中,朱文忠为朱元璋的军队扩充了三万士兵、二十万石粮草。

尽管善战,但朱文忠并非铁石心肠。在行军的路上,他曾数次命人收养路边被遗弃的孩子。后来,朱元璋决定出兵收拾元朝残余势力时,朱文忠曾作为偏将而随大军一起出征,并先后俘获元帝嗣君、后妃宫人以及王侯将相数百人。朱文忠班师回朝时,朱元璋大为欣喜,甚至亲自登上奉天门来为朱文忠庆功。

尽管为人正直且颇有才干,但朱文忠仍然没有福分去享受朱元璋的帝王之荫。朱元璋得天下后,封朱文忠为曹国公,并赐还了他的本来姓氏。自此,朱文忠又改名为李文忠。在李文忠四十六岁时,因重病而去世。朱元璋因爱而生恨,他恨朝中这些医生大夫没有本领把他最爱的一个孩子从鬼门关救回来,一怒之下,他便把曾为李文忠看病的医官杀贬数位。朱元璋又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配享太庙,位列开国功臣第三。

除却这两位至亲外,朱元璋还曾收了一位名叫沐英的养子,亦赐姓朱,称为朱英。

其实,沐英是朱元璋在即将称帝时为朱英改的名字,其本名文英,定远人。文英在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一直跟着母亲外逃躲避战乱。后来其母身亡,朱元璋和马氏夫妇可怜他,这才收他为养子,并改名朱英。朱英是朱元璋所收养子中最得其心的一位,在朱元璋的培养下,他十八岁时便被授予了帐前都督的官职,并被派守镇江。后来,朱英在跟随大军攻打福建时立下大功,由此晋升为大都督府同知。在当时,大都督府是掌管天下兵马大权的,由此也可见朱英的权力非同一般。

从少年时起,朱英就聪明伶俐,因此很得朱元璋夫妇的疼爱。朱元璋一直很器重朱英,并在得天下之后封他为西平侯。朱英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功绩,当属他与傅友德一起攻打云南的这场征战。此后,朱英一系世代镇守云南,保了大明王朝的一方安宁。朱元璋妻子马氏去世后,朱英悲痛欲绝,一度吐血不起。朱元璋感慨地对朱英说:“能够使我在京城安枕无忧,而不用担心南方有敌来侵袭的人,就是你呀。”朱英去世后,被追封为黔宁王。

据统计,朱元璋膝下叫得上名字的义子有二十多位,其中保尔、周舍、道舍、柴舍、马儿、金刚奴、也先、买驴、童真等人更是知名一世。朱元璋之所以广收义子,并非仅仅出于无处安放的父爱。就像当年郭子兴要他做马氏的夫婿一样,如何才能留住自己精心培养起来的将领呢,答案便是给予他足够的器重。朱元璋的这些义子,日后个个都是叱咤疆场的将领,都为朱元璋战胜群雄夺取天下立下战功。

在朱元璋一生戎马中,身边的文臣武将来来往往,为其征战沙场而不顾性命者不可计数。这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绝不能错过,他便是有着“常十万”之称的常遇春。《明史·常遇春传》记载:“(常)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云。”意思是说,常遇春曾经对人说,只要给自己十万兵众,他就可以纵横天下,攻城略地不在话下。由此,也可见常遇春强大的作战能力与指挥调度的军事才能。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常遇春这个人,“勇猛善战”则是其最大的特点,这可从他一生所历经的几大战役中窥出一斑: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的六月,常遇春刚刚投奔朱元璋不久,在一次率军南下渡江作战中,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采石矶战役。当时,元军水军将领康茂才对朱元璋的队伍严防死守。面对江对岸射过来的乱箭,常遇春不顾生命安危,只乘坐一艘毫无遮挡的小船挥戈前进。当他纵身登岸冲入敌营后,常遇春左冲右突好似入无人之境。也正是凭借着常遇春的这股无所不破的气势,朱元璋率领后路人马杀得元军片甲不留。眼见胜算早已无望,沿江地界的元军全都缴械投降,朱元璋乘胜率军直接攻占了太平。

在这之后的数年光阴中,常遇春率众先后攻下衢州、龙游等地。其攻打衢州的过程,更是充满了传奇。

当常遇春率领着马、步、水三军抵达衢州城下时,衢州城早已经建立起了固若金汤的防守。面对此情景,常遇春并没有着急强攻直取,而是命令部下先在城下竖起栅栏,插上旗帜,分陆路、水路两方面将衢州城的出城道路统统堵死。这样一来,城中所有的元军便都成了瓮中之鳖。随后,常遇春又命人准备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等攻城器械,试图从明处发起对衢州的总攻;与此同时,他还命人在衢州西面出城处开挖一条地下通道,此为从暗处有所接应。面对常遇春的明暗夹击,守城元军曾拼命抵抗,二军也曾对垒一段时日。但常遇春并不打算和元军打持久战,待到入城的地道挖通后,他派人悄悄进城毁坏了城墙上的大炮,并利用反间计成功策反了元将张斌。在里应外合之下,终于拿下衢州城。

之后,常遇春又跟随徐达出兵作战并攻下庐州,与邓愈会合后,继而征服新淦、吉安、赣州、南安等郡县。面对“常十万”的勇猛威武之态,岭南地区的韶州和南雄等地先后主动归降。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五月,常遇春于湖北地界作战,先后拿下安陆、襄阳等重镇;此年十月后,他与徐达一起率军攻占了泰州。次年八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出动精锐部队二十万人开始东征另一位起义军首领——张士诚。

按照朱元璋的作战部署,徐达和常遇春先出兵攻下了湖州与杭州等地,这便等于剪除了张士诚的羽翼,使其主力部队失去了最大的作战援助。当时张士诚驻守在平江城,徐达与常遇春二人合力围攻平江城达十个月之久,终于攻下了这个要地,张士诚战败而死。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常遇春被朱元璋封为鄂国公。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决定出师北伐。这一次,依然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徐达的副帅,二人率领二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师北上。在经过了与全国各地的起义军长期作战后,已经失去了中原统治权的元军向北节节败退。早已无心恋战的元军,面对攻势如潮的徐达和常遇春,在巨大的强弱对比之下,仅仅三个月时间就丢失了山东诸地。之后,明军与元军在洛阳的塔尔湾相遇时,常遇春曾独自骑马挥刀杀入元军阵营,旗下将士奋勇追随而上,一鼓作气将五万元军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战,史称塔尔湾大捷。也正是因为此战的胜利,朱元璋的明军才彻底占领了河南和潼关地区,并为进一步夺得陕西地区的控制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徐达和常遇春二人又率众分水陆两路沿运河北上,直下德州、通州,把元顺帝及其后妃等众逼得逃奔上都开平。当年八月初二,大都城被攻破,朱元璋下令改大都名号为北平府。在稍事休整之后,徐达、常遇春二人又直奔山西杀去。攻占山西后,次年,基本完成北伐任务的明军开始西征,一路向陕西地界征伐而去。当时,朱元璋把都城定在南京,北伐西征的军队又忙于前线战役,这就使刚刚攻下的北平成了一个大漏洞,元顺帝借此时机反扑北平。当徐达得知此消息时,元军已经兵临通州。徐达急命常遇春与李文忠二人率领八万步兵、一万骑兵驰援北平。元军听闻常遇春亲自前来征讨,军中人人闻风丧胆,双方军队尚未展开厮杀,元军就已经向北逃亡。常遇春率军追出千里,彻底消灭了这一小股元军。

常遇春又担心一旦自己离开,元军还有可能再次杀回来,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领部将杀向了当时元帝蜗居的都城开平。开平一战后,常遇春又收缴上万辆车马和五万头耕牛。为了保命,元顺帝只好继续向北方逃窜,一直到和林,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尽管为朱元璋的明朝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常遇春并没有迎来自己解甲归田、安享盛世太平的时光。在从开平班师南归的路上,常遇春病死军中,时年仅四十岁。史料记载,身在南京的朱元璋听闻常遇春病死的消息时,一时错愕而瘫坐在龙椅上。第二日,朱元璋破例取消了文武百官上朝朝奏的议程,而是命刘伯温、李善长、宋濂等人商讨安排常遇春的安葬事宜。为了安抚常遇春的妻儿,朱元璋还请皇后马氏亲自上门陪伴常遇春的妻子蓝氏。君臣之情,可见深重至极。

常遇春死后,朱元璋追赠他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从其死后的谥号来看,朱元璋不仅对常遇春的评价极高,更给予了其与皇族人员等同的祭祀。除此之外,朱元璋还作诗一首,以此来表达对这员大将的追思之情。诗曰:“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乾坤草木湿。”又传,朱元璋还命人为常遇春绘制了一幅身着龙袍的画像,可见其恨不能与常遇春共享江山的遗憾。

英雄已去,只留下烈烈忠魂在明王朝的历史上铮铮作响。

这次由我南中主蜀汉,续命五百年报告冥王,夫人她捉鬼超凶哒归墟之国概念河神,带领国家超脱星河西方博弈往事你一个团长,竟敢打一个师团半个道士之抬不动的棺材科技狂潮:制霸全球从黑科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