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衣冠冢(1/1)
我拿过锄头,提着小包,跟在小姑娘身后朝大榕树下走去。
一路上对话得知小姑娘叫马红梅,今年15岁,刚上初一。
父母都是农民,这几天去山下帮忙了。五一放假期间,游客多,民宿严重缺帮手,蝴蝶谷的大人都下山去帮忙挣钱了,剩下几位小孩在家照看家畜。
我的职业病又犯了,看着蝴蝶谷的美景,心想“如果能从山脚下搭个缆车到蝴蝶谷,这里肯定比邑村更受欢迎,到时蝴蝶谷的村民就不需要下山帮忙了”
小梅家离大榕树很近,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到了大榕树下。
这棵榕树甚是魁梧,枝叶繁茂,据说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推算一下应该是北宋时期就种下了。这么久的年代,能躲过战火,躲过大饥荒,躲过大炼钢铁真的是不容易。
秀娥特意嘱咐要将她的衣冠冢埋在这榕树下,看来是精心挑选了一块风水宝地。
衣冠冢是一种特殊的葬法,其中不葬尸骨,而是埋葬死者的衣冠或其他物品。
衣冠冢的存在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纪念死者:当死者的遗体无法找到或已葬在另一处时,会在特定地点设立衣冠冢以示纪念。例如,黄帝衣冠冢和袁崇焕衣冠冢等,这些衣冠冢是为了纪念历史上重要人物而设立的。
2.生基:生基是一种特殊的衣冠冢,它并非在人死后建立,而是在生者还健在时,为了给自己消灾祈福而埋葬的生人衣物等物品。生基文化在中国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信仰和文化的体现。
3.象征性纪念:在某些情况下,衣冠冢可能是为了掩盖真相或作为某种象征而设立的空坟。例如,成吉思汗的衣冠冢,由于成吉思汗的真正坟墓位置不明,所以在内蒙古境内设立了许多衣冠冢作为纪念。
4.招魂:召集客死他乡之人的魂魄,使其魂归故里,早日轮回超度再生。
《史记·封禅书》:“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汉书·郊祀志上》:“上(汉武帝)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这是最早的有史可查的衣冠冢。
很明显,秀娥是第4种情况,冤死他乡,尸骸无存,孤魂野鬼一个,希望通过衣冠冢魂归故里,早日超度再生。
和老家天龙山的回水湾一样,榕树下也有个小小的土地庙。我从背包拿出香火纸钱,点燃,青烟袅袅升起消散在大榕树茂密的树丛中。待纸钱燃烧殆尽,我拿着三柱香,对着土地神三拜过后便开始动锄头开挖。
一锄头下去,震得虎口发麻,看似松软的土地居然坚硬如铁。
我再试了一试,离榕树稍远的地方,轻轻松松就可以挖起泥土。
我知道榕树下面的地块肯定被下咒了,但这是何方神圣在作怪呢?
我打坐运法,打开天眼,发现居然是一只贼眉鼠眼的黄鼠狼在作祟,对,就是路上碰到的那只被我劈了一剑的黄大仙,没想到这畜生这么快就展开了报复。
我拿出桃木剑,在剑上贴上柳叶符,对着榕树念念有词,希望能化解束缚土地的咒语。
这只黄鼠狼道法不浅,可怜我梅花三级的半个道士此时束手无策。
没办法,只能求救于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了。
在土地庙前说完我的请求后,土地公公神念在我耳边托话:“此黄鼠狼,已修炼数百年,就差一口气便可成黄大仙,今天未能得逞,积怨在心,欲破此咒,可寻邑村带刀之人”
邑村带刀之人?
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