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秦惠王背后遭袭 燕王哙脑残禅让(1/1)
当初秦惠文王的秦国锐士都没能将义渠骑兵击败,就更别提这些临时征调上来的新兵蛋子了。
果然,秦国新军与义渠骑兵团于李帛相遇,并被义渠军杀得大败。
秦惠文王在无奈之下只得再次临时征调一些士兵并亲自率领“第二新军”前往边境防御义渠军的进攻。
义渠人在野战方面很少有人能够企及,可是要说攻城他们就不行了,面对着秦惠文王亲自带领的守城士兵,义渠国王难有斩获,只能率领士兵在城下挑战。
然而秦惠文王不为所动,坚决不出击。
义渠国王见此,便率军疯狂屠杀秦国边境的村落,不管男女老少,一个不留,只为能将秦惠文王逼出城池。
看着本国的百姓被残忍地杀害,秦惠文王的心在滴血,可是他坚决不能出兵,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出兵则必败,边境一旦失守,义渠骑兵定会大举入侵秦国内部,到那个时候就不是几个村庄被屠了,而是全体秦国人都会成为亡国奴。
所以,秦惠文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而“无动于衷”。
就这样,秦惠文王守着边境一天又一天,不断的抵抗着义渠骑兵团的进攻,终于,在近两个月以后,随着函谷关的秦兵不断赶到秦国西线边境,义渠国王率领着大军撤退了。
那就奇怪了,秦国大军不是在函谷关对抗五国联军呢吗?他们为什么会开到西线呢?难不成五国联军撤退了?
您想的没错,五国联军确实撤退了。
原来五国联军在耗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以后,终于造出了大批量的攻城器具,造好了以后,楚怀王命令全军在次日对函谷关进行疯狂的攻击。
他满以为这次定可一举而下,可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秦国士兵的战斗力实在是太过强悍,他们为了守住函谷关不惜和联军士兵同归于尽。每天战争结束的时候,函谷关下面全都是秦军和联军士兵的尸体,而联军除了三晋是真心抗秦以外,楚国和燕国则是为了捡便宜才来打秦国的,都不肯奋力出战。
所以,当楚怀王和燕王哙真正的体会到想要拿下函谷关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他们两国便都开始打退堂鼓了,毕竟还有一个齐国在大伙身后藏着呢,到时候闹个六败俱伤,便宜岂不是全都让人家齐国赚过去了。
就这样,楚国和燕国退出了联盟军的大队伍,而这两个国家一退,联盟大军立马就垮了,每个国家都率领着各自的军队撤退回国,这场五国伐秦的大戏便这样虎头蛇尾的收场了。
然而就在各路大军全都回国以后,燕国却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什么事儿呢?就是燕王哙竟然将王位禅让给了国相子之。
禅让?禅让!禅让是个什么玩应?那是几千年前在大禹建夏之前才有的东西,自从夏朝建立以后已经几千年都不曾存在了,那燕王哙为什么要干这件事呢?
原来燕王哙不喜欢政事,所有的政事都交给子之搭理,子之是燕国国相,很有能力,做事也果断,有魄力,可让燕王哙没有想到的是,子之不只有这些东西,他还有一样是燕王哙没有想到的,那便是--野心。
子之自从担任燕国国相以后,除了正经的政事以外,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培养自己的势力,终于在公元前318年的时候对燕王这个位置动手了,只不过,他没有用武力来夺取燕王这个位置,而是采用忽悠的方式。
就在某一天的例行朝会上,子之的追随者,燕国大夫鹿毛寿向燕王哙提出了一个破天荒的说法,“大王,您知道为什么尧舜会被人们称之为圣贤而名垂千古吗?”
“恩,这个我还是知道的,因为他们实行仁政,并且用禅让的制度将头领的位置传给具有能力的人。”
“那大王您想不想也像尧舜一样名垂千古呢?”
“想,我当然想啊。”
“那您何不将自己的位置传给子之呢?这样大王就能够名垂千古了。”
那燕王哙是个奇萌,一听鹿毛寿的说话,连想都没想便答应了。从此,子之成为了燕国新一代的国君,而燕王哙反倒沦为了臣子。
当然了,这些都是史书上面的记载,笔者有理由认为这一切的前提实际上都是子之逼迫而为之。那么子之能够在燕王的位置上坐稳吗?这还要在几年以后才能见分晓,笔者暂且不表。
公元前317年,秦惠文王任命樗里疾为秦军统帅,出动大军攻打韩国,对三晋展开报复。
三晋不敢怠慢,同样组成联军于修鱼大战秦军,结果,联军惨败溃逃,秦军于后疯狂追击百余里,共斩杀三晋联军八万两千余人,三晋人马无奈之下只得退回国内驻守。
秦军在修鱼大败联军以后收复了上一年被联军占领的大部分失地,可正当秦国大军打算继续东进而一举灭了韩国的时候,咸阳方面却传出退兵回国的旨意。樗里疾收到信件以后也没犹豫,直接便率领大军回国了。
那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秦惠文王要命令樗里疾撤兵呢?
那是因为在这个时候,秦国出现了一个极擅长长途奔袭作战的大将之才!就是他的一个建议改变了秦惠文王原有的的战略措施;就是他的这个建议奠定了秦国以后的作战后勤保障;就是他,掀翻了整个巴蜀之地,令巴蜀婴儿闻其名而不敢泣也。就是他,和以后秦国最强战神组成了秦国军界双星,将楚国打成了二等残废。他,本应该排在战国四将之一,他,除秦国战神以外最强将军。他是长途奔袭之神,他的名字叫……
各位晚安,明儿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