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结盟(1/1)
公元前272年,秦昭王转头对付楚国。
他命白起为大军总帅,集结秦、魏、韩三国之兵南侵,想要将楚国一举歼灭。
那楚顷襄王自从之前抢回了十五座黔中城邑以后,便时刻关注边疆动向,一看边境有三国联军频繁调动,猜想这应该是要进攻自己的,遂大急。他连一个秦国都搞不定呢,就更别提三国联军了。
于是,楚顷襄王派黄歇前往咸阳探听动静,一切见机行事。
黄歇,原楚属国黄国人,也是以后的春申君,战国四公子最后出现的一个。他年轻时拜访各地名师,出师以后投靠了楚顷襄王。
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十分得楚顷襄王青睐,慢慢地便成为楚顷襄王身边的红人。
楚顷襄王认为黄歇辩才了得,这才让他去秦国见机而事。
果然,一到咸阳,黄歇便感受到了浓重的战争气氛,再一打听,秦昭王确实是想进攻楚国了。
然而凭现在楚国的实力,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对手,黄歇写了封信给秦昭王(由于信太长,我就挑重要的说了),信的内容大概是这么说的。
“天底下没有谁比秦国和楚国更加强大的了(这里是指地盘),我现在听说大王要进攻楚国,这就如同两只猛虎相互争斗,最后不用说猎人(赵国),就算是猎狗都能取得好处(其他国家)。所以,您还不如和楚国亲善,这样才是正理。请允许我倾述自己的意见给您参考:我听说物极必反,冬天和夏天的更替变换就是这个道理,如今大王您的秦国贵为天下第一强国,您的领土占有天下西北两大边,这是自有人类以来都未有过的壮举啊!大王自从继位以来,秦国领土不断扩张,秦国大军罕有败绩,大王如能保持住已有的威望和功绩,减少征伐的念头而让自己充满了仁义,那么凭秦国之强大,以后便再没有祸患了。您的功绩就算是三王(大禹、商汤、姬发亦或是姬昌)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某、某)也无法比较了。可如果您还要仗着兵多将广而攻打楚国,那怕是就要有祸患了。《诗经》上说:“凡事无不有好的开头,但很少会有好的结局。”《易经》上说:“狐狸渡河的时候难免会弄湿尾巴。”这些无不说明凡事开头容易结尾难,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前智伯只看到了进攻赵国的好处,却没料到自己反被三晋偷袭。吴王夫差只看到进攻齐国的好处,却没想到越王勾践会趁机攻击自己的大后方。这些曾经雄霸一方的角色没有一个不是贪婪过剩而最后失去了生命,然而如今大王记恨楚国的存在,而忘记了一旦毁灭楚国就会使韩国和魏国更加强大,我为大王考虑,您还是不要这样做为好。《诗经》上说:“大规模的军队是不应该远离自家的住地去征战的。”从这个观点来看,楚国不但不是您的敌人,还应该是您的朋友,而相邻秦国的国家才应该是您的敌人。您不如从此以后与楚国亲善友好,这样天下还有谁是您的对手呢?“
秦昭王听了这话,深感有理,最关键的是现在已经和赵国撕破了脸,两国已经是战争关系。楚国实则不足惧,然而秦昭王就怕在打楚国的时候赵国再在后面来一锤子,那可就傻了。
经过考虑,秦昭王将黄歇召见入宫,和其提出条件,”和你楚国结盟不是不行,可你楚国必须遵守一条,那便是派你国当朝太子前来我秦国做人质,这样便可结盟,否则一切免谈,直接战场上见!“
黄歇不敢回嘴,连连称是。
等他回国以后,将此事禀告了楚顷襄王,楚顷襄王怕自己的儿子和当初的自己一样冲动,便派黄歇陪同一起前去秦国为质,以免自己的儿子干出什么傻事儿来。
从此,两国盟约订立。而秦昭王也命白起撤兵,并厚赏谢过了魏、韩两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