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论龙国之内,何人能敌?(1/1)
麦克卫的队伍去寻找外蒙的王公和德意志人,他们已经向库伦进发了。
梁铮每天都在催促上官布,让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做。
用现代网络上很火的一句话来说。
他对收复外蒙的渴望已经达到了顶点。
所以上官布不能再等,立刻任命梁铮为西北护军使。
这也让上官布在陆军部的威望大增。
大家原本以为,梁铮被降职的消息,是假的。
谁曾想,这个消息竟然是真的。
短短时间内,陆部的重臣,就被贬到了边疆。
这上官次长,到底有多大的能力?
就连上官次长关系不错的迅哥儿,也被牵连其中。
以前,他的同僚很少会来他家。
而现在,每天都有几批人登门拜访。
很多人,都从没听过他。
到后来,迅哥儿就被烦得够呛。
就连燕京各大报纸,都刊登了一份声明。
说自己和上官布只是君子之交,叫那些人以后别再来找他了。
上官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笑得前仰后合。
还专门邀请迅哥吃了一顿饭,请了几个记者。
当众表示说,迅哥说的没错,我们只是君子之交,再无其他更深一层的关系。
但是,这么做也并不能澄清两人的关系。
这让他们更加相信,迅哥儿和神通广大的上官次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今,迅哥一见到上官布,就开始诉苦。
这简直就是给他找罪受啊!
安排好了这一切。
上官布已经决定,暂时离开燕京一段时间了。
这是因为老袁准备向德意志宣战。
到了这个时候,上官布已经不想在燕京呆下去了。
再说了,廉署那边还有袁文龙呢。
而军勤部也走上了正轨,不需要每天在办公室里工作。
其他人,就按照他说的去做就行。
恰逢蔡旭督领陕甘军务,立下了汗马功劳。
等社会秩序安定下来,西部大开发的计划,也要慢慢提上日程。
除了在西北发展工业和采矿之外。
最重要的是,大烟的铲除,粮食的恢复,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所以,他向老袁要了个西北巡检的官衔。
开始往西巡视。
这一次,上官布并没有带上她们三个。
西北和日海不一样。
陇海线目前仅建成开封至洛阳的一小部分.
想要通过潼关,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十多辆大货车,三辆小轿车,行驶在一片荒芜的荒原上。
河北之外,便是山西了。
顿时,更多的黄沙,更多的山脊。
五天后,他们来到了山西的重镇太原。
此时,太原虽为北方重镇。
不过,这里的一切都是破败不堪,到处都是倒塌的建筑。
蔡旭虽然只是陕甘军务的总指挥,却也是个实权人物。
但是老袁却默认了,山西也被他给纳入了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上官布已经派了一批工程师来山西勘察道路,进行勘测。
接下来将是山西的公路建设。
蔡旭还特意留下了一队护卫。
保护这些工程师。
整个龙国的人都知道,山西有煤。
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煤产区。
那是因为他们的运输被卡住了。
再好的煤,运不出去,也是白搭。
如今,龙国最大的煤炭产地,就是龙城了。
是开滦、抚顺、峄县.这些地方交通方便,煤炭质量好.
可以实现全国各地的运输。
但是和山西比起来,差距却是很难逾越的。
如果将来跟日本全面开战的话。
这三处地方,都是最容易被针对的地方。
所以,除了这三处之外,我们还需要在后方建立一座生产基地。
山西的战略地位,自然也就凸显出来了。
上次给迅哥要书的时候,系统给了他一个采矿的方法。
专门安排了人去执行,操作,购置装备。
除了煤炭,还有钢铁。
上官布也做出了安排。
系统给的奖励,就是希望能派上用场。
不是应该放在空间里吃灰吗?
五天后,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一行人再次启程前往西安。
一连走了三天,才到了西安。
相比于太原,蔡旭的府邸却是热闹了许多。
到处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到处都是人。
蔡旭身为陕甘都护军。
名义上,他只负责两省的军事事务。
说白了,就是在马背上指挥军队,在马背上管理平民。
却没想到,他竟然恭恭敬敬的站在路边,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谁来了?”
“看蔡大人如此郑重其事的样子,莫非是有什么重要人物前来?”
“怕什么,那肯定是个大人物,难不成你岳父来了?”
“去你的,把你姨带走!”
没过多久,一辆车呼啸而来。
蔡旭笑了笑,等车一停稳,他就跑到车门前,打开了车门。
上官布穿的是一件简单的对襟长衫。
“咦,这年轻人好年轻啊!”
“我的天啊,蔡大人好歹也是个大官。
这就是你派我们来接他的原因?”
“这么大的阵仗,应该是太子殿下吧?”
“你在说什么?现在都改制了,还太子呢?”
小老婆,大姑娘,手里拿着小旗子。
在看到上官布从车上下来的时候,他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天哪,长得真俊。”
“这皮肤好白啊,闻着还挺香的。”
有几个进步学院的学生知道上官布是谁。
他们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一份报纸。
就像前世的粉丝们,看着自己的偶像一样。
蔡旭对于自己的安排,应该是非常满意的。
这也是他知道上官布要来的时候,思考了很久才做出的决定。
“巡察使大人,您看,西安的居民。
对于你的到来,那可谓是欢迎之至啊。”
上官布忍不住笑了起来,前世的他还只是个初中生的时候。
经常会被学校组织安排举彩旗。
站在街道两旁,迎接某某视察。
这种现象一直到他成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才渐渐消失。
“干得不错,下不为例。”
听到前面的话,蔡旭笑了笑。
话音刚落,他的表情就僵住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马屁拍错了。
“呵呵,那是因为巡察使的名头太大了。”
一点也不像在燕京时那么机灵,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
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手握重兵的护军使。
接了上官布,两人并没有去镇上的酒楼吃饭。
而是带着他去了新成立的护军衙门。
中午,只有他们两个人吃饭。
今晚,定了名流云集的接风宴。
而上官布,则是以西北巡检的名义来的。
他可是一人上马可管军,下马可管民的。
到达驻地的时候,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这一次,主厨换成了曲江春的厨师。
曲江春虽然才开了两年,但也不是吃素的。
店里的老板李西溪,本来就是个名厨。
他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北伐。
后来,革命胜利了,建立了民国。
于是,他回到了西安,把曲江春开了起来。
很多军方大佬,还有当地的富豪,都有股份。
因为味道还行,而且来头也不小。
短短两年,这家饭馆店就成为了西安最好的酒店之一。
像这样的大饭馆,一般都不会给私人当主厨的。
当然,蔡旭的身份,并不在其中。
一道又一道的名菜被端了上来。
上官布坐在主位,蔡旭坐次卫。
尊卑之分,这是蔡旭拿捏的死死的。
蔡旭坐好,弯腰为上官布倒了一杯酒。
“巡察使来了,按礼说怎么也得准备点小菜吧?
我不该上这种不入流的陕西菜。
不过,自从我来到西北之后。
发现,这里的风俗习惯,和燕京完全不同。
就连吃的,也是天差地别。
这几道菜,都是陕菜中的佼佼者。
配上这独特的西凤酒,味道粗豪,别有一番风味。”
上官布瞥了一眼蔡旭。
“老蔡,自燕京一别。
为什么我们之间变得如此陌生了?
你我之间,从来没有以官职相称的。”
蔡旭一怔,随即恍然大悟。
这是在怪自己对他的称呼太过客气。
脑筋一转,蔡旭举起酒杯。
“公子,这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公子,自罚三杯。”
一饮而尽。
上官布终于笑了。
这点小惩罚,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却是必须的。
上官布也不着急吃东西,直接开口问道。
“老蔡,上次我跟你说的,把大烟给铲除了,怎么样了?”
上官布坐在椅子上,腰杆挺的笔直。
“我们开车过来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依旧还在种植大烟。”
“公子有所不知。
不过,这里已经成了一种顽疾。
这些百姓,灭大烟简直就是在挖他们的祖坟啊!
拿起锄头和镰刀,那是誓死拼命保护啊。”
说话间,蔡旭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上官布的表情。
“少爷,不是我不想办,而是我真的很不好办。”
上官布看向他。
“不好办?那我们是不是该不办了?”
“能办,能办,请给我一点时间。”
蔡旭额头上的冷汗。
他不明白上官布为什么老是找大烟的麻烦。
来之前,上官布就跟他说过,其他的都可以等。
唯一不能耽搁的,就是铲除大烟。
当然,他并没有拒绝。
的确很难办。
现在的西北,大多数农民,都是靠种植烟草为生的。
如此一来,一家人都赚得盆满钵满。
断人财路,无异于杀父之仇。可以想象,想要推行这个政策,有多么的困难。
表达完自己的立场后,开始吃吃喝喝。
这一桌,只有两个人。
说的话,都是一些见不得光的话。
酒过三巡,蔡旭的脸有些发红。
西凤酒后劲十足。
“公子,庆山来接你山西了吗?”
听到这话,上官布不禁有些好笑。
看来,他是想借着喝醉的机会,来找自己的麻烦。
“我去山西的时候,他给我发了一封信。
说已经回老家五台山养伤去了。”
蔡旭冷哼一声,一脸的不爽。
“按照公子的吩咐,太原已经被我的人控制住了。
这个王八羔子,对我们一直都很不爽。”
一边说着,一边给上官布斟上了一杯。
“他的人,都是我们五台山的人。
山西民众称,能讲五斗,腰挎佩刀。
这下好了,国府队的人都是他的私兵了。”
这也不能怪庆山不高兴。
名义上,蔡旭只能指挥陕、甘两省的军务。
怎么会放那么多人马在太原?
床边,一个人正呼呼大睡。
并且,这个人的实力,还在他之上。
除了阴沉着脸,表达自己的不满之外,他还能怎么办?
蔡旭在太原放了那么多人,那是理所当然的。
这也不是他有意为之,而是上官布专门交代的。
想要发展工业,有两样东西是不能忽视的。
煤与铁。
恰巧山西就是这样的地界。
现在不抢,以后要在别人手中,还怎么抢?
至于庆山,那就忍着吧。
他才多少人,多少枪?
上官布夹了一片老鳖裙,慢慢咀嚼着。
配上西凤酒,一饮而尽,十分舒爽。
“老蔡,这庆山是个商人。
而商人,就是喜欢斤斤计较。
却不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算计的。
但有些事情,却不能用算计来解决。”
“晋商在山西可是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有荣耀,也有落寞。
也正因为如此,土生土长的庆山才会沾染上商人的气息。
哪怕他去了樱花国,身居高位。
他依旧没有变那点儿算计的心思。
要说其他人,不就是为了权势和地位,拼命往上爬吗?
但这个人不同,他把当官当成了买卖。
仗着自己的手下有一批人马。
谁给的利益大,他就跟着谁。
再说了,他经验一个地方,就是跟做生意一般。
只能赚不能赔。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否定他的全部。
事实上,他在山西做了不少好事。
总体来说,他比大部分的军阀都要好。
振兴教育、兴商、兴修水利、保农。
但他太自私了,就连修个铁路。
他都怕被人趁虚而入,所以才改了规矩。
当然,这样的性格有利也有弊。
好在其他地方,军阀混战,打得头破血流。
他所管理的山西,是坚决不打仗的。
这也使山西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处于被动地位。
成为了龙国内少有的几处“世外桃源”。
“少爷,他如此不识趣。
要不……”
蔡旭压低了声音道。
他的意思并不是要杀了他。
而是逼得庆山退位让贤,乖乖地做他的客卿。
民国时期的军阀们,都是这么干的。
当斗争失败时,立即向全国发出电报,宣布下野。
然后,他就带着抢来的钱,躲到了租界里。
一旦向全国广播,依照当时不成文的规定。
他的对手们也不好再多问什么。
“罢了,这小子带兵不行。
在民政方面的话,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将来山西的战事,可以全权由你负责。”
上官布一饮而尽,开口说道。
他说这话的时候,底气十足。
因为庆山如今对老袁依然言听计从。
如果是在原来的世界,那就是老袁登基了。
各大督军,护军使,都纷纷站了出来反对。
唯独这家伙不同。
他不但赞成,而且还公开支持。
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他是想要立下大功的话。
但当老袁落魄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的站在了老袁的身边。
因此,不管是谁,真正的历史绝不会是扁平化的。
而是一种立体的,饱满的,复杂的。
他立刻打了个电报到燕京,让袁文龙将这件事情告诉老袁。
等老袁上任,庆山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毕竟蔡旭是老袁派来甘陕的。
蔡旭不顾道义,直取太原。
庆山终究还是没能把事情闹大。
带着满腔的怨气,回到了五台山。
“别管他了,跟我说说这次剿匪的事情。”
蔡旭连忙开口。
"公子,这次我以斩杀左郎为借口。
一举歼灭了陕西、山西两省的地方武装。
左郎是个听话的家伙,我让他逃到哪里,他就逃到哪里。”
闻言,上官布点了点头。
这让他很满意。
如果说禁烟令是由于阻力过大而未完成的话。
到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这是纯粹不用心做事了。
“是啊,既然山西和陕西都在这里。
也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那山西现在,就不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了。
接下来,我们要往西走。”
“往西走?”
......
上官布看向蔡旭,见他一脸茫然。
对于袁文龙,他还是有些想念的。
袁文龙虽然看起来像个纨绔子弟,但脑子却比一般人要灵活得多。
若是袁文龙来了,上官布告诉他往西走。
他一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用筷子蘸了蘸酒杯。
然后将一个“马”字写在了桌子上。
蔡旭这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甘肃马家吗?
于是四下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说道。
“少爷,马校臣还是很听话的。”
上官布闻言,冷哼一声,一脸的不屑。
现在马家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地方特色,那就是政教合一。
导致,他只接收命令,而不听命令,掌控整个河西走廊,俨然一方诸侯。
马家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
其时,同治年间,马鳌起兵造反。
将大清在甘州设立的总督,全军歼灭。
又全部杀了朝廷驻此的清军。
按照原本的计划,这一次应该是由他来挑起叛乱。
可他没有,而是像水泊梁山一样,反手来了个招安。
后来,他成为了朝廷的提督。
再后来,他又收了一名学生,马小晏。
此人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时候,死在了宣化。
马小晏育有两子:马校臣、马川臣。
就是现在马家军的掌舵人,上官布打主意的人。
现西宁任马校臣,凉州镇守使马川臣任。
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如今,马校臣有个儿子,已经二十岁了。
这是马子俊啊!
就不说别的,就说他有个王八蛋的儿子。
他就必须打他,没得商量!
“正如你所说,他只是现在听话。
你能保证,他永远都是那么的听话?”
上官布淡淡的说了一句。
“就算他能听话,他的儿子就能一直听话?”
我有更多的人手和更快的枪。
我说你是不听话的,你就是不听话的。
就算现在听了,以后也不一定听。
都要死了,还能有什么意见?
蔡旭一怔,看来这位马校臣,公子是铁了心要除掉了。
“公子,既然这老家伙以后不听我的话,那我就不客气了。
我们听公子的,杀了他!”
他现在可不是想被人质疑。
而是很直接,很坚决的支持。
做出决定后,蔡旭再次躬身。
“公子,对付他不成问题。
我们该怎么做?”
这可不是老袁死后的民国时代。
出兵,也是有理由的。
“老蔡,甘肃的地界也太大了吧?”
“啊?”
蔡旭再一次懵了。
“甘肃这么大,这不是要创造奇迹吗?”
上官布哈哈一笑。
但是蔡旭却听不懂。
“甘肃这么大,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省份。
甘肃将会被分割成了三个部分。”
上官布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
今甘肃省包括宁夏、青海。
就问你大吗?
历史上,两区是在十多年之后才分开的。
这下蔡旭更懵了。
这是在跟姓马的打交道,怎么又扯到甘肃分省里了?
“公子,分了之后怎么办?”
看向蔡旭,上官布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怎么在西北呆的时间越长,脑子就越不好使了?
难不成,他出来的时候,只会用武力,把自己的脑子给锈坏了?
“既然甘肃已经被分成了三个区域,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担心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马校臣和马川臣的防区互换,不是很正常吗?”
蔡旭一怔,连忙问道。
“公子,对方应该不会同意的。
他们已经在甘肃做了多年的生意。
换地盘,岂不是将老底全部挖空?”
上官布坚信,他一定是来西北后。
没怎么动脑子,就成了这个样子。
他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他们肯定是不可能答应的。
当然,我也没指望他们会同意。
一省之地分三省,还轮不到我来做主。
但这个消息,只需要直接放出去就可以了。
告诉他,我要进言大统领,扩大行省,将治下之事,重新分配。
那样的话,我会被暗杀的,懂吗?”
蔡旭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开了。
“公子,我蔡旭在此,谁敢对您行刺?”
“你们是来行刺的!”
上官布一拍脑门,怒道。
将酒一饮而尽,拍拍蔡旭的肩膀,满是不悦。
“老蔡,老蔡,你是越来越笨了?”
“什么人要暗杀我?当然是我们想要打的人,就是谁要来刺杀我啊!”
上官布开门见山,蔡旭顿时双眼放光,一拍大腿。
“也是哦,那我可以从河州和凉州抓几个刺客过来。
那姓马的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刺杀西北巡阅使。”
“如何?打得过姓马的吗?”
蔡旭将胸膛拍的啪啪响。
“公子放心,我脑子不好使。
但论起战争,我谁都不怕。
别说是马校臣,就算再加上马川臣,我也不惧。”
这倒也是,毕竟他麾下的精锐,都是北洋方面的精锐。
也就是说,上官布空间里的八万人无一不出。
论龙国之内,何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