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砖瓦泡汤了(1/1)
“越说越玄乎了!你怕是把马车当钢溜子(小轿车)了吧!”赵天桥很是不屑一顾道。
得!媚眼抛给了瞎子,实话咋就那么难以令人相信呢?
“说说你这马车吧,制作这么一辆马车需要多少钱?”赵天桥看这小子不说话了还以为谎言被自己戳破哑口无言了呢,于是就趁机问出了价格。
在他看来什么卖到市里什么通勤马车,那都是为提高价格找出来的噱头!谎言被戳破你还好意思开高价吗?
“五十块钱一辆!”吴长庚也不多说其他,直接开出了底价!
“啥?一辆马车五十块钱?你怕是连马匹也算上了吧?”赵天桥很是惊讶道。
要知道他这个大队长加上砖瓦厂厂长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六块钱,一辆马车就要五十块钱,这不是明抢吗?
“哈哈,光这两副车轱辘就要四十块钱,而且还得要票,没票根本买不来!这么大一个车厢十块钱多吗?”吴长庚干脆把马车掰碎了给他解释。
“啥玩意儿?这加重的马车轱辘这么贵吗?”
“那可不是!你以为是架子车轱辘呀?这种车轱辘也就市第二机械厂生产,还得要票,紧俏的很呀!”
“那也不能这么贵吧?五十块钱,都抵得上一头猪了!”
“哈哈,我这里倒是有个不花钱的法子,不知道赵厂长愿不愿意?”
“哦?说说看!怎么个不花钱?”
“我家盖房子需要四万块砖和一千七百块瓦片,你看咱们以物易物各取所需怎么样?”
“嗯?哈哈哈哈,你这大兄弟原来是打的这主意呀!四万块砖一万七千块瓦片,折合下来要一千多块钱了,你打算用多少辆马车换呢?”
“这不正好二十辆吗?也应该够你们砖厂使用得了吧?”
“哈哈哈哈,你这算盘打的,不仅拿到了砖瓦还不用排队,主意打的好呀!以物易物各取所需,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事儿!行!我同意了!”
“那就好!你看这交货日期……”
“你把马车拉来之日就是我们交货之时,用你这批砖瓦验收你的马车,没问题吧?”
“哈哈!好!五天后就过来拉货!”
“行!……”
“吴长庚!你是吴长庚!”
就在两个人要达成协议的时候一个充满仇恨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打断了二人的交谈。
吴长庚转身看着来人,一个年龄比自己略大一点的男人一瘸一拐的从门口走进来,看自己的眼神充满怨毒!
不过看着陌生的面庞吴长庚可以肯定这人自己不认识,更不知道为何对自己这么仇恨!
“是我!你是谁?我们认识吗?”吴长庚淡淡道。
“哈哈哈哈,我是谁?问得好!”
“我是天马寨杨建党!这么说你可能还不知道,但我说我是杨树有的小爹你应该就能明白了吧?”
“嗯?杨树有的小爹?你也跟着杨树有挖石棉吗?那次持刀抢劫的事儿不会也有你一份吧?”
“少扯那些有的没的!前天杨树林那事儿是你干的吧?你说你是不是吃饱撑了……”
“啊?杨树林的事也有你的份?两次从公安手里漏网,你这个瘸子本事不小呀!”吴长庚审视着这个瘸子不由得警惕起来!
“少胡说八道!杨树林是我儿子!”杨建党吹胡子瞪眼嚷嚷起来,“我告诉你!这事儿没完!等我儿子出来这仇我们一定要报!”
“组织卖淫,使人染上性病!他能出来再说吧,一个不好就会被拉出去打靶的,最少也得是牢底坐穿!年前我就放过他一次,这次国家可不会再惯着他了!”
“想报仇随便来,杨树有都不是个你这个腿脚都不利索的更不在我眼角夹!”吴长庚看着对方毫不客气的说道。
“既然这样咱们刚才说的全部作废!你的马车我们用不起,厂里的砖瓦你也别想了!”吴长庚刚说完一边的赵天桥就出声了,声音冰冷眼神犀利,仿佛一头择人而噬野兽!
“哦?赵队长也要搅和这件事情?”吴长庚扭头看着刚才还相谈甚欢的赵天桥问道。
“当然,杨树林进去了我这个姐夫还在,杨家散不了,更不会任人欺负!”赵天桥掷地有声道。
“原来如此!”吴长庚心中明了,看来这次买砖瓦盖房子的事儿怕是要泡汤了,“只是希望你以后不要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后不后悔那是我的事儿,只希望你早日乔迁新居!”
“会的!”说完吴长庚赶上马车头也不回的出了院子。
“哈哈哈哈,原来是要买砖瓦呀!做梦吧!有些人活该一辈子住茅草房!”杨建党冲着吴长庚的背影朗声大笑,仿佛跟过年一样欢快!
买个砖瓦都能出这么幺蛾子,还真怀念前世物资充沛随便买买买的时代呀!至于这翁婿俩的威胁,吴长庚还真没往心里去!跳梁小丑而已,不值得他分心。
买不到砖瓦但房子还得盖,还是那句话离开赵屠夫照样吃猪头肉,办法总比困难多!
没有砖就用石头砖!乱石滩里那么多大大小小的石头正好可以打成石砖砌墙,再过几十年这种用石头盖的四合院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瓦片就自己烧,五六十年代庄上不远处就有一座烧砖瓦的火窑,找来泥匠烧一批蓝瓦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吴长庚直接把马车开到大王庄里,记忆中大王庄的王大发可是之前远近闻名的石匠,各村各寨用的柱础、碾盘、磙子、磨盘可都是出自这位王大发之手!只是不知道十几年过去这位王石匠还拎得动铁锤不?
来到大王庄一打听才知道这位王石匠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了,不过他那三儿子把老父亲的手艺继承了下来,不仅能够开石打磨盘,庄子里谁家盖房子也都是请的这位当把头带人干活。
手艺不错,在庄上口碑很好!
吴长庚心中窃喜,幸亏这个手艺传承了下来,要不然就实在太可惜了,再过十几年有太多的手艺消失在时代发展的浪潮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