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河南惨状(1/1)
"臣当如何,就无须陛下操心了。来呀,将这大明的乱臣贼子带下去,好生看管,等王师到后本县自当向大明请罪。"林县令哈哈一笑,随即向押解的士卒吩咐道。
其实这些卢氏县的士卒们早就是胆战心惊了,对大顺来说,这可是谋反重罪啊,万一不成功,自己这千八百号人恐怕还不够李自成塞牙缝的。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河南这一亩三分地上,就目前的形势,大顺想捏死自己这些人,那还是相当容易的。
但大明和大顺谁更靠谱,现在就连傻子都看的出来,为了将来有个好的归宿,这群士卒也是拼了,好在是成功了,一切也已经尘埃落定。
"是,大人。"一众士卒应声后,将五花大绑的李自成给带了下去。
待众兵士走后,林县令与蔡守将相视一笑,说道:"将军辛苦,下面就坐等明军到来了。"
“大人,到时还请大人替卑职多多美言几句。”蔡守将躬身说道。
此时的他,姿态放的很低,李自成的被俘,蔡守将的作用对林县令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一点,蔡守将心里很是清楚。
不过,既然决定登上这条贼船,他就做好了准备,为了保命,这点姿态还是不算什么的。
“好说好说,本县先下去歇息,还劳烦蔡将军再辛苦一下,注意明军动向,随时向本县禀报。”林县令撇了撇嘴,有些傲气的说道。
“卑职明白,大人请慢走。”蔡守将眼珠子一转,躬身道。
林县令没有在看蔡守将一眼,直接转身就走,嘴中还发出含糊不清的支吾声,就好像懒得回答一样。
蔡守将见状,表面恭敬实则内心如冰,眼中寒芒闪闪。
待林县令离去后,一旁的心腹亦是凑前不忿道:“将军,这林大人也太过傲慢了,将军要提早打算才是。”
蔡守将盯着林县令离去的背影,紧握手中兵刃恶狠狠道:“哼,就让他神气几日。你带着弟兄们看好城防,有任何事及时向本将汇报。”
“小的明白,将军请放心。”
另一边,黄得功还不知道卢氏县发生的事情,大军此时才刚刚进入河南界地不远,距离卢氏县尚有百余里。
进入河南的黄得功被河南的惨状属实给震惊到了,大明似乎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更先进的时代。
它政治清明,文风鼎盛,科技先进,论经济,有郑和下西洋的大型宝船;论军事,有先进的火器部队;论文化娱乐,有冠绝天下的“秦淮八艳”......
而这些,在此时的河南似乎完全看不到,黄得功进入河南后,所到之处皆是残垣断壁,村户十不存一,而更多的是全村百姓无一活口,饿死病死的百姓尸体所处可见,大军甚至见到了父子,兄弟,夫妻相食的现象。
更有一些还吊着一口气的人,趴在地上奄奄一息,唯有鼻孔的热气,还代表着此人还活着。
这一幕,让处于大明治下的不少将士呕吐当场,他们勇猛作战,死在每个人其手中的敌人没有十个也有八人,不管如何惨烈的战场他们都是来去自若,毫不畏惧。
而此刻,他们却崩溃了,这哪里是印象中的大明行省?完全是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
"将军,此等景象也太过凄惨了,将士们都有些支持不住。"一旁的副将情况要稍好,看着不少呕吐的将士担忧道。
“哎,这河南在李贼的暴政下,百姓太苦了,这也就是陛下让我等前来的原因之一。告诉将士们,在忍耐一下,大军加快速度先行前往卢氏县。另外,八百里加急,将河南状况上疏给陛下,请陛下调集粮草物资。”
“末将明白。”
“这李贼当真是该千刀万剐。”末了,黄得功恶狠狠说道。
......
紫禁城西暖阁内,明军攻占西京的捷报已经送达,包括蒋德璟、范景文、丘瑜和倪元璐德四位内阁,林汝翥、郑三俊等六部尚书齐聚在此,整个氛围轻松加愉快。
由于建奴大败,已经退回关外,原署理辽东事务德张煌言亦是被朱由检调回京师,参议政事。
此次喜峰口之战,张煌言作为总指挥,大功于社稷,被朱由检晋封荣禄大夫,赏金千两;堵胤锡仅以两万士卒,抵挡十二万建奴大军,死战不降,朱由检授予骠骑将军、封武勇伯、赏金千两,署理辽东事务;五军营以幸存将士为基础,扩军三万,改编为近卫二师,该升官的升官,该赏银的赏银,并配备十七式重机枪及榴弹炮等重器。
其余各参战部队,士兵每人赏银十两,将官则按照官职大小,封赏不一;所有战死者造册迁入忠烈祠,抚恤金加倍,伤残者补偿金翻倍,交由安置司妥善安排去处。
总之,整个封赏下来,大明各军为之振奋,狼性文化在大明军队慢慢蔓延,前几年的怯战行为,已经不复存在,各军各将各兵卒,上上下下无不盼望着打响灭奴之战,特别是新建的第四第五和刘体纯的第六集团军,请求开战的奏折,如雪花般上疏到朱由检的龙案上。
对此,皇帝朱由检只得下旨劝诫:将士们求战之心,朕心已然明了,朕甚是安慰,然贼首李自成尚未授首,大明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灭奴之战时机未到,望各军各将加紧战备,待开战之时,力求一击灭之。
有了皇帝的旨意,这种请战的折子才堪堪停止,不过朱由检心里可是异常满意,军心可用啊。
“诸位卿家,陕西来报,李贼老巢西京已经被我军攻下,李自成逃往河南,李贼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朱由检稳坐龙椅,挥舞着手中捷报笑道。
“陛下,多年匪患终于尘埃落定,臣首先恭贺陛下,陛下千古圣君,臣等钦佩。”内阁首辅蒋德璟率先恭喜道。
说实话,蒋德璟的这句恭维之词,朱由检已是听过多遍了,今日再听,朱由检怎么感觉还是那么顺耳,毫无违和感:“哈哈哈,这不是朕一人之功,在座各位皆是有功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