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党争的开始:端王集团的惊世废立阴谋(1/1)
1898年4月,慈禧最重要的政治盟友之一——恭亲王奕訢去世了。多年以来,李鸿章是慈禧在朝堂外的干将,而奕訢是慈禧在朝堂中的柱石,所谓“内依恭亲王,外靠李鸿章”,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奕訢虽然是满人,但他最大的特色就是“开明”,总理衙门就是奕訢创立的。凭着亲王的尊贵身份和当年咸丰去世时帮助慈禧夺权的老资格,奕訢一直能在阻止满族亲贵排挤汉族官员(排汉)和反对洋务运动(排外)中起到作用,也一直能够将朝中各派进行有效的整合。而随着奕訢的去世,朝堂之上能够阻止满族亲贵排外和排汉的人消失了,更要命的是,汉臣似乎自己也不“争气”。
30多年前,正是为了解决当时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西方列强压境的统治危机,朝廷不得已才让大量汉人进入权力核心。然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搞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却换来一次更大的内忧外患——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于是,在所有的满人中间,所有的八旗子弟中间,回到过去——“向后转”的呼声很高,不仅“李鸿章一伙被打回原形”,朝堂之上,其他汉大臣们说话也基本抬不起头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族亲贵把持朝堂。
这是自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朝廷不得不重用汉臣以来,大权第一次回到了满人手中。而为首的,正是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人们常常叫他端王。
1898年,端王已经42岁了,他跟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同是道光皇帝的孙子之一,也都属于“载”字辈,是比光绪大了十几岁的堂兄。
“端”的封号不是因为他老端着。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正是帝后两党争斗最激烈的时刻,而慈禧借着六十大寿大封了一批皇族亲贵,载漪就是这时候被晋升为郡王的。慈禧本来是要封他为“瑞郡王”,拟旨的大臣却将“瑞”字错写为“端”。而圣旨最大的特色就是错了也只能当成对的,于是他从此就只好在那里“端”着了。
作为王公子弟,天生的贵族,端王从小就不爱读书,却对舞枪弄棒、打打杀杀很有兴趣。1894年,端王召集一伙八旗子弟,给他们装备新式武器,组建了一支在京城的八旗洋枪队——武胜新队,向慈禧报告说要率领武胜新队上战场杀敌。当然,敌是没有办法去杀的,但这支八旗洋枪队从此就掌握在他的手里。
王爷身份,再加上有军队在手,载漪的身边逐渐围拢了一批朝廷的“高干子弟”,满族亲贵中的“少壮派”。据不完全统计,他们是:贝勒(皇室爵位第三级)载濂、辅国公(皇室爵位第六级)载澜——这两位是端王的亲兄弟;另外还有庄亲王载勋、贝勒载滢——这两位是端王的堂兄弟;以及怡亲王溥静、贝子(皇室爵位第四级)溥伦——这两位是端王的堂侄子。真是亲不亲,一家人啊。
而这些人又是许多人巴结的对象,他们的周围又“团结”着很多的权贵大臣,比如军机大臣刚毅、礼部尚书启秀、承恩公崇绮、大学士徐桐等人。这里需要特别介绍一下的是刚毅。
刚毅是镶蓝旗人,出身并不是特别显耀,他从小更不爱读书,基本属于扫盲对象,但他也是八旗子弟,对朝廷来说血统纯正,可以不经科举而直接当官。刚毅大人就是从最开始在公安部办公室打杂(刑部笔帖式)干起,一路升为云南布政使、山西等地巡抚,直至成为刑部尚书、军机大臣。据说曾经有篇状子,状子里写道:“我挑了一担大粪,走到村口歇一歇。”刚毅大人念道:“我挑了一担大粪,走到村口喝一喝!”
从端王到亲贵,从亲贵到权贵,这些人不是王爷,就是大臣,不是把持六部,就是入主军机,大家挤在一起开会,级别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朝廷里最有权势的政治小集团形成了。由于这伙人是以端王载漪为核心的,因此史称“端王集团”。
相信大家还记得1898年9月21日慈禧痛骂光绪、终止变法的那个晚上吧,当时端王集团的核心成员大部分都在座,正当慈禧骂得起劲时,刚毅同志就不失时机地再对光绪捅上一刀:“太后,我之前也是劝过皇上的啊,可是皇上不但不听,还反过来骂我啊!”(“微臣屡次苦谏,然屡遭谴斥”)
刚毅的落井下石是很阴毒的,因为他对光绪的态度里就隐藏着端王集团的惊世政治阴谋——反对当朝皇帝,寻找机会废掉变法失败的光绪皇帝,再立新君!
应该说,自古以来,皇帝宝座就是无时无刻不被人觊觎着,所以,端王集团有废立阴谋其实也并不奇怪。对于端王集团来说,大家都已经是王爷亲贵了,还有什么情况是可以让权力更大的?那就只有让本集团的人成为皇帝嘛。
而废立总要有时机,实现它的途径其实只有两条——造反和政变。这都是属于成功率极小成本极高的高难度动作,谁没事造个反啊。所以,虽然皇帝的宝座总被人盯着,但也是很安全。
但慈禧不知道的是,正是从她终止光绪皇帝的变法、自己去“临朝训政”开始,才给了端王集团实施废立的时机!
弟兄们,你们看懂了没有?这老太太一会儿“退而不休”,一会儿又从“二线”重返“一线”(临朝训政),原来这老太太横竖只是需要有一个人去当傀儡皇帝,当她的道具啊。既然光绪皇帝的变法搞砸了,激起了满人的众怒,那么我们不如积极运作废去光绪,改立我们的人为皇帝,既为太后铲除心腹之患,又给我们带来好处。
就这样,慈禧为了一己权欲重新出山,却激起了端王集团更大的私欲。在专制王朝内,谁都不傻,谁都会往权力的金字塔尖上钻的,只要有机会。
在端王集团的谋划里,要成为新皇帝的这个人并不是端王本人,他年纪已经有点大了,一个40多岁胡子都快要白了的人,实在没有理由去取代更加年轻的光绪成为新皇上。但是我们知道,一个胡子花白的中年男人,他是有儿子的——14岁的爱新觉罗?溥儁(jùn)。说起来他还是光绪的堂侄子。
现在我们知道了,废立才是端王集团真正的阴谋,也是他们真正的“政见”。排汉和排外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只是实现政治阴谋的手段,汉臣损害了满人的特权,当然要排汉了,光绪皇帝大搞学习西方的变法,为了废掉他自然也要排外了。对于专制王朝的政治人物来说,他们的“政见”(或者说是政治理想)往往就是他们的政治目的,谁是“排外派”,谁是“亲洋派”,谁是“开明派”,谁是“保守派”,这些标签是很重要的,但标签本身不能说明一切,朝廷里没有无缘无故的派——是权力走向才决定了派别走向。
而端王集团废立的野心突然爆棚,除了发现有机可乘,他们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的。
要了解这个秘密我们首先必须来回顾一下慈禧在光绪年间的掌权之路。总的来说,它可以分为三阶段。
第一个阶段自然就是“垂帘听政”,这一“垂”就是从光绪被立为皇帝一直到18岁(1889年)亲政之前,由于光绪年幼不能够处理政事,于是大姨光荣地顶上。这个阶段参照的先例是大唐武则天,属于直接掌权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从1889年至1898年戊戌变法时,按照祖制,已经成年的皇帝光绪必须“亲政”,慈禧必须退休,去颐和园伸胳膊遛腿。
但是我们知道,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实际情况是她老人家“退而不休”,依靠这么多年在官僚集团中提拔和任用的嫡系,在颐和园遥控朝廷,这是属于间接掌权的阶段。
接下来就到了戊戌变法,光绪搞砸了变法,引起了官僚集团的强烈反弹,这对于慈禧来说,却又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她终于又可以借着收拾“变法失败”的烂摊子之名,重返权力一线了。但光绪这孩子都已经结婚了,再像幼年时垂帘听政也不太合适了,有没有办法能够在组织形式上实现重返权力一线呢?有。
当年长寿的乾隆爷为了使他在位的时间不超过他敬爱的康熙爷爷,当了60年皇帝后主动“退位”,去当了三年“太上皇”,他和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同殿办公,乾隆“临朝训政”,大小事情都由他做主。嘉庆在那三年里只是一个“见习皇帝”。
慈禧第三个阶段的掌权模式正是“临朝训政”。虽然她把光绪皇帝圈禁在瀛台,但光绪平时还是需要正常上班(上朝)的。在大殿里,一般慈禧坐主位,光绪在一旁坐副位或者站立,大臣们有事象征性地向光绪上奏,其实是向慈禧汇报,最后拿主意的也还是慈禧——这实际上又回到了直接掌权的阶段。
完美,一切都很完美。从表面上来看,最新阶段的“临朝训政”不仅有“祖宗之法”可依,而且还排除了光绪成年之后以“亲政”的名义逐步收回权力的风险。本来这个风险是挺大的(之前帝党的出现就是明证),而现在既然以“变法失败”这个契机“临朝训政”,这个风险被排除了,光绪永远失去了做一个真正皇帝的机会。
然而,我们知道,表面完美的事情往往会有真正的风险,“临朝训政”给慈禧掌权带来的真正的风险就是——掌权无名。
光绪已经成年,这是慈禧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她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只有光绪才是真正名正言顺的皇帝,这也是慈禧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她不能违反当年立光绪为皇帝的历史)。一个成年的皇帝必须亲政,必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又是慈禧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慈禧的理由只能是:光绪搞砸变法,会搞丢祖宗的江山,他不配当一个合格的皇帝。
但即使是这个理由,也并不充分。
自从秦始皇发明“皇帝”这个职位以来,皇帝其实是比较牛的。不说皇帝会不会“搞丢祖宗江山”,没人能够下结论,就算他真的要搞丢祖宗江山,也没人敢管和能管,只有老百姓的锄头扁担(造反)可以管。皇帝犯了错,通常有只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找个大臣顶罪(袁世凯其实就是光绪最好的替罪羊,谁叫他知道“围园杀后”的阴谋后不及时上报呢);一是下个“罪己诏”,表示要“痛改前非”,然后皇上仍然是皇上,并不影响他继续“代天行事”。
所以,慈禧固然可以以太后之尊骂光绪会“搞丢祖宗江山”,但要因此而剥夺已经成年的光绪皇帝的实权,自己搞出一个“临朝训政”来,则是不那么容易的。同样,慈禧终止变法很容易,但要以此向光绪夺权其实是不那么容易的。变法不搞了不等于光绪连皇帝的权力也丢了,这是两码事儿。
慈禧当然还可以说她的“临朝训政”是遵循了乾隆的“祖制”,这实际上又是站不住脚的,慈禧和乾隆最大的区别就是:乾隆本来就是皇帝,而慈禧却不是。更何况乾隆老爷子的“临朝训政”还体现了王朝特别讲究的“孝”的精神(孝敬他的康熙爷爷),而慈禧的“临朝训政”不仅剥夺了成年皇帝的权威,还违反了两千多年来“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老说光绪“违反祖制”的慈禧,实际上才是祖制的最大破坏者,自秦始皇建立了以皇权为核心的集权制度以来,以后宫身份临朝即使对于武则天这样的政治强人也是无法逾越的坎儿。
所以,在明眼人的眼里,慈禧那些“临朝训政”的理由统统是站不住脚的,看来什么“搞丢祖宗江山”,什么违反祖制,那只是绑住光绪的绳索。即使大家都认为光绪当皇帝不合格,那么也应该废掉光绪再立新君(正中端王集团的下怀),反正不关“临朝训政”什么事儿。
这就是慈禧“临朝训政”后的巨大麻烦,因为这些都是专制王朝统治万民的法理基础。所谓法理基础,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个体制内的所有人都无法逃脱的“合法性”,你不仅要强大,还要正确,要“名正而言顺”。即使你慈禧老太太大权在握、无法无天,但整个王朝的专制,不是她这个事实上的“皇帝”一个人的专制,而是整个官僚集团的专制。围绕皇帝和官僚而建立的一套“祖制”和被这套制度鼓吹的礼法,是要被所有大臣都努力维护的,谁破坏这种制度和礼法,哪怕他是皇帝,哪怕她是皇帝他妈,也必然遭受反对和非议。其结果就是——“您能堵住微臣之口,但也堵不住天下万民悠悠之口,哼!”
而在开始“临朝训政”之后,慈禧就是一个只解决了“强大”而无法解决“正确”的人,你既然说光绪不配当一个合格的皇帝,那么就要立一个合格的人来当皇帝;如果不立新皇帝,那就说明光绪是合格的,反正无论怎么样都轮不到她出来“临朝训政”。大家其实都已经看清楚了:慈禧只是需要一个道具,一个做傀儡的皇帝,正是因为无法做到“名正而言顺”,于是慈禧才不得不拉拢满族亲贵(端王集团)作为政治盟友,获得亲贵们的强大政治支持。
终止变法之后,见到慈禧把光绪圈禁在瀛台,将光绪20多个贴身太监杖毙。端王集团暗自高兴了,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废帝的先兆。看来之前给光绪造的谣和在慈禧面前的哭诉都没有白费啊,只要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愤怒的慈禧一定会废掉光绪的。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严重出乎端王集团的意料了:慈禧命令对抓捕归案的“六君子”不审不问,直接杀头,迅速结案。如此一来,端王集团就失去了把“围园杀后”的罪行往光绪身上去套的机会了,也就彻底失去了在这一次实施废立的机会。“不按套路出牌啊?”估计大跌眼镜的端王等人只有这一句。
端王集团远远不知道的是,无论慈禧有多么恨光绪,即使在得知他可能参与“围园杀后”时连将他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但一旦慈禧冷静下来,她就明白她是绝不可能杀光绪的,也不可能废帝的,永远不可能。
当初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去世时,同治的老婆已有孕在身,只要她生下皇子,就是新的皇帝,慈禧就是皇奶奶(皇祖母)。而慈禧正是担心自己的儿媳生个儿子(这是什么话啊),自己成为皇祖母级别的人,不能再以“太后”的名义进行听政或者训政,才不惜逼迫儿媳自杀,挑选同治的堂弟爱新觉罗?载湉过继给自己当“儿子”继位。
这就是慈禧为掌控皇权而进行的“顶层设计”,而光绪的性格也是能够让慈禧满意的:经过从小严格的洗脑教育,光绪始终逃不出慈禧的手掌心。
事实上对于慈禧来说,废掉光绪还不是她最要考虑的内容,她最要考虑的是废掉光绪之后谁来取代。如果端王集团推出的这个人选还比较理想的话,慈禧也不会太在意,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溥儁已经14岁了,不说不可能再像光绪那样可以从小进行洗脑教育,且说他一旦成为皇帝就即将成年亲政,再加上端王这么一个厉害的老爸,老爸背后这么一个厉害的权势集团,一旦溥儁当上皇帝了,他们父子联手,权势集团抱团,就再也没有慈禧什么事了——甚至只怕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
好吧,就算相信溥儁成为新皇帝后,端王集团还能够对慈禧保持忠心——即便如此,慈禧也不可能支持端王集团的废立计划。
因为如此一来,她又不能“临朝训政”了。
溥儁是比光绪小一辈的人物,从辈分上说,他又是慈禧的孙子辈人物,如果让溥儁成为新皇帝,那么慈禧又将面临当年同治去世后的难题:她要荣升为皇祖母,只能退休!
事实就是这样了:废掉光绪再立新君只是在表面上顾及了慈禧的感受,实际上却没有“真正为慈禧去想”。在这个皇宫里,再也没有比载湉做皇帝更符合慈禧的利益了,而废立打破了这么多年慈禧苦心维持的掌控皇权的模式,也损害了慈禧最看重的一件事情——权力安全。
光绪虽然在戊戌变法时不听话,有参与“围园杀后”的嫌疑也令人可恨,但总体来说,他的表现还是令慈禧“满意”的,圈禁他,自己出来“临朝训政”,就是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慈禧仍然大权在握,光绪又翻不起什么大浪,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又怎会凭空去折腾,给自己制造一份新的威胁?
也就是说,光绪纵使有千般不好,他也是个完美的道具,溥儁纵使有万般之好,却很可能不受控制——所谓“理想之君”,就是能保障慈禧的权力安全的“理想”人选,而不是“谁更能治理好这个国家”。慈禧不支持端王集团搞废立,并不是因为慈禧反对搞阴谋,而是因为这个阴谋对她没什么好处。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在1898年9月21日终止变法之时,慈禧既要说光绪有错,但不能真正说明到底犯了什么错。慈禧能够剥夺光绪皇权的途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坐实光绪有参与“围园杀后”的阴谋,违背王朝“孝”的根本。这偏偏又是慈禧不能说的,说了就要防备端王集团的人趁机起哄废掉光绪(刚毅已经露出苗头了)。慈禧只能破口大骂光绪“坏了祖宗家法”,这就是老太太说不出来的苦啊:她骂光绪,也是为了“保护”光绪,她既要夺走光绪的皇权,又要想方设法保住光绪的皇位。
天下,乃我一家之天下,一人之天下,只能任我折腾、蹂躏,而不能由你们任何人,有任何非分之想!
这就是专制王朝政客的逻辑,政治理想是不重要的,个人情感也是不重要的,荣与辱,爱和恨,全都不重要,它们都得服从手中的权力。在得知“围园杀后”的那一刹那,慈禧对光绪是恨得咬牙切齿的,可是恨又如何?慈禧知道,她离不开光绪,不仅离不开,由于光绪已经栽了一个大跟头,今后更不会有人待见他,还要更加注意保护他的皇位,也要注意保护他的生命安全。只要她还有一口气在,就必须保障光绪安全地活着,光绪也必须安分地做傀儡皇上——因为他已经命中注定是一个道具。
在圈禁光绪的同时,慈禧向瀛台派出了几十名心腹太监,日夜监视光绪,过去很多的书常常认为这是慈禧防备光绪“再生异心”,事实上对于慈禧来说,她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防备光绪一时想不开而自杀。
对于一个曾经巴不得他快死的人,冷静下来之后却要体贴入微地派人照看他“不死”——这是多么亦真亦幻的生活啊。
好吧,现在我们知道了,恰恰是从慈禧“临朝训政”的权力安全角度出发,她就不可能废掉跟她捆绑在同一战车上的光绪,慈禧其实并不是天然地和光绪过不去,她其实也曾经指望过光绪能够在她的权威下“变法”成功,实现大清富强和她继续掌权两方面的皆大欢喜。然而她却失望地发现没等到大清富强,自己的大权却差点丢掉了。于是乎老人家转而去联合光绪在变法中得罪了的现有官僚集团(特别是端王集团这些满族亲贵),终止了变法,端王集团就是慈禧实现临朝训政的最重要的政治盟友,不过,不是成为了盟友对于双方来说就是安全的。
对于一个专制帝王来说,他在某一段掌权阶段最倚重的人、最亲密的人,也就是他最戒备的人,也是在事实上对他威胁最大的人。我们大家知道一句话叫“伴君如伴虎”,其实不如说是专制王朝中伴“权”如伴虎,谁离至高无上的皇权最近,谁就最危险。
皇帝他自己就是时时处于最危险状态的人(历来皇帝没有几个正常的,这工作压力太大),然后是他的心腹和亲密战友。没办法,大家都离至高无上的皇权很近,得到和失去又没有公正公开、透明规范的流程(制度)来限定。皇帝的宝座虽然只有一个,但皇权却可以由很多能够接近它的人来篡夺,比如太监啊、外戚啊、大臣啊,甚至还有嫔妃等,所谓“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站在皇帝的立场,就是友邦离他很远,不像家奴,你给了他一口吃的他反过来咬你。
于是乎,从慈禧临朝训政开始,端王集团既是慈禧的政治盟友,又是政治对手。“反对当朝皇帝”就是他们的“政治共识”,但由于这个“共识”,分歧也就出来了,慈禧的反对是要保持光绪的皇帝名号而由她老人家“临朝训政”,而端王这一彪人马的反对则是要废掉这个皇帝,在满族亲贵中挑选一个他们自己的人(溥儁)上台。虽然他们会共同防备光绪借助什么力量(特别是洋人的力量)来反攻倒算,但废立就是慈禧和端王集团的根本分歧,慈禧其实很清楚:戊戌变法之时,端王集团的高官一次次在她面前不是造谣就是哭诉,说光绪的坏话,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逼光绪下台。而逼光绪下台最后一定会逼她下台,向光绪施压其实就是在向她施压,夺光绪之权最后一定会夺她之权!什么忠心耿耿,什么效忠到底,这些鬼话能相信吗?要是相信这些鬼话她也就混不到现在了。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权力斗争在皇宫里拉开序幕了!一场从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溯源而来的窝里斗开始总爆发了!最初的对阵双方(注意)就是慈禧和她的政治盟友端王集团。对于慈禧来说,她最放心不下的其实并不是端王这一伙人的政治势力,虽然他们都是根正苗红的皇室后代,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特权阶层,但他们的级别再高,还能高过皇上和太后么?慈禧最忌讳的其实就是这伙人的势力还渗透进了一个她最不愿意看到的地方——军队。
八旗军是大清最早创立的军队,历史悠久,使命光荣,却也早已堕落不堪,战斗力直线下降,然而,八旗军也有一项朝廷其他军队永远无法比拟的优势——驻扎北京。
北京城内的军队统称为禁卫军,除了少量作为巡捕的绿营军,其余都是八旗,血统纯正,绝对忠诚,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称号——禁旅八旗(而驻扎北京以外地方的八旗统称为驻防八旗)。禁旅八旗最主要的职责是保卫皇宫这个皇帝办公加居住场所的安全,以及颐和园等皇家娱乐场所的安全,然后是保卫内外城各道城门的安全并维护内外城的治安。为了了解禁旅八旗的主要分工和职责,我们有必要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北京这座城市的布局。
整个北京分为三大区域:宫城、皇城和京城。
宫城就是皇宫,也就是在如今叫作“故宫”的地方,它又称为紫禁城,皇上和他的后宫妃子们吃饭、睡觉、工作以及搞争风吃醋活动的地方非常之广大,又无比之庄严,处处有禁军把守,因此它是“禁城”。而“紫”指的是天上的紫微星(北极星),明亮的紫微星象征天帝的君临,因而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叫紫宫。作为天的儿子,皇上的禁城自然也是“紫宫”的一部分,于是它就叫“紫禁城”——天上紫微宫,人间帝王城。
皇宫有四个正门——南面的午门、北面的神武门,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华门和西华门。四周是高大的围墙,里面的人很难出来,外面的人更难进去,终年阴森恐怖。现在大家知道了,皇帝拥有这么一块几十万平方米的高档SOHO,并不值得我们羡慕,因为他根本不用去宗人府,自己就把自己给圈禁了。
围墙之外,又是一道更大一点的圈禁之地——皇城。这里是皇亲国戚、王爷王公的次高档住宅小区(只比皇宫低档一点),建筑风格都是独栋别墅,独门独院,楼间距很大,绿化很好,距离皇宫三分钟路程。皇城总共有七道门,城门之间又是高大的围墙,平时王爷们就是从这些门洞里进出的。
皇城围墙之外,才是跟普通老百姓有关的地方,它是常说的“京城”,但即使是老百姓,也是有区别的。
京城分为两部分——内城和外城。皇城的围墙之外是内城,它是专门给满人和八旗子弟居住的,所以又叫满城或者鞑靼城(西方人称满人为鞑靼人)。内城的围墙之外,才是外城,这是专为汉人修建的居住区域,因此又称汉城。也就是说,如果那时也有手机,你在内城摇一摇,碰到的都是满妹,你最好能说一口满语;你在外城摇一摇,碰到的是汉妹,你最好说你在内城也有一套房子。所谓满汉有别,首先是住的差别。
内城的城墙上共有九道城门,比如北面的德胜门(专走兵车),南面的宣武门(专走囚车,拉出去就是菜市口),东面的朝阳门(正对着京杭大运河的终点通州,专走粮车),西面的西直门(正对着玉泉山,专走水车);而外城就并不是环绕内城修建的,它只是在内城以南的区域,北面为“尊”,所以北面是不能有的。内外城之间除了隔着一道围墙,还有一条护城河,而外城也是有城墙的,从最西面的广安门到最东边的东便门,总共有七道门。
好吧,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要了解的并不是地理知识,而是北京的军事布局。从外城到皇宫,“北京城”总共有四座城墙,二十四道城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内九外七宫皇各四。这些城墙高大雄伟,最高处可达10米,顶部最厚竟然可达16米,并排走好几驾马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城墙修得如此高大坚固,自然不只是为了气派。
这是四道坚固异常的环形连体碉堡,因为高,所以你很难爬上去,因为厚,所以你很难炸开,事实上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炸药能够一举炸开北京的城墙。而每道城门的两侧还分布着箭楼,箭楼有好几层高,每一层都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射击孔,形成交叉火力俯射城门下的敌人,而在没有城门的地方,城墙上的城垛也能实现此功能。
硬件设施如此完美,大家自然要问:守卫它们的是什么人呢?
禁旅八旗的三大主力:神机营、武胜新队和步军营。
“神机营”这个名字来自明朝永乐年间,当时大家都还在拿着长矛大刀砍杀,而神机营已经拥有火器了。到了大清,神机营是以骑射为传统的八旗军里第一支装备步枪的军队。神机营责任重大,它守卫的是皇宫以及旁边最重要的皇家娱乐场所“三海”(北海、中海、南海)的安全,总兵力一万,统领神机营的是庆亲王奕劻(他同时还是总理衙门首席大臣)。
奕劻并不是端王集团的人,其实在慈禧临朝训政之后,端王看到了通过废立夺权的机会,奕劻也看到了,他也是有儿子的啊,不过奕劻的这些儿子有一个硬伤——辈分太大。
当年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去世以后,慈禧逼死已经有孕在身的儿媳,立同治的堂弟爱新觉罗?载湉为新的光绪皇帝,朝中有个叫吴可读的死脑筋的御史坚决反对,最后自杀“尸谏”,意思是太后你为了掌权立同治皇帝的平辈为新皇,这不仅大违祖制,而且这不意味着清帝一脉就在你儿子这里断绝了吗,这要置你死去的儿子于何地啊?慈禧当时不得不发布了一道懿旨,昭告天下:光绪之后的新皇帝,要追认同治为老爸,让同治的香火也传下去。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新皇帝只能是光绪的下一辈——“溥”字辈。而奕劻却是“奕”字辈,光绪的上一辈,那么奕劻的儿子就是光绪的平辈,便当不成新皇上了,这孩子倒霉。
奕劻祖宗中当过皇帝的是乾隆(他为乾隆之重孙),而端王祖宗中当过皇帝的是乾隆的孙子道光,所以奕劻是皇族中的“远支”了。
估计正是因为他是皇族远支,儿子又没有可能当新皇帝,慈禧对奕劻才比较放心,1894年奕劻顺利晋升为最高级别的亲王爵位,比端郡王载漪还高出一级,而自从晋升为亲王之后,奕劻知道他这辈子的核心工作就是不犯大的原则性错误,保护好自己,捞银子享受了。
事实上奕劻最大的特色就是贪财,而端王集团的废立,他自然是不会掺和的,掺和对他有什么好处?当然,他也不会去得罪这些皇族近支里的“少壮派”,得罪他们对他能有什么好处?只要慈禧那里过得去,他就安心当他的“神仙王爷”。
在神机营的外围,就是端王载漪亲自率领的“武胜新队”,武胜新队除了协助神机营保卫皇宫,主要负责保卫王爷亲贵集中居住的皇城的安全。
再往外,负责守卫和保障内外城治安的就是步军统领衙门,简称步军营。这是一支军备和警备混合的部队,总兵力超过三万。步军营的最高领导叫“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步军统领”,当然,它还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九门提督。
所谓“九门步军”包括的实际上不止是把守内城九门的八旗军,也包括守卫外城七门的八旗军,这支军队平时武装守卫着城门,战时还可以作战。而“巡捕五营”的士兵就是绿营兵,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警察,也就是说,著名的九门提督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北京武警总队队长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头衔很多,身上的城门钥匙更多,九门提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负责把北京之外的人放进来或者挡出去——如果这些人是军队那就麻烦了。所以说,九门提督向来是朝中各大政治集团和利益派别必争的职位,不过他们争也没有用,这个人选是必须由皇帝亲自挑选和任命的,任命之前还必须谈一次话,反复考察之后再来点情感投资。慈禧任命的九门提督,就是戊戌变法时帮着去捉拿康有为等人的崇礼(满族),崇礼对慈禧来说还是基本可靠的。
现在看来,端王集团在北京城内能够掌控的只有区区一个武胜新队了,并且还夹在另外两大主力之间,并不能影响整个禁旅八旗,也并不足以兴风作浪,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因为我们刚才只说了这些禁旅八旗的领导,而没有说军队的主要力量——士兵。
在大清开国之时,八旗士兵骁勇善战,也对皇帝忠心耿耿,然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最大的变化就是腐败。早在30年前(1868年),当时为了平定捻军之乱,慈禧一度想用神机营御敌,派大臣检阅部队的时候,一个士兵竟然从马上摔落下来,摔断了腿骨。他说:“我是打磨厂卖臭豆腐的,哪能骑马?”
这就是八旗军中最常见的腐败:吃空饷。八旗子弟们只在军中占着名额,碰上阅兵或者打仗时就拉人凑数。其他的绿营兵就不用说了,他们虽然是汉兵,但早已经是被驯化了的汉兵,名为保护百姓安宁的巡捕,实际上却常常借着巡捕之名祸害百姓,竟然比八旗子弟还八旗子弟。
也就是说,北京城内的军队已经不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群寄生虫,为什么要由一群寄生虫来守卫北京呢?只是因为他们血统纯正。他们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没有凝聚力,而平常他们的工作也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唯一令他们感到紧张的时刻就是戊戌变法的时候。
当时光绪帝极端厌恶这群贪腐的寄生虫,试图剥夺八旗的特权,令他们将来“自谋生计”。这个消息一放出,立马就在禁旅八旗中炸了锅,光绪还没有实行这项变革,他们就已经把光绪恨得牙痒痒。从这个时候起,一个个脑满肠肥的八旗子弟就和高官厚禄的端王集团大臣有了一个出奇一致的想法:他娘的好好的变什么法?变法还不得变天?为什么要去学那些洋人,用那些汉臣?我们为什么不能选一个对满人好的人当皇帝,让大爷继续享受?
一拍即合。在大家都摸不准大清国的走向,都在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是否要失去的时候,一支腐朽堕落的旧式军队与一个充满阴谋的旧式政治集团一拍即合了。虽然八旗军和亲贵集团的结合并不是此时才有的,而是由于历史传统形成的,自大清开国以来,八旗军就一直或多或少地被各式各样的亲贵集团所掌控,但从来没有像与如今的端王集团这样“有着最广泛的根本利益”。对于禁旅八旗来说,他们有了新的指望对象,而对于端王集团来说,他们有了实现政治阴谋的打手,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得上,但有文攻武卫,这对于搞阴谋的人来说就俩字——踏实。
慈禧不得不警觉。事实上洋务运动30多年来,由于重用汉臣和触动了八旗的利益,八旗军的不满是一直存在的,对慈禧统治的威胁可以说也是一直存在的。但之前的慈禧之所以一直觉得“不足一虑”,不是因为满汉矛盾还不像现在这样突出,而是因为慈禧手中有一支完全可以制衡八旗军的军队——淮军。淮军虽然腐败,但对付更加腐败的八旗是绰绰有余的。
而随着甲午一战,一切都已经万劫不复了,淮军被打残,慈禧手中失去了制衡的力量。从权力安全的角度来说,慈禧必须着手打造一支新的制衡八旗军的军队,而这第一步,就是继李鸿章之后,在军方安插和提拔一个“自己人”,去组建和统率这支军队。
这个人,就是慈禧在终结戊戌变法、开始“临朝训政”之前调进京的荣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