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袁腾飞讲历史(全集) > 四 孙膑与庞涓

四 孙膑与庞涓(1/1)

孙膑与庞涓是战国时期两位著名的军事家。他们师出同门,情同手足,而且曾经发誓要兄弟携手,共闯天下,苟得富贵,永不相忘。可最终,这两位原本情深义重的兄弟,却变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冤家对头。这个兄弟反目的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在魏文侯的英明领导下,联合赵、韩一致对外,向西方扩张,打得秦国毫无招架之力。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万世万代地强盛下去。魏文侯驾鹤西去后,他的后代就差得远了。

不过,瘦死的骆驼终归还是比马大,魏国仍然是一方豪强。后来,魏国又得到了一个名冠天下的大牛人,使得魏国的雄图霸业又延续了数十载。这个牛人是谁呢?他就是庞涓。

庞涓为平头百姓出身,原本就是魏国人。他有一个同学叫孙膑。据说孙膑系出名门,是孙武的后人。孙武和伍子胥一起伐楚后就归隐了,所以他的子孙就成了一介布衣,孙膑自然也不例外。

那时候,二十几个国家天天打仗,打仗就要讲兵法。于是,在巨大的社会需求下,兵法成了当时的热门学科,各种兵法培训班也兴办了起来。孙膑和庞涓也报名参加了培训班,他们的老师是一个半仙儿似的传奇人物——鬼谷子。

鬼谷子,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位爷不简单。他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处处都有他的传说。他不光通晓兵法这一门学科,而且还是一个通才,门门会,样样精,不是略知一二的半瓶子醋。孙、庞二人能拜到他的门下,算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求学的日子很单纯。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兵法学习上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天赋,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庞涓和孙膑的求学目的似乎不同。庞涓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从此飞黄腾达;而孙膑则可能是有心向往自己的祖先孙武,只是为了达到他的境界而已。当庞涓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就想出山。很快,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

庞涓的老家魏国此时正处于人才断档期。魏文侯留下的老一代文臣武将,老的老,病的病,死的死。文侯的孙子魏惠王出于国家霸权的需要,开始大张旗鼓地招揽人才,给出的待遇也相当高。

庞涓知道魏国在招人后,决定下山奔前程,谋富贵。而此时的孙膑则觉得自个儿学业尚未精熟,需要进一步深造,同时他又舍不得离开老师,就留了下来。

庞涓怀揣着对美好前程的渴望,下山应聘,并进入了决赛,见到了招贤纳士的总面试官魏惠王。

庞涓施展平生所学,以一个旁观者的客观立场和一个军事家的独到眼光,对魏国的国际环境和斗争策略,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魏惠王听后非常受用,就拜庞涓为将,让他率领一支军队,负责对外作战。

很快,年轻的庞涓就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他向北占领了赵国两座城,向东迫使韩国与魏国结盟,然后对周围小国进行了一轮军事恐吓。

小国惧怕魏国的实力,纷纷表示愿意当魏惠王的小弟。一系列漂亮的军事行动让庞涓一夜走红,成为了魏国的全民偶像。

但是,无论面儿上看多风光,庞涓心中始终有一丝不自信。这个不自信的根源正是他的师兄孙膑。

庞涓知道,就凭自己这点儿本事,根本不是孙膑的对手。日后要么孙膑为别国效力,他们哥儿俩在战场上相遇,自己吃亏;要么孙膑也服务于魏国,骑到自己头上。总之一句话,孙膑活着就是庞涓的麻烦。于是,庞涓开始酝酿起一个恶毒的计划。

在一次宴会上,庞涓先告诉魏惠王有孙膑这号人,然后又谦虚地表示孙膑的本事比自己大得多。

惠王一听,顿时两眼放光:“竟然还有比你庞涓更有本事的,不行,咱必须把他拉过来。”于是,庞涓写了封信给孙膑,意思是想让孙膑出山,和自己一起闯天下。

这时候,孙膑也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是该实践一把了。于是他收拾好行李,辞别老师下了山。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次下山,差点儿把命都搭进去了。

孙膑到了魏国后,魏惠王想让他做庞涓的副手。庞涓当然不干了,因为副手的手里也是有实权的,而且副手就比正手低一级,很有可能就将自己取而代之了。

于是,庞涓想方设法地将孙膑安排成客卿。虽然客卿的待遇和正卿的差不多,但手里却没有实权。由于孙膑初来乍到,还没有自己的府邸,只好先住在庞涓的家里。

有一天,惠王一时兴起,想试验一下孙膑的才能。他让孙膑和庞涓俩人演练阵法,搞一次军事演习。

在演习的过程中,庞涓摆的阵法孙膑一眼就能看懂,怎么对付再清楚不过了;而孙膑排出来的阵法,庞涓却茫然不识,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惠王就是个看热闹的,在他眼里这俩人都不错。但是,庞涓心里开始犯嘀咕了:“这一次惠王没看出来,不代表下一次还可以蒙混过关。事不宜迟,必须下狠手了。”

一天晚上,孙膑和庞涓俩人在一起喝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庞涓故作关心地问道:“师兄啊,你的亲属如今在何处?不如把他们都接到魏国来吧。”

孙膑一听这话,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他哽咽道:“我的父母和兄弟都死于饥荒和战乱了。后来我跟叔叔一家生活了一段时间,但也各奔东西,失去了联系。”孙膑说完这话自己就忘了,但庞涓却记住了。

半年后的一天,一个说着齐国方言的汉子来找孙膑,给孙膑带来了一封家书,说是他堂兄寄来的。在信中,这位堂兄把他们家这几年的遭遇叙述了一遍,然后表示希望孙膑回到齐国振兴家族。

孙膑看完信后,感慨了一番,然后写了封回信,拒绝了堂兄的提议,表示自己现在在魏国好好的,等功成名就之后再回去。然后,孙膑将回信交给了那个来历不明的人。

收到家信的孙膑很高兴,但此时此刻,还有一个人比他更高兴。这个人就是庞涓。

那个来历不明的送信人其实不是齐国人,而是庞涓的心腹。那封信落到庞涓手里后,庞涓模仿孙膑的笔迹,在关键处涂改了几句。于是,信的意思大大地变味儿了,成了孙膑是不得已才在魏国当官的,有机会一定会回国为齐王效力。

然后,庞涓将这封信交给了魏惠王,同时添油加醋地说道:“经过多日观察,我发现孙膑一直有背叛魏国的心思,他前两天还私自联络齐国使者。我侥幸截取他的家书一封,想来想去,决定做忠臣不做义士,揭发他。”

然后,庞涓又给惠王出了个主意,让他最好不要放孙膑回齐国。

“不放他回去,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他呗。”惠王说道。

可是庞涓又说:“他毕竟是我师兄,杀了他我于心不忍,您还是让我再劝劝他吧。如果实在说不通,就把他囚禁在我的府邸,好歹饶他一命。”

庞涓一面装忠臣,一面装义士,真是实力派的好演员。

魏惠王同意后,庞涓这只老狐狸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装得跟没事儿人一样,找到孙膑,撺掇着他向魏王提出带薪休假,回齐国去看一看。

孙膑哪知是计,就很高兴地同意了,还表示带薪休假完了,一定好好报效魏国。一回头,庞涓就凑到惠王耳边说:“孙膑那小子不听劝,大王您看着办吧。”

第二天,孙膑上朝,左看右看没看见庞涓,以为他有要事耽搁了,就先对魏王提出要回齐国。没想到刚一开口,魏王就大发雷霆,不容他解释半句,就下令把他抓起来了,押到庞府问罪。

庞涓一看孙膑落到这步田地,心中暗爽,但做戏做全套,表面功夫还是不能少的。庞涓又找到惠王,死乞白赖地替孙膑求情,最后提出把孙膑的腿弄残,让他回不了齐国。

就这样,可怜的孙膑被判处了膑刑。春秋战国时的膑刑,就是把人的膝盖骨挖掉。挖掉膝盖骨后,人看起来完好无损,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行走能力。孙膑为什么叫“膑”,就是这么来的。

孙膑也不是傻子,虽然刚开始被摆了一道,但时间一长,他也想明白这场灾祸的来由了。在整件事情中,谁最有利可图呀?不就是自己的师弟庞涓吗!

孙膑意识到庞涓是幕后黑手后,就想尽早从庞府脱身。为了让庞涓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孙膑开始装疯卖傻,整天待在猪圈里打滚。

庞涓一看孙膑如此疯癫,特别高兴:“小样儿,谁让你当时那么猛来着,一点儿都不知道收敛锋芒。你小子要是老实一点儿,心甘情愿跟着我混,那咱哥儿俩肯定是黄金搭档,一个逗哏一个捧哏,横扫列国。你可倒好,敢盖过我的风头,你这下半辈子就待在烂泥猪圈里,与猪同乐吧。”

孙膑用装疯计成功蒙骗了庞涓,让他对自己放松了警惕。可是,光让庞涓放松警惕还不行,孙膑是个残疾人,光凭他自己的力量肯定逃不了。如果逃不出庞府,他就得一辈子装疯卖傻,这可比杀了他还难受。

孙膑需要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不久之后,齐国的一个使者出使魏国,无意中见到了这个已经疯了的军事天才。这时候,孙膑已经被安上了里通外国的罪名。

知道孙膑的遭遇后,齐国使者感叹不已。而孙膑知道那是齐国的使者后,也暗自留心。在短暂的会面中,他用眼神向齐国使者传达了一个消息——我没疯。

齐国使者是个聪明人,立马就明白了眼前这个疯子究竟想干什么。当天夜里,齐国使者就从猪圈里救出了孙膑,然后带着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魏国。

等到庞涓发现自己的疯子师兄不见了时,孙膑已经踏上了去齐国的路。捶胸顿足的庞涓这下才明白,自己不仅在兵法上不是孙膑的对手,在城府上也根本玩儿不过他。而从此时起,孙、庞二人的较量,才真正开始。

到了齐国后,孙膑被贵族田忌收留,成为田忌府上的一名门客。田忌是齐国的公族,和国君同一个祖先。

孙膑来后,田忌特别高兴,他心想:“这孙膑可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本事肯定特别高。”但是究竟有多高,田忌一时半会儿也摸不清楚。

那时候,赛马是齐国贵族最喜欢的娱乐项目。规则是每人挑选驷马参加比赛。这驷马分上、中、下三等,捉对厮杀,共赛三场。

当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威王,他特别喜欢赛马,田忌这个本家兄弟也不得不陪着。因为田忌的马没有齐威王的好,所以他老输。

有一次,孙膑陪着田忌来赛马。比赛前,孙膑观察了一下田忌参赛的马匹,然后对田忌说:“赌注您随便下,我包您只赢不输。”

田忌听得一愣一愣的:“我的马就这个水平,跑不过就是跑不过,和大王比了多少次都是输,怎么可能会赢啊?”

孙膑微微一笑,说道:“您就等着瞧好戏吧。”

第一场比赛,照例是上等马对上等马。孙膑让田忌用跑得最慢的下等马去对付齐威王的上等马。

田忌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的上等马都跑不过,为何还要用下等马去跑,这不是明摆着找输吗?”

孙膑说:“对啊,就是找输,第一场咱们肯定输。”

最后,第一场以田忌的惨败告终。

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用上等马去对付齐威王的中等马,最后赢得很风光。第三场用中等马对付齐威王的下等马,也赢得很光彩。

齐威王就纳闷儿了,因为以前田忌的马从来没赢过,他怀疑田忌是不是偷偷给马吃了什么兴奋剂。钱不能输得不明不白,齐威王决定好好问问。

齐威王一问,田忌就一五一十地把孙膑怎么算计齐威王的事儿说了出来。被坑了赌金的齐威王不但不生气,反而鼓掌大笑道:“这小子是个人才,必须重用!”

就这样,孙膑成为齐国大军的军师,开始在战国舞台上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本来孙膑在齐国受重用这事儿跟庞涓没啥关系,你做你的齐国军师,我当我的魏国上将军,井水不犯河水。孙膑就是想报仇,也找不到机会。可是,如果魏惠王和庞涓自己要作死,那就谁也拦不住了。

和爷爷魏文侯相比,魏惠王还是差点儿火候。他虽然不乏雄心壮志,却选错了对象。魏文侯是因为团结了赵国和韩国,才能专心致志地揍秦国,成就了一番霸业。魏惠王却一心想统一三晋,结果四处树敌。

公元前354年,惠王派庞涓率八万大军和五百战车攻打赵国。这时的赵国很不禁打,再加上庞涓指挥有方,魏军长驱直入,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眼瞅着就要把赵国给灭了。

在这危急关头,赵国国君急忙派人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不想看到魏国一家独大,就让田忌做大将、孙膑做军师,率军八万去救赵国。

出兵之前,大将和军师开了个军事会议。田忌的意见是火速前往邯郸,跟庞涓决战;孙膑则另有想法。

孙膑对田忌说:“眼下形势错综复杂,邯郸离齐国远,离魏国近。庞涓的军队骁勇善战,咱们千里奔袭,人家以逸待劳,这种事儿绝不能干。看魏国这次的阵势,是铁了心要吞并赵国,肯定会派出绝对主力。那么,魏国国内的防守必定空虚。咱们应该乘虚率兵扑向魏都大梁。如此一来,魏军主力必然会放弃攻打邯郸,回师自救,这样不但可解邯郸之围,达到了救赵的目的,还可以在魏军长途跋涉、疲于奔命时,抓住战机,给他们致命的一击。”

为了不让庞涓察觉这个计划,孙膑还使了障眼法,先派出一支军队去打齐魏边境的一座城市,而且下令只许失败不准成功。等这支军队惨败回来后,孙膑又让一支装备得不好的小部队,直奔魏都大梁打败仗。

庞涓见齐军连遭惨败,就认定他们没有多强的战斗力,彻底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一心一意地集中兵力猛攻邯郸。

在付出惨重代价后,魏军终于攻克了邯郸。可就在庞涓陶醉于胜利之时,魏惠王派人告急,说齐军正以精锐之师进逼大梁,你们要再不回来救场,就成双方交换场地了。

庞涓刚刚拿下邯郸,正得意忘形呢,一听齐军兵临大梁,瞬间就着急上火得不行,也顾不得休整军队,更顾不得将士们疲惫不堪、伤痕累累,便下令日夜赶路,回救大梁。

庞涓没有料到,齐军主力早就在从邯郸到大梁的必经之路——桂陵——埋伏好了。数万齐军以逸待劳,等着给魏军当头一棒。

当庞涓率军渡过黄河,刚刚走到桂陵时,休整了好几天的齐军,突然如潮水般从四面涌了过来。魏军在邯郸打了很长时间的仗,路上又不停赶路,战斗力严重下降,根本不是齐军的对手。

最后,只有庞涓带着少数残兵败将突出了重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孙膑制定的围魏救赵的策略,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著名的战例。

桂陵之战后,魏惠王被迫讲和,把庞涓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邯郸还给了赵国。赵国也因为齐军的援救而继续存在,很快又恢复了生机。

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十二个诸侯国会盟,一起朝见周天子,阵势搞得跟当年的春秋霸主差不多。

又过了四年,魏惠王以韩国没有参加当年的会盟为由,派太子申和庞涓率大军进攻韩国,企图一举灭亡韩国。

在魏国大军的攻势下,弱小的韩国哪是对手?很快,魏军兵临韩国国都,韩国国君没办法,只得派人去齐国求救。

这时候齐国的国君是齐宣王。齐宣王早就对魏国不满意了,想狠狠杀杀魏国的威风,但他手下的大臣却为这件事儿吵翻了天。

当时齐国的相国是美男子邹忌,他不同意救韩国。他说:“魏国和韩国狗咬狗,一嘴毛,跟咱们有什么关系?让他们两败俱伤岂不是最好!”

田忌却说:“如果现在不出手相救,韩国一定会被魏国吞并,这对咱们可是不利的。”

最后,孙膑出了个两全齐美的主意:“咱们可以,也应该去救韩国,但没必要为了维护韩国的利益跟魏国死磕。咱们可以先放出风去,告诉韩国人咱们一定会出手相救,然后让韩国跟魏国先死磕,等他俩磕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出手。这样一来,咱们的利益就最大化了。”

于是,齐国一面答应韩国的救援请求,一面又抱着膀子待在一旁看戏。直到韩军同魏军交战五次都失败后,田忌和孙膑的军队才晃晃悠悠地出发。

这一次,孙膑又故技重施,大军直奔魏都大梁。他隔空跟庞涓喊话:“我就打大梁了,有本事你别来!”

庞涓没想到孙膑又来这招,只得火速回军救援。结果齐国的军队一仗都没打,就都撤了。

庞涓气不打一处来:“好家伙,我玩儿命赶回来,结果你撤了。”这就跟狠狠地挥起拳头打到了棉花上,庞涓浑身都不舒服。

魏惠王也被整怒了,他立即下令,任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大将,率雄师十万,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嚷嚷着要打魏国,结果没打就撤,不是因为他没辙,而是因为他知道,魏军一向轻视齐军。齐军此时撤退,魏军一定会骄傲轻敌,急于求战。

做戏做全套。在齐军撤退的途中,孙膑下令第一天挖十万人煮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五万,第三天减少为三万,给庞涓造成在魏军的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庞涓虽然比不上孙膑聪明,但也不是庸才。一开始,他的追击策略还是比较谨慎的,行军速度也不算快,各部队之间联络有序,互相照应。

但后来,庞涓发现齐军的锅灶一天比一天少,就理所当然地想:“齐国那帮胆小鬼,仗没打完呢,人就跑了一大半儿,真是天赐良机。”

庞涓让步兵留在后面慢慢赶路,自己率领精锐骑兵,马不停蹄地沿着齐军撤退的方向猛追不舍。他不知道,自己这一系列的行动,都在齐国侦察兵的监视之中。

孙膑计算着魏军到傍晚时分一定会到达马陵。马陵地势险峻,一条窄道夹在两山中间,道旁树木丛生,是设伏歼敌的好战场。孙膑命令齐军停止前进,砍伐树木堵塞道路,然后布下重重埋伏,准备围歼追敌。

孙膑还特意让士兵刮去路旁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色的树干上,用黑涂料写上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然后挑选了一万弓弩手,埋伏在山路两旁,命令他们只要傍晚时看到火把,就万弩齐发。

庞涓的骑兵果然如孙膑所料,在傍晚时进入了齐军设伏的区域。庞涓来到那棵被刮皮的大树下,发现上面有一行字,但是天太黑看不清楚,就让人点起火把照明。他字儿还没读完呢,两边就万弩齐发,把魏军全部射成了刺猬。

庞涓眼见败局已定,无法挽救,仰天长叹道:“吾恨不杀此刖夫,遂成竖子之名!”说罢,他便拔剑自刎了。

齐军乘胜追击,魏军全军覆没,连统帅太子申都成了战俘,这就是战国时著名的“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的霸权。与此同时,齐国声威大振,孙膑也由此名扬天下。

庞涓跟孙膑斗智的同时,秦国也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大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使秦国成为了战国首强,还为其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呢?

钱币里的中国史幽云疑案曹操多阳谋郭论明朝大历史南明史(全二册)我真不想出生啊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