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合纵连横(1/1)
战国中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就在此时,列国之中活跃起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凭借智慧与口才,奔走于各国之间,运筹帷幄,出谋定计,左右局势的发展,决定国家的存亡。那么,这些风云一时的战国纵横家,究竟运用了什么谋略?他们对战国时期的国家关系和历史走向,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世外高人鬼谷子的高徒除了孙膑和庞涓,还有另外一对,就是苏秦和张仪。
苏秦和张仪都是口才绝佳的外交家。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让战国后期的众多诸侯国今天合纵,明天连横,乱得不可开交。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把战国第一霸主魏国拍得死死的。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登基,虽然他立马就把商鞅给弄死了,但却保留了商鞅推行的富国强兵的政策。在秦惠文王的领导下,秦国进一步限制贵族,强化君权,奖励耕战,对外扩张。
秦国经常攻打自己东边的邻居魏国。在夺得部分河西之地后,秦军又攻占了魏国河西的要塞,斩首八万,重创了魏国。魏国为了围困秦国筑起来的长达一千二百里的西线长城,现在成了秦国的五A级景区。
公元前330年,秦国军队渡过黄河天堑,夺取了黄河以东的“河东三邑”(即现在山西南部的万荣、曲沃、河津地区)。看着这个西边的蛮夷,不知道吃了多少大力丸,如此来势汹汹,不单是魏国,连其他国家都发怵了。
其实,这时候帮助秦国拿下全部河西之地的,除了一支如狼似虎的军队,还有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张仪。
张仪原本也是魏国人,而且不是魏国平民,而是魏国的公族,只不过血缘关系比较远罢了。可到了这个时候,所谓的公族已经不值钱了,国家也不分配工作,没钱、没保险,所以张仪只能自己找工作。
张仪最厉害的就是鼻子底下那张嘴。他的第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是在楚国国相家里当门客。
门客这个职业比较特殊,基本上不用干什么具体事务,就跟老板身边的女秘书一样,主要是为了装点门面。但是,要当门客也不能什么都不会,最起码得会溜须拍马。
溜须拍马就是耍嘴皮子,张仪实在是太精通这项业务了,所以引起了其他门客的妒忌,大家就想修理修理他。
有一天,楚国国相在家里举行宴会,请了很多重要的人物,门客们也都出席。喝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国相突然发现挂在腰间的宝玉丢了,不知道是被偷了,还是被他自己遗失了。
门客一听也慌了,赶紧帮忙找。这时候,国相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趁着人多,下手偷走了。
门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目光都聚到了张仪身上。这让张仪很纳闷。一个门客说:“张仪,你就主动认了吧,就你那点偷鸡摸狗的爱好,谁还不知道?”
国相一听,原来有内贼,也没有取证和审判,就让人把张仪按到地上,给了一百皮鞭。门客们看着被打得血肉横飞的张仪,享受着报复的快感。张仪咬着牙,上完了人生的第一堂课。
血肉模糊的张仪被人抬到家里。他老婆一看吓坏了,又是哭又是骂的,结果奄奄一息的张仪抬起头,问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舌头还在吗?”
张仪挨皮鞭时,之所以咬牙挺着,就是为了保护舌头,怕咬着舌头。他老婆把他的嘴掰开一看,瞅了瞅没出什么毛病,就点了点头,说道:“还在。”
张仪一听哈哈大笑:“舌头在就可以了,以后什么荣华富贵都得靠着它。君子之身能屈能伸,丈夫之志可大可小,里面的乾坤全在这张嘴上!”
这件事情发生后,张仪也没法儿在楚国混了,只好投奔别的国家。
张仪去的地方是外来布衣打工者的天堂——秦国。商鞅的变法让职业官僚可以取代卿大夫世袭家族。只要你是精英,就可以直接应聘,入朝为官。
公元前329年,张仪来到秦国。秦惠文王很快就召见了他。两人一见面,秦惠文王就问道:“你觉得楚王这个人怎么样?是我大秦的对手吗?”
张仪答:“楚威王倒是个人才,可惜早就挂了。现在这个楚王,就是个笨蛋,成不了多大气候。”
这时候,楚国和魏国正打得不可开交。秦国和这两个国家都接壤,所以他们一死磕,秦国就有好多事儿可以做。
秦惠文王接着问:“他们打起来我们应该帮谁?”
张仪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一个很不地道的主意。他对秦惠文王说:“咱们可以先跟魏国站在一条战线上,将战事扩大,把魏国拖进去。然后趁魏国在南边忙于对楚作战,咱们突然翻脸,从西出。如此一来,魏国肯定不能应付两面,河西还剩下的那点儿地,咱们轻轻松松就能要回来。”
秦惠文王一听,觉得能想出这么不地道主意的人,必定是个人才,就任命张仪为客卿。依照张仪的方法,秦国很快就收回了河西所有的地盘。
第二年,张仪带兵越过黄河天堑,攻打魏国在山西的重镇。成功夺取之后,他又将此地还给了魏国人。
秦国人和魏国人都不明白张仪这是要干吗,只有秦惠文王知道,张仪这小子不是好人,没便宜的事儿他肯定不会干。
果然,张仪亲自跑去见了魏惠王,并对他说:“我国国君心肠好吧,把刚刚攻下来的城池又还给了你们,而且还派了一个公子过来当人质。我们态度如此诚恳,你们魏国是不是该表示表示?”
魏惠王这时候也实在没辙——人家敢还给你,就能再打下来一次。为了避免第二次挨揍,魏惠王一咬牙,就把河西之地以北的上郡划给了秦国。至此,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尽归秦人所有。
这件事儿对秦国意义重大。以目前占有的地盘,秦人行事不利时,可以避函谷关自守,凭自北向南流动的黄河以自固。有利时,可以打开函谷关,沿黄河大拐弯后的南岸行军,直趋韩国、魏国,在中原的领土上进退自如。
张仪高高兴兴地拿着地图回秦国汇报工作。秦惠文王大喜,立刻加封张仪为相邦,这是当时秦国最高的文职官衔,相当于相国。
张仪经过不到两年的奋斗,就坐上了相邦的位置,这简直是坐着导弹上升的速度。
张仪一当上相邦,就露出了小人嘴脸,把担任大良造的公孙衍排挤出了秦国。
公孙衍无路可去,只好回到老家魏国。虽然他以前在秦国当大良造时,曾经几次大败魏军,但魏惠王不仅没有计较,还让他担任魏国的大将。
魏惠王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因为公孙衍确实是个人才,二来是因为公孙衍非常熟悉秦国的情况,用他是有利无害。
挤跑了公孙衍后,张仪接着又把秦国的外交部长挤对到楚国去了,也不知道他为啥这么爱挤对人。
有一天,张仪为秦惠文王分析天下大事:“现在,魏、齐、楚、越四个诸侯国加上周王,一共有五个王爵。王爵比公爵高一等,所以您也必须称王,否则就低人家一头。”秦惠文王觉得张仪说得在理,于是便授意他在国内制造舆论,为自己称王造势。
张仪组织秦国男女老少,齐集在陕西东部韩城的龙门地区,搞了一个庆祝祭祀活动。大联欢一直持续到深夜,可谓举国狂欢,甚至附近的戎狄部落都赶来敬献哈达。
这时候,秦惠文王闪亮登场。他走到群众中间,张仪事先安排好的人开始带头高喊“称王、称王、称王”。在这种情况下,秦惠文王如果不称王,似乎就对不起人民群众的呼声了。
公元前325年,张仪把新侵占的山西的部分城池,还给了魏惠王。魏惠王作为回报,在张仪的怂恿下,和韩国领导人一起赶到秦国的都城咸阳,推尊秦君为王。
同时,秦惠文王也承认了魏惠王的王号,韩国国君也称王了,就是韩惠王。原来只有天子可以称王,结果现在六个诸侯都称王了。
张仪把后起之秀包装成王爵,结好韩国和魏国的目的,在于启动连横运动。秦国与韩、魏联盟,可以方便秦军驰骋中原,甚至达到更远的齐楚。
张仪的政敌,那个被他排挤到魏国的公孙衍,准备跟张仪对着干。他心想:“你连横我就合纵,你能让大家称王,这点事儿也难不倒我。”
于是,这位公孙先生开始联络还没有称王的诸侯。这时候,稍微有点规模的诸侯国还有三个,分别是赵国、燕国和中山国。
公孙衍开始奔走于这三国境内,用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人。首先燕国国君禁不住诱惑答应了,这就是燕义王。其次中山国国君也答应称王,最后赵国不甘寂寞,也加入了。
这三个新王,加上魏王和韩王,五个王在公孙衍的撮合下找到了一个离大伙儿都近的地方,发起五国相王大会,意图在于抵制秦国。燕国、中山国、赵国、魏国、韩国的位置从河北到河南,南北纵向排列,所以称之为合纵。
五国组成了抗秦合纵,联合起来自保,并且结好齐、楚两个大国,更有效地抵抗秦国的侵略。然而,事与愿违,齐、楚并不愿意给他们做靠山。
齐威王听说五国相王以后大怒,他不希望看见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因为这样不利于齐国的对外扩张。其中,他最恼怒于中山国,因为齐国一直把中山国当作附庸看待。
齐威王心想:“我齐国是万乘之国,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中山国不过是千乘之国,一度还被魏国人灭掉,现在勉强复国,怎敢与我齐国齐名!”
于是齐王下令,不许中山使者进出齐国关隘,并且派人勒令燕、赵两国发兵攻打中山国。
这个中山国是狄人建立的国家,不是华夏民族,但此时已经完全汉化了。面对盛怒的齐国,中山国派出了自己最能说会道的知识分子,跑到齐国把嘴巴都说干了,才搞定了齐威王。
但是,东边刚平息,南边的楚国又不干了。楚国和齐国一样,也不愿意看见一帮小弟级的人物联合在一起对抗大国。
楚怀王本来希望逐渐衰弱的魏国能附庸于楚国,所以为了施压,楚怀王派国相——就是那个抽了张仪一百鞭的国相——向北进攻魏国,围攻魏国南部的要塞,夺取八个小城邑,用武力迫使魏国就范。
当时赵国国君赵武灵王也参加了五国相王。他刚刚继位三年,政治经验还不丰富,看见齐、楚两国纷纷对五国发狠,就后悔跟着公孙衍称王起哄了。
于是,他跟国人讲:“咱们没有当大王的实力,却顶了个大王的名号,实在是太没有自知之明了。从今以后,你们还是叫我主君吧。”
张仪一看公孙衍合纵抗秦之计没有成功,五国松动,齐、楚两国又不肯赞助,立即把握这个机会,跑到了魏国。他想把魏国从合纵联盟中拉回到连横战线上来,与秦结好。
公元前322年,张仪见到了魏惠王。他跟魏惠王晓以利害:“公孙衍不是搞了个五国相王对抗秦国吗?您也是五国相王中的一个。但是我仔细地研究了一下,你们魏国就像一个空心马蹄。东边是齐,西边是秦,北边是赵,南边是楚,处于四战之地,情况很堪忧啊!”
这一番话把魏惠王说得心里“咯噔”一下。张仪又说:“齐国和楚国的态度您也看到了,这两个大国是不会任公孙衍摆布的。不仅如此,它们还会一直对您虎视眈眈。这样的局面,只有我们秦国可以帮您。我们可以借给您军队来对抗齐、楚。不过,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条件,就是您得让我张仪当魏国的国相,主持连横。”
左思右想后,魏惠王觉得这事儿挺靠谱,用一颗相印换来一个大国的支持,这买卖不亏。就这样,张仪真的当上了魏国的国相。
魏惠王这个选择其实也不错,因为合纵不仅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反而让齐、楚两个大国生疑,把自己盯得更紧了。
张仪走马上任后,还真对得起这份儿工资——魏国的边境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政治上也不再受齐、楚、秦三国的气。魏惠王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连横结秦的好处。
齐、楚看见魏国与秦交好,一怒之下就派兵来攻打。张仪派出使者,挫败了齐、楚攻魏的计划。只要张仪待在魏国,魏国的身后就有秦国撑腰,齐、楚两国确实不敢再来进犯。
张仪加强与韩、赵、魏三国的联合,客观上给魏国带来了安宁,实则更有利于秦国,保持了秦国的国力。只要不轻易战斗,秦国就可以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创造和平的外部空间;否则,秦国极有可能把改革初期的成果全耗在与东方三国的混战中。
有一天,张仪特别兴奋地对魏惠王讲:“魏国跟秦国连横,是一件双赢的事儿。如果您让秦国从魏国借道,向东攻打齐国,不仅能给齐国点儿颜色瞧瞧,更能保证魏国的平安。”
魏惠王听了张仪的游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打开关隘,让秦国大兵穿越魏国所在的中原,远征东方齐国。
齐威王看见秦军从大老远跑来打自己,就派出大军应战。当时的齐军统帅匡章到了前线不打仗,光跟秦军进行友好往来,而且还组织敢死队员,戴上齐国军队的标志,跟着使团混进秦营卧底。
匡章的这种做法,遭到了本国人的误解。齐威王在后方得到报告,说匡章唆使军事哗变,纷纷投奔秦营去了。大臣们一听说有这种事儿,都沉不住气了,纷纷建议制裁匡章,撤去他的职位,然后治罪。
但是齐威王力排众议,给这位将军撑腰。不久之后,驿站快马一路送来报捷书信,匡将军跟他安排好的士兵里应外合,杀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秦兵这次大败弄得张仪很不舒服。因为这次行动是他一手促成的,结果受到了挫折,他感觉很丢面子。更重要的是,魏惠王开始琢磨了:“看来秦国也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既然如此,我们何必要依附于秦国呢?”
张仪不痛快,公孙衍却高兴了。他心想:“张仪的连横不行了,该我合纵派出头了!”
公孙衍四处寻求国际声援,拉诸侯给他撑腰,许诺出兵出钱支持他。魏惠王见公孙衍这么有国际威望,简直比张仪还厉害,于是决定不再结好秦国,并下令让张仪办理退职手续,提拔大将公孙衍接任相国。
于是,张仪只好结束了在魏国的工作,交出相印,灰溜溜地回到了秦国。但张仪这个人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秦国。不久之后,他就又在诸侯国之间闹出了大动静。那么,这次张仪又干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