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袁腾飞讲历史(全集) > 二十一 大将李牧

二十一 大将李牧(1/1)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大举进攻韩、赵两国,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兼并战争。弱小的韩国很快就灭亡了,而赵国则在名将李牧的率领下,奋起反击,重创了秦军。后来,秦国几次伐赵,都以失败告终。眼看称霸之路就要中断,关键时刻,秦王改变策略,釜底抽薪,害死了李牧,攻克了赵国。那么,秦王究竟是如何害死李牧的?这场战争对战国末期的局势,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秦国自昭襄王以后,连着两任大王都非常短命。安国君在位不到一个月就驾崩了,子楚接任才三四年的工夫也撒手西去。所以,从秦昭襄王死了之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大王就变成了秦昭襄王的重孙子嬴政。

嬴政继位时年纪太轻了,只有十三岁,真正的权力是掌握在丞相吕不韦手里的。当时的情况是除了所谓的战国七雄,别的国家都已经被消灭干净了,连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王朝都被昭襄王给灭了。

当时已经能明显看出来,秦国已经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赵国邯郸之围被解后,秦人很不甘心,很快就下定决心要把场子找回来。

公元前244年,为了孤立赵国,秦国丞相吕不韦就派了一个使臣,去赵国北边的燕国联络感情,形成北西夹击赵国之势。这个也完全符合范雎的远交近攻的策略。

秦国的使臣到燕国做了多年的斡旋工作,终于说服了燕王,答应与秦国结盟,共同对付赵国,而且燕王还把自己的太子丹送到咸阳做人质。

燕国给秦国送来了太子,秦国也得回个礼,也得派个人质过去。当然,秦国去的人质到了燕国肯定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说不定燕国还会让他当相国,以便协调燕国和秦国,共同对付赵国。这就像从前秦、齐合作,齐国派孟尝君入秦为相一样。

最终,秦国派了一个叫张唐的人去燕国担任相国。与此同时,秦国也派了个人出使赵国,这个人叫甘罗,据说只有十二岁。

当时的赵王是赵悼襄王,他是孝成王的儿子。十二岁的甘罗就把秦国派张唐出任燕国国相的消息告诉了赵悼襄王,那意思是说秦国和燕国结盟,把赵国夹在中间,你赵王看着办吧。

赵悼襄王哪知道该怎么办啊!于是,这个十二岁的小屁孩就帮他出主意,秦国人也不多要,一个巴掌,五座城池。

当然,这五座城池也不白给,秦国拿了这五座城池后,就允许赵国进攻燕国——打下多少算你的。

赵悼襄王头脑一发热,就跟小屁孩甘罗签订了协约。协约规定,秦国默许赵国北上攻打燕国,但是,作为回报,赵国要把五座城和攻燕所得的十分之一赠给秦国。

协议一签订,赵国的部队立刻行动,进攻燕国。由于有了秦国人的支持,赵国顺顺利利地就攻占了燕国上谷地区三十六个县。然后赵国把所得的十分之一,加上五座赵国城池,献给了秦国。

甘罗带着赵国的战利品,意气风发地回到咸阳。秦国人一个个瞠目结舌:小屁孩儿花了几十天的工夫,活生生给弄来了这么多城池。于是秦王嬴政论功行赏,甘罗毫无争议地被封为上卿。

其实,仔细一考虑,甘罗这一番纵横捭阖,看似给秦国弄了几个城,实际上是一个战略错误,属于近交远攻。

甘罗纵容赵国向北攻燕,虽然攻燕的战争成果一部分转赠给了秦国,但是赵国得到的比秦国更多,等于是弱小了燕国,强大了赵国。这个对秦国显然是不划算的。

秦国的这一个战略失误,让赵悼襄王尝到了甜头。为了得到更多的甜头,公元前237年,赵悼襄王亲自去咸阳拜会秦王嬴政,希望和秦国的这位新统治者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使赵国可以继续进攻燕国。

当时秦王嬴政只有二十三岁,很年轻,脑子也比较简单。在咸阳招待了赵悼襄王之后,被赵王一忽悠,他就同意赵国在给秦国好处的条件下,继续攻燕。

赵国攻打燕国,不仅仅是为了扩张土地,也是为了报复燕国人,谁叫他当年趁火打劫来着。但更主要的是为了把燕、赵大地统一在一起,然后对抗秦国。因为燕国在河北北边,赵国在河北南边。所以今天河北也叫燕赵之地,就跟山东叫齐鲁一样。

赵国还是很拼的。赵悼襄王亲自入秦,就是为了麻痹秦国,避免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但问题是,赵国的如意算盘没打多久,秦王嬴政这只黄雀,就很快醒悟了——这买卖赔了。

秦王绝对不能容忍赵国在攻燕的过程当中不断强大。很快,他就决定出兵救燕,违背与赵王的约定。

秦国两路大军从西、南两个方向夹攻赵国的后腰。公元前236年,秦国大将王翦、桓开始大规模进攻赵国。很快,漳水流域全被占领,秦军距离赵国都城邯郸就七八十里地,形势非常紧张。

赵悼襄王在这种局面下忧郁成疾,很快就死了。他的儿子赵迁继位,这就是赵国的末代国君。

赵王迁继位的第一年,秦将桓率军进攻赵国南部的平阳、武城,杀死赵军统帅,斩首十万。当然这个数字也都不能当真,因为春秋战国时候,全中国也就是两千万人。光一个赵国,长平就被歼灭四十多万,现在又被消灭十万,那赵国得有多少人?

赵王迁继位的第二年,桓又穿过太行山,迂回到赵国北侧,准备南北夹击赵国邯郸地区。在这危急关头,赵国又出了一个牛人。

这个人就是大将李牧。李牧临危受命,率二十万大军大破秦军,创造了赵国最后击败秦国的历史。

李牧原本是守备赵国北部边境的将领,赵孝成王在位时,他就镇守北边,抵御匈奴。在抗击匈奴的斗争中,李牧表现出了非常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了利于战备,李牧取得了赵王的同意,使自己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而且,本地的赋税都收归帅府,用作军事开支。

针对赵军和匈奴军的特点,李牧深思熟虑,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和经济措施。他完善边防线上的烽火台,派精兵严加守卫,增加侦察兵,完善情报网,及早预警。

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李牧很关心士卒的生活。他命人每天都要宰杀几头牛,请大伙吃一顿。手下的战士们由于得到了厚待,士气高昂,愿意为国家出力效劳。

李牧为了使敌人的骑兵徒劳无功,命令坚壁清野,并且一直麻痹敌人,伺机歼敌。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就命令士兵们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固守,从不出战。

就这么过了几年,李牧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时间一长,匈奴人就认为李牧是个胆小鬼,根本就不把他放在心上。就连赵国的边防军们,都在底下窃窃私议,认为李牧胆小。

李牧一意坚守,不主动出击的消息传到赵孝成王那儿了。赵王就派遣使者责备李牧,让他出击。但是李牧老谋深算,也不做解释,该干吗干吗,依旧我行我素。

赵孝成王听说李牧仍然一味坚守,认为他胆怯无能,灭了自己的威风,就把李牧召回,派另一员将领代替。

没想到新将领一到任,每当匈奴入侵,他都下令军队出战,连续打了好几次都失败了,不但人员伤亡大,百姓都没有办法耕种了。赵王只好派使臣去请李牧。

这回李牧不干了,他把府门关闭,号称自己生病了还没吃药呢,并申请病退,不肯就任。

赵王强拉硬拽让李牧回来。李牧说:“你要用我也行,那我还是以前的老办法,你不要干涉。”赵王只好答应了。

就这样,李牧又来到了雁门,坚持按原来的老办法办,坚守不出。

几年内,匈奴多次入侵都一无所获。但是这样一来,匈奴人就更坚信李牧是个胆小鬼。其实,这个时候,李牧已经定下了诱敌深入的计谋。

李牧天天犒赏边防将士,并且礼贤下士,士兵们都很感激,希望能有机会在战场上为李牧效力。李牧知道,反击的条件成熟了。

李牧挑选了战车一千三百辆,精壮战马一万三千匹,善战勇士五万,优秀射手十万,并把挑选出来的车马、战士严格编队,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演习训练。

到了公元前244年的春天,一切准备就绪。李牧让老百姓漫山遍野放牧牲畜,引诱匈奴入侵。很快,就有小股匈奴到了离边境不远的地方。李牧派了一支小部队出战,假装打败仗,扔下几千名百姓,还有一些牛羊做诱饵,让匈奴兵抢去。

匈奴的单于听到前线战报特别高兴,亲率大军侵入赵国,准备干一单大买卖。李牧在匈奴的来路上埋伏下了部队。

等到匈奴大部队一到,李牧为了消耗敌军,先让战车正面应战,限制、迟滞敌骑进攻,然后令步兵集团居中阻击,弓弩兵轮番远程射杀,把精锐骑兵和步兵控制在军阵侧后。

当匈奴军的冲击受挫后,李牧就把机动的精锐部队由两翼投入战斗,包围匈奴军于战场。几年养精蓄锐、训练有素的赵军将士,早已摩拳擦掌,个个生龙活虎,向敌人扑了过去。

两翼包抄的赵军骑兵就像两把锋利的砍刀,轻松地就砍开了匈奴人的军阵。转瞬之间,十万匈奴骑兵的命运就决定了。这场会战也变成了一场对匈奴的追歼屠杀,十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只有匈奴单于带着少量亲随仓皇逃窜。

李牧大破匈奴之后,又收拾了赵国北边的一些匈奴属国,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清除了北方的忧患。

李牧这次大破匈奴之后,十几年内匈奴兵都不敢入侵赵国的边境。李牧也就成了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最重要的将领。

正是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北方边境的安全,赵国君臣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秦国的兼并战争。

公元前233年,秦将桓乘胜进击,率军进攻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的后方,向邯郸进军,形势十分危急。

赵王急急忙忙从雁门调回李牧,任命他做大将军,指挥全部赵军南下反击秦军。

于是,李牧率领边防军主力南下,跟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在宜安(现在的河北嵩城)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高昂,如果这时候仓促迎战,胜算实在不大。

李牧还是用了老一套,缩在家里不出来,等到敌人的锐气都快磨完的时候,再发动反攻。

桓一看,当年廉颇就用这招对抗王龁,今天李牧还用这招。于是,他率主力进攻别的地方,企图诱使赵军增援,以便进行歼灭。

李牧察觉到了秦军的意图,根本不理他,谁说都不理。一段时间后,秦军的主力去攻打别的城去了,营中只有少量士兵留守。

由于赵军当了很多天的缩头乌龟,秦军也就没拿他当回事儿。这时候,李牧抓准时机,率领大军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了留守的所有秦军,收缴了秦军老营中的所有辎重。

李牧判断桓听说老窝被端,必然会回来救援,就部署一部分兵力在正面阻击敌人。

当赵军正面与撤回的秦军接触时,早就埋伏在侧翼的赵国军队突然杀出,对秦军实施钳形攻势。

经过激烈的战斗,十多万秦军全部被歼灭。桓仅带少数亲随冲出重围。桓怕嬴政要他的脑袋,畏罪逃奔到了燕国。

过去秦国名将白起,封号武安君。李牧击退了秦军之后,赵王说李牧是赵国的白起,也封李牧为武安君。

转过年来,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军入侵,统兵大将是王翦。

王翦这次改变了战法,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准备渡漳水攻邯郸,袭扰赵国的都城。而他自己亲率主力,准备攻击邯郸的背后,将赵国拦腰截断。但因为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又有漳水和赵长城做依托,所以秦军难以迅速突破。

李牧决定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派手下大将司马尚在邯郸以南据守长城,自己则亲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

当两军相遇时,李牧督军猛攻。这时候,赵军一个个奋起厮杀,万分神勇地保家卫国,打得秦军大败。随后,李牧又带大军回到邯郸,跟司马尚合军,准备进攻南路秦军。

秦国的南路军看北路军被击退了,知道难以获胜,于是稍一接触,就撤军退走了,李牧再次挫败了秦军。这一仗为赵国赢得了喘息的时间,获得了短暂的稳定。这也是赵国最后的辉煌了。

但是,这几次军事对抗下来,赵国的军事实力也有很大的损失,李牧也已经没有力量组织远程追击。

当时韩、魏两国都听命于秦国,尾随秦军攻赵。打跑了秦军之后,李牧又向南进军,抵抗韩、魏的进攻。

公元前229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上北方地震,造成了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经相当衰弱。秦王嬴政又派大将王翦率主力军,直下井陉,然后派杨端和率几十万大军进围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就在前一年,韩国已经被秦国灭掉了,韩王都做了秦国的俘虏。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赵王只好再一次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率全军抵抗入侵的秦军。

秦军多次被李牧打败,大将王翦知道李牧是自己的劲敌,这家伙一日不死,秦军一日不能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思来想去,秦王使出了拿手的反间计。

一方面,秦王让王翦和李牧打打谈谈,故意拖延时间;另一方面,秦王派奸细到邯郸,用大量金银财宝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奸细告诉郭开,李牧私自跟秦军讲和,还不打算在赵国干了,并让他把这件事儿告诉赵王。

郭开这个时候已经知道秦国是不可战胜的了,就想提前抱大腿。同时他又接受了贿赂,自然就按照秦王的旨意行事。

于是,郭开就把秦国教给他的说辞,添油加醋地在赵王面前演绎了一遍。赵王对郭开的话半信半疑,就派自己的亲信悄悄地到赵军的驻地查看实情。

果然,亲信看到李牧跟秦将王翦之间不断有信使往来,就把郭开的话当真了。于是,赵王马上下令革除李牧职务,改派赵葱、颜聚代替李牧。

李牧听完赵葱宣读的赵王命令,脸色阴沉地坐在那儿半天不动。他心想:“现在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赵王派人来夺自己的兵权,这里边一定有鬼。”

这个时候再去辩解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李牧拒绝服从赵王的命令。于是,郭开怂恿赵王派人逮捕李牧,将他捆绑起来,准备杀害。

临刑之前,李牧痛心疾首地感叹道:“当年廉颇身为赵国将军,却没有落个好下场,没想到他的遭遇今天轮到我头上了。”

李牧被杀之后,副将司马尚的职务也被撤掉。在这个生死关头,赵王的亲近佞臣诛杀了领军大将,秦国将士万分高兴。

过了三个月,王翦的主力军大败赵军。代替李牧、司马尚的两个将领,一个战死,一个逃亡。

很快,秦军就攻下了邯郸,赵王迁被俘,他的儿子公子嘉逃到了代地称王。

自此,赵国已经不是赵国,而是代国了。代国苟延残喘到公元前222年,也被秦国灭掉了。

就这样,韩国和赵国最先被秦国灭掉。韩、赵被灭,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开始。这时候,其他残存的国家对韩、赵两国的完蛋惧怕得很,纷纷谋求对策。那么,他们能想出什么样的办法让自己的国家苟延残喘呢?

钱币里的中国史幽云疑案曹操多阳谋郭论明朝大历史南明史(全二册)我真不想出生啊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