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钱币里的中国史 > 第二篇 咱们的“黄金时代”来自楚国

第二篇 咱们的“黄金时代”来自楚国(1/1)

经济的“冬天”为什么把你吓住了在新的章节开始之前,我们再来做一道思考题:你打算怎么应对全球经济的“冬天”?

这问题,大概是见仁见智,各人看法不同。在我们身边,常有一些技术型的专家,给人们指点迷津,说遇到如何如何情况,可以如何如何应对。他们说得都不错,但是,看经济大势不能这么看。

要有望远镜般的眼光,会看几千年,那么看透未来几年肯定不成问题。

要有夜视镜般的眼光,看问题看到本质里去,那么看清楚未来几十年也没问题。

做人不能做“乒乓球运动员”,只会推挡;要做“国际象棋手”,会看棋路。

据说北京、广州的白领,目前掀起了“一百元”运动,也就是一星期只支出一百元。

这是为什么?恐惧!

可是,令人恐惧的情况,能因为你恐惧而消失吗?不能。

你恐惧了,你的困境就能减轻一些吗?也不能。

那么恐惧还有什么用?

反正以你自己之力,已经没法改变现状了,那还不如多花点时间来做一件事——沉思。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的一位皇帝。皇帝日理万机、戎马倥偬,尚且有时间想问题,我们平头百姓就更应该想问题。

上帝把人类的脑容量打造得这么大,就是要我们用来想问题。

你想想,贝币的出现、金属货币的出现——这些新型货币的出现,都是什么时候?

都是在新旧经济形态的转型之交,都是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崛起、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成熟之际。

贝币,是商人阶层从农民阶层里彻底脱离出来时出现的。夏朝没有资料,但商朝肯定有了专职商人。《尚书》里说,商朝有一批人“牵着牛车到远方去经商”,各地互通有无,靠的就是这些专职商人。

金属货币,是西周“权贵经济”衰亡、春秋战国“平民经济”崛起时出现的。到了西周灭亡,东周列国崛起的时候,商王朝留下来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全面瓦解,土地私有制——“私田”遍布天下,诸侯国开始向私田征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由此,开始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春秋战国时代。

那么今天,电子货币刚刚兴起,正是信息时代新经济革命方兴未艾的表征,怎么可能有一个漫长的经济“冬天”来临?

所有的这一切,只不过是局部降温,高热气候还在后面,而且说来就来。

所有的问题,都出在新旧交错中旧的那一部分。垮掉的,是为新崛起的让路。

预言资本社会就要灭亡、就要崩溃的次数太多了,哪一次也没应验。再说,就算是资本社会要消亡,也是先从它内部生长出一个更强大的经济形态,来渐进式地取代它。怎么可能一朝崩溃,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沉思录》说:“所有的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变成仅仅一种传说,完全的忘记亦不久就要覆盖它们。”

是的,经济“冬天”也会很快就过去。它不过是要洗一次牌,洗掉无数的经济“近视眼”,为先知先觉者开道。

当“冬天”变为过去的传说之后,能仰天大笑的,只有“沉思者”!

钱从一开始就是“老大”

好了,还是先讲古吧,我们现在已经从西周来到了东周。

至于西周是怎么灭亡的,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闹出个“烽火戏诸侯”来,失信于天下。结果犬戎后来攻破了首都镐京(今西安附近),西周玩完。

第二年,周平王即位,把都城往东移到了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不过东周的周王室可没那么大权力了,诸侯列国,征战不休。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生气的春秋战国时期。

东周时,商人比以前更牛,有的大富豪还控制了国家政权。比如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管仲、鲍叔牙,就是商人出身,从政之前两人曾一块儿做过生意,算是合伙开公司的。

东周时期的商业也更加发达了。齐国的临淄当时是商业中心,繁华得产生了中国最初的交通拥挤问题。著名纵横家苏秦说,走在临淄的大街上,只见“马车轮轴相撞,人肩膀挨着肩膀,大伙举起袖子来就成了帐幕,一挥汗就如雨”,这还了得吗?

商业发达,货币的流通量也就加大,贝币不够用,金属货币——铜币,于是正式登场。

那时候的青铜铸造手段已不成问题了,各国都能自行铸造。不过诸侯国太多,铜币没办法统一,形制不一样,流通范围不一样,货币体系也不一样。

那是一个古代货币 “百花齐放” 的时代。

首先我们要讲一个问题——今天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钱”,就是在东周时期出现的。

钱为什么叫“钱”?说来话长。铜质货币已经不是自然物了,是人造物,那么它究竟应该采取什么形状为好呢?不同地域的古人,思路几乎一样,就是选用了生产、生活工具的样子。

首选是农具——铲子。

那时候有一种铲子叫“划”(读作“摇”),铸成这种铲子形状的铜币,一开始也叫“摇”,后来转音为古音相近的“钱”。这就是“钱”的来历。

“摇”——“钱”,真是不摇不来钱啊!

看来,古代人民还是朴实的,知道是劳动创造了财富,铸造货币还不忘做成劳动工具的样子。

钱,从一开始就是“老大”。谁有钱,谁就比你大一级。

为什么这样说?有典故。

我们把比自己年长的同胞兄弟叫什么?叫“哥哥”,古人也叫作“家兄”,是吧。

好,我告诉你:这个“家兄”,原本不是指哥哥,而是钱的别号。因为哥哥在家中为大,弟弟妹妹都要恭恭敬敬地对待他,就像对待钱一样,所以古人就把哥哥称为“家兄”。

还有一个说法,咱们姑妄听之,就是哥哥原本也不是指兄长,“哥哥”也是钱的别称。

根据何在?你看,繁体字的钱,是写作“錢”。这里又要考你的智力了,看出来什么没有?

——把“錢”字拆开,念,是什么?

金、戈、戈!金哥哥!

过去用贝币,称呼心肝宝贝的人就叫钱。现在用铜币,称呼哥哥也叫钱。

钱,你的确是老大!

从钱形上也能看出楚国人最有才

自从世界上有了钱,钱就同时成了幸福和苦恼的源泉。成语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钱也是,越多越好,世上没有嫌钱多的人。

可是取之无道怎么办?有的文人想钱想疯了,就制造出美丽神话来,起码可安慰一下自己。

西汉初年,淮南王,也就是汉武帝的叔叔刘安,找了几位门客,一块儿编了一本《淮南子》。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是远古南方有一种水虫,叫“青蚨”,又名“鱼伯”。形状像蝉或蝶,个头儿还要稍大一点,翅膀就跟蝴蝶一样,颜色鲜艳。

把这种虫子的子母各取相等的数量,放在瓮中,埋在背阴的东墙下,三天以后再打开,一母一子就时刻相随了。

然后,你就可以变魔术了,把母血涂在81枚钱上,把子血也涂在81枚钱上——把这钱拿去买东西吧。

用钱的时候,或是把子钱收好,用母钱;或是把母钱收好,用子钱;不管用哪一种,凡是用出去的钱,都能自行回来(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也)。

这会飞回来的钱,好吧?领一个月的工资,永远也用不完了,所以古人叫它“神钱”。

后世把钱叫作“青蚨”,就来源于此。古时候商人们都愿在钱柜上贴个红纸条,上写“青蚨归来”,好图个吉利。

不过,再好的神话,一到当代也就都不灵了。你要是把钱不问青红皂白投到股市或基金里,一多半的“青蚨”就再也飞不回来了,不管上面涂了多少你的血汗!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知道凡是神话,都有现实基础。比如这个把虫子血涂在钱上的神话,就有现实的根据。因为这时候的钱,已经是一枚一枚的铜板了。上面有文字和花纹,凸凹不平,往上涂血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要是贝币就不行,过水不沾。古人就是再聪明,在贝币时代绝想不出这样的神话来。

铜质钱虽然大部分都是铜板,但形状很不同,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在某一个地区,以其中的一种为主,与其他的种类交错使用。

布币。在铜币中这一种出现得最早,西周就开始使用,不过很粗糙,也就是金融学上所说的“原始布”。这个“布”,就是铲子,古代把铲子叫“鎛”,后来转音为“布”。还有另一种铲子前面说过了,就是“钱”。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形状像铲子的钱,变得非常精致了,上面还真的有个装木柄的库,这叫“空首布”。发展到后来,形状变得抽象一点了,全是扁平的了,这叫“平首布”。

刀币。这种钱的形状,就像个切菜刀。那时候渔猎和手工业发达地区,有一种小刀叫“削”,刀币完全就是“削”的样子。那时候齐国的国力强盛,铸造的“齐刀”最为精致。

圜钱。圜(yuán)钱也叫“圆钱”,这个钱型来自纺车上的轮,样子基本上与后世的铜钱一样了。圆形的,中间是圆孔,后来演变为方孔。钱的边缘,原来是秃的,后来有凸起的边儿。

这些钱上面都有字,有的是国名,有的是产地名。

还有一种是楚国的铜质货币,样子最为奇特,这就是蚁鼻钱。

这种钱的体积非常小,只有西瓜子或者衬衫纽扣那么大。样子呢,实际上就是微型的铜贝币。

为什么人家的铜钱样子都变了,楚国的单单不变?这是因为,楚国离海南近,贝币来得容易,还在广泛通行,因此铜币必须做成贝的样子,才有权威性。不过楚国的造币部门也很聪明,把铜币造得小小的,节省成本啊!

这种小钱,上面也有字,是阴文,也就是凹进去的字。花里胡哨的,像人脸,因此俗称“鬼脸钱”。

另外,其中有一种上面写着篆文“各六朱”,写得像个蚂蚁,又像人脸上两个大鼻孔,因此称为“蚁鼻钱”。

那时候楚国的疆域非常大,最大时占有现在的川、鄂、湘、赣、皖、苏、浙、豫、陕、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几乎是半个中国了。所以它的蚁鼻钱发行得就多,分布得也广,今天还能经常从地下挖到。

楚国真是个浪漫之国,不单是《楚辞》写得好,连钱币也做得这么漂亮。所以我老早就有个想法:楚国没有统一华夏,那是华夏民族的一大遗憾啊!

“黄金时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一部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把东周之初到秦灭六国的500年,写得波澜壮阔。

春秋战国时代,也确实如他所写,群雄辈出,思想活跃,人性和人的能量充分释放,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如果说,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黄金时代”,那春秋战国就是咱们的“黄金时代”。

而且黄金这种贵金属,作为货币登场,也是在这个时代。

——名副其实,怎么论都是!

在春秋晚期,最早用黄金铸币的,就是浪漫的楚国人。

楚国是南方大国,从西周时候算起,到它被秦国灭亡,一共雄踞南方800年。它的影响到现在也没消失,起码咱们现在还有个民族节日,就是发源于楚国的——纪念屈原的端午节。

楚国地大物博,盛产黄金,所以由它来开创“黄金时代”,是理所当然的。

楚国的金币成色相当足,为93%到99%。形状有的是金饼,有的是一整块金板,可以切割,估计就跟巧克力似的,用一块就掰下来一块。

金币上一般都有方形印记,写的是“郢爰”两个字。郢(yǐng)是楚国的国都(今湖北江陵);“爰(yuán)”是重量单位。因此,现代金融学界就把这种金币叫“楚爰金”。

在《战国策》里,曾多次提到过黄金,说是“多少多少金”,或者“多少多少斤”,这两个概念是一样的,都是指一斤黄金(有时也指黄铜,读古书时要仔细分辨)。不过古时候一斤没现在多,大概有五两的样子吧。

楚国的黄金矿藏很多,不亚于现在山西的煤藏量,一直就没挖完。在楚国亡国1100多年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被贬到楚国旧地的朗州(今湖南常德),还能看见有淘金女在忙活。他写的诗句“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写的就是淘金。

不光是那时候,就是现在,也还有剩下的金子。在湖北宜城有个“散金坡”,一下暴雨,土坡上就能捡到金屑。据说这里原来就是楚国制造“爰金”的作坊。

看来到了春秋战国,金子就比“宝贝”更牛了,后来凡是好时代都叫“黄金时代”。

不过要注意的是,金属货币特别是黄金,虽然流通的历史远比贝币流通的时间长,但是贝币流通时,正是汉字形成期,因此汉字里带“贝”字偏旁的,大多都跟“财产”“财经”有关,而带“金”字旁的,多数只跟冶炼、武器和金属有关,跟财产反而没多大关系。

这就叫文化传承,不管你再怎么拜金,也不能把文字都改了!

至于在全球范围内,究竟是哪个国家最先铸造金币的呢?

一般公认是小亚细亚的吕底亚国(前1200—前546)。这个古国早就灭亡了,要不是咱们太爱黄金了,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听说它。它位于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就在爱琴海边上。

吕底亚国是一个富国,首都萨第斯宏伟壮观,富得流油,堪称远古“第一牛”都城。这个古国大约在公元前660年开始铸金币,可是咱们的楚国,大概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铸金币的。因此谁是“金币老大”?还不一定呢。

这,有待大伙去考察吧。

秦始皇究竟是谁的代表

说到这里,不知各位发现一个问题没有,春秋战国时代,钱币的形制“百花齐放”固然是好,符合自由精神,但是,这里面隐含着一个极大的不便,就是币制太复杂了。

你们看,光是铜币,就有四大类,有的两三种在同一个地区平行使用,互相间就要有个兑换率。

不同国家的的钱币,也不能自由流通,又要兑换。

这时候除唱主角的铜币之外,同时流通的,还有珍珠、玉器、贝币、金币、银饼、锡块,它们和铜币之间,都要有严格的兑换率。

战国时期,甚至还出现了少量银币。在河南省扶沟县的古城村,就发现过18枚银质的布币。虽然出土银币的案例极少,但说明那时候已有银币。

布匹也作为实物货币流通过,诗经《卫风·氓》里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说的就是拿布匹去买东西。而且各国的布匹多宽多长为一匹,都不统一。

这样一套复杂的兑换率体系,恐怕仅仅长一个脑袋都记不住!

那时候的国君,甚至也有在货币兑换上做文章的。魏国著名的改革家君主魏惠王,在首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以后,就发行了一套特殊的“外贸币”,比国内发行的铜币分量要轻,专门用于“国际贸易”和边境贸易。

这种特殊的外贸货币,不仅重量比面值要轻,而且含铜量也低。

大梁那时候是商业中心,商誉很好,不怕各国商人不来做贸易。魏国在进口商品时用外贸币支付,货币成色不足,就等于压低了人家的价格,占了人家的便宜。

这样混乱的货币状况,再加上关税壁垒、战争频繁,那时候做国际贸易的商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赔个底朝天!

历史证明,凡是经济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要有政治上的代表人物出面来解决。

最后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政治人物,就是秦始皇。

“秦王扫六合”,现在一般都把他的动机解释为代表“地主阶级”,想建立大一统帝国,以促进生产力。其实,他不消灭六国,“地主阶级”也照样从事农业生产,而最急于打破诸侯分割局面的,莫不如说是商人阶层。

早在春秋时期,商人就已经很有政治影响力了。《左传》上说,晋国的商人“能用金玉装饰车辆,衣服上有好看的花纹,能向诸侯行贿”——官商勾结,早已有之!

越国的范蠡在弃官经商之后,“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乖乖,三次赚到了一千斤金子!当时人都尊称他为“陶朱公”,后人更把他尊为商人的祖师爷——这是商界的孔子。

孔子的弟子子贡,往来于齐鲁之间经商,所到之处,国君都和他行平起平坐之礼——可见那里有钱就是大爷。

那时候的群众,也就是所谓的“小人”,经商的更是遍地都是,连孔子都肯定了他们脑袋瓜聪明,说“小人喻于利”。

这里的“喻”,是通晓之意,他是说:“人民群众真懂得赚钱哪!”到后来,不知怎么的,人们竟把它理解成一句贬义的话了。

这样大的一股群众力量在推动,500年间水滴石穿,最后终于接近了目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谁来统一只是历史选择的问题。

请问,是谁把秦始皇的父亲公子异人护送回秦国去登王位的?是谁辅佐年幼的秦始皇坐稳了国君宝座的?是谁在秦始皇扫灭六国过程中出了大力的?是大商人吕不韦!

——这是偶然的吗?

幽云疑案曹操多阳谋郭论明朝大历史南明史(全二册)我真不想出生啊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0这是一本你最想看的娱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