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曹操多阳谋 > 第三章 站队入仕

第三章 站队入仕(1/1)

失败,也可以是一种成功

斩首行动瞄准的目标,是连司隶校尉李膺都动不了的汉末头号大宦官张让。

张让炙手可热,又是天下士林人人得而诛之的权宦。他深居内宫,日常出入都采取了最高的安保等级。要想刺杀他,谈何容易?

但是曹操不怕。

曹操一来年少轻狂,初生牛犊不怕虎;二来仗着自己实力高强,艺高人胆大。《三国志》注引晋朝人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这次暗杀活动,使用的武器是手戟。这是一种近身格斗的武器,前面有个刺尖,旁边有个突出来的刃,既可以用刺尖刺人,也可以用刃斫人,杀伤力很强,而且属于短兵器,单手可以抓握,小巧轻便,方便携带。

曹操打探到,张让最近将会出宫一趟,在宫外的张府居住一段时间。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携带着手戟,神不知鬼不觉地跃上张宅的围墙,穿过屋脊,潜伏于张让的卧室门前,寻找机会下手。

张让并不会武功。但他与一切德不配位的大权在握者一样,特别怕死,而且有过多次被刺杀的经历,十分警觉。这天晚上,他突然感觉不对,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虽然没有任何动静和异常的迹象,但张让仍感到心中一阵惊悸。宁可惊扰保镖、虚惊一场,也不能白送性命。张让用尖尖的嗓子,放声叫道:“有刺客!”

张让一喊,家中的护院、保镖蜂拥而出,乱哄哄地捉拿刺客。曹操一看情况不妙,此次斩首行动必然失败。没关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保命要紧。想到此处,曹操挥舞手戟,杀开一条血路,来到庭院之中,施展轻功,一纵身翻越围墙,飘然而去,安全逃离。唐朝诗人李白《侠客行》有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曹操这一次刺杀张让,虽然没能“十步杀一人”,令张让血溅当场,但是做到了“千里不留行”,毫发未伤,全身而退。这也正是他武艺高强的一个体现。

到此为止,似乎可以说:上书皇帝和刺杀张让,这两次行动全都失败了。上书皇帝,灵帝不能用,失败;刺杀张让呢,张府一日游,虽然活着回来了,但是刺杀目标张让也安然无恙,失败。

但战术的失败,未必不是战略的成功。换一个角度,这两次行动都达到了曹操既定的目标,都成功了。在曹操看来,这两次行动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无论是为党锢之祸平反,还是刺杀张让,这两件事情本身并非目的,只是手段而已。曹操真正的目的在于:

第一,自我炒作,吸引社会舆论的关注,得到士林的认可。

第二,表明立场,我曹操虽然是宦官的孙子,但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绝对不会和宦官同流合污;恰恰相反,我还要杀死宦官头子,与宦官集团划清界限,彻底决裂。

事实表明,曹操的目的都达到了。他成功了。

通缉犯和绑架终结者

曹操自己给自己打的这两个广告,果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很多以前对曹操不屑的明星,现在主动跑过来给他做代言了。

第一个明星,是名士何颙。何颙是党锢之祸中的一个党人,是宦官黑名单上的通缉要犯,也是太学生心中的偶像。此外,他还是袁绍那个游侠组织的核心成员。何颙对曹操的评价是:“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后汉书·何颙传》)大汉王朝要灭亡了,我们这些党人曾经做过努力,试图去挽救它,结果归于失败,大汉王朝还是不可挽回地走向灭亡。那么将来谁能够安定天下呢?你曹操就是不二人选。从后面事态的发展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预言。

第二个明星来头就更大了,太尉桥玄。关于桥玄,有一件逸事。

桥玄堪称是东汉时期的绑架犯罪终结者。他的小儿子,十岁时被三个绑匪绑架了,要桥玄拿钱赎人。因为桥玄是高官,这件事情闹得很大,司隶校尉、河南尹、洛阳令带人把犯罪分子团团包围。可是对方手上有人质——桥家的小公子,吏卒都不敢轻举妄动,只好远远地喊话:“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请放下武器,立刻投降!”

桥玄毅然道:“怎么能因为是我儿子就放纵犯罪呢?”他催促解救人员立刻进攻绑匪:“不要管我儿子的生死安危,先打死绑匪再说。”一场混战下来,结果可想而知:三个绑匪都被绳之以法,而桥玄的儿子也被当场撕票。桥玄强忍丧子之痛,上书天子,请求修改法律:

第一,今后再有犯绑架罪的,一律不允许拿钱赎人;第二,今后再有犯绑架罪的,一律不允许考虑人质的安全,以惩治犯罪、消灭罪犯为第一要务。据说这条法律通过以后,再也没有谁敢冒着生命危险从事这一无利可图的高风险犯罪了。绑架,这样一种令执法者无比头痛的犯罪形式,也就在东汉王朝彻底地销声匿迹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桥玄此人手段狠辣、行事坚毅果敢,思想倾向具有浓厚的法家色彩。二人结识之时,此公已经六十多岁了,曹操才十几岁。但是桥玄对同样具有法家色彩的曹操非常欣赏,两个人一见如故,结成忘年之交。

桥玄预见到天下即将大乱,而曹操肯定是平定天下的那个人,就把儿女后事托付给曹操,并说:“将来我年老死了以后,麻烦你代为照顾我的小孩。”

这句话不一定是认真的遗嘱,可能是表示器重的客套话,曹操后来是否真的承担了桥氏儿女的抚养之责也未可知。不过,《三国演义》根据这句话,演绎出了这么一段剧情:

乔玄有两个女儿——大乔、小乔,这两个人都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汉末战乱,大乔、小乔流落江东,后来分别许配给了孙策和周瑜。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就是为了完成乔玄的遗愿:我要亲手帮你照顾这两个女儿,我要“铜雀春深锁二乔”,绝对不能让她们两个被孙策和周瑜糟践!这当然只是家的艺术虚构,并不符合历史事实。首先,历史上无论大桥、小桥还是桥玄,都姓“桥”而非“乔”。其次,历史上大桥、小桥的父亲桥公究竟叫什么名字,史书并无记载,但多半不是桥玄。桥玄死于184年,享年七十五岁。以常理揣测,他的女儿至少应有二十多岁。等十五年后孙策占领江东时,早已经是半老徐娘,不应该再有“国色”之称。自从《三国演义》虚构、清人沈钦韩《后汉书疏证》又将桥公坐实为桥玄以来,这个说法流传颇广,故稍做辨析如上。

能臣和奸雄

为什么何颙和桥玄都会给曹操这么高的评价呢?我想,是因为他们在曹操的身上看到了两项非常可贵的品质。而这两项可贵品质,在当时一般的儒家士大夫和那些太学生身上,是很难看到的。

第一,实干精神。太学生们虽然嘴皮子厉害,说起来夸夸其谈,动辄以天下为己任,以扫除天下、澄清宇内自诩,但是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魄力。而曹操恰恰相反。曹操不是理论派,他是实干派。他这个人能文能武,拿起刀子就敢去杀人,这是太学生比不上的。就在太学生都在想着怎么给东汉王朝挑毛病,怎么提出问题的时候,曹操已超前一步,他想的,是怎么解决问题,而且已付诸行动。

第二,谋略。太学生们虽然道德品质无可挑剔,但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他们显得很傻很天真。与工于权术的宦官稍一过招,就纷纷败下阵来。而曹操从小熟读法家、兵家的著作,将权谋法术掌握得炉火纯青;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军事艺术,都是高手中的高手。所以桥玄和何颙才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认定他就是将来平定天下的那个人。

不仅如此,桥玄还给曹操推荐了第三位重量级的明星。桥玄说:你要想真正出名,光找我还不行。我一个糟老头子,说话不管用。我推荐你去见一个人,这个人讲的话,一句顶一万句。你如果能够得到他的一句好评,那你的名声一下就上去了。

这个人是谁呢?许劭。前文讲过,许劭主持的“月旦评”,名闻天下。以前,曹操既不够格入许劭的法眼,也没有这个底气上“月旦评”。现在,曹操拿到了桥玄的推荐信,底气十足。他几次三番“卑辞厚礼”来找许劭。卑辞,就是说好听的话,拍马屁;厚礼,就是准备了非常丰厚的礼物。曹操试图通过言辞贿赂和实物贿赂,双管齐下,拿下许劭。

谁曾料到,许劭此人作风正派,根本不吃曹操这一套。不仅如此,他还“鄙其人而不肯对”,看不起曹操的为人,不肯给他评价:“你给我送这些东西,你把我许某人当成什么人了?不要说好评了,就算一句差评我都懒得给你。”许劭之所以如此,既是段位在那里,确实瞧不上曹操这种不入流的小角色,也是因为曹操出身宦官之家,清流、浊流势不两立。

曹操被拒绝以后,他骨子里那种叛逆的游侠精神和强硬的法家手段立马就被激活了。好你个许劭,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我就先礼后兵!

根据史书的记载,曹操“伺隙胁劭”,也就是逮到个机会,对许劭进行威胁。具体是怎么威胁的呢?史书没有提供细节。根据曹操的性格和他早年间的游侠经历,很有可能是一种暴力威胁:你给不给我好评?你不给我好评,我很难保证你本人和你家人的人身安全。

许劭被逼无奈,只好送了曹操一句话。这句话,根据《三国志》注引孙盛《异同杂语》的记载,是这样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你这个人啊,是太平盛世的能臣,是乱世的奸雄。

据说曹操听到这句话以后,非常得意,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这句话在《后汉书》中,有另一个版本:“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很多学者认为《后汉书》这个版本是原版,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我认为《三国志》注引《异同杂语》的才是原版,理由有三。

第一,《异同杂语》是晋朝的书,成书在先;《后汉书》是南朝的书,成书在后。在没有其他佐证的情况下,先优于后。

第二,许劭这个人,是非常有骨气的,威武不能屈。虽然他受到曹操的暴力威胁,被逼无奈地给了他一个评价,但是这句评论,也应该是实事求是的,不可能纯拍曹操的马屁。当时天下已有乱世将临的征兆了,许劭如果说曹操是“乱世之英雄”,那就变成拍马屁了;许劭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有褒有贬,比较符合事实,比较客观。

第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更符合曹操的思想倾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把东汉时期的精英阶层分为三类:

第一类,儒家内部的儒家。这种人,太平盛世治国平天下,乱世时即使颠沛流离,也能弦歌不辍,不改儒家之本色。

第二类,儒家内部的道家。这种人,太平盛世兼济天下,乱世来临独善其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以一种相对消极的姿态,应付乱世。

第三类,儒家内部的法家。曹操就是这一类的典型。这种人在太平盛世,呈现出儒家的面貌,是治世之能臣;一旦天下大乱,就会露出法家的面目,成为乱世之奸雄。这才是曹操思想倾向的本质所在。

不管怎么说,曹操先后得到了何颙、桥玄、许劭三位重量级明星的代言,知名度一下子就提上去了。他轻而易举地从三万太学生中脱颖而出,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孝廉和权势

曹操二十岁太学毕业以后,立刻就被地方上推举为孝廉。所谓孝廉,顾名思义,就是指非常孝顺父母的儿子,非常廉洁的政府公务人员,孝子廉吏是也。孝廉是一种荣誉性的资格,也是汉朝选举制度常设的名目之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取得孝廉资格的人,在仕途上前途无量。从此往后四十多年,曹操一步一个脚印,在官场之上不断奋进,创造了很多奇迹。

比如,汉朝的丞相这个官职废除已久。为了曹操,汉室破例封他为丞相。又比如,汉朝有项规矩,非刘姓不王,一个人如果不是汉室宗亲,就算立下天大的功劳,也没有资格做诸侯王。为了曹操,汉室破例封他为魏王。可以说,曹操在仕途上能够取得这么多辉煌和荣耀,起点就是孝廉。被推举为孝廉,是曹操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但是如果仔细地考察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从东汉王朝的制度来讲,曹操被推举为孝廉这件事情,是违法的。

举孝廉这项制度,由董仲舒首先提议,汉武帝首先采纳,在汉朝实行了好几百年。无论你是平头老百姓,还是基层公务员,只要你孝顺父母、品行端正,从理论上讲,就都有机会被选为孝廉。但是实际上,孝廉的名额非常少。现代人考公务员,录取比例百里挑一,就觉得竞争非常激烈了;那孝廉的选拔比例是多少呢?大概是二十万比一。到了东汉的时候,又设置了一道年龄上的门槛:必须年满四十岁,才有资格成为孝廉的候选人。“四十岁”这个年龄,不是随意设置的。《论语》有云:“四十不惑。”一个人差不多到了四十岁以后,就不大会犯糊涂了。

但这样一项举孝廉的制度,到了东汉末年,已经完全被破坏了。

晋人葛洪的《抱朴子》,记录了东汉末年的一首儿歌:“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秀才与孝廉,是汉代察举的两个重要名目。秀才,偏重考察学识;孝廉,偏重考察道德。这首儿歌的意思是:推举上来的秀才,大字不识一个,文盲;推举上来的孝廉,把自己的老爹赶出家门,逆子。

举个例子。汉末青州境内,出了一个著名的“孝子”,名叫赵宣。此人的孝顺之名可谓轰动天下。根据汉朝的规定,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但实际上,民间守丧常常偷工减料,能够守满三年之丧,已经称得上是孝子了。而这位孝子赵宣,为他的父母守了多少年丧呢?二十多年。这还不算什么。一般人服丧,是在父母的坟墓附近盖一个小茅屋,在这座茅屋之中守丧。而赵宣在哪儿守丧呢?坟墓里。父母的坟墓之中有墓道,他就在这暗无天日的墓道里面长年居住,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很少冒出地面。

这种事情,不管放在哪朝哪代,那都得上新闻的头版头条。所以赵宣的名气非常大,各级政府给他送来的荣誉称号不计其数。郡县将这个人作为先进人物,推举到州里,请求表彰。当时的青州刺史,刚好就是那位名列“三君”、志在扫除天下的陈蕃。陈蕃经过调查,发现赵宣在服丧的二十多年间,在墓道之中寻欢作乐,前后生了五个小孩,这才戳穿了这个“孝子”的假面具。

举孝廉的初衷,本是表彰道德高尚的君子。发展到末流,竟然培育出赵宣这种制度的怪胎。何以如此呢?

第一,以利益驱动道德,这是举孝廉的内在矛盾。举孝廉的本意,是奖励有道德之人。但是发展既久,人们为了能被举为孝廉,拼命表现自己的道德。为了利益而道德,这在儒家看来,并非道德的表现,这叫“义利之辨”。

第二,道德品质无从量化,这是举孝廉的操作缺陷。举孝廉,主要考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偏偏是没有办法量化的,是可以装出来的。人的道德,只应当恪守底线,而不宜苛求卓越。要从二十万人之中,挑出一个道德品质排名第一的人,这怎么选呢?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而当一项制度不具备可操作性的时候,它的可操作空间就很大了。

第三,道德竞赛将造就畸形的道德观念,脱离人之常情。要想在二十万人之中脱颖而出,必须出奇制胜,以奇奇怪怪、骇人听闻的“道德”行为博取眼球。赡养父母不算什么,必须埋儿孝母、卧冰求鲤、割股啖亲,乃至墓中守丧,才有炒作的价值。陈蕃怒叱赵宣时,曾经说:“圣人制定礼法,依据的是普通人的道德观,也就是常情常理。”而举孝廉往往造成恶性的道德表演竞赛,脱离人之常情。

因此,“举孝廉”这一鼓励道德的制度,反而会造成不道德的后果。

以曹操为例。第一,法律明文规定,必须年满四十岁才可以被选为孝廉。曹操才二十岁,凭什么被选为孝廉?第二,法律明文规定,孝廉最起码的条件,得孝顺父母、品行端正。根据现有的史料,没有哪一条能证明曹操小时候孝顺他的父母;反而有多份证据表明,曹操小时候最喜欢欺骗他的老爸。

曹操这样一个人,能被违法推举为孝廉,一方面,何颙、桥玄、许劭这些名士的推荐,肯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认为更关键的,应该是曹操的家族势力在起作用。

曹操家族是一个官宦之家,是一个宦官之家,在沛国谯县地方拥有很大的势力。现在曹家的大少爷,太学毕业要出来找工作,这对地方官而言,是一个巴结曹家的大好机会,当然不肯放过。所以这二十万分之一的机会不给别人,偏偏给了曹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曹操被幸运女神撞了一下腰;可实际上,仍是金钱与权力运作的结果。

讲到这里,可以做一个总结。汉朝的旧体制其实已经非常腐败了,而曹操,既是旧体制的受益者,也是旧体制的受害者。

一方面,曹操利用当时喜欢评论人物的风气,为自己攒够了名声,还通过开后门、拉关系,成为孝廉;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曹操本身明明有着出类拔萃的能力,却不能够通过公平竞争,堂堂正正获得社会的认可,而只能够通过这种歪门邪道,挤进公务员的行列。如果一个社会中,连真正的人才都要通过歪门邪道,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这个社会肯定是出问题了。

这其实不仅是曹操一个人的遭遇。历史上很多人都会面临同样的两难困境。人们会抱怨,社会为何如此不公平,为什么这么多潜规则;而抱怨过后,却往往会选择适应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去适应既定的游戏规则。适应以后,也就在这套规则体系之中如鱼得水,成为一个既得利益者了。既然媳妇熬成了婆,那就赶紧折磨新来的媳妇,利用这套潜规则去获取私利,去刁难他人。

那么,曹操呢?曹操的选择非常独特。正因为曹操深受其利,从旧体制之中捞到了很多好处,所以他才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旧体制的弊端所在。这样一种深刻的认识,在他今后成长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发酵、不断成熟,为他将来进行全面改革埋下伏笔。

我觉得,从这里正可以体会到曹操的真正过人之处,体会到他最后成功的原因。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曹操才二十岁,相较于汉朝的制度规定,提前二十年成了孝廉。同一年,他也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官职——洛阳北部尉,也就是京城洛阳北部地区的治安长官。就在曹操踌躇满志,准备开始仕途生涯之时,一个来头很大的人物在曹操的辖区公然触犯法律,给他带来了官场之路上的第一个考验。

郭论明朝大历史南明史(全二册)我真不想出生啊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0这是一本你最想看的娱乐文史记故事论语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