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捡史│ 古代最幸福的男人,韦小宝都羡慕他(1/1)
寒秀斋深远黛楼,十年酣卧此芳游。媚行烟视花难想,艳坐香熏月亦愁。朱雀销魂迷岁祀,青溪绝代尽荒丘。名嬴薄幸忘前梦,何处从君说起头。
其实我每次写《郭论》的时候,都觉得很犹豫,也不知道该给大家写什么才好,关键就是觉得各位读者能力太强,我心里没个底。我自己心里也明白,我幼儿失学,没怎么念过书,也没文凭,大家可能会说,凭什么郭德纲敢跟人家去“论”?“论”字我不敢当,只是想借这个小平台,跟各位聊个天。既然是聊天,那就可对可错,写的时候我也不能保证每一句话都对。
这两天我和人聊天的时候,一直在想该写点儿什么东西。思来想去就写了明清时期的一些小典故,这些典故涉及三个说法,就是“从龙入关”“引龙入关”和“富龙入关”。因为清朝是满族入主打下来的江山,而且我个人也觉得这仨词挺好玩儿的。这里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到现在咱们还经常使用“关里关外”的说法,所谓的“关外”,指的就是山海关以外的东北三省,关里就指河北省和天津等地,这都属于关里的范围。这个“龙”又是什么意思呢?过去封建社会都把皇上称为龙,比如“从龙入关”,这龙指的就是顺治皇帝。那会儿的八旗子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从龙入关的。
八旗是清朝的部队编制,满族人之所以能够打入中原,得到大汉江山,靠的就是八旗子弟兵,八旗的创立者是清朝的创业祖师努尔哈赤。八旗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和镶红旗。在皇太极的那会儿,正黄、镶黄和正蓝这三旗是专属于皇帝的,叫上三旗。其他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和镶蓝这五旗属于下五旗,就是由亲王贝勒这些人统领。到了顺治时期,由于多尔衮掌权,他就让自己统领的正白旗取代了正蓝旗,把正白旗抬入了上三旗。
“引龙入关”这个词说的是吴三桂的故事。李自成打进北京城之后,吴三桂本来是要投靠李自成的,但由于陈圆圆被李自成霸占,吴三桂冲冠一怒,为了红颜掉转马头投奔了清军,把清兵引入关内,这就是“引龙入关”。当然这件事儿也是众说纷纭,民间流传着各种说法。但如果没有吴三桂,大清是否能入主中原,还真是不好说。所以后来为了感念吴三桂的功劳,清朝定鼎中原之后,封他为平西王,独占云南等地,直到后来康熙削藩的时候,吴三桂再一次冲冠一怒,反叛朝廷了。也有说他是反清复明,当然最后失败了。
第三个“富龙入关”说的是多尔衮。多尔衮可以说是为了大清的江山,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立下了汗马之功。要是没有他的话,大清能不能入主中原,都不好说。虽然说多尔衮不是皇帝,但他几乎可以算是皇帝他爹了,因为连孝庄太后都下嫁于他。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反正顺治皇帝那会儿确实挺压抑的。我们小时候学相声的时候,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多尔衮带着6岁的顺治皇帝福临进北京的时候,走到京郊有个叫青龙桥的地方,马路边上坐着一个算命的老头儿,这老头儿是一个盲人。这算卦老头儿坐着的卦摊上,挂着一副对联,多尔衮过来一看,对联上写着:眼瞎能明古往今来事,手残善断痴男怨女情。
多尔衮想,既然遇见了算卦的,那顺便就算上一卦吧。于是他就问算卦的盲人:“关外的军队快打过来了,清朝到底能坐天下吗?”这个盲人连呗儿都没打,就说:“能。”多尔衮又问:“能坐多久呢?”盲人就回答:“嘿,我这么跟您说吧,‘得之于摄政王,失之于摄政王,得之于孤儿寡母,失之于孤儿寡母’。”这里的“得之者摄政王”指的就是多尔衮,这里的“孤儿寡母”指的就是孝庄和她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失之者摄政王”就说的是后来的宣统皇帝溥仪的父亲载沣,这第二个“孤儿寡母”就是指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溥仪。
这是我们当年学相声的时候的一种说法,当然,谁也不敢保证这是否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这只是当时流传的一个故事,大家“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类似这种传说还有很多,其中还包括顺治称帝的时候,有一蒙古的高僧前来祝贺,顺治就让他给算算大清朝的国运。这蒙古高僧算了之后就说:“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十帝在位”还是很准的,大家可以计算一下,整个大清朝正好是十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而“九帝囚”指的是光绪被囚禁在瀛台。“还有一帝在幽州”,这一帝指的是宣统在幽州的北边当满洲国的皇帝。说句实话,如果这句话真的是高僧算出来的,那他就不只是个算命的,简直可以称为活神仙。
反正不管是说相声的也好,说书的也好,这些年我们也接触了很多明朝和清朝时期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聊上好半天,因为这些事儿实在太好玩儿了。所以说,我有点儿工夫的时候也愿意看看书。那么今儿个,咱们就可以写一写明末清初的文臣武将,或者说叫民间逸事也可以。各位读者看我写的文章的时候,发现哪里我写得不对的,千万记得要给我提意见。
我今天特别想写的这个人,他的名字叫冒辟疆,又叫冒襄。很多人都知道冒辟疆是个大文人,他家住在南直隶。过去分为南直隶北直隶,冒辟疆就是南直隶的扬州府泰州如皋市的人,他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家里边的人都是做官的,也算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后。冒辟疆从小就跟着他爷爷在外做官,也在爷爷的任所读书,他14岁就出了诗集,这得有多厉害!我们见过说相声的同行,有15岁还在尿炕的,看看人家,14岁就出书了。说起来,那会儿冒辟疆他们家也算是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可惜的是他一直怀才不遇。1627年至1642年期间,他一共参加了六次南京的乡试,每次都落第,连个举人都没捞着。你说他这么大的能耐,写这么些书,是多么不起的人物,所有人都认为他一定能成,结果去了六回都没考上,所以他心里觉得别扭。
当然那会儿社会的环境也不好,明朝从万历开始,可以说江河日下,尤其是太监专权,朝里边的文臣武将也都心不在焉。在这种状况之下,他怀才不遇或者落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后来冒辟疆就成立了一个复社。可能各位也听说过,冒辟疆经常跟张明弼他们在一块儿,而且他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等人来往都很密切,交情也都不错,人们管他们叫“四公子”。他们四人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一块儿喝酒聊天,就是结伴出游,又或者一起写诗抨击阉党,讨论国政,希望国家能够富强,反正就是一心想要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这么一个主儿。
冒辟疆这一辈子都在反清复明。我记得咱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还曾经夸过他,说他是明末四公子里面,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一个人。因为冒辟疆比较注重实际,清兵入关以后他就一直隐居山林,史书上说他“不事清朝,全节而终”。反正不管冒辟疆这个人其他方面如何,至少人家大节不亏,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了,除了他的大节之外,冒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感情丰富,他的婚姻爱情生活也是极具传奇色彩。哪位若是想要拍电影、电视剧,可以拍拍冒辟疆,为什么这么说呢?据说在历史文献中记载过的,冒辟疆的妻妾全部加起来得有十多位。咱们常说的秦淮八艳,他一人就占了俩,这不得了!而且那会儿的人结婚也早,不像现在,《婚姻法》规定二十几才能结婚。当年没有这样的规定,冒辟疆是19岁就成婚了,那会儿差不多是明朝的崇祯二年,他娶的这个媳妇家里也是做官的,是中书舍人苏文韩先生的三女儿,叫苏元芳,也有的资料记载说她叫苏元珍,这两种说法都有。人家苏元芳姑娘嫁给他的时候,还挺乐意的,冒辟疆这小伙子人长得漂亮,白白净净的,还是个大才子,那就嫁给他吧。冒辟疆把苏元芳娶回来之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苏元芳是湖北人,比冒辟疆还大两岁,是当年冒辟疆的爷爷在江西会昌县当县官的时候,跟当书记的苏文韩先生定的娃娃亲。
实际上,定亲的那会儿冒辟疆才3岁。因为当年爱好做娃娃亲,你觉得我们家孩子挺好,我也觉得你们家这姑娘也好,大人们觉得合适,就干脆让他俩结婚得了,也不管孩子们是否同意。但不管怎么说,冒辟疆后来和苏元芳正式结婚了。而且苏元芳能画画,现在还有她当年的画作留存于世,您上拍卖会上,或者网上搜一下,就会查到苏元芳画作的相关资料。在当年来说,男人三妻四妾是被允许的,也是很正常事情,于是冒辟疆的感情生活就正式开始了。除了他媳妇之外,他还有很多别的女人。冒辟疆结婚的时候是崇祯二年,转过年来就是崇祯三年(1630年),冒辟疆20岁了,这一年他到南京秦淮河畔的国子监参加乡试。
各位了解地理知识的读者应该知道,十里秦淮的这个南岸和贡院离得很近,而且名妓云集,是当时举子们最爱去的地儿。冒辟疆就是在这个地方,认识了一个特别有姿色的、漂亮到不行的一个女人。就是秦淮王家三胞胎里边的二妹妹,名字叫王节。当然人家有时候也叫她王节娘,因为那会儿女孩儿的名字后面都喜欢加个“娘”字,比如说杜十娘、李师娘,所以又管她叫王节娘。很多诗词里边都提到过,冒辟疆很爱王节娘。你想啊,为什么这家三胞胎里的三个姑娘,他选了二姑娘呢?我估计,他可能觉得大的太大,小的又太小,就老二最合适。当然,后来王节也没有嫁给他,而是嫁给了一个扬州人,那又是另一回事儿了,我们这儿就先一笔带过。
在跟王节交往的同时,冒辟疆还认识了秦淮河桃叶渡一个唱南曲的名妓,名叫李湘真。李湘真,字雪衣,在南曲里边称她为李十娘,据说皮肤特别白,人也乖巧,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会说话。因为秦淮八艳的版本也不一样,有一个版本的秦淮八艳里就有这位李湘真姑娘。据说冒辟疆在南京的时候,也就是当时的金陵,在李湘真这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称得上是冒辟疆的红颜知己。而且李湘真轻易不去见客人的,她不但很尊重自己,也很金贵,动不动就装病,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既不化妆也不捯饬。不过家里的老鸨子对她还挺好,就是很怜惜她,经常替她婉言谢客。哪怕是有钱、有身份的人来了,也都推托说:“对不起,姑娘不舒服,劳您改天再来。”但只要是冒辟疆来李湘真这里,她就会高高兴兴地迎接。从崇祯三年到南明的弘光元年,冒辟疆六次上金陵乡试,都到李湘真这里来过。资料上还说,冒辟疆跟李湘真学唱过昆腔。
崇祯十二年(1639年)乡试之前,当时的考官学使叫倪三兰,出了三十道诗文题,每个考生都得做,而且必须在进考场之前交稿。冒辟疆在南京特别忙,他白天应酬,晚上还得到十娘或者上李湘真这里来,但他每天打一个腹稿,一个月里竟然把三十篇文章都写完了,所有人都交口称赞,说他很厉害。一直到五十年之后,冒辟疆回忆自己这段时间的时候,还说“寒秀斋深远黛楼,十年酣卧此芳游。媚行烟视花难想,艳坐香熏月亦愁。朱雀销魂迷岁祀,青溪绝代尽荒丘。名嬴薄幸忘前梦,何处从君说起头”,可见这些日子对他来说,也是很值得怀念的。
除了李十娘之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也跟冒辟疆关系非常好,这个人就是陈圆圆。陈圆圆和董小宛都是秦淮八艳里的人物,冒辟疆一个人就独占了两个。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春天,冒辟疆途经苏州,有朋友跟他推荐说,我们这儿有一个叫陈圆圆的姑娘,貌美如花。听朋友这么一说,冒辟疆就去见了陈圆圆一面。他俩这一次面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只知道他俩见面的时候是春天,到了秋天他又一次去见陈圆圆,而这一回,冒辟疆是带着自己的母亲一起去的。再次见到陈圆圆的时候,冒辟疆就当面跟她说:“我想要娶你,你一定得嫁给我。”可是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出了点儿事儿,陈圆圆让人给买走了。是谁买走了陈圆圆呢?其中一个说法,说是田贵妃的哥哥田畹,还有一个说法,说是当朝国丈嘉定伯周奎买了她。后来崇祯皇帝没钱打仗的时候,要求文武百官和群众捐款的时候,表现最差劲的那个人就是周奎,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反正传说就是这俩人中的一人把陈圆圆买走了,准备把她送到京城献给崇祯帝。但是这事儿还没成功,陈圆圆就让当年的辽东总兵吴三桂纳为小妾。李自成进京之后,陈圆圆又让大将刘宗敏掠下,这才使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要是没有这事儿,可能最后冒辟疆就娶陈圆圆了。
陈圆圆是常州府武进县的人,也有人说她是苏州昆山人,反正各种各样的记载都有,孰真孰假就很难说了。陈圆圆到了晚年的时候,遁入空门,法名叫寂静,最后死在了云南。实际上陈圆圆并不叫陈圆圆,而是姓邢,就是和德云社说相声的邢文昭先生同姓,但他们两家到底有没有关系,就要另说了。反正邢家很穷,所以陈圆圆从小就被卖给了姓陈的一个戏班,这才改姓为陈,后来住在了秦淮。
说起来,冒辟疆和陈圆圆、董小宛之间的感情,其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因为他和她们两个人都没能在一起。说到冒辟疆的感情生活,最重要的当属他和董小宛的一段爱情故事。董小宛是苏州人,她出生在苏州一个董家的绣庄。我不知各位读者是否对绣活儿感兴趣。苏州的绣活儿就叫苏绣,北京的叫京绣,还有广州的潮绣,四川的蜀绣和广州的粤绣,每个地方的绣活儿风格都不一样。一直到现在,有时候我们唱戏,衣服上用的绣花还有京绣。但北京绣西装的时候也用苏绣。咱们唱戏穿着的蟒袍、龙袍是京绣,特点可能是大气庄重,苏州文人多,所以苏绣特别雅致细致,与京绣不大一样。总之,绣庄在苏州的生意很是兴隆,据说在当时,苏绣就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你别看做绣活儿的是手艺人,但是这门手艺接近于绘画艺术,所以苏绣也算是带些书香气息。董小宛的母亲姓白,她的姥爷是个秀才,念书的基因也传给了自己的女儿,后来女儿嫁到董家之后,生下了一个闺女,就是董小宛。董小宛的本名叫董白,号青莲。这姑娘长得十分好看,不仅模样水灵,其他哪儿也都很好,父母觉得这孩子一定得调教出来,得才德俱全才行。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董白13岁这年,家里边出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