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1/1)
白起和王翦是为秦灭六国建立过赫赫战功的两位将军。太史公一方面肯定他们的卓越功绩,而另一方面也尖锐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即白起“不能救患于应侯”而死于非命,王翦则“不能辅秦建德”乃至殃及后代。由此可见,司马迁赞同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但他反对虐民、暴政。
白起是郿邑人。他善于用兵,侍奉秦昭王。昭王十三年(前294),白起任左庶长,带兵攻打韩国的新城。第二年,白起又被封为左更,进攻韩、魏两国联军,斩敌二十四万,俘虏了他们的将领公孙喜,攻下五座城池,升为国尉。他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韩国安邑以东直到乾河的大片土地。第三年,白起再被封为大良造,击败魏国军队,夺取了大小六十一座城池。第四年,白起与客卿错进攻垣城,随即拿了下来。此后的第五年,白起攻打赵国,夺下了光狼城。这以后的第七年,白起攻打楚国,占领了鄢、邓等五座城池。第二年,再次进攻楚国,占领了楚国都城郢,焚烧了楚国先王的墓地,一直向东到达竟陵。楚王逃离郢都,向东奔逃迁都到陈。秦国便把郢地设为南郡。白起被封为武安君,他又攻取楚地,平定了巫、黔中两郡。昭王三十四年(前273),白起进攻魏国,拿下华阳,使芒卯败逃,并且俘获了赵、魏将领,斩敌十三万。当时,白起与赵国将领贾偃交战,把赵国两万士兵全部淹死在黄河里。昭王四十三年(前264),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夺取了五座城池,斩敌五万人。昭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打韩国的南阳太行道,将这条韩国对外联系的通道堵死了。
◆ 明·佚名·白起像
平原君赵胜对赵国死敌白起是这样描述的:“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下,瞳子白黑分明,视瞻不转。小头而锐下者,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见事明也。视瞻不转者,执志强也。可与持久,难与争锋。”
>
◆ 长平之战纪念馆
长平之战纪念馆位于山西高平市永录乡,这里是长平之战的古战场。1995年随着考古工作在这里的展开,终于揭开了长平之战的神秘面纱,出土的大量骨骸、箭簇、刀币等实物证明了长平之战的激烈与残酷。
昭王四十七年(前260),秦国派左庶长王龁攻打韩国,夺取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国在长平屯兵,准备接应上党的百姓。四月,王龁借此进攻赵国。赵国派廉颇统率军队,战事蔓延。秦军进行攻坚,步步逼近。廉颇坚守营垒,采取防御方式与秦军对峙,秦军屡次挑战,赵军坚守不出。秦国丞相应侯又派人到赵国用千金施行反间计,大肆宣扬说:“秦国最怕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担任将领而已,廉颇不难对付,他就快投降了。”赵王早已恼怒廉颇军队的大量伤亡,屡次战败,却又坚守营垒不敢出战,再加上听到许多反间谣言,信以为真,于是就派赵括取代廉颇,率兵攻击秦军。秦国得知,就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担任上将军,让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下命令:军队中有敢泄露最高指挥官是白起的,格杀勿论。赵括一上任,就发兵攻击秦军。秦军假装战败而逃,同时布置了两支突袭队进逼赵军。赵军乘胜追击,直追到秦军营垒。但是秦军营垒十分坚固,久久不能攻入,而秦军的一支两万五千人的突袭部队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由五千骑兵组成的快速部队楔入赵军的营垒之间,断绝了他们的联系,将赵军分割成两个孤立的部分,运粮通道也被堵死。这时,秦军派出轻装精兵攻击赵军,赵军交战失利,就构筑壁垒,顽强防守,等待援兵前来救援。
到了九月,赵国士兵已经断绝口粮四十六天了,士兵们暗中互相残杀,以人肉充饥。困顿已极的赵军扑向秦军营垒,发动攻击,打算突围而逃。结果秦军将赵括射死了。赵括的军队大败,四十万士兵向武安君投降。武安君谋划道:“先前秦军拿下上党,上党的百姓不甘心做秦国的臣民而归附赵国。赵国士兵变化无常,如果不把他们全部杀掉,恐怕要出乱子。”于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了,只将年纪尚小的二百四十多名士兵放回赵国。此战前后斩首擒杀赵兵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
◆ 战国·佩剑人擎铜灯
这种造型的青铜灯在战国时期很流行,尤其是赵国,河北省曾出土多件这样的灯。这件收藏于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的铜灯,造型采取了佩剑武士形象,人物刻画细腻,是战国时期赵国尚武精神的真实写照。
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十月,秦军再次将上党郡平定。韩、赵两国十分害怕,就派苏代到秦国,献上丰厚的礼物劝说丞相应侯道:“如果赵国灭亡,秦王就要君临天下了。武安君为秦国攻占夺取了七十多座城池,南边平定了楚国的鄢、郢及汉中地区,北边俘获了赵括的四十万大军,即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召公和吕望的功劳也超不过这个了。如果赵国灭亡,秦王君临天下,那么武安君位居三公是毫无疑问的,您能屈居他的下位吗?如果把赵国灭掉,它的北边土地将落入燕国,东边土地将并入齐国,南边土地将归入韩国和魏国,那么您能得到的百姓就没有多少了。所以,不如趁着韩国、赵国惊恐之机让他们割让土地,不要再让武安君建功立业了。”
正月,双方停止交战。武安君得知停战消息,自然有想法,从此与应侯互相没有好感。
这一年九月,秦国再次派出军队,命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邯郸。当时武安君有病,不能出征。王陵进攻邯郸,但战绩寥寥,进展不大,还损失了五个军营。武安君病好了,秦王打算派武安君代替王陵统率军队。武安君说道:“邯郸确实很难攻下,而且诸侯国的救兵天天都有到达的,他们对秦国的怨恨已积存很久了。现在秦国虽然将长平的赵军消灭了,可是阵亡的秦军也超过了一半,国内兵力空虚。远行千里越过山河去攻打别人的都城,赵军在城里应战,诸侯军在城外攻击,里应外合,内外夹击,秦军战败是必定无疑的。这个仗不能打。”秦王亲自下令,武安君不肯赴任;于是就派应侯去请他,但武安君始终推辞不肯受命,从此称病不起。
秦王只好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于八、九月围攻邯郸,没能攻下来,秦军损失惨重。武安君在背地里说:“秦王不听我的意见,看看现在怎么样了!”秦王听说后,大怒,强令武安君赴任,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应侯又请他,仍是辞不赴任。于是秦王就免去武安君的官爵,将他降为士兵,让他离开咸阳迁到阴密。但因武安君有病,未能成行。过了三个月,诸侯联军攻击秦军更加紧迫,秦军屡次战败,报告战败的使者天天都来。秦王就派人驱逐白起,不让他留在咸阳城里。武安君上路后,走出咸阳西门十里路,到了杜邮。秦昭王与应侯及群臣议论说:“白起迁出咸阳,他流露出的样子还不满意,不服气,有怨言。”秦王就派使者赐给他一把剑,让他自杀。武安君拿着剑就要自杀时,叹息道:“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地步?”过了一会儿,他又自言自语地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投降的几十万士兵,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随即自杀。武安君死而无罪,秦国人都同情他,所以无论城乡都祭祀他。
◆ 战国·建鼓座
建鼓是一种贯柱大鼓。此器是最早的建鼓实物,也是现今所见最精美的一件先秦建鼓座,出土时仅存鼓腔、贯柱和鼓座。铜座由十六条大龙和数十条攀附其身的小龙纠结穿绕而成。龙身镶嵌绿松石。全器用了圆雕、浮雕、阴雕技法和分铸、铜焊等工艺。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爱好军事,后来侍奉秦始皇。始皇十一年(前236),王翦带兵攻打赵国的阏与,大胜,还一连拿下九座城邑。始皇十八年(前 229),王翦率军攻打赵国,一年多就攻取了赵国,赵王投降,赵国各地全部被平定,设置为郡。第二年,燕国派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国。燕王喜逃往辽东,王翦平定了燕国都城蓟,胜利而归。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贲攻打楚国,楚兵战败;掉过头来再进攻魏国,魏王投降,于是平定了魏国各地。
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屡次将楚军打败。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神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说:“我打算攻打楚国,将军估计调用多少士兵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答道:“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秦王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老家养老。结果楚军大败李信军队,使秦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向王翦道歉并请求他出战。王翦说:“如果大王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为他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秦始皇赐予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吧,何必担忧家里的日子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秦王性情暴虐且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全部特地委托给我,我不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以此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却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 明·佚名·王翦像
王翦终于代替了李信进攻楚国。王翦抵达战场后,构建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他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并亲自与士兵们在一起吃喝。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于是楚军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强健善战的兵力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时,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与李信攻陷、平定了燕国和齐国各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王将军和蒙将军的功劳最多,名扬后世。
秦二世的时候,陈胜起义反秦,二世派王翦的孙子王离攻打赵国,把赵歇和张耳围困在钜鹿。不久,项羽救援赵国,俘虏了王离,王离的军队投降了诸侯军。
◆ 秦·铜错金“王命”虎节
论 赞
太史公说: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与敌人交战时随机应变,计谋层出不穷,名震天下,然而却对应侯给他制造的祸患无计可施。王翦作为秦国大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在当时不愧是元老将军,连秦始皇都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却曲意迎合,取悦人主,直至死去。到了他的孙子王离被项羽俘虏,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他们都有自己的短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