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1/1)
本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国平原君和上卿虞卿的合传。太史公用不同的写法记述了他们的平生事迹。这篇传记之所以脍炙人口,就是因为两位爱国志士:毛遂与李同。毛遂在赵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自荐出使楚国,表现出了超凡的才气和勇气;李同在赵国危在旦夕之时,亲身冒死赴敌,最后壮烈牺牲,爱国精神可歌可泣。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宾客投奔到他门下的大约有几千人。平原君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有座高楼正对着下边的民宅。民宅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外出打水。平原君有一位美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第二天,这位跛子到平原君的家里来说:“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之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归附到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鄙视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我希望能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平原君笑着回答说:“好吧。”等那个跛子走后,平原君又笑着说:“这小子竟因一笑就要我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分了吗?”终归没杀那个妾。过了一年多,许多宾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一大半。平原君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有失礼的地方,可是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开了。”于是平原君就割下了耻笑跛子的那个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向他道歉。从此以后,原来门下的宾客就又都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秦国围攻邯郸时,赵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当时想推崇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平原君说:“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门下的食客中挑选就可以了。”结果选了十九个人后,剩下的人没有再能挑选的了。这时,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径自走到前面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让楚国做盟主订立合纵盟约,并且约定与门下二十食客一同去,人员不到外面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平原君问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几年了?”毛遂答道:“到现在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即就会显露出来。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们没有一个人称赞推荐过你,我也从来没听说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专长啊。先生不能去,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我就算是今天请求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里,是会整个锥锋都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罢了的。”平原君终于同意让毛遂一同去。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暗暗嘲笑毛遂,只是没有说出来。
等到毛遂也去了楚国,跟那十九个人讨论时局,十九个人都很佩服他。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订立合纵盟约的事,从早晨就开始谈判,直到中午也没定下来。于是毛遂紧握剑柄,一路小跑地到了殿堂上,便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弊,两句话就可以解决了。现在从早晨就谈合纵,到了中午还决定不下来,是什么缘故?”楚王见毛遂登上堂来就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的随从家臣。”楚王厉声呵斥道:“怎么还不给我下去!我在跟你的主人谈判,你来干什么!”毛遂紧握剑柄走向前去说:“大王敢斥责我,不过是倚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我与你只有十步远,十步之内大王是倚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就控制在我手中。你为什么当着我主人的面就这样呵斥我?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方圆七十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地方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实际上是由于他们善于掌握形势而发挥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可以凭借争王称霸的资本。凭着楚国的强大,天下谁也不能阻挡它的威势。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小毛孩子罢了,他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克了鄢城、郢都,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便使大王的先祖受到莫大羞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仇恨,连赵王都感到羞耻,可是大王却不觉得。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听了毛遂这番话,楚王立即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以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盟约。”于是毛遂用带着命令式的口吻对楚王的左右近臣说:“取来鸡、狗、马的血。”毛遂双手捧着铜盘跪下,把它进献到楚王面前说:“大王应先吮血,表示确定合纵盟约的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人,再下一个是我。”就这样,在楚国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
回到赵国后,平原君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 河北鸡泽毛遂公园中的毛遂雕像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前去救援赵国,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赵,可是都还没有赶到。这时秦国迅速地围攻邯郸,邯郸陷入困境,将要投降,平原君非常着急。邯郸有一个官员的儿子李同问平原君道:“您不担心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若赵国灭亡,那我就要做俘虏,怎能不担忧呢?”李同说:“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彼此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到极点了,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吃不饱。百姓困苦,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器玩、铜钟玉磬照旧无损。一旦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您如果能命令夫人以下的所有人编到士兵队伍中,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士兵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得到敢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加入到了三千人的队伍中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秦军因此被击退了三十里。这时,楚、魏两国的救兵刚好到达,秦军便撤走了,邯郸得以保全。李同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他的父亲被赐封为李侯。
虞卿是个善于游说的有才之士,他脚穿草鞋,远道而来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拜见赵王,赵王便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拜见赵王,就当上了赵国的上卿,所以人们称他为虞卿。
秦、赵两国在长平交战,赵国初战不利。赵王招来楼昌和虞卿谋划,准备要卷甲赴敌与秦军决一死战。楼昌说:“不可,不如派重臣去求和。”虞卿说:“楼昌主张求和的原因是认为不求和我军必败。可是控制和谈的主动权在于秦国。而且大王您估计一下秦国的作战意图,是不是一定要击败赵军?”赵王说:“秦国已经竭尽全力了,必定要击败赵军。”虞卿又说:“大王听从我的话,派出使臣用贵重的珍宝去联合楚、魏两国,他们想得到大王的贵重珍宝,一定会接纳我们的使臣。一旦赵国使臣进入楚、魏两国,秦国必定怀疑天下诸侯联合抗秦,而且必定恐慌无疑。这样,和谈才能进行。”赵王没有听从虞卿的意见,与平阳君赵豹议妥求和,就派出郑朱先到秦国联系。赵王又召见虞卿说:“我派平阳君到秦国求和,秦国已经接纳郑朱了,您看如何?”虞卿回答说:“大王的和谈不能成功,赵军必败。天下诸侯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都在秦国了。郑朱是个显贵之人,一旦他进入秦国,秦王和应侯一定会把他来到秦国这件事大加宣扬给天下诸侯看。楚、魏两国因为赵国到秦国求和,必定不会救援大王。那么,和谈是不可能成功的。”应侯果然把郑朱来到秦国这件事大肆宣扬给祝贺秦国获胜的天下的诸侯的使臣们,始终不肯和谈。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于是邯郸被围困,被天下人耻笑。
过了不久,魏国请求与赵国合纵盟约。赵孝成王就召虞卿来商议这件事。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盟约。”虞卿说:“魏国错了。”赵王说:“我本来也没答应。”虞卿说:“大王错了。”赵王说:“魏国请求合纵,您说魏国错了;我没有答应它,您又说我错了。既然如此,那么终究是不能订立合纵盟约了吗?”虞卿说:“我听说小国跟大国做交易,有好处就由大国享用成果,有坏处就由小国承担灾祸。现在的情况是魏国以小国的地位情愿担当灾祸,而您是以大国的地位拒绝享用成果。所以我说大王错了,魏国也错了。我私下认为合纵盟约有利。”于是赵王就同魏国订立合纵盟约。
虞卿因为魏国宰相魏齐的缘故,宁愿抛弃万户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与魏齐一起从小路逃走,最后离开赵国,在魏国大梁处境艰难。魏齐死后,虞卿愈加不得意,就著书立说,采集《春秋》的史实,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等共八篇,用来批评国家政治的成败,世代流传,称为《虞氏春秋》。
论 赞
太史公说:平原君是个乱世之中才气翩翩的公子,但是他不识大局。俗话说:“贪图私利会使人丧失理智”。平原君相信冯亭的邪说,致使赵国兵败长平,四十多万赵兵被坑杀,使得邯郸几乎灭亡。虞卿分析事理揣测情势,为赵国出谋划策,是多么周密啊!到后来不忍心看着魏齐被人追杀,最后在大梁遭到困厄,平常人都知道不能这样做,何况贤能的人呢?但是要不是虞卿穷困忧愁,也就不能著书立说而使自己的名声流传于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