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实(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实
一、新疆建设兵团成立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决定,发布命令:“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周恩来在会上表示:“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不能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
王震将军的棉衣早已被汗水浸湿,寒风一吹,竟结上了一层冰霜。然而,他还是躬着腰,迈着稳健的步子拉着爬犁往前赶。
中央决定成立新疆建设兵团
1954年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决定,发布命令: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中央决定驻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支肩负“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等重要任务,并寓兵于民、劳武结合的特殊部队,执行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使命。
10月25日,新疆军区发布《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机构及管辖部队番号》的命令,从此,新疆建设兵团就有了自己的番号,并于11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
兵团的筹建始于1953年5月。在当时,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及西北军区的命令,将所属部队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
1954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就发电报给西北军区、西北局和军委总参谋部,提出关于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其领导机构、名称的请示报告。
8月6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复电新疆军区:同意二十二兵团与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总参谋部8月6日决定发布命令,宣布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由上可知,新疆建设兵团是在新疆驻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是新疆军区在大生产运动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毛泽东号召军队发展生产
早在1949年12月5日,新中国刚刚成立,面对全国庞大的人民解放军,毛泽东主席曾发布命令。
命令如下:
除继续作战和服勤者而外,应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我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借以协同全国人民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新民主主义的建设。
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也表示:
人民解放军要驻守边疆,保卫边疆,不能长期靠别人吃饭,自己不生产是不行的。
事实上,中央之所以让部队发展生产,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军队自力更生,同时有利于地方的发展。
中国屯垦事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时候,连接西域与中原的唯一通道是河西走廊,地处河西走廊一端的新疆,其屯垦戍边政策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深知“屯垦兴,则国防巩固,屯垦废,则边防松乱”,因此均视屯垦事业为安邦定国的大政方略,提倡军队屯垦务农,减轻民众负担,以利巩固边防。
此项政策在历史上就常抓不懈,并代代相传。
从西汉时起,中国就把屯垦戍边做为守卫边疆、稳定边疆和开发边疆的一项重要政策。
一直到清朝,在西部新疆同样大兴屯垦,而且将屯垦范围由北疆逐步扩大到南疆。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新疆的部队较多,但在当时,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使得给驻守边关的大量军队提供给养成了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
到1949年底,解放军已经解放了除西藏、台湾及一些海岛以外的国土,新中国已经诞生。但在当时,党和政府正面临医治战争创伤、克服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严峻局面。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全国有亿万人要吃饭,工厂生产要原料,但全国粮、棉、油、肉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当时严重短缺,因此,加快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十分紧迫。
同时,随着战争的结束,一方面,庞大的军队开始整编,有200多万解放军官兵需要妥善安置;另一方面,新中国漫长的边防线又亟待加强和巩固。
1950年初,新疆军民面临新的困难:民生凋敝,百业待举。进疆部队加上民族军和起义部队,总共有20万之众。
在当时,部队实行供给制,吃穿用都由国家提供,另外还要发津贴,而在1949年底,新疆地方的财政收入对于庞大的军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驻疆部队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衣服、鞋子都烂得没法穿,而且冬天没有厚衣服。在伙食方面更是条件极差,没油没肉,蔬菜很难吃到,大多时候战士们都是将馍馍蘸着盐水吃。
面对建国之初的上述诸多问题,中央军委和新疆军区都在思考着应对的办法。让驻守边疆的军队就地从事生产,实行自给自足,是屯垦戍边政策产生的根本原因。
新疆军区开展生产自救
驻疆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所面临的困难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并在一起商量应对的办法。
紧接着,中央向新疆军区发出了如下命令:
组织军队参加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
为解决这个问题,热爱农业的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首先响应中央号召,向新疆部队发布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命令。
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王震毅然作出指示:
全体军人一律参加生产劳动,不得有任何人站在生产劳动之外。全疆部队除担任祖国边防警卫和城市卫戍勤务的任务外,必须发动十一万人到农业生产战线上去。
王震作出指示后,驻疆部队广大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按照师团布点,就地驻防,就地屯垦,为此进行了部署:
第二军向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拟定了种地计划;
第六军向准噶尔大戈壁开战,制定了开荒计划;
第五军在伊犁、塔城、乌苏一带,制定了种地计划;
整编后的二十二兵团则准备在经过教育改造后投入生产,制定了种地任务。
从此,驻疆广大官兵一手拿镐,一手拿枪,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50年2月,迪化的冬天,大地白皑皑一片,遍地坚冰,天空中寒流肆虐。
按理说,此时人们应该在屋里守着炉火取暖,可这会儿人们却全都涌到了街上,比过年还热闹,不知道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只听见人群有人在议论:“呦!那不是‘胡子司令’嘛?”
“这么大的官也来拉石头,少见呀!”
“真是改朝换代了,共产党的大官和当兵的一样,干这么重的活,以前哪里见过?”
“这是人民的子弟兵啊!”
原来,人们正在议论的“胡子司令”,就是解放军高级将领、大名鼎鼎的王震将军。他正走在队伍最前面,带领着战士们建设和平渠的第一期工程。
王震将军那件破旧的棉军衣早已被汗水浸湿,寒风一吹,竟结上了一层冰霜。此刻,他正走在战士们拉石头的队伍前面,躬着腰,拉着爬犁往前赶。
在王震身后,还有六军军长程悦长、政治委员张贤约等人。
战士们看到司令员冲锋在前,都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一个个更是斗志昂扬。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把王震团团围住。王震只得暂时停下来,对群众说道:“人民解放军发展生产,就是为了减轻新疆人民的负担,为各族人民办好事。”
群众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王震的话让所有的人都对新疆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之后,街上的人主动加入这热火朝天的大军中,有地方机关的工作人员,也有各民族的普通群众。拉石头的队伍越来越多,越来越长。没有几天的工夫,拉运的石头便堆积如山。
面对这种场景,负责这次工程的樊宝云老工程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在日记里写道:
王震司令员提出用人力拉石头,我口里不说心里却想,简直是笑话。嘿!事实跟我想的完全不同,从没见过这样的军队——挖片石原计划一人一天顶多两方,结果平均一天四方多;拉石头原计划一人一天九十斤,结果平均在一百斤以上;更出人意料的是,营长、团长、师长、乃至军长、司令员,都同战士一块拉石头。这简直就是奇迹,是天下的大奇迹!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和平渠的第一期工程就完成了,大大增加了灌溉面积。这条解放军指战员和各族人民用汗水和心血修成的大渠从迪化的中心地段流过,把各族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在和平渠放水典礼上,王震激动地说:“这渠里流的是我们各族人民的汗水,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为新疆和平建设献出的第一份礼物!”
后来一个战士写了一首打油诗,表达了广大战士们高涨的热情。打油诗如下:
一牛拉犁哈呼哈呼,
战士拉犁又说又笑。
八人拉犁气死牛,
芨芨草搓绳不用愁。
王震、陶峙岳勘察新垦区
1950年春天刚刚来临的时候,在玛纳斯河畔,寒风料峭。一阵快乐的说笑声回荡在荒凉的河滩上。他们是谁呢?
原来,王震和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第九军政治委员张仲瀚及水利和土壤专家,正在玛纳斯河岸进行勘察。
这个时候,正是玛纳斯大桥抢修的最好时机,因此需要为新的工作做准备。
一行人便挽手徒步、履冰过河,一路勘察了石河子、乌拉乌苏、沙湾、奎屯、车排子、炮台等地。他们所经过的地方,杂草荆棘遍生,行进十分困难。
一次,他们迷失在芦苇荡中,警卫人员又是大声呼唤,又是鸣枪示位,费尽周折才把他们找了出来。
尽管这时他们一个个已是步履艰难,浑身上下都是泥浆和冰雪,但大家依旧兴致勃勃。毕竟这一次勘察,有了很大的收获。
他们行走1000余公里,掌握了大量天文、地理、水源、土壤等相关资料。
王震等人了解到在玛纳斯河流域有大片可垦荒地,且水土资源丰富的情况后,当场就与陶峙岳、张仲瀚等商定,把这一地区做为第二十二兵团及第九军二十五师、二十六师开荒生产的基本垦区。
他们经过玛纳斯河滩时,王震看着远处美丽的雪景,对陶峙岳说:“陶司令,你看,这天山可是座宝库啊,山顶的积雪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固体大水库,山下这一带土地肥沃,正是建家立业的好地方!这一次,我们要更仔细地踏勘一番,不但要把石河子建成生产指挥的中心,还要把它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陶峙岳笑了笑,说道:“这件事就请司令员交给我办吧!”
王震点了点头,也笑着说:“太好了,有陶将军挂帅,定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哈哈!”
1950年7月,王震再次和陶峙岳、省水利局局长王鹤亭、二十二兵团参谋长陶晋初及专家技术人员,又一起对石河子做进一步勘察。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开始了。
在辽阔的疆土上,当年征战沙场的战士们,带着高涨的革命热情,放下手中曾经陪伴自己冲锋陷阵的武器,抡起十字镐和坎土曼,披荆斩棘,开始生产自救。战士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人人心头都荡漾着一股股暖意。
战士们住的是草棚子、地窝子,吃的是水煮麦粒,盐水蘸菜。
大风一来,草棚子被吹得支离破碎,战士们就重新再搭。
河水上涨,运输中断,连麦子都没有,战士们就挖苇根填腹。
如此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吓倒有着豪迈革命热情的战士们,反而使他们干劲十足了。
当时,有人写下了这样的打油诗:
半月不吃菜,
干劲照样在。
半月不吃油,
干劲照样有。
在这支南征北战的革命队伍中,军区领导也加入到了垦荒的行列中,并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人们常常可以看见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第九军政委张仲瀚在队伍中忙碌的身影,让大家觉得既可亲又可敬。
有一次,与大家一起挖地窝子的时候,张仲瀚边干边说:“干这个我是内行,你们没有赶上去南泥湾挖窑洞,今天赶上了在天山脚下挖地窝子。可别小看这地窝子,明天的高楼大厦,可就从它开始啊!”
到天黑的时候,官兵们围着篝火席地而坐,对着火苗开心地唱道:
一根筷子吃不成饭,
革命要靠大家干……
当面对狂风、暴雪时,司令员和战士们并肩作战。他们拉片石,修渠道,引来雪水,浇灌一块又一块饥渴的土地。
当面对饥饿、寒冷时,将军和士兵一起抡起坎土曼,翻开冻土,播种新的希望。
没有种子,战士们省下口粮换麦种;没有畜力进行耕种,大家就挽起胳膊人拉犁……
过去,他们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现在他们用血汗浇灌干涸的土地。
还有什么能难住这支英雄的队伍呢?
1950年12月28日,新疆军区召开会议,总结一年来的生产工作:这一年,全军共开荒96万亩,当年播种83.5万亩,修建大小渠道32条,总长1230余公里。粮食3290万公斤,棉花、油料、瓜莱的产量,以及年终牲畜存栏数大为可观……
一组组丰收的数字显赫地摆在大家面前,人们无不感到,这真是一个大成绩啊!
1951年,部队的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都比上年大幅度增加。
这一年,不对生产的粮食、食油、蔬菜不仅全部自给,改善了部队生活,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负担,使部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
新疆驻军在王震带领下,广大官兵用自己的血汗,又一次在大西北辽阔的荒原戈壁上创造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奇迹。
第三兵团政治部主任张仲瀚在诗中写道:
雄师十万到天山,
且守边疆且屯田。
塞上江南一样好,
何须争入玉门关。
驻军集资建设工业企业
1950年10月的一天夜里,迪化市上空一片漆黑。这时,王震司令员给财委副主任辛兰亭和商业厅副厅长刘子漠先后打电话。
在电话里,王震司令员命令他们马上前往军区工程处商量工业建设的项目投资问题。
王震对两个人说道:“我打算建设十几个工业企业项目,包括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苇湖梁电厂、十月汽车修理厂、新疆水泥厂、八一面粉厂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新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大大促进新疆的发展,请你们帮我筹集资金啊。”
要建设这么多的现代企业,一定需要很多钱,但这钱从哪里来呢?
大家心里都非常明白,国民党反动派给新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当时的新疆不仅农业落后,而且几乎没有近代工业,手工业也很落后,社会生产是一片萧条。
辛兰亭和刘子漠到来后,王震主持召开研讨会。在会上,大家沉默不语,气氛越来越沉重。
忽然,王震站起身来,打破沉默,笑着说道:“好主意还是有的,开源节流!”
王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边思考边用商量的口吻对大家说:“老办法,节衣缩食,先从军队做起。我们10多万官兵,每人节约一顶帽子、一件衬衣领子和两个口袋。再不够的话动员捐献军饷、菜金。先把我的津贴拿出来,就从这个月开始。”
在这次会议之后,驻疆部队的战士们热烈响应王震司令员的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节衣缩食,积累资金。
在大家努力下,从1950年到1951年底,绝大多数战士参加了集资,资金增加越来越多。
王震虽然喜欢以粗人武夫自称,却一向尊重知识,珍惜人才。
如果一个人不懂科学和技术,那么他一定要尊重和利用科学技术。
就在大家踊跃集资的时候,王震又四处奔波,聘请专家,克服技术力量缺乏的困难。
在新疆还没有解放的时候,王震就考虑到战争结束后一定进行建设的问题,于是,他一路上招贤纳士,广聘人才。
解放咸阳时,王震接收了西北工学院的23名学生参军;经过武功时,王震接收了西北农学院50多名同学随军西进。
解放兰州期间,王震已经派人组建了“第一兵团新疆研究所”和“第一兵团财经学校”,不仅聘请了大批懂得财政经济的专门人才,还招收了近1000名大专学生,浩浩荡荡随军进疆。
进疆后,王震大胆起用解放前就在新疆工作的农学、水利、植棉、纺织、地质、钢铁、水泥、机电等各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
此外,王震还亲往上海,聘请炼钢专家余铭钰担任八一钢铁厂的总工程师,聘请纺织专家刘仲奇担任七一纺织厂厂长。
又从太原、兰州、济南、沈阳等地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初步缓解了技术力量奇缺的矛盾,为建厂做好了准备。
因为王震的个性和魅力,在他的周围便吸引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就这样,一支人数众多的科技队伍在新疆迅速组建并成长起来。
通过新疆驻军全体官兵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再加上内地人民的大力支援,新疆经济得到迅猛地发展。
从1951年开始,新疆先后兴建了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新疆水泥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八一面粉厂等工矿企业,在古老的新疆大地出现了一股现代化的气息。
为了满足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工程的需要,各师、团先后建成了小型发电、碾米、磨面、榨油、轧花、修造、皮革、被服、锯木、砖瓦、陶瓷、印刷等各类作坊,初步奠定了新疆工业的基础。
到1953年,新疆的工业生产总值约为1949年的36倍,这让驻军战士和广大新疆老百姓深受鼓舞,大家开垦边疆的积极性更高了。
1950到1952年,新疆解放的头3年的时间里,在王震司令员的直接领导下,全疆部队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生产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新疆以后的屯垦大业奠定了初步基础。
王震为新疆的现代化工业和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
除新疆外,党中央命令全军战士们转入农业生产建设。
1952年2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部队整编命令: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1953年6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的命令,将驻新疆部队改编为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师、1个运输处,共同担负起了屯垦戍边的任务,成为后来新疆建设兵团的主力军。
解放军广大官兵大多是农民出身,大多来自农村,十分熟悉农业。
入伍后,他们经过部队锻炼,养成了铁的组织纪律,在生产劳动中的积极性很高。
当中央军委的整编命令下达后,其他军区的战士们也都二话不讲,浩浩荡荡地奔向甘肃、江苏、辽宁、山东的荒原野滩,执行屯垦造田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