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中国茶品鉴全书 > 古往今来有茶人

古往今来有茶人(1/1)

古往今来有茶人

“茶人”一词,历史上最早出现于唐代,单指从事茶叶采制生产的人,后来也将从事茶叶贸易和研究的人统称为茶人。

现代茶人分为三个类型:(1)专业从事茶叶生产和研究的人,包括种植、采制、检验、生产、流通、科研等人员;(2)和茶业相关的人,包括茶叶器具的研制、茶叶医疗保健、茶文化宣传、茶艺表演等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3)爱茶的人,包括喜爱饮茶的人、喜爱茶叶的人等。

陆羽

根据陆羽所作的《陆文学自传》,陆羽生于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因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后被当地龙盖寺和尚积公禅师收养。在龙盖寺学文识字、诵经煮茶为其以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不愿削发为僧皈依佛门,陆羽12岁时逃出龙盖寺,开始漂泊不定的生涯。后来在竟陵司马崔国辅的支持下,年仅21岁的陆羽开始了历时五年考察茶叶的游历。

经义阳、襄阳,往南漳,入巫山,一路风餐露宿,陆羽实地考察了茶叶产地32州。每到一处都与当地村叟讨论茶事,详细记录,之后他隐居在苕溪,根据自己所获资料和多年论证所得从事对茶的研究。历时十几年,终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研究著作《茶经》,此时他已经47岁。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研究经书典籍通常被认为是儒家士人正途,而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通常被认为是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悉心钻研儒家学说,又不拘泥于此,将艺术溶于“茶”中,开中国茶文化之风气,也为中国茶业提供了完整的科学依据。陆羽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茶圣”。

皎然

皎然,字清昼,唐代著名诗僧。皎然博学多识,诗文清新秀丽,其不仅是一个僧人、诗人,还写下很多茶诗。他和陆羽是忘年之交,两人时常一起探讨茶艺,他所提倡的“以茶代酒”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皎然喜爱品茶,也喜欢研究茶,在《顾渚行寄裴方舟》一诗中,详细地记录了茶树的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和方法、茶叶的品质等,是研究当时湖州茶事的重要资料。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嗜茶,几乎从早到晚茶不离口。

有人统计,白居易以茶为主题的存诗有八首,叙及茶事、茶趣的有五十多首,二者共六十多首。《唐才子传》说他“茶铛酒杓不相离”,这正反映了他爱茶的情况。

他在诗中不仅提到早茶、中茶、晚茶,还有饭后茶、寝后茶,是个精通茶道、鉴别茶叶的行家。

他的别号“别茶人”,是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诗中提到的,诗中说: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卢仝

卢仝,唐代诗人,他写的诗浪漫唯美。卢仝喜好品茶,他著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脍炙人口,尤其是其中的“七碗茶歌”之吟。“七碗茶歌”之吟:“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他的“七碗茶歌”在日本也广为传颂,并演变为茶道:“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日本人对卢仝十分崇敬,经常把他和“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欧阳修

欧阳修的一生,在官场上有41年,期间起伏跌宕,但是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情操,就像好茶的品格一样。他在晚年曾写道: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官场沉浮的感叹,也表达了自己嗜茶的爱好。

欧阳修写茶的诗并不是很多,但却都很精彩。他喜欢双井茶,因此做了一首《双井茶》的诗,诗中描写了双井茶的特点以及茶和人品的关系。此诗为:

西江水清江石老,

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

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

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

一啜尤须三日夸。

宝云日铸非不精,

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

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

不改旧时香味色。

欧阳修认为品茶需要水甘、器洁、天气好,而且客人也要志同道合,这才是品茶的最高境界。

蔡襄

蔡襄,字君谟,是宋代的著名书法家,被世人评为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和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为“宋四家”。他是宋代茶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著有《茶录》一书,该书自成一个完整体系,是研究宋代茶史的重要依据。

龙凤茶原本为一斤八饼,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改造为小团,即一斤二十饼,名为“上品龙茶”,这种茶很珍贵,欧阳修曾对它有很详细的叙述,这是蔡襄对茶业的伟大贡献之一。

在当时,小龙凤茶是朝廷的珍品,很多朝廷大臣和后宫嫔妃也只能观其形貌,而不能亲口品尝,可见其珍贵性。

苏轼

在苏轼的日常生活中,茶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在一天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茶相伴。在苏轼的诗中有很多关于茶的内容,这些流传下来的佳作脍炙人口,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茶的喜爱。

他在《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一文中写道“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这是说睡前要喝茶;在《越州张中舍寿乐堂》一文中有“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说的是午睡起来要喝茶;在《次韵僧潜见赠》中提到“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这是说在挑灯夜战时要饮茶;当然,在平日的填诗作文时茶更是少不得。

苏轼虽然官运不顺畅,可是因为数次被贬,到过的地方也很多,在这些地方,他总是寻访当地的名茶,品茗作诗。苏轼在徐州当太守时,有次夏日外出,因天气炎热,想喝茶解渴解馋,于是就向路旁的农家讨茶,因此写了《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中记录的就是当时想茶解渴的情景。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是北宋洪州分宁人(今江西修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并称书坛上的“宋四家”。除了爱好书法艺术,黄庭坚还嗜茶,年少时就以“分宁茶客”而名闻乡里。

黄庭坚40岁时,曾作一篇以戒酒戒肉为内容的《发愿文》,文大意曰:“今日对佛发大誓,愿从今日尽未来也,不复淫欲,饮酒,食肉。设复为之,当堕地狱,为一切众生代受头苦。”此后二十年,黄庭坚基本上依自己誓言而行,留下了一段以茶代酒的茶人佳话。

除了饮茶,黄庭坚还是一位弘扬茶文化的诗人,他的涉及摘茶、碾茶、煎水、烹茶、品及咏赞茶功的诗和词比比皆是,现今尚有十首流传于世的茶诗,如赠送给苏东坡的《双井茶送子瞻》。双井茶从此受到朝野青睐,还被列入朝廷贡茶,奉为极品。

宋徽宗

宋徽宗,即赵佶,是宋神宗的十一子。赵佶在位期间,政治腐朽黑暗,可以说他根本就没有治国才能,但是他却精通音律、书画,对茶艺的研究也很深。他写有《大观茶论》一书,这是中国茶业历史上唯一一本由皇帝撰写的茶典。

他的《大观茶论》,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从书中可以看出北宋的茶业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是研究宋代茶史的重要资料。《大观茶论》中,还记录了当时的贡茶和斗茶活动,对斗茶的描述很详尽,可以从中看出宋代皇室对斗茶很热衷,这也是宋代茶文化的重要特征。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爱国诗人。他是一位嗜茶诗人,和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并称为“南宋诗词四大家”。他的诗词中有关茶的诗词多达320首,是历史上写茶诗词最多的诗人之一。

陆游生于茶乡,出任茶官,晚年又隐居茶乡,他的一生都和茶息息相关,他的茶诗词,被认为是陆羽《茶经》的序,可见他对茶的喜爱和研究是很深厚的。在日常生活中,陆游喜欢亲自煮茶,他的诗文中,也有很多记录煮茶心情的诗句,比如“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等。

朱熹

淳熙十年,朱熹在武夷山兴建武夷精舍,开门收徒,传道授业。此处也是他朋友聚会的场所,他和朋友在这里斗茶品茗,饮食作对,以茶会友,以茶论道。

据说,在武夷山居住时期,朱熹还亲自去茶园采茶,并自得其乐。《茶坂》一诗中说道:携籝北岭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还有一首《咏武夷茶》,内容为: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余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彩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朱权

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七子,封宁王,对茶道颇有研究,著有《茶谱》一书。

他在《茶谱》中写到:“盖羽多尚奇古,制之为末,以膏为饼。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对饮茶的独到见解,而从他之后,茶的饮法逐渐变成现今直接用沸水冲泡的简易形式。

他还明确指出了茶的作用:助诗兴、伏睡魔、倍清淡、中利大肠,去积热化痰下气、解酒消食、除烦去腻等。他认为饮茶的最高境界就是:“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语,探虚立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

乾隆

中国历代皇帝中,恐怕很少有人像清代的乾隆那样喜茶好饮,为茶取名字,吟诗,作文,还自创了评鉴饮茶用水的方法。乾隆曾六次南巡,遍访各地名泉佳茗,对茶叶采制、烹煮都有着独到的心得体验。乾隆曾用自己的方法亲自鉴定各地名泉的水品,通过特制的银斗量水质的轻重来分上下,他认为水质轻的品质最好。并得出结论,北京海淀镇西面的玉泉水为第一,因此乾隆每次出行,必带玉泉水随行。

我是阳间引魂使直播:开局坑闺女观众直接傻眼殡仪馆少女中国历史全知道薛家将(青少版)仵作小娇娘中国古代十大后妃就是这么多情非正常军师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