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跟踪!(1/1)
柴队长语重心长地道:“这是给大家做了好榜样。”
“学好人、做好事,树新风、扬正气,政.府和人民都不会忘记你们!”
村民们又使劲儿鼓掌。
警察在一片欢送中离开了。
柴队长的最后一番话,既鼓舞了村民们的士气,又让他们暂时忘记了地雷的恐惧。
一举两得。
连崇山直夸柴队长厉害。
第二日,防爆队和警察联手,将扈山屯方圆几十里都探了一遍,没有再发现残存的地雷。
村民们终于松了口气,继续修路。
扈山屯修路,状况百出。
但尽管如此,九月下旬的时候,道路还是竣工了。
季轻然站在村口望了望,不算笔直的一条大道,直通村外。
如今修路还没有水泥和沥青。
就是用泥土填平夯实,铺上石子以提高路面的抗压性,最后再打上一层黄泥。
这样的路,用不了几年。
但也没有关系。
科技在发展,过不了多久,水泥、沥青都会普及。
到时候,村里这条路肯定会再次翻修,待新路修好,进出村就更加便捷了。
“小然姐,以后咱们去县城,自行车一个小时就能到了吧?”
季轻然颔首,“差不多。”
王芬芬又问道:“听说警察要给你奖励五十块钱,你拿到了吗?”
“还没有,柴队长让我这两天去派出所,他们还要登记,要走流程。”
“这么麻烦啊!”
王芬芬挠了挠脸。
“小然姐,得了钱,你打算干什么?”
季轻然的下巴微抬,点了点前面的大道。
“咱们村的路修好了,我打算买辆自行车。”
路方便了,钱也过了明处,放着遭人惦记,还不如花在实处,她早就该买自行车了。
王芬芬拍手,笑道:“小然姐,买车好!”
“以后咱们就可以一起骑车去县城!”
……
买自行车,也要票。
黑市里的自行车票,要一百块钱。
自行车的牌子并不多。
松安县只有三款,凤凰、飞鸽和永久。
“凤凰牌”最受百姓追捧,经常断货。
供销社的现货里,最多的就是“永久牌”自行车,但也仅有两辆。
还有一辆“飞鸽。”
“你要是想买‘凤凰’,就等几天,我找找人,一定能给你弄到。”
连崇山转了转手里的香烟,对季轻然道。
“不用,自行车而已,都差不多。”
这又不是小汽车。
要不是扈山屯离得远,她真心不想骑。
二八大杠,飞上飞下,又笨重无比。
太考验腿力了。
连崇山撇了撇嘴,“也就你这种女英雄才不讲究。”
“票能弄到吗?”
“必须的!”
“这事你别管了,”连崇山扬着下巴道:“我保证这个星期内,你就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行,我……”
“季轻然,是你吗?”
正说话的两人,被突然插入的人声打断了。
不远处站着个人,他朝这边看了两眼,快步走了过来。
这是?
“你不记得我了?我是池修文。”
原身的高中同学。
池修文十七八岁,年轻斯文,身材瘦削。
他梳着这个时代典型的进步青年发型,头发偏分到了一侧。
鼻梁上架着一副银灰色框架的眼镜,脖子里还绕着一条雪白雪白的围脖。
干净、整洁,是个讲究人。
池修文看了季轻然一眼,又微微低头,有些腼腆。
他问道:“好久没见,你还好吗?”
“我挺好,你家是在县城吗?”
原身的记忆里有这个人,他们同学了三个多月,高中就停课了。
听季轻然这么问,池修文的面上现出了沮丧。
“是的,我家离供销社不远,就在那边。”
池修文朝另一侧指了指。
季轻然颔首。
他似乎不经常和人搭话,搓了下手指,才犹犹豫豫地问道:“你,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没事,我来供销社看看。”
“哦,这样啊,你,你……”
连崇山打断了他。
“小兄弟,我们还有事,以后再聊。”
“呃,这位是?”
季轻然介绍道:“这是我哥。”
“哦,哥哥好!”
连崇山瞪了季轻然一眼,谁是你哥?
季轻然被他瞪得莫名。
“我是小然的朋友,我们还要去办事,就不和你多说了。”
连崇山转向季轻然,“走吧,别让人家等我们。”
季轻然和池修文道别。
“池同学,我们先走了,再见。”
“哦……好,再见!”
池修文在原地站了好久,直到季轻然和连崇山不见了踪影。
……
两人去给侯四送鱼,但侯四不在。
每次送鱼都要验货,侯四有事外出的时候,就是他身边的胡三强接货。
可今天,胡三强也出去了。
季轻然和连崇山只能等他们回来。
几乎到太阳落山,侯四才进门。
他连声向二人道歉,一定要请他们吃饭赔罪。
等鱼交接完,又吃完晚饭,已是八点多钟。
连崇山要送季轻然回村,三子却神色焦急地跑了过来。
武装部有事。
季轻然让连崇山去办事,费了好多的口舌,季轻然才说服连崇山让她自己回去。
她今天是坐邱少机送货的三轮车进城的,邱少机送完货应该早就回去了。
供销社门口也没有车。
季轻然往县医院走。
那边偶尔也有车坐,如果顺路,他们就会拉人。
不顺路的,只要给车夫加钱,他们也可以送。
总比两条腿走回去要快。
进了秋天,北方昼夜温差大。
中午晒得人只能穿半袖,晚上就要将外套裹紧才行。
小风一吹,凉飕飕的。
忽然,一道人影闪过,倏地翻上了县医院的二楼。
如今的房子修得简陋,根本没有护栏一类的东西,楼层也比现代的房子要低很多。
那人扒住窗户,轻轻一推,就翻了进去。
季轻然没有犹豫,沿同样的路线,跳进了县医院。
这好像是住院部的病房。
县城医院没多大,就两栋楼,一栋是门诊,一栋是住院。
每栋楼也不高,只有三层。
平时根本没有多少人住院,所以住院部的许多病房,早被移做他用。
年久失修,缺乏维护,旧楼里的光线十分昏暗。
人影再次闪过。
季轻然立刻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