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救世宰相 > 第001章 深宫刺客

第001章 深宫刺客(1/1)

大明王朝这台巨大的国家机器运转到万历四十三年,已经是又老又破,不要说没有了洪武、永乐年间的强劲动力,也不要说没有了洪熙、宣德年间的稳健运行,甚至连万历初年的奋发向上也没有了;更像是一头负重前行了二百多年的老牛,只剩下了筋骨懒散、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疲于奔命。

而作为大明天子的朱翊钧却觉得自己十分委屈——一个受命于天统御九万里山河的天子应该是一言九鼎呀,为什么自己多次提出将皇三子朱常洵立为皇太子,不光皇太后、皇后坚决反对,连大臣们也坚决反对,他们所提出的最充分根据就是大明朝祖制——立长不立幼。难道祖制就不能有丝毫更改和变通?常言道知子莫若父,朕就是觉得皇三子富态大方、诚实可爱,哪儿哪儿都强于皇长子,把大明帝国交到他的手里,不光我这当爹的放心,而且国运绝对昌盛。可皇太后却偏偏说,朕是被皇三子生母郑贵妃迷得神魂颠倒、不知所措。皇长子朱常洛倒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可他只是一个普通宫女所生,哪里比得上皇三子出身高贵?朕也是一时情急,当着皇太后的面把这层意思说出来,惹得皇太后勃然大怒,声色俱厉训斥朕——你也是宫女所生!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关于立储之事朕若再坚持原意,就是藐视贬低自己的母亲,就要在天下人面前担当一个“大不孝”的罪名。万般无奈,只好委屈自己,委屈郑贵妃,委屈皇三子,按照皇太后、皇后和大臣们的意思,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

事过之后,万历又反复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实在窝囊。因此,便渐渐地不愿意与大臣们见面讨论国事,不愿意对皇太后晨昏定省,以至于多年不上朝了。

作为大明皇太子的朱常洛,虽然在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中胜出,却仍然得不到万历皇帝的喜爱,前途仍然显不出灿烂辉煌;而且,情势越来越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最近朱常洛非常烦,非常衰。

五月初四未时二刻,坐在紫禁城慈庆宫偏殿中间书案后的朱常洛一如既往,显出深深的倦意。

左侧书案后的詹事府左谕德孙承宗,却是精神健旺,翻了翻面前的《左传》,说道:“殿下,臣今日准备讲解《郑庄公克段于焉》一章。”

朱常洛一愣,心中暗想——孙师傅今天为什么要讲解《郑庄公克段于焉》一章?是不是担心朱常洵夺嫡之心不死,借此讽喻?师生之间,有事为什么不干脆说出来?

朱常洛微微皱了皱眉头:“师傅,不要讲了,《郑庄公克段于焉》一章,本宫读过多遍。本宫有个问题,萦绕心头已久,今天想向师傅请教。”

孙承宗合上书本,轻声问道:“殿下有什么问题?”

朱常洛显然是明知故问:“本宫的弟弟朱常洵,册封福王已经十多年,洛阳的王府已经建成十多年,洛阳附近的膏腴之地两万顷也已经划定十多年,朱常洵为什么迟迟不就藩呢?”

孙承宗微微一笑,洞若观火地答:“这个问题,不要说萦绕殿下心头已久,也是压在朝野贤达之士心头的大石头。关键所在,既不是殿下也不是福王。”

朱常洛点点头:“一切都取决于皇上。”

孙承宗接着说:“殿下知道,皇上并无嫡长子,过去一心想越过殿下立皇三子朱常洵为皇太子,此违背祖制之举,必然会引起朝廷上忠贞之臣的极力反对。为早定国本,内有李太后、王皇后仗义执言,外有大臣们的大力争取,足足闹了十五年,才确立了殿下的储君地位,却也造成了皇上与大臣们的情绪对立,而皇上渐渐懒于上朝,不少政事也因此荒废。”

朱常洛眼神有些迷离,似乎是回忆起了那些痛苦的往事:“本宫不知道为什么,始终得不到父皇欢心,即使坐在储君这把龙椅上处境也非常尴尬。虽然又过了十多年,始终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说到此处,朱常洛眼中渗出泪珠。

孙承宗不知道如何安慰太子,只得迂回曲折劝解:“臣明白,许多亲生父子的关系,也确实说不清道不明。”

停了一下,孙承宗又深入一步说:“但福王和郑贵妃一日不死心,殿下便一日不安宁。”

朱常洛摇着头说:“这种日子实在难熬。”

孙承宗十分无奈地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孙承宗怕朱常洛伤心丧气,又宽慰道:“殿下欲速则不达,福王日久则生变。”

朱常洛一凛:“师傅此话何意?”

孙承宗见状,便十分贴心地说:“殿下的储君之位,十几年前已经昭告天下,只要没有重大错失,宵小之辈难以撼动。”却又提醒朱常洛:“但以郑贵妃、福王的心性,还会蠢蠢欲动;皇上对他们母子的宠爱始终不衰,殿下一定要慎之又慎。”

朱常洛听到这儿,神色阴晴不定。稍停了一下,便一摆手让两个侍立的贴身太监退下。

等太监退出之后,朱常洛忽然离座一躬到地。

见此情景,孙承宗颇为惶恐地赶紧离开座位,也一躬到地,疑惑地问:“殿下有事请吩咐,何必对臣行此大礼?”

朱常洛继续躬着身子,有些无奈又惶恐:“事关本宫父子三人安危,本宫不得不郑重其事。”

孙承宗赶紧双手扶起朱常洛,把他安置在座椅上,才说:“臣洗耳恭听。”

朱常洛焦燥而又急促地说:“父皇龙体近来日渐衰弱,本宫却觉得危险日日逼近。”

孙承宗微微点头:“此话有一定道理,但郑贵妃母子有回天之力吗?朝中、后宫支持殿下的大有人在。”

朱常洛却坚定地摇摇头:“本宫深怕皇上关键时刻会改主意。前两年,李太后薨逝之前,曾写下遗嘱,命令皇上立本宫长子朱由校为皇太孙,早日出阁读书,以断绝郑贵妃母子的妄念。”

孙承宗点点头:“臣知道,此事已经记入皇家档案。”

朱常洛忧思重重:“此后,几十位大臣多次上折要求执行李太后遗嘱,却多次遭到皇上严厉斥责。看来,不仅朱由校不能立为皇太孙,本宫的太子之位也恐怕坐不长久。”

朱常洛说到此处,忽然离座直挺挺地跪倒在孙承宗面前,颤声说道:“朝野皆知,师傅榜眼出身,武功超群,且有经天纬地之才,危难之时请保护学生父子三人安全。”

孙承宗立即跪倒在地,拱手道:“臣与殿下既有君臣之大义,又有师生之深情;万一有变,当不惜肝脑涂地全其情义。”

朱常洛眼睛一亮,满怀深情地对孙承宗拱手。

师生二人互相搀扶着站起来。

孙承宗整理了一下衣服,回到座位上坐好,说:“微臣开讲《郑庄公克段于焉》。”

朱常洛也坐到座位上,从眼前的一摞书中,抽出《左传》,翻到《郑庄公克段于焉》一页。

慈庆宫正门外两个腰挎宝剑的守门净军,似乎都有些犯困,一边一个抱着膀子靠在门框上打瞌睡。

忽然,从拐角处巷道里窜出来一个彪形大汉,手持齐眉短棍却身轻如燕,只跃了两跃,便到了慈庆宫正门。

一个打瞌睡的净军,似乎听到了点什么,一激灵刚睁开眼,却见那彪形大汉的齐眉短棍,带着风声砸向了自己的天灵盖。

这净军慌乱之中只喊出了两个字:“有刺……”

没等这个守门净军喊出“客”字,彪形大汉的齐眉短棍,已经狠狠地把他的天灵盖砸开了花。

另外一边打瞌睡的净军醒了,彪形大汉顺势一抡齐眉短棍,正好砸在他的左耳门上,他哼都没哼一声,便顺着门框出溜到地上。

慈庆宫掌事太监王安端着托盘,正要往偏殿内送茶水,隐隐约约听见正门口有人喊:“有刺……!”

王安心思极快,眼珠一转,立即手一翻把托盘中的茶碗倒在地上,手执托盘当盾牌站在偏殿门正中,口中大呼:“有刺客!”

王安话音刚落,就见孙承宗一个箭步窜出殿门,镇定地问:“刺客在哪里?”

没等王安回答,彪形大汉已经手持齐眉短棍冲到偏殿门口。

孙承宗毫无惧色,迎上前去,厉声喝道:“大胆狂徒,想干什么?”

彪形大汉并不搭话,抡起齐眉短棍,一个泰山压顶砸下来。

孙承宗身子稍稍往侧后一闪,齐眉短棍砸空了,彪形大汉的身子往前一倾。

孙承宗顺势一脚将彪形大汉踹倒在地,又将大汉的齐眉短棍夺过来,右脚踩住大汉后背。

王安见只闯进来一个刺客,而且已经被孙承宗踹倒在地,便跑过去用托盘按住刺客的脑袋。

闻声赶过来的四个慈庆宫护卫,立即掂起刺客,绑了个结结实实。

此时,朱常洛从偏殿里走出来,看了王安一眼。

王安立即从一个护卫腰间拔出宝剑,狠狠地骂刺客:“大胆狂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刺杀太子,老子要你的狗命!”

只见王安宝剑一挺,就要刺穿刺客的左胸。

就在宝剑离刺客的左胸还有三四寸的刹那间,孙承宗飞快出手一推王安右手,宝剑刺空了。

王安有些恼怒:“孙师傅,你干什么?”

孙承宗反问:“现在杀了刺客,就无法查出幕后主使,岂不便宜了他们?”

朱常洛这才说:“把刺客押到东厢房去,烦请孙师傅和王大伴盘问一番,再奏报皇上,请旨定夺。”

盾娘:灵巧特化,我的箭射穿一切七零甜蜜蜜:绿茶土著的娇宠日常心底的炽热小赵的成公之路谢邀,人在惊悚世界,正和鬼干架凹凸:立志当上主角们的姐姐诡异修仙:还好有太白金星陪我赛博朋克:我的异能都是满星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