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坚决出征(1/1)
燕京叶向高宅邸小客厅内。
孙承宗:“叶阁老,日前魏忠贤做寿,皇上赐字,百官及各界人士送礼,轰动朝野。这,绝非大明之福。”
叶向高:“这说明魏忠贤羽翼渐丰,往后,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大。咱们东林党不一定能对付得了。所以,稚绳兄更不宜前往辽东。”
孙承宗:“恰恰相反,在这关键时刻,下官去前线统辖几万雄兵,魏忠贤等阉党就会有所忌惮,对咱们东林党有益无害。”
叶向高:“孙阁老对皇上的影响无人可以取代。”
孙承宗:“客魏对皇上的包围越来越紧,蛊惑越来越大,下官能施加的影响越来越小。”
叶向高:“孙阁老应该知难而上。”
孙承宗:“咱们这位皇上,最近已无心向学。整天忙着雕琢楼台亭阁,斗蛐蛐跑马遛狗,客魏变着法儿地哄皇上开心。下官若此刻再以圣人之言、治国大道、理政之才引导,只会引起反感。不如暂时离皇上远一点儿,另外开出一片天地,也许事半功倍。不过,下官不能在朝廷为叶阁老分忧,多多保重吧。”
叶向高:“孙阁老说得也有道理。老夫也明白,以孙阁老胸中韬略,亲自去辽东前线,肯定会大有作为。到底能不能去成,还得报请皇上定夺。”
紫禁城坤宁宫正殿内。
红霞领着已经换了一身俗家打扮的悟缘叩拜张皇后。
张皇后亲切地说:“免礼,坐下说话吧。”
红霞:“皇后,这就是我师姐悟缘。”
张皇后笑道:“本宫应该喊你悟缘师傅喽。”
悟缘有些惶恐:“贫尼不敢当,皇后还是喊我悟缘吧。”
张皇后笑了笑:“也好。你愿意来陪伴本宫吗?”
悟缘:“愿意。”
张皇后:“深宫长夜,以前有红霞陪我谈诗论文,以后就由你陪我谈佛读经了。如果红霞不走就更好了。”
红霞:“红霞要保护着孙先生去前线杀敌,是不得已而为之,请皇后谅解。”
张皇后:“你救过本宫的命,还帮本宫搞清了身世,戳穿了无耻小人的污蔑。本宫永远忘不了你的功德。”
红霞:“皇后言重了。我们都是皇后的子民,为皇后效劳是应尽的本分,谈不上什么功德。师姐,你以后要尽心竭力服侍皇后,代替师妹贡献忠心。”
悟缘:“我记住了,你放心吧。”
紫禁城乾清宫正殿内。
天启从龙书案后面猛然站起,面红耳赤地说:“不准,不准!朕绝不准许吾师出任辽东督师。朕和朝廷都离不开吾师!”
叶向高、孙承宗面面相觑。
孙承宗稍一停顿,说:“陛下的赏识,臣肝脑涂地难以回报万一。正因如此,臣才主动请缨,赴辽东冒险犯难为陛下、为国家平叛。”
天启的情绪也稍稍平静了,说:“大明朝文官武将人才济济,何必一定要吾师鞍马劳顿?”
孙承宗不骄不躁、循循善诱:“近几年,对辽东前线,国家投入逐步加大,地盘却逐步缩小,并非将士不用命、百姓不支持,而是频频易帅造成的恶果。为何频频易帅?则是内有朝廷百官互相掣肘、明争暗斗,外有辽东叛匪大兵压境、屡战屡败之故。”
天启:“所以需要吾师坐镇中枢,调兵遣将。”
孙承宗:“如今,关外赤地千里,叛匪骑兵朝发夕至,多次威胁山海关。幸赖祖宗护佑,将士效命,城池坚固,山海关才得以保全。可长此以往,不定何日关城陷落,燕京城失去坚固屏障,直接暴露在叛匪的铁蹄之下,则天下震动啊!”
天启神色有些震惊:“吾师日前曾去过前线巡视、安排呀!”
孙承宗:“臣确实做过一些安排,也发现了一些人才,可因为辽东经略王在晋颟顸无能、固执己见,至今成效甚微。若此刻叛匪出兵攻击,朝廷只能死守山海关了。”
天启气愤地说:“王在晋对吾师的战略意图置若罔闻,致使事倍功半,吾师还保荐他当金陵兵部尚书,真是宽厚仁慈。叶阁老和吾师还可以再选拔人才,担任辽东经略呀!”
叶向高:“经过对几任辽东经略、巡抚的业绩考察,内阁以为,在辽东同时设置经略、巡抚,人事重叠,临战推诿掣肘,有害无益。”
天启:“那就只设经略一职统筹全局。”
叶向高:“辽东经略,位高权重,肩负大明东线、北线的国防重任,还要指挥山东沿海对辽东的战略支援和后勤补给。目前确实找不出有资望、有韬略的合适人选。”
天启:“那也不能让吾师身入险境!”
孙承宗:“陛下对臣的关怀,实在是无以复加。臣本是乡野鄙夫,却受三代圣主天高地厚之恩,先置之翰院,继尊为师傅,后位列台阁,遍观史册,得此殊荣者能有几人?今日国家,处于多事之秋,臣所能奉献者,唯有赤胆忠心及孙氏一门数十口性命而已。”
叶向高:“皇上,老臣本不愿孙阁老亲冒镝矢,却被其大义凛然、不畏生死、不惧成败所感动。辽东前线,也确实需要孙阁老德高望重、善抚士卒、胸怀韬略、放眼天下的经天纬地之才。”
天启沉思半晌,才说:“既然吾师心意已决,叶阁老又大力推荐,朕只好准奏。叶阁老拟旨,拜吾师为辽东督师,仍领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晋封太子少保,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
孙承宗跪地叩头:“臣谢陛下隆恩。”
天启:“吾师请起,这是吾师应得的荣宠。传旨户部、兵部,备齐吾师当前所需一应物资。日后吾师一应所需,该管衙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推拖,违者严厉追究责任。”
孙承宗:“陛下如此支持臣,臣定当效犬马之劳。臣尚有一不情之请,请陛下裁夺。”
天启:“请讲。”
孙承宗:“京城现存二十几门佛郎机大炮,臣欲带十门往辽东前线。”
天启立即答应:“准奏,其余攻守器械,全部满足吾师需要。”
叶向高:“皇上是倾其所有,支援孙阁老呀。”
孙承宗:“臣只有努力建功,回报陛下。”
孙承宗思忖一下,又说:“臣向陛下冒昧提出三项建议,请陛下圣裁。”
天启:“吾师请讲。”
孙承宗:“大明四百多个卫所,号称拥兵二百七十多万,沿袭至今,多有冒滥,究其实际,大江南北真正能出战之兵,六十万而已。”
天启一惊,站起来问:“吾师所言属实?”
孙承宗:“臣在兵部,运用各种手段已核查清楚。”
天启颓丧地坐下:“朕万万想不到,太祖、成祖创下的卫所兵制贪墨糜烂至此。吾师有何良策整治?”
叶向高:“目前,辽东战事第一,尚无暇顾及兵制整治、改革。”
孙承宗:“为保证辽东战事,臣提出足兵、足饷、便宜行事。”
天启:“足兵足饷朕明白,当即可以答应;所谓便宜行事具体有何要求?”
孙承宗:“以前几任辽东经略,临阵制敌急需当机立断,却每每被多方掣肘,人权、财权、物权常常化为泡影,此是多次败绩的重大原因。为避免重蹈覆辙,陛下已严令户部、兵部支持,臣万分感激。再斗胆要求臣所属,文官道台以下、武官副将以下,有先斩后奏之权。”
天启听得专注认真,孙承宗话音刚落,立即答道:“朕赐吾师尚方宝剑,准予便宜行事。”
叶向高:“皇上对孙阁老的信用支持,大明朝从无先例。”
孙承宗激动万分,跪地说道:“如此深恩,臣唯有以死相报。”
天启:“传旨礼部、钦天监,择吉日为孙督师祷告天地,隆重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