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催眠(1/1)
文卿动作麻利的将上好金疮药的伤口包好,见曲颜桑看着包扎好的伤口眉头紧皱,他很贴心的向她解释道:“伤口很深,但不长,贫僧手上没有麻沸散了,缝伤口你会更痛,施主在结痂之后涂舒痕胶就好了。”
曲颜桑愣了愣,反应过来他是在和自己说话,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文卿收拾好药瓶也不起身离开,就坐在曲颜桑的身边和她说话。
“听说曲大人出身长庆伯府三房?贫僧曾经听说过这位曲三爷,当年可是在战场上响当当的人物。”
曲三郎,曾凭借一人压制住对大梁虎视眈眈的异姓王。
若不是他莫名暴毙,他成长起来足以再维持大梁皇室十几年的太平,只可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曲三郎死后,他的妻子也随他而去,只剩下曲三郎之女曲颜桑,被接进宫中由皇后抚养。
“贫僧以为曲大人已经明白,自己的爹娘因何而死,实在有些不理解曲大人竟然会心安理得的待在王爷的身边。”
曲颜桑明白,但有些事情即使明白,也是无济于事的,她选择做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装聋作哑,步步为营。
“住持师叔不知道贫僧的师姐是谁,他恨了十几年,贫僧也想了十几年,至今依旧十分想念,只是她应该死在了大梁国破的时候,毕竟她不死,大梁不灭。”
是啊,所有的大梁公主,都在那天在宫门口殉国。
应该说整个皇宫,就没有大梁皇室的人活下来,他们面对着腐朽不堪的国家,对身处战火的百姓无能为力,他们选择以自己的死,让义军不要迁怒其他人。
曲颜桑应该死在那一天的,至少她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她深吸了一口气,很快恢复成之前冷静自持的曲颜桑,她抬眼看淡定的文卿,没有一丝怀疑:“你想催眠我。”
慈生大师热衷于研究书中各种各样奇异的东西,作为他的徒弟文卿似乎也很擅长。
但是,他的催眠对曲颜桑不起作用,心理强大的人是很难受到他人催眠的影响的,文卿的催眠是自学的,还不足以影响曲颜桑的思想。
“抱歉,下意识的行为。”
嘴上说着抱歉,曲颜桑没有感觉到他的歉意,他的眼中带着一抹遗憾,似乎在遗憾没能让她说出自己心里隐藏的秘密。
曲颜桑并没有将这段小插曲告诉君无意,在文卿离开之后,她又回到了寻找地宫的队伍里。
曲颜桑抬头看着已经恢复原来生机的合欢树,慈生大师并不是神,制作出来的机关再巧妙,也会有破解的方法,只是慈生大师擅长将破解的方法做在令人意想不到的位置,让人忽视了。
在慈生大师的手札里,记载了他制作出来的所有机关,破解之法也存于其中。
“小曲,你站在这里想什么?”
林清走到她身边,也抬头看着合欢树上挂着的红线,难不成破解之法就在合欢树上的红线上?
“没看什么,只是觉得奇怪,慈生大师死了十几年了,如果没有人持续浇灌合欢树,那这棵树早就应该枯萎了。”
那就证明灵山寺里面,还有人知晓合欢树的秘密。
“少卿大人,你提审那个许参议的扈从有何发现?”
说起不听劝告的许参议,林清真的是火冒三丈:“他甚至为了躲避门口的绣衣使,特地从后门溜出去的,那扈从是听见他说希望自己能够找到想要的东西,在他们第一天上山的时候,他们四人就已经见过面了,一整个晚上都在房间里商讨事情。”
得知自家主子的死讯,那个扈从害怕极了,一点也没有隐瞒,生怕林清怀疑到他的身上,把他交给绣衣使。
“他可有说起许参议身上的那些墨水是怎么回事?”
说起这个,林清也是无语无语至极,许参议做了亏心事,待在灵山寺里也害怕自己被什么纠缠,所以用朱砂混能辟邪的墨水在全身画上了经文。
“他为了能起作用,还专门写的梵文。”
据说能辟邪的墨水不过会普通墨汁加水稀释而成的,所以能够保留的时间很短,让他产生了抵御邪物的经文已经融入自己的体内,无人能够接近自己的周围。
其实墨水是被衣物擦拭掉落了。
“许参议的扈从真是海水不可斗量,不仅会伪装成主子,还会梵文的书写,要是下官身边也有这样能干的扈从就好了。”
曲颜桑觉得有些离谱,堂堂参议,胆子竟然这样小,还会被路边的假道士欺骗买了什么可以辟邪的墨水。
林清没好气的看着幸灾乐祸的曲颜桑:“那是他把经文撕下了贴在许参议身上,一笔一划描的。”
曲颜桑脸色的笑容一滞,她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可能,慈生大师的手札上有一部分使用的是梵文记载,不懂梵文的人是看不明白的。
凶手碍于慈恩和无弃的守护,不能将慈生大师的手札带走,他只能选择将自己需要的抄写下来带走,灵山寺使用的纸张可以重复使用,但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对墨水很挑剔,水分过多就会浸墨。
手札上的墨点,只有可能是凶手将纸张放在手札上抄录的时候,留下的痕迹。
慈恩没必要做这件事,手札就在他的手上,他可以随意翻阅,如果他想复刻当年的命案,他完全可以使用库房里面的镇魂钉。
刚才慈恩也说了,自己并不知道合欢树的运转方式,只是自己曾经与慈生大师说要把合欢树砍掉,慈生大师与自己说过这件事情。
不是慈恩。
那还会有谁知道慈恩的作案手法,此人对慈生大师也存在很深的感情。
曲颜桑的脑海里浮现出文卿落荒而逃的背影,他刚才的催眠想的不仅是套自己的话,还存在其他的目的,自己似乎忘记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如果,师姐还在就好了,那她就能够带着无数效忠大梁的人,找回自己的国家。”
“耀阳不死,大梁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