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上官恒(1/1)
云叶真想马上就解决了邢思璐,可是避难所管理严格,更不能把带自己过来的陆修存牵扯进来。
这次肯定是没机会杀她了。
好在有人做好事,才能看到一场这么别开生面的戏码。
云叶笑笑,快速朝着军方办公大楼走去。
陆修存这边,刚和几位军人同志一起把收获的绿叶菜搬到老领导办公室旁边的临时会议室,一杯水还没喝完,就看到40多位一起共事过的以及没见过的同志进来。
赵师简单地给大家做了一下介绍,就说明了紧急开会的原因。
其实,不用赵师多说,当众位同志看到会议桌上整齐摆放着的蔬菜时,就已经明白。
蔬菜!全是绿叶蔬菜!
在避难所几个月,别说绿叶菜,连个豆芽菜的影子都没见过。
每天想吃个5分饱都难,谁敢奢望有绿油油的青菜吃啊?
寒暄就免了,赵师马上进入正题。
会上,陆修存把几个月来桃源豪庭所做过的事情详细地讲给大家听,同时,把对于今后如何开展自救的一些想法和在座各位进行了交流。
和陆修存认识的诸位,看到他在末世里能过得这么好,均为他感到非常高兴。
一个多小时后,赵师说道:“小陆和2号楼的做法,非常适合当前的情况。
避难所能够容纳的幸存者数量是有限的,想要拯救更多的人,必须让他们有能力靠着自己活下去。
避难所之前的工作重点在房屋建设和幸存者收容方面,之后应该更多的注意开展作物种植和家畜养殖,让大家有东西吃。
暴雨洪水过后,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国家目前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
我知道,想要迅速种出粮食很难,但是小陆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希望各位回去之后,能够尽全力组织生产,让避难所的人尽量活下来。”
考虑到避难所准备进行大规模种植,陆修存说道:
“赵师,我带来的那姑娘,她的远房亲戚是非常厉害的气象专家,您还记得吧?按照他老人家的说法,不到十个月后,就会有新的天灾。
所以避难所要进行民生建设的话,需要把可能出现的天灾考虑进去。”
赵师仔细听着,然后点点头:“这个好办,我亲自去找秦市长。”
会后,陆修存跟在赵师身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赵师睨了他一眼:“你小子,有什么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那个,赵师,您上次答应过的,只要我把种出来的作物送过来,您就给我一把枪。”
“我没忘,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不会言而无信。”
“可是......可是,我......”
赵师受不了陆修存说话这么费劲,一脚踢在他的腿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再磨磨唧唧,老子揍你!”
陆修存清清喉咙:“赵师啊,我们前几天抢了一个私人基地的煤炭,那私人基地背后什么肮脏事都做得出来,担心他们来报复,所以,您能不能多给几把枪啊?”
“抢煤炭?”赵师挑眉。
“嗯,大暴雨前网上说之后可能会出现地震和极寒,事实证明,网上的预言还是非常可靠的。
就算侥幸熬过地震,可是没有煤炭,2号楼一样活不下去。”
赵师抱住手臂,认真地上下打量这个自己最喜欢的下属:“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还能干出这种事来啊?”
陆修存舔舔发干的嘴唇:“以前是以前,现在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二百多号人等着我带领,我实在是没办法。”
赵师想了想:“行,已经答应给你一把了,再多给你两把也是一样的。
只一点,对于那些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严厉打击,但是没有犯过错的普通老百姓,一根汗毛也不许伤。”
闻言,陆修存十分严肃地敬了个军礼:“是!”
唐宋用一个木箱子装了三把霰弹枪,陪同陆修存从军方办公大楼出来时,云叶正坐在车上吃着棒棒糖,玩着手机小游戏。
把枪放好,陆修存坐上车:“吃饭了吗?”
云叶把积分卡副卡交给唐宋,朝他摆摆手:“吃过了,但是为了给大佬省积分,没给你带。”
陆修存失笑:“不用给我带,我不饿。”
“咋这么高兴啊?要到枪了?”
“嗯,要到三把,就是子弹少了点,只有200发。”
云叶撇撇嘴,华国人总是担心火力不足的性格,在此刻全部展现:
“就200发?行吧,总比没有好。”
说着,陆修存发动汽车,准备回家。
车身刚调转过来,就被人在车前拦住。
云叶在大脑中迅速闪过两个字:碰瓷儿?
啊,不对,是三个字。
管它两个还是三个。
关键是这种地方,竟然也有人敢碰瓷儿?避难所的人现在都这么豪横吗?
陆修存踩下刹车,坐在车里,没有放下车窗,就静静地等着面前60多岁的男人。
车外的男人走到驾驶位,抬手示意车里的人把车窗放下。
陆修存仔细打量着面前的人,看起来身体很结实,虽然被几个月的天灾折磨得饱经风霜,身上穿的衣服也已经有了破洞,但依然能看出不是普通人,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
不过,他没有武器,从他身上也感受不到恶意。
于是,陆修存把车窗降下5厘米:“有事吗?”
车外60多岁的男人操着一口浓重的口音,沙哑地说道:
“您好,我叫上官恒,来自东南邻省,今年57岁。”
云叶轻轻挑眉,才57?
看吧,天灾多折磨人?就现在这样,说他67都有人信。
陆修存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我刚才从这儿经过,看到你抬着很多蔬菜进去。
就和人打听了一下,听说你是住在桃源豪庭?”
陆修存和云叶对视一眼,转而点头:“是的。”
上官恒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我住在避难所的三区,之前住在一起的人,就是来自桃源豪庭。他姓詹,叫詹城。
他和我说过,你们小区有一个2号楼,天灾里业主们齐心协力积极开展自救,日子过得相对算好的,所以整栋楼没有一个人选择来到避难所。
不知道您是不是住在2号楼?或者您就是那位陆修存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