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到访(1/1)
第二天,一位不速之客正在赶往陈家庄的路上。
一辆马车,赶车的是个孔武有力的青年,边上还坐着另外一个年纪看起来相仿的。
车厢里面坐着的正是严老板,以及他家的门房管家老人。
乡路崎岖,马车不敢走的快了,即使这样,大家也颠簸的不行。
车厢里面的两个人,一脸菜色。
“老爷,马上快到了,过了这座山,前面就是陈家庄了。”
看着强忍着不适的严老板,管家适时的提醒,转移自家老爷的注意力
“我还好,没事,老魏你还行不,不行的话,停下歇歇。”
“我这把老骨头习惯了,好得很,我把车窗打开吧,通一下风,看看外面的景色就好很多了。”
说完也不等自家老爷回应,就主动完成了这一操作。
马车不疾不徐地翻山越岭,马上就来到了陈家庄的主干道上。
“这是哪里来的大人物,好多年都没见过马车。”
“肯定是去桃花坞的呗!一看就是来做生意的。”
“那不见得,你看人家赶车的还带着家伙呢”
……
严老板的驶入村庄,马上引起了陈家庄好事村民们的围观讨论。
“大叔请问一下这里是陈家庄吗?桃花坞是不是在你们村里这边?”
马车停在村长的旁边,赶车的青年向村长问路。
“你们这是打哪里来?找哪位?”
“我们家主人与桃花坞的陈公子约好过来游玩,打云陵镇而来。”
“哦,那是,就是我们这里,我给你们带路过去吧!正好我也要去那边。”
出于这个的职责,村长觉得还是有必要询问盘查一下。
这下放心了,刚好自己也有点事,便带着远来的客人一同过去。
于是村长便同严老板一起坐进了车厢,在村长的指点下,往桃花坞行进。
马车的后面跟着一群小朋友,还有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已经往桃花坞的方向跑到前面去了。
“有马车来桃花坞了,马车哦,不是牛车!”
“马车,好漂亮的马车,而且还有士兵,身上还带着剑。”
“你懂什么叫做剑吗?那是刀,有那么宽的剑吗?”
……
一群孩童在水塘边大声的争吵,吸引了几个管事的过来。
平常这边是不让村里小孩子来这边玩的,毕竟有水,以防万一,而且多少会影响工坊的劳作。
没想到今天居然有一群小孩子跑了过来。
几个管事的走了过来,一番询问之下,这才知道,原来是有大人物要过来,现在正在后面,随即就到,这群孩童听到了就赶忙先过来报信。
得知有人驾着马车过来,几个管事的也不知如何处理,来者何人如何接待。
要知道,这几年到村里来的基本都是赶着牛车过来的商户,方便进货。
有马车到这里来,还是这些年的头一遭。
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去通知陈小野他们几个过来。
正在造铁工坊工地的陈小野,听到了这个信息,一下明白过来,来的应该就是上次说好的严老板了。
于是赶忙丢下手头的事情,洗手净衣往桃花坞的大路口跑去。
同时收到消息的,还有姐夫宋子明,大堂哥陈刚以及几个主要管事的。
这些人从不同的地方,都往着一个方向过去,有的是好奇,有的是对未知的不安。
路口,一辆马车正停在那里,三个人打马车上下来就看见一条白色的主干道从脚下出发,往前蜿蜒前行。
在不同的地方向四面八方开出分枝,一直连接到有一个具体的建筑为止。
除了村长,其余的四个人,都对脚下的这块巨大的白石头感到十分的惊奇。
各自都纷纷用脚,使劲在地上跺了几下,实在没有查不出有什么异样,这才作罢。
于是又跟着自家的大老爷蹲在地上,仔细的看了看,还上手使劲摩擦感受了一下。
“老爷这是个什么怪东西?总不会是石头吧,这么一大块,摸着也不像是陶瓷的”
“果然是个好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过来了解的主要事情,要是真的如陈小子所说的那样,那这一趟就算值了。”
正在主仆几个人感叹的时候,陈小野跟桃花坞的主事们也一起过来了。
一行人一字排开来,浩浩荡荡往这边走来。
“严老板,没想到你今天会过来,有失远迎,抱歉,抱歉。”
人未到,声先至,陈小野笑脸相迎,带着一群人一脸喜色,笑呵呵的迎了上去。
“小友客气,本来是我不打招呼,就直接过来了,谈不上抱歉”
两个人客套寒暄了几句,陈小野主动要求带严老板一行人参观参观。
严老板自然是客随主便,既来之则安之,正好也趁机了解了解这个陈家庄所谓的桃花坞。
陈小野上前与严老板并肩齐行,一旁的护卫看见刚准备有所动作,被严老板的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于是两个人走在前面,后面跟着桃花坞的一群人和严老板带来的三个人。
两个人边走边聊,不多时就来到了水塘边,见机,陈小野把小玉儿跟姐夫叫到了跟前,嘱咐他们两个给严老板一行人介绍介绍桃花坞的农林渔牧。
听到一些细节处,严老板也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一些疑问。
“你说除了塘边的这些,还有上百亩的荒山,也种了果树,那可是荒山,树木都不长,你们种果树能行?”
“我们有猪场跟鸡场,产生的这些粪便与草木混合之后,进行发酵之后,然后用到荒山上面用来做土壤改良。
再加上我们有每天专业的维护跟检查,对症下药,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一整套系统下来,不但果树能够存活下来,而且觉得果实也特别的硕大,特别的甜美。”
听到宋子明这么说,严老板默默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扭头问一旁的小玉儿。
“你一个花季少女,听说还是你们族长的孙女,居然在这里负责养鱼,而且,每年还有几千上万斤的活鱼卖出。
我看就这个水面大小,一般渔民能出个2千斤了不得,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严大人说笑了,我算是我们桃花坞最早的一批人了,那时候还没成年就已经在这里负责渔场,不知不觉就干到了现在。
我们也是根据自己在实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经验总结,然后不断提高养鱼的方式,这几年下来才有现在的成绩。”
小玉儿说完,严老板在心里又给了一个肯定,没想到一个小女子,也能参与并且做好这么重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