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饥荒的预言(1/1)
红军攻占基辅后,布尔什维克将它列为乌克兰首府备选之一。
年初,远在乌东的重镇哈尔科夫还牢牢掌握在白匪手中,考虑到地缘政治和乌克兰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全乌苏维埃中央第一次会议提出议案,是否将基辅设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
以往设置哈尔科夫为乌克兰首都,考虑更多的是沙俄对乌克兰的殖民式统治,再加上当地斯拉夫人数占比极高方便管理。
如今的乌克兰获得自由与民主的解放,自然不会再去考虑俄罗斯人怎么想,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首都成为了当务之急。
与会一百三十六名代表投下手中庄严宝贵的一票,直到统计结束,赞成者超过了七成。
1919年7月13日,乌克兰正式将首都定为基辅。
前线红军不断压缩白匪和波兰军队的阵地,南方地区除了沿海城市和克里木半岛还在敌人手中,其余大部分地区全部收复。
西南方的波军在红军游击队的骚扰下不胜其烦,八万人的部队在多山多林的地方难以展开,大壮率领的侦察连配合当地游击队打了几个胜仗,歼敌三百余人。
英法联军于6月基本完成全面撤军,只有几百人继续呆在乌克兰,如今的形势他们看得比谁都清楚。
红军取得完全胜利已是板上钉钉,自己家里再有钱也禁不住这样祸祸,绞杀苏维埃革命得换一个方法。
不管敌人如何琢磨,乌克兰的农业发展迫在眉睫。
南下的白匪并没有老实的坐车离开,他们洗劫了扎波罗热至顿涅茨克一线大部分农村。
就算这样依旧不满意,在军官的命令下,就连刚冒头的青苗也被这群狗东西踩了几脚。
据不完全统计,上百万失去口粮的农民北上投奔苏维埃,刚堆满仓库的新粮马上见了底。
“情况就是这样,下面请粮食专家羽弥诺夫斯基上台讲话。”
与去年才见面时不同,骨瘦嶙峋的老人这会儿面红耳赤精神气十足,打着摆子走到台上。
拿着稿子的手微微颤抖,他连续吸了几口气,“同志们,我并不想站在这里用这种口吻对你们说话,但我不得不来,根据数据统计的结果得出的结论,如果目前的情况得不到改善,明年整个乌克兰将会陷入严重的粮荒,数十万人将会饿死!”
“哗!”
喧闹的声音几乎冲破礼堂的天花板,人们对羽弥诺夫斯基怒目而视,甚至有人开始脱鞋子作势要扔。
“孙,这人是你带来的,你们那边统计的结果可靠吗?”
坐到第一排的古谢夫抓住孙谦的袖子,急切的看着他。
由于孙早上刚到基辅,还没来得及和他们通气,就连安东诺夫对这个卫星也感到十分震惊,目光时不时扫射过来。
孙谦苦笑一声点点头,他也想这事是假的,可历史上实实在在发生了。
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多年来的战争让乌克兰农民苦不堪言,相比1911年的粮食总产量,如今下降到了37%。”
羽弥诺夫斯基见群情激奋,心里也怕被人打,也顾不得吊胃口连忙公布了手里的数据报告。
“整整三百八十万吨粮食凭空蒸发,就算今年依照20世纪最高的年产粮总量计算,明年的粮食依旧不够吃,我们不得不面对三个人的粮食,五个人吃的窘境!”
会议主持安东诺夫拍了几下桌子,站起来沉声道:“同志们,数据不会骗人,我们布尔什维克不要怨天尤人,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寂静的会场再次喧闹起来,代表们气急了。
“特么的白匪,要不是他们抢走了那么多粮食,咱们怎么会过的这么苦?”
“我们应该打下克里木半岛,白匪正在将我们的粮食通过黑海运走,不能让他们得逞!”
“说得对,让第一集团军迅速解放克里木,早一天解放就能早一天将粮食运回来。”
“行了,不要偏题,本次议题是制定五年农业计划,拟定军事作战任务是我们军委的工作!”
波德沃伊斯基走上台,接过话筒制止了代表们喋喋不休的言论,他将话筒递给羽弥诺夫斯基,递给他一个放心讲话的眼神,靠在主席台边上环抱手臂。
每当有人按捺不住要说些什么的时候,飞去的眼刀子总能迅速让人闭嘴。
羽弥诺夫斯基见状继续说道:“我们布尔什维克必须继续带头节衣缩食,并继续发动军队和农民种粮食,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嘴在西部军区非常流行的农村经济合作社。”
“农民们拿到手里的钱多了,自然干劲就足了,罗夫诺附近生产的粮食总量比1911年的还多30%,我建议推广到整个乌克兰。”
“一派胡言,你小子是肘子派!”有人站起来指着他大骂,“中央正在大力推行集体农庄政策,你在这里唱反调阻碍政策推行,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这位同志你误会了,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政策对大家都好,现在大部分农民兄弟其实不愿意接受集体农庄,退一步选择合作社也是无奈之举,莫斯科的意见其实也是这样。”
“中央受到了某些地方别有用心言论的蒙蔽,我们身为共产党员更应该及时纠正中央的错误政策,引导大家走回正确的道路。”
“你瞧那人是老托的铁杆梅日劳克,一个普通的军事委员,以后你们少不了打交道。”古谢夫打了个哈欠,寻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座椅上,“可这人说些话好没道理,中央的决策也敢质疑。”
他知道扯皮这种事情一时半会儿无法分辨对错,下一项议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干脆眯着眼睛小憩起来。
孙谦点点头没有说话,似乎要将那人的面貌记下来。
台上的争论还在继续,越来越多的代表参加到肘子还是走社的讨论中,议题再次跑偏。
波德沃伊斯基有些压不住场面,脸色难看的扶着主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