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他才是大明最好的选择!(1/1)
“臣知晓马骐的德性,索性将计就计,拨给马骐一支兵马,守住西边锦水隘口,臣绕过大山,逼迫黎利,马骐派太监张懋与黎利勾连,双方约定,黎利穿越锦水峡谷去往长安府,马骐假装迎战,假装不敌,放任黎利去长安府。”
朱高炽看到这一幕,心中顿时一颤,这计划,老二是如何知晓的?而且老二明知是计,还是给了马骐兵马?
满朝文武也都无不哗然,如果真是如此,这马骐和卖国有什么区别?
朱高炽语速变快,他迫切的想要知道后面的内容。
“幸得瞻壑出手,将张懋解决,随后扮作张懋,潜伏于马骐军中,在游击将军李端的帮助下,杀掉马骐,夺得军权。”
朱高炽的声音有些颤抖,而一旁的朱瞻基,脸色也瞬间的变得苍白。
他们都能够从战报中发现,事情,并不是朝着他们预料的方向在走!
这该死的朱瞻壑,竟然敢以一人之力夺兵权!
“瞻壑夺取兵权之后,命游击将军李端暂代统帅之职,击败黎利率领的十万大军,歼敌六万,只有四万散兵游勇,逃入山中……”
朱高炽心态崩了,他明白,计划已经完完全全失败了,歼敌六万这种成绩,汉王即便后面在交趾毫无作为,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指摘什么。
但是……战报还没有念完。
“黎利擅长丛林以及山地作战,”
“黎利借助山中地利,构建堡垒,我军不能攻破,只能选择围困黎利。”
念到这,朱高炽的心情稍微舒畅一点,到底还是没有解决黎利,还要继续作战,那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瞻壑出奇谋,挖掘地道进入黎军阵地底下,埋藏炸药万斤于地底,炸开阵地一角……黎军大败,再度歼敌一万余,俘虏五千余,活捉黎利,不日押送至京……”
朱高炽念完最后一个字,感觉整个人都被抽空了。
老二,真的将交趾叛乱给平定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
这该死的侄子,为什么这么离谱?竟然能建这样的奇功?
从一开始让马骐和黎利勾连,就已经在他们的计划当中?所有的一切计划,其实都被他们给洞悉,并加以利用了?
朱瞻基面色也极为难堪,他这段时间在京城,心情都平复了不少,与群臣奏对,也是愈发的得体,只要等到汉王和汉王世子平叛失败,他就可以继续安安稳稳得圣孙。
只是为何啊?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汉王和汉王世子为何能平叛成功啊?
既生壑,何生基啊!
他隔着千万里,都能想象得到,朱瞻壑在交趾,是何等的恣意洒脱,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那些士卒、那些交趾百姓,对朱瞻壑是何等的崇敬与尊重。
想到这些,他就觉得如鲠在喉,如芒刺被。
而满朝的士大夫们,脸上也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喜色。
他们明白,汉王世子从来就不是一路人,这一点,连汉王世子自个儿都没有藏着掖着,只要汉王世子强大起来,他们这些人,以及背后站着的士绅、地主、士族,都将遭到削弱。
他们的利益倒是无所谓,但是这是伤害国本啊!他们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大明天下着想啊!
文官就是文官,哪怕到了这个时候,想法依旧是冠冕堂皇。
这朱瞻壑如妖一般,别看现在胜了,但是世上哪有常胜将军?将来肯定会输的!
他们开始思考对策,要如何做,才能挽救这个局面,挽救大明天下。
而反观武将勋贵,大多数脸上还是带着笑容的,毕竟汉王和汉王世子的利益,跟他们并不冲突。
甚至世子殿下有鸿鹄之志,他们这些武人,才有再度崭露头角的机会,才有更多的前途!
而且他们勋贵的头领张辅,与汉王世子的关系极好,这让他们这些粗人,与汉王一脉更加亲切一些。
从洪泽湖之战到如今的交址平叛,世子殿下展现出来的的超强的军事水准,已经无人可以质疑。
说他是大明当世第一名将,恐怕陛下都不会反驳,张辅也不会反驳,这样一个标杆一般的人物,对于崇尚强者的武人来说,更加值得尊重一些。
朱棣看着下方的众生相,胸中怡然自得,他想狂笑、想抒发胸中意气,告诉他们朕的选择没错!交趾不是什么泥潭!
朕有瞻壑在,有什么事情做不到?
和模拟器中的一模一样!
这不是终点,南洋、中亚、北边的蒙古、女真,甚至是跨越大海的倭国,都将服从于大明的铁蹄之下!
这些思绪,在朱棣的脑海中流转了很久,好不容易才忍了下来,保持表面上的淡然,看着下方的文武群臣。
当真是众生百态啊。
朱棣转头看向太子朱高炽,淡淡说道:“念完了?”
朱高炽急忙收敛心神,恭敬的说道:“回父皇,念完了。”
朱棣站起身,看着下方的文武众臣,终于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发出极为猖獗的大笑。
“诸位爱卿,都听清楚战报上说什么了吧?!”
谁都听清楚了,即便是排在末尾的各部主事们,也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清楚了。”不管心情如何,此时此刻,他们都只能选择回应。
“如此之迅速、如此之彻底的平叛黎利叛乱,你们说说看,我这儿孙,算不算是麟子麟孙!”
“算!”
“算。”
武将的回答大多极为振奋,文官的回答大多有气无力。
朱棣可不惯着他们,朗声呵斥道:“平时引经据典,慷慨陈言的时候,不是中气十足吗,为何今日没声了?重新再答。”
朱棣心中畅快无比。
文官们只得勉力再答,脸上涨的通红,陛下真话明显带有嘲讽,要是放在平时,他们早就开口,给陛下讲一讲什么是为君之道了。
但是现在,他们反驳什么,汉王和汉王世子立下如此大功,难道不应该称贺吗。
朱棣难得看见这些文官局促的样子,心中非常高兴,朗声说道:
“汉王以及皇孙朱瞻壑立下此不世奇功!朕决意,等到将叛首黎利送抵至京城之后,便在太庙祭奠先祖,前往皇陵告慰太祖皇帝!在京六品以上文武官员,随朕同往。”
朱棣要告诉父亲朱元璋,他,才是大明继承人最好得选择,选择朱允炆,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