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船到苏杭(1/1)
永乐十五年五月三十,朱瞻壑一行人,再度回到了交趾。
此时的交趾,已经完全平定,各路义军,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
整个交趾,恢复了宁静与祥和,自从大明统治交趾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李端已经将各卫兵马交换给诸卫,然后从陆路南上,准备前往南京。
而汉王也带着三卫兵马,往云南方向回去了,原本他作为此战的大功臣,可以回京接受褒奖的,但是因为朱瞻壑劝阻的原因,汉王并没有这么做。
但是这一战,汉王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各类实打实的好处暂且不论,如今汉王在大明西南的威势,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从那一战之后,怕是谁都明白,这汉王虽然到了云南,却并非已经失去了所有机会。
有汉王世子在,这位汉王真有可能躺着登上那至尊之位。
黎利与黎饿,早已经出发了二十天了,要是快一些,要不了多久,就要到达京城了。
朱瞻壑到达交趾之后,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黄福,直接往南三百里,迎接汉王世子。
“殿下一路辛苦,收获如何?”黄福问道。
“黄大人,本世子这一行打秋风,还真打出了个朗朗乾坤!”朱瞻壑笑着的说道。
黄福看着汉王世子带回来的这些马车,心中也是暗自感慨,世子殿下威势实在是太过骇人,这澜沧国的国王,竟然拿出这么多珍贵的东西消灾。
不过这些东西,应该算不得什么朗朗乾坤吧?
“恭喜殿下了,不久之前,朝廷来了八百里急报,催促殿下尽快回京。”
朱瞻壑点了点头,当初那场爆炸之后,他就写了战报上交朝廷,如今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了。
皇爷爷想我,也是应该的。
想来大伯和堂兄,还有满朝的公卿大臣,应该都想本世子了吧?
“既然朝廷有急报,那本世子就不在交趾逗留了,即刻出发。”朱瞻壑本就不想继续逗留,早已是归心似箭。
黄福说道:“殿下且住,你去澜沧之后,汉王爷只用了三天,就征服了已经没了胆气的蓝山乡,俘获了蓝山黎氏族人八百余人,还有其他贼首,如今都早交州大牢关着。”
“除此之外,王爷在蓝山乡缴获了大量财富,如今也在我处,还请殿下带回京城。”
朱瞻壑愣了愣,心道这老爹这么耿直吗?让他去蓝山乡,就是想让他发发财,怎么他反倒将这些钱财留给了自个儿?
他顿时心中温润,果然,无论在任何时代,只有父母,才是真心待你的人。
“辛苦黄大人了。”
黄福摆了摆手,说道:“小事一桩而已,以后殿下若有需要,但凭驱使。”
朱瞻壑诧异的看了黄福一眼,这话暗示意味极浓,他如何能不明白,这黄福,说不定已经在老爹面前表明心迹了,已经是汉王的拥趸了。
“好好好,如果有需要,自然是不吝叨扰的。”
寒暄了一阵,朱瞻壑不再停留,将那些珍贵草木送到郑和的宝船上,还有黎氏族人、各义军叛首一干人等,全部送到宝船上。
随后便扬帆起航,一路向北。
土豆苗所在的大缸,有着属于自己专属的船,而这是船队最大最稳定的宝船。
而其他船只,都拱卫着这艘船,除了防止外部攻击之外,也方便出了什么事,郑和好扛着大缸,将土豆苗带到其他船上去。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土豆苗的安全,郑和为了他,可以说是殚精竭虑,连海鲜都不香了。
朱瞻壑时常起床对着大海放水的时候,就看到郑和在房间里,手托着腮,呆呆的看着土豆苗。
到后面,连郑和这样强大的武者,都有些扛不住了,顶着两个硕大的熊猫眼。
但是郑和却愈发慌张起来。
“殿下,这叶子怎么不长了?还有这底部的叶子,枯萎的枯萎,发黄的发黄,这土豆苗,是不是不太行了啊!”
朱瞻壑看着异常慌张的郑和,心道这郑先生武功厉害,但是从小到大,怕是没有干过什么农活。
“郑先生,咱们又不是吃茎叶,而是吃其根块,担心什么?”
“可是殿下,他叶子发黄啊。”
“这说明底部的果实需要营养,营养就没法供给给茎叶了,所以茎叶底部,才会渐渐枯黄,这说明,咱们这土豆,在接近成熟了。”朱瞻壑无奈的解释道。
听到这解释,郑和才算是将一颗心放在肚子里面,看着粗壮的土豆苗傻笑。
“不必担心了,如今即便茎叶全部枯死,里面的果实也基本成熟了,不必担忧。”
听到这话,郑和总算是宽了心,一句话没说,直接倒在大缸旁边,呼呼大睡起来。
朱瞻壑看着这一幕,顿时哑然失笑。
这郑先生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合过眼,每次朱瞻壑去看土豆苗的时候,他都是醒着的,早晨的时候,郑先生就将大缸搬出来晒晒太阳,差不多了又搬回去,乐此不疲。
只是不睡觉,就是铁打的人都遭不住,郑先生坚持了这么久,在知晓有结果的这一刻,终于是顶不住了,直接开始呼呼大睡。
朱瞻壑无可奈何,只得将郑和弄到船舱之中,给他盖上被子,才走出来,站在船头,看着远处岸上的风光。
房屋有明显的江南特色,不消说,已经快要到了苏杭。
既然到了此处,离南京,不过就是两三日的航程。
朱瞻壑不仅在想,皇爷爷看到这土豆苗,是个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