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救场(1/1)
“赔什么钱?”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
围观的群众纷纷回头看去,只见一个美丽五官精致得像画报女郎的女子牵着一个孩子走了上来。
有些眼尖的客人把她认了出来,自觉退开一条道给她。
不明所以的见有人让路,也下意识让道,只是嘴里嚷嚷着,“这是谁啊?”
认识肖玲的客人:“是这摊子的老板!”
“这么漂亮的?也太年轻了!”
“......”
可惜,这边的谈话,沈桂花没听到。
“是你?怎么哪儿哪儿都有你?”沈桂花显然看到肖玲有些愕然,但回过神来,更觉得她多管闲事,也没再管她,转过头看向薛大娘和张大爷二人,“怎么?别废话了,赔钱吧!”
薛大娘和张大爷此时对她的话充耳不闻,视线直接落在肖玲身上,非常惊喜而且激动。
惊喜的是竟然今天能看到她,因为自从她把摊子交给他们之后,就鲜少出现,加上丁海说她最近很忙,想见她都难。
激动的是,终于有个主事的人了,他们二人实在缺少面对像沈桂花这样的泼皮滚刀肉,这人明显就是在讹钱,他们虽然可以不理她,任她撒泼,但会影响到今天的生意啊,出摊一天,最重要的时间段就是大家买菜的时间了,要是被这人一搅和,肉就难卖了,说不准,客人都被她给吓跑了。
甚至是,积累下来的好口碑也被她给抹黑。
对付这种流氓,比之前直接上手打砸的,更让人难受。
“玲儿!”
“小玲来了!”
见二人都不理她,沈桂花重新回头看了眼肖玲。
肖玲都跟他们二人热情地打招呼。
“你们认识?”她有一股不祥的预感。
此时,其中一个围观群众开口,“她就是这摊子的老板!”
言下之意,你要是找事,直接找她。
“你的?”沈桂花万万没想到会再次碰到肖玲。
自她和她娘母女俩被拘押几天放出来之后,无所事事,但死性不改,尝试碰瓷过几次,但都得逞了,让她们有点飘。
这摊子母女俩蹲守了有一段日子了,每日见到他们日进斗金,就见财起色,再加上前两日他们不知为何招惹了当地的地痞流氓,被报复打砸过几次。
以为他们被吓怕了,母女二人就寻思,今天她们再行碰瓷一事,应该容易得手。
没想到,竟是这女人的摊子。
肖玲斜了她一眼,“想不到啊,枕桂花同志之前讹诈被关公安局没几天就放出来了。”她故意把声音拉大,把这女人的前科抖出来,果然,见到围观群众一副了然的表情,之后开始鄙夷地看着沈桂花。
肖玲见她的话起了效果,再添一把火,“怎么样?本以为你们母女俩会改过自新,老实过日子,怎么?你是断手了还是断脚了?年纪轻轻又出来讹钱不劳而获了?”
“好啊,你这个女同志原来有前科的人,还专门讹钱,看不出来,你长得人模人样,竟做这些偷鸡摸狗的事,人家老实做生意,你这人是看不得人家好过!”其中有一个老大爷看不过,开口道。
这个年代的人普遍朴实,热心肠,像老大爷这样的老人,都是吃过苦日子熬过来的,更看不得像沈桂花这样的人去糟蹋人家劳动成果。
果不其然,围观群众中,率先开口替他们愤愤不平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大妈和大爷。
年轻一点的,虽然反应慢一点的,也跟着讨伐沈桂花的行为。
薛大娘和张大爷见事态反转,终于松了口气,也纷纷开口加入讨伐的行列当去。
沈桂花顿时成了众矢之的,投向肖玲的眼神中像淬了毒。
“我说的是真的,我娘还在医院躺着呢,难道我之前做了错事,就不能改过自新吗?就不能当个诚实的人吗,这明明是事实,难不成以后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我就要忍气吞声,任由欺负?就因为我们之前被公安拘留过几天?”
说着说着,她竟然还双手掩面哭了起来!
肖玲脸色一沉,好家伙,这沈桂花倒有两下子,道行似乎比以前高了许多,懂得卖惨,博人同情。
环看四周,果然,那些讨伐的声音竟然少了许多,更有些人还出言安慰她几句,显然被她的话给带偏了,信了她的。
肖玲冷笑,见薛大娘和张大爷面色慌张,欲言又止,她朝他们摇了摇头,她自会处理。
她对薛大娘他们是百分百信任的,不可能相信沈桂花的鬼话而怀疑自己摊子出品有问题。
她是笃定沈桂花死性不改!
“既然你言之凿凿,那行,我们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那麻烦出示一下住院记录或病历吧,或者什么证据之类的,来证明是吃了我们的东西才进的医院的,都行,我绝对会赔偿你们损失!”
肖玲环视了四周未散去看热闹的群众,“大家做个见证,只要她能拿出证据,我们肯定会赔的!”
热心的群众都点了点头,还有人甚至好心地安慰沈桂花别顾着哭,去拿证据去。
可是,沈桂花闻言愕了愕,还不知道如何应对。
她哪儿来的证据,她娘确实入了院,但那个痔疮发作进去的,那病历啥的哪儿能拿出来,这不分明告诉人家,她真的在讹钱吗?
见她迟迟都没回答,肖玲有些不耐烦了,“怎么,不会拿不出来吧,你空口无凭,不能仗着自己一张嘴,就说我们家摊子上的肉有问题就有问题吧,要是这次让你得逞了,大家都来我这儿随口一说,就能讹上一笔钱,那我们以后还活不活了?”
她这话一说,让周边同样出摊做生意的小贩们产生共情,要真的给沈桂花这次得逞了,他们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立马旁边卖菜的大娘帮了嘴,“就是,同志,你要有证据就尽快拿出来吧,不能你说是就是了,那要公安干嘛?”
之后,陆陆续续附近的小摊贩也过来了,但态度明显站在肖玲这边。
毕竟,她家摊子开了有一段时间了,大家都熟悉了,特别是挨着的几家,都熟络了,闲时还经常凑在一起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