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天朝天可汗(1/1)
唐朝周边国民,称呼大唐为天朝,认为大天朝富裕强盛,百姓幸福,是令人神往的人间天堂。
从突厥平定后,华夏周边蛮夷首领,大多数奔赴长安来朝拜,要推举李世民当“天可汗”。
李世民说:
“我乃是大唐天子,如今你们要我降低身份,给你们当个可汗么?”
各方首领赶忙朝李世民磕头,连声喊万岁,并且解释说:
“我们可不敢有给大唐天子降低身份的意思。
华夏之外,把“可汗"当成最尊贵的国家首领称号。
外国百姓不懂的“天子”是什么意思,如今建议陛下对外国称“天可汗”。
让外国的平民百姓知道,在他们国家的可汗之上,还有个至高无上的“天可汗”!
这样各国自然对大唐天子更加敬畏服从。”
李世民一想,嗯嗯,也是。蛮夷首领说的话,他觉得似乎有道理。
于是他当面接受“天可汗”称号。
会见结束,各蛮夷首领为了表示礼敬大唐皇帝,又做完各种朝拜舞蹈仪式,才肯退朝回使馆安歇。
唐朝皇帝接下来给他们颁发册封藩属国诏书。
赐封西北各国首领称号时,都盖上了有“天可汗”三个字的唐朝皇帝大印。
630年,高昌国头领麴文泰入朝参拜。
631年,林邑(越南)、新罗(朝鲜)入朝进贡。
康国(乌兹别克斯坦)也要求归附。
李世民认为康国位置在偏僻遥远的西域。
藩属国有难,宗主国得出手相助。
李世民想:
康国确实太远了。那边有什么紧急情况,大唐也不方便前往救援帮助啊。
于是他没有答应康国请求归附大唐的要求。
朝中大臣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威名远扬海内外,多次请求李世民登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就是古代皇帝在盛世降临人间或者天降重大祥瑞时,去五岳独尊山东泰山,向天地汇报自己的治国安邦成绩。“封”祭告苍天,“禅”是祭告大地。
李世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他还没有耀眼成绩单炫耀给苍天大地看,也就不怎么想去。
怎奈大臣写的请求去泰山封禅的奏章接连不断,再三再四地请求,他才有了动身前往的想法。
只有魏征入朝廷劝阻,魏征说:
“陛下,封禅这事,眼下去不得。”
李世民说:
“爱卿不让我去泰山封禅,是不是因为我:
功绩不够高远;
积德不够深厚;
华夏不够安定;
四夷还没彻底臣服;
粮仓粮囤还没装不下粮食了,多到往外流淌;
全国无灾无难的瑞祥气象还没有呈现么?”
魏征感慨地说:
“陛下所说的六个方面,象是每个方面都想到了,但是主要还是因为长久战乱,安定下来时间不长,华夏人口还没恢复,天下还没彻底恢复元气。
如果皇上再调动御驾车马,浩荡东巡,必然多增加朝廷一笔不小的花费。
况且从伊河洛河往东,荒草丛生,一路田园荒芜,满目破败凄凉,远远没有恢复生机。
远道而来的那些外国首领,都应该让皇上领着他们去看看伊洛一带。
领他们深入我国腹地,看看贫穷落后的地方,别让他们觉得我国金银遍地,富得流油了。
这样可以避免赏赐给他们无数的财物,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他们只知道向我国索要无度。
为了显示繁华富足的虚荣,给他们送钱送物,造成我国钱财巨大损失。
一升米一尺绢,一点黄金和白银,都是我国百姓流着汗弯着腰,辛苦挣出来的。
白送给他们,换他们一句不费劲的夸赞。
他们这些夸赞对我们有啥用?
陛下何必这样做呢?”
李世民经过他一提醒,恍然明白过来。
这时河南、河北多个州发生大洪水,李世民便把泰山封禅这件事儿搁置在一边不再考虑了。
于是卯足精神,完善国家治理。其中再次修订了刑法,废除了用鞭子抽脊背的鞭刑。
又令朝廷百官,继续推荐有贤能的人来当县令。
不是发生特大喜事,地方官不得夸大其辞,向朝廷报喜报功。
这时首都长安附近发生了蝗灾,农田里庄稼还没冒出禾穗,就被无数只蝗虫扑上去吃光了叶子。
有的田舍农夫愤怒地挥舞锄头砸死了几十只,又捕捉了几十只,还是无济于事。
农人望一眼被蝗虫吃得只剩光杆的庄稼,精神突然崩溃,随手一扔锄头,蹲在农田里哭得悲悲切切。
成群蝗虫饥不择食胡乱飞,有少量蝗虫飞过了皇宫围墙,进入皇宫大院。
它们飞进皇宫草坪花园内,一看满眼都是能吃的食物,别提有多高兴了,撒着欢儿啃吃皇宫草坪里的花花草草和景观树叶。
李世民弯下腰,眼疾手快捕捉了几只蝗虫,把它们扔进嘴里,吞咽下去。然后他抬头望天高喊:
“苍天在上!吾心可鉴!
让蝗虫吃了我的胃肠肝胆,也别再吃我朝天下老百姓农田里的庄稼!”
那年全国判处的死刑犯共三百九十人,到秋天就要行刑问斩。
李世民忽发奇想,决定法外开恩,允许他们行刑前,回家去见亲人最后一面。
事先嘱咐他们见过亲人后,完全靠自觉自己返回监狱,等待被处死。
结果所有死囚犯回家见过亲人后,一个也没有逃跑掉,都自觉地按规定时间回到监狱等待行刑。
李世民为了嘉奖他们守信用,一律赦免了他们的死罪,改判其它刑罚。
这时修筑洛阳东宫,设计施工总指挥窦琎心想:
只有博得皇帝欢心,赢得皇帝对洛阳宫的喜爱,才可以借修筑洛阳宫名利双收,获得封赏。
因此他在设计修建过程中费尽了心思。
他命令既挖人工水池又建造高大假山,宫殿里厅堂馆舍,各种雕梁画栋,奢靡华丽到了极致。
这事儿被谏官发现,写了奏章上奏李世民,告窦琎建洛阳宫过于修造奢华,劳役百姓,挥霍国家钱财。
李世民知道这事后,下令撤去这些奢华修饰,并撤销了窦琎设计施工总指挥的官职。
身为中牟县县丞的皇甫德参,不顾自己官位很低,想彻底否定修洛阳宫的合理性。
他给李世民上书说:
“长安那片皇宫不是已经足够居住使用了么?
何必又去修建洛阳宫?
修洛阳宫,纯属劳民伤财,盖好了也是闲置。
这种奢靡风气要不得。
好比现在民间风俗,流行女子把头发挽成高髻。
这就是皇宫女子先有了挽高髻的坏风气,又没有加以制止,传到了民间,又带坏了民间风气。”
李世民看完奏章,很是不高兴,憋了一肚子火要发作。
他在朝堂上气恼地对大臣说:
“难道全国不役使一个百姓,不收一点地租,宫中嫔妃都剪去头发,宫女变成光头,他皇甫德参这个小小的县令才满意么?
他管得太宽,心里太没数了吧!”
魏征赶忙劝解说:
“皇甫德参上书言辞过激了一些。
他本来官职小,言辞不激烈,怎么引起的陛下重视?
陛下应当体谅他官小还敢于上书劝谏。
这人必定忠心耿直,满心只为国家着想。”
魏征这么一说,李世民怒气消解了。
即传诏赐皇甫德参绸缎二十匹,诏令给他升官为监察御使,就让他专门去查腐败。
陕西、河南一带连续暴雨,淹了好多人家。
李世民下令停止了洛阳宫修建,把备用的建筑材料送到遭水灾的地方,帮助塌房农民灾后重建新房。
李世民也犯下了错事。他下令杀死瀛州卢祖尚,及大理寺丞张蕴古,形成冤杀错杀。
卢祖尚廉洁耿直,李世民打算派他安抚威慑交趾国(越南北)。
卢祖尚已经答应前往,后来又后悔,推说自己有病坚决不去了。
以后李世民又一再诏命他前往,他就是不去。
李世民为他抗旨发怒,下令斩了他。
张蕴古是大理丞,负责复审地方案件。
河内人李好德,是个神经失常的疯汉,经常狂妄无边地胡言乱语。
有一天,他挥舞一把杀猪刀在街头往空中胡乱划拉,且口中念念有词:
“我非凡夫也!乃天帝派往人间打抱不平之使者!
待我把杀猪刀磨亮,削下当今李家皇帝首级,托在手上把玩,天下田舍郎再不用交租纳粮!”
他站在街心玩刀,众人心生胆怯,不得不绕着道走。
有人为他舞刀挡路颇为愤恨不平,把他告了官府,说他谋反,想诛杀皇帝。
当地官署逮捕了李好德,判他犯下谋反死罪。
张蕴古复审此案,发现跪在堂下的李好德是个神志失常、语无伦次的疯子。
张蕴古说:
“李好德神志错乱,满口胡言乱语,答非所问,他的话怎么能当真?
他只是一个疯汉,他的言语只是疯话,不能作为谋反罪证。
决定无罪释放。”
释放李好德的事发生后,侍御史权万纪对李世民诬告张蕴古。
权万纪说:
“李好德他哥李厚德是相州刺史,张蕴古也是相州人,和李厚德私人交情深厚。
张蕴古循私枉法,释放了犯下谋反罪的李好德。”
李世民大怒。盛怒下竟然没有按排人调查真相,传旨把张蕴古按循私枉法罪斩了首。
李世民事后又很后悔,但人死不给复生,后悔也没用了。
634年秋,听说郑仁基的女儿长得美艳绝伦又博学多才,应长孙皇后请求,李世民令她入宫担任宫廷女官。
魏征听说她已经许配给陆爽,立即上表劝阻。
李世民发诏令自责,下令免于册封。
房玄龄说:
“她许配陆爽没有明确证据,册封已经下达,不应停止。”
陆爽知道了这事,也赶紧表白,我们陆家和郑家没有迎娶郑氏女的约定。
李世民问魏征:
“众臣在这事上迎合恭顺我的决定,陆爽本人也改口表白没有这婚约这回事。
是什么原因他们都这样言不由衷?”
魏征说:
“他们担心陛下表面上收回了册封令,暗地里要怪罪他们。
所以他们有婚约在先也不敢承认了,赶紧表白没有婚约是怕违逆了皇上的意愿啊。
他们的祸福在你的一念之间,就会违心地恭顺你。
害怕违逆了您的意图,会给他们自己招来灾祸。”
李世民微笑着说:
“他们这样多心多虑,还是我做的不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