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安氏兄弟的见闻(1/1)
作为当时最会做生意的粟特人的代表,安氏兄弟的眼光肯定是不会差,不管是看人还是看物,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原本的历史上在李渊还处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直接投靠了李渊。
两兄弟带着货物一路从大西北到达江都,中间经过了李渊、王世充、萧铣的势力范围,这仨人的势力范围的民生百态虽然也有好坏之分,但是终归还处在一个数量级上面的好坏之分。直到商队来到了鄱阳郡外,看到了江都朝廷热火朝天的修路工地,安氏兄弟的嘴巴就没有合起来过。
在鄱阳郡休整的时候,鄱阳大营的驻军统帅来护儿通过情报司的密探知道了几人是来江都朝廷想要寻求合作的,所以自从在接到商队之后就专门安排了护卫保护强队一行人。
安氏兄弟安顿完商队之后就离开了驻地前往鄱阳郡城里面,游览了起来。虽然此时已经很晚了,但是鄱阳郡城看起来并没有要实施宵禁的意思,二人略一打听,便知道,自从617年皇帝陛下下了罪己诏之后,整个江淮地区以及江南地区的城市都不再进行宵禁了,而且对于商人的地位那也是来了个大大的提升,本来在原本的历史上,隋朝二位帝王对于商人都颇为重视,江都朝廷的众臣随着不靠谱系统潜移默化的改造,都了解了商人对于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自上而下的都开始把商人跟其他普通人平等对待了。
安氏兄弟听到这条信息的时候不免的更是大吃一惊,二兄弟虽然是粟特人,但是也十分清楚中原王朝对于商人的态度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在听到江都朝廷对于商人以及商业发展的独到见解之后,二人恨不得能够早日到达此地。
随着安氏兄弟的深入了解,他们也知道了现如今不仅仅是商人,所有人在江都朝廷的眼中都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你不触犯法律,就不会收到官府的无故刁难,当然了,江都朝廷也不能让所有官员都做到这一点,这个时候锦衣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第二天,二人来到了历阳郡到鄱阳郡的修路现场,经过了解发现修路的工人包吃包住不说每个月还有工钱可以拿,这在之前的朝廷工程当中可是不敢想象的。最后更让二人惊掉下巴的是这么长一条水泥路,竟然是三家商人共同承包建设的,这可真的是亘古未有!这么一条路怎么也要耗资数十万贯吧,如果不偷工减料的话工程质量保证不了不是白修了?保证质量的话三家商人该如何赚钱呢?带着几个疑问,安氏兄弟在几名护卫的带领下来到了工程检测部门的办公区域。
此时在办公区域的是工部下属的一个官员,护卫拿着手书跟他耳语一阵之后便笑呵呵的对二人拱手道:“二位贵客远道而来,未能远迎,失敬失敬!”
安氏兄弟早就听闻此人是工部的一名官员,看到他对二人如此客气,赶忙就要跪下还礼。只见官员摆手道:“何须如此啊?现如今朝廷已经不实行跪拜之礼了,除了祭祖、祭天的时候,其他时候都只需拱手即可,你们二人也别站着了,随我进屋吧。”
安氏兄弟赶忙跟着官员进到了屋内,落座完毕之后,安氏兄弟把心中的疑问告诉了官员。
“哈哈哈哈,工程质量当然是有保证的,我这个工程质量检测部门就是做这个工作的,别看现在陛下宽仁,但是对于胆敢偷工减料的事情绝对会从严处罚。至于你说的商人会不会没钱赚,这个更不用担心,工程承包之前,朝廷已经跟几位承包商签订了一系列合同,其中包括了道路的收费权、道路两边驿站入驻权、途径各城的优先开发权等等,相信二位同为商人,应当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吧。”
安氏兄弟一听眼前一亮,这么长一条路,按照合同的规定已经是足够诱惑了,而且做生意的,很多东西最主要的钱都是在最开始的几家赚到的这个道理他们还是很懂的,现如今江都朝廷各种项目纷纷上马,此地到时候还有江淮两个流域的河堤需要日常修缮,还有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也需要日常排沙挖深,这对于商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啊。
安氏兄弟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之后就辞别了鄱阳郡,前往江都而去,到了江都,二人更是惊掉了下巴,鄱阳郡虽然也是一个郡城,但是毕竟靠近前线,很多东西也不会出现在鄱阳郡城当中。江都就不一样了,作为此时的大隋朝廷所在地,本来之前杨广都已经修建了很多宫殿以及其他建筑,现在,随着21世纪直男社畜的混穿以后,更是对江都城进行了更加合理更加规模化的建设,再加上水泥的广泛使用,以及江都港口的扩建,如今的江都城那可真的妥妥的当世第一啊。
漫步在江都城的大街上,各种商铺应有尽有,而且一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哪怕行人如此之多,马路上也少有脏乱的模样,稍微一打听,原来每条马路隔一定距离都会有一个垃圾回收处,行人可以将垃圾放到规定的地方,如果随地乱扔垃圾被官府的人抓到是要进行“劳动改造的”,所谓的劳动改造就是被一群老头老太太疯狂的灌输乱扔垃圾的危害,这种精神上的折磨真的是谁也受不了。
安氏兄弟一行人随着礼部的官员来到了馆驿当中休息,临走前,安氏兄弟问道:“敢问这位大人,不知我们何时能够面见陛下?”
礼部官员笑着答道:“几位不要着急,接下来几天我们会带着几位贵客好好逛逛咱们得江都城内外,会让几位贵客对于如今的朝廷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之后,陛下自然就会接见机会了。”
安氏兄弟听罢,拱手道:“有劳大人了。”
礼部官员回了一礼之后便离开了,安氏兄弟经历了长途劳顿,没过多久也都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