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朱棣飞天(1/1)
“爹,其实……”
朱高炽以为朱棣在质问他出城作战的事,就要出声解释。
但朱棣却伸手示意他安静,继续望着唐云。
唐云看了朱高炽一眼,接着道:“王爷,其实那次派出城的兵马并不多,能大破南军的大营,全仰赖长孙殿下做出来的奇物,热气球。”
“热气球?”
朱棣一怔。
“你做出来了?”
朱高煦猛地转过头,望向朱瞻壑。
“嗯。”
朱瞻壑点点头:“你们走后不久就做出来了。”
朱棣听着他们俩的对话,眉头微皱:“什么热气球?”
“能带着人飞天的热气球!”
唐云话中带着激动,忍不住对朱棣道:“王爷,那天晚上咱们的兵马就是上了热气球,飞到南军大营上空,扔下炸药和火油!”
“李景隆连敌人都不知道在哪,就被烧了半个营帐!”
“飞天?”
朱棣皱眉地盯着唐云,似乎在分辨他究竟是不是开玩笑。
“王爷,确有其事!”
“末将亲眼看着那热气球从城头上飞起来的!”
“简直巧夺天工……”
在场的将领们回想到那天的盛况,一个个激动的难以平静。
朱棣怔了一下,又转头望向朱瞻壑:“真能飞天?”
“能。”
朱瞻壑本还在同朱高煦小声地说这话,闻言立刻点点头,解释道:“其实爷爷去救援永平之前,我就在做了,只不过那会还经常失败,掉下来,我就没说……”
朱棣怔怔地点点头:“飞天……飞天……”
先不说这是多少代人的梦想,单说其军事意义就不容小觑。
今天朱瞻壑能用他火烧南军大营,明天朱棣就敢用这玩意火烧京城。
烧什么不是烧?
他呢喃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平静下来,猛地转向朱瞻壑:“南军知不知道这热气球?”
“不知道,那晚天黑无月,且我让人遮住了热气球下面的火光。”
朱瞻壑果断摇了摇头。
那晚烧完后,第二天北平的封锁解除,朱高炽等人立刻就派出了兵马,去搜救那些“空军”。
最终,那些人被一个不落地找了回来,而且遗落在郊外的热气球残骸尽数被烧毁。
三十个,不多也不少。
“好,好……”
朱棣一拍大腿,眼睛越来越亮。
朱瞻壑能用这办法掩盖热气球的存在,那么他后续同样能用!
以后便可复刻朱瞻壑的操作,对南军的大营发起源源不断的夜袭,而对方还不会知道夜袭的来源……
“但这热气球也有些缺点。”
朱瞻壑急忙补充道:“虽能飞,但不像马车一般,想往哪走就往哪走。现在的热气球只能随风飘荡。”
“那天正巧赶上西风,才能火烧南军大营。”
“西风……”
朱棣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系。
“无妨。”
能飞就够了,哪还能要求那么多?
他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构思着热气球在两军交战时的各种作用。
朱棣的眼睛越来越亮,有无数灵光闪现。
最终他还是没能经受住好奇心的诱惑,猛地站起身:“走,去看看这热气球!”
“再将丘福、张玉、朱能、陈亨四人喊来。”
“是,王爷。”
众将领立即跟上,在场的文官们亦面面相觑,跟在后方。
由于东苑已经借给宁王一家人暂住,所以朱棣特意让人将热气球送到了西苑。
西苑的一座小广场上,数队打着火把的甲士护送着马车来到众人面前。
揭开其上蒙着的黑布后,朱棣还是第一次看见热气球的全貌。
收到命令,急匆匆赶来的丘福四人也一脸懵逼地望着这个奇怪的物件。
“王爷,这是……”
“热气球。”
朱棣上前,目不转睛地看着甲士们将其卸车,放到起飞架上。
丘福四人面面相觑,仍是一团雾水。
张玉走近唐云,想问问究竟怎么回事,但后者却笑着卖了个关子:“张指挥且看就是。”
甲士们将燃料倒入炉子中,朱瞻壑则在一旁教朱棣如何点火。
“只要点上火,就能飞起来?”
“得等火烧一会才行。”
朱棣点点头,二话不说便点燃了炉中的燃料。
随即他便将手中火把递给了一旁甲士,自己登上了热气球下的吊篮。
“王爷……”
唐云等人吓了一跳,立刻从远处跑来,他们没想到朱棣自己上去了。
朱瞻壑也傻眼了,他也万万没想到,朱棣连见别人飞过都没有,竟然就要去以身相试。
“壑哥儿,来不来?”
朱瞻壑仰起头,望见朱棣正笑呵呵地看着自己。
他仅仅犹豫了刹那,便从侧面爬上了吊篮里。
热气球自从调试好最终版本后,到现在从未出过事故,那晚上的三十个热气球也全部安然无事。
且现在下面还拴的有绳子呢,根本飞不高。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王爷、长孙……”
二人的举动看的唐云等几个将领肝颤。
朱高炽兄弟三个也急忙冲上来,只不过老大急的脑门冒汗,想让他们两人下来。
但朱高煦却很兴奋,想再往上爬:“爹,再带我一个!”
“滚下去。”
朱棣掰开他扒住篮子的手,面色不善地盯着他。
“你什么时候知道这热气球的?”
他还记得一开始说到热气球的时候,朱高煦的反应。
“爹,咱们去救援永平之前,我和壑哥儿就已经在做这东西了。”
后者急忙解释道:“就和壑哥儿说的一样,当时老是出毛病,我就没和您说。”
朱棣盯着他皱眉:“你和壑哥儿?这是你做的?”
朱高煦面上带着尴尬:“壑哥儿做的,但是我也帮忙……看着……”
声音越来越小。
朱棣呵了一声,摆摆手不再理他。
朱高燧一看二哥吃了瘪,干脆也不上去触这个霉头了。
“王爷,万一掉下来如何是好?”
“末将愿替王爷上去……”
唐云、郭资等人七嘴八舌地相劝,丘福、张玉四人更是一头雾水。
听他们所言,难道这个大东西还有什么危险?
“无妨,本王这辈子还没飞过。”
朱棣摆摆手,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随着火焰不断燃烧,巨大的气球渐渐充盈,在吊篮上方鼓起一个大圆球。
嘎吱~
吊篮晃动了一下,将领们渐渐闭嘴。
这时候再换人也来不及了。
“马上要飞起来了。”
朱瞻壑提醒道:“爷爷快抓紧这边的扶手。”
“好。”
朱棣从善如流。
朱瞻壑也从他的动作中感知出一分紧张。
这不奇怪,任谁第一次飞上天都会紧张。
即便现在脚下这个玩意儿是朱瞻壑做出来的,他自己也有点害怕。
嘎吱~
热气球又晃动了几下,随即在众人紧张的目光中,缓缓升起,离开起飞架。
“这……”
丘福四人看的瞠目结舌:“这……飞起来了??”
“唐指挥,这东西飞起来了!!”
“本就是要飞起来的。”
唐云无暇和他解释,紧张地盯着渐渐升起的热气球,生怕出个什么意外。
自热气球的雏形被造出来后,朱瞻壑已经看着不少人坐着这东西飞天。
但他自己坐在上面还是第一次。
今夜他才体会到,在下面和在上面完全是两种体验。
下方的人、建筑渐渐缩小,匍匐在脚下。
随着热气球的上升,黑夜中王府西苑的全貌渐渐出现在眼前。
殿宇、堂屋、亭台、水榭、楼阁……
星星点点的灯火,排成队走过的宫人……
热气球继续上升,人与建筑越来越小,纳入视线中的数量却越来越多。
“这就是天上?”
朱棣双手撑在吊篮边缘,贪婪地扫视着下方与周围的景象,似乎不想错过每一寸风光,要将所有风景都纳入眼中。
一阵冰冷的夜风吹来,两人对视一眼,却发现对方面上都通红。
“那是谨德殿,更远处是存心殿,还有广智门……”
朱棣借助远处星点的灯火,辨认着王府中的建筑。
“望远镜,爷爷。”
朱瞻壑从怀中拿出望远镜递给他。
朱棣眼前一亮:“我忘了还有这东西。”
他接过后放在眼前,向着东边眺望:“我看到了承运殿、承运门,还有宗庙……”
“竟如此清晰……”
他猛地放下望远镜,眼中几乎要放光。
“这热气球和望远镜简直是天作之合!”
朱棣长笑一声:“古人言登高以望远,有此二物在,南军何以逃出我手心?”
正在他胸中豪气万千时,二人脚下的吊篮突然一震。
朱瞻壑将头探出吊篮,向下望了一眼后,对朱棣解释道:“爷爷,升到最高了。”
“只能飞这么高?”
朱棣也看着下方的楼阁,有些诧异。
照这个高度的话,那天袭营时南军很难不发现他们。
朱瞻壑摇摇头:“是绳子只有这么长。”
“这边是调节高度的阀门。”
朱瞻壑来到一旁被卡扣锁着的铁扳手前:“上调是把吊篮下边的火调大,就能飞的更高,下调是把火调小,热气球就会降低。”
“如今咱们的吊篮下边绑着四根绳子,连着地面。必须砍断绳子,才能飞的更高。”
朱棣的目光从扳手上离开,望向朱瞻壑:“但热气球也会失去控制。”
朱瞻壑点点头,确实如此。
“爷爷,今夜咱们就先在这飞一会吧,以后再飞没绳子的。”
朱棣也点点头,虽然他很想试试,但大晚上的确实不适合一直折腾。
随后他又以望远镜继续眺望了好一会,才扳下扳手,熄灭了下方炉中的火焰。
地面上的甲士也开始下拉绳索,配合着陆。
最终,热气球稳稳当当地落到了起飞架旁的空地上。
整个起飞过程有惊无险。
“王爷无碍吧?”
几个将领急忙走上前,帮朱棣和朱瞻壑走出吊篮。
“如何?”
朱棣没等他们说话,就笑着望向了丘福四人。
四人要么还处在震撼中没回过神来,要么就一脸思索之色。
“太厉害了!”
“简直神物……”
其他三人下意识表达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朱能却抓住了重点。
“这能飞天的东西肯定是长孙殿下做出来的吧?”
“不错。”
朱棣畅快地笑着,拍了拍一旁朱瞻壑的肩膀。
“而且望远镜和这热气球简直是绝配!”
“你们站在上边一看,不管多远都清清楚楚……”
听着朱棣的描述,在场的将领们都有些心痒痒。
要不是理智束缚着,大家就都想飞上去试试了。
只是现在大晚上的实在不合适,只能改天了。
朱棣也能猜到他们的想法,便主动道:“改天有空了,你们都坐热气球飞上去看看。”
“不论如何也得知道从上面看是什么样的,以后作战要用到的话,心中要有数。”
“当然,坐热气球的时候最好隐蔽些,莫要被南军的探子,或者是什么人看到了。”
朱棣神色凝重地道:“此物的用处想必不用本王多说,若是被南军探听去了,咱们没了先机不说,说不得还要被针对……”
朱棣没说南军将其仿造出来的可能,但众人都能想象到其中的严重性。
“王爷放心,我等一定谨慎为之……”
大家纷纷作保证。
不说别的,将领们也不想哪一天睡着睡着觉,就被南军飞到头顶上浇火油、扔炸药,关乎性命的东西,大家一个比一个在意。
虽然没人再要坐热气球,但今晚朱棣的兴致却没有消失,兴冲冲地拉着新到的丘福等人,连同唐云他们回了存心殿。
不用多说,肯定是去商讨热气球在实战中的应用了,连朱高煦、朱高燧都被朱棣强行拉了过去。
他唯独让朱高炽和朱瞻壑回去了,前者是听了也没什么用,后者是还在长身体,并且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听的机会还多。
回去后他便洗洗睡了,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就见一人坐在桌前正在写着什么。
“朱公公?”
朱瞻壑揉了揉眼,有些纳闷,一般来说宦官和宫女都应该在外房等着才对,怎么今天进来了?
“什么朱公公?”
朱高煦黑着脸转过头来:“我是你爹!”
“奥……”
朱瞻壑的头又躺回枕头上,翻了个身面朝墙,还紧了紧被子。
越到冬天,他就越不容易离开被窝。
尤其是先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朱瞻壑已经连续二十多天一睁眼就从被窝里爬出来了。
如今朱棣回来了,外面也没有敌人来攻城了,今天格外适合赖床。
“快起来。”
朱高煦先是倒掉昨夜烧尽的余炭,随后又夹起一块块新的银丝炭放入盆中,并开始生火。
高阳郡王大人已经不知多久没这么伺候人了,以至于生火的动作异常生疏,点了好几次才点着。
待炭火燃烧稳定后,他又将盆端到朱瞻壑床边。
温度开始徐徐上升。
朱瞻壑感受到了暖意,心中坚决的赖床念头也被融化了几分。
“今天跟我去飞热气球。”
朱高煦脸上满是对飞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