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啧,某人头上有点绿呀(1/1)
喻昭昭笑嘻嘻地,“你怎么知道我喻家会怕麻烦?”
秦妙还想说些什么,但皇后等人已经到了。
男客也逐渐入场。
戚九黎跟在皇帝身后,瞥了眼自入宫就不消停的某人,落座后才开口。
“喻昭昭,坐到本王身边来。”
嘶!
宴会还没开始,此起彼伏的吸气声就让皇后脸上的笑意加深。
看来外界传言不假,戚九黎竟然真的喜欢上了皇商之女。
如此,他与逍儿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要命!这么多人,戚九黎你是不知道低调两个字怎么写吗?!】
戚九黎:?
喻昭昭内心要把戚九黎骂死了,但碍于帝后都在,只能慢吞吞地挪着步子。
还没走到,就被戚九黎一把拉着坐下。
帝后对视一眼,神色各异。
“这位就是皇侄新纳的美人儿?”
喻昭昭紧张地给戚九黎倒酒的手都在发抖。
“正是,胆小没见过世面,让陛下与皇后娘娘见笑了。”
皇帝心里有数,面上却做出不满的样子:“不管怎么说,淳王妃才是正妃,皇侄若是一时喜欢也就罢了,可别乱了后宅身份。”
【就是就是,宠妾灭妻都被京城的人骂烂了!】
【现在多嚣张,后面你哄媳妇儿的时候就多难受!】
【孩子你可长点心吧!】
嗯?
被人骂烂了本就是他想要的目的。
只有这样帝后才会以为他有了把柄而放松警惕。
至于哄媳妇儿?
让他低头哄的人还没出生呢!
戚九黎睨了喻昭昭一眼,只点头算是接了这话。
皇后笑着打圆场,“本宫瞧着这位也是个妙人,今日是本宫寿宴,大家也别拘着,放开性子开心才是。”
秦燕刚刚受了气,这会儿忍不住想出头,“娘娘,臣女为您准备了一曲祝寿舞,还愿娘娘岁岁今朝。”
皇后认出她身份,跟秦夫人夸了几句。
寒暄过后,秦燕的舞便开始了。
撇开人品和脾气不谈,她的舞和身姿在京城确实能排上一二的。
一开始皇后也没放在心上,但在看到她大胆设计的动作和宴上男客垂涎的眼神后,笑意就淡了下来。
舞毕,秦燕没等到封赏,不甘心地引火。
“臣女听说淳王妃妹妹半月前就在准备给娘娘的寿礼了,也不知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哦?”
【坏了,秦妙在王府不受宠,下人见风使舵的,该不会没给她准备什么拿得出手的贺礼吧?】
【戚九黎怎么回事,这种事都不上心,也不怕外人瞧不起淳王府!】
上辈子也没这么个情况啊!她就记得都在哄抬她受宠了!
戚九黎饮酒的动作一顿,皱眉看向秦妙。
后者却是款款起身,“臣女知太子殿下在北方治理旱灾,娘娘担心,便手抄了佛经赠与娘娘,亦是为太子祈福。”
【嘶!还得是聪明睿智的大女主啊!不过身为淳王妃却给太子抄佛经祈福,啧,某人头上有点绿啊。】
【这么冷?戚九黎不会是吃醋了吧?】
笑话!
他怎么可能会吃秦妙的醋?
戚九黎不满地看了眼她,低声道:“吃你的。”
别瞎想!
喻昭昭扁扁嘴。
“不愧是淳王妃,送的贺礼也如此有心。秦夫人这两个女儿可是教得好啊。”
皇后显然对秦妙更为满意。
秦夫人不敢应声,只喏喏应下。
有了这一开场,宾客都开始献礼,无非也就是些珠宝首饰、绸缎布匹,不算惊艳,但也挑不出什么错来。
“淳王府喻氏,献礼……”
太监为难地看了眼帝后和淳王,结巴着不敢读下去。
【啧,老娘送的能让你们想到?】
【不过也不知道皇后接不接受,要是不接受可别治我罪呀!】
【狗男人一会儿要是情况不妙可得保我啊!!】
想着,喻昭昭讨好地给戚九黎续满酒。
戚九黎倒也好奇这女人送的是什么了。
皇后不满,却在崔公公附耳禀报后,脸上的笑意也是一僵。
不愿寿宴出岔子,她挥挥手想让人抬下去,秦燕却跳了出来。
“崔公公您就公布出来吧,大家也很好奇喻夫人送的是什么贺礼呀!”
她得意地冲喻昭昭看去,“喻家是夏朝首富,送的贺礼定然与我们这些庸脂俗粉不同,说不定还能让我们长长见识呢。”
【显眼包!】
【哪都有你呢!知不知道好奇心害死猫啊?】
皇后不悦,但皇帝也好奇,给了崔公公示意。
后者清了嗓子,继续唱礼。
“淳王府喻氏,进献黄金一箱,价值百两!”
整个宴厅鸦雀无声,戚九黎更是沉默了片刻才失笑出声。
“这礼当真与众不同,想来皇后娘娘什么也不缺,倒不如直接送黄金来得实在。”
皇后讪笑着,正是因为是黄金,她才只能含泪充到国库里去啊!
“可是这贺礼未免过于俗气,喻夫人这般献礼,怕是没把皇后娘娘放在眼里吧?”秦燕内心狂喜。
有不少贵女和夫人也都赞同她的话,“是啊,哪有给人送黄金的呀?”
“啊?不能送黄金吗?”喻昭昭故作懵懂。
【送啥都管?礼物不就是个心意吗?】
【我才不想费劲去想礼物,啥都没金子来的实在!】
戚九黎嘴角一抽,虽然庸俗,但她说的确实在理。
有些贺礼外表华丽,作用不大,大多也是放宝库里生灰。
这种实用的确实更实在一些。
“是昭昭思虑不甚,也是之前没给贵人送给礼,还望娘娘恕罪。”
她走到殿中跪下,“既然这礼不妥,那昭昭便斗胆以皇后名义捐给北方赈灾,也算为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祈福。”
【这么闪眼的金子都不要?你们眼光真高。】
【你们不要,请捐给更需要的人!】
戚九黎挑眉,以太子声名为由,让皇后想挑错都挑不出来。
这女人还是有点聪明在身上的。
“朕看就不必……”
有赈灾的钱不如充入国库。
戚九黎打断皇帝的想法,“昭昭的法子甚好,北方百姓受难,陛下也是痛心。太子亲临治灾,危机重重,这笔钱款不仅解了北方百姓之难,也让他们看到了朝廷的诚心。”
“本王看不错。”
有不少大臣略一思索,还真觉得是大大的好事,纷纷附和。
“正好还能让太子收获民心,早日解决旱灾还朝。”
“此举益处多多,微臣赞同。”
【干得漂亮!戚九黎你总算干了件大好事!】
好事?
戚九黎不置可否,他只是不想看帝后如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