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我在古代搞基建(9)(1/1)
接下来的时间,穆辰每天都过得很是忙碌。
组织工匠改良印刷机,建立印刷厂;培训制造火药枪支的人手,建立工厂,做好保密措施;建立学院,安排老师课表。
同时拉拢在晋城的文人,编辑适合百姓学习的教材,在让印刷厂印刷出来;然而在和这些文人交谈时,有些文人一听是给百姓编写教材,就怒气横生死活不同意,大喊有辱斯文,不合礼制。
面对这些清高的文人,穆辰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人默默减少了对他们供给。既然看不起百姓,那百姓的制造东西也别用了!
这些人在晋城,仗着自己文人的身份,什么都不做。金大花为了表达对文人的尊重,替元帅挽回败坏的名声,也是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但心里早已对他们不满了。
得到穆辰的命令后,金大花兴高采烈的吩咐下去,心想:“终于不用再受这些人的鸟气了。”
金大花在任职期间,不止一次亲自上门,邀请他们来官府工作,但是都被以各种理由推辞了。金大花看着他们眼里的嘲弄,心里有怒火却不得不压下来。
毕竟元帅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得到这些文人的支持。在得知不用在捧着文人时,金大花才出了一口恶气。
毕竟辰儿是天选之子,以后什么样的文人找不到啊。
金大花的心思穆辰不知道,他现在正派人去寻找调配制作水泥的原材料,尽管穆辰有详细的配方,但是现代和古代的差异有点大,还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实验才能做出来.......
每天回到家里吃完饭,和两个弟弟贴贴,给他们讲故事,讲民生,哲理,大航海,做好儿童启蒙,等着学院建好,一起把他们送到学校去。
终于在一旬之后,当初穆辰选定的河边出现了千亩良田!原先的土地流失问题也得到极大的缓解,稻苗得以正常生长。
那一天,整个晋城都轰动了!
那可是田啊!是所有人的命根子啊!
这些千亩良田代表了什么,是粮食!是人口!是命啊!
老农和百姓们站在田边看着这些多出来的田地,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了。金大花使劲掐着自己的大腿,眼睛通红,这个在战场无论受了多严重的伤都没有掉过眼泪的汉子,这一刻,像是一个孩子嚎啕大哭。
作为晋城的主事人,他也是农民出身,却对粮食减产没有丝毫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粮食越来越少,百姓的生气逐渐流逝。
不过好在辰儿来了!他对着穆辰深深地鞠躬,周围干活的老农百姓也跟着跪下来,老泪纵横,表达着对穆辰的感谢。
穆辰的声望在晋城一跃而上,名声也自此传颂。
穆辰摆手,示意他们起来。然后又将种子分给这些老农,让他们种下去。这些老农没有任何异议,小心翼翼的捧着种子,对穆辰连连应声。
现在他们对穆辰的话,奉作圣旨。在他们看来,穆辰就是从天上下凡的神仙,带领他们脱离苦海的,不然这些良田是怎么出现的。
这一刻他们的想法,和穆大元金大花到达了重叠。
穆辰看着他们的样子,放心来。本来是想等实验田那边出了结果,在推行这些产物呢,看来不必了,现在就可以推行。
穆辰嘱咐完老农种植的注意事项,就要回到穆府。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之前拒绝的文人在那里等候。
看着这些精神有些萎靡的文人,穆辰嗤笑:看来还是撑不住了。也对,毕竟清高的文人也要吃饭的呢。
“穆大少爷。”看见穆辰回来,以柳文青为首的文人鞠躬行礼。
“嗯。”穆辰点点头,也不失礼数的回礼,就和他们擦肩而过,进入穆府。
柳文青等一众文人看见穆辰的反应,面露难堪。
“柳兄,这个穆大少爷好生无礼。和他的父亲一个样子!”一个文人忿忿不平
“住口李兄,此话莫要再说。”
柳文青看见穆辰的样子也是很生气,他自从开始读书,就再也没有人这样对待他。
但想到自己以后的日子和穆辰如今的声望,他们不得不压抑心中的怒火留了下来。
柳文青上前和穆府侍卫说道:“麻烦和穆大少爷通报一声,在下柳文青和一众文人前来拜访。”
侍卫眼也不斜,生硬的回道:“诸位请回吧,大少爷刚回来,现在不方便见客。”
柳文青脸色一变,但还是耐住性子:“那大少爷什么时候有空呢,我等再来拜访。”
“这个不知道。”早在穆辰和这些文人谈完以后,就给自己的府中的人下了命令,如果这些人前来拜访,一律不见。
穆辰曾给过他们机会,既然没有把握住,以后也就别想有了。凭穆辰现在的名气声望,什么文人找不到。
穆辰听着阿四的汇报,放下手里的茶,说道:“让人收拾收拾家里,和金将军说,加强城中的防卫,过几天会有很多贵客到访。”
阿四没有任何质疑,点头应是。
正如穆辰所言,随着千亩良田的出现,穆辰的名声也随即传播。短短三天,周围的城池都得到了消息。
所有人基本上都是想要亲自来看看,是否如传言所说,晋城的有了千亩良田,也有很多想要见见穆辰这个人。
其中更是有之前穆大元给儿子看中的老师,当代大儒,宋平生。
宋平生是当世公认的,南儒北法中的南儒。他年轻时在家族的举荐下,在朝廷担任太傅一职,培养的学生遍布天下,但由于看不惯朝廷的腐败就辞官回到老家,继续教书,在文人地位中极有声望。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度以为是开玩笑。但是看到传信人信誓旦旦的样子,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去看看。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么他也想亲眼见见这个创造奇迹的人穆辰。对于穆辰他并不陌生,这也多亏了穆大元三番五次上门请他做老师。
但宋平生不愿意淌这摊浑水,就推辞了。
宋平生知道自己身份特殊,自天下开始混乱后,不少军阀统治者都前来拜见,想要获得他的支持。但宋平生在这些人中却看不到一个当君主的料。
他厌恶昏庸无能的朝廷,也痛恨这些造反的军阀。但军阀没一个靠谱的,要么是为了保命造反,要么是为了心造反,没有一个是为了百姓安乐,为了天下统一!
他有心辅佐,却无贤明君主。这让他很是痛苦。至于穆大元,宋平生倒是感受到他的真诚,但是在所有军阀中,他的出身是最低的,名声也是最不好的。
经过徐州一战,更是直接跌到谷底。他的做法在宋平生看来都有着不计后果的莽撞。徐州县令是该死,但最起码不是现在死。
暴烈,鲁莽,不计后果,随便一个都是君主的大忌。
所以当穆大元再次来拜访的时候,宋平生就直接回绝了。
但是穆大元的儿子,或许是一个可塑之才。宋平生看着窗外,心想:希望不要让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