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言难尽的两宋时代(1/1)
1162年,南宋临安府,皇宫里五十六岁的南宋开国皇帝赵构醒的很早,不过后半夜三点多钟,他就已经从御床上坐了起来,阵阵秋风吹过他的脸庞,舒适惬意,顺着窗子远眺临安城中的灯火通明。
一瞬间,赵构有些恍惚,他以为自个回到了多年前的东京梦华,凌晨三点醒来,赵构的身边没有海棠花,那么老皇帝醒这么早,是要干什么了。
他想要把皇位禅让给自个的养子赵申,这个想法,其实越构已经盘算了很多年了,他初登帝位之时两宋交替。
此时,南宋风雨飘摇,他被大举南下的女真鑫朝撵的是鸡飞狗跳,几乎跑遍了大半个南方,甚至到最后,只能远洋航行到海上去避祸办公,在亡命天涯的过程中,自己犯下过极其严重的错误。
自个做出过荒唐无比的举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之下,赵构甚至永久的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个开国皇帝的帽子。
他算是戴明白了,而当一切尘埃落地,赵构兜兜转转回到了南宋的都城临安,也就是杭州的时候,他仍然觉得不轻松,毕竟,身边卧着西夏和金朝这和两么两个虎视眈眈的邻居。
他这个皇帝他当的也不好受,国事永远处理没完,折子一封接着一封,前阵子金朝皇帝完颜亮还大举南下,势如破竹,如果不是金人闹内讧,亮亮死于兵变,那么自己早就结束了。
生活很累,小赵喊累,所以他干脆心一横,把皇位传给了养子赵申,这个也就是宋孝宗,孝宗皇帝,他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和赵构的血缘关系,那属实就已经不是很大了。
赵构禅位在1162年,赵构晏驾是在1187年,而赵申后来把皇位让给他的儿子宋光宗 越惇,在1189年,也就是赵构病逝两年后,赵申就卸任了,同时我们还要知道的是,赵构禅位是主动禅位。
和那种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李渊,和稀里糊涂就把皇位混丢了的李隆基是不同的,他做了太上皇之后那也是有实权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在干预着赵申执政。
在约二十七年的时间里,有二十五年,赵申都要受到赵构的牵制,只有两年,是他自个说了算的。
想来这样的一个皇帝,应该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顶多是打打酱油,混个脸熟,然而宋孝宗越申却几乎被史学界一致认为是宋室南渡之后最有作为的皇帝,那么他漫长而短暂的人生。
究竟发生了什么呢,首先,襟孝宗越申是一个有理想的皇帝,理想不分贵贱,但是分大小,赵构毕生的理想就是暖风吹得他陶醉。
他把杭州变汴州,但宋孝宗一生志向,却在乎于北伐金人,收得故土,皇帝不仅想,皇帝还十分敢干,皇帝的动作还十分迅速。
隆兴元年四月南宋出兵金朝,还是不宣而战,你可以看到这位大宋帝王的决心,就如同他即位不过两个月就为岳飞平反一样,不过很可惜,北伐持续到一年就失败了。
战争失败后,负首要责任的应该是高宗赵构,赵构这位老同志,这么多年来,他就一直没怎么变,他自己不愿意北伐,老是要和金人打哈哈,他也不乐意新皇帝北伐。
因此孝宗北伐的时候,赵构可以说是带头阻挠和搞破坏,他搞这么一顿糟,结果主战派连连失利,主和派势力做大,一场好好的北伐,就这么仓皇结束了。
主战派大受打压,调职解任者不在少数,而在贬官队伍里,一个叫做陆游的爱国诗人。
在40多年后的病逝之际,写下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以为,虽然,自己永远无法到南宋统一的那一天。
但一定会有那一天,当然会有,只不过,它不属于南宋。
上皇干涉,北伐失利,主和做大,文恬武嬉,宋孝宗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只能暗自伤神,默默流泪叹息,一个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一开视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虽然皇帝施行仁政,改革吏治,重视发展,关爱百姓。
但在这种权力的形变之下,皇帝甚至连完整的执和自己的意志条件都不具备。
1187年,高宗赵构终于死了。
随着赵构的死去,宋孝宗的心也死了,两年后,他走了养父的老路。
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光宗赵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志大才不疏,但终究,所托非人,宋孝宗时代的南宋大臣们大多不太靠谱,他选定的这个继承人。
也很不靠谱,宋光宗赵惇生平最大的特点,是惧内,,,,,,
他这个人特别怕老婆,接父亲赵申班的时候,他42岁,人生已经过了大半,但却一点男子气概也没有,怕老婆可以说是怕到了骨子里,光宗的老婆是皇后李凤娘,李凤娘生性沷辣蛮横,而赵惇偏偏性格懦弱,因此被他老婆管的死死的。
听说过阃令大于军令的,没听说过阃令大于皇令的,然而,李凤娘发起令来,地球也得抖三抖,李凤娘收拾赵惇收拾到了什么地步了。皇帝有天早上起来,身边宫伺候皇帝穿衣洗漱,顺便给皇帝洗手,这宫女大概也就15,6岁。
小手细嫩,一伸手就让赵惇给看见了,赵惇也是实在人,张嘴就是一句真白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本来就是随口一说。
结果很快被李凤娘给听了去,李凤娘一听这不行呀,自个老公夸宫女手白,于是立刻就派人把侍候皇帝的宫女抓来。
不由分说,直接把双手斩了下来,砍下来还不算,李凤娘还很有恶趣来,他把这断手找了一个盒子一装。
第二天直接当成礼物送给了皇帝,打开盒子一看,吓得三魂丢了七魄,本来他平时身体就不好,更是大病一场。
好几天不上朝,皇帝体弱,那是难独自处理政务的,所以这就给了李凤娘干预政事的机会。
皇后干政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吕雉杀韩信,刘娥辅仁宗,萧绰在大辽,李凤娘看别人能行。
自己当然也能行,于是她开始频繁的干预政事,打仗的事情她要管,经济问题她要抓,改革制度她要问,军国大事她也要参与,但问题是,她有工作热情,但是她没有工作能力。
其实她不仅没有能力处理政事,想来她本身对干政其实也没有兴趣,而她非要打压自个的老公。
掺和朝堂之事的唯一原因,那就是这样能给自个的娘家捞好处,李皇后大封娘家三代为王。
两百号李氏亲眷更是慷慨大方,全都给安排了工作,家庭生活李凤娘要管,皇帝工作李凤娘要管,人事安排李凤娘还要管,在这样强大的精神控制力下。
光宗皇帝本人的精神开始不正常了,皇帝不正常到了什么地步,到了父亲宋孝宗都驾崩了,他都没有能力组织丧礼的地步,别说孝宗死了光宗不闻不问。
就是孝宗死前的很长时间里,光宗也没去探望过一次,这叫不孝,罪责重大。
群臣愤怒,百姓议论,天下哗然,最终,大臣们忍无可忍,直接拥立了光宗的儿子赵扩做了新君。
也就是宋宁宗,光宗皇帝被迫禅位,成了太上皇,从公元1127年赵构开国,到1194年,赵括即位不过四朝时间。
却来了三次内禅,历史似乎在这一刻开始了不断的重演,绍兴内禅是赵构累了,淳熙内禅是赵申乏了,而绍熙内禅,却是迫不得已的皇权更替。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君之德渐渐失去,升平之象难以为继,高宗和宁平之间有一个年份是1164年,这一年,全年以乎并无大事可叙。
这平平淡淡的一年,很容易被人忽略,历史学家们对这一年的研究也并不是很多,古老的皇家宫殿被斜阳默默所笼罩,文人士大们一丝不苟的整理着自己的衣衫。
临安城有条不紊的在时间的流逝下熙熙攘攘,歌舞升平,这么看起来,似乎南宋要比当年的北宋强的多,但其实,在生存空间上,南宋的疆域仅有北襟的五分之三。
南宋在地形上则优势尽失,这个帝国实则是在刀尖上迈出优雅的舞步,让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两年。
即公元1162年,这一年,金军进犯寿春,枢密院忠义前军正将刘泰自募三百兵士。
慷慨豪直扑战场,视死如归,终鏖战数日,身受十多处创伤战死,女真人的战斗力比当年的大辽铁骑强出不少。
谁又知道,在这看似平淡的一年里,草原上诞生了一个叫做铁木真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