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哥舒翰这么死的(1/1)
兵出潼关,灵宝惨败,十八万人剩八千人,如果当时他收拢败兵,固守潼关,他是否还有一战之力。
因为人心散了,他麾下的部众也不干了,他们知道,现在不管是回头打潼关,还是一路跑回长安,结果都是一个死,既然左右都是死,还不如把哥舒翰绑了算了,投降燕军,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命。
于是,于是哥舒翰麾下一个叫,火拔归仁的番将,纠集了一百多个骑兵,把哥舒翰落脚的驿站,围得是水泄不通。
然后进去告诉哥舒翰,叛军杀来了,大帅赶紧撤退,哥舒翰不知是计,火拔归仁,率众跪在哥舒翰面前说。
大帅以二十万之众,下战而尽杀敌手,有何面目去见天子,大帅难道看不见,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教训么。
请大帅跟我们一起东行,见哥舒翰不肯就范,火拔归仁立刻率众人,一拥而上,把他结结实实地绑住了。
接着士兵哗变,又把其他不肯投降的将领,也一块绑了,径直押到潼关,献给了崔乾祐。
哥舒翰又被押到洛阳,送到了安禄山的面前,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这场著名的对话。
安禄山先是以,严肃的口吻进行了责问,汝常轻我,今日如何
在安禄山的设想中,哥舒翰可能会是,坚贞不屈的,坚持着他一贯的不屑。
但求一死,也有可能是一言不发的,沉默的走向刑场,引颈就砍,还有可能是破口大骂的,激动地冲过来,再激动的被拖出去。
无论哥舒翰,表现如何。
安禄山给他预留的结果是相同的。
拖出去,砍了。
然而,哥舒翰偏偏给了他一个,做梦也不会想到的回复,臣肉眼凡胎。
不识陛下,遂至于此,他投降了。
而且还不仅仅是投降,陛下拔乱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门,来玩具在河南,鲁炅在南阳,臣为陛下以尺书招之,三面可平,李光弼当时在河北地界连战连捷,打得另外思明等人叫若不迭,至于来玩具,鲁炅,后世的名气,虽然没有李光弼的大。
但在安史之乱期间,那也是令叛军闻风丧胆,吃尽苦头的厉害角色,而这三位与哥舒翰,恰好又多有渊源,都曾经是他的部下,所以哥舒乾看来。
也是可以试着争取一下,安禄山大喜过望,于是免去了哥舒翰,欺君的死罪。
还任命他为燕国的司空,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令他写信招降,李光弼等三人,然后安禄山找来了,费尽心思绑来哥舒翰的,火拔归仁。
也只讲了一句话,背主忘义,我这里岂能容你,女拔归仁还没来得及回话。
便被安禄山的士兵拖了出去,砍了。
李光弼等人,果然都是讲求效率的,他们都没有让哥舒翰等太久。
三个人的回复,惊人的一致。
你怎么还不去死,史书记载,诸将报书皆让翰不死节,李光弼等三将一致认为,像哥舒翰这样深受皇恩的。
既然战被俘,理应英勇就义,所以三人无一例外地,予以了拒绝,并向他们曾经敬仰过的名将。
表达了深深的鄙视,终于,哥舒翰丢失掉了他的一切,城池,军队,荣耀,声名。
还有最后的气节与灵魂。
他虽然还活着,其实,却已经死了。
安禄山那边不久以后,也得知了哥舒翰劝降的结果。
见到此人已毫无用处,安禄山便一声令下,将哥舒翰关押在洛阳的宫中,关于哥舒翰这位风云人物的,死亡年份,都无可考证。
被关押过不久,就被安禄山下令,秘密处死了。
反正总算是熬过了安禄山,在叛军不得已,放弃洛阳撤退前,才被安庆绪下令,匆匆杀死。
相对于叛军的冷漠无情,大唐朝廷这边,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作难能可贵,当时,李隆基早跑到了四川避难了。太子却没有跟着跑,而是选择留了下来,并在灵武组织起了,临时中央政府,坚持平叛,在昨知哥舒翰的死讯后,灵武方面宣布,峊舒翰为太尉。
谥武民,武字昭示武功,他终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原谅,留下了当年石堡城下的英名。
以及至今流传在当地的,悠悠歌谣,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