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明皇家银行(1/1)
醉酒在不染尘,一声雄鸡啼叫,口渴难耐的朱由检在找水喝。
醒来后,朱由检更下定决心,要对京营开刀,对勋贵一边打压,一边拉拢。
英国公一脉极力拉拢,将成国公一系则重点打压,将京师三大营各方势力,重新洗牌,张之极进入自己的视线,会重点培养。
神机营会是很不错的地方,在朱由检身边的朱刚烈,总感觉有个不祥的预感,皇太极已经加快进程,也许是自己存在,在大明产生蝴蝶效应。
文官集团的势力,早就盘根错节,盲目打压,说不定哪天也如朱由校那般,死于非命。
朱刚烈这几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真正灭亡大明的深层问题,那就是官绅士族疯狂的土地兼并,让穷苦百姓无田可耕。
自己本就是这大明最大的地主,通过打压各地豪绅的土地,还田于民就能很大程度的缓解阶级矛盾。
能吃饱,有田耕,能活下去,谁愿意颠沛流离,谁愿意提着脑袋造反。
朱由检酒醒后,朱刚烈便想到天启大爆炸的废墟去看看,一行人来到京师城西的王恭厂附近,一眼望去便是满目疮痍。
一路上朱刚烈与朱由检说了很多,很多。
朱由检接过曹化淳递来的温水,一手挥向眼前这满目疮痍,与身后众人沉声道:“你们说朕要在这建个大大的学堂,为大明培养出能征善战的将军,朕还会要重用道貌岸然,满口的仁义道德伪君子?”
“如今文官集团已然势大,不管是东林党还是浙党、楚党等,对皇权的威胁很大。”
“如今朕想抬高武人的地位,来制衡势大的文官。”
“勋贵盘踞三大营,只能轻动,朕想给勋贵另一块肥肉,把学堂这块肥肉,让勋贵们吃下,这样京营改制的阻碍会小些。”
曹化淳在旁恭敬道:“陛下,英明神武,大明必兴。”
“走吧!先回宫,今日早朝朕有多事要与众臣商议。”
回宫后换上龙袍的朱由检,来到皇极殿,坐在龙椅之上接受少呼朝拜。
朱由检环视群臣后,沉声道:“朕,要重建朝廷的财税系统,有意效仿民间钱庄的模式,搭建一个银行系统。”
“诸位爱卿,将银行一事,都议一议。”
内阁首辅施凤来,缓缓道:“陛下,银行筹划按钱庄模式推广,陛下那钱从何而来?”
“大明积弊已久,那怕此次阉党覆灭,朝廷收缴回贪墨巨款,但大明疆域万里,百姓万万之重,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解大明困局唯有开源节流才可行?”
“而且将银行推广至大明全境,可以想象耗费一定巨大,陛下,大明真经不起折腾了,听老臣一言?”
“皇家银行一事,做不一定成事,但不去做,一定没机会。”
“朕,也想问问在场的诸位,如今大明要如何面对的后金、蒙古铁骑?”
“大明财政困难,连在京官员的俸禄,都半年未发,更不要说京师外的官员。”
“京师重臣都如此,朕不难想象为大明守边的将士,在田地辛勤耕耘的百姓,他们能得到什么?”
“不说各地灾患,就简单的让你们去江南收商税,你们谁敢站出来说,我行,我去……”
“朕,没有责怪在场的众人,只是想告诉大家,发现问题后,能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那天下事,都是易事。”
“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正如古人的那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早就激动不行的毕自严,沉声道:“陛下,您说臣做,君臣同心,其力断金。”
内阁几个老狐狸差点被糊弄过去,张瑞图忍不住的走向前,沉声道:“陛下,银行,臣算是听明白了,是要替换大明的财政系统。”
“这可不是简单的一拍脑门,就能做成的事。”
“这是要把大明的血全换了,一个不留神,就会暴毙而亡,置大明陷入泥潭,会毁了大明基业。”
“臣,张瑞图,恳请陛下三思。”
张瑞图,知道历史上其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合称明朝书法四大家。
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身上大儒之气,不由自主散出,就是这货为魏忠贤的生祠碑文书写。
耐着性子,缓缓道:“朕也想问问百官,你们可有挽救于大明水火中的方法?”
“有吗?朕也想听听?没有的话,就先按朕的办法做?”
“竟然有人提到,那朕就与众大臣说,户部每年都赤字百万两,都是寅吃卯粮,就说诸位关心的俸禄拖欠问题,若一成不变。”
“”你们何时能拿到俸禄,不少人会有其他之法用百姓中谋利,但一定也有不少官员指着俸禄过活的。”
“皇家银行是认缴制,户部出资四成,朕出资两成,三十三藩王出资两成,勋贵出资一成,百官出资一成。”
“将皇家银行出资规模就以二千万两来认缴,这样就是户部出资八百万两,朕出资四百万两,三十三藩王出资四百万两,勋贵出资二百万两,百官出资二百万两。”
“朕,在皇家银行会成立一个类似内阁的阁员制度,户部出资的八百万两,以六部衙门共同出资,股权只能在六部间转让,选出八名阁员。”
“而三十三藩王出资四百万两,由三十三藩王世子间选出四名阁员,股权只能在三十三藩王中转让,勋贵出资二百万两,选出两名阁员,股权只能在勋贵中转让,百官合资认缴一百万两,选出一名阁员。”
“每五年一任期,再次推举出皇家银行阁员,现任清查上任所有账目,贪污乱纪者严惩不怠,罪大恶极者诛其九族。”
任南京礼部尚书的温体仁,缓缓站出来,疑问道:“陛下,这皇家银行的阁员,能如何?品级如何?”
看向一脸精明的温体仁,历史上其作为崇祯年间任内阁首辅最久之人,温体仁于万历二十六年高中进士,选为庶吉士,万历年间历任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司业、左谕德、左庶子、少詹事等职。
眯起眼,沉声道:“入皇家银行阁员,礼遇等同二品大员,包括朕阁员一共十六名,今后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各由一名阁员主政一省,皇家银行朕统筹,朕,有一票否决权。”
此言一出皇极殿更是一片哗然,皇家银行的阁员含金量也太高了吧!
再放出大招,大声道:“阁员可提名主政省的各州府的皇家分行行长,只论能力,不论功名,名单交由内阁核准,朕批复后便可生效,皇家银行分行行长享受四品官员礼遇。”
殿中的议论声变得更大,见到不少官员眼中的炙热。
缓缓从龙椅上站起的,淡淡道:“不止,皇家银行阁员的好处,不止这些,今后内阁成员替换,只从皇家银行阁员中提拔,藩王世子不参与选拔。”
“银行,你可以理解大点的钱庄。”
内阁首辅施凤来,面露难色,谨慎道:“陛下,这是要与民争利?”
朱由检摇头,沉声道:“不不不,朕之格局,哪会去与民争利?朕富有四海,需要这些蝇头小利?”
“朕为的是大明的千万计,为了是解决大明繁乱的赋税,解决官员俸禄、士兵钱饷的发放,也最大程度的减少银两运输损耗,这银行是为大明计,为天下万民计。”
“陛下可有初步构想,这未知事务,老臣与内阁,还有朝中诸位同僚都没经验?”
“不懂、未知之事就不去做,那我们如何进步?银行往简单里说与钱庄无异,可以理解为经营银子信贷业务的衙门,通过吸纳存银、放贷钱款、汇兑等,来将银子流通加速,这样能获得最大利益。”
户部尚书毕自严缓缓出列,激动的流出泪水道:“陛下,臣,能理解陛下,银行是功在千秋之事,是利国利民的天大好事!”
“陛下,臣恳请陛下为银行赐名?”
在皇极殿四处飘荡朱刚烈,来到朱由检身边,淡淡道:“银行就叫,大明皇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