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心如刀割(1/1)
“信的内容我看了,很大胆的想法,年轻人有这样大胆的想象力是好事,”刘志民严肃了很多:“这本来我是不用多跑来一趟的,但你信中的一些内容,让我很意外,所以有一些事我必须弄清楚。”
“一定配合。”
叶知寒被他的严肃给稍微吓到了,心想昨天晚上的时候明明不是这个态度,怎么突然就变得像审判了一样?
心里嘀咕归嘀咕,但在这紧张的气氛下,他还是表现的一如既往的老实。
“你在信上提到了铀矿,并且大概说出了地点,”刘志民问道:“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听到他的问题,叶知寒就松了一口气,早在写信的时候,他就已经编好了逻辑自洽的谎言。
“猜的?”
“铀矿其实分布比较广泛,大型侵蚀不整合面、元古代古陆、缺氧条件下形成的早元古代沉积岩中都可能存在,铀矿并不少,只是铀含量比较低,所以我提了几个省份,总是能找到的。”
刘志民稍微有些失望,又问:“那些名单呢?”
叶知寒道:“在写信之前,我就通过报纸简单了解过了国内外的华裔科学家,不过可能还有缺漏,后面会慢慢完善。”
刘志民眼神如炬:“你了解过?”
“对……”叶知寒有些慌乱:“漏掉了很多吗?”
“不是漏掉,而是这名单上的人,根本不存在。”
刘志民道:“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是陆明,而不是姓赵。
近代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是赵坤,而不是姓钱。”
刘志民哭笑不得:“你看的是报纸,还是什么?”
叶知寒有些局促,紧紧捏着指头:“那学森呢?永怀呢?”
“没有听说过这两个名字?”
没有……
他们不在这个世界。
还是在这个世界换了个名字?
(抱歉,本来就是单纯的重生设定,但那段历史审核的比较严格,所以很多名字都要换,于是就画蛇添足,绕了个远路。他们还在,只是名字会用同音或者同义字代替,不过他们出来的时候,我相信各位会一眼就认出他们。)
叶知寒目光呆滞,许久不言。
刘志民没有再追问下去了。
但心里多少是有些遗憾的。
虽然从事科学事业,但在来之前,他其实还抱有幻想。
幻想叶知寒不是一个普通人。
当然,在如今华夏的困局之下,也绝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改变的。
他叹了口气,手指敲打着写满问题的笔记本,很多问题,其实在现在已经没有问的必要了。
“那关于核工业呢?也是你的猜想或者随手写的?”
刘志民的语气很随意,因为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他已经猜测到了眼前这个少年应该是没有什么特别的。
他也理所当然的认为,那封信其实就是一个爱国青年对于大国梦的幻想,并没有什么根据。
核工业,核武器的研究,是全球最前沿的军工科技,哪怕是现在中科院的科研人员,甚至是他自己,也是无头苍蝇,更何况一个年纪轻轻的豫省大学文学院的学生。
这一趟,多半是白来了。
“核工业是认真的,虽然百济危机之后才有可能发展,但我已经开始陆续着手理论计算了。”叶知寒道。
刘志民一愣:“你依据什么进行的计算?”
“对核物理的研究。”
“没能没明白我的意思,”刘志民又强调了一遍:“我的意思是,核物理的知识,你是从那里学来的?”
“自学……您信吗?”
刘志民摇头:“现在核物理对于全球顶尖的科学家而言,都是极为前沿的领域,
不说你自学了,现在是连一个成体系的教科书都没有,你怎么学?”
他这次来豫省,最感兴趣的其实并不是核武规划。
但围绕核武,简单聊天过后,他已经有些失望了。
后面关于末端军工体系的问题,他也没有再询问的打算。
漏洞百出的回答,
难以自圆其说的理由,
已经让他不再抱有希望。
叶知寒为难道:“刘院长,有些事情我还没想好怎么说,而且哪怕说了,您可能更不理解,我们直接讨论学术问题,可以吗?”
“……”
办公室的气氛古怪的安静。
刘志民想从他的脸上找到撒谎的神色,可除了坚定,他再看不到其他表情。
“你在信里提的气球的例子,是你自己最初的核武器模型吗?”
“对,核裂变武器就是这样的原理。”
“嗯,初步思路是正确的,那你在信里说关于理论数据方面,是因为篇幅原因未能全部展示,也就是说你现在手里应该有相关的数据?”刘志民认真询问。
既然不见黄河不死心,那就用不会撒谎的数据来说话。
“是有,但不多。”
“有一些也行,”刘志民道:“核武器这样的大工程,能完成一小部分也非常不容易了。”
叶知寒从怀中把一摞草稿纸取了出来:“这里是关于临界质量的推算,这是核武器理论最重要的一步,虽然后面要做的还有很多,但总要一步一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