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收获(1/1)
顾梨带着蓝羽与雪球来到江城制作腊肉的村子,远远的就看整个村子笼罩在白烟中,就像仙境一般。
江城的村长早就等在村口,见有马车来了,村长麻利的从村口的大石头上起身,一边拍着屁股上的土,一边往顾梨身边跑。
马车停在村长的身边说道:“真是对不住了村长,有事耽搁了,您等急了吧。”
村长满脸笑的说:“可把您给盼来了,这日子到了,也不知道这肉做成了没有,想叫您过来看看。”
顾梨笑着对村长说:“我也是算着日子呢,想着这两日就过来看看,村长你上马车,咱们回村子看看去。”
村长满脸笑容一下子跳上车,顾梨进村的时候,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出门迎接,那场面比过年都热闹。
顾梨停下马车问道:“村长,咱们从哪家开始,我们按照最先开始的那一户开始,按照顺序来。”
村长笑道,从怀中掏出一个破旧的账本:“我都帮公子记着呢,那会子,您说必须要这么多天,老汉我怕给弄错了,误了您的大事,所以都给您记着呢。每一户都给公子记得清清楚楚。走,我领您过去。”
顾梨开到第一家,顾梨掀开帘子进了熏房,用手捏了捏抽查了一部份,感觉差不多了,可以出炉,顾梨出来对村长交代说:“村长,这户的腊肉做的很好,可以出炉了。”
村长高兴的都跳了起来,活像一个老小孩,对顾梨说道:“那感情好,我现在就安排人给取出来。”
顾梨拱手说:“有劳村长了。”
村长直摆手:“公子哪里话,跟老汉不用客气,您可是我们村子里的贵人,给我们带来希望,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村长回头对不远处的几个年轻的妇人说:“你们几个过来帮忙,听顾公子安排。”
顾梨笑着对几个妇人说道:“几位大嫂,先将熏房里的火灭了,再将那被子都撤了,将窗户打开散散。里面的烟。我这车上只装两百根,一会大家进去的时候,一次只领十根,这样我好点数,都听明白了吗。”
几个年轻妇人齐声答应,顾梨调整好马车,几个妇人手脚麻利的没要多大会功夫就将第一户收完了。
顾梨对村长说:“一共一百八十七根。”
村长捧着那破旧的账本,指着账本上的数字对顾梨说道:“一根不差,一百八十七根。”
顾梨对村长这认真负责的态度很喜欢说到:“村长 ,咱们去下一户。”
村长看了一眼账本对村民说道:“狗子媳妇,去你家。”
狗子媳妇听了村长的吩咐,满脸笑的说:“真的,那太好了,我头上领路。”
狗子媳妇一路小跑的往家跑。
村长领着顾梨去了第二家对妇人说:“进去拿十三个出来就行,这里的活等到我明日了来了以后再断,今个天色已经晚了,来不及在跑一趟了,明日我多带几辆马车过来。”
村长点头同意:“是了,天都黑了。”
顾梨将银子算好分别付给了两家人,第一家拿着五百六十一文钱,比吃了肉还开心,狗子媳妇也开心,虽说只拿到三十九文,但是明天一早就有钱了,估计今晚她会高兴地睡不着觉。
顾梨临走前对村长说:“这一户可以打扫熏房了,通通风,另外可以让没事的乡亲们上山多坎些松枝放在家里备用,别到了冬天大学封了山,大家伙没松枝用。”
村长听了高兴的紧,这可是意外之喜:“公子,你是说这寒冬腊月的,我们也可以做熏肉。”
顾梨笑着说:“只要这大雪不封路,猪肉运的进来,这活计咱们就不停,还要大伙受累,多去山上砍些松枝回来在家备用。”
村长拱手对顾梨说道:“那真是太好了,公子放心,这事就交给老汉。”
村长高兴,村民高兴,村中的小孩也高兴,乡亲们见第一户拿到了这么多铜板,大家都跃跃欲试。顾梨在乡亲们的欢送下驾着马车离开了村子。
在乡亲们看不见的地方,顾梨进了空间,顾梨等着肉完全放凉,就架着马车去了芜湖城。
陈燕正在柜台里忙活,见顾梨架着马车来了迎出来:“东家您来了。”
顾梨对陈燕说道:“派人去请沈氏饭庄的掌柜的,马车上有两百跟腊肉,咱们给他交货。”
陈燕笑的开心:“唉,我这就去办。”
陈燕将这差事安排给了二征,二征放下手中的活计,赶紧往沈氏饭庄跑。
顾梨在铺子中看了看问道:“陈掌柜,这些日子生意如何。”
陈燕碰触账本:“东家,这是这十日的账目,您过目。”
顾梨摆摆手说道:“今日就不看了,再过几日就是你交账的日子,到时候一起看。”
陈燕 对顾梨说道:“多谢东家信任。东家,咱们库房的存货不多了,眼下还能用上半个月。”
顾梨点头:"你每日能出多少坛。"
陈燕说:每日个饭庄过来拉货,就要用去十坛,铺子里每日的散客就要用去两坛,这还不算突然上门订货的。
顾梨又问道:“那你这个月想订多少库存。”
陈燕落座思索:“五百坛。”
顾梨没有思考:“好,过几日,这些会陆续到货。”
陈燕高兴的答应:“好嘞。”
顾梨又问陈燕:“让你 找的厂房怎么样了。”
陈燕到:“东家,我倒是看到一出,只是在这街上,不知符合不符合您的要求。”
顾梨皱着好看的眉头。
陈燕起身说道:“东家,您随我来。”
顾梨与陈燕一起到了铺子的后院,陈燕指着靠在墙边的木梯子对顾梨说道:“东家,你上去看看。”
顾梨不知道陈燕在卖什么关子,爬上木梯之后,顾梨明白陈燕想说什么了,这铺子的后院还有一个院子,与这铺子背对背,只有一墙之隔。
陈燕对顾梨说道:“东家,这处院子与咱们的铺子是背对背,那院子在巷尾,又离两侧的邻居较远,最主要的是那处院子的门开在另一个方向。那是一间五进院落,我去看过,那院子的地方还是很大的,四周也都是房子。每道工序可以单独隔离开,离铺子又近,咱们做加工坊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