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发现异常(1/1)
休息了两天,精神都恢复了,杨旭早起修炼完就拿着要还的书去上班了。大家一起经历过救援,感情突飞猛进,以前点头之交,现在看见了都要说上两句。
早餐过后,馆长简单开了个会,对参与救援的同志特别提出表扬。同时也表扬了留在馆内坚持工作的同志,虽然大家分工不同,但是贡献是一样的。
在馆长一通鼓励下,大家的情绪又高昂起来,一些有小心思的也放下成见。去救援的人可能觉得他们很辛苦,一天风吹日晒的。对留下工作的人有一些意见,也是正常的。不过馆长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且消除矛盾,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高情商。领导不愧是领导,不是谁都能干的。
回到自己的阅览室,感觉很亲切,一个清洁术把卫生搞定。拿着书去找张哥换新书,张哥这次没有去救援,因为家里父亲生病没人照顾。兄弟三个,他是老小,大哥二哥都当兵了,这次救援就有二哥的部队。大家都知道张哥家里情况,谁都没有意见,这时候对当兵的都很崇拜,对军属更是拥护。
看着杨旭来上班,张哥特别高兴,他自己一个人在这上班,连个说话的都没有,太寂寞了。这段时间为了照顾父亲,更是医院工作两边跑,晒的黑了不少,还瘦了一圈,比杨旭更像从灾区回来的。
馆内早把杨旭在灾区的表现传遍了,所以虽然他外表看着没什么变化,也没有人怀疑他的贡献。张哥就是嫉妒他那张越来越好看的脸,要不是杨旭年龄小,早就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了!张哥本来就长的一般,就是收拾的好,一看就是个文化人。结果和杨旭站在一起,就没眼看了,这回一对比,反差更大了!
张哥想多了都是眼泪,都是爹生父母养的,老天太偏心了!女娲造人时,杨旭就是精雕细琢,轮到张哥就是随便用柳条甩出来的泥点子!杨旭可不知道别人心里的想法,把书放下就进去找书了。今天图书馆才正式营业,人也比平时多一些,不过对四楼影响不大。人还是那些,不过杨旭发现了一些异常。
他的记忆力比之前还要好,每一个来过的人他都记得,而且借的书还有印象。一个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登记的是政府办公室秘书,名字叫王伟的很可疑。他每十天来一次,借的书都不一样,但是奇怪的是每次前一位借书人都是叫战松。
一次两次还是巧合,杨旭特意查了一下记录,发现时间就是从两个月前开始的。每十天他们就会同时出现,不过从来没有说过话,那就只能是书有问题了。要不是杨旭记性好,都不会发现,毕竟谁会想到,他们的联络方式是借书卡呢!
杨旭没有惊动他们,只是记住样子和工作,又把之前他们所有借过的书都找出来,看有什么特殊的。书的种类很多,没有共通性,,没办法杨旭只好用笨办法,将所有的书都翻一遍,看看有什么记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一些字上发现了铅笔圈过,又被擦去的痕迹!
这就像大海捞针,甚至更难,要是救援前,杨旭可能还发现不了。不过现在他的视力就像显微镜,可以说一点变化都瞒不过去!又检查了几遍,确认没有遗漏,他把每一本发现的字,按照页码排好。通过这些信息,杨旭觉得他可能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
在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可能都有敌人安排的间谍,他们彼此不认识,也不需要见面。只有接受任务时才会有人联系他们,具体有多少人,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更可怕的是,这些人从小就被按照华国人培养,从生活习惯到说话方式与本国人一模一样,根本发现不了!
这还是杨旭从字里行间猜测出来的,没有任何证据。可能认为没有人会发现他们,所以说话就大胆了些,这才露出马脚。可是这些都是他的猜测,在没有证据的情况,别人不一定会相信他。而且他不知道哪些人可信,贸然告诉别人,打草惊蛇这么办。最后杨旭想到了一个人刘长征,他的身份,能接触到高层,又绝对可信。
读过近现代史,知道这个国家曾经历过什么,也知道敌人做过什么。更知道先辈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生命才让国家统一,所以杨旭对这些侵略者很厌恶。从发现间谍的那一刻,他就决定一定要连根拔起这些害虫!
还好他是自己人,与张哥借了书卡,才把那些书都借出来了。下班后杨旭就直接去了刘家,刘姥姥还奇怪以为发生什么事了呢。杨旭不好意思的说道,“姥爷让我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来找他,这不今天没事,我就把以前的问题总结一下,来找姥爷解答了。”
刘姥姥一听杨旭这么好学,就带着他去书房。刘老正看书呢,一看杨旭来了,忙把他迎进去。刘姥姥给端了一盘水果,也不打扰他们,去做自己的事了。杨旭等人走后,把房门关上,刘老一看他这样,就知道有事,于是也严肃起来。
杨旭直接把自己发现的事告诉了他,又把写好的信息拿给他看。接着又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不管刘老相不相信,杨旭都得提醒一下,要不心理就过不去。刘老一直没有说话,把书和纸条都仔细检查了几遍,心理愈发沉重,他发现杨旭的猜测有百分之八十可能是真的!
没想到抗战胜利二十几年了,敌人的安排还在,而且没有引起任何注意。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现在唯一的线索就是那两个人,而且还都在政府部门工作。还不知道这样的人有多少,是不是军队里也有。
如果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把原身杀了取而代之!那时候社会很混乱,想浑水摸鱼太简单了。还有可能冒充孤儿被领养,查都没有地方查。有没有可能不止孩子被换,一家子都被换也有可能,多年不见谁都认不出来真假。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哪些人最容易被替换,下乡知识青年!走时青葱少年,多年不见,归来已经十多年了,面目完全认不出来。而且声音、习惯、喜好…这些都不一样也说的过去!刘老越想心越凉,头越疼,整个人都不好了!
杨旭看刘老面色苍白,害怕他病犯了,连忙给他顺气。好一会他才缓过来,刘老苦笑着摇头,“人老了不中用啦!之前什么事没经历过,这算什么,小人计量罢了!多少困难都熬过去了,这次胜利依然会属于我们!”
杨旭看他没事才放心,他也不想麻烦刘老,不过他能接触到的人除了他也没有别人了。刘老振作起来,严肃的告诉杨旭,“今天你就是来找我请教问题的,其他什么都没有。也不要告诉你爸爸,知道的越少越安全。这件事太重大了,不是你能参与的,不小心命就没了!”杨旭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就点头答应了。
刘老知道杨旭知道轻重,就让他先回去,书也还回去。把记录删了,别留下痕迹,引起怀疑。杨旭借书时就想到了,所以只是跟张哥打了招呼,并没有登记。不过为了防止被发现,还是早点放回去。
至于完全不参与,那是不可能的,他打算一直关注这件事。后续有什么事,他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会做一些事情。现在不打算动,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干,在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才会出手。这时候他学的法术算是用上了,隐身术、传音术、隔空取物…技多不压身!
杨旭还是继续正常上班,不过他把所有的读书卡都筛查了一遍,类似的没再发现。这才放下心,看来这是他们第一次用这个方法联络,还倒霉的被杨旭发现了。后来两人又碰了两次面,不过他发现每次碰面,就会有几个生面孔出现。杨旭猜测应该是跟踪的人,要不是他提前知道,也不会发现他们。
不过字条还是杨旭找的,主要他们找的书厚不说,字还小。一般人根本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浪费不少时间。害怕影响调查,干脆把这活交给杨旭了。反正也是他第一个发现并举报的,一事不烦二主。杨旭当然不会拒绝,他还正愁没有借口了解调查进度呢。
结合之前的信息,杨旭终于知道他们在密谋什么了。原来他们已经知道,马上要恢复高考的事。正如刘老担心的那样,他们正在策划往回城知青里安插间谍。看来他们的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很多计划还没有实施。或者实施到一半被什么事打断了,现在打算继续这项计划。毕竟安插间谍最好的时间是知青刚下乡时,那时彼此都不熟悉,更方便他们隐瞒身份。现在才实施,只要认真找证人就可能被揭穿。
大家都知道国家各方面都急需人才,第一批人才都来自下乡知青,要是被他们得逞了,后果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