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只缘心在最高层 > 第1章 划分法

第1章 划分法(1/1)

人究竟分哪几种?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种类,不胜枚举。从做人角度也能划分出很多种来。在为人处世方面,我有一种通俗易懂、行之有效的划分想和大家分享分享。通过这种划分,大家可以看到人之间的差别和差距,明了孰优孰劣。这有助于我们反躬自省和见贤思齐并能为我们指明努力的方向。

为了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我的划分,我将先介绍我的划分方法,再详细介绍所划分出来的人。根据我的划分法我将人划分为六种,这六种人在思想行为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并体现出层次的不同。希望大家看了能静下心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哪种人,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

划分法

自古以来,都有许多对人进行划分的言论,形形色色。其中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划分也有很多。比如孔子有个很有名的划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孔子根据人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将人划分为四种,同时也体现出四种不同的层次。然而,类似的划分往往体现的是人的某一方面,不是很全面,也不是人本质上的差异,也难以因此一点来对一个人进行定性评价。所以,要想对人进行更全面准确的划分,就要寻找更能反映人在本质上差别的因素来作为划分依据。

我想在为人处世方面对一个人定性比较准的因素应该是人的整体行为。我们只有通过人的整体行为才能感受到人的根本差别。所以,以人的整体行为为依据来对人进行定性划分是说服力的。不过,人的整体行为也千奇百怪,不同的角度也能划分出不同的种类。所以,要依据人的整体行为来对人进行划分的话,就要从决定人行为的因素入手,进行具体化。这样才能避免纷杂。

决定人的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密切的因素就是行为动机。人们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总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人在公司上班是因为有工作的动机;顾客在商场购物是因为有购物的动机。动机是行为的原因和动力,是大脑支配人的原始指令。它表明人为什么去从事某种活动。

人的动机不同导致行为也不一样。所以给一个人的行为定性除了要看他的行为结果外,还要判断他的行为动机,否则会有偏差。所以公安机关在办案时总要搞清楚罪犯的犯罪动机,然后结合行为结果来定性定罪。

在历史中,有不少人物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争议,不同的角度看出来的人却截然相反,所以出现了对有些历史人物各执一词,功过难辨的现象。但最后还是要追寻、考察他的行为动机来盖棺定论。

比如,秦朝的大宦官赵高,是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后来人大多数评价他是历史罪人。而有一部分人持不同的观点,认为赵高是灭秦报赵的功臣。因为赵高是赵国人,而秦灭了赵国,赵高灭秦是为国报仇。这是站在不同立场和角度来看待问题,所以会有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他到底是罪人还是功臣呢?这就要通过他的行为动机来判定了。自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后,他施展了一系列阴谋、机诈、权术等伎俩,给自己通向权势高位铺平台阶。为了腐化秦二世,他大肆杀戮,耗举国之财力奢建阿房宫,置百姓于水火。顿时全国烽烟四起。他全然不顾,又发动了望夷宫政变弑杀秦二世,还在算计自己登顶王位,由于时机不成熟,才立了傀儡子婴为王。最后反被子婴给诛杀了。

通过赵高的所作所为,种种史料反映出他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获取权力,也就是说他的动机就是谋权,随着野心的膨胀,最后是剑指皇帝宝座。他的行为与赵国何干?与报仇何干?于国于民又有何利?从结果来看秦朝灭亡,原赵国的灭国之仇被报,但这只是赵高谋取权力的一个附带结果。报仇并不是他的出发点。我们不能看到这个附带的结果就反推他就是为赵国报仇。所以,通过赵高的祸国殃民的恶行来分析他的行为动机,可以判定赵高是一个历史罪人。

还有五代的石敬瑭,为了称帝,甘愿做契丹的儿皇帝并割让燕云十六州。这导致中原门户大开,为辽南下掠夺中原提供了基地,使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贻害长达数百年。由此,石敬瑭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恶名,成为一个卖国求荣的反面典型。但从长远来看,这一举动却导致了华夏民族的大融合。所以,有人以此来为石敬瑭翻案。这与上面的例子一样,只看到行为结果不考虑行为动机。这也是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看问题用错了地方的表现。

由此可见,人的行为动机对一个人的行为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人的评价也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影响人行为的因素除了动机外,还有价值观。人的行为动机有很多,容易改变,但人的价值观却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价值观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物、对他人的一种看法。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也是人行为的驱动力和行为的最终目的。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不同的行为,形成不同的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以什么样的行为动机为主,也将决定一个人的整体行为效果。反过来,以什么样的动机或效果为主反映出一个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因此,以这两个因素来衡量一个人是很准的。

人的行为动机有哪些呢?要了解人的行为动机,首先就要了解人的需求。需求是动机形成的基础,对行为动机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的需求有很多,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只要是能满足个人心理的事物都有可能成为需求。譬如,明朝朱载育写的一首题为《十不足》的诗就很具有代表性,包括了古人的各种需求。

十不足

近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遭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低。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不是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十不足》在展现古人的各种需求的同时也将人性的贪婪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人的需求是琳琅满目,非这首诗所能道尽。所以,对需求只有进行分类才能概括。不过,不同的角度可以分出不同类别的需求。如果将人的需求按中国传统观念来分,基本可以归纳为六大类需求:欲、利、权、名、业、仁。这六大类需求所对应的行为动机就是:为欲;为利;为权;为名;为业;为仁。此处的“为”读wèi,表目的,是“为了”的意思。

以上六大动机,每个人都有。因为每个人在不同时期或阶段都可能会有这六大方面的需求。而且这六大动机同时会出现在每个人身上,只是每个人的侧重点和强度不同。当多个需求同时存在时,人的行为动机绝对有个排第一位的原始动机又称为优势动机,人的行为受这个优势动机的作用最大。优势动机对应着人的主需求。

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在主需求和优势动机方面的侧重也不同。譬如,一个持有拜金主义价值观的人,其主需求就是利,其优势动机就是为利。这是因为价值观决定了人的追求。以六种主需求和优势动机所对应的价值观按照中国传统可以总结概括为:逐欲、逐利、逐权、逐名、逐业、逐仁。此处的“逐”是“追求”的意思。因此,所对应的人就有了六种:逐欲者、逐利者、逐权者、逐名者、逐业者、逐仁者。

所以,今天我以人的行为动机为基础,以价值观为衡量来对人进行分类,将人分为六种。六种人以不同的需求和行为动机为主,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

末日之神龙出海文娱打工人遗忘之神归来篇世界的灰烬强撩!小可怜成了傅总的小祖宗反派退婚,绝美女总裁哭着求复合七零女主的妹妹重生了蓝星修仙:徒儿,为师要重返仙界